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1

马克思个性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对于当今社会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个性理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的宝贵资源。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马克思个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从博士论文开始,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理论就开始了不懈地探索。之后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等这些著作展现了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并且指出,“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1]81但是人类却与周围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发生着联系。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想象中的人的个性,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每一个单独个体的个性。其次,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2]3说明人的个性在现实关系中居于主体地位,是能动的现实主体。另外,马克思在谈到人的个性时,还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3]122也就是人的个性要想真正的得以彰显与发展,一定要参与社会交往实践,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实现。

2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基本特征

2.1现实性

马克思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中来探讨人的个性。他认为在这些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人对物的依附关系,束缚着人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些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变化,提出人的个性应该在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逐步摆脱各种依附关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把人的个性放置于现实中,是在现实社会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中以及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探讨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发展性。人的个性是从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发展范畴之内的。另外,马克思还从人的现实劳动实践出发,认为在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逐步摆脱人对人、人对物的依赖,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生产。

2.2主体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要在在现实实践交往中得以彰显,人是世界的主体,要树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4]52“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4]51在这样的现实实践中,人的个性非但没有彰显,反而受到了束缚和限制。人的个性实践活动没有得到肯定和尊重,没有使个体得到发展,人的个性主体地位更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旧式分工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消除关系对个人的独立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旧式分工的消灭。”[5]20他认为通过消除旧式分工,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展现和发挥,从而确立其主体地位。

2.3实践性

马克思谈到“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是在“定在”中的。并且他认为每个人的社会实践范畴就是其定在。“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3]216其他的哲学家比如伊壁鸠鲁过分强调个性,他的“定在”表现为直线,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了抽象的个性。马克思主张“定在的自由”,在现实社会实践中使主体超越客观世界,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因此,只有在普遍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也就是每个人只有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个性才能得以彰显和发展。

3马克思个性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个性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性、主体性、实践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1以现实为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73在马克思个性理论现实性特征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现实的人,是现实世界中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的人,是处在现实复杂关系中的人。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环境。从大学生的现实环境出发,不仅是课堂环境,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期望、要求等等,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大学生密切接触新媒体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把握当今新媒体功能多样化、信息渗透性、技术变革快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及时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活动状态、关注点、疑惑与问题等等。只有从现实出发,把握现实发展的动态,从现实环境而不是从抽象主观的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进课堂,还要进学生生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以现实为基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放置于整个高校教育体系现实环境中。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教育孤立开来,应该与智、体、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协同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完全只寄托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整个教育体系联系起来,比如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课程,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提高提供帮助。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现实环境的支持,比如要建立社团、家庭、社区、政府多维度的一个社会现实环境支持系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以大学生为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4]84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个性应该具有主体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4]91如果大学生缺乏独立的主体地位与意识,那么他们的个性是无法得到彰显与发展的,更加谈不上实践性与创新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个性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比如QQ、微信、微博等,与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空间的交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及学习状况。特别是现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选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也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要提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每一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通过更具个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确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

3.3以实践为导向

马克思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3]122人的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有些学生试卷考试可以得高分,但是现实实践却只能得低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现实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3.3.1高校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内,可以开展班级演讲比赛。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可以以“从中学到大学,我的变化与感悟”为题,进行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的准备、讲述过程,使大学生发现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使大学生深入思索到底怎样适应大学新生活。还可以在高校校园内进行“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竞赛。大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了解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起源与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等等。这样的效果比课堂上老师单一的讲授要好得多。对于大四的同学,可以设置模拟招聘会情境模式。让几位同学扮演招聘人员,另外几名扮演应聘人员。通过这样的的情境设置,使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去应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哪些专业素质,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也能为以后参加真正的招聘会做好充分准备。

3.3.2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校外,可以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并且联系现实热点,展开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比如可以开展“‘美丽中国’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社会调查、“关于网络购物状况”的社会调查等等。大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置调查问卷、接触社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总结观点、分析数据,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收信息、展开思索、形成结论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参观考察实践教育基地。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科技展览馆,也可以参观企业工厂、农村基层等等。通过实地考察,使大学生对国家历史、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农村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现状等等有感性的认识。通过高校校外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小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个性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价值。以马克思个性理论为指导,即以现实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2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观 实践性教学

实践观是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正确解读实践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观是指导我们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实践观内涵的解读

实践观是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关于实践思想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神圣家族》,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1]但由于马克思从未对“实践”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学界对马克思实践观就有不同类型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实践观主要突出了两个维度,即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有的认为实践是指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和技术意义上的实践,还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有的认为实践是人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代用语’,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还有的强调“实践概念所表征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自觉对象化这种类属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它既不应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可见,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实践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既是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又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和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可见,是为改变现实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也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实践观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二)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

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得以体现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又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这样才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性教学正是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多的知识、经验的获得来自于社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要置身于社会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获得理论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不断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社会生存、适应、发展在内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的若干基本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理论有关内容确定实践教学方案,以实现对理论掌握与深化的教学目标。如根据中国化理论,就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的经历,谈及对人生转折上的影响和作用,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又以具体案例对学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直面现实、接触社会,会发现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公平缺失、利益失衡、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与分析,使学生在调研中自觉运用理论中关于发展、辩证、实事求是等基本原理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渗透性、融合性的结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专业院系沟通掌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其内容和要求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同时部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由学生在其专业实践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制订调查方案和提纲,无论学生采用哪种形式调研,都要求围绕所设主题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研究论文等形式均可。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并按对应课程要求记入其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需求,让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三)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即合班教学人数较多,课时有限,经费紧张,集中组织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等组织几个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典型基地进行集中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组,自己确定社会调查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并进行调研考察,或在假期返乡期间,利用对家乡情况熟悉的优势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一般情况下,分散活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难度不大,操作相对简单易实施,依靠个体的力量基本能够完成。而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则宜采取集中组织方式。这样既抓住了点又覆盖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如组织读书活动、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指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研究会等社团,利用校园网设立各类专栏,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议题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重要平台。应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即各个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感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区情,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材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诚信教育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从古代起就重视并讲求诚信。纵观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至约束皇帝的“君无戏言”,下至约束百姓的“言必行,行必果”,无不焕发着理性的关辉,诚信的观念和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褒扬与传颂。直至今日,诚信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仍是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和淘汰。当代大学生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责任和艰巨使命,其专业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甚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早在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学生行为准则》第五条就提出“诚实守信,严于律己”,把诚信教育列为了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诚信”成为积极倡导的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小到照抄作业、旷课撒谎、网络使用,大到考试作弊、抄袭学位论文、涂改甚至伪造学位档案、求职简历造假、就业中任意毁约等诚信缺失事件时有发生。这表明,大学生的诚信观有待进一步培育。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其独特的条件和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二、服务育人中加强诚信教育

服务育人,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诚信教育是全体馆员的共同任务。首先,馆员要把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作为最基本的任务。对于进馆的大学生来说,馆员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为人师者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馆员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这就要求广大馆员在工作中要做表率和楷模,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诚信意识。任何时候都要以身立教言行一致,达到言教与身教的完美统一。要求学生做到的,馆员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愿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使学生在图书馆中自始至终受到诚信的熏陶,从而牢固竖立起诚信品格。其次,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培育大学生的诚信观。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海量的书籍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优秀的书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馆员应当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向大学生提出优质的服务,指导他们从阅读中获取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图书馆中大量社科类、人物传记类的书籍涵括了诸多杰出人物的伟大心灵,容纳了诸多杰出人物有关诚信道德的事迹、言论,阅读这些书籍就是一种道德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提升的助力,也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最基本的依托。图书馆员要加强这方面优秀图书的推荐、宣传、辅导工作,通过开展“新书通报”“热门书推荐”以及图书馆网页等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刻领悟伟大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懂得什么是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在读书活动中还可以适当开展以诚信为题的讨论,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诚信的内涵,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诚信意识和观念,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再次,充分利用学生到馆的时间,在馆员的引导下,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深入细致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以诚信的实践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例如,组织勤工的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参加我馆整理旧书刊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受诚信道德教育。

三、在管理工作中重视诚信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高校图书馆,由于一些学生没有“按时按量还书”、“对诚实守信的认识不够高”等诚信意识淡薄,使图书馆成了学生在学习方面诚信缺失的受害者。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培养,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以制度和机制的激励、保障和促进。图书馆要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诚信”教育做好制度铺垫,对已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坚决执行。如学生违纪应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不能因为人为因素,使其心存侥幸,从而轻视各项规章制度,对图书馆的诚信产生怀疑;又如在对勤工学生优秀先进的评定等问题上,应严格按相关规定办,以此培育图书馆诚信管理和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能自觉地认可和接纳,在愉快、合作的氛围中自然地培养诚信情感,实施诚信行为。

四、加强馆舍文化建设,营造以诚信为荣的文化氛围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马克思也强调:“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括,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表明,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总是以其特有的符号,向大学生传达出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取向,对人的行为、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美的馆舍建筑,精心规划设置的诚信教育专栏,悬挂的一幅幅名人字画,一句句名言警句牌等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了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大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教益。

五、结语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具有“明礼诚信”的道德操守与核心价值观,使自己真正成为“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参考文献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伦理概念、道德理论和思想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全球化带来的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抉择、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弱化了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为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 

 

一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其中也包含着重要的传统美德观念。历代圣贤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集体主义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天人合一”、“中庸”、“厚德载物”的思想观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都不可能摈弃传统文化而重新开始。固然,传统美德中的部分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因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制度变迁等因素逐步地丧失其合理性,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核、精神仍具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还有慎独修身,诚实守信、中庸内敛的修身之法,这些美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也是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洗礼和历练出来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凝结了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们的崇高理想。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美德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保住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下生存并发展,保留住民族之“根”。因此,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对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承者。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荡碰撞。全球化有其文化底蕴和思想渊源,全球化反映了西方的思想与精神。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源自于西方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也必然在世界各地推行,全球化也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使得西方强势文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文化造成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一些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在深层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以儒家美德伦理规范为核心的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它以人的品格为价值核心,寻求的是人们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个体价值、践行社会责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很多优秀特质具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必须的具备的个体品质。 

1.诚实守信:中华民族历来以讲究诚信著称于世。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诚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诚实守信,要求以诚相待,言而有信,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他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阐述,即是其证。“君子养心莫善于诚。”[1]“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2]“不立,不诚不行。”[3]“至诚则金石为开。”[4]等警句格言,就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感恩意识:“感恩”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古代圣贤崇尚“感恩”,对“感恩”思想也非常认同。古语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警句无不透露着感恩思想。“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的格言都体现出感恩的重要意义。 

3.进取精神:自强不息,改革进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是一种自主独立、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自强不息”一语最先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的运行以其自身的力量,刚健不懈、永不止息;君子以“天”为法,也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进取,决不懈怠。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如《礼记·大学》称赞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自信、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

三 

 

在文化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的交织,导致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等思想的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传统美德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诚信危机: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现在大学生考试,不论是大考试还是小考试,还是国家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冒着被处分的危险。二是在求职过程中,搞虚假简历,过分夸大自我。在简历中“注水”,证书做假等情况已是司空见惯。为了找一份高薪、待遇好的工作,随便写自己的实践经历,把一些莫须有的东西都写上。这些都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的滋长蔓延。三是在助学贷款、还贷问题上,不讲诚信。部分大学生靠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但是在毕业之后,却不能及时还贷,有的甚至拖欠贷款,以为拖得久就可以不用还。以上种种表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亟待解决,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待加强。 

2.感恩缺失: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近年来,有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从不知道感谢,更不知道要回报。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等费用,缺乏感恩思想。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就业方面,只希望选择那些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事业单位,不愿意回家乡工作,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例如高校每年都有支教西部、服务西部等计划,但是没有人愿意报名参加。家乡的父老乡亲、社会培养了大学生,但是很多学生却不知要回报。“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的道理在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早已被抹去。“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传统美德观念正在慢慢衰落。 

3.丧失进取意识:现代大学生进取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在整体缺乏责任感。现代大学生很多都没有责任感,没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甚至自己走向社会所要担负的责任,更谈不上古代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宏大抱负。这种责任感的消失,就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进取意识,丧失了进取心。很多大学生整天就是上网、打游戏,迷恋于“网游”,认为大学生活毫无意义,学习没有意义,因为任何想知道的东西只要在“百度”上搜搜就可以知道。对于自己的大学目标规划和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整天不知所云,混沌混日子,出口就是“颓废”。网络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一方面从网络中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难免从中汲取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四 

 

全球化最先肇始于经济领域,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也等同于经济全球化。“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5]在经济全球化的催生下,文化领域也在进行着全球化。“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非平衡或有限平衡的流动,不同民族国家各具特色和水平的物质文明、思想文明、政治和经济关系文明之间的交往和交换也在同时进行和展开”。[6] 

文化的全球化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一方面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价值选择空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这种宽松自由多元的氛围,也容易使大学生迷失方向,传统的美德观念在大学生心目的位置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选择的多重性又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的认同、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抉择。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思潮的冲击下,他们会认为传统的美德观念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适应于现代的潮流了。认为西方的一些思想才能适应于现在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大学生道德选择上出现了混乱,分不清什么该继承什么该放弃。有的学者形象地称大学生“有智商没智慧,有前途没壮志,有文化没教育,有知识没思想,有青春没热血,有个性没品性,有理想没实践”。[7]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利益格局的不断演变,思想领域的多元促使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对其价值的认同感,使之内化为传统美德意识,外化为美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况.荀子·修身[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宋]欧阳修.新唐书·陆贽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宋]晃说之.晃氏客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5. 

[4][晋]葛洪.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76.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文章从理论课在大学生中不太受重视的实际出发,阐述理论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从而说明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理论

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时代性,时代不同,不仅思维的对象、内容不同,而且思维的方式、思维规律的表达形式也不同,从根本上讲,决定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实践。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在从远古的原始思维走向现代文明思维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也随之由传统的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从静态思维向动态的变革思维转变。在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中,创新性思维方式将成为2l世纪人类的主导思维方式。而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唯物的历史观和发展观的统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我们认识壮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智慧之源。因此,开展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想今后在社会中谋求一种比较好的工作,最莺要的是在校期间多掌握几门有用的实用技术,如计算机、英语,等等。这种对实用技术的注重,导致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其知识结构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关系中,片面看重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知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大学学习有专业的区别,并且学习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和导向的,那么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至于说基础性的知识,既然是基础,那么也就可学可不学,因为这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尤其明显的表现是,在不同的基础知识中,大学中一般只重视专业性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其他各种基础性的知识。在这些学生的眼中,基础性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本专业有关系的基础知识,而把诸如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作为思维方法的哲学知识、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和政策法规知识等都排斥在基础知识范围之外,以至于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活动仅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最后将无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要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需要很多实用性的技能,因此,在大学生中片而强调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知识,而忽视其他专业知识以及“重理轻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学生把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当成其成才立业的根本,过分热衷于过级考证.并且常常把这两种知识与教学计划歼没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实用”的知识,而后者是“无用”的知识,因而放松了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事实上,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全面学习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因为理工科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对于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宽广知识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现实牛活的情况是,文史哲等学科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心目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理工科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学了以后可以大有作为。而相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足虚的,学与不学都无所谓,其中尤其是对理论的系列知识更是不屑一顾,根本看不到其特殊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功能。

二、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一,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因为理论是根据时展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在的伞部理论体系中,科学实践观是贯穿于其中的最基本的观点。无论考察哲学的发展,还是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是离不开对实践特点和实践要求的正确把握的,任何创新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的。通过的理论教学,我们能深刻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进行创新思维奠定的基础。因为创新思维本身就是要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去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要实现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就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理论教学所能提供的恰恰就是这种科学的指导和内在的肯定。马克思卡义理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都是进行思维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第二,理论有助于打破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维定式,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来说,阻碍人们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思维的传统定势,即人们习惯依据原有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思考的一种倾向性,尤其是盲目地迷信权威,惟书、惟上、惟经验等错误倾向。通过理论的学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些思维定式,因为马克思本人就有一句名言:怀疑一切。马克思正是以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前人的成果,才超越了前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时代性转换,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理论特别是哲学,是形成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其辩证思维知识对人们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理论有助下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认识,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例如,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相应的就产生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就必然导致空想、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要求全面、发展、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

理论课的教学正是向大学生系统进行正确世界观教育的主渠道,这既是造就社会屯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需要,也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建设人才的需要,作为系统的理论课程,理论不仅具有传播政治理念、思想意识的功能,而且也具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的作用。其次,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重要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评价,它在总体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自我、事物的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错误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而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价值。一般而言,人生观通过影响人的态度、兴趣、志向、意志等方而来进一步决定着人生的动力与努力程度,因此,一个人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理论教育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发扬传统,继续发挥好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又要创新观念,深入研究,觅分挖掘理论教学在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独特价值。马克思义理沦不仪教给人们正确的世界观,而且教育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它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发展人生,努力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从根本卜说,理论足进行人生创造的力量源泉。

第四,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人与人关系本质的总的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人由下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做出的评价自然也就各异。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活动方向和对事物的取舍态度。在现实活动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因此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也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即人类的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进行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满着人文关怀,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要有价值标准;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关注社会需求;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后果。坚持的价值观,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有机统一,是进行创新思维时应该明确的目标。

三、创新理论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提高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求对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首先,要创新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由此人们认为,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足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当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等。作为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社会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经济论坛”、“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等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得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可贵情感。

其次,要创新理论课教学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是要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现有成果和知识的分析、综合和反思,探究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抛弃以往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加适应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三是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课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独特功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途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数量的增加,人才质量成为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质量强校为高等学校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必将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质量,增强内涵,是发展的关键。学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学校的主体(学生)来体现。学生质量的提升,因素众多。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状,思考学生的未来。“人”历来是哲学家、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更是关于人的学说,其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都是以现实的人为依托。马克思从人的角度出发,探求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可以说是人本论,是人学,关于人的学说。人是学说的核心。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教育,是当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育理应以人文精神为其深层内蕴,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宗旨。以对人的深深的现实情怀和积极关切为积极价值目标。同时,衣俊卿在《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一文中指出:“遗忘生活世界的科学理论范式的根本特征是在普遍的知识和原理中抽调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过程性,从而形成空泛的,大而化之的理论结论。目前,这种抽象化的毛病不仅在哲学研究中、而且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普遍存在。”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往往脱离教育主体的生存境遇,生存现实问题,缺乏“以人为本”精神,缺乏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缺乏关心人的生活,关心人的现实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可能更好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教育更加深入的传播到人们的生活世界中,生存世界。高等教育不只是把学生引进来,更应该是让学生走出去。使学生在经过了大学教育培养后能够从容步入社会,适应社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教育的目标。这是教育应有的责任,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更加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毕业生数量亦是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逐渐下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已成为众多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元的,不仅带有经济性,同时还带有社会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群体同时涌入就业市场,势必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增加了就业的难度;社会市场需求与高等教育培养的错位。高校专业调整相对于社会发展呈现滞缓状态。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脱节,同时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科学的就业机制;还有毕业生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矛盾。很多大学生不具备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正确自我意识与自我定位。多数学生中存在精英化教育观念过强,对职位和薪水要求过高,对用人单位的职位过于挑剔,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落差。这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因素。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也相应的带来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质量的下降。表现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下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反而难度会加大。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现实的压力,由此产生了很多心理与社会问题。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加以化解,来提升就业质量。在化解大学生就业矛盾这一过程中,高等学校更是责任重大,更应积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大学生也应面对现实,适时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为将来的就业作充分的准备。

以上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下面结合外语类学生的特点来思考与探索就业问题。论文参考。提高外语类学生就业率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功底是提升就业的基本

对于语言类的学生,没有扎实、牢固的语言知识,掌握必备的语言技能是无法实现专业就业的。除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外,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语言的持久性,不断提高语言的水准,不断探讨学习语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提高与不断强化。论文参考。

2.建设优化语言环境,改变现行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尤为重要

学生的培养可以采用3+1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学生互派机制,使学生在国内学习三年,在国外学习一年。一年学习锻炼时间可以相对灵活。这样的模式可以为学生创建更好的语言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快的提高学生语言交流与应用的能力。不至于学习的语言与实际应用脱节。学习的语言过于理论化,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功效弱化。加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来增大就业机会。

3.设立实习基地

根据不同语种特点,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实习时间适当放长,尽可能多地增加实习时间。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增加就业能力与竞争力。实习基地可以选择各种语言相对应的国家或国内的外企边贸城市。

4.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经过实习锻炼后,可以尝试进行创业

特别是学习俄语的同学,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边贸城市进行创业。创业在当前择业难的现实下,无疑创业是另一种择业的选择。然而,创业又带有一定的风险,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谨慎。尝试从小做起,积累经验,慢慢来,一定会有所收获。

5.建立多渠道就业关系网

充分发动教师和已毕业学生关系网,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联系工作的机会,拓展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的机率。对于提供可靠有价值就业机会的教师和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鼓励更多的人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关心毕业生,形成多渠道的就业关系网。

6.为毕业生提供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

就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的时代,信息可以创造价值。就业信息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就业信息的提供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由院系来承担。论文参考。院系应采取多种措施获得信息并及时准确地将信息提供给学生,保证就业信息的顺畅。

7.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的语言知识外,还应鼓励学生学些其它相关知识,为就业增加更多的机会

语言专业的学生学好语言至关重要,但其它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以后的就业。例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学些财务管理、文秘、经贸、法律等知识,可以有相对广阔的就业空间。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现实,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认为除了外部条件的协助外,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能力,实现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的现代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