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1
(1)对职业发展认同度高。高职教师是一个高素质阶层,他们具有很强的成就欲望和明确的职业价值观,注重自身的价值实现和未来发展,他们对新事物、新理论的接受能力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很高的认同。
(2)各阶段发展规划差异性大。在各阶段高职教师生涯规划的重点不一样:适应期的规划的重点是如何“站上讲台”;发展期的规划的重点是如何“站稳讲台”;创造期的规划的重点是如何“站好讲台”。
(3)学科专业发展凸显重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更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专业技能职业化,要求高职教师更关注市场变化,专业技能要同步于现行的技术工艺,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
二、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现状
(1)自主性有限。多数高职教师反映,个人职业发展的主动权有限,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的发展脉络等都不十分了解,个人规划无从下手。即使有了规划,如果得不到学校和政策的支持,发展空间和机会也不多。
(2)处于被动性。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使教师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很多高职院校重视科研,从政策导向上将职称晋升、津贴待遇等与科研挂钩,使得教师在这方面投入大量时间,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发展、教研教改等,主客观上都阻碍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使其处于被动状态。
(3)具有偏差性。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教师为了适应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新专业教学需要,必须承担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无法就某一个专业深入钻研,忽视了专业能力的深入发展,使得教师的职业生发展出现偏差。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1)能促进教师专业结构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属性,又有职业教育属性,因此高职教师素质的构成更具复杂性,除了必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必须有实践经验,能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每位教师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潜在的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能够认清自身的优势,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和理想,明确学科专业的优劣势,有效地发挥专长,不断地对专业发展进行纠正和更新。
(2)能帮助教师找准发展方向。一些年轻教师的知识面广、观念新、可塑性强,有上进心,学习工作热情高。但在面对矛盾和困惑时容易产生消极想法,在学校发展、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上不会权衡利弊,分不清主次。这就需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规划,教师可以发掘自我的潜能,理清各个阶段重点发展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可以有计划地下企业锻炼,掌握前沿的工艺技能和实操能力。
(3)能有效地解决高职教师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而产生发展停滞或倒退的现象。解决此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与计划。教师从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更加清晰客观地评价自身的性格、兴趣、优势、不足,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使自己能在职业的不同阶段对职业保持新鲜感与活力。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教师 职业生涯 规划 发展
一、概念的界定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部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策略,制定发展计划、学习计划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广义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综合了教师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包括从就业到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位之外还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角色,甚至包含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狭义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从业过程中角色与地位的变动和升迁。
二、有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1.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特点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如下:(1)热衷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2)重视与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师培训与开发制度的紧密配合程度;(3)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工作是理顺教师的学科方向;(4)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开放性;(5)职业生涯规划以专业发展需要及任职资格为标准;(6)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具有不同的规划。此外,张蓉在其硕士论文《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概括性的将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特点总结为四性:自我调适性;稳定性;阶段性;自主性。
笔者认为现有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真正显现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自身特有的、有别与其他教师的特点,今后其他学者可以多从职业特性这方面入手研究这个问题。
2.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景欣、申继亮认为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1)梳理五个“W”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2)充分获得学校的内部信息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3)促进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标。张义昌、于维英则认为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的爱好、兴趣和能力;(2)职业生涯环境和利益导向;(3)不同年龄段的职业规划。
3.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原则的研究
陆露在其硕士论文研究中认为做教师职业规划时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注意避免好高鹜远,还要注意适时调整,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制定教师职业规划时应坚持挑战性、清晰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等原则。
安蓉和王梅在论文《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别强调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必需遵循目标性与系统性原则;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动态性与可调性原则;多元化与多主体评价原则;职业角色认同原则。职业角色认同原则是教师在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原则。
4.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研究
熊雯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三点作用:有利于高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实现高层次激励作用。
也有学者分别从对教师和学校两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指出对教师有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作用;对学校则是有利于高职院校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有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和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达成。
其他学者的不同看法则认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育工作;帮助教师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
三、有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
1.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划分研究
国外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丝•富勒编制“教师关注问卷”,经历了众学者异彩纷呈的阶段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间,有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兰西丝•富勒的教师关注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成熟论、费斯勒的循环发展论等。
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理论有四种,即教师社会化发展论、教师一体化发展阶段论、教师发展时期论和教师自我更新取向发展阶段论。
大体上说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研究采用了延续时间轴的发展将其分为不同阶段的方式,以强调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变化具有时间段的特性,其中多以阶段性的静态表现研究为主。
2.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外研究有:费斯勒教师影响因素论,分为个人环境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两大方面。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即:(1)与教师个人相关的因素;(2)与教师生活、工作相关的因素;(3)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特殊活动相关的因素。另外,影响教师发展的个人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以教师认知发展、生涯发展与动机发展为最重要作用;而情境因素则包括影响教师发展的所有环境因素。
我国学者傅道春认为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刘洁认为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因素。
总结以上因素研究,可以归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种,即分别是来自于外界和个体内部的。且多以静态研究为主,鲜见对不同生涯发展阶段中主导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3.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途径研究
根据笔者查阅过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来看,现有的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基本途径的研究比较少,大致有两种主要的基本途径:一种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种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我国职后教育以在职教师的校本培训为主。张大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总结提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四种:(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姚瑶则提出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
四、小结
现有的研究发现,我国从2005年才开始关注起教师职业生涯理论的研究,目前对教师领域的职业生涯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的学者有不少,但分青年、中年、老年阶段对高职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可以说,从青年教师的研究视角对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是一片空白,笔者认为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发展,而研究重点也将放在对高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上面。
参考文献:
[1]唐书怡.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消费导刊,2007,(9).
[2]练丽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7.
[3]何华艳,唐玉凤.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本质与功能[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4]陈芳.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5]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8
Investig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WANG Le, LI Ling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se "survival of the state preschool teacher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Jiangxi Province 520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level is generally not high, initial and secondary level education to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academic education to college-level post in the majority. Widely recognized national traini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help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not enough to recognize the role of kindergarten. From career planning point of view,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ll continue to adhere to work on career prospects are optimistic, and had further education needs.
Key words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0 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①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也有一套在幼儿教育、保育方面的系统知识与能力,同样需要获得专业的成长。然而,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属于较为薄弱的一块,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为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专业发展及职业规划情况,来找到目前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对策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借助国培计划的开展,调查了江西省南昌、抚州、赣州、景德镇、九江、吉安、高安等地区183所幼儿园的参训教师520人,其中女性513人,男性7人;公办园203人,民办园317人;城市教师313人,农村教师207人。
(2)工具与方法:本研究在参考李金英《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②的基础上自编了问卷,分别从经济、工作、社会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
从学历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57.89%的教师初始学历仅为高中或中专层次。但在参加工作后,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再次进修并提升了学历,高中、中专层次学历者减少了22.89%,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者增加了9.23%。教师学历由参加工作时的高中、中专学历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大专学历为主。
通过交叉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学历起点的幼儿教师学历提升的具体情况。其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为372名,占被调查教师的71.54%。高中、中专起点的教师学历提升比率最大,达该学历层次者的39.53%;大专起点次之,达该学历层次者的17.90%。幼儿教师在学历提升方面呈现示出学历越低者,提升学历的行为越积极的态势。
2.2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在“所在幼儿园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的调查中,有42.11%的幼儿教师肯定了幼儿园具有很大或较大作用,但仍有45.19%的幼儿教师认为所在幼儿园的作用一般,即教师感受不到幼儿园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明显的帮助。
在“从哪些渠道获得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参加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常用的途径,其次分别为与同事交流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参加培训”之所以成为80%的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说明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幼儿教师切实地从中获益,得到了不少的专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国培计划的开展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幼儿园自身开展的教研活动影响力不足。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还有不少幼儿教师表示幼儿园很少组织真正有效的教研活动。
2.3 幼儿教师的职业规划
总的看来,有48.65%的幼儿教师打算继续在幼儿园工作,还有16.15%的幼儿教师想要自己创办幼儿园。因此,打算继续从事幼儿园相关工作的教师达64.8%。但仍有26.15%的幼儿教师尚未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学历的提升方面,有75.96%的教师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有学历提升意愿的教师占据多数。其中,打算自己创办幼儿园的教师深造意愿最高,达该选项人数的89.29%。可见,职业规划为园长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最强烈。
在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前景的调查中,有66.15%的教师持乐观态度,18.27%的教师持模糊态度。总体上,幼儿教师对于职业前景的态度是积极的。
3 讨论与建议
总体看来,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即使在参加工作进修后,仍以大专学历的教师居多。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幼儿园的帮扶力度不及国家层面的。从职业规划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仍将坚持在幼儿园工作,对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并有了进一步深造的需求。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给教师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虽然75.96%的教师表示自己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但在调查当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高达71.54%。这说明,幼儿教师虽然有深造意愿,但付诸行动者较少。因此,如何把教师的主观意愿转化为客观行动,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也听到不少教师对于学历的消极看法。
教师A:虽然我自己只有大专学历,但在我们幼儿园里,我的学历已经是最高的了。我们那里属于农村,大家学历普遍不高,还有一些初中生在我们幼儿园工作。所以我觉得学历提升不是很紧要的事情,我还不太感到这个方面的压力。
尽管这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与扶持下,学前教育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实际上,学前教育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同地域、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农村幼儿园、民办小规模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不高。处于这类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门槛低、要求低,因此,他们往往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讲,也没有学历的太多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对于本职业的科学认知,承认幼儿教师是一门有知识、能力要求的专业性职业,要从事好幼儿教师的工作,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注重个人内涵的提升,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保育服务。
3.2 给园所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 57.89%的教师(301人)认为所在幼儿园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作用一般或较小,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帮扶力度显然是不够的。纠其原因,还是不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不合格,上至园长,下至教师,都没有很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所致。
教师B:来到南昌参加国培,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也看了一些省级示范园,我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懂学前教育。我在这里听到的东西是我以前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接触的。这次学习给我的触动很大,跟一些公办园的老师沟通都有点儿脸红,总之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园长做为幼儿园的领头羊,如果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专业发展意识也不强,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幼儿园是很难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的。因此,园长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积极向外取经。要到一些办学较好的幼儿园里去学习经验,将学到的好的做法带回本园,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园长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本园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积极吸纳最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全园教师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3.3 给相关部门的建议
鉴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足,但实际行动力不足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导向上对幼儿教师有所引导。国家虽然一直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也规定了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但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仍然有许多幼儿教师未持证便上岗。
教师C:我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三年了,但还没有考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也没有催促我非要去考,反正周围很多老师都没有考,包括一些来了好多年的老师。所以我自己也就懒得考,但我也知道,如果考个证肯定会好些。
相关部门应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情况,推动幼儿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意愿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在落实的过程中,也能促进相关教师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保育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我们也看到国培计划开展以来,幼儿教师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高水平、有质量的职后培训,这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应该将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做成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方案,确保幼儿教师在入职后,仍然有机会继续学习,获得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3)规划项目《江西省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与改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JY3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5)规划项目《转型社会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特点研究――公办幼儿教师与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比较的视角》(项目编号:15YB162),2013年度南昌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y201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67-04
规模庞大的高职院校要保持竞争力并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构成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高等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学生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的青年(40周岁以下)专职教师,其职业发展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在进入高职院校从教以后基于专任教师工作岗位技术技能发展之上的教师职业发展,涵盖职业发展意识、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素质三个方面。职业发展意识是指高职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重要性及自身发展优劣势的认识,并积极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实践不断提升职业能力的自主性、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性,同时又能够准确认识和衡量职业发展的组织环境和发展机会。职业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及职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两个方面。职业发展素质是指由高等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决定的青年教师应具备的以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本研究围绕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内涵中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三个方面,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我国中原地区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选取该校13个院系的40岁以下(含40岁)的青年教师,调查时间为2016年4-6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利用网络完成统计,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83.6%。此外,本研究还借助访谈的方式,通过即时访谈和与调查对象预约时间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13人进行深度访谈,其中10人的访谈资料可用于有效分析。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确立和具体规划
关于高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意识,笔者结合访谈和相关文献资料,根据青年教师特点,自编《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意识自评量表》,所有变量均采用Liken五标度打分法,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共计15题。本部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量表进行因素分析,以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数作为影响因子来确定影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自我意识的因子个数,放弃特征值小于1的主成分。同时,以因子载荷量筛选量表的测试题,删除因子载荷量小于0.5的测试题,不予以统计分析最终得到11个测试题。对此11题的量表进行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后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3个,KMO值=0.711,主成分对原始试题的涵盖率达70.2%,经过统计分析后的旋转因子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旋转因子矩阵
测试题 因子
1 2 3
1.我了解自己拥有的技能及优劣势 0.919 -0.064 -0.059
2.我了解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0.886 -0.029 -0.101
3.我了解自己的个性和教育价值观 0.840 0.097 0.126
4.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发展优势 0.807 -0.057 0.055
5.我了解学校提供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0.004 0.799 0.009
6.我了解学校的绩效考核和人事管理制度 0.034 0.778 0.032
7.我了解本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0.018 0.760 -0.177
8.我了解职称/职务评定和晋升的条件 -0.101 0.730 0.148
9.我有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并能身体力行 -0.008 0.058 0.920
10.我对自己职业发展规划有具体的阶段性目标 -0.093 -0.046 0.858
11.我对自己职业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总体目标 0.123 0.010 0.807
由表1可知,因子1可以由1~4题解释,命名为“自我认知”,因子2由5~8题解释,命名为“职业发展机会认知”,因子3由9~11题解释,命名为“目标确立”。现将提取出的三个因子依据平均数高低排序,结果见表2。
表2 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意识状况
序号 因子名称 均值 标准差
1 自我认知 3.85 0.574
2 职业发展机会认知 3.78 0.563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青年教师;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B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对教师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飞速上升,青年教师已成为教育教学、指导实训与服务管理中的主力军。因此,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帮助青年教师更加健康高效地完成自我成长与提升,更是高职院校构建教师队伍的重要任务与课题。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规划问题
1.对专业发展存在误解
现阶段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意识较弱,认识不清晰,甚至有的青年教师根本不知道专业发展的概念,对专业发展没有进取心,只满足于完成学校量化任务,很少对个人专业发展进行规划。
2.教学素养不足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方面。在教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有限,对本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的缺乏使教学水平存在较大问题。从科研角度来看,青年教师在校期间对专业理论掌握较好,科研训练经历多,但阅历不足,实践科研经验不足,科研项目经手机会较少,研究方向存在盲目性,与专业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1]这些都不利于青年教师的长期发展。
3.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少
高职院校虽也举办各种培训项目,但在分配时仍存在名额有限、分配不均的现象。高职院校中有部分教师能时常参加培训项目,但有一些青年教师虽然已经参加工作几年,仍没有参加培训的机会。
4.专业发展缺乏有效指导
高职院校现阶段虽然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活动,但这些基本都集中于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且指导活动的时间有限,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发展规划方面的建议指导还远不能满足青年教师发展需要。
5.受制于心理压力而无法顾及专业发展
正处于成家立业阶段的青年教师,在现阶段具有较高的物质需求,但偏低的工资收入使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发展专业水平的好时机。另外,校园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与工作要求的提升,使青年教师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更肩负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班主任等诸多任务,更忙于论文、项目、职称等方面的工作,无暇顾及自身专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源分配支撑。
6.教学技能有限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及相关专业,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训练,尽管入职后参加过岗前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但时间短、内容广的培训无法真正帮助青年教师实现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锻炼与提升,岗前培训效果不理想。
二、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的实践意义
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是结合学校发展对自身进行分析与总结、明确职业奋斗目标,并为此进行计划与设计,其中包括教师职业的抉择、目标的设立、设想预期成就与具体实现的步骤等。[2]职业发展规划的实现程度,能直接决定青年教师的教育质量与发展前景,更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与改革方向。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职业规划能帮助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发挥自身潜能,助力教师的职业发展,帮助青年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三、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具体策略
1.高职院校要重视青年教师职业规划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建设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资源和实践践行者,关系到校园的兴衰,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能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指导。职业规划包括自我定位、目标设定、实现、反馈与修正几个基本步骤。高职院校应尽量了解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注重教师自我成长,通过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帮助青年教师发展。校园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场所,在青年教师确立职业目标时,校方职能管理部门应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指导与帮助。[3]
2.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青年教师应树立危机观念,将自我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作为基本心理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与规划自我职业生涯。不仅如此,青年教师应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缺点,提升自身能力,塑造专业发展。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管理
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有较大比例,由于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其理论素质匮乏,职业能力有限,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校方应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训。从对青年教师培训需求的了解入手,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安排与培训计划,尽量保障每个教师的培训机会。
4.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高职教育中,校方应针对青年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与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为青年教师从专业素质、规划、精神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制订符合其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其提供更加适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机会。院方应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与校园师资力量建设的发展目标匹配起来,达到共赢的目的。
5.校方应为青年教师减负
由于青年教师从事工作时间较短、收入不高,且面临成家立业的状况,因此具有较大心理压力,而无暇顾及自身专业发展。高职院校应对青年教师加大关心力度,关注青年教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尽可能提供帮助。
6.构建完善的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是青年教师实现职业发展的理想方式。以青年教师为中心,通过积累、创造与利用专业相关知识资源进行自我提升,适应环境变化。在组织管理中,学习型组织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可协调融合工作与学习。[4]其组织成员不仅能进行自我知识构建,自主管理,更能自主寻求学习机会,进行同行之间的专业交流,促进整个团队的共同发展。
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着重点。高职院校更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分析现阶段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阻碍,并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发展,以促进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的制订与实践,带动青年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郑 婕.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初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4-56.
[2]彭友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43-145.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范文6
Abstract: A variety of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article to deeply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 are also analyze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eacher assistance is presented.
关键词: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实施方案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implementa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98-02
0 引言
教师援助计划,可以称为教师心理援助项目、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管理,它是高校为教师专门提的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支持与福利项目。通过教师援助计划专业小组人员对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诊断,为教师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的指导、培训、咨询服务和切实的帮助,旨在为高校教师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升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帮助高校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教师和高校双向获益。
1 研究我国高校教师援助计划的战略意义
1.1 创建和谐校园,保持高校可持续性发展 一直以来,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校园,保持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是我省高校长期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宗旨。以人为本就是让高校切实地关心师生、尊重师生,就是要促进师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教师身心愉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环境,实施教师援助计划方案恰好体现了这些要求,通过教师援助计划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困扰的各种问题,实现高校人与制度、人与人、学术氛围、不同观点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创建和谐校园,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加强和完善高校师资管理 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校人才的竞争。高校对师资人才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高校的师资人才管理不仅包括对高校师资进行科学合理的招聘、培训和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生活及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只通过政策规章制度等措施,还要通过创建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氛围来实施。
1.3 合理规划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教师在职场道路上,需要建立和规划自身发展的目标,把握职业发展各阶段的工作重点。这样,在教师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身心焦虑的问题都能够进行合理调试和管理,教师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常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如情绪失控、挫折感、经常莫名的发脾气等状况,这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不利于高校教学正常工作秩序的开展。为此,高校需要切实关注和实施教师援助计划,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创建良好的高校文化。
2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实施方案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是一项系统、长期而艰巨性的工作,是一项循环反复性的工作。为此,高校教师援助计划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2.1 亟待政府与高校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保证计划的长期贯彻和执行 教师援助计划的实施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教育厅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真正为教师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服务,由政府或行业协会承担一定的费用,可以使教师获得免费的服务。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承载着学校的内涵文化,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如教师的职业心态和身心健康处于不良状态,则培养出的人才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为此,高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高校应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将教师援助计划方案形成制度化,便于长期贯彻执行。
2.2 组建专门的教师援助计划小组,保证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实施教师援助计划方案前,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这样才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实施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及时考察、辅导和帮助问题教师认识到身心焦虑的严重性,帮助其及时调试心理状态。高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组建专门的教师援助计划小组:一种是由高校独立组建,人员来自高校内部。专项小组可以是由高校内容的职能部门内部教师组成,也可以由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等职能部门人员组建,由于来自不同专业和环境背景的人员较容易掌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便于专项小组业务的开展;另一种是由专业的EAP机构组成,人员来自EAP专业机构人员。由于是专业的项目小组,可以较好地为教师提供各种心理辅导和帮助,具备专业优势;第三种是高校与校外的专业EAP机构共同组建的,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资源互补性,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作为EAP小组成员必须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如何有效帮助教师身心焦虑和职业压力问题。教师援助计划小组可以通过采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设计教师EAP方案需求调查问卷等,针对高校员工的个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储存和评定工作。这里需要注意:在收集、整理员工个人信息过程中,一定要保守秘密,教师个人情况对任何人和机构不能泄露,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给组织带来灾难性的破坏。除在遇到重大或特殊问题的情况下才能与有关的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
2.3 针对高校全体教师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
保证广大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针对高校全体教师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旨在及时给予教师帮助,缓解其身心压力。为落实高校教师援助计划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如通过广播、报纸、专门的网站等给教师提供各种服务,并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调试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保持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教师援助计划应采取自愿的原则给予教师个人帮助,避免出现抵触情绪。教师援助计划主要为教师提供三个方面的帮助: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关注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并掌握科学的缓解心理应对方法,改变内心焦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为教师设立心理健康资料档案,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给予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指导,防患于未然;第三方面是给予问题教师真心的关注与帮助。
2.4 高校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减少教师不良情绪 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增强高校团队的凝聚力,创建和谐的氛围。如定期开展文化体育运动和团队拓展训练。通常,人们在运动、娱乐中能够有效地释放身心压力和紧张情绪。特别是体育运动,可以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精神疲劳和职业压力,调试心理状态,获得愉悦心情。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外比赛,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抵制不良情绪。目前,较为流行的员工职业拓展训练,不仅可以缓解身心压力,还可以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到成功源于同伴的支持与帮助,使教师体会到一种归宿感和认同感,感到成为团队的一员而高兴和自豪。由于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之间会产生大量地近距离交流和身体接触,以一种非常原始而刺激的方式增加成员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这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减少教师流动率和流失率,减少团队内部的分歧和不良竞争性因素,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政策、文化和生活环境。高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为教师营造出公平竞争、择优选拔的用人机制,创建各种渠道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如创建茶话室、咖啡闲谈室、聊天室等,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态,让其有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并及时地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高校在考核各部门工作绩效过程中应将教师的工作状态及身心健康状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一个环节,这样,可明显改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并派专业的EAP小组为其提供帮助。
2.5 各部门管理者与教师本人共同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减少并避免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激励手段和管理系统工作。高校各部门的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共同制定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施:①围绕教师的职业生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价值观以及能力等个体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制定教师职业发展方向;②根据教师的业务方向、岗位定位制定阶段性发展战略和目标,承诺阶段性绩效目标,即培训、晋升和调岗,使教师理解并支持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减少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③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档案。通过阶段性的记录与阶段性目标实现的效果来了解和考察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并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定期或不定期地心理辅导与帮助,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汪霞.关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