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1
作为了21世纪的高职生,除了应具备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和公共协调能力等。高职院校要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人文课程,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开展校内外的人文实践活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决策者和被评价者,使他们能够制定更好的教育决策、教育或学习计划,促进教育改革,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内涵
教育专家顾明远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德智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学者徐涌金认为,人的素质是个体内化了的具有深层意蕴的品质特征,是蕴藏在人自身的尚需开发出来的身心潜能,并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得到外在的表现。
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系统、科学、全面地搜集整理分析人文素质教育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所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否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是否符合高职生个体需求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和其他评价一样,都是在科学、系统、全面搜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整理与分析。虽然最终的评价结果是由人的大脑判断产生的,但这一判断是在对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之下得到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以进一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保证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意义
(一)为构建并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决策
没有科学的决策,就不可能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也难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效果,或者说没有科学的决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根本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开展实施。通过教育评价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决策者可以得到大量有效信息,并据此做出正确决策。通过教育评价,不仅上级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客观地了解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状况,而且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也能够知晓自己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各项工作。通过评价的实施,可以检测本校各项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明确本校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可以了解本校每位人文素质教师的特长与潜能,从而为本校人文素质管理工作改革、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人文素质环境建设、人文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人文素质社会活动的开展等提供正确的指导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二)为高职人文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正确指导
人文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开展教学工作的,自身的教学水平发挥如何,教学效果怎样,学生对其人其课接受与否等等问题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得到回答。也可以说,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可以对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为人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出努力的方向,为高职人文教师总结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正确的指导。
(三)为检测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统一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情况如何,教育教学效果怎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是整个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起点,也是终点,更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重点和方向。只有对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整体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三、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评价
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制机制进行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制、工作机制、经费投入保障制度、考查评价奖惩机制等。领导重视程度的大小是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首先是对领导体制进行考察评价。
考察评价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主管领导的分工情况,分工合作情况,相关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组织情况、运作情况;相关教学科研机构的设立及运行情况;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研究会议的召开、决策及落实情况,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及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将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情况,高职院校教务、人事、财务等部门相互配合、参与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教研科研经费等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情况;对教师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考评的办法及相关奖惩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二)对高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水平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的水平决定着整个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相关教师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境界的高低、人文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对高职人文素质师资队伍水平的评价也应纳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人数、学历结构、学源结构、专业结构,其主要授课情况,开展讲座或报告的内容、次数、参与学生人数、效果情况等,组织人文素质教育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撰写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情况,参与编写或出版教材论著情况,主持或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类各级课题的研究及获奖情况等。
(三)对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情况是评价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的课程开设是否齐全,每个专业、每个学期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开课门数和上课学生人数,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该校各专业所开设所有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影响以及学生修读此类课程的成绩情况,该校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所处的位置及影响,相关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及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情况等。
(四)对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是对高职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该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能力、人文精神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提高。因此,该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及效果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校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次数,学生参与人数,活动效果,学生满意度等。
(五)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气氛是否浓郁,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生活习惯、精神风貌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因此,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就必须包括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评价。该评价体系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绿化美化,建筑布局、风格,各种标语牌等人文景观的布局及内容以及由整个校园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学风精神等内容。
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解,在评价方法上主要采用查阅相关档案材料,召开相关领导、教师、学生座谈会,进行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在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出上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被评价院校结合评价结果进行改进,以切实提高本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尚处于摸索阶断,更为完善科学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于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继续进行不断教育实践与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N].光明日报,2010-02-24(10).
[2]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3]徐涌金.大学生素质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8.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慕课;素质教育;高职;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2008805
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只会培养 “工具人”现状,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人”转变的重要措施。但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丰富、内容广泛,其内涵和外延不清晰,当前人们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认识模糊的关键在于人文素质教育究竟是一个功能问题还是一个价值问题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决定了迥异的实践路径,直接影响实践领域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计。当前“以就业为中心”的职教理念导致了“重技能、轻人文”的现状[1],在实践中人文素质教育成为点缀,教育目标模糊,教育的内容泛化,教师的教学随意性大,使人文素质教育表面化、形式化,难以实现学生理解人文知识、认同人文精神和践行人文信仰的教育目标。如何在理论创新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扩展和深化成为高职教育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功利性。包括高职教师在内,普遍认为高职教育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教师的职责是向学生传授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岗位要求,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学生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找到了工作,适应了企业的要求,高职教育就完成了培养目标,换句话说,“高职教育就是饭碗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都要以技能培养为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培养重点。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高职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开设相关的课程。在培养计划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只是专业课程的调剂,缺少总体规划,随意性较大。院校在师资、政策支持和课程开发等方面投入较少,导致这类课程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成为边缘性课程;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由于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培养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围绕培养目标的内容设计就存在着随意性。高职中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种多样、无所不包,似乎内容越丰富、领域越广泛,越能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性。这种设计偏离了职业教育的目标,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生活化”的要求;再次,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人文知识的特点。高职的人文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和评价都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将分割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文化性”,使人文知识教学“绝对化”。而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教学过程难以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无实现人文教育中 “对话”“理解”“反思”的要求[2],导致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很低。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理论上缺少突破、实践中难以创新的窘境。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结合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将慕课引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探索途径。慕课是一种通过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开发的网络化、开放式课程,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种发展较快、应用领域广泛的课程模式。慕课的应用形式有很多种,将慕课嵌入到高职教学、以翻转课堂方式设计的混合式学习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有与之对应的学习背景限制和技术要求,将慕课应用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绩效是本研究的目标。
2研究过程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从2013年开始与网络教育公司合作,引入15T慕课嵌入到教学体系中。慕课内容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涉及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古典文化赏析、时尚文化等多个方面。目标是通过引入慕课学习,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引入的慕课作为高职新生必选课,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慕课学习平台由网络教育公司提供,能够实现在线课程学习、作业管理、在线讨论等功能。每门慕课都有1名主讲教师,同时由学院安排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提供学习指导和答疑,每隔2周进行1次面对面的学习辅导。学习结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作业评定成绩,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修。
本研究于2015年5月对参与慕课学习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在慕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经整理,总结出学生反映的58个学习问题,结合文献调研,设计了慕课学习障碍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和问题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包含性别、入学方式、专业、年级、课程、网络学习经验等;调查问题部分包括慕课组织管理、学习交互、学习技巧、动机、网络应用能力等8个方面,共设计学生慕课学习问题45个。问题评估分成“同意”~“非常不同意”5个选项,要求学生以里克特量表1~5个选项进行选择,分别给予1~5分的分值。
在2015年6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一发放纸质问卷,学生填写完成后,由指导教师集中收回。参加调查的学生有436名,包括已完成和正在学习慕课的学生。涵盖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会计与统计4个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束回收问卷436份,剔除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415份。
3数据分析
3.1描述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经过整理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进行了分析。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女生占68.4%(n=284),男生占31.6%(n=131)。70.8%的学生(n=294)是通过普通高考方式入学,有29.2%(n=121)的学生是通过对口升学的方式入学。参与调查的学生共选修了13门慕课,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时尚艺术、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等多门课程。有42.4%(n=176)的学生已经完成学校规定的慕课学习,57.6%(n=239)的学生正在学习。
在慕课学习经验方面,有74.9%(n=311)的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网络课程学习,有25.1%(n=104)的学生有网络学习经历。技术是影响慕课学习的重要方面,它包括学习技术和网络应用技术。调查中,24.8%(n=10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与网络技能水平熟练,75%(n=3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水平较差。慕课学习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网络技术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2],但是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经验感受。网络学习经验对慕课学习有重要影响[3],调查中,66.9%(n=278)的学生认为“需要慕课学习方法指导”,26.2%(n=109)的学生是先学习慕课,然后再去参加指导教师辅导,63.8%(n=265)的学生是参加完指导教师的指导,然后根据教师安排来学习慕课,9.8%(n=41)的学生对于慕课学习没有安排。在慕课学习效果评价方面,32.5%(n=135)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不如传统的课堂教学,40%(n=166)的学生认为与课堂学习效果没有差别,27.5%(n=114)的学生认为比课堂学习的效果要好。在对慕课的学习信心方面,59.5%(n=24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慕课,40.5%(n=168)的学生对于慕课学习缺少自信心或不清楚。
3.2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45个问题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在慕课学习中的障碍。因素分析法是对复杂关系的多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整理出公因素代替原始变量,以反映和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3]。因素分析法通过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75%来确定公共因素数,计算初始因素矩阵和公共因素方差,用方差极大法进行正交因素旋转或斜交因素旋转求正交或斜交因素载荷矩阵;根据矩阵相关系数确定因素[4]。因子分析与方差最大旋转用来确定数据的底层结构。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关系矩阵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KMO取值在0和1之间。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KMO=0.814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在对影响调查的题项进行因素分析后,其中前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6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83.5%,因此,提取前6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对于在各个因素上的负荷均小于0.30的项和共同度小于0.20的项目予以删除,共删除了3个题项。为了方便对影响因子含义进行解释,进行了Kaiser标准化正交因子旋转,得到了旋转成分矩阵。然后进行了整理命名,共总结出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学习管理与支持、学习动机、学习交互、学习技术、网络技术、时间问题。
4讨论与分析
4.1学习支持在慕课学习中起关键作用
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学习管理与支持因素均值为2.17,是影响慕课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学习管理与支持是指学习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指给那些遇到突发问题和困难的学生提供的支持,它服务的是特定对象,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将使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5]。对于参与慕课学习的新生,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还是网络学习经验都存在不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个体需求,如果平台帮助系统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指导教师和课程讲师没有及时支持,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动力。调查发现,23%的学生对平台不熟悉,37%的学生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3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34%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的指导缺少针对性。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有67%的学生认可慕课这种学习方式,但是仍有65%的学生认为慕课学习没有获得预期的收获,有3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在慕课学习中学到东西。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者只是从资源的角度进行管理,没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服务,特别是对个性化需求的支持。
慕n学习不同于课堂学习,学生在这种虚拟的学习环境中,需要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和熟练的应用学习工具的能力,才能完成学习目标。对于学校来说,将慕课嵌入高职教育,也不是“一次引入”即万事大吉,要完成慕课学习目标,需要将教与学进行再次整合,而整合过程需要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学习方法,管理者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包括管理、活动设计、评价、学习引导等方面的学习支持系统。
4.2学习动机和教学模式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生活化”,只有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学习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人文需要”,才能促进人文知识学习。在本研究中,高职新生学习的慕课内容如创业教育、领导力、职业道德与素养等并不是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内容设计偏离了学生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38.3%(n=159)的学生是“为了完成选修课的学分”,只有22.8%(n=95)的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人文教育远离生活,就不能引起学生的人文需要,必定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文知识具有“个体性”、“隐喻性”和“多质性”的特征[1]。它需要在“开放”、“自由”和“真诚”的环境下,通过反思与对话完成。这些活动在网络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作业和在线讨论中,在课堂教学中则体现在教学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然而,当前的慕课是以主讲教师的讲座为主,不能关注学生个体的要求,指导教师的课堂指导仅仅作为在线课堂补充,整个过程都是以知识传输为中心,缺少交互与对话。利用传授科学知识的方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了人文知识的特点,违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学生不能理解人文知识的重要性,也就不会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是“成人”教育。它需要学习者对学习知识的认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将显性知识与学校文化、职业价值和职业精神等隐性知识联系起来,突出人文教育“生活化”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价值的认同。重点是唤起和引导学生内心的“人文需要”、培养人文精神,不能将知识“灌输”作为教学的目标。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行动中实现人文素质“螺旋式”的提升。
实践中,指导教师在慕课学习过程中只是作为补充者的角色,并且普遍缺乏网络教学技能。参与慕课指导的教师中67%是专业技术教师,85%的教师没有网络教育的经验。这些习惯于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专业教师,不能从人文知识特性的角度入手进行指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再设计者,他需要围绕慕课对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进行再设计,从知识传授者向问题提出者、环境构建者和实践促进者转变。
4.3慕课学习中学习交互缺失
网络学习交互主要是指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5]。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化交互是人文知识学习中一个重要方面。在因素分析重要性排序中,学习交互的均值是M=1.93,是重要性排第3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53%的学生认为作业对学习帮助不大,一方面是因为作业缺少挑战性,多是知识总结,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作业没有获得及时反馈,只是作为学习评价的依据,学生失去了反思和提升的机会。讨论是激发学生反思最常用的学习活动,它包括在线的异步或同步讨论以及课堂讨论。调查中,72.7%(n=302)的学生没有“在线提出问题或回答别人的问题”,87%(n=361)的学生没有在指导教师的课堂上参与讨论。人文素质提升倚重的是在学习交互过程中的“对话”,如果慕课学习缺少了交互,特别是缺少社会化的交互,就无法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素质。学院指导教师是促进师生交互的重要契机,但是调查发现,教师指导重点是问题答疑和知识拓展等,师生“对话”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同时,大部分学生将教师的指导看成了布置任务与检查、学习内容补充,缺少反思与追问的意识,而缺少混合式学习的指导经验,使指导课堂偏离了教学设计目标。
5总结与建议
将慕课嵌入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有意义的教学改革,但是,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研究发现,利用慕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学习管理与支持系统不完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慕课的教学内容由于远离学生生活,教W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知识特性,失去学习的吸引力;慕课教学设计缺少学习交互设计,使学生失去了反思和提升的机会。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信息化改革实践中,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首先,将慕课融入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整个体系中。人文素质提升不是某一阶段的任务,在高职学习中,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对人文知识的需求不同,同时由于个体的爱好不同,对人文知识的关注点也有差异。因此,利用慕课灵活性的特点,对运用慕课提升人文素质作一个整体的规划,同时又能够根据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指导和学习支持;其次,注重人文教育特性,改进教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学科知识的教育,在知识特性和学习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不能运用学科教学模式传授人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将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作为实践人文行动的机会;再次,把“对话”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灵魂。在基于慕课的人文知识学习中,活动是载体,“对话”是灵魂[6],因为“对话”是引导学生人文知识需求的开端。因此,无论是慕课教学设计还是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设计,交互设计都是一个重点。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化交互或知识交互,才能更好地促进反思,提升对人文知识的理解,进而树立人文信念,实践人文行动。
参考文献
[1] 杨和平.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6(29):7172.
[2]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179.
[3] 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71.
[4] 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28.
[5] 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093.
[6]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6.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3
我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也因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办学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素质内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技能型人才是以能力为本,进而简单地将能力与技术等同起来。受其影响,以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通识类课程受到了“排斥”,语文教育也被边缘化到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分析当前高职语文学科的现状,大致可归纳为如下方面。
(一)高职院校功利化办学思想下的语文“被”边缘化现象
教育部对大学语文在高校是否开设以及是否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并没有明文规定,高校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但作为公共课程开设是无疑义的。课程性质的不确定,语文学科在高职院校的命运就多舛了,语文学科被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语文》在高职类院校一般设置为选修课,“选修”不仅低估了《大学语文》在高职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给高职学生一个错误的信号,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高职是一种职业化教育,他们所要培养的是一种技术性和实用性,《大学语文》的学习只可作为个人的业余爱好而已。因此,在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类课程成了名副其实的“填空课”。所调查的许多高职院校排课规则是专业课至上,必修课次之,轮到选修课就只能是“见缝插针”了。如《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多安排在“课余”时间的下午7、8节或者晚上就不足为怪了。其次,课时严重不足。以《大学语文》为例,据调查,一般高职院校周课时为2-3课时,总课时不超过45课时。很多学校《大学语文》只开设一个学期,期间有时会因专业课的实训“让课”或中断2-4周。再次,教材内容杂乱,缺乏整合和统一,研究中发现不少的高职院校把语文相关课程充当成《大学语文》,如只开设《演讲与口才》,或《应用文写作》,或《文学欣赏》等。实际上这些课程开设不能替代系统的语文教育。第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当今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深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但是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确是收效甚微,语文教学仍旧延续传统的讲授式,缺乏互动,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堂缺乏积极性,造成课堂沉闷乏味,这也是造成高职语文困境的原因之一。
(二)高职生语文素质被“弱化”
根据笔者在近几年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了解和调查,发现高职生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以及人际交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首先,在课堂上或活动中经常发现高职生念错字、用错词、“说错话”的现象。念错字,用词不当或者辞不达意,语言缺乏逻辑性以及缺乏基本的文化内涵,这些不仅会使高职生在日常交往中给人一种“没文化”的印象。其次,高职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语文写作能力明显欠缺,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很难进行合理的解释。文学鉴赏水平的高低是文学阅读能力的体现,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获得的方法和途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仍然是职业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自觉地把语文知识、技能内化于身心,升华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基本写作能力方面,错别字、语句不通,表意不明确是常见现象。不懂常用的应用文写作格式,其结果是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甚至毕业论文都不能顺利完成。第三,很多高职生在人际交流方面表现出不善长沟通,交流被动甚至出现交流障碍,究其原因,语言的贫乏,文字功底的欠缺是其中不可的因素之一。
(三)普通院校“复制型”语文的教材错位
由于体制性的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职语文课程滞后现象也较为严重。从现行高职语文学科类教材分析,高职语文教材“复制”普通高等院校语文教材的痕迹极为明显。主要现象表现为:一是“搬用”,有的高职院校以提高教学要求为名,学科教学盲目追捧普通院校,语文类学科教材就直接选用普通高校的教材。二是有的高职院校有增强高职教育特殊性的意识,但囿于教村开发团队和时间的限制,只有对同类普通高校教材进行删减处理,虽然“贴”上了高职的标签,内容缺少高职的针对性。高职“搬用”和“复制”普通高校语文学科类教材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普通高校语文学科类教材在编排上一般比较强调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塑造和文学修养的培养。高职学生在语文水平以及培养目标上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很大差异,使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会造成高职学生上课的难度以及对高职生培养缺乏针对性。例如比较通用的徐中玉编的《大学语文》教材,节选了大量的先秦诸子散文以及大量的古典诗词,而现当代的一些文学篇目选的较少,这对文学功底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就会因为难懂而缺乏兴趣。由于目前高职语文课时量有限,合理的安排授课内容显然非常重要。
二、“全面发展”下的高职语文的理性回归
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语文载体的“工具性”决定了高职学生必须具备与大学生素质相符的语文能力,这是全面发展方针的基本要求。针对高职语文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要让高职语文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高职语文教育的理性重构和机制再造就更显重要。
(一)充分重视语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语文的“工具性”不可替代的。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的获得,同样也离不开语文。从学科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功能比较,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明显的非功利性。暂且不论高职生的所有专业学习活动都是以语文为载体,借助语文工具来进行之外,就语文学科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关系看,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它是以对人性、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存为关注对象,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是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类生存的意义。如果说高职生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培养目标是为高职生提供了在社会的生存手段和生存能力的话,那么人文素质的培养则是从精神的层面完善高职生作为一个高技能的劳动者和职业人的职业品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大学语文精选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中西方灿烂的文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既具有很高的思想文化价值,又蕴涵丰富的审美价值。高职语文精选篇目从体裁上来说,丰富多样,每一种体裁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例如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等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完善的过程,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使阅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与作者或者作品中人物的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并引导读者懂得真善美,分辨假丑恶,形成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进而内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和品质。从这个意义来说,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也高职生实用性教育目标形成互补,对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在体制和机制上将语文素质的培养全面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当前语文素质培养在高职院校的遭遇除了认识的误区之外,缺乏必要制度约束和保障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和转变是把语文素质的培养纳入高职生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的前提条件。首先,明确语文素质培养在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的功能和作用,给大学语文课程以科学的定位。其次,重视语文师资的建设和培养,给予语文教学及研究的政策性支持,积极吸引优秀语文教师加入到语文教育和研究中。第三,保证必要的语文教学时数。尽管学科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差异较大,但语文素质的培养不能缺失,当前“文不理数、理不讲文”(即文科不开设数理课程,理科不开设语文类课程)的现象应引起重视,文理知识是相融而不是相斥。第四,考核评价方面,从语文的功能出发,高职语文的教学和评价,应避免“纯”知识性的教学和考试,要基于职业要求设定教学内容和选择考核方式。总之,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教育性、人文性、工具发挥,是一个持续的、全面的、全程的融入过程,需要纳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制协调处理,不能人为的随意增删。
(三)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语文学科建设
在职业文化主势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高职语文教材怎样才能融入高职教育、贴近高职学生,这是必须重视的另一问题。在教材方面,高职语文学科教材的瓶颈就是如何解决好职业性与知识性、人文性与文化性的关系。要根据高职生现有水平选择编排难度适宜、内容多样的语文教材,充分考虑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不得偏废。建立教材评估体系,对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高职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创新,要立足于专业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建立灵活的教学机制,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既要考虑到语文的语言性特征,突出对它的阅读、朗诵、演讲、对话交流的工具性本质的教育,又要考虑到它与职业文化、职业技术的关联。勿需置疑,高职学生学习的高热点在专业学习,语文教学不可能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择向,但利用学科相融性的内在联系,增加语文学科的职业元素,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情、意、行的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实用性和非功利性的学科边际,仍然有较大的改革空间。
三、总结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实施对策
【Abstract】With Chongqing Zhengda Software Polytechnic College,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uman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humanities, humanities education, vocational exploration summary and reform in the results.
【Key words】Vocational students; humanities; educational statu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56-02
一、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当前在“重技术轻素养”、“重专业轻通识”、“重短训轻积淀”等错误教育理念的导向下,高职教育往往被误解成通过短、平、快的集训方式,将学生批量化地训练成单单为了就业上岗的“工具人”。在高职院校简陋的“加工车间”里,学生们就像是通过统一生产流水线加工出来的“工具”,他们仅仅具备单一的技术和单薄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匮乏,通识教育欠缺,更谈不上具备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
为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教研室专门针对本校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人文素养状况,以及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许多学生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表达能力较差,艺术品位较低,尤其是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表现出相当的冷淡和浅薄。
2、人文技能低下。经调查,有85%的学生不知道科技论文、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甚至有近60%的学生在“感到困难的写作文体”栏中,填写了思想汇报、计划总结、读后感、演讲稿、求职自荐信等实用文体。
3、人文情感冷漠,人文价值残缺,人文责任失落。部分学生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面对多元化的世界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表现出人文精神及人格的偏颇。
二、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施对策
1、做好“两个结合”,科学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①知能结合,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即从知识和能力上同时展开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培养。在人文知识的教学上,实行必修课、选修课、系列讲座、社团活动、咨询指导五位一体的人文教育模式,在人文能力培养上,采取校内训练加校外拓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训练。
②共性与个性结合,构建人文素养课程库。将学生应知应会的人文通识和不同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行业文化特色。从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综合构建高职人文素养课程库。我们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有:职业规划、心理健康、中华传统节日文化、IT行业文化、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普通话训练等。此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个性课程的设计,学生可通过个性类自选课程获取与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相关的素养知识。如:网页设计、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可选修“视觉艺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我们旨在通过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成为既懂IT技术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复合性人才。
2、坚持全方位育人原则,构建“全程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全程”即从学生一跨入校门开始到毕业离开校园为止,做到全程人文素养教育不断线;“全面”即注重人文素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联合校团委、学生处、就业办等部门构建高职学生素养提升平台。同时,以课堂讲授、课外活动、专题讲座等为载体,强调“知能结合,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重在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
针对人文素养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将校外名师请进来、本校教师深入外校调研学习的方法强化师资力量。目前,我校人文素养选修课邀请了数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良好的教学效果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人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开阔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同时,本校人文素养教师深入到知名高校,通过观摩、调研、交流的方式向他校人文课程建设“取经”,并结合本校实际着力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探索和改革。
4、“以点突破”,打造亮点活动“正大人文讲坛”。
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浓厚校园人文氛围,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人文教研室设立了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经常性的人文、社科知识系列讲座,暂定名为 “正大人文讲坛”。
“正大人文讲坛”旨在通过讲座帮助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 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个人内在品质,并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完善人格、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正大人文讲坛设有传统文化、商务礼仪、职业指导、心理健康、创业之路等板块,所有讲座分为必选讲座与自选讲座,学生通过参加讲座的方式取得相应学分。目前正大人文讲坛已举办了“从大学开始准备人生的盛宴”、“国学经典与个人修养”、“收获金色的人生岁月”、“自信的风采”、 “大学生法律素质与法律思维培养”等多期讲座,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亮点活动。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
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以 “自强、 乐观、执著、 奋进的正大人”为主题开展系列有意义、有影响力的人文素养拓展活动,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职业形象大赛”、“经典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为学生加强自我形象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指引了方向。通过大量的素质拓展活动,还启迪了学生思维、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6、联合学生处、团委、图书馆等部门,积极开展“读书月”活动。
为辅助第一课堂的人文知识传授,人文教研室联合校学生处、团委、图书馆以及各系部,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文、史、哲、艺术等经典文献,感悟优秀的经典文化。同时,针对馆藏不足、开放时间短等问题,我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和科学规范管理,力争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读书服务,让健康有益的书籍占领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空间,为他们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文化营养。
三、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探索和改革中的成效
1、建立了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通过知识课程和能力课程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建立了人文素养教育的激励保障体系。将人文素养教育(选修课、素质拓展讲座、社团活动)与学生的学分、评优等挂钩,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人文知识学习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人文素养系列讲座――正大人文讲坛的品牌效应已初步形成。通过与名师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语文 定位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1-01
语文在基础教育中是重点学科,贯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全过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进入高职后,由于强调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观念的影响,高职语文教学的地位经受了严峻的挑战。高职语文想要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改革,要更多的服务于人文素质建设,充分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使高职语文教育能够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比较尴尬。首先,在教学形式上,仍然像高中教学一样采用语言文字基础训练的方式,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不爱学,老师不好教。其次,高职语文的教材都存在注重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针对性。也存在注重传播知识,忽视传承文化的通病。这样的教材不是像高中教材,就是像大学教材,有着明显的应试教育特点,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使用。最后,高职语文教学的课程不断被挤压,甚至被取消。高职的语文课程一般就开设一个学期,高职语文需要在短时间内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完成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时间短、任务重,根本不切实际,教学难度特别大。
二、高职语文教学定位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高职语文是为了响应人才素质的培养需要而设立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母语教育。高职语文以公共课服务于专业课为出发点,更加贴近学生。同时,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学习高职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学会如何交流沟通和进行团队协作。同时,高职语文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更好的面对就业和创业。高职语文应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人文教育,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凸显其实用性的特色,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稳固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高职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
高职语文是地位比较特殊的一门科学,它既区别于高中的语文,又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跟高中语文相比,高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能够正确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文学修养。跟大学语文相比,高职语文降低了思想层次上的要求,弱化了理性思辨方面的内容,更加突出了实用性的价值。
三、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一)开展教学的“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学要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以文学艺术和道德情操对高职学生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让学生们学有所思、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它是文理科互相渗透的桥梁,也是文化和科学融合的手段,更是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来源。可以肯定的说,高职语文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石。所以,高职语文教学要开展教学的“人文性”,将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同时兼顾写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虽然高职语文教育的目标比较倾向于社会应用性和职业性,其宗旨在学生以后的就业上,但是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全方面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人员。据统计,20岁左右的青年,在其一生要经历7-8次的职业转换。一个人不可能一生只在一个工作岗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有能够适应新环境能力。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对他们事业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要开展教学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要让学生乐于参与与体验,并在参与过程中进行探索和领悟以及自主内化,这样才能起到教学的目的。要想使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要开展教学的“开放性”,建立开放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展教学的“开放性”,可以通过讲授、互动讨论、案例教学和诵读等方法来实现。学生在这些开放性的互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自主的讨论,不但能够理解经典文学源远流长的道理,还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品位。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知识储备、思辨能力及对文字的运用能力。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高职语文为了顺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也要在教学中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要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改革教学策略,丰富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高职语文能更好的为专业的学科服务。
参考文献: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6
(一)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应充分利用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郭俊敏认为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心理素质”。邹积艳在研究中提出了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王秀娟就文学欣赏课程的性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赵志英、王爱峰从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文学类公选课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高职文学类选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类公选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欣赏选修课是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接受语文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记诵,真正能在文学世界中欣赏、体味,得到审美享受的机会并不多。王晓彬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现行的语文教育充满功利色彩”“,文学教育彻底远离了情与美,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也对文学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郭俊敏认为,“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而“文学欣赏课是展示、发挥文学作用的最好形式”。文学欣赏课能“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作赏析,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个性”。罗杰文指出,文学欣赏课应重视培养审美情趣,并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而其关键在于教师。
(三)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罗杰文还指出,文学欣赏课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教师应注意通过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人格不断完善。“这种与文学教育挂钩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得更加深刻和扎实,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席云玲、袁庆华等研究者具体分析了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谭莉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表述,提出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外,还应树立思想品德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文学欣赏选修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也通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学欣赏课程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利用文学欣赏这一宝贵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于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王世银提出,文学欣赏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文学欣赏课程是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二、开设现状分析
文学欣赏选修课在高职生学习生涯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其课程开设现状及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者纷纷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期改进课程的教学状况。陈萍、李连富认为,深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澄清学生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文学欣赏课与语文、文学欣赏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文学欣赏课的学习对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付玉东分别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学欣赏教学应当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相统一的原则,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树立批评意识、把握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朱建宏认为当今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存在以下问题:选修课发展不平衡、文学欣赏正受冷落;选课程序不够规范、教学环节缺少管理;选修制度不够健全、文学师资力量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加强文学欣赏课程价值认识;规范文学欣赏课堂教学管理;加大文学欣赏选修制度管理;配备文学欣赏课程优秀师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编高质量的教材。马春志针对文学欣赏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重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万薇薇则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刘丽娟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选修课的根本性矛盾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特定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之间的尖锐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求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教学改革研讨
传统的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重理论,轻运用实践;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学习兴趣。为适应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高职文学欣赏课程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王婷认为“教学内容应当突出文学文本的常识性、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文学体验的情感性,同时应选取一些贴近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文本”,“在理论讲授部分,应该注重深入浅出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课程也承担着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功用。万薇薇提出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篇目的制定,以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王丁在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并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万薇薇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个人发言、教师评点、书面成文”。
(三)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王婷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动较为活跃的特点,提出应该采取和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陈娴娴具体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如“采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何彩霞指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学习”转为“要学习”,由灌输变为引导,包容不同观点,由“必须”转为“如果”。王晓彬提出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冯华提出为提高教学效果,需引入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融文学、绘画、音乐、解说、视频技术为一体,声情并茂、图文流畅,使课堂生动活泼”,并介绍了多媒体软件应用于课件制作的案例。
(五)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王婷、万薇薇等研究者指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元化也需要建立与之相一致的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过程化,综合上课考勤及纪律、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下读书笔记情况和期末考核五部分,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转变,让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者将先进教学理论和思想引入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如樊洁、王芳《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何红梅《高职院校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探析》等。
四、学情学法研究
还有研究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要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许丽总结了“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作品”、“走近作者的世界”、“入其内,出其外”及“体味深层的哲学意味”四种方法。闫灵芝在总结高职学生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稳定注意、感知形象、展开想象。万薇薇还提出要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等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作品并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五、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