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1

一、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耐挫力差

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教师、父母的责备和同学的冷眼。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倾诉:“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大学,哪有脸见人呢?”“自认为学习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期中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随之而来。

2.人际关系不协调

很多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好,常受到教师和家长赞扬。而到了高中,高手如云,一些学生的成绩就不突出了。加之独生子女在家多为“太子”“千金”,他们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处理与同学、教师的关系,因此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就是家和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几乎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感。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为对学生批评多表扬少,拿家长和有些教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感觉自己笨,“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困扰

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了解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早恋”现象非常突出。一些学生因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一些学生心理冲突加剧。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

青少年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墨守成规,看问题往往片面和偏激。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授业解惑,一概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守章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辟思路的学生,教师则视为差生。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变化快,有些行为很难让人容忍。很多教师不喜欢这类学生,动辄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者如何用心,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反抗是明显的。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感觉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2.家长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家长的行为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一味娇宠,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及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不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

现在,人们社会公德意识差,很多人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青少年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和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同时,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许多影视剧也直接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因为这些,许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其次,要将心理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外活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家庭的原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2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青春期 稳定剂 矫治途径

一、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人类的未来。祖国要强大,人类要进步,青少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中,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心里不成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对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能力做出良性的反应。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和疏导已成为学校、社会、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据我所了解部分学生考试前与考试中的紧张感和“晕场”,生活与学习中的“过度焦虑”,人际交往中的“恐惧症”和“闭锁症”,个别同学甚至发生了严重撒谎、早恋、离家出走、逃学等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的不良行为。究其原因,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离不开的场所,如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原因。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如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遇到事情不会处理,精神紧张、焦虑却不会及时调节,都会造成心理失调,易导致心理障碍。

3.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的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三、正确认识,确定心理健康的矫治途径

1.能正确认识现实,与社会环境保持积极平衡

学校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必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创造条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青春期课程、讲座,还设立心里热线咨询电话;定期举行心里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学生能正确认识现实就是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认识现实,不偏激、不固执、不主观、不脱离现实,客观的认识自己,对遇到的问题、困难、遭受的挫折有正确的态度。用冷静理智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指导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性格。

2.情绪乐观、稳定,避免焦虑、忧愁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逐渐从家庭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心里很脆弱,需要细心保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前途的信心,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准备技能上,用冷静乐观的态度去迎接社会的选择和挑战。学生学习获得成功,老师应该给予鼓励,遇到挫折应该给予理解和安慰,不要打击学生的情绪,应该给学生有一定成长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热爱学习和工作,有脚踏实地的意识和作风

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但人的成才不完全取决于智力的优劣,它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专心致志等。现在很多中学生怕苦怕累、意志薄弱、追求享受等,都是心里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苦为乐,精神充沛的从事有益的事情,把精神价值的升华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

4.乐于与人交往,待人有良好的心境

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以礼相处,同情人,帮助人,不歧视,不欺侮弱小,不盛气凌人,不无理取闹,则是衡量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又一标准。现在有许多中学生缺乏理智和谦让、宽容,我们要教育他们学会谦虚、诚实、守信、热情,能正确对待老师的严格管理,时时处处把帮助别人作为培养自己健康人格的最高准则。

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3

关键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腾飞,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此過程中,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来。但是随着每年众多的大中专学生步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社会竞争压力,给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能否正确地面对生活、面对压力、面对竞争、面对挫折,成为决定一个人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毕竟每一个人都是在家庭中生活、成长的,家庭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成长状态。因此,想要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将青少年打造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人才,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家庭条件的影响

家庭条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软条件”,就是父母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水平;一个是“硬条件”,就是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一般来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识水平越高,对青少年的影响就越正面、越良好,青少年的心理就越能健康、阳光发展;反之,家长的文化水平本身不高,素质低下,言行粗鲁,对青少年的影响就越大,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青少年也会变得粗鲁不堪、言行不文明。同时,家庭生活条件越好,青少年就越能获得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家庭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高;反之,则亦然。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许多家长以自己的事业为中心,一心扑在赚钱上,总以为能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就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缺乏与孩子的必要沟通,对孩子放任自流,这样往往会让孩子走上歧途,最终导致青少年出现孤独、压抑、郁闷、不善交流、焦虑等不良心态,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这是家长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家庭结构的影响

因为西方开放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很多家庭因为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而出现了家庭关系紧张的现象,离婚率居高不下,导致家庭结构不完整现象严重。但是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不完整的家庭结构是造成青少年心理不能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母亲双方的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旦缺失了一方,那对青少年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例如父母离异,将会导致家庭中的子女因为自己的家庭不完整而出现自卑、自闭心理,并且因为父母的互不理解、互不关心、互不信任而出现对社会、对他人的怀疑心理,从而性情孤僻、性格暴戾,厌学情绪严重,逆反心理强烈,给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埋下了隐患。对当前学校中的问题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一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造成的,因此,家长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力争给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环境。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因为现在的家庭中子女较少,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家长对孩子呵护有加,整个家庭都围绕着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青少年的依赖心理过于严重,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和遇到的挫折,个性软弱情况严重。例如,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的自主能力极差,生活自理都不能实现,一旦离开家长便会手足无措、茫然无助,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家长因为受教育水平低、性格粗鲁等原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味采取教训、打骂的形式进行教育,却忽视了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造成孩子心理成长不健康情况出现。例如,一名青少年因为长期处于这种家暴式教育环境下,出现了自卑、胆怯、不敢与他人交流的现象,为人处世过程中也往往采取粗暴的方式,一旦对方不能顺从自己,便会大打出手,甚至出现了向他人勒索财物的现象。因此,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勤沟通、勤联络,用爱促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总之,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那青少年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个性,不可能拥有高尚的品德,更不可能获得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家长都要高度重视良好的家庭环境的构建,重视和谐家庭关系的打造,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郭嫄,黄晓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06-1508. 

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 特殊家庭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93-01

随着社会整体环境的变革,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竞争与压力越来越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当代青少年心理普遍存在以下特点: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上进心,却不能专心学习;独立意识强,不愿受约束,对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有对抗心理;心理早熟,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重,不接受压制和说教,渴望向他人倾诉,但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帮助等。此外,来自离异、单亲、特困家庭的孩子以及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关注与帮助。

一 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

1.离异家庭

据调查,73.5%的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不够健康,具体表现为:自卑、敏感、抑郁、憎恨。

2.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敌对情绪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敏感,往往不愿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喜欢独来独往;厌学情绪普遍,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厌学心理。

3.特困家庭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受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特困生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自卑和无望感加剧,自卑与自尊的双重性格,身心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才能改变自身的处境,但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使他们长时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二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墙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很多学校只是在上级要求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于课表之中,但仅是刚开始上一段时间,不久就将心理课的时间让给了数理化等科目。

2.“讲座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有部分学校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但他们更看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如在考试前开设心理讲座。谈应试心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也有的学校给学生讲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然后搞个竞赛就结束了。

3.“班会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很多学生不清楚班会课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教师在班会上讲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或进行一些谈话活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做心理教育工作的大多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或者班主任。

4.“医务室”的心理咨询

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是在一个房间,并让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一方面,校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是否专业是个问题;另一方面,将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设在一个房间,会让学生认为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有病”,使得学生在心理状况出现问题时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产生困扰。

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偏差的原因有:缺乏专业性,缺乏长期性,缺乏针对性,缺乏全面性。

三 有效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和老师特别是相关教育部门都应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必须聘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担任心理课教师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要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相关教育部门还必须立足现实制定政策,同时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随时检查,让学校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无空隙可钻。只有在政策上得到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长期进行下去。

2.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生应该学习心理知识。从长远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其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力求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帮扶。最后,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设立专栏、心理咨询专线等,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能够采取个人隐私得到保密的形式进行倾诉、得到帮助。

3.针对特殊家庭背景予以特别关注

首先,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帮助他们搭建能够畅通交流的桥梁,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培养良好的亲情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其次,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再次,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特殊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爱,有效地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最后,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大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特殊家庭学生健康发展,必须培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让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关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5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是一名高中生因为想偷看老师出卷的题目而去老师办公室,却被老师逮了个正着,于是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他一通,没想到,这学生想不开,竟然跳楼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导火线仅仅是因为一件偷看题目的小事,仅仅是因为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他这一行为,他便这样轻率而冲动的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网友在新闻后评价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经不起一点点挫折”,也有人说是老师的教育有问题,太过于严厉了,甚至还有人指出是中国应试教育造成的结果,诸如此类。应该说,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却不够全面。这一现象真正反映的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匮乏。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心理老师的配备,再到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政策的保障等,无所不及,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教育背景下,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被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被严重挤压,在“升学率”、“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社会、学校、家庭等关注的是他们的成绩、分数,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看不到的成绩,则很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唯有出现了极端事件,才有那么几个人惊呼:“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殊不知,在一开始,孩子的心理健康就缺失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父母所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现在的很多父母在社会急功近利、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特别重视子女的智力成绩,既所谓的分数。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以不计较,在父母眼里,成绩决定了这个孩子是否优秀,是否有前途,是否有一个好的未来。至于其他的什么道德品质、情商的发展,这些都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很多的中国父母又特别溺爱孩子,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委屈,恨不得事事包办,孩子有什么需要千方百计的满足,让孩子不受任何的挫折、失败,在真空中成长。却不知,这种教育方法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成长历程,没有经历失败、挫折的磨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忍耐力、心理坚韧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没有作好迎接社会挑战的充分心理准备,一旦离开父母、家庭的庇护,踏入社会,便会变得手足无措,而当突遇发展中的困难、挫败时,心理平衡很容易打破,如果缺乏求助意识,或者缺乏社会支持,极易陷入心理危机当中,而采取极端行为。

2.学校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多年来,在“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的教育走入了一种功利主义的怪圈。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求知欲、不是从学习中得到求知的快乐,不是学而至用,学习目的不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再是启发学习者的自我完善,为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而努力奋斗,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发现他的特长,保护他的天性,而学校教育把所有学习的目的聚焦在所谓的“成绩”“分数”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可以扭曲任何教育规律,不惜任何代价,可以任意挤占其他所谓与成绩、分数无关的活动。什么体育课、德育课、音乐、美术课在分数至上面前,都让位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即使有的学校开了这些课,也是走过场,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作秀而已。更别说还要开设什么心理健康课。当然,也有些学校例外,一个学期也有几堂“心理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些游戏,玩的开心就行,至于是否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游戏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则不得而知。有些学校开通了心理咨询室,却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主要是让某些老师兼任。至于财力、物力、政策上的保障,则几乎没有。

3.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

虽然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要求学校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但这样的政策往往是以思政教育的名目下发,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只是蜻蜓点水,只占很小的份量。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却难有保障。这导致各教育相关单位在执行政策时,马虎了事,更别说是重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不是同一件事物,尽管可能有一部分相通的地方,但所遵守的教育规律、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却大相径庭,因此,不能以思政教育去代替、掩盖心理健康教育。

二、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父母应加强学习,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

父母应该意识到:科学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首先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和体魄,然后才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所学应有所用。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并加以合理引导。而不是出于功利、竞争的角度,在教育中过于片面的强调分数、成绩的重要性,并把这作为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父母更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技能对孩子的成长才是终身受用的。在教育孩子中应树立一种理念:不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在挫败、与困难做斗争中成长,这样获得的经验教训才是宝贵的,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诸多益处。父母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不是仅凭想当然、凭个人主观经验去教育孩子,而应该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遵循了孩子成长及教育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孩子对话,通过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应明确方向,切实重视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从孩子上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孩子成长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谓巨大。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迷途中走出来,真正把培养身心健康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孩子作为自身的历史任务和责任,不再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才算是明确了教育方向。在平时的教育中,切实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真正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给心理健康教育有保障,认真而有实效地把心理健康教育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而不再让学生对心理健康保持一种神秘感,甚至是恐惧感,给这些在青春期风暴中成长的少年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心灵港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政府应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支持,并对政策的落实予以监督

青少年心理健康范文6

关键词 电影,青少年,心理

在传媒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受到来自各种不同渠道不良信息的干扰。滚滚而来的国内外电影所携带的大量信息,对青少年的心理同样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负面作用,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

一、电影的心理效应

1 电影具有放大、夸张的功效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称电影是一种热媒介,是一种能够把单一的感觉加以扩张到很高的清晰度的媒介。由于电影“视觉暂留”是极其明确一种单一的感觉加以扩展,留下需填补的空白很少,不同于由扫描针勾画出的不断形成事物的电视,因而是“热媒介”。电影的信息载体明显地比电视屏幕大得多。并且通过“画格”表现出来的“视象世界”往往数百倍于“物质现实”,由此而产生的“心象世界”使电影具有电视无法比拟的画面和表现的事件与空间的张力,对心理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引起心理共震。

2 电影能营造的全息幻觉场景

英国电影理论家雷纳-克莱尔对电影与梦的相似性作过精彩的描述:“请注意一下电影观众所持有的精神状态。黑暗的放映厅,音乐的催眠效果,在明亮的银幕上流过的无声的影子,这一切都联合起来把观众送进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东西,跟我们在真正的睡眠中看到的东西一样,具有同等威力的催眠作用。”因此使电影观众的深层心理机制创造了一种像做“白日梦”一样的虚幻的现实。电影实际上更能复制或逼近梦与无意识的结构和逻辑。当我们观看一部影片时我们仿佛也在梦见它。电影正是通过令人愉悦的方式激活了人类心理那些最深层次的总体建构过程。

3 电影院具有独特的“空间效应”

电影院有着家庭收视环境绝无仅有的“空间效应”作用。在电影院的收视环境中,青少年的视觉重心被吸引到眼前反射着强光的巨大银幕上,视听觉内容作用于心理,形成心理重心,形成理解、感受的心理定势,并直接影响青少年接受“表层语义”。生成“深层语义”。融入电影画格中的无数的主观视点,使青少年获得了一种以当事人的视点体验情节动作的感觉。于是,青少年和电影中角色的融合,就比在家庭收视环境情况下要密切得多。由于青少年成了对电影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在黑夜似的观赏环境下,青少年出现了直接进入故事的幻觉,成为电影文本中的一点。

二、青少年观看电影的心理特征

1 少年观看电影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渴望从电影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受到教育和启迪。优秀的电影作品反映的生活与人物形象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世界。青少年对任何一部电影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塑造的人物形象、展示的风土人情,甚至江河湖泊、山川草木都寄有极其强烈的观赏欲望。他们观看电影作品的首要目的是求知,因而不愿意放过一切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扩充知识结构的机会,他们有着认识社会的强烈愿望,银幕自然成为广大青少年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青少年具有情感的丰富性和外倾性,最容易形成激动的心境,通过对电影作品中能震撼心灵,引起争论和思考的人物、事件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真理、净化心灵。凡是具有相当的思想艺术水准和情绪感染力的电影作品,均能引起青少年观众的心理上共鸣和赞赏。

2 青少年具有逆反和逞强的心理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正处于“风暴期”、“心理断乳期”,面临着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突现。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及家长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强,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以致出现某些心理上不能承受的现象。由于青少年心理素质不稳定,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心理和健康的欣赏观念,因而则表现出特别喜爱观看立意新奇的电影作品。越是表现出生活奇异、越是有着离奇古怪的情节的电影,他们越是想看。如对国家明确定为“少儿不宜”的影片,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一睹为快,探寻其中的奥妙和秘密,以满足猎奇心理。

3 青少年具有丰富的想象与记忆

青少年对电影的读解,不仅要靠视觉暂留现象的生理机制,而且更依赖于青少年自己的想象、联想与记忆,依赖于把各个电影画面构成动作整体的心理过程,依赖于对形象与情景的再创造。青少年对电影信息的接受是一个感知、思维、想象、情感等多层次构成的心理活动过程。电影创作是以音像来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通过银幕造型来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关系,揭示生活底蕴,传达创作者主观意识的。按照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理论,在艺术中,最理想的形态,是那种不太逼真,但又与创作者想要表达的观念相同构的意象。也就是说电影只需再现现实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青少年在观赏电影中就有心理活动,就有主观无意识的心理参与,通过想象与联想来获得完美的形象。观看电影,既是感知的过程,又是无意识的过程。

三、电影对青少年心理影响

1 青少年具有盲目的模仿行为

一个成熟的人欣赏电影和对于世界的看法、观念以及道德水准与那些未成年人是不一样的。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很有限。当看到暴力的电影场景时,成年人还可以区分其真假,而青少年却未必能行。青少年具有观众与影片中主人公“认同”的强大能力,在观看电影时,青少年的自觉意识大大地削弱,心身沉醉在虚幻的电影世界之中,常自觉不自觉地与电影形象合二为一、融为一体。通过观看电影,能使青少年轻而易举地解读电影的影像所传达的信息。而且影像直观地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模本。尚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他们对电影所传递影像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但模仿的欲望极强。所以当青少年心有不平时就很可能想到通过盲目模仿电影中暴力来解决问题。电影暴力就成为青少年模仿对象,促使其形成犯罪。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查尔德进一步提出了犯罪模仿理论,认为所有社会生活重要行为和现象,都是因模仿而引起的,犯罪行为也是模仿而来的。电影中不健康镜头为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模仿”提供了几乎所有可以想象的行为样式和象征符号。青少年很容易把电影中角色作为榜样来学习,形成犯罪心理倾向,造成犯罪恶果。

2 自我互动与心理投射作用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指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务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与电影刻意构筑“幻象世界”,满足青少年的“白日梦”和青少年的自我互动需求。一些影片使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对青少年起到了心理投射作用,使他们有从心理上深深陷入而不能自拔,呈现出如痴如醉状态。这类电影的魅力在于他与现实中青少年的心理行为有诸多契合点。这正是心理投射的重合在青少年心理中产生的作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