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1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老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殊不知学生的这种“好问”本性特质也是异常脆弱的,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和科学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转换角色,摒弃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者、领导者的守旧思想,“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拿出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站在学生角度上,对学生提出的突发奇想,怪异问题、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不怕问”为“我敢问”。从而创设民主、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使他们体验到在提问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肯定敢于大胆发问,并用“好问”的精神打开知识的大门,从而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见“疑”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好每一个时机,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止的状态,并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加入到想去发问的洪流中。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让大家欣赏了蓝天下,溪水边,一片桃花源沿溪流两岸生长,桃花飘落,鸟语花香的场面,伴着音乐,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叹,“哇塞,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美!”这时我顺势发问,“在我们接触的成语中有一个词语十分贴切的描绘了这个画面,谁知道是哪个成语?”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纷纷,就在这时有一位同学从美景中猛的发问:“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写的这篇文章,他写出这么美的景色,当时他内心怀着怎样的思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沿着同学们的发问,我顺势导入了新课。要想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桃花源记》一课,这时同学的兴趣高涨,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新课,就在这样创设情境的情况下,整堂课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整堂课教学迭起。

三、注重教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能“疑”会“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对此,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例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一片段,我提问“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怎么样?”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数同学认为语气与人物的身份、场景部分不相符。这时有的同学就发问:“课文中的人物该用怎样的口吻说话?这样的口吻讲话有什么好处?”就这样的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发问的热情,而且问的都非常的有深度。把问题不直接给出而是转弯式的提出。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将问题拐弯抹角、改头换面地提出,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对“北山愚公,年且九十”中的“且”字,没有直问其意,而是来了个曲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感到疑惑之余,悟出“且”是将近的意思,愚公没满九十岁。这样既使课堂妙趣横生,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找准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问。如教《死海不死》一课时,我问学生:“题目中两个‘死’的含义是否相同?最后一句‘死海真的要死了’中,后一个‘死’又作何解释?”当学生对此问题作出合理解释时,教材的重点便把握住了。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四、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有“疑”多“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开创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故此,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思维的习题,通过对比学习、探讨学习、仿写练习等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灵活地把握各知识点,进而达到知识迁移和巧解巧算之目的。在这样的变式练习下学生的问题自然会很多。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可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2

对于如何“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不能讲,而是要讲在关键处,也就是要做到“精讲”。怎么讲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新课之前讲明要求

学生在自主阅读或动手操作等活动前,教师要言简意赅地提出阅读要求、重点和方法,提示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对于一般性的课文,当老师布置自读课文时,一般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②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辅导书自行解决,也可通过问老师、同学或上网查询的方式来解决;③一边读、一边想:看看课文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者说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待上课时讨论交流或向老师提问。

二、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要着重讲

教学中一般都有重点和难点部分,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要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阐述,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击中要害。因此,该挖掘的要挖掘、该品味的要品味、该讲深讲透的一定要讲深讲透,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对“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这个句子的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乐园”的解释;《孙权劝学》中必要的人物分析,“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的理解,以及“博士”这个词的古今义的解释等等都是应该在学生学习时重点讲解的问题。

三、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背景分析也要讲

对于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背景分析教师还是要讲的,如学习《最后一课》,教师如不讲明普法战争,学生如不明白法国是战败国,普鲁士要求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而且还逼迫让这两个地方的学校改教德语的话,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小弗朗士这个人物思想的转变也不好理解,文中宣扬的爱国主题就必然要大打折扣。再如学习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文,学生如不明白当时丹麦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就不会理解安徒生把讽刺的瞄头直接对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这在一般文章当中是很罕见的。

四、疑难问题明确讲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无从下手时,教师就要明确地讲,从而为学生解疑释惑,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领悟学习内容,真正做到指点迷津,疏导堵塞。如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不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你怎么理解?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许能回答一些,但总觉得不够深刻到位。由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它如果满足现状,缺乏追求,它就不知道自己是一只天鹅,永远也无法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它会永远生活在众人的嘲笑和辱骂当中,永远都不会抬起头来,这样看来最终解救它的还是它自己;第二,如果它不去追求,后来自然地成长为一只天鹅,因为那样的环境,它要想活着,只得忍受,变得逆来顺受,早已失去了自信,哪有白天鹅那种高贵的气质和神韵呢,充其量只是一只外表酷似天鹅的鸭子罢了。这样必要的讲解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五、合作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提示讲

参与式教学的呈现形式较多的是以生生互动或师生参与互动的形式展开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形式。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甚至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及时作一些点拨或作一些提示性的讲解以进行干预或调控,使其回到既定轨道上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便使合作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便于分类指导。还可就学生在讨论交流当中产生的新的问题进行提示性解答,可不直接说出答案,教师只起启发诱导的桥梁作用,这样的问题在理科教学中尤为常见,这样的讲解,仍然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既简捷又实用,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提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抓住契机及时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位教师在教学的词《卜算子咏梅》时,当分析完课文时,巧妙地设问:“我们班有梅花吗?”学生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有啊,我们班的梅花就是王雪梅同学。”教师肯定后会心地一笑,“我希望我们班的这朵梅花也能像词中描写的梅花一样,能够凌寒傲雪开放。”一句简单的发问,包含着多少教育的契机啊!再如教师讲莫怀戚的《散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完课文后可这样发问:“如果现在你手上有一束花,那么你愿意送给文章中的谁呢?”教室里可能会议论纷纷,有说送给“母亲”的,有说送给“我”的,有说送给“儿子”的,也有说送给“妻子”的,对教师来讲,不论送给谁都是合理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对学生来说却受到了极好的思想教育。

七、重要的结论概括讲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3

关键词:学为中心 情境 教材 教法 课堂疑难

新课标程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1]其因有二,首先是由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的,学生要掌握语言文字这一技能性很强的工具,须靠自身的努力实践才行,谓之内因。其次,教师的指导是外因,真正要学好,用好,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因,但缺少了教师这一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之舟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引导学生入语文学习之门,学生自身想学、爱学、努力学,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对语文有正确的认识,有求知的兴趣,又努力实践,水平就可提高。因此,正如于漪老师所言:“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说,学生须是学习语文的主人。”[2]

因此,笔者以为“学为中心”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是以教师这一“外因”为主导,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自学,教与学和谐互动,让初中语文课堂绽放出高效而生态的语文学习之花。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明以“外因”催化“内因”为核心,分别从情境的创设、教材的研读、教法的选择、课堂疑难的处理四个方面谈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求教于方家。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引爱学态度

爱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驱动学生探索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与学生认知情感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情境氛围,以此来引导学生迅速融入到学习中来。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喜欢活泼,拒绝枯燥,进取心和烦躁心共存。因此,如果我们不构建学习氛围,势必会造成语文课堂沉闷压抑,出现普遍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消极学习现象。这就要求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模式,创设“学为中心”的积极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将“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情绪转换成“我要学”的积极的爱学态度,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唯有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节课导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不可能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是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逝的?又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新课与学过的课文在题材、内容及主题上存在着相似又相异之处。这样,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温故知新,以旧孕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对旧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敬畏自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我在上课时,利用新旧课文的交汇点,采用类比导入法切入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显得自然而有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3]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我会常常使用“比较阅读法”,因为它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效促进知识情感的迁移提升。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在创设具体情境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善于借助直观可感的形象,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完成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心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我在一线教学中就经常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出发,揣摩他们的学习心理。如我在教学萧乾的《吆喝》一课时,认识到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吆喝”还是有点陌生的,更何况让江南人感受老北京城那特有的京腔京味的吆喝声的魅力。所以在上课前一个星期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学生上街或向父母亲、爷爷奶奶等去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的吆喝声。上课先让学生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最有蕴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吆喝的特点。然后跳读课文,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挑选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吆喝,且谈谈喜欢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吆喝一下。最后小组交流,推荐小组内吆喝最好的学生全班竞赛。各小组通过交流、揣摩,后展示,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北京城那简洁形象、具有浓浓的京味京腔的吆喝声,相互评价,遴选优秀奖。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来唤起大家的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大家你追我赶,形成其乐融融的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合作与竞争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在适宜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转变成爱学的基本态度,为培养乐学的精神奠定基础。

二、依托教材研读,培养乐学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爱学心态的充分表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活动中,有乐学的精神才有探索的驱动力。众所周知,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隐性知识和素材,用文本中体现的积极思想来培养和感染学生积极进取的乐学精神。可以说,教师在文本研读上沉下去了,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乐起来。没有以教材深入研读为依托,学生的乐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一)把握文本个性,促进学生乐学

教学思路的确定,既要考虑教师的“教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路”,还得符合课文的“文路”。研究课文的特点,把握“文路”是确定教学思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深入地反复研读课文,才能把握文本个性,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理念。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从标题切入,往往就能抓住课文的头绪,理清课文的脉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背影》一文,其标题很有特点。因为一般来说,写人主要是写人的正面,但《背影》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是不同寻常的。于是,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了课文的这一特点确定了教学思路。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启发思考:本文写到父亲的“背影”共有几次?(四次)

2.课文中写到的这四次背影,实际上是几个背影?(两个,一个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一个是父亲离去时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

3.课文中的这四次背影,和作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课文开头:思背影;买橘子时:望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找背影;结尾处:头脑中呈现背影。开头结尾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是略写,买橘子时的背影是详写。)

4.品读买橘子时的背影。思考:

A.为什么这里要详写?(因为这个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B.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让作者感动得落泪?(研读课文后明确:逆境;亲临――本可以不来,却亲自来了;年高,体胖。总之,父亲爱子之深,感动了作者。)

在这里,我抓住“背影”设计教学思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结构,明确课文写人时的虚实结合、详略结合的特点,而且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思路的方法,远不局限于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思路就一定能不断设计出来。在此设计之下,学生也将学得更轻松更有效。

(二)挖掘文本内涵,培养乐学精神

严华银老师指出:“研读教材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4]只有研读透了,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本文美好的思想情感引领着学生向善、爱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文言文比较头疼,厌学情绪比较普遍。于是,每次备课时,我总要反复研读,力争自己要先读透,读出文本的趣味,读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教师自己读出了文化的魅力,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魅力。

于是,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就让大家通过分角色表演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古人的谆谆教诲,来培养积极乐学的心态。在我的指导下,大家边揣摩边表演:孙权以非常严肃坚决的语气对吕蒙说“不可不学”是厚望是亟须;再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是孙权驳斥吕蒙的借口,现身说法来说明读书对人大有裨益。最后,吕蒙通过学习,见识大有长进,非常自豪地对鲁肃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而鲁肃对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对读书大有长进的肯定。这样引导,巧妙借助文本渗透的劝学思想,让学生从吕蒙的转变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培养了乐学的积极心态,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及时更新教法,培养会学技巧

教学实际中,我们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适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我在结合新课改要求和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生本原则,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溯清文理联系,调动主动学习

初中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来调动学生主动认知学习,通过诱导提问来引导学生溯清文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体验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掌握会学技巧。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我就诱导学生通过小弗朗士对一些反常情景的观察,学习作者是如何铺垫最后一课的感彩,然后再归纳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以及其他人的与以往不同的语气和表情,以及大家的一些反常表现来体会爱国主义情感的微妙变化过程,启迪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情感表达方式。这样引导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捋顺了知识脉络,提升了语文素养。

(二)强化逻辑思辨,诱导正确认知

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首先凸显在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上,即能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要有一定的分析预见能力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对问题片面和绝对的认识,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和认真分析作出预测性解答,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诱导正确认知。

譬如,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组织学生研习孔乙己的关键语言、动作等。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于是孔乙己这个可怜、可悲又有点可恨的形象逐渐在大家的讨论中完善和丰满起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由浅入深解读小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揣摩文章中心,强化了逻辑思辨能力,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四、抓住学生疑难之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驱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发条。一般来说,学生的思考动机都是从疑问激起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教师分析疑难,进行解答,是常见的一种方式。这样做,有时效果较好,但有时浮于就事论事,对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大起作用。疑难,最好在教师点拨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分析,寻求解答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不仅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而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组织学生讨论疑难,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相互启发,大家受益。

在教学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预习,提出疑问,发现学生中普遍有这几个疑惑:为什么父亲不直接上去把“我”抱下来?为什么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儿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为什么其他小伙伴不但不帮我,反而嘲笑我?这些疑问我上课时暂时不做回答,而是让学生去揣摩、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切近文章中心进行思考,让学生学得认真,学得积极、有效。

另外,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问题。有些教师就是舍不得课堂时间,唯恐学生讲得不对,讲得不完整,七扯八扯,浪费时间。其实,学生解答得不完善是正常的,理解错了也是常事,思考、讨论、辨别、判断,正是提高的有效途径。从不正确到正确,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学习的正常规律。学生只要真正投入,就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否则,何谈“学为中心”!

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尽自己的全力去培育去呵护这朵“娇嫩的花朵”。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只有想方设法强教师之外因,促学生之内因,才能让它永远绽放“生命和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吟诵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自2001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文言文的教学却成为语文教改的一个“死角”。这是因为: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虽都是流传千秋的名家名作,但由于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学生要读懂了解文章内容尚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领会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审美情感等内容就更艰难了。

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达成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意图结合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立足吟诵建语感,提高对言语灵敏的感觉能力

古语云:“置之齐地则齐语,置之楚地则楚语。”这就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文言文学习也是一种语言学习,诵读就是为文言文的学习提供语境。古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又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就有了对言语灵敏的感觉能力,不需要进行词法、语法、句法等理性分析,就可以直觉辨识言语,体悟文章的情味,换言之,就是有了语感。

二、落实字词品文句,培养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授之以渔,文言词义推断有法可循。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养成查古汉语字典自己解决词语疑难的习惯。但有些字词有多个义项,即使查了词典,要确定用哪一个义项也有一定难度。为了学生对词义掌握有“山的沉稳”和扎实,一线老师归纳了多种巧释文言实词的方法。浙江杭州九中余佩枫老师总结了七种方法: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邻字帮助法,成语对应法,古今比照法。河南濮阳一中范利萍老师也归纳了七种方法:字形推断法,通假字音推断法,成语推断法,整齐句式推断法,语法分析推断法,语境分析法,带入检验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生对文言文字面含义的理解才能更准确。

2、品味词义,方法要有“水的灵动”。

文言文字词句的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解释其含义,要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情感的领会紧密地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让学生从字词句中揣摩人物性格。仗势骄横而色厉内荏的秦王性格通过“其许寡人”、“逆寡人者,情寡人与”和“色挠,长跪”来表现;不畏、机智勇敢的唐雎性格通过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来表现等等。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鉴赏等多种方式推敲文本语言,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于无声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落实文言文字词的教学,达成“山的沉稳”的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穿插背景明意图,领悟思想感情与写作目的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作品基本上都是产生于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重要文章,但如果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时代背景放在开头介绍,学生就会以为是例行公事而无动于衷。背景资料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应该明确时机,当引则引。如教学《陋室铭》,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多对刘禹锡的人品不以为然,认为他善于自我吹捧。笔者穿插背景介绍:这篇文章是他被贬至安徽省和州时所作,和州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但他仍然读书作文,并写下了《陋室铭》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了解背景后,学生们为刘禹锡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格深深折服,对文本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四、弘扬个性试创新,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说:“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所体现的古人思想在历经漫长的岁月后依然焕发着活力,依然启迪着现代读者的思想,但也不可否认,古文中的某些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现代人的观点形成了一定的摩擦。教学中,学生必然会用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代的思想,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宋定伯捉鬼》时,学生提出了与教材观点相反的问题。课文的阅读提示说:此文表现了“人用智谋制服鬼”、“人能胜鬼的积极意义”。学生对此予以否定,说:人鬼相逢,鬼直言相告“我是鬼”,何等坦率磊落;鬼在途中两次生疑,说明他并不愚蠢;鬼善于变化,本领高强。鬼之所以上了当、中了圈套,全是因为鬼对世界和对宋定伯的信任。相较而言,宋定伯其言可憎,一路上尽说谎话;其行可恶,一路上占尽便宜;其动机可鄙,一得“千五百”,就溜之大吉。……这些打破常规的全新认知使得文言文课堂生机勃勃,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有自己的主见与思想,时代的创新主旋律也在小小的语文课堂上唱响。

五、多法写作促领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

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作品中不确定的“空白”处不少,足以给人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扩写、改写、补写、续写提供了恰当的情境。学生的写作反过来在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可以让学生补写渔人“及郡下”和太守的对话;学习《孙权劝学》时,可想象主与臣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等等。

六、多方延伸求综合,拓展认知领域建立信息网络

1、精选课外篇目,在比较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时,如果仅就文论文,学生很难摆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之感。精心选择一些与文章立意、写作背景、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文章,让学生在思维中进行比较、剪辑、组合,学生就容易与作者建立心理沟通,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某老师在教学《狼》时,迁移另一则狼的故事《牧竖》,让学生在把握了课文中狼的残忍和狡诈之后,又了解了母狼母爱的伟大。笔者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拓展《左传》中内容相似、战争结果大不相同的《子鱼论战》,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了作战时要把握战机的道理,领悟到曹刿作为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作为统治者的鲁庄公和宋公之类“肉食者”的鄙陋。

2、有质量地开展文言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及专题研读活动。

为了感知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教师应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文言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及专题研读。杭州第九中学的俞佩枫老师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设计了课题“酒·文学·文人”。有的学生收集了李白其余的“酒歌”,探究他想像奇特、豪放飘逸的诗风;有的小组重点解答“李白的人生为何如此失意”;也有以“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为研究内容的;甚至有人关注文人好酒的问题。这样,古代美文的欣赏拓宽到了广袤的文学认识领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要认清文言文独特的体例特点,立足诵读,以“水的灵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养成“山的沉稳”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即时调整教学方式,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新境界,使课程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佩枫《立足课堂,自主发展》,2005年。

[2]范利萍《文言实词词义推断“七法”》.《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12A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