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1
转变执业观念,采取主动服务
心理咨询业的传统观念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求”和“帮助”两个关键词,因为只有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欲望,能抱着一个“求”的心态主动走进咨询室,才能达到最佳的帮助效果。而这次活动却是要求咨询师走进病房,主动向手术患者提供心理援助,效果会好吗?尤其是在手术的应激阶段,患者的注意力极度集中和狭窄,在这个时候的患者最需要的应该是护士和医生给予他们医学知识教育和支持,我们的心理援助工作好开展吗?――咨询师们对这次活动提出质疑。
针对心理咨询师的这些疑虑,我们协同咨询师们对这次活动的开展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经过仔细的讨论与咨询师达成了一致,大家都认为,虽然手术患者处在应激状态,注意力极度狭窄,但是同时,此时的患者也都发生了退行,在治疗、心理和生活方面极度依赖他人,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所以他们很容易相信我们,咨访关系很容易建立,这就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协调沟通,取得科室配合
活动开展必须得到的妇科工作人员的全力支持,才能为咨询师们开展下步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妇科主任和护士长了解了活动设想后,均表示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上,会全力配合、支持咨询师的工作;并指出开展这项活动非常符合他们的工作需要,他们亟需通过心理咨询师帮助手术患者建立一个稳定、积极的心态,致使他们的手术工作更为顺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咨询能够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实施效果
为保证活动开展效果,咨询师进行了专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病原理、治疗手段以及护理常规。在手术室的配合下,我们组织咨询师到手术室参观了解妇科手术全过程和麻醉效果,让咨询师对妇科疾病及手术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助于咨询师在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时整合进疾病知识,让患者更加相信咨询师,并有助于患者正确地了解和对待疾病与手术。
加强院内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便于活动开展,我院制作了“心态决定一切”的宣传短片和小册子,为咨询师与患者的面对面接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短片中以动画故事的形式揭示了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念,任何困难和疾病终究会向我们人类低头。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这些短片和小册子因其兼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博得了病友和医务工作者的喜爱,甚至成了患者填补空闲时间的手段。并在病房走廊的医务人员简介栏里添加心理咨询师的简介和照片,让患者有机会了解心理咨询师。
讨 论
咨询师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帮助妇科手术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赢得了患者和科主任、护士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心理咨询师们通过观察和总结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运用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集体行为训练、支持疗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开展这次活动,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还使得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增加了我们心理咨询师的信誉;更让心理咨询师获得了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资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科研打开了一扇门。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发展 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心理学界通过翻译出版国外心理咨询著作,总结国内心理咨询研究成果,开办心理咨询培训班次,成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体系。对于心理咨询,我国学者钱铭怡将其定义为: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1]。本文认为心理咨询是指对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已恢复或正在恢复的病人,在意识层面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帮助启发,使咨询对象摆脱消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实现咨询对象的个性和谐和成长的活动。总体上说,心理咨询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作为一门帮助人的科学和服务人的工作,已取得了初步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心理咨询的特点
1.1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亚健康人群。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较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因利益分配、竞争压力、观念冲突引起各种矛盾剧增,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值得关注。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的39个城市取样研究报告表明: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度心理问题,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急需获得心理咨询与治疗。[2]据此推算,我国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口数量巨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1.2我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
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是心理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滞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低,心理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比较少,心理学培训机构的实力较弱、社会机构的建设不够壮大。由此导致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在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行业规范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心理咨询的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当前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将来心理咨询行业的成熟和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1.3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有着深刻影响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科学在咨询领域的应用,反映了一定的超文化的科学性,然而,具体的心理咨询理论、技术、取得的一些经验性的成果局限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心理咨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风格等方面影响着我国民众的心理。由此导致西方的某些心理咨询理论不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或者对中国民众的心理辅导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的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发展方向。
2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
2.1我国心理咨询的研究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在心理咨询的宣传方面取得一定进步,翻译和编著出版的介绍心理咨询技术和心理咨询知识的书目已多达几百种,刊登有关心理咨询的文章的学术类与普及类期刊之和多达数十种,包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与健康》、《大众心理学》等。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文章在近几年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2001年到2008年期间的文献,以“心理咨询”为主题搜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5083条;以“心理咨询”为篇名搜集,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33条。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国心理咨询的研究初具规模。
2.2我国心理咨询的宣传取得一定成果
就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来讲,我国公众对心理咨询经历了从怀疑到初步认同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缺乏了解,一提起心理咨询,人们总是想到精神疾病,公众对心理咨询持漠视和怀疑态度。最近几年,各方面关于心理咨询的报道使公众对心理咨询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我国公众特别是城市居民越来越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有所改善,持逐步接受态度。2008年零点调查公布的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共10个大城市3254名常住居民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存在心理问题时,35.1%人愿意寻求心理医生帮助,38%的人视情况而定,有26.1%的人明确表示不去看心理医生。[3]以上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心理咨询的宣传取得一定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成为心理咨询的对象。
2.3我国心理咨询专业化建设取得较快进展
我国心理咨询起始于医院,其后在高校取得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了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委员会,促进了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我国启动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当前,我国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已经遍布全国。有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7月,全国共有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112个;截至2006年9月,全国共有心理咨询机构149个;到2007年9月,我国心理咨询师队伍已壮大到12万人。[4]我国心理咨询机构的完善和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壮大促使我国的心理咨询沿着专业化的道路较快发展。
2.4我国心理咨询的法规建设逐步加强
当前,我国心理咨询建设逐步法制化。近几年来,我国心理咨询的管理颁布了很多标准,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趋于完善,人才的培养初具规模。2001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正式公布。2002年,心理咨询师被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同年7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启动国家心理咨询师远程培训项目,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2004年4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在全国正式进行。2005年10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的颁布,从此正式为心理咨询师确立了职业规范。2007年制定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用文件的形式颁布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第一版)和《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咨询的管理体制,规范了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3.我国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心理咨询的市场需求不旺
虽然我国公众逐步趋于对心理咨询的认同,然而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民众比较保守,出现心理问题时,宁愿自己去面对困难,也不愿意求助咨询人员的咨询服务,加之我国心理咨询服务市场良莠不齐,增加了一些人的顾虑,另外心理咨询要收取不菲的服务费,也让一部分人对心理咨询望而止步。2007年中国一些地区就出现了由于缺乏咨询对象,心理咨询机构处境艰难的状况。[5][6]心理咨询的呼声较高但有效需求不足的“冰火两重天”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心理咨询的蓬勃发展,是我国一线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努力克服的问题。
3.2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
2008年秦漠教授等对我国六大区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让人担忧,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为心理学的仅占总体的34.8%。秦漠教授分析认为,许多人可能是在接受了一些在职专业培训后进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工作的。[7]和国外咨询人员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且经过长达5年以上的专业训练相比,我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专业基础非常薄弱。学校部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是从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人员转来,这些人员虽具备心理学背景,却缺乏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和实践;医院心理门诊的医务人员多是医学出身,没有系统地接触心理学知识;社会团体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同样让人担忧。从专业背景看,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大多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而是其他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从接受专业培训情况来看,咨询师的接受的培训时间短,专业素养与严格意义的咨询师的从业要求相差较大。我国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3.3我国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心理咨询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然而,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发展也存在较大隐患,原因在于我国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服务缺乏有效监管。具体表现在:第一,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认证和资格审查不严。有些未经心理咨询资格的认证的人员或只经过简单培训的人员也进入咨询领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第二,心理咨询行业职业资格缺乏统一标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有“心理咨询员”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认定,卫生部有“心理治疗师”从业认定,中国保健协会和人才交流中心又推出“心理保健师”的人才评定。[8]第三,我国没有建立起心理咨询工作效果评估和督导体系。我国一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标准未启动,心理咨询的督导工作缺乏专业人员的完成。[9]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心理咨询服务行业管理比较混乱,我国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国家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协同,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3.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任重而道远
我国现有的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多引进于西方,而针对我国人民的心理特点所进行的研究不足。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心理咨询的一些概念仅仅是西方心理咨询发展的特定环境的产物,翻译的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并非完全适应我国人民的心理。有鉴于此,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强烈地呼吁加强心理咨询理论的本土化,创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心理咨询理论,并为此做出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1999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心理辅导国际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在其主题演讲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较大关注,并引发出广泛的研讨。[10]200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华人文化与心理辅导的国际研讨会”,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等地的一百多名心理咨询专家和临床学家热切地讨论了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本土化的治疗技术、方法。[11]近几年,诸多的学者撰文对我国心理咨询的本土化从发展历史、结合文化到创新技术、培养人才诸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有意义的思考和探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建立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相差较大,我国心理咨询未完成适应国情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不成熟,还需我国心理咨询人员特别是专家在此方面作出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咨询初步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并走上了专业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心理咨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心理咨询市场推动力不足,咨询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能部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以及心理咨询本土化转型未完全实现,因此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实现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2]祝巍伟.2007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公布[N].科技日报,2008-4-14,(A01)
[3]中国城市居民开始接受心理咨询[J].商务周刊.2008,(18):17.
[4]孔巧丽,徐大真.中国心理咨询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18,(4):57-61.
[5]崔彦玲,朱元洁.心理咨询为何叫好不叫座?[N].常州日报,2007-3-13,(A02).
[6]心理咨询业门庭冷落处境艰难――贵阳市心理咨询业调查系列报道之二.2007-3-20,(B06).
[7]秦漠等.国内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8,31,(5):1233-1237.
[8]杨军.心理咨询行业凸显三大问题应尽快规范?[N].人民政协报,2008-10-20,(B02).
[9]刘时勇.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校医,2008,22,(3):346-348.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学校 班主任 心理咨询 双重关系 利弊
响水中学是一个四星级高中。里面有几千个学生。在当今的社会压力下,学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许多学生不堪学习压力,会出现许多的心理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及时的疏导他们,否则就会出现一些谁都不愿看到的一面。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处,也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可现实是学生大都不愿去那个地方。我亲身就经历过一些事。想想都让我有一些后怕的事。
事例一: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平时学习很用功。就在2011年11月14号那一天(期中考试前一周时间)早上离校出走。那一大早5点多钟,天还没亮,还下着小雨,一个人傻傻的走了十多里地。然后去了一家针织厂,央求人家,要在那里打工。还算好,最后被我们带了回来,可不管我们怎么教育、讲道理,她就是摇头。为此,我把她带到心理咨询处,请我们学校的沈主任亲自为他疏导,可不管用什么方法,她就是不说话,也不听你说。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又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找她谈心。我只问了两个问题:1.是否信任我?2.是否愿意将我作为聆听者?没想到有效果。她突然哭的稀里哗啦,把肚子里的话一古脑的全倒给我了。我除了表示赞同或反对外,都是在听她讲。她说到自己非常用功,可还是赶不上一些人。说道自己感觉没有学习的动力,感到很迷茫,想通过打工这个外界形式,反过来刺激自己,从而找到内心学习的动力等等。可等她把一肚子话全倒出来后,她就说:“老师,我现在好多了,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你不用担心我!”接下来就没事了!
这件事来的突然,而解决的也很意想不到。而通过这件事,我在想我们班主任为什么不可以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方,里面有着特殊的有别于大社会的游戏规则,有着一群正处于青春成长时期的学生和教书育人的教师。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班主任作为学校在班级里面的代言人,作为学生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每天要在做好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处理各种学生之间的各种问题,其中更多的时间观察并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样就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既然班主任做的工作与学生息息相关,那么是否对班主任进行恰当的培训和学习后,让班主任即充当班主任又充当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双重角色对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会不会更有利呢?
双重关系(Dual)和多重关系(Multiple Relationship)是指咨询师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除了与求助者存在着专业的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社会关系,如在学校由班主任来兼任心理咨询师,那么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必然会存在着除了咨询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如师生关系(双重关系)或者求助者还可能是同事或者领导的小孩(多重关系),显然在进行咨询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咨询师同时兼任两个不同的角色,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双重关系的困境。一方面因为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还存在着师生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咨询的及时性,如班主任可以观察到某一个学生有点异常,就可以及时咨询,在教室外、在办公室等等地方及时给学生加以指导,这样就可以及时帮助求助者调整自己的心态。另一方面,还是由于存在师生关系,有些事学生是害怕被老师知道的,这样一来他就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一来咨询师就很难摆脱班主任身份的影响,很可能采取一些高压政策来使学生说出自己想听到的话,这样就会影响咨询师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中立”的立场,从而使问题变的更糟。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的利大于弊。至少能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到问题。至于能不能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
在人情法则盛行的时下中国社会里,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人们习惯用亲人般的关系来形容给予他人的关怀和体谅,当与求助者有很深的感情联系时候如师生关系时候,咨询师可能会过分的卷入。咨询师希望尽快的解决求助者的问题,消除对方的困扰,这样也容易把求助者的问题当作是咨询师自己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痛苦,因此也不能容忍求助者的痛苦,这样咨询师就又可能做的更多,更细致。更有耐心去聆听、去理解、去等待、去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而身为班主任在解决很多问题时,就显得很方便。这时候班主任的身份就可以为咨询师的身份提供很多便利。从而使得治疗的效果上大大提升。更有得情况是班主任的身份就可以直接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以下这个事例就可以很好的说明。
事例二 我有个学生在一天下午打篮球时和其他班级学生发生了冲突,本来事情也没多大,可是第二天那个学生带了其他几个人在教学楼的楼道口打了我班这个学生,更可恶的是连续几天都发生这样的事。这事也被及时的处理了。但我班这个学生到了这个楼道口就会害怕,最后严重到就不敢来了。我了解情况后,直接找到那个其他班的学生,和他说明情况。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他在那个楼道口向我们班这个学生道歉!事情很快就解决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时候班主任的身份可以很好的帮助心理咨询师这个身份。所以我赞同班主任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那班主任做心理咨询师有没有有困难呢?
尽管保持客观和中立是咨询师的理想,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无法绝对的客观和中立。如果求助者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还保持着一定程度上比较紧密的师生关系,作为咨询师会更难以客观的运用求助者所表达的一切来帮助对方,甚至有可能这些表达会激起咨询师自己产生某些对求助者不利的情绪,可是这种自然激发的情绪如果放到平常的生活中可能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心理治疗这个特定的场合里面去,咨询师就很难保证不会夹杂自己的需求和需要,这对求助者是不公平的,另外,助人专业赋予咨询师特权也可能被用于探知相对脆弱状态下地求助者最隐私,最敏感的信息,但是,在双重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下,心理治疗的保密程度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就会因人而异了。
当然想保持一团和气的不只是咨询师,还有求助者。有些求助者不能从现实的关系中得到理解和关心,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的讨好咨询师,以便逃避成长的痛苦和挣扎,或重复以往的交往模式,或者在求助者自己还没用充分准备好的前提情况下采取行动,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更加糟糕的是,有时候讨好和依赖的交往模式正好是求助者的问题所在,这样的一团和气对改变这种模式没用任何改变反而会越来越深,与此同时这种亲人般的一团和气也会给咨询师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在一团和气式的关系中,咨询师往往备受挫折,疲惫,内疚,甚至是怨恨的巨大冲击。如果生活中缺乏适时的关心和支持,咨询师本人很容易出现“枯竭”现象,无法对求助者保持最基本的耐心和礼貌,更谈不上给予共情式的理解,甚至可能会伤害求助者。而要解决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需从制度上要求,并且适时的加强心理咨询师身份的理论指导。
那么如果班主任真的成为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的话,应该怎么样开展工作呢?我仅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心理咨询师为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双重治疗关系,第一必须要做的是将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分离,提高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当心理咨询师进入心理咨询室时就应该意识到,与求助者的社会关系是职业的心理咨询,是单向的关系,在这里你是一个职业人而不是一个社会人。在这种关系中所关注的是求助者的问题,而不是心理咨询师的问题,一切为了求助者的利益,它是系统的,正式的,它仅限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心理咨询师要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这种人际关系是暂时性的关系,当治疗结束时,它也就不存在了。当心理咨询师走出咨询室时,应该尽快恢复一个自然的社会人的角色,此时面对不同的社会人时,应以一个自然的社会人与其进行沟通和交往。这种人际关系不在是单向的,它不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假如心理咨询师对自己每时的角色有清晰的认知,当面对朋友,同时,学生,领导等寻求帮助时候,才能以相应的社会角色介绍心理治疗的实质,程序,原则,等等,这样既能避免双重关系进入心理治疗过程,有能加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是谁都知道要做到上述的情况,必需要系统的学习,很好的转换自己的角色。
其次,咨询师还需要经常进入自我反省,及时的总结自己的角色转换情况。当咨询师进入别人的生活太多时,就需要问问自己,自己所做的是否真的是在帮助求助者,使其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
再次要尽可能的避免在做咨询师的同时担任不同的其他的角色,因为人们在期待一石二鸟的同时却往往忘记了两个鸟都有可能飞走的悲哀,比如为某位领导还在同事做心理治疗的想拉近彼此的关系,结果到头来却彻底的得罪了领导和同事。因此为自己添加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虽然说双重关系的存在,心理咨询师系统学习情况,角色转换程度等等都有可能制约班主任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但从某些角度看,对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对班主任本人的学识的提高有帮助的,所以我还是建议学校里面班主任去兼任心理咨询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这样才尽可能的解决一些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 2002
2、Border LD Leddick GR Handbook of counseling supervision 1987
3、Sonne J Meyer C Borys D Clients’ reaction to sexual intimacy in therapy 1985(03)
4、Lamb HD Catanzaro SJ Sexual and nonsexual boundary violations involving psychologists clients supervisees and student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5、李晓勋《心理治疗中心治疗师与病人之间是否可又双重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6、郑剑珠《中文化背景下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探讨》 《人文社会科学》20092
7、何友晖等:《关系取向:为中国社会心理方法论求答案》
8、李杨 钱铭怡 《国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及其利弊》,《中国精神健康》2007 12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4
机缘让我有机会与心理学近距离接触,可以说自己并不是个很乐观的人,但我一直寻找着积极向上的力量,正巧被我发现了心理咨询这块充满魅力的领域。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于是我立志做一名心理咨询师,期待今后的人生体验更加精彩。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成长经历
我出生在。。。。。略。。。。。。来因为母亲的坚强影响着我,也说服了我,我又开始自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蜕变哪能有成功,所以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验,渐渐的我不再堕落,开始从挫折中学会坚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现在想想,那时的打击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另一种美好,她教会我生命有两种情况在延伸着,每一刻都要我重新审视自己,该如何走的更好。
由于中考的成绩不尽人意,我只能上一所普通高中,从此后我努力学习,认真进步,终于成绩又慢慢好起来,上了本省的一所大学学经济专业,之后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法学。
参加工作后我渐渐明白,对于自己想要追求的要学会努力与放手,开始觉得人生中主要的是学会坦然面对、欣然接受的态度。工作经历和情感经历不论悲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人生感悟的累积,我开始学会享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开始努力提高自己,因为只有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多彩。人生可以适当游戏,但绝不可以游戏人生和自我放纵,要珍惜存在的每一天来感知这个世界。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渴望追逐着幸福,也一样的遭遇着困惑。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过拒斥,有过执着,有过微笑,也有过绝望与哭泣,但是我始终没有遗失我认为值得拥有的也是在朋友心中我最可贵的品质:胸怀,善良,理解,真诚,反省。同样,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在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惰性,希望自己能够坚毅,敢为,进取,避免过于克制或执着。
(二)成长总结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自己走过的路,虽然有过磨难和打击,但却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知道珍惜,懂得付出。比起以前,我更加乐观,更加坚强,有力量和韧性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也使我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受伤与不断复原的过程,只要充满希望,不断进取,终会有美好的明天。
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乐观,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
如今的我已是而立之年,对生活的要求也变得现实了许多,我不奢求富裕,相信健康是福、快乐是宝。我认真对待工作,它是经济的来源,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人,以及身边的所有的人,因为爱让我感到幸福。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大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周围的人驱除心理上空的阴霾,还他们一片晴天丽日。
二、职业行为分析
我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很容易被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问题困扰,如情感问题、工作问题、人际关系等等,因为我的人生经历还很少,欠缺生活经验。而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也会长久的困扰着自己。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与学习,我可以较科学的明确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合理的调整个人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基本具备了解决自己情绪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其本身的人格是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取的咨询效果的根本保障。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所以说,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才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努力的自我探索、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将是我以后努力的目标。
我一直喜欢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欢与自己对话,喜欢感受自己的成长。对心理学有持久的兴趣,很小就开始阅读相关的书籍,热衷于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成长。
我的性格总体是热情、好强,亲和力强,常常有反抗意识,喜欢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善解人意,喜欢思考,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恒心,有耐性。情绪体验偏强烈,容易烦恼,我自认为拥有的五个良好品质是:真诚、善良、宽容、积极、坚强。因此我的朋友很多,他们对我的评价是:真诚重感情、积极向上,是一个适合做朋友的人。同事们评价我是:性格外向随和、善解人意、待人真诚、热情善良、工作能力强。当然我也有我的缺点:有时太追求完美,偶尔有些固执,比较敏感,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心理咨询 认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26
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保持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完成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和社会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还存在问题,表现在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和信任,对心理咨询的工作还存在抗拒的情绪。作为高校的教育者,要积极研究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咨询
对心理咨询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咨询是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检查和心理测验;狭义的心理咨询则不包括后面三个内容,只局限于咨询师通过书面或语言等媒介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的过程。
2 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心理咨询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认识还不足,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高校心理普查工作缺乏了解
有些同学对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第一,对心理普查工作不了解。本文以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举例说明。心理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通过心理普查发现的,而在高校的心理普查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普查工作的仅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有接近半数的大学生是敷衍了事,还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参加普查工作。
2.2 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了解
不了解学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个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能获得的学分,只关心是否能顺利通过,或是否可以获得学分,对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普通的选修课程。
2.3 对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怀疑
大部分同学对他人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表示理解,但是当自己遇到心理压力或者有烦心事的时候,能够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同学比例还很低,通过了解他们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怕别人知道自己做过心理咨询,会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第二,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知道;第三,不好意思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师交流。这几方面的问题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性”原则不够信任,这也间接反映了高校有关部门对心理知识的普及不够深入。
2.4 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
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有怀疑,有些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工作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和帮助。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缺乏正确认知。
3 解决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问题的对策
3.1 设立心理咨询开放日
可以利用每年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或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2]等标志性的纪念日,设立高校的心理咨询开放日,邀请大学生群体或大学生代表走进心理咨询室参观,与心理咨询师接触,通过这第一次接触,增加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敬而远之的态度。“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3.2 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队伍建设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在大学生咨询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就是咨询师,咨询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在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中,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比较少,大多数是兼职的,或者其他岗位人员通过再培训上岗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把人才建设摆在战略的高度,增加专职人员的数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注重强化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强化咨询技术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提高咨询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3.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只要参与了心理咨询就能快速、彻底的解决任何问题,很多咨询者都希望通过少数几次咨询就可以解决自己问题,而往往经过几次咨询之后,没有出现期望的显著效果就不再参与咨询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也是不公正的。心理问题和其他身体疾病不同,心理问题非常复杂,产生的原因也是很复杂的,而且心理问题是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产生的,与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都有关系。要消除这些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有些问题的消除或改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参加咨询的大学生一定要正确对待咨询的效果,要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信心。
4 结束语
研究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情况,有利于帮助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特点,在实际工作进行调整,能够更好的把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注:
[1]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是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在2004年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2]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将每年10月10日确定为“世界心理健康日”。
参考文献:
[1]赵杰红.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遇冷原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9):20-21.
[2]胡伟国.地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5-77.
作者简介:信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心理咨询师培训总结范文6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确立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维辐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纵向到底的指导协调网络。市成立了由文明办、教育局为主,各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和各中小学校德育副校长为辅的启东市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统筹制订全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计划,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致力于引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市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各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指导全局性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
2.横向到边的师资共享网络。市教育局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这一平台,建立心理咨询师档案,有效整合全市心理咨询师资源,成立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体力量,各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为辅的市级心理咨询中心,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服务。
3.同步辐射的多维渗透网络。市教育局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步推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思想教育、学科教育、班队活动、新教师上岗和班主任培训等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教育网站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落实专人定期上传有关心理专题知识,加强对学校师生心理学知识的教育灌输。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扎实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活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以举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巧借平台、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举办“心灵芝”工程为龙头,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成立心灵芝学校,专业定向培训心理辅导老师,逐步开发本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建立心灵芝档案,及时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隐患,动员各方力量及时介入疏导和治疗;发放心灵芝绿卡,免费为学生提供成长建议和咨询服务;编写心灵芝读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解答青少年心理健康疑问,搭建家长、教师和未成年人的心理沟通平台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以学校爱心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心理关爱服务活动。今年年初起,启东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了以心理关爱服务、公德礼教服务、助学帮学服务、课外活动服务和家长培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服务站。通过爱心服务站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和即时的心理治疗,确保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规划、有组织、有平台、有保障。
3.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途径,开展心理知识辅导活动。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局根据各学校反馈的“点菜”服务内容,全盘统筹,安排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师到各学校组织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等各类专题讲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了一支“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1.建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聘请启东市心理卫生领域资深的10多位专业人员组建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心理总监”。率先举行心理专家“坐诊中心、挂牌上岗”,每周定时接受学生咨询求助,同时在心理咨询网站开辟“专家门诊”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近年来,市局坚持每年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南通、南京、上海等地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员培训,2006年与南通大学联合举办了首期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班,37位教师取得了国家认证二级或三级证书,今年5月,又与南京嘉华心理教育培训学校联合开班,组织114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资格认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市教育局和学校分担全部培训费用,在经济上为学员提供了保障,相信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培训充实,能更好地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加强对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心理知识培训,形成一支庞大的以班主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团队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通过和学生最直接的接触,为学生做好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他们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气象员”,协助心理辅导员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四、强化督查考核,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考核,宣传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以评选表彰的形式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效,确保教育活动长远发展。
1.召开例会,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每半年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德育校长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根据新形式、新情况及时部署下阶段健康教育重点。
2.加强考核,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启东市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作为学校等级晋升的重要评估指标;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作为校长政绩的评估内容,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会同有关科室两年一次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