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培养人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负责培养人意见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1

【关键词】合唱;团结协作;章程;管理机制;奖惩制度

中图分类号:J64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80-01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合唱团的构成有多种情况。有的高校面向全校招募成员,有的会特招专门的艺术特长生,设有艺术学院的大学有条件召集音乐专业的学生,当然,少数有合唱专业的音乐学院可以做得更加专业。无论是何种构成,都是把个性鲜明的个体集中起来,在训练的初期,都会面临如何解决“合”的问题。我认为应当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规范其纪律性入手,将合唱“合”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中。与专业训练技巧相比,完善的管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它是合唱团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高校学生合唱团必须制订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面我谈几点专业之外的有关管理方面的建议。

一、设置健全的管理体系

合唱团一般由团长、合唱指挥、钢琴伴奏、声部长、合唱队员组成。合唱团成员必须受院系纪律约束,服从院系领导安排。其中,团长全面主持合唱团训练、演出等相关工作,担任本团艺术总监;合唱指挥全面协助团长工作,及时传达领导安排,负责合唱团成员选拔、合唱指挥、合唱团管理、作品选定、专业训练、艺术指导等工作;钢琴伴奏协助合唱指挥进行排练及演出等工作并担任钢琴伴奏及艺术指导;各声部长协助团长及合唱指挥进行考勤管理、通知及意见传达、分声部训练等工作。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增设其他职务。

二、制定完善的团员制度

建立合唱团,选拔成员很重要,学生通过考核后由主管领导及其指定的专业评审按整体成绩予以考虑是否进入合唱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选拔制度就有退聘制度,在我所任教的院系里是这样规定的:每学期在本团训练及演出等活动中无故缺席累计三次或迟到早退累积四次者,视为自动放弃团员资格。有特殊原因者(如因病不能继续参加训练等),经考察后决定是否退聘。

合唱团成员也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如在会议中的发言权、提案权、表决权;在团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向本团提出改革建议的权利;在艺术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有向组织申请支持的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比如合唱团成员有宣传合唱及音乐艺术,支持本团主张的义务;有按时出席本团训练及演出,积极参加本团活动的义务;有服从本团安排,遵守本团章程的义务;还必须积极配合其他成员工作,维护团内团结,注重自身学习,不能借合唱排练之名耽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等。为规范管理,确保训练工作顺利开展,团员在训练时必须遵守一定的纪律,我所指导的合唱团是这样规定的:听从指导教师指挥,服从声部长管理,认真参加训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合唱队员。排练时不做与之无关的事,不无故迟到、早退、缺席。逢演出任务时不得随意请假,特殊情况需出示领导签字的证明材料,病假须出示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相关证明。

制定奖惩制度是激发合唱团成员积极性和约束其行为的有效方式,我所在合唱团的奖惩制度是这样制定的:成员表现可作为其评优评先及奖学金评定的有效依据;合唱排练视为正式上课,其考勤情况参照正式上课纪律处理办法,出勤情况与合唱指挥科目成绩挂钩,缺勤名单将每周公布,情节严重者交由系办处理;因违反规定予以退聘者,合唱指挥成绩为不合格。

三、保障排练的时间和场地

合唱团的排练时间和场地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合唱团的训练时间及地点是变动的,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种动荡的状态会从心理上暗示学生,不利于合唱团的建设和发展。换句话说,如果训练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地,就好比革命没有根据地,使管理缺乏向心力,因此要尽力争取固定的时间和场地。但是,就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往往被忽略不计,合唱团的管理者要重视这方面的协调工作。

以上仅是笔者的个人意见,由于不同的高校有各自的实际情况,故此文仅供参考,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作出适合自身的调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俄]根纳季・齐平.音乐活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焦东健,董茉莉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王延松.音乐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3]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5]孟大鹏.童声合唱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韩德民,徐文.嗓音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2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各类高校的分类与定位,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方向,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所谓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整合高校与企业的不同优势资源,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纽带,采取学生接受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合作与共享资源,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培养模式,能够为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提供推动作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国内本科在校生及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步增加,本科生就业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且大量本科生虽然知识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能力严重欠缺,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创新转型发展的焦点。与此同时,学术领域内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也全面展开。1998年“应用型本科”的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出来,此后相关的研究开始大范围出现。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主要以著作、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形式展现,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等理论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国内外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与借鉴;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改革等。

 

随着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注重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问题的研究,突出强调校企合作关系,认为校企合作将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提出需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完善,但大多是从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格及市场需求方面加以论述,在具体各个专业类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较多,而很少涉及工商管理这个特殊专业。因此,对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仍需要不断探索。

 

二、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困境

 

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该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升。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其更关心从校企合作中能够获取多少利益。而一些企业则认为校企合作对于企业本身并无好处,甚至认为学生们没有工作经验,还需要老员工的指导,影响了企业原本的正常工作,会造成业绩的下滑。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管理企业更需要经验,而在校大学生往往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更何况管理企业的经验,企业不能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相应的利益。同时,学生到企业实践将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有时企业还要负责学生的吃住问题,也给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虽然高校有很强的合作意愿,但企业由于利益激励不足,甚至带来间接的利益损失,即使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往往合作维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二)合作深度不够、质量较低。受到当前政策、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校企合作的实践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更为匮乏,没有形成相应的合作规范、合作准则与合作体系。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活动还处于起步时期,很多高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局限于建立实训基地或实习基地,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找个实习的地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很少关注该基地是否专业对口,而且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也相当松散。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企业提供给实习或实训的在校大学生的工作岗位通常是最基本的、且技术含量极低的岗位,学生只能在某一个基层岗位实践,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要掌握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成为真正的管理人才。因此,仅限于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深度明显不够。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实习能够获得多大的能力提升,是否能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仍没有考核标准,因此校企合作质量难以把握。

 

(三)高校对校企合作内容监控不足。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但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及对合作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注重合作的表面形式,而对合作的实质内容没有具体规划。一些高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与实践项目,希望借助校企合作这一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等实践机会,但多数高校仅仅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后,就不再参与对在企业实践学生的管理与指导。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企业实践是为了获取基本的管理技能,但是高校在校企合作时具体的合作内容设计并不明确,院系对校企合作内容也没有必需的配套教学活动支撑,也对校企合作活动的内容没有必要的过程监控,所谓的校企合作就成为了高校将学生推给企业放任不管的借口。还有些高校的院系进行校企合作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了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中取得好成绩,所谓校企合作仅限于签署合作协议、举办启动仪式或颁发校外指导教师聘书等形式上,导致校企合作形式重于内容,并没有对校企合作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致使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效果与成绩并不明显。

 

三、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仍沿袭注重知识能力培养的本科生教育思维,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模式将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平衡校企各方的利益诉求,提升企业合作积极性。利益是校企合作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各方主体积极行动的基础。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校和企业两类不同的机构,从本质上讲,这两类主体利益往往难以协调统一,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加以保障。高校在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十分明显且获利较多,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弥补高校实践环节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缺陷,通过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项目,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增强人才培养效果。而企业的利益诉求则较难实现。因此,高校在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企业时应考虑企业是否也能从合作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找准企业合作的需求点,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才能使得校企合作关系更为紧密、合作时间更为长久。例如,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知识深厚的优势,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帮助企业撰写项目策划方案,协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同时,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社会资源,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和进行项目开发等,让企业切实感觉到能够在合作中获益,才会有长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制定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保障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效运行。例如,政府部门应建立财政税收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同合作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共建合作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工商管理专业也不例外,但是在合作内容的具体设计方面,应更多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采取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合作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共同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平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实践、合作研究企业管理政策措施、校企联合支持学生创业就业。其中,共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对于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转型培养最为重要。校企共建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强实践教学和企业案例模拟分析等模式,增加校外企业实践环节,建立弹性的教学机制,打破原本相对固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管理的真实过程,而非死记硬背一些管理理论以应对卷面考试。

 

同时,在制订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主动征求企业管理者及行业专家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并深入调研合作企业的用人意向,构建真正体现以应用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校内,让学生在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现校内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企业的甄选与合作内容的监控。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选择合作企业应具有针对性,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成为合作对象,因此甄选优质对口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应选择企业管理业务较多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不宜选择工业技术较强的企业,如可选择管理咨询公司、证券投资公司、销售公司及其他第三产业企业作为合作方,同时还要综合评估企业的实力、规模、类型及社会责任等因素。高校应设立专业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合作备选企业进行筛选、沟通与评估,只有选择优良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应实时监控合作过程。在合作之初应有相应的合作计划及目标管理方案,在实行过程中应有严格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在合作培养一批人才结束后应有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这些是校企合作有效有序开展、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的基础保障。其中,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应建立社会、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共同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逐步转变以往单一的学生评价方式,以完善的评估体系促使科学监控校企合作的内容。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校企双方均应积极探索创新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树立长远眼光,深入合作、互利互赢,才能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3

笔者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班级管理新模式、新途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对这些管理模式进行了尝试。

一、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在担任班主任以后,随着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校园环境的进一步熟悉,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班级制度与学生行为脱节严重。在开学初,本人制定了详细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在墙上公布,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班级里应该遵守的行为,但结果却相反,制度在学生眼中只是形同虚设,经常有学生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2)班干部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班级里的班干部可谓健全,大至班长,小至小组长,配备周到,但班级里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事,同一问题屡处理屡反弹,班干部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3)班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疲软。入学几个月以来,由于学生原来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明显,这一势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班上的男同学,经常性上课睡觉,看网游武侠小说,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引起的思考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班干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班级规章制度并没有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觉得“民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民主作用发挥得越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也会发挥得越好。实行班级民主,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能力,锻炼学生管理才干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来构建班级民主管理的新模式呢?如何来实现魏书生所说的“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如何让学生真正对班级里的管理制度保持应有的尊重与实践?

二、对班级实行民主化管理

1.民主化班级管理的途径

根据班级现存的问题,要构建班级民主化管理新模式必须切中要害,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功”的育人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实现学生自主有效管理的目标。

(1)发挥班委会的职能平台,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的基础上,通过实行班干部竞聘制度,经过民主公平竞选演讲,形成了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和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此外,为了消除班级管理的局限性,广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凸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巩固班级凝聚力,班级还开设“一日制班长”活动,通过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形式,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履行班长的职责,全权处理当天的大小事务,记录当天的各项活动情况、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以及对班级工作的建议等,来主动配合班委开展工作。班级设立了班级违纪处理合议庭,通过广泛调查取证对照校违纪违规处理办法作出处理意见处理意见书面通知违纪人、书面报告班主任等规定程序公正行使职权,使班务管理更具透明化。

(2)制定严格合适的班级制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学期初,经过全体学生的集体讨论,制订了适合班级情况的制度,每一条款都通过全体学生举手表决通过,制定了班级公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每周公布学生的表现得分,在管理中实现自主教育,创设一个健康的自我教育环境,使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在班级占主导地位。班级的每位成员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3)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有效的班队课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班级教育价值取向单一化的现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最能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则是班级的班队课。通过找主题,找材料,做课件等,班队课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课外也逐渐涌现出了喜人的成绩,我班学生在庆十一文艺汇演中一首《英雄赞歌》轰动了全校,夺得夺冠,班级所开展的“畅谈荣辱观”主题班会,在全校引起强烈反响,秋季篮球比赛获得同级第一名。这些活动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班级各种成果百花齐放。

以上几个方面仅是民主管理中的一些插曲,真正实现班级民主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说明的是,民主化管理并不是凡事由学生来做决定,也并不是全部让班委会来管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掌握方向、教好课和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构建班级民主化管理新模式的体会和感悟

民主化管理新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育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

(1)班主任工作的质量,思考问题的缜密程度是班级管理模式改革成败的基础。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能不断改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育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此外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鼓励,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接受是班级管理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既要正确处理好与班级学生的关系,又要协调好与家长、学校、社会等之间的关系。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4

[关键词]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7.10.221

2012 年 1 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也明确提出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意义、方针、政策、措施,成为新时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指南。各高校也积极行动起来,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实践育人工作离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实践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可持续性还有待增强。总之,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建立健全一套功能完善、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提高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实效性的核心和关键。

1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树立人本理念,构建实践育人动力机制

常言道,思想通,一通百通。实践育人,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是实践育人的动力之源。唯有如此,实践主体才能完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切实提升实践育人的主动性。认识到位,既包含了实践育人各主体(如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等)重视实践育人、崇尚实践育人、支持实践育人,也包含了认识要有高度、深度、力度的意蕴。一是要充分认识实践和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只有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学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提高本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要深刻领会同志关于社会实践和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力资源强国和“中国梦”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进而为做好实践育人工作提供动力支持。二是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深层次中心问题,充分理解和深刻把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把高校的育人职责与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部署统一起来,不折不扣地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不走样,不流于形式。三是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紧迫性。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依然存在着重视不够、经费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诸多问题,这些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实践育人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工作,创新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实践育人效果,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责任,也是实践育人的动力之一。责任是实践育人各主体协调的主线,更是责权利的重心。学校、学生、社会各界既是实践育人权利主体,也是实践育人责任主体。责任是压力,更是动力。只有实践育人的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实践育人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各责任主体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为实践育人工作履好职、尽好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实践育人的又一动力。“以人为本”中的“人”包含了所有实践育人主体,要坚持一切从人出发,调动和激发所有实践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既是实践育人的主体,也是实践育人的客体,更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践育人“依靠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一方面,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开展实践育人工作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体差异,科学设计实践内容,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每个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整合资源,形成共同体,构建实践育人协同机制

实践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育人的实效如何关键在于实践育人系统各主体、各要素、各环节的协同效应。为方便起见,把实践育人系统分校内与校外两个层面进行论述。

在实践育人中,高校内部要加强四个“协同”。一是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全方位协同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良好格局。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科研处、实训处、招生就业处、组织部、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和各院(系)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在高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下,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协调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二是加强教师之间的协同。依据实践育人目标,整合学校师资力量,推行实践育人导师制,发挥每个教师的自身优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如可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德育导师,专业课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双师型”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同时,加强导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掌握学生的成长成才动态,优化育人方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三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协同。要成立学生实践团队,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激发其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加强师生之间的协同。促进师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探索,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相长。

就校外而言,要大力推进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政府要发挥主导推动作用,调动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促进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发挥集聚效应。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实践育人的目标和要求,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建”的原则,融合政府、企业、学校、农村、社区、军队等多方资源,共建一批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富有特色、稳定可靠的大学生实践育人基地,如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学军基地等,为实践育人提供良好社会平台和载体,推进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常态化。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要加强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实现合作共赢。一方面,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同时借此可为本单位锻炼、储备和使用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高校实践育人,与高校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

3 以质量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育人评价激励机制

实践育人能否取得实效,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践育人的效果评价,要以提高育人质量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建立多层面、多维度、多元化的实践育人综合评价体系。就评价主体来说,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都是评价主体,实践育人效果如何,一家之言不足为信,必须综合考量,全面评价。就评价内容来说,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三项主要内容,评价时内容必须全面,不可偏废。就评价方法来说,要构建目标、过程、效果“三位一体” 实践育人评价坐标参照系,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显性考核与隐性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实践育人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实践育人主体主动参与、发挥潜能为出发点,以注重效果为落脚点,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形成“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良好氛围,调动实践育人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践育人的整体效益。

4 加大投入,整合力量,搭好平台,构建实践育人运行保障机制

(1)加大投入,确保经费到位。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充足的经费保障。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如宣传、交通、食宿、奖励等都需要经费。经费不足是当前影响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的瓶颈。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经费投入,逐年提高实践育人经费投入比例,并把高校实践育人经费列入政府财政专项预算。高校要将实践育人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专款专用。同时,高校要面向社会,广开财源,通过发动校友捐资、合作企业投资等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实践育人;学生也可通过勤工助学、拉赞助等方式筹措经费,为实践育人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2)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力量,实现合力育人。首先,各高校要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负责人组成,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研究、部署、组织、领导、实施、考评等工作。其次,高校要统筹和协调好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学校主导的实践育人机制,建好实践育人共同w。

(3)内培外聘,培养高素质的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高校不缺少学历层次较高、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但有企业工作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却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条短腿,而“双师型”教师又是开展实践育人需求量最大的群体。为此,高校要加大对实践育人教师的校内专业培训,大力推行导师制度,做好“传、帮、带”工作;也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实践指导教师送出去培养,如要求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各级各类实践育人学习培训和交流等,努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理论技术水平高、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实践育人“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要广纳社会贤才,聘请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的专家里手、行业骨干担任实践育人的兼职教师,作为校内专职教师的重要补充。

(4)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搭建好育人平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实践基地。高校应坚持自建和共建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和培育,努力搭建好两个平台――网上虚拟平台、网下实体平台,形成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实现实践育人工作立体化和全覆盖,全面提升实践育人效果。一方面,加大投入,自建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政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共建实践育人基地,为实践育人搭建好实体平台。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精心设计和开发实践育人软件,通过搭建网上工厂、网上基地等网络虚拟平台开展网上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实践育人的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5

关键词:实习;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负责培养人意见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师伦理;师德;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千百年来人们研究的话题,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有学生的尊师重教、也有教育体制的外在影响,但教师的师德、师爱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1. 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师生缺乏沟通

当今大学生都喜欢跟随着大学以及教师的节奏走,大学就是从四级到六级外加两三本专业证书,以及六次的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就是考试题型加笔记,外加教师看似宽厚仁慈的普遍高分。这是中小学教育阶段长期由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牵着鼻子走的惯性思维。大多数大学教师并没有帮助学生改变这种惯性思维,它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对大学班主任普遍的失望情绪、对大学老师上完课就拍屁股走人的强烈不满,以及更为严重的对大学学习的迷茫。

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上完课就走人,与学生零交流,思想上没有把育人工作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认真钻研教材,不深入了解学生,不认真思考教学设计,不认真批改作业,成绩较差,学生意见较大。还有的老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学科教学任务,忽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并及时交流、解答,不能给予思想的充盈,而只会灌输课本的知识,还有极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这样的老师不会被学生喜爱和敬仰,师生关系就不会进一步加强。

2. 大学师生交往存在功利化、庸俗化现象

现在高校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事关其切身利益问题主要由科研与学术水平决定,而对教学没要求,能过就行。一些学生有着“上学我交费,讲课你拿钱”的认识,一些教师也有着“我拿工资来上课,你拿学分要文凭”想法。有些教师受惠于学生的礼品、金钱,给学生打高分;近年来实施了“学生给教师打分”制度后,教师的收入等与学生的评分挂钩,于是部分大学教师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故意迎合学生;有些大学教授利用学生来“帮助”自己搞研究乃至赚钱,大学生成为教授的“义务打工者”;而有些教师对学生则采取“选择性关心“,对给予自己某些利益的学生比较关心,若非如此则态度相反。

全国政协委员刘长铭曾说过,“今天的教育是功利化达到极致的时期。”唯有剥去教育功利的外衣,才能还原一个纯洁无私的师生关系,还原尊师重教的本来面目,让教育体制更加健康地发展、健全与完善,这就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与此同时,更要强化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尊师重教根植于内心、脱身于功利、落实于行动。脱去功利外衣的教师节更美丽,“漂白”的教师节更纯洁。抑或,从教师节的“去功利”入手,能够让师生关系更真实,进而让教育体制更健康。

二、高校教师师德要求之我见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古有为人师表、循循善诱、良师益友的标准,今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梯的更高教师标准。这些都从不同层面提示了师德的本质所反映的深邃内涵。针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我将从以下两个大方面阐述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师德。

1、加强育人理念 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

一位名人曾经一语言中的地说:什么是教育?当遗忘了学校所教的知识后遗留下来的,那就是教育。那当今学生受到的教育呢?中国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中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毕业生养猪之类的新闻比比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真实就业率听来令人难过;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却奇缺高层次人才,社会各界不停地高呼人才荒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瓶颈。那么,中国大学教师的教育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最根本问题就在于过于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思维教育。知识教育很简单,而思维教育却要求教师在教学育人上花很大功夫。然而,大部分的教师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并没有思考过究竟要给予学生些什么,在毕业后依然能指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的东西――方法和思想。很多大学生不能真正的把一堂课听到内心深处去,而是只听进了故事和笑话;计划要读很多很多的书,却一本也提不起兴趣。这时候,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听课才有效率、如何阅读才能越读越产生兴趣,越读越读出收获。一个能真正传授自己宝贵知识的教师,学生没有理由不尊重与爱戴。

2、清心安贫乐道, 奉献爱岗敬业

教师的职业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平凡中见伟大。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 决定了教师的道德水平必然应高于社会人群。教育手段主要是教师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而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是德高望重的,若教师做出收人钱财等不光彩的事情会给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接近于成熟的大学生很大的影响和反面作用。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把“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德以修己,教以导人。教师只有以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学生也对教师产生敬仰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