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夫阅读答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轮车夫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轮车夫阅读答案

三轮车夫阅读答案范文1

【关键词】先学后教 深层阅读 文本语言 多元解读 文化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已逐渐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前,教师精心设置《预习单》,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对文本形成初步体验;教师则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是,在一些语文课堂中,老师仍无意识地、不自觉地重复着学生已“学会”的内容,阅读教学处于“浅层”状态,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此种现象尤其突出。那么,文学作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后教”,才能让阅读教学走向“深刻”呢?我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挖掘语言的深度、拓展解读的广度、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教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让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从“浅近”走向“深刻”!

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

先看一位同事的《老王》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三轮车夫老王的?

生(众):愧怍。

师: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众):文章最后一句话。

师:看来大家预习很认真。那么,作者怎么会对一个三轮车夫感到愧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个究竟。你认为最后一句话中“幸运的人”指谁?“不幸的人”又指谁?

生1:“幸运的人”指作者夫妇,“不幸的人”指老王。

师: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请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生速读课文)

生2:老王眼睛不好,一只瞎的,一只到晚上就看不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老王没有什么亲人,有一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都没有出息。

师:你是说,当车夫的老王眼睛有毛病,影响生意,而且又无依无靠。

生3:老王的居住条件极差,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的塌败的小屋里。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到位,值得表扬。那么,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的身上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学生(纷纷):老实、善良、知恩图报……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

学生:……

听完这节散文阅读课,听课的同事都认为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流畅、高效,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如此。但课后细细琢磨一下,却发现这节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老师几乎没有教什么。如果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提高阅读能力,只能是学生自学的结果,而非教师的功劳。学生只是“在阅读”却没有“深入语言深处去学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荡然无存。

同样是对老王“不幸”的感知,下面这个阅读教学片段对我们很有启发。

师:下面请看大屏幕,想一想,你会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学生试读)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第一句。(学生朗读)

师:你好像忽略了“哥哥”和“侄儿”后面的逗号了。现在你把这两个逗号“复原”上,再朗读一遍。(学生再读)

师:两次朗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逗号,感觉强调了“死了”和“没出息”,从而更能突出他没有什么亲人。

师:你的感觉不错。逗号在一般情况下会使两边的意思都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这句话。假如你是老王,我是杨绛,我问你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这个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个哥哥,让人心一热;死了,心一冷。有两个侄儿,又让人心一暖;没出息,让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

生:“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在前面两句的铺垫下,感情变得很深厚,更突出了老王的孤苦。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再读,效果很好)①

对比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清晰地发现:前者,学生仍停留在初读状态,对文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后者,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经过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明显有所深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②钱梦龙先生指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而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③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要于学生浅读之处、疑难之处、误读之处,文本精妙之处、空白之处、矛盾之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深处学会咬文嚼字,从“言语的表达”中“会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在学阅读”。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这才会让阅读教学告别“浅近”走进“深刻”。阿尔卑斯山谷的一条公路边竖立着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今天,我想借用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学习上:“慢慢走,欣赏啊!”

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文学作品阅读上最为恰当。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往往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朦胧意蕴。魏明伦说:“文学是狡黠的情人,话不说透,让你自己猜测,她用遮掩来突出,用省略来增添”。④换句话说,一个文学作品,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把握其全部内涵,“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⑤但由于学生年龄、时代、经历的差异,他们在自学阶段对文本的理解往往是平面的、肤浅的,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概括偏平化,作品主题理解单一化。因此,语文教师的“后教”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告别“浅近阅读”进入“深度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⑥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自学时都将把目光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认为这篇文章批判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胜于亲情”。学生的自我解读无疑是准确的,但学生却忽略了文章标题的作用。既然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文章的主人公,但为什么标题却是《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仅以学生的已有感悟作为教学内容,显然又将是“浅近的”、“无效的”阅读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将“培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以“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深层阅读”,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主题。于勒去美洲前,挥霍家产,占用家产,良心泯灭,痛苦被逐;到美洲后,赚了点钱,希望赔偿,人性回归,渴望亲情;船上相遇时,穷困卑微,接受现实,自食其力,内心平静。从菲利普夫妇的身上,我们看到金钱使人异化:嫌贫爱富、抛弃亲情;从于勒的身上,我们又看到金钱令人性回归:希望赔偿、渴望亲情。可是人性回归后的于勒最终结局是什么呢?小说给出了答案:穷困潦倒,不知所终。于勒的最终湮灭,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面对人性回归的光芒,现实社会却给予了其最沉痛的打击。小说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度失望,对人的价值的怀疑,对人生的悲观”⑦。

三、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有这样的概括: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⑧换句话说: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工具,而且还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此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⑨在实验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只作为“课程目标”提出,而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列为“课程目标”,而且也列为“课程内容”。这就告诉我们“文化选择”也是块“教学内容”,同时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文化选择”作了确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理解当代多元文化。这就提醒我们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摆脱“平庸”走向“深刻”,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语文教学的文化观,用文化的视野教语文。在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还要注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然而,很可惜,对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浅尝辄止。而于学生,学习优秀文化只是在《社会》学科上,几乎没有于文学作品中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先学后教”中的“学”中是极其缺乏文化意识的。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走向“深刻”,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文化价值,唤醒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语文老师既是文化的守望者,也是文化传播者。教学《散步》,用“孝”演变过程切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教学《最后一课》,要让学生明白: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失去了语言,文化也就随之逝去;教学《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探讨中西方“英雄观”的区别。在初中文学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贬谪文化”“隐者文化”,对于这些作品,语文老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进行联系、归纳、发现异同,培养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当然,于文学作品中传播文化,不能光靠教师的“告知”,而要引导学生“感知”。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比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当讨论到“面对秦王这样的厉害角色,唐雎凭什么能不辱使命”时,引导学生去关注唐雎话中所提及的三位“布衣之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把三位“布衣之士”形象的悲壮重放作为课堂焦点,引导学生探究典故中鲜为人知的“士文化”,进而指导学生在“士文化”中理解、体会唐雎的“不怕牺牲、敢于抗争、捍卫国家尊严”的“布衣精神”。

文学作品的“先学后教”,怎么“后教”才能让教学走向“深刻”呢?这当然要由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具体决定。但是不管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多元解读”、“唤醒学生探究文本的文化价值”,语文教师在备课和“后教”中都不应忽视。

【注释】

① 袁庆国.《老王》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6期.

②⑥⑧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③ 钱梦龙. 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

④ 魏明伦. 文学与自我,《科学与文化》,1997年05期.

⑤ 武锋 编.《歌德箴言录》,学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