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富有民俗传统文化的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包、咏诗来纪念屈原。
一、活动目的
为了使同学们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对中国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弘扬中国文化,我们社团部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二、活动主办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会
三、活动承办方: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社团部
四、活动时间:6月16号(即5月初5)
五、活动地点:三教地下室103
六、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准备:
(2)查找有关屈原写的诗歌以及关于端午节的诗。
(3)买一些粽子及香包作为竞赛奖品。
(4)准备做香袋的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剪刀、针、缝衣线等。
(二)活动流程:
1、6月16日18:30,数学学院同学入场。
2、6月16日19:00,各二级学院团委及学生会主席入席,主持人宣布数学学院端午节晚会正式开始。
3、工作人员播放幻灯片,依次展示活动流程:
(1)端午知识竞赛。(提前发给大家端午节相关资料,如端午节的习俗等,然后再针对材料提问)
(2)关于屈原的知识竞赛。(有关屈原的诗歌和生平经历,每人说出一句关于屈原的诗句,诗句累计最多者可得奖品)
(3)抢答描写端午的诗。(诗句累计最多者可得奖品)
(4)做香袋比赛。(由社团部成员教导大家做香袋)
(5)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七、注意事项
活动中要尽量节约材料,别浪费;裁判要公正。
八、备注
1、诗句不可雷同。
2、学生做香袋时,由于材料有限,所以自愿报名的参加,人数限于15人。
3、社团部成员分工记录。
4、香袋做法:(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1)剪下相对的两片
(2)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3)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2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草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有的家长还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悬艾蒿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6.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7.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吃粽子,是庆祝端午节的又一项饮食习俗。关于粽子的来源,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之后,楚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驾着船,把装在竹筒里的米饭,投到汩罗江中祭奠屈原。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25-55年),长沙地方有一个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并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吃了。今后你们可以用艾叶塞在竹筒口,再用五色丝系牢,因为蛟龙最怕这样的东西。”说完人便不见了。
后来欧回把这事告诉大家,大家又一传十,十传百,并都按此照办,于是就产生了粽子。其实粽子的产生比屈原活着的时代还要早。据有关文献记载,棕子最初仅是把糯米煮好捏成团状,一是自己食用,二是投人河中供奉龙神。
粽子的演变历史
粽子又叫角黍。《本草纲目》记载:“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子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曰角黍,今多用糯米矣。”这对粽子的形状和原料作了说明。而周处《风土记)>述说的“仲夏端午,端初也,以菰叶裹粘米,以栗枣灰汁煮之令熟,节日啖,取阴阳尚包裹之象,亦曰因屈原也”则更说明端午食棕的风俗起于纪念屈原。楚人吊祭屈原,最初是以竹筒贮米投入水中,曰“筒粽”,后来为何改成了角粽呢?《湖南掌故备考》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东汉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有一天看见一个人,他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你们每年祭吊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吃了。以后,可以用艾叶包粽子,再用五色的丝线捆牢,蛟龙最怕这些东西。”自此,人们就用艾叶裹黍米做成角黍,筒粽便改成了角粽。
最先的演变是在东汉,棕子由用竹筒装米的作法改用孤叶(荚白外面的叶子)、芦叶或棕桐叶包裹而成三角或四角形状。东汉末年应助著的《风俗通》说:“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我们不仅从中了解到当时棕子的做法,而且还知道了东汉时的粽子不只是节日的传统食品,人夏时节人们也常吃粽子,可见东汉时粽子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
到了西晋时代,粽子才逐渐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这时期,端午节吃粽子已经很盛行。在东晋的时候,粽子里面包的东西,只是黍米或糯米加枣、栗等物,一般是在端午节时在家庭中包制。
唐朝时,粽子不仅成为民间食品,而且还被皇宫所珍视。唐明皇有诗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看来唐明皇吃罢粽子,感觉不错,对粽子评价颇高,同时也能让我们隐约感到恢弘的盛唐气象。因为小小的粽子,竟然引起皇帝的诗文雅兴。不仅如此,每到端午节皇宫中便“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让人们用小角弓射,射中哪只吃哪只,射不中者不得吃,大概唐明皇的雅兴,是从这歌舞升平的吃粽子的游戏中引发出来的吧。而唐人姚合的“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表明粽子已成为民间市井的普及食品了。这时的粽子馅加进了各种果仁,首都长安还出现了专门制卖粽子的店铺,“庚家棕子,白莹如玉”是唐朝诗人段成式吃过一家庚姓店铺的粽子后所做的评价。
宋朝时候的棕子,里边包的馅有柿干、银杏、赤豆等。外用荚叶、薯叶裹住煮成。另外,当时粽子食谱中有了“巧粽”一名,还有用艾叶浸米而成的“艾香粽子”,可见粽子的品种这时已逐渐增多了。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3
一、端午采艾与妇女卫生
五月五日这天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日子,五月也是夏季禁忌最多的一个月份。在早,北方人们对五月的认识是这样的:“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戒斋,处必掩身,勿躁,止生色,勿或进,薄滋味,勿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勿行,以定晏阴之所成。”[1]后来,五月被视为“恶月”,在史籍中不断有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齐国孟尝君田文五月生,其父婴说:“五月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异苑》也称五月为死亡之月。
在中国百姓民间信仰里,五月为恶月,因此其心理状态是辟邪、厌疫。辟邪趋吉的主要方式是插艾。民谚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之说。对采艾的最早记载要推到《诗经》,其《王风·采葛》里有“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的诗句。而负责采集的多是妇女。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在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朝鲜族在五月初五当天日出之前,人们相约到野外采集艾蒿,日后作为药或熏蚊驱虫。达斡尔族也将五月五日所采的艾蒿,插在帽子上,夹在耳朵或衣服上。纳西族端午也插艾叶、菖蒲和麦穗,以示神灵保佑住宅安宁”[2]。
艾草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药草。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门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日风俗习惯的笔记体散文。谭麟在《荆楚岁时记译注》中将此书反映的内容归为七类:历史事件与人物,农事生产,防病、治病及卫生,祭祖祭神等。采艾习俗被归为防病、治病及卫生一类。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对采艾习俗记载如下:“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3]艾味苦,是一种药材,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作止血剂。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地民间谚语有“善正月,恶五月”之说。从五月开始,江南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潮湿炎热,各种病菌蚊虫开始繁殖,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各种疾病的滋扰。此时,人们除了坚守一些禁忌外,也会借助外力来祈求平安度过此月。插艾和菖蒲便是其中最主要的外力。《史记·河渠书》记载有“诸夏艾安”,也就是太平无事的意思。菖蒲的形状像利剑,有抵御的意思。顾禄《清嘉录》卷五有关于菖蒲的记载,“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用。”
从医药学上说,艾蒿与菖蒲都是妇科的良药。菖蒲的根状茎可作药用,为芳香健胃剂,还有通淋的作用,可治疗淋病引起的盆腔炎、痛经、不孕等症状。艾蒿的功能在于养血、暖子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胎漏下血、带下等症。这些正是端午节称作女儿节的意义所在。
二、端午食粽与生育巫术
端午食品的代表是粽子。过端午节的各民族都有食棕的习俗,粽子是由妇女做的。粽子有两种,一为“角黍”,做法是把粽叶或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状,蒸煮熟而食之。一为“筒粽”,方法是在新砍的竹筒中注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荆楚岁时记》记载了五月食棕的风俗:“夏至节日,食棕。”[4]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屈原的。这源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的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较晚,在这之前粽子已是一种夏令或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
我国地域广阔,河流纵横。在原始社会,江有江神,水有水神,河有河神,各民族各地域早就形成了对水神的崇拜。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与祭祀水神有关。《尔雅翼》卷十八“儜”字注云:“《荆楚岁时记》称,屈以夏至日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若为蛟龙所窃,以五色合楝叶缚之。又以獬豸食楝,将以信其志”。獬豸是一种独角神羊,在远古风俗中有以羊占验和裁决审判一说,即所谓的“神羊决狱”。而“水成的獬豸当是上古江淮居民崇拜的江水女神奇相,淮水女神无支祁和决疑神羊獬豸的一个总合体——奇相、无支祁,也是一种独兽怪兽,在形象上易与獬豸相混”[5]。壮族端午节吃的“羊角粽”目前还明显地保存着上古祭獬豸神兽的遗风。
湖南地区的特殊风俗“吃祖婆粽”把吃粽子与祈子密切联系在一起。“吃祖婆粽”这一习俗由老年妇女主持,参加者全都是妇女,男子不能参加。首先要用艾、菖蒲煮一锅水,进行沐浴清洁身体,然后由已婚妇女上楼包粽子祭祖先。开始包粽子时,妇女必须站立,由主祭人包十二个,称“背妹粽”。它由两个枕头大的粽粑合在一起,象征神婆,也象征多子。接着包十二个角粽,这时妇女们才坐下。她们不能说“粽子”而称“祖婆”,称包粽子为“给祖婆穿衣”,煮粽子为“给祖婆烧水洗澡”,认为只有这样妇女才能多生育。宋兆麟先生认为,“在‘背妹粽’的仪式中,人们必须以艾、菖蒲汁洗浴、净身,为生育提供了条件。而‘背妹粽’正是一种交媾巫术,经过交媾的粽子才有繁殖能力。正因为如此,妇女才争吃祖婆粽,这显然是求子巫术”[6]。
此外,端午节的重要食品还有鸡蛋。大人们要在早晨小孩还没有起床之前就要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不仅仅是因为鸡蛋有强身健体的重要功效,也同卵生神话有关。在所有的时代,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生命复苏的标记。“卵和蛋是生命的最高表现,其它所有表现都从属于它。在科学的意义上,人的卵以及产生卵的卵巢和在其中发育成婴儿的子宫,甚至在更广泛意义上包含这一切的女人,是自然创造力的最好最大成就的象征”[7]。
虽然从这种意义上看,吃鸡蛋与“吃祖婆粽”一样都是在宣扬一种生育巫术,但却深刻体现了妇女祈求生育的文化因子。节日习俗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淀化的过程,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一旦形成,就有了女性民俗文化的特殊因子。
三、端午节戴石榴花与女儿归宁
已嫁妇女归宁之俗早已有之,它起源于我国的传统节日——社日。社日源于先秦,盛于唐宋。唐代每到社日,妇女可休息一天。唐代诗人张籍《吴楚歌》云:“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到了宋代,节日被分成春社与秋社两种,出嫁的女儿可在这两天回娘家省亲。社日这一习俗到了元代就消失了,所以明清时已鲜为人知。但是已嫁之女归宁的习俗却被沿袭下来,融入到端午节的节俗当中。也正是由于归宁习俗的注入,所以端午节又有女儿节这一别称。
归宁只是端午节众多节日活动中的一个小部分,这一小部分所包含的妇女祈子的因素却极易被人们所忽视。另外,旧时北京妇女在端午这天还头戴一朵火红的石榴花,就是因为石榴花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是吉祥花,寓意吉祥。
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孝是封建伦理的核心,而重子嗣则构成其具体内容。这种观念积淀到了传统节日的深层结构与心理主题中。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生子才能使妇女有地位,而且就妇女本体来说,她们祈望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后无子的妇女会被夫家休掉。
汉代开始有了七出之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8]自唐代开始七出正式成为法律条文。《唐律疏议》:“诸妻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者,徒一年半。《疏议》: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9]可见,“无子而出”从汉到唐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且“无子”在唐代已经是高处七出之榜首了,可见生子对女性的重要性。妇女端午戴石榴花乃是在祈盼多子多福。
注释:
[1]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第453页。
[2]刑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3][4]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文津出版社,1989年,第156-157页、174页。
[5]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6]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0页。
[7](美)O·A·魏勒著,历频译:《性崇拜》,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264页。
[8]方向东:《大戴礼记汇校集解》卷十三《本命》,中华书局,2008年,第1305页。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4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然而,纵观我们现行的作业训练形式,还存在着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少活动;多书面、少实际等现象。这些现象正严重束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因而,势必改变作业方式,探求一种既忠于教学要求又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既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机,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具有愉悦的心理体验的新的作业形式。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设计开放性作业,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创新的乐园。
1 自主型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诉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如学习古诗《小池》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①背诵、默写古诗《小池》。②《小池》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③学习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第①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第②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第③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2 创编型作业,提供表现机会
学生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独创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根据已有的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心理剖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
2.1续写故事
如学了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样呢,是继续骗人呢,还是改邪归正呢,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之后》。
2.2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材中情节生动的篇目较多,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将课本内容续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或插编一些自己想象的情节。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片段也让学生适当演演。如《嫦娥奔月》中嫦娥巧妙地和坏人逢蒙周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周旋”这个词,笔者先让学生想象嫦娥会怎样和逢蒙周旋,会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表演。这样,学生不但在快乐中尝到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操作型作业,提供活动的机会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3.1绘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根据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笔者常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幅画。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了课文《九寨沟》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一画九寨沟的美景,教学《春雨》一文后,学生们画出了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叶,池塘里的青蛙等,并加上色彩。一张张精美的图画展示了学生的绘画技巧,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在玩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2制作
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4 鉴赏型作业,提供拓展的机会
鉴赏型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二泉映月》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笔者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学完《泉城》、《拉萨的天空》后,笔者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张帖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并结合开展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5 生活型作业,提供体验的机会
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亲自动手包粽子、做香囊,以表达对爱国之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比如学了小数点,可以布置学生编数学故事《小数点漫游记》,让学生的知识在写作中得到巩固。
学完《春联》一文后,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机会,走亲访友的同时收集一些春联,分类整理后在班级内交流诵读,并学着写一两副春联,通过读春联、收集春联、写春联,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6 调研型作业,提供实践的机会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6
一、营造书香氛围,激发诵读兴趣
引导学生亲近中华经典诗文,把“经典诵读"”引入语文课堂,创设浓郁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终身受益。多年来,我坚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诵读经典,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文的语言美,且语感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营造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例如,在诵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时,先让学生读一读,谈谈感受,再补充诗句背后的古诗,然后再读原句,三读诗句,最后配上音乐;四读古诗。此时已是余音绕梁,煞是动情,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整堂课从容大气,学生理解诗意如水融。长期这样训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感染,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并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和初步运用经典诗文。
二、提炼课文内容,与经典文化情感相通
利用经典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因此,教师不仅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关注经典文化,还要利用经典诗文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肆意烂漫的想象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在不断地诵读和感悟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去领略思想之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把读解的主动权充分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交流及对话碰撞中自行参悟。例如:《论语》中的“为人之道”、“为学之道”、“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经典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印象。学生也产生了用自己的视角去亲近经典记住圣人的教诲。又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将自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三、创设积累语言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就像一杯茶,细细品尝入情入心,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多读些经典作品、好诗,让他们多学、多背,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好文章诵读得多,就会有“感”的积淀,“知”的积累,并能灵巧的运用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在写作教学中也可引用有关诗词为写作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之目的。例如布置学生写《郊外的景色》,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郊外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学生通过品味经典诗文,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比较、联想、猜测,而生成属于自己个性化的独特财富,就会把自己喜爱的诗句写到作文里。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品行
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求让经典诗文课堂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端正品行的平台。趁儿童心性纯净时,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常常耳懦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让经典诗文伴随学生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学生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现在的学生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看到的尽是爱、智慧、希望与阳光。例如:《诗经》的每一首诗,学生在生动解读名人故事时,能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进而掌握美好的词汇,融通美好的事物,培养美好的情感,拥有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又如:学生学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会深深感受到陆游这颗深深的爱国之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让学生从小做一个爱惜粮食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感受到母亲博大的爱,自行约束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仁”、“义”、“礼”、“信”的良好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