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教师素质;小学语文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学校是孩子接受社会的第一个熔炉,在学校学生接受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教师的个人语文教学能力修养是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后的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因此说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课中的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修养,下面就本人的实际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修养。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不继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育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

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时间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深化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深化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汲取身边及培训中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并积极用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并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文学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自觉的去寻找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储备自己的知识库,更有可能的是在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并伴随他的一生。就是现在有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又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五、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引入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例如:《琥珀》要有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燕子》等要有动物学方面的知识,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情等各方面的知识等等都要尽可能多的储备。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出精彩的,课文也是讲不透彻的。

六、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融入整合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骨干教师 教研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部分,文化则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等。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在知识水平中体现其价值,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宣扬起到的无形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同选择和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思想启蒙的萌芽阶段,这也就证明小学语文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重要。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便体现在对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的提高上来。对于教师而言,在新型的课程标准的条件下,教师不仅仅是“传其道、受其业、解其惑”,更要去成为一名具有创新和探究能力的研究者。只有作为一名研究者,去探究和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去勇于尝试新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不会止步不前,会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发展。这一切都体现出对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上来。

2小学骨干教师教研能力培养策略

斯腾豪斯认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计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影响教师的教研水平的因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在的教师参与意愿和外在的培训水平。

2.1外在优化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研培养策略

2.1.1创新引领,继承与开发同步,实现教研活动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普及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学习,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改变教育方式,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师的培B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与品质,而且要求具备创新的人格和教育能力。而创新教师的培养需以教研方法的改革为基本,使每位骨干教师乐意参与到教研活动中,自觉地提高教研能力。实现教研方法多样化和创新化,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的在职教师的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形成我国特色的语文骨干教师校验培养体系。

2.1.2监测与评估教研活动质量

学生的学习好坏通常我们会以成绩来衡量,通过与他人对比与教师激励来引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培训活动亦是如此。那么如何测评教研活动确实对教师的教研能力有提高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呢?这就需要具有教研活动标准指标体系,实现对教研质量的有效监控。该体系应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情意、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检测。通过对教师教研活动进行评估,促使教师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中,实现对教师的规范与提升。

2.2内在提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品质

2.2.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弗洛伊德曾强调:“人类行为的重要推动力是本能驱力”。在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下,教师已然不是知识的权威,要想获得立足之地,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居安思危,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学术地位。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坚决摆脱“一次性教育”的思想观点,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当教师具有自主接受学习的动力后,才能更好地接受教研培训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2.2.2反思是提升教师教研水平的翅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波斯纳也提出教师的成功来自于:经验+反思=成长。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应养成积累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出对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应对办法,促使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2.3增强角色认同感,消除抵制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把原有的研究结论运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克服做研究的惧怕心理,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从小型的研究课题开始,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看作行动本身,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的一员。

3总结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而在小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示范性和权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局为贯彻“聚焦课改、决战课堂”、“聚焦人才、成就教师”的教育工作思路,将创新培养机制列为“十一五”期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善不完善,笔者就目前相关现状提出一些建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在不久的将来,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本文章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机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J201400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魏欢.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44-01

一、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微课在教师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为情境创设提供信息资源,还能形成新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及监控的能力。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制作过程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微课程的设计、录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更加精细化的教学设计过程。在教师设计、录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精练语言、知识点,还要对教学设计本身进行重组再设计,这个重组再加工的过程更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更具互动性、针对性的服务。微视频的选题需要将知识点进行分类、筛选,这个过程不仅考察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也能够更好的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微视频的课件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课课件,其设计思想从传统的“辅助教师讲解”转变为“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为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与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不断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独特思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良好的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学资源的运用能力等。微课虽短小精悍,但其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重组。微课不仅能够运用于课堂中的导入、新授、总结等教学环节,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查缺补漏。

二、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本研究根据对信息化能力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制定相对应的策略。

1、培训与激励并行,提高教师课前准备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课前的准备工作应包括:课标及教材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策略的选择、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过程的初步设计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还要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任何一项计划或活动都离不开前期的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参照,更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规范。教师通过从选题、制作脚本的撰写到最终制作的过程,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将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证明,经过不间断的跟踪指导、培训和适时的头脑风暴,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这批优秀教师是专业的领先者,对推动教学改革有很大作用。教师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教师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渴望,还要通过外部激励策略提升其思想深度,例如可以通过定期、不间断的培训和适时的头脑风暴对教师进行理论灌输,还可以通过计入年终绩效评分等外部激励策略对教师进行督导。

2、技术培训与实践,提高教师课堂实施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需要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更多情况,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化设备的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利用能力。信息化环境下增加了诸多多媒体元素,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有些资源的使用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引起课堂混乱,这时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适时的将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更是一门艺术。本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对微课的各种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合理利用,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利用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共同进行课堂实例的剖析与研讨,不仅对教师的课堂实施有益助,还能够围绕教学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3、外部激发与内在自醒,提高课后总结能力

不论是信息化教学评价还是教学后的反思都能够让教师对课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通过比较课堂实施前后的反差,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外部因素如政策的激励,更加需要教师自身意识的提高。一个自我提高意识强的教师,其专业能力也会快速发展。个人的不断内省,才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保障,能够促使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增长经验,实现教学能力从模仿到创新阶段的迁移。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必将在中小学兴起一股课程改革的风潮,甚至会对整个教育界产生影响。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层次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从个体零散的微课录制,到系统化、规模化的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4

(一)有效整合加大了信息量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它们蕴涵着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信息,视觉的触摸产生的效果绝对远胜于文字的表达,动态的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记住了故事的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这些媒体信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识,对他们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七颗钻石》一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水罐五次不同的变化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实了学生学习的各种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点.让学生以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读中。这样,就拓宽了学生视听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二)有效整合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凭借网络的优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上网络教学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等等,在探究的实践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入地了解,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通过小组讨论、网上答疑等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整合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重难点内容,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西沙群岛,对它的情况不了解,我出示了西沙群岛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在网络上对西沙群岛的图片等信息进行简单搜索,使他们对丰富的特产和美丽的景色有了深入的了解,身临其境,再结合文章的自主研读与教师的引导分析,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让他们很快理解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有效整合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能力、思维水平、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整体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中的困难和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误区,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将整合的误区总结如下。

(一)对技术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很多教师排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农村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对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较少,或者学校的硬件设备无法支持多媒体教学,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或者无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实,真正的整合是将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资源,从而确定需要我们了解哪些技术。如果自己的技术无法完成,可以选择和其他有能力的教师合作进行。总之,不要让技术成为整合的障碍。

(二)教学方法和思想上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否应用信息技术,我们都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用教师的智慧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教学资源应用上的误区

部分教师对网络资源过于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未使用网络等资源,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过分重视助教的资源建设,从而忽视了助学的资源建设。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一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资源都应该是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是仅仅限定一定是数字化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应用,让教学资源真正的为教学服务。

(四)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误区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听力训练 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的界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话循环,而是指导学生在掌握听方面的技巧,要利用大量的听力材料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解决听力教学和“读说写”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语言教学中听力训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第一,语音感受力,也就是分辨语言,这是听话能力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并且随着人与人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各种通讯工具的普及,这种能力也变得更重要了。第二,理解语义的能力,也就是要听懂说话者所说的内容,能够将他们的话语转换从相应的语句。比如在会议报告中就处于非常嘈杂的环境中,而听者对语义处理会零零散散,这样就需要听者能够根据自己所听的明白言外之意。第三,品评概况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根据自己所听的内容快速找到话语中关键词句的能力,然后明白话语中心含义后再进行品评。这一能力与前两者相比,更强调听者的逻辑推理能力。第四,集中的注意力。因为如果在听话过程中,如果注意力涣散,就不能达到正常言语交流的目的,也会导致前三种能力没有实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的必要性

(一)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每个人从小就会听话,但是在能力方面还是存在高低之分的,而进入小学后,学生虽然都在课堂上听,但是如果教师没有进行专门和系统的听力训练,那么学生的听课效果就会下降。语文学科在母语学习方面负有很大责任,而母语学习能力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在听话技巧方面的训练,促进他们能够增强自己的听力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提高

语言和思维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人们运用语言的同时也在不断组织自己的思维,而听力就是运用语言来进行思考和理解的工具。在整个听话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到学生听话的效果,而听力训练就可以看作是思维的训练。目前小学生比较适合具体形象思维的训练,然后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语音感受训练、理解话语训练就是培养学生这方面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而在听力训练中进行话语品评概况能力的训练,那么对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提高也有很大好处,这也是一个人能力具备优良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三)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气质

在小学语言听力训练中,不仅是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教育,更是对学生听话态度和习惯的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教养。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并且根据说话者的话语而积极思考,而这一过程就要求学生具备谦虚、诚恳的态度,这种态度正是现代化社会中队青少年的要求。

三、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存在的问题

早在10年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加入了听力训练,并有比较系统的听力教程,也将听力训练测评纳入中考语文之中。目前,我国很多小学都参照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力训练,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听力训练还是一种零零散散的状态,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缺乏实用性比较强的听力资料。目前小学生关于听力训练主要以口语交际为主,也就是听力训练内容要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要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互动性。因此在教材方面也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训练教材,能够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对练习,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还没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类似的教材。

第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刻意培养学生听力的教学提示,教学提示就是指明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生都有很大帮助。但是我国小学的听力训练却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导致教师和学生很难对教材中难点和重点进行处理,也不能根据小学生在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量身打造,最终也不会收到比较好的成效。

第三,小学教师也缺乏比较有效的听力训练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在听力训练策略方面缺乏理论知识,不能比较科学地去传授学生听力方面的知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由于很多教师都没有接收到类似的培训,导致他们接触到听力训练课程后非常棘手,也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最终无从下手,整个语文教学课堂也索然无趣,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第四,没有比较有效的听力测评体制。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都可以通过试卷来考察学生的能力,但是听的测评就相对比较复杂,而很多学校也没有比较科学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方法。现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听力考试,主要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测评方式,这对考察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会起到负面作用,也不能对学生的听力水平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四、解决途径分析

首先是听力材料的选择,应该按照小学生的年龄、兴趣去选择,比如可以将小学分为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三类,而听力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三个年级的不同需求而设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那种趣味性、形象性比较强的内容;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那种有话语逻辑和推理的内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多涉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其次要有听力训练的侧重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在听知辨析力和听知记忆力方面的能力。从前者角度来分析,听知辨析力是考察一个人能否辨析汉子读音、意思和情绪的能力,这也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从后者方面来看,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的开始阶段,而听力也是提高小学生记忆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听力训练时应该有明确的听记目标,培养学生有意识记忆的能力。

最后是要培养学生在接受听力训练时的态度和习惯,提高他们参与到听力训练的积极性,这也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表现,同时还要端正他们对听力训练的认识,将听力训练划入到语文期末考核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评办法,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晋. 小学语文教学听力训练分析[J]. 课外语文,2014,10:43.

小学语文培训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将它与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实施等等进行融合,让它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而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经过有效的整合,原来的语文学科教学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整合是一个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双向驱动的过程。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有效整合的想法。

(一)有效整合加大了信息量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它们蕴涵着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信息,视觉的触摸产生的效果绝对远胜于文字的表达,动态的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记住了故事的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这些媒体信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识,对他们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七颗钻石》一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水罐五次不同的变化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实了学生学习的各种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点.让学生以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读中。这样,就拓宽了学生视听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二)有效整合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凭借网络的优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上网络教学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等等,在探究的实践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入地了解,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通过小组讨论、网上答疑等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整合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重难点内容,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西沙群岛,对它的情况不了解,我出示了西沙群岛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在网络上对西沙群岛的图片等信息进行简单搜索,使他们对丰富的特产和美丽的景色有了深入的了解,身临其境,再结合文章的自主研读与教师的引导分析,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让他们很快理解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有效整合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能力、思维水平、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整体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中的困难和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误区,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将整合的误区总结如下。

(一)对技术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很多教师排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农村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对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较少,或者学校的硬件设备无法支持多媒体教学,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或者无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实,真正的整合是将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资源,从而确定需要我们了解哪些技术。如果自己的技术无法完成,可以选择和其他有能力的教师合作进行。总之,不要让技术成为整合的障碍。

(二)教学方法和思想上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否应用信息技术,我们都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用教师的智慧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教学资源应用上的误区

部分教师对网络资源过于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未使用网络等资源,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过分重视助教的资源建设,从而忽视了助学的资源建设。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一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资源都应该是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是仅仅限定一定是数字化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应用,让教学资源真正的为教学服务。

(四)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误区

学校忽视校园网等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缺少平台的支撑;学校建设资源的比例严重失调,忽视了教师培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高,导致整合无法有效实施;部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只重视技术的培训,忽视了教育理论层面上的培训,导致整合缺少理论的支撑;更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上信息技术课,纯粹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应该将信息技术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师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