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1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前言】
《满江红·暮雨初收》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词的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傍晚雨后萧瑟之情,后半段写渔人归家之景,反抒词人归思之情;下片写桐江一带的奇山异水,引发词人倦于游宦的心绪及渴望归隐的愿望。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为仄韵,为正体。《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川,指江河。征帆:远行船上之帆。
⑶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⑷苇风:吹拂芦苇的风。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⑸几许:有几个。短艇:轻快的小艇。
⑹遣:使,令。行客:词人自谓。回程:回家的路程。
⑺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又名富春江。
⑻漠漠:弥漫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⑼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濑。在桐江畔。
⑽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
⑾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云泉,泛指美丽的景色。
⑿归去来:赶紧回去吧。陶潜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故后用“归去来”为归隐之典。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王粲初依荆州刘表,未被重用,作《登楼赋》,以抒归土怀乡之情。后为曹操所重,从曹操西征张鲁。
⒀从军乐:即《从军行》。王粲曾作《从军行》五首,主要抒发行役之苦和思妇之情。
【翻译】
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
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
【赏析】
柳永仕途蹭蹬,年届五十,方才及第,游宦已倦,由此产生了归隐思想。这首词就是归隐思想的流露,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词一开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气氛笼罩全篇。水蓼和芦苇都是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临岛屿”二句,写船傍岛而停,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景色的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是统一的,含有无限哀情。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一幅动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日暮归家,温暖、动人的生机腾然而起。这里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反使词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静寂。一个“飞”字和一个“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又同时从反面引出“遣行客”、“伤漂泊”二句,渔人双桨如飞,回家团聚,而词人却远行在外,单栖独宿,触动归思。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词的上片明确点出了“伤漂泊”的感情基调,下片则具体的写出了“伤漂泊”的具体内涵。换头再以景起,上片是夜泊,下片是早行。“桐江好”六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气呵成,先写江山之美。美好的河山扫尽了昨夜的忧愁,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从感情线索上看,这里又是一扬。但因为词人情绪总的基调是愁苦的,欢娱极为短暂,又很快进入低谷,“严陵滩”三字已埋下伏笔,这里以乐景写哀,江山美好,鱼鸟自由,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于是“游宦区区成底事”之叹自然从肺腑流出,词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值得,不如及早归隐,享受大自然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云泉约”三字收缴上文,同时也启发下文,具有开合之力,所以结语痛快地说“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用王粲《从军乐》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2
【关键词】诵读;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文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年代久远,个别字词、句子较难理解,且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觉得难度较高,学习积极性不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语言,语言是文言文入门的正确途径。学习文言文,要先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对学生整体掌握全文知识是很重要的。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必要性
(一)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
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其中存在很多一字多义、字词倒置的现象,诵读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诵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一个人的语文本领,主要就是体现在语感上,所以学生要加强对诵读的训练,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到作者的言外之意,受到直接的感染。如屈原的《离骚》节选,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才能体会到屈原的那种深沉的爱国情操。
(二)诵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言文的诵读,比单纯逐字逐句的讲解,由浅入深的分析更能使学生感受深刻。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乐此不疲地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感受到课文的语言形式,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古人的语气、句读和课文含义。如荀子的《劝学》,要体会到荀子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知识。
(三)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确实,学生对文言文字面上的理解及文言文深入层次的理解可以依靠教师的讲述,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习文言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采用讲述与诵读相结合的方法讲解文言文,这样教师也讲述了学生需要了解的知识,学生通过诵读也会对课文有一种熟悉感,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如何利用诵读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随着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现代文相比较而言,文言文教学的进步的节奏仍然很缓慢。原因何在?就是对诵读的忽视。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传世名作,具有比现代文更强的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学习文言文是不用先去逐字逐句的翻译,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任何讲解,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
(一)提前明确诵读方法
首先,要粗读。比如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教师要提前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这时的要求可以放低,要求不要有错音、停顿不出错为标准。看似简单的任务,要做很多的细致工作,不读错音,学生们就要积极的预习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要主动去查字典,把读音写在课本上;不读错停顿,学生们就要清楚这句话讲的是什么,翻译书和课下注译都要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这一遍诵读,把字音和句子大意都基本熟识,学生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要精读。在《归去来兮辞・并序》的课堂阅读环节,教师可以分段落让学生诵读,并在诵读时形成感官印象,在脑海中描绘出陶渊明辞官回到家中,子孙在门口相迎的场景,使学生带着画面去诵读,这次的诵读比第一次的诵读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情调韵味不用教师多说学生自己就可以领会。
最后,是烂读。文言文想要读通、读顺、读透,只靠课堂上诵读的两三遍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下花费时间反复诵读。前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把文章认真的多读几遍,文章的大意就可以品味出来。
(二)及时解决诵读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诵读障碍,教师要准确地选择讲解重点和难点。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有些词句只依靠注译和工具书是不能完全理解的,教师要对必要的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例如《蜀道难》中“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互文,《鸿门宴》中“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的省略句等。除此之外,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信息也要向学生补充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和语境。
(三)科学指导诵读技巧
第一,学生诵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正确的停顿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点,教师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教导学生学会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可以进行文章加标点练习。
第二,诵读时学生要结合语境推断文章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根据语境推断文章的内容,从语境中揣测文章的含义,这个推测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
第三,诵读时学生要注重对语境的把握。成功的诵读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能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意境。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整篇文章骈文运用极其精妙,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反复地诵读,学生很容易地就能感受到滕王阁壮美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行文时怀才不遇的悲情。
(四)有效拓展诵读范围
除课本上的几篇文言文外,教师还可以重点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让学生阅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古文的赏析水平,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结语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坚持诵读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人文美,从而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河.浅谈“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3(3).
[2]陈德利.新课标理念下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11(14).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3
但目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普通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上文言文课花的时间多,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效果成绩不理想,考试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失分严重,文化底蕴差,文言文成为提高语文成绩的绊脚石。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二十年,深感高中文言文教学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层面上,认为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化底蕴的传授与文言知识的自然融合。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畏惧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传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大量信息,是华夏儿女传承传统文化必学的知识,可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造就了文言文的深奥,不用说先秦诸子,也不用说《史记》《资治通鉴》等,就是明清时期的白话文言都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加上初中文言文教学过于浅易,而高中文言文难度一下加大,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就不高,存在畏惧心理。那如何能克服这种畏难情绪,激发兴趣呢。
1.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学习体现阶梯性。人教版高中教材把一些故事性强、较浅易的文言文安排在高一,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等,这些文言文情节生动,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二时,教材就安排了一些唐宋散文和说理性的文言文,如《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等既扣紧了高二须写议论文的特点,同时对积累了一定文言文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学生来说,也觉得不难了。在高三时加入了先秦诸子的思想评介,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更好地提高文言文水平。
2.旁征博引,扩充知识,学习体现趣味性。学生为什么学习文言文会觉得难?原因之一是远离古代社会生活的背景,之二是古代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与现在差距甚大。因此,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要善于联系史实背景,扩充学生见闻和知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介绍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称中国,沿用至今。等等。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与名家有关,或与历史的重大事件相关,如果教师只单纯地讲授课文内容,而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相联系,只能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单调枯燥,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文言文时可以由故事导入,或讲述名家的小故事,或讲述历史事件相关的人与事,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动力。如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又加一老翁也”。
二、强化文言文教学中的“文”与“言”的融合,做到文化底蕴的传授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多数一线的语文教师往往纠结于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只注重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实用知识,个人教师或注重浪漫主义,或轻视实用价值的体现,只注重挖掘文言文的文化传承,而我认为“文”与“言”两者应并重,甚至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4
一、大量阅读能增进对语言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需要培养。培养对语言的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多阅读书籍。阅读小说可以通过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来产生阅读兴趣,继而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语言的兴趣;阅读古诗,可以通过或开阔或辽远或优美的意境产生阅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对语言有了兴趣,也就不愁学不好语文了。有了兴趣,学习语文不再枯燥,作答语文试题不再叫苦连天。
二、大量阅读能增强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我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大都是通过语言阅读和运用来提高的,语言运用又分为口语运用和书面语运用。口语运用简单化、日常化,书面语运用又复杂化、耗时长,所以阅读语言文字在提升语言能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而对语言文字的阅读也不能只停留在现代文的阅读上,适量的古诗文阅读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读诗,无以言。”由此可见阅读诗歌的重要性。一方面,古诗文言简意赅,能提高我们对文字精准的理解;另一方面,古诗意象含蓄,意境深远、优美。更重要的是,高考题型中设有古诗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这两大题型。阅读古诗文对积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考试题(新课标卷)的题型中,古诗阅读的难度不小,想得高分,就需要十分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思维方式。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提高了,试卷中的阅读题和病句题也就轻而易举地解答了。
三、大量阅读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毋庸置疑,我们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语言。包括语序的准确,语句的通顺,甚至语言的优美。这些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的优秀书籍的阅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通过阅读,可以增强我们的语感,之后可以增强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再之后就能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由此可见,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跳跃,更不能超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向前进。语言运用能力最直接体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题型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题。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其分值占了整张试卷的百分之四十之多。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深厚的阅读功底,就不怕无话可说,不怕没有文采了。
四、大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现代社会不但要求学生有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向往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有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应该多读书,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另外,这里说的读书不是快速阅读,更不是快餐式的阅读。快速阅读只求速度,不顾效果。是一种毫无营养,没有意义的读书方式。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5
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一句的理解,历来意见很不一致,主要集中在对“植杖”的理解上。人教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五)“或植杖而耘耔”注:“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着。耘,除草。耔,培苗。”(2006年版27页注[20])把“植杖”理解作“扶着拐杖”已经广为认可。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也释“植杖”作“把杖竖立在地上”(上海古籍1987年版,三册,372页),冯其庸《历代文选》作“插杖于田边”(中国青年1997年版,360页),《中华活页文选》作“把杖放在一边”,并注“植,同‘置’”(中华书局1962年版,663页)。
而杨宝生先生《“植杖”释义勘正》(载《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7期)一文认为,此“杖”不是“手杖”,而是“犁杖”;“或植杖而耘耔”即是说“有时手持犁杖除草培苗”。相类的用例还有《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耘”,苏轼《东坡题跋》“非古之藕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耘”是除去苗间的草,“耔”是用土培苗的根部,用犁杖于禾垄中耕耘时,犁铧既犁翻掉其中的杂草,又将翻起的土壤拥培在禾苗的根部。古人是将“耘”“耔”连言,称之为“耘耔”,意思是既除草又培苗。
杜广学《〈“植杖”释义勘正〉的勘正》(载《语文学习》2009年3期)一文又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把“杖”释为“犁杖”,工具书不见载,杨文所举两例“杖”字也都不能释为“犁杖”,都是“手杖、拐杖”之意。在古汉语中,“植杖”有着固定的意义,就是“手杖”。古代文人雅士喜欢拄手杖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或植杖而耘耔”的意思就是“有时把手杖插在地上然后去除草培土”。
《语文学习》2009年12期又刊发郑义广《〈《“植杖”释义勘正》的勘正〉之思维误区》一文,支持杨文意见,并就释“杖”为“手杖”的不合理性作了阐释。
陶易《“植杖”的“植”》(载《文史杂志》2010年3期)也认为,此处“植杖”的“植”还是训释为“倚”或“拄”为妥。因为陶渊明在文中主要表现了他的归隐生活乐趣,故而借用《论语·微子篇》中荷蓧丈人“植其杖而芸”的典故。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植,倚也”,即拄着杖之意。朱熹集注则谓:“植,立之也”,亦通。凡遇“植”前主语为老者,“植”后宾语为“杖”时,均应训释为“倚”或“拄”。
笔者以为,上述说法都于义未安。虽然杨文所说的扶犁既除草又培土的耕作方法到今天也还在使用,但是,操作犁杖技术要求很高,也需要一定的力气,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操作。陶渊明一介书生,怎么可能驾驭牛犁?看来还要另求其义。
陶渊明写作本文时,其时才四十多岁,身当壮年,自然不须扶杖而行,也未见陶渊明平时有喜欢拄杖以示文雅的记载。那么,“杖”的确切意思应该如何判定?这里先要弄清陶渊明诗中写的是在水田里还是在旱地耘耔。我们先来看“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应怎么理解。
“登东皋以舒啸”,课本注:“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呼啸。皋,高地。”(27页注[21])此也是常见选本的通解,但此说有可商榷处。据涂宗涛《苹楼夕照集》(山西古籍,1998年版75页)引郑权中《通假字萃编》说,“皋”不当作“高地”解释,而是指沼泽或水田。《说文》段注:“皋,气白之进也。……气白之进者,谓进之见于白气滃然者也。……皋有训泽者,《小雅》‘鹤鸣于九皋’,传曰:‘皋,泽也。’泽与皋,析言则二,统言则一。”
“东皋”既然是指沼泽或水田,那就不能用“登”字了。原来,这里的“登”字是“癹(bá)”字之误。“癹”是指用脚把草踏杀,《说文》:“癹,以足踏夷草。”因古人不识癹字,二字又因形近,常常出现误用。《左传》《周礼》中,即有将“癹”字误为“芟”的。桂馥《札朴》卷二“芟夷”条称:“成十三年传,‘芟夷我农功’,按:《说文》癹,以足踏夷草,引《春秋》传‘癹夷薀崇之’,馥谓芟夷当为癹夷。夷,平也。”王筠《说文句读》“癹”字下称:“《周礼·秋官·叙官·薙氏注》引作‘芟夷薀崇之’,似亦后人不识癹字而改以既讹之《左传》也。”
由上可知,“登东皋”当作“癹东皋”,意谓下水田除草。又,潘岳《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壤兮”,李善注:“水田曰皋,东者取其春意。”这里的“东皋”即是指春天的水田,陶渊明诗也应是本于潘岳,也是指春天的水田。这样一来,下文“或植杖而耘耔”也就有了着落。“耘”是除草,在水田里除草,就得用脚“癹”;“耔”是培土,即将所除之草混着稀泥封在稻禾根部。因是用脚除草,往往要拄一根杖以省气力。至今四川农村还保留着这样的“癹东皋”的耕作方式。此说有理。
因此,“植杖”之“杖”即是耘田除草时扶手以省气力的竹杆、木棒,与老人所拄的拐杖不是同一物;释“植”为“插”为“置”都不对,当如课本作“扶着”讲才妥帖。“或植杖而耘耔”即是说有时手把杖杆在耘田除草。
“省识”辨析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4期发表吴先进《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一文,以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句之“省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注“省”作“曾经”是错误的(2007年3月版38页注[23]),“省识”是同义副词,应释为“认识”。笔者以为教材之说果然值得商榷,而同义复词说也显得牵强。
课本注是从蒋礼鸿说。蒋礼鸿《怀任斋文集·杜诗释词》三十五曰:“杜诗以空归、省识为对,省并当为疏状字,若以省即是识,则偏枯而失明矣。云曾识者,盖谓画图则曾识面矣,而紫台一去,终没胡沙,环佩归魂,竟成冥漠,其谁得而复觏,惟有抚琵琶之怨曲,识遗恨于无穷已耳。李郢‘谁省春风见玉颜’,与杜诗字面正同,亦一证。”(《蒋礼鸿集》卷四,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6页)
“省识”也有作“略识”的。2001年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画图省识春风面”注:“从画像上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省识,不识。”(147页注⑦)注有矛盾。翻译时“省识”作“约略看到”,释词时又作“不识”,注释者的意思显然是倾向于“略识”。相同的解释还见于程千帆《古诗今选》“画图句”注:“省识,略识。春风面,美丽的脸。这是说昭君生得那么美丽,但元帝却只从画图中约略地看到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272页)上两家都注“省识”为“略识”。萧涤非《杜甫诗选注》还有更详细的解释:“省字,或解作约略,或以为是‘岂省’的省文,按省识,犹觉识或解识,与‘黑鹰不省人间有’‘秋来未省见白日’等省字意相近。是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之非真,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至有青冢独留、环珮空归之恨呢?”(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266页)《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1期刊也刊文(李斌《“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省”义辨析》)支持“略识”说。
“省识”还有作“空识”“未识”的。徐仁甫《杜诗注解商榷》卷十七曰:“‘省识’与‘空归’对文,空归有枉归之意,则省识亦未识也。”
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6
“河内凶”,如何翻译这句话呢?如果用“现代意义”来解释似乎也通顺,那就是“河内出现险情”或者“河内出现了性格暴躁、心肠歹毒的歹徒”,稍微联系一下上下文,马上就能发现这种理解不合情理,这里的“凶”只能理解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可见,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文言实词“凶”,而“凶”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差异又很大。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文言实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常习惯于用实词的“现代意义”来解读它的“古代意义”,从语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窜译”一般大体还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殊不知,这样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最容易迷惑我们的陷阱,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引起特别注意。
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有较大差别,其原因有下列几种情况:词义扩大。如古代典籍中的“江”“河”“山”专指长江、黄河和崤山,现泛指一般河流和山川;词义缩小。再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专指黄金;词义转移。如“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本指“外交人员”,现则专指“出门时带的包裹”。词语感彩变化,一种是古褒今贬,如“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中的“风流”,古指“杰出、英俊”,现指“轻浮放荡”;二是古贬今褒,如“行为偏僻性乖张”(《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乖”,古指“偏执,不驯顺”,现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数量较多。如何在学习文言文时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呢?关键是要有基本的辨析能力和一定的识记基础。
(1)辨清“单双”。要分辨清楚一个文言实词的属性到底是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明显的差别。特别是有些古汉语中的双音节组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单词同形,很容易被作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看待,但实际上并不是双音节词,而只是两个单音节词的组合。解决办法如下:
①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其/次”“学/者”“其/实”“祖/父”“智/力”“于/是”“交/通”“妻/子”“指/示”“以/为”“因/为”“无/论”等。
②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双音词。古文中的双音词有很多种类。一类是专有名词,如“女娲、天子、社稷”等;一类是属于单纯词的双音词,如“窈窕、参差、翩翩、仓皇”等;另一类是合成的双音词,如“公姥、作息、缓急、异同、率尔”等;还有一类是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偏指“作”,“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偏指“入”。这样的理解只要稍微结合文章就不难判断。
(2)分析“微异”。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今词义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完全无关只是语言中极少数的现象。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仔细辨析,因为稍不注意差异,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矣千里”。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爱”字,在此句中是“吝惜”的意思,与“爱护”“爱惜”意思相近,但又有根本区别。再如“劝学”中的“劝”,解释为“勉励”“鼓励”是妥当的,如果解释为“劝告”,就有了一定的“误差”。
(3)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文言实词,要尽可能多地牢记它们之间的“迥别”之处。例如“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中的“除”字,在句中当“整理”讲,在现代汉语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又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的“去”字,在句中是“离开”,现代汉语是“到……去”,古今词义刚好相反。再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憾”字,在句中当“不满”讲,而现代汉语则解释为“遗憾”。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记这些“迥别”。
当然,对于同一个词语,古今意义有同有异,古今词义的不同,仍然是以现代汉语为参照义予以辨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时时具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辨析意识。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6.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
7.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8.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10.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1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2.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1. 古义:不平凡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2.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3. 古义:托身、安身。今义: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种事情上。
4. 古义:盟约,名词。今义:限制,动词。
5. 古义:对男性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6. 古义:拐棍。今义:扶着老人。
7. 古义:地位卑微,见识浅陋。今义:人格低下,品性恶劣。
8. 古义:狂放不羁。今义:肆无忌惮。
9.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10.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