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国旅游标志;马超龙雀;天马赛风神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6-0023-04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本中有关于“中国旅游标志”的解释:“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早有各种旅游图形标志,用以塑造和传播某个国家和城市的旅游形象。中国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于1983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名“马踏飞燕”。后经历史学家考证,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云:“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后汉书》也有“明帝至长安,迎娶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故正名“马超龙雀”,简称“天马”,俗称“铜奔马”。选择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涵义是: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超龙雀的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了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可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在世界上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震憾力,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外旅游文化的频繁交流,使铜奔马越来越多地以中国旅游大国的形象展示在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

“天马”凝聚着中国人天马行空的最深层次的民族记忆,饱含着最具民族特色的古朴、典雅的传统美学追求,体现出人类的创造精神、审美理想,展示着人类的生命记忆与精神源泉,是一件空前完美的艺术杰作。

有专家说,文物工作者不应只停留在考古、研究之上,而需要更多地考虑文化遗产的推广、宣传,让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文化遗产,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大餐,从而实现古老文化的形象传播。

中国出土的文物浩如烟海,惟独铜奔马出土时本身没有名字,由于地位特殊、万众注目,所以,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

“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近似。“马踏飞燕”中的“踏”字,有敌视、征服之意。匈奴是汉朝的敌人,可以踏。鸟是“天马”的良友,不是敌人,没有敌意,岂能踏?专家们仔细观察铜奔马后发现,“天马”的蹄子与鸟之间其实是半蹭,并不是踏。

“马超龙雀”中的“龙雀”即“飞廉”,有专家、学者质疑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现在争议较大。另外,许多人不知道“龙雀”、“飞廉”为何物。

中国旅游标志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图腾,是权威性的形象标志。中国旅游标志有一个寓意深刻、富有特色、简单响亮的新称名和清晰的象征意义,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旅游界、文物界、文化界的热望。只有解决了中国旅游标志的正确称名,挖掘出其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才能把中国独特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传播出去,中国旅游标志晋升世界旅游标志才有竞争力。

中国人凡事讲究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笔者认为,中国旅游标志需要一个古今中外相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称。

铜奔马是古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古代艺术家创造出了一件极具浪漫主义的、空前完美的艺术杰作,其称名却不具浪漫主义,也不完美。如果没有无名艺术家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没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和理念,就绝对没有这件绝世的魂宝。而我们的思路只有小心求证,却没有大胆假说,没有天马行空、风神飞扬的思维结果。

对于这件珍奇国宝的称名,既要忠实于原来创作者的本意,又要赋予符合时代的新含义,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教条的思维方式和纯考古的观点来命名。

中国旅游标志应该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之后,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对中国旅游标志的准确称名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是暂时的,中国文化、旅游、体育走向世界,却是长期的。要使中国旅游走向世界,申请世界旅游标志,没有一个美好浪漫、雅俗共赏的准确名字和象征意义是不行的。

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比较准确的新称名应是“天马赛风神”。

“天马赛风神” 的新称名能准确、完整、传神、科学地体现这件绝世瑰宝的特征,前后贯通、上下完整、浑然一体地反映出“天下第一马”这件稀世国宝的神韵。

天马赛风神是一个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吉祥如意、中外皆宜、极具浪漫色彩的名字,可以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接受。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天马”、“风神”的形象和描写。“天马”、“风神”的称谓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世界的文化背景是近似的。

“天马赛风神”这个称名是在尊重了几十年来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以及国家旅游局当初选择该文物原意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的结果。

中国是一个富于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的国度,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天上神、人间神、冥间神。中国古代人民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生活在神话里。神话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会因现代科学的进步而减退。审美的魅力来自对源于生命深处的神秘事物的感受,即荣格所说的幻觉型作品。

天马赛风神的称名承载了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天马”、“风神”、“赛风神”都会给人许多美好、丰富的联想。从《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算起,关于“风神”的神话传说已有5000年了,比天马行空的故事早3000年。

“天马”让人首先联想到天马奔腾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天马行空”这个成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深入人心,激发了多少中国人的想象力。

“天马”还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当弼马温在天庭管理天马的神话故事。

“风神”可以让人联想到龙王、风神、雨神、雷公、电母、天神、地神、日神、月神等中国天上诸神的很多神话传说。

“赛风神”象征着胜利,寓意“马到成功”。

笔者认为,“天马”是“天下第一马”、“天下最有名的马”、“天下最好的马”的广义概念,不是狭义概念。

“天马”是过去存在的现实主义之马,“风神”是神话传说中的浪漫主义之神。“天马赛风神”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称名。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谁也未见过“天马”,“天马赛风神”就是“天马行空”的再现。“天马”就是汉武大帝、张衡和李白等历代文人骚客赞美过的“天马”,就是郭沫若、徐悲鸿、常书鸿、臧克家等著名大师、画家、诗人心目中的“天马行空”的形象。

笔者认为,“天马”蹄下的鸟,不是一个具体的鸟,而是“风神鸟”,其实就是风神的化身。中国古人以为“风神鸟形”,故一开始把风字造得像一头美丽的凤凰。风神中国古代亦称风伯、风师,其信仰起源甚早。《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蚩尤作兵,伐黄帝。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之句。春秋战国以后,风神信仰逐渐统一,中原一带信仰的风神为星宿,南方一带信仰的风神则为鸟形。风神之职,就是“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风是气候的主要因素,事关济时育物,秦汉时就已列入国家祀典。《风俗通义》的《祀典》称,风神“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报功也”。东汉蔡邕《独断》称,“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箕星是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之一,此当以星宿为风神。风神现在是旋风的中国名称之一(2000年国际气象组织采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十个新的热带气旋名称是:风神、电母、龙王、悟空、玉兔、海神、海马、海燕、海棠、杜鹃)。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受自然界的控制。在观念中,对自然界的力量是敬畏、崇拜的。把自然界的力量偶像化,认为雨有雨神,风有风神,旱有旱魃,火有祝融,这也是宗教的起源。

世界各国崇拜风神、雷神等的例子比比皆是。风神、雷神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日本画家手下,随后成为日本人信仰当中重要的神话形象。印尼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风神、水神、火神等。

人们常用风神字眼形容艺术家文采斐然,如风神遗韵、风神超逸、风神萧逸、风神俊朗、风神俱全、风神意蕴、风神气度等。“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师法古,三纸笔佳”。东晋书家王羲之出身门阀世族,风流潇洒,不拘世俗,曾坦腹东床,他的书法亦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初唐王勃名文《滕王阁序》千古传诵,传说风神曾助其及时赴会。书画艺术,各有千秋,“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天马行空”比喻文学艺术家诗文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不同思维。“天马”、“风神”二词都与文学艺术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形容“天马”的文字,都用一个成语“风驰电掣”。《现代汉语词典》中“风驰电掣”的解释为: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风驰电掣”就是“风神”、“电母”的写照。笔者收集的古代50个骏马的名称,都与风、云、雷、电有关。著名诗人臧克家等人认为“铜奔马”是“踏燕追风”、“天马追风”。“追风”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要追风?追什么风?“天马”追的是风神,“风神鸟形”,才是有形的。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如果离开“风”,就不是飞天了。

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对“天马”称名的认同度较高。争议较大的主要是马蹄下的那只鸟。无论是什么鸟,当初创作者的本意是衬托“天马”的神速。

笔者认为,只有非凡的风神能配得起伟大的“天马”。

“赛”在当今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字。每天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有大量的体育比赛新闻,国内外各种频繁的体育赛事,如“赛马”、“赛车”等等。

“天马赛风神”中的一个“赛”字,把它的古今之义,把“天马”与风神的关联关系表达得完整无缺!

《辞海》对“象征”所下的定义为: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要领或思想感情;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因此,可以说,象征是具体事物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种桥梁,是智力活动(尤其是联想)的结果,是人类具体地、形象地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我们只有了解了一个民族对一定事物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才能加深对这个民族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一件作品所表现的事物的象征意义,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件作品。

马和鸟到底象征什么?我们首先从马说起。马雄健、善良,性温顺而敏捷,善奔跑,马的出现与人类几乎同时或更早,已有近百万年的历史。马分布于世界各国,自古是世界各国用于军事、农业、交通的好帮手。古代人民对马有一种特殊感情,马对人类有独特的作用。根据伦理观点,马是“人最高尚的征服”,马是与众不同的动物,马是坐骑、车辆、船只的象征,所以,它的命运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自古以来,巫术、占卜、炼金术、秘教以及各种神秘主义,都跟象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使象征带有迷信色彩。惟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显得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对同一件事物往往赋予不同和相同的象征意义。专家认为,世界许多民族都有共识,马是冥神的象征,因此,具有最积极的意义,冥神象征的消极意义使马成为阴间权力的表现。在农业文明史里,马由冥神变成农神、水神的象征,马作为力量、创造力和青春的意义。所以,在象征意义方面同时属于阴间和天国。马的象征意义延伸到宇宙的两个极端――天上和地下(天堂与地狱)。马轻而易举地从黑夜到白昼,从死亡到复生,从情感到行动。因此,马在一种连续的表现中连接对立国,它实质上是有形的,代表生命和继续,摆脱了生命和死亡中的间断。

马又是和平的起源,在马与人两者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辩证关系,那是精神与心理的辩证关系。这也令人想起希腊神话中“天马”(珀伽索斯)的象征意义,不仅出现全部“天马”,而且还有马、鸟结合体。假若我们进一步去类比,根据马属于上苍的含义,马行动迅捷常使它成为风神的象征。在古希腊神话中,风神(波瑞阿斯)变成了一匹马。在阿拉伯故事中,四匹马代表四个方位。在印度,马是“风神和空气之神”(代由)的坐骑。在中国,穆天子的八匹骏马与八面风相吻合。这不是简单的巧合。

众所周知,古代陵墓雕塑与皇权思想及宗教结合较为紧密。中国的厚葬习俗历史悠久,汉朝最盛。古代人们关于灵魂不死的信仰,使陵墓雕塑产生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构思巧妙、技艺高超、气韵生动的作品。毋庸讳言,铜奔马是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的一件明器。这匹马不是用于战争、农耕和交通,而是作为协助死者灵魂升天的神灵之兽被雕塑的。马与鸟是墓主灵魂的守护神,其作用是超度亡魂,负责将墓主的亡灵从冥间快速超度到天国。在古代的中国和外国,马和鸟都是灵魂脱离身体的象征,是灵魂不朽的象征,是智慧的象征,在天地之间起中介作用。

笔者认为,“天马赛风神”有六个文化象征意义。

“天马赛风神” 象征世界各国的旅游者自由、快捷、尽兴、平安;象征世界旅游业兴旺发达、前程似锦;象征中国5000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精神;象征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象征中国和世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更高,中国和世界的物质文明发展速度更快,中国和世界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能力更强。

中国旅游标志造型之精美、力度之均匀,其天马行空、自由自在、一日千里、风行天下、“以游无穷”,充分体现了中国2000多年前的先哲庄子《逍遥游》所渴望和描绘的高度自由、超越一切束缚的理想境界。

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有区别于其他民族而为自己所特有的气质,这便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当然也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最突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动力。《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就是宽容、宽厚的精神。我们要以开放的胸襟,兼容并蓄、热情好客的态度对待来华的友好人士。

“天马”象征、开放进取、自强不息精神,“天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拥有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拼搏进取的无比勇气。风神象征忍辱负重的厚德载物精神。身体长度只有四五个马蹄大的风神,被高大的“天马”在蹄下一踩就是近2000年,“天马”的全部重量集中在半个蹄子上,十几个平方厘米的面积,学过物理学力学原理的人都知道风神承受的压力有多大。风神为了衬托“天马”的伟大,默默地做无名英雄,依然无怨无悔。如果没有忍辱负重的精神,如何“载庞大的天马之物”呢?

天马赛风神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无名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天马”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风神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天马”的比赛结果。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动物比赛的传统和习惯,如赛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天马赛风神的造型就是一个体育比赛的生动造型。“天马”与风神比赛,各显神威,风神以为“天马”不是自己的对手,正在洋洋得意,回头张望之时,“天马”已风驰电掣般地赛过了风神,使风神惊诧不已,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

“天马”是动物中的运动健将,以它所蕴涵的强劲的速度表达了“更快”的奥运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腾飞的愿望。

“天马赛风神”的称名和文化象征意义既符合了古代创作者的原意,又被赋予了新时代精神和创新意义,充分体现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今世界弘扬的精神有机、和谐、统一的结合;也展示了博大开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及汇纳百川、走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翻译适应选择论;旅游文化翻译;译者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46-0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翻译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国内许多学者对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通过收集近20年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发现大多数文章多限于随感式或经验式的总结,往往是从中英文化差异入手,探讨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及相应的翻译策略,因而研究角度总体比较单一,重复研究的现象严重,且这些研究忽视了作为翻译要素之一的译者的主体性。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及在全球语境下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研究热潮的背景下,笔者首次提出了旅游文化翻译这一概念。同时笔者认为应加强结合最新翻译学或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探讨旅游文化翻译,为旅游文化翻译找寻理论依据,实现旅游文化翻译的真正突破。正如朱纯深所言:“在有些课题的研究中,换一个观察角度,便可以带来新发现新见解。”[1]

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重大突破,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受到译界的普遍关注。然而,任何理论的价值和意义都在于它解释和指导实际的程度。本文拟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视角阐述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以期在旅游翻译研究方面作出全新的探讨。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与旅游文化翻译

1.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述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胡庚申教授于新世纪提出的新译论,也是生态翻译学的奠基理论。该理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该理论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的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的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文的评价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等;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而“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多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次、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①

传统译学研究囿于原语与译语的语言转换,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将翻译看作静态封闭的系统,因而忽略了翻译过程中其他的诸多相关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而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框架为翻译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系统内部的诸多要素处于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的生态关系。

2.旅游文化翻译

在阐述旅游文化翻译这一概念之前,应先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旅游活动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交融渗透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人文关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旅游者将愈来愈不满足于山水景物或文化场景的浅层观赏,而追求从文化的高品位上、从自然、人文景观与文化的契合点上去获得一种深度审美愉悦和感悟一种文化的深厚底蕴。旅游文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包括旅游活动中提供欣赏和享乐的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物质产品;二是行为文化层,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生活制度等;三是心理文化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宗教情感等。[2]

刘宓庆认为鉴于翻译学明显的综合性、复杂性特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必须涵盖翻译所涉及的语言中的文化信息问题,包括种种文化行为――具有特征的文化生理行为、集体和个体的文化心理行为和文化语言行为。[3]而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蕴含或容载着文化信息的意义。至此,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翻译兼具旅游翻译和文化翻译的特点,强调旅游翻译的文化属性和跨文化、跨社会、跨语言、跨心理、跨学科的特性。而旅游文化翻译又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翻译和文化翻译,它通过对旅游文化内核、身份、共性和异性及其宏、微观层次的整体效应性的研究,进而尽量缩短不同旅游文化特质造成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差距,达到异质旅游文化温和抵抗、互尊互爱、和谐交融的关系。因此,旅游文化翻译是依托语言,实现旅游文化信息的转化、阐释与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兼顾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承传的创造。同其他旅游翻译一样,旅游文化翻译的功能特点表现为传递旅游文化信息、增强游客的文化情感体验、激发文化旅游兴趣,即文化信息性、文化情感性和文化诱导性。这三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是相互依存的和谐统一关系。

三、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通过对翻译过程中“适应”与“选择”的系统阐述,试图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理论。这一理论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启示之一是:转换翻译研究视角,将重点转向译者。长久以来,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压制、被排斥的一仆二主的边缘化状态,他既要忠实于原文和原文作者,又要小心谨慎地为译文读者服务。而翻译适应选择论首次将“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理念明确地体现在翻译的定义之中,从而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基于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译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复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创造者,因此他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这种高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对于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尤其重要。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另一启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核心概念是“适应”、“选择”。“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心理过程是:尽量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努力表现自己的适应能力,主动优化多维的选择转换,不断追求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注:《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第129页。]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化翻译的读者或游客在长期各自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熏陶下,已形成一种既定的文化心理和认知习惯。这种心理和习惯上的定势制约着他们对陌生文化的开放程度和接受程度。而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指导下关注的不再是个别、孤立的中国文化信息的传递,而是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交流、相融合的大目标,关注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动态适应与选择。

1.译者的多维动态适应

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原文、原语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事实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了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译者适应。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适应”的基本思想之一是译者对“能力”的适应。由于旅游文化翻译是一种文化模式向另类文化模式的引导性的传播,其关键在于译者。而旅游文化翻译的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对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合格的汉英旅游文化翻译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还需要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和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一个分支,同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因此,汉英旅游文化翻译者首先应适应对其能力的要求,努力充当民族文化传播者和中西文明桥梁的建设者,以实现中国旅游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译者对“能力”的适应可看作是译者对以自身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还包括对以译文读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由于旅游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体验活动,它决定译文读者是整个翻译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不容忽视、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对于旅游文化翻译的译者而言,无论其翻译是哪种内在动因和目的,他们都不谋而合地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尽量适应读者,赢得读者,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或社会效益。根据Newmark对读者的分类方法,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预期读者可分为学者型读者,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读者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读者。这三类读者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有特点。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审美习惯以及对中国文化不同的熟悉度和认同感,但他们都是怀着对中华文明古国的深切向往和期盼,想通过旅游深度感受中国丰富的山水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现代文化。一般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具有无法消除的历史特殊性和文化局限性,这就会限制特定的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认同。然而,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与原文、译文和译文读者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生态系统中。而跨文化旅游者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时,往往会经历文化兴奋期、文化危机期和文化适应期的阶段。从这一意义上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积极、动态地适应外国读者或游客对异域文化不断超越、不断拓宽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期待。因此,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单向文化信息传递过程,而是译者与译文、译文读者等翻译生态环境的辩证对话关系。译者一方面要多维适应外国读者或游客的固有文化定势和认知心理,坚持“尊重游客、尊重文化差异”的适应性原则,灵活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引导读者进行中国旅游文化的阅读、鉴赏和体验;另一方面,译者不能一味消极、被动地适应外国读者或游客,而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的胆量,适时拓展、打破、超越、创造他们的文化认知心理,以实现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传播。

2.译者的“自然”优化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即译文生成的过程就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和以译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总和。[注:《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第126页。]而处于“选择”阶段的译者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的译者,而是特定的、被翻译生态环境“激活”的译者,他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事实上,译者的选择发生在翻译活动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现在翻译转换的各个层次。这种选择的内在机制和动机正是“适者生存”、“汰弱留强”。而这里的“适”或“不适”,“强”或“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对译者/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和选择程度的一种概括。因此,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汉英旅游文化翻译来说,基于其动态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同的译本或译文由于适应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文化群体、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文本资料翻译和导游口译的不同文体特点,因而有可能共生共存,共同生效。

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在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应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的基础上,遵循“以中国旅游文化为取向,以外国读者或游客为中心,内容先于形式,传承优于传达”的翻译原则,灵活动态地优化选择翻译策略以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通常,外国读者或游客对特定中国旅游文化信息了解得越少,译者适应他们认知结构的必要性就越大,越需要对原语进行适应性的文化信息处理。事实上,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维度是相互交织、互联互动的,它们会同时作用于译者的适应和选择程度。译者在翻译旅游文化信息时应尽力集“信息、情感、诱导”于一体,融“语言、文化、交际”于一炉,在多维动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作者维、社会维、读者维、市场维、目的维等多维度基础上作出最佳适应与优化选择从而得出整体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五、结 语

旅游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变成一种生存需要,也使旅游文化翻译成为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和翻译实质,是一种新的生态翻译研究途径。这一理论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同样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汉英旅游文化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旅游文本为依托,以中国旅游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不断自我适应、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这是一项极具悟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但又并非绝对自由。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探讨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的多维动态适应和“自然”优化选择,希望对实际的汉英旅游文化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2]华国梁.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Effective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Tourism

LIU Yan-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Law, Wuhan, 430074, China)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导游;文化知识;知识体系

2006年10月27日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导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0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47.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与此同时,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在32万名执业导游中,30岁以下的占8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80%。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我国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有关导游素质问题常常见诸报端,业界学界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笔者认为,要全面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从文化素质这一关键着手,其切入点就是要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往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所忽视,或者说研究不深。上至政府行政部门所定的导游行业的准入点,下至高职院校的教学和旅游部门的培训,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使得这一工作没有了一定的标准和可操作方案。因此,本文将从现行的导游考试、导游教学、旅游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提出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以期对培养导游的文化知识和提升导游队伍的文化素质有所帮助。

一、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分析

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调查可以从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和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两方面进行,国家导游证考试由四个板块或说四门组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等。本文涉及的课题主要是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调取四个样本进行分析。高职院校培养模式本文调取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为样本进行分析。

(一)导游资格证考试及培训内容

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考试主要考三门笔试和一门面试,即“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政策法规”和现场导游。其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考试教材通常采用本省旅游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教材,如浙江省采用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编写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04月第二版)。全省各地的培训中心也采用该书。下面举四例以了解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现状。

例一,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

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的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主要风味流派、中国的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等。

例二,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浙江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本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民族民俗、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江浙沪旅游、江浙沪名胜诗词楹联游记选等。

例三,云南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作者:云南省旅游局编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云南历史概述、云南地理概况、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云南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 云南古今名人和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云南饮食文化与风物特产、云南经济与旅游业、云南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选读等。

例四,导游基础知识(高职高专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李文芬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中国的宗教、中国的风物特产与烹饪等。

(二)高校导游专业(或导游方向)开设课程(教学计划)情况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导游培养的课程体系比较能说明现有的导游文化知识体系。

例五,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中国旅游地理、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英语听力、旅游英语、中国旅游文学等。

专业课:导游实务、杭州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客源国概论(双语教学)等。

实训课:杭州模拟导游、华东模拟导游、英语导游讲解实训、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等。

专业选修课: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旅游电子商务、江浙沪旅游文化、商务旅游、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美学、市场营销等。

院级公共选修课:旅游新闻实务、影视艺术欣赏、生态旅游、音乐欣赏、旅游景观鉴赏、影视英语、英语报刊选读、新诗赏析、摄影基础、插花艺术、汽车驾驶培训、排球、跆拳道、交谊舞、调酒、特色菜制作、就业指导等。

例六,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专门化方向)教学进程表

公共基础课:略。

专业基础课:旅游概论、礼仪规范、旅游职业道德、管理学原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

专业课: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地理、民族与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旅游文学、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地方旅游文学、模拟导游、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选修课: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旅游美学、旅游摄影、旅行社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

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分析:

第一,就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教材来看,四个教材11章到6章不等,其中只有3章是相同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饮食文化。教材不一,表明各地要求不一,同时也说明培养导游的标准不一,是否也说明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认同的混乱?如果把四个教材综合而成,是否就是一个统一的体系,那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一点可以肯定,有如此大的不同,应该认为是有问题的。

第二,就两个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分析,其培养的目标也模糊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知识体系混乱导致课程的重复设置:知识体系不明使之课程设置不全。如案例五专业基础课中的“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本论题的核心课程,调查发现该教材目录

中已含盖了9门学科(章节),而专业基础课中的“中国旅游文学”、“中国旅游地理”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园林”、“江浙沪旅游文化”等都是相同相近的课程。两个院校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也有很大的区别,都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重要的课程。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不一一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告诉我们:无论是一般导游(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准入还是优秀导游(高职院校培养)的培养,在其起步之初,就有了偏差和缺陷。究其原因就是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还不规范,这就影响了对导游的培养,进而也将影响行业的发展。

二、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

其一,1987年12月1日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暂行规定》中,对于导游工作的基本职责第二点是这样表述的: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和传播中国文化。1999年5月14日国家旅游局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对导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十二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但是,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介绍中掺杂庸俗下流的内容。”该条例对导游的文化知识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即由人文和自然两大部分,突出传播中国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我们可以认作是对导游文化知识体系的原则性要求。

其二,旅游资源是导游文化知识组成的依据,也是导游在工作时所面对的主要范围。所谓旅游资源,在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起草的《旅游规划通则》中是这么定义的:“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e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2003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该标准将旅游资源分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8主类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1个亚类:地文景观有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水域风光有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有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有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有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有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有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国家制定的旅游资源标准是最具权威性的标准,非常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目前存在的旅游客体。笔者做过搜索,可以说旅游资源的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目前都有可游览的目的地。肖星、严江平主编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分19章,其分类方法和几个章节的设立对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书中提出“按照属性分类的旅游资源分级系统”为(引至2级分类,3级分类略):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生物景观等。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宗教文化、文学艺术、饮食购物等。

建立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应以以上两个文件为依据和确定范围。

三、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建立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研究所在1996年编了一本《中国文化概要》(华文出版社出版),书中阐述了“什么是文化”这一概念,认为“从普及意义说,一般可把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官制、兵制等等。”物质文化“指体现一个民族一定生活方式的具体物质形态,如园林、住宅、服饰、器具等等。”

以旅游资源为范围,以提炼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准则,可以概括为导游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即导游文化知识体系。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和行业都还处在探讨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侧重的说法,笔者比较赞同的是“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人们在旅游活动中遇到的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这个范畴之内。

由此可以说导游文化涉及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道德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民俗学、博物馆学、考古学、体育学、金融学、人文地理、饮食学、医学、建筑学、风水学、文化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交通学、公共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食品学、茶学、环境与资源、园林学、信息软件等。

这里其实涉及了两个概念,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从范畴角度来说,导游涉及的学科太多太广,如果要掌握,其中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做到,更谈何学好,但是,我们可以与旅游资源的标准一起研究,进行分类合并,以掌握学科的文化特点为要求,这应该能做到;从内涵来说,所有涉及的学科,我们都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来统领,概括出中国文化特质,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国的,越是民间的就越是高雅的。不能像现行考试和培养课程那样,只重知识而轻文化。比如,在讲山水时,我们只讲山水的客体数据,而不讲中国人对山水的认识。忽视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就讲不好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有的感情;忽视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杭州西湖也就成为了一般的蓄水池了。目前,我国导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面较窄,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文化层面的高度。有的导游人员只满足于背诵导游词,在讲解时,单调生硬,激不起游客的游兴,更有甚者,竟杜撰史实,张冠李戴,胡言乱语,欺骗游客。这不仅有违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有损于我国导游服务的声誉。不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导游服务的“原料”。是导游人员知识的看家本领。导游人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更要对旅游景点的风土

人情、历史掌故、民间传说等了如指掌,并对国内外的主要风景名胜、景区景点有所了解,还要善于将本地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名人轶事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之,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导游人员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一名合格导游人员的必备条件。

就导游文化知识体系来说,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单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章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道、释文化组成,而我们的教材和课程里就缺儒家文化。二是在所有的章节或课程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知识点要简要,知识点中文化内涵要突出。

四、现代旅游的发展事实是导游文化知识的补充

培养优秀导游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对导游服务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提出新的要求,对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是未来旅游的必然趋势。

现行旅游产品的种类很多,比如观光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奖励旅游(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商务旅游、休闲娱乐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文化型旅游产品、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各类主题公园等等。旅游产品的种类发展和变化虽然对导游知识体系没有多大的突破,但对导游知识的要求却在往综合型发展,也对导游知识和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自驾车导游,导游对交通知识不熟悉因而胜任不了。再比如笔者有一次在随团往机场的途中导游介绍了该省的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推论出该省特有的商业文化,使游客受益非浅。这些在导游文化知识体系中都应该考虑进去。

另外旅游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追求文化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出游除了消遣。还想通过旅游活动增长知识,扩大阅历,获取教益。这样就对导游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它是在基础需求满足以后,才产生出来的社会行为,以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为驱动力,属于精神需求为主导的范畴。借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将人类旅游需求划分成五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需求,包括生存与安全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层次为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以舒适为基础的休憩,以健康为基础的康体、疗养,这是人体生理与心理调养的需要;第三层次为精神需求,主要有修学、审美、交流等方面:第四层次为综合需求,是一种集合了生理心理与精神不同层次需求的统一体,是人类寻求突破、探险、新奇、刺激等新的生活阅历与感受的需求,在精神上,是一种追求生活新体验的需求?第五层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需求,这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同一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旅游的发展势必对导游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课程

论文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也面临全面更新和优化。本文在了解大学生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旅游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评估。

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2.案例讨论式

管理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到上世纪20年代世界旅游发达的国家已将案例教学引入了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的旅游教育培训中,有的院校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引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在《旅游文化学》课程中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的案例数量也远远不够。许多旅游院校的《旅游文化学》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课堂授课的灌输方式,教材的编写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系统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对于《旅游文化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院校都没有现场模拟教学基地,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旅游文化学的案例是实践经验的浓缩,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炼。案例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实务技能。 转贴于

3.参与式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主动地积极投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表现在主动性和参与性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即时情景,给学生创设场合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之中,参与到学习的各种环节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如果学生上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时,只讲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系统和严密,这样实际上把学生定位在只能被动学习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也包括一些正在进行科研的部分,从而可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表现自己的参与潜力。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学问"起源于"学习、问难",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问"出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一些包括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结论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这些习题,有时则在课堂上讨论。不同答案的讨论和争辩,使得同学思想更为活跃,掌握知识更深入。

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

这门专业选修课,从开设之日起,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力争以直观的方式解读中国旅游文化。教学内容既规范又新颖,信息量大且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教学方法灵活,且极具启发性和互动性;能以散而不乱技法,娴熟、轻巧地驾驭着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文字、图像、声音、动态和谐、统一,能使抽象的旅游文化现象,演绎得直观、生动;条分缕析的图标设计,使纷繁的旅游文化现象变得简约而条理分明;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一个老师满堂灌的做法,比较注重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资料;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艺术追求,激发学生在美的陶冶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能主动的学习。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内容、方法和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建立可行、有效的旅游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对今后课程改进的建议如下:(1)申请增加课时,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增加景区、旅行社的实训内容,将《旅游文化学》课程直接搬到景区讲授,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零距离”,使学生首先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2)开展小班教学,每班最好20人左右,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3)增加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4)更好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加影像资料的播放;(5)邀请一些专家做旅游文化专题演讲。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

我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旅游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在近30年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门人才。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已明显滞后于国际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别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借鉴其成功经验。本文试将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浅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以推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

1 中国与日本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概述

1.1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分析

1.1.1中国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于1981年,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和资助创办旅游系,是国内最早开办旅游专业本科的高等院校之一。1991年,第一批获得了国内旅游经济专业(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南开大学旅游学系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主要旅游教育机构名录。据2006年5月《科学时报》公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本专业国内院校排名第7位,属于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一流院校。目前,旅游学系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已在国内多数旅游院校推广。

1.1.2日本立教大学

立教大学是东京6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日本旅游教育的先驱者。1967年,日本教育部批准立教大学在社会学部(院系)设立四年制的旅游学科(专业),它成为日本唯一的、作为独立学科的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机构。这是日本旅游教育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标志着日本旅游教育完成了从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教育向旅游基础理论教育的嬗变。1998年4月,立教大学以旅游学科为主体成立了日本第一所旅游学部和旅游大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培养了许多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其学科设置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旅游学科建设的方向。

1.2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是受到中日两国旅游学术界和旅游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一流的旅游高等院校,可以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两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1.2.1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全面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管理工作。

(2)课程设置的现状

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校公共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B类为院系(旅游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旅游学系)公共必修课,一般与A类课程同时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C类为专业必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学年,极个别的课程开设在学生的大四学年;D类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大四学年,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课程的具体学年;除以上课程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学校开设的各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E类)以及学校内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F类)。

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法原理、旅游人类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度假村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评价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南开大学商学院取消按专业招生,实行“按大类招生、统分结合”的原则。学生在入学后的前3个学期按照类别(旅游管理属工商管理类)学习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分不同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可见,南开大学商学院是非常重视基础课程教育的。而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按照旅游学科体系来设置的,理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

1.2.2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旅游学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为饭店业、旅行社业、航空业和城市产业等服务性行业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

(2)课程设置的现状

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综合教育科目,是全校共通的课程,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三大科学领域;B类为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包括法学、商学、政治学、经济学、经营学、地理学等课程;C类为专业基础科目,是学习和研究旅游的基础学问,也是旅游学科的核心课程,其中,旅游概论、旅游企业论和旅游调查法是必修课,其余则为选修科目,必修科目在一年级时学完,其他科目在二年级时学完;D类和E类分别为专业基干科目和专业展开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基干科目,并在大三、大四年级学习专业展开科目,在专业基干科目与专业展开科目里又分为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同时为了达到毕业时所要修满的学分,学生还必须在专业选择科目(F类)中再选修一些科目,这就强化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主要课程有:旅游地理、日本区域地理、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旅游开发、旅游事业论、语言与文化(英语、法语、德语)、环境教育、外国区域地理、旅游调查法、环境心理学、接待消费论、国际旅游论、国际合作旅游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观光地域社会论、接待产业会计学、旅游文化人类学、住宿产业经营论、旅行社经营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投资论、旅游交通及各种实习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立教大学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外,还为他们安排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的阶段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将来的就职方向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领 域。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多学科教育,丰富国际感觉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

2 中国与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差异比较分析

2.1主要差异的比较分析

2.1.1课程体系设计中心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是以旅游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逻辑严谨,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日本旅游学科则是根据学校已有教师的专长和学生将来的就职方向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关心程度而构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强。可见,两者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心有着本质的差异。

2.1.2培养目标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日本旅游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则是为旅游业以及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相比之下,中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些狭窄,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倾向。

2.1.3课程结构的差异

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共课100多门,专业课40多门。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都规定了必修课。开设的科目除基础外语、体育是两年科目,高等数学、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英语听力与阅读是一年科目外,其余的都是半年科目。一年科目和两年科目的课程只能连续在两个或者4个学期内完成。在专业方向课里开设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资源3个方向的课程,课程安排相对简单浅显,没有体现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立教大学旅游学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将近200门,专业教育科目70多门。除专业基础科目规定了4门必修课以外,其余科目均为任意选修课。开设的科目除讨论课(演习课)、毕业论文等少数是全年科目外,其他科目原则上都是半年科目,学生可以将一学年的课程分成上下两个学期灵活进行选修。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在专业基干科目和展开科目里都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对3个学科近3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可以集中选修一个学科的科目,也可以跨学科进行选修学习。当然,学生要先以自己所属学科的科目学习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学习。

2.1.4课程内容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很多课程的内容不是多年沉淀下来的经典理论,就是其他学科的嫁接理论,课程内容不仅陈旧和不实用,而且变化较少,与市场需求和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脱离得比较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只重点涉及了传统的三大块方面的内容,即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开发规划,而关于环境保护、居民参与、旅游行政论、旅游需求调查、旅游地研究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相当薄弱,课程内容设置的国际化趋势也不明显。日本立教大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需要,尽量紧密地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旅游课程开设的领域非常的宽泛,课程内容除涉及了旅行社、饭店业,旅游开发计划等,还涉及了职业指导、社会教育、景观论、旅游文化、旅游交通、国际旅游、会议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多种语言的学习等方面,其在增进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旅游行政管理和旅游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贴于

2.1.5课程实施与组织的差异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班形式的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往往是“言者有意,听者无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能在课堂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对幻灯片、视听、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讨论课属专业选择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在10至20名学生的规模内由学部制定“专业讨论课”的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在3个学年内,学生选取一个与专业讨论课有关的主题,从调查研究的方法到阅读专门文献以及进行野外调查,彻底地学习专业知识,通过3个学年在讨论课上的学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在讨论课的基础上,一般科目也正在采纳共同研究和现场学习的形式,从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进行学习。在语言教学中以英语为主,包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从基础语言学习(全校共通)到专业语言学习,从初级到同声翻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小班形式教学。灵活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灵活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为了应对大众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信息处理的教学也加大了力度。除此,立教大学旅游学部还制定了学术辅导员制度,由专任的辅导员就有关学习计划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详谈。

2.2差异形成的原因比较分析

2.2.1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早在古代社会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师道尊严”的社会价值观念,束缚了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儒家文化又讲中庸、重和谐,使人缺乏竞争意识。到了近现代,我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仿照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来建设的,而前苏联教育学家大多认同科学、学问以及知识对人的形成具有的重要意义。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历史不是那么悠久,所以它本身的文化积淀并不多。但日本特别重视对东西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既“崇尚”东方儒家传统道德又“嫁接”了西方文明成果,这使得日本教育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这种拿来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基于模仿背后的“日本本位”心理以及把外来的东西纳入本国文化体系的转化能力。可见,日本是非常注重本国教育的实用性和民族性的。

2.2.2教育体制因素

在中国,由于基础教育至今尚未摆脱以追求升学率为主的应试教育,再加之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环境,致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高考,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考试成绩进入大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在经过基础教育阶段以后,仍然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学习能力较强,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发展。这些势必会造成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后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习惯于进行理论的学习,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差。日本在二战前采用的是德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专门教育,战后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教养教育。现在,日本大学强调教养教育,加大本科生基础教育的比重,将本科生的一部分专业教育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另外,日本还提倡“个性”教育,根据区域和学科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

2.2.3旅游行业因素

中国旅游发展走的是一种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 模式,表现为旅游发展在目的上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过程上以“先发展国际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为选择次序,在战略上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这种模式所营造的氛围也笼罩着旅游教育领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的是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数量很多,但整体教育质量却很低。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日趋强化的工业化和成熟的生活方式。从生活方式上讲,人们在消闲开支方面更加多样化,追求旅游、体育和文化的活动,扩大豪华消费品的开支。由于日本著名旅游景点少,以及消费水准偏高,严重影响了日本入境旅游的发展,但是,在强大经济实力的作用下,日元升值,促进了日本出境旅游的发展,使与之匹配的高等旅游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

2.2.4旅游教育发展程度不同

中国旅游专业教育起步于1978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的专业教育体系。但由于成立的时间晚,基础还比较薄弱,中国的旅游教育还处在一个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的阶段,还没有进入真正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这给旅游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专业教育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后,从总体来看,日本的旅游专业教育正在进入真正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除立教大学是以旅游学科为学部名称外,其余各大学均以国际、产业、贸易、经济等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作为学科的名称,学科所属学部以商学部为最多,其次为社会学部、经济学部和国际学部等。就是说,作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当首推商学和社会学,而旅游现象的产业和社会生活侧面应当成为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

2.3差异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

2.3.1教育的发展道路不同

我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先是入境旅游“一枝独秀”,接着是国内旅游“遍地开花”,出境旅游也“含苞待放”,旅游教育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因而选择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发展道路也是在中国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背景下的不得已之策。日本由于对旅游学科设置的审批比较严格,再加上相继出台的日本旅游法规作为支撑体系,使得它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循序渐进地有序扩展。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反映了由于日本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多年来基本是徘徊不前或微增,导致日本旅游教育的规模有限,比较容易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2.3.2行业进入性不同

目前,我国旅游高校的专业课设置更加偏重于理论化,而原本应该重点加强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被大大压缩,致使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不足以及实践技能不强,最终导致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差,进入行业后缺乏发展的后劲力。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注重多学科,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因此,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强,进入企业后很快就会适应并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3.3学生的就业去向不同

在中国高校里,学生选课余地小,就业面窄,行业内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学生的就业去向基本停留在旅游业的各类旅游企业、事业以及机关单位等。这与我国旅游专业设置的过细和过窄有关,既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而日本旅游学科的设置相对科学合理,在课程安排上,时刻与学生的就业去向相结合,特别是专业科目的3个学科分类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学生选择余地大,就业去向多样化,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发挥才干的地方不只停留在旅游业,在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也有所作为,这些行业不仅有旅行社业、宾馆娱乐业、运输业,还有商业、服务业、通信业、制造业等。

2.3.4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不同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大多参照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很少考虑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视野相对狭窄,不能适应旅游国际化的需要。而日本旅游高校充分认识到了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国际形势,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紧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培养国内旅游人才,还要培养能够满足国际化需求、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旅游人才。一些有特色的学科设置,如国际旅游开发合作论、比较文化论、外国史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 日本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启示

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的差异。尽管双方可能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很明显,日本的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我国应该在比较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3.1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设置课程

从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所开设的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下4点内容:关于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的形成;关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于重视基础、基本的教育与推进个性教育;关于重视文化传统与推进国际理解。可见,每一门课程都是针对学生(人)的兴趣和将来的工作而设计的,而且每一方面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从以上来看,我们是可以感悟到其课程的设置是从培养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考虑的。

3.2强调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

日本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合理,强调学科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立教大学旅游学部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中,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近200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科目中开设了16门课程,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在专业基干和展开科目中,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课程,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通过4年的学习,旅游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从事旅游业务工作的能力,还具备能够适应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他们将来不但能在旅游业,而且能在与旅游业相关的更广泛的领域内施展才华。

3.3强化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

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开放人才的要求以及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旅游专业也必然会对人才的全球化视野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将是大势所趋。日本立教大学的课程设置就比较注重国际交流的迫切性,比如适时增加多种语言在课程中的比例,开设诸如国际旅游论、外国地志以及地域文化论等课程。所以,从培养国际旅游人才的角度,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应忽视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及对全球化过程的评价、认识和适应。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旅游旅游营销营销策略

论文摘要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本文主要从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含义、特征、新问题及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旅游市场营销的含义

传统旅游中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是“物”起决定。而现代旅游业则以营销、管理、知识、智力为主,根据市场状况和旅游消费需求进行策划、组织、创新、反馈、控制,以提供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旅游市场营销需要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和业务范围,推广高效运营,使游客满足,心情愉悦,使企业获利,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市场营销非常注重管理和协调,非凡是旅游文化服务理念的管理和协调,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协调,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协调。

2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特征

2.1旅游营销理念的变革

随着市场营销从早期的生产观念阶段发展到今天的社会营销观念阶段,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注重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和全社会、全人类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旅游营销理念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绿色营销观念、生态环境观念、品牌服务观念已经开始成为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理念。

2.2营销职能的演变

旅游营销的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就和传统市场营销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更强调旅游营销的管理和协调,非凡是旅游文化服务理念的管理和协调、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协调、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协调。

2.3营销组合策略及营销模式的延伸

随着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的,传统4Ps策略已滞后于旅游营销功能及理念的演变,因此美国闻名市场学家菲利浦·科特勒于1984年提出的“大市场营销”理论对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指导意义得以逐渐体现。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营销人员要去影响企业所处的营销环境,而不应单纯地顺从和适应环境。营销组合还应融入权力和公共关系两大要素,非凡是将公共关系的手法运用到营销组合中,运用以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为基础的新的营销传播模式,进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纽带、培养旅游品牌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3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目前状况分析及存在新问题

3.1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

目前,国内大多数旅游产品老化、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摘要: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现代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特种旅游三大产品结构。国内旅游业迄今为止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可是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只靠一条腿是站不住的。二是旅游产品质量存在新问题。旅游产品质量可分为普品、精品、特品和绝品四大类,国内的旅游产品可以说是普品比较多,特品、绝品有一些,而精品更少一些。三是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慢。总的来说,国内旅游产品,创新不够,多年一贯制没有新鲜感。四是旅游产品的参和性不强,给游客带来的体验比较少。五是旅游产品开发无序,喜欢盲目从众跟风,一哄而上,投入产出水平低下。

3.2旅游信息传递渠道不健全

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消费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还有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消费者难以得到具体的旅游综合资讯服务和市场猜测性信息,非凡是和目的地旅游相关的交通、饮食住宿、旅游客流等信息的传递速度滞后,使旅游客流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大,加剧了旅游非凡是节假日旅游无序性的产生,并间接影响到热点线路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3信息传递科技含量低,营销手段落后

网络技术具有高效、快捷、信息量大的特征,欧美许多大旅游企业在八、九十年代就广泛将网络技术用于市场营销。但到目前,我国大多数旅行社还是利用电话、传真进行日常工作。手段上的落后影响了高质量的旅游营销策略,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向。这和日益发展的各国旅游业相距甚远,加大了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和世界各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差距。

4加强旅游市场营销的几点建议

4.1完善旅游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未来旅游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理念、文化及品牌的竞争、是忠诚顾客的竞争,在旅游营销中必须制定相应的长期战略计划,处理好市场短期效益和长远发

展的关系,确立顾客服务的理念体系并将其视为确立竞争优势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改进营销组合,彻底改变现有的粗放的营销模式,将绿色营销、

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及知识营销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现有的旅游营销体制中,将这一理念加以有组织的系统化,使之渗透到所有员工意识领域并成为所有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

4.2组建高素质的旅游营销队伍

旅游企业要重视旅游营销队伍的建设,把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作为企业员工建设的主要工作,选择责任心强,文化水平高、热爱旅游事业有开拓精神的人作为营销人员。企业要完善用人机制,把好录用关,提高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层次;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工作环境,把人才的流失速度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