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访谈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家访谈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家访谈总结

企业家访谈总结范文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创业起步”课程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开设的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新型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创业启蒙教育课。课程目标是依托专业,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具有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高校精品课程。2005年成为面向北京市高职院校开设的校际选修课。2007年团中央全国青联为该院授予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称号。2009年被评为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该校“创业起步”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着重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导” “学” “做”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该校教学团队根据创业教育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定位以及本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导”“学”“做”循环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导”——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启发和指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阅读案例、准备角色扮演等;“做”——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企业提供的项目,自主地选择项目进行创业体验。努力使学生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整个创业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形态,是对以往静态的、完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作为设计员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灌输知识的填鸭者。在这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指引下,被动的灌输性学习变成了主动的研究性学习。 

为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获得创业环境的亲身体验,该院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它包括七个部分:第一,企业家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来自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家,讲述他们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给学生以极大的触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第二,校内实训,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营经验。组织学生在学校内部尝试一些简单易做的商业项目,进行创业基本技能实训。第三,校外实训,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团队组织了大量的校外实习项目,包括市场调研、采访企业家或创业者、参观创业项目展览等,还与北京丽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使学生更直接深入地了解企业。第四,创业俱乐部,使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可以共同成长。kab创业俱乐部是学生自愿发起的校内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开展企业家访谈、企业走访、商业计划书竞赛、模拟企业经营等创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第五,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机会,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评选出的优胜团队可以入驻“创业工学坊”。第六,“创业工学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依托专业进行创业实践的平台。为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创业,该院实行创业导师制,帮助学生进行校园创业。一个创业项目从创意到形成商业计划书,从筹措资金到启动项目,都是由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创业工学坊”则为这一全程实战提供了实践场所。第七,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教师团队筛选出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创业起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创设的虚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企业经营,通过创业体验使学生更为理性地思考创业与就业的相关问题,处处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 

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创业起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始终贯彻立足于引导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指导方针,灵活运用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法无论多么荒唐和疯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第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形成一个明确创业思路,并自主策划、运营一个小项目。第三,嘉宾访谈:嘉宾可以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可以是成功企业家或知名人士,通过访谈形式使学生走出学校,使校外导师走进课堂,树立积极的榜样,分享创业心得。第四,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来反映某个设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第五,商业游戏:在教室里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再现商业企业运营情景的机会。将学生分为几个团队,展开相互间的商业竞争与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新奇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能从游戏中获得许多灵感启发。第六,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个别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的现象出现。第七,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案例教学。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学习对象,还能够和案例创作者展开面对面交流,加快学生的能力成长。 

创新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主体由教师变学生,教师角色由专家变为学习伙伴,学习重点由学习知识变为了解过程、体验角色,学生活动由单独学习变为小组学习,氛围由竞争变为合作,学生角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产出,学习态度由依赖变为独立,学习过程由固定变为弹性、灵活,对待错误的态度由尽量避免变为吸取教训,评估方法由考试测验变为描述现象与结果分析,教学目标从实践论证理论变为理论指导实践。 

三、突破性创新型的考核评价机制 

引入市场导向的新型教育理念,传统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压缩到只占10%,通过考试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采用的创新型考核方法有如下两种:(1)项目导向法。各个小组将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相同的商业项目,在竞争中真实体验商战的氛围,在合作中考核学生的合作盈利能力,使学生们在模拟实践中体味到市场的真谛。(2)市场检验法。评委通过学生讲故事判断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评价过程做到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和市场评价相结合。通过市场评价导向,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型的体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创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 

四、实践型的“创业导师团”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核心工作,只有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精品课程的高水平建设。“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统的教师团队不经改良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因此,该院组建了“创业导师团”。该团队共由14人组成,其中5位是具有一定企业经历的专兼职教授、2位初中级职称、2位知名企业家、3位创业者,其中奋战在市场一线的企业家参与授课占总课时的30%。教学团队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双师结构”特征明显。团队中有北京市高职院校教学名师,一直积极从事青年创业指导工作,在团中央创业教育培训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教师年龄结构梯队分布合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做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学院特别重视师资培养,邀请包括姜大源教授在内的众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培训,派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美国和加拿大考察创业教育、去英国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培训。目前为止该团队已有9人获团中央和国际劳工局颁发的“创业讲师”资格证书,1人获“北京市金牌培训师”称号,3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创业导师团”教研创新的学术氛围浓厚,近年来累计主持或参加了八项创业研究类科研课题项目,发表了十余篇创业类教学研究论文,主编和参编教材五部。这样的团队保证了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经验的支撑,很好地承担起了对学生创业理论、实践指导、信息咨询等多方面的教学任务。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 

1.引进高端电子教学技术,搭建先进的教学平台。该院2002年引进劳动部远程卫星创业教育平台,内容包括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经营、虚拟项目运作等仿真操作。2003年建成精品课程网站,满足学生在线学习需求。精品课程网提供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讲义(ppt)、考核方案、案例及大量视频资料,实现了全部教学内容电子化。2003年该院引进国际青年成就组织模拟经营电子教学平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真实完整的企业环境,通过网上经营、比赛,训练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2004年该院机电专业学生获北京市商业挑战赛网上模拟仿真经营三等奖。2005年引进erp沙盘模拟教学平台综合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erp模拟沙盘是利用实物沙盘,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2008年开始引进“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该平台通过大量实训让大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企业家访谈总结范文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LeBas和Latham依据演化理论指出[6],没有持续的R&D活动,就不会出现技术变革;不能有效地实现技术独占,就没有持续的获利能力,也就缺乏动力开展持续性的知识创造活动。因此,技术竞争力产生于那些通过开展技术活动不断产生和积累技术知识并获取技术创新收益的企业。薛求知和罗来军分析了跨国公司由技术垄断优势范式向技术竞争优势范式演进的过程,并详细分析了两种范式的不同[7]。他们强调,技术垄断优势范式突出表现在对核心技术和技术转移的控制,是通过对垄断技术的保护和经营实现长期的技术积累;而技术竞争优势范式则表现在跨国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对跨国技术资源与能力的整合方面,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来应变外部竞争环境的动态化和复杂化。然而本文认为,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割裂开的,面对技术变革不确定性的增强、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顾客需求的动态变化、行业竞争强度的不断加剧,如果只依靠技术的控制和保护,原有的垄断优势会很快丧失,只有持续地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资源整合,才能带来持久的技术竞争优势。然而,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保护技术并独占技术收益是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8]。因此,中国本土企业一方面需要持续地开展原型技术的研发和技术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独占技术在市场上的收益,从自主创新中获利。因此,本文将技术竞争力界定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运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表现为技术的先进性、协同性和获利持续性。自主创新是企业依靠自身资源或通过外部资源获取,独立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实现产品或工艺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最终从市场上获益[9]。根据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即技术原型的产生、产品的形成和生产、市场上的商业化),并借鉴彭光映和曾繁华总结的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竞争战略[10],本文认为,中国本土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技术竞争力,在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中脱颖而出,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活动,有效协同各类技术资源并独占创新成果在市场上的收益。由于本文是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背景,因此不涉及技术合作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本文所要研究的企业技术竞争力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三个方面。

环境不确定性引起了企业对战略导向的关注[11]。企业战略导向研究理论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是指导企业资源利用、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的观念、倾向、动机和愿望[12]。不同的战略导向,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解不同,也对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有不同的影响。战略管理与营销研究认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是影响企业战略和运营的两个关键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型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性、风险承担、先动性等理念指导企业行为。企业家导向强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主动制造变化和探索新机会的结果,突出了企业在战略和行为上的强势地位。而市场导向是一种反应式思维模式,强调通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并利用现有资源做出适应[13]。市场导向型企业更倾向于了解目标顾客的当下需求和竞争者的战略行为,在内部跨部门协作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大化。因此,现有文献普遍认为,尽管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具有很高的风险,企业家导向型企业也敢于冒险,并先于竞争对手,研发出创新性的新技术。与渐进性的技术改进相比,企业家导向更有利于新技术的突破以及新市场的开发和进入。市场导向型企业由于能够针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及时应对,因此在机会利用和避免不确定性威胁方面具有效率优势,但因为仅仅局限于现有的顾客、渠道和竞争对手,将企业的思维局限在已有的框架中而无法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现代企业即使能够通过自身的研发努力生成新颖的、独特的新技术,也有可能面临市场的丢失。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打下江山”,又如何通过技术独占机制的应用“守住江山”,从而提升和巩固企业来之不易的市场地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代表了企业的竞争状态。它是企业主营产品在其所有渗透领域内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或是在主营产业中的排名顺序[8]。企业参与技术竞争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竞争中的技术因素,建立一个使自己有利可图且持之以恒的市场地位。然而,不同的战略导向会因企业决策和行为的差异,影响技术活动的开展。现有文献研究了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作为对立面对创新突变性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14],然而近期也有文献证明除企业家导向外,市场导向也能通过强烈的创新意愿间接产生更多的创新性[15]。Baker和Sinkular则提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具有互补性[12],两者组合有利于企业利润的获得。目前两种战略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理论界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企业技术竞争力细分为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三个方面,研究其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影响。同时,引入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作为前因变量,探讨战略导向对企业技术竞争力的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对企业技术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战略导向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本的概念模型。

研究假设

俞文华分析了美、日、欧等在中国大陆开展的技术竞争,认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是促进其技术地位显著上升的重要原因[16]。如前面的论述,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长期持续推出创新性技术及产品并从中获益的能力,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技术研发是企业从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科学分析和反复试验等活动,是一项创造性、开拓性和实验性的工作,其结果是技术原型的产生。只有加强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并掌握技术的制高点,才能掌控竞争的主动权。技术研发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学习和技术变革[17]。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企业通过探索性学习,可以搜寻新的技术机会、产生新的技术知识,这种企业内部产生的知识具有较高的隐性和情景依赖性,相对于外部获取的知识,具有更强的不易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另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不遗余力地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探索新的未知,避免企业技术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没有持续的技术研发,就不会有新技术的产生[6]。Intel成功的例子说明,往往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变革来自于企业内部,是技术外部获取和模仿跟随策略所无法企及的;同时,持续不断的研发努力是实现自主技术领先开发的基础,能够引领技术前沿,从而确保了IntelCPU市场霸主的地位。因此,技术研发能够帮助企业凭借新颖的、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特有的研发知识拥有行业技术竞争的主动权,提升并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1a:技术研发与企业地位正相关。#p#分页标题#e#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精尖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即使有些技术被成功研发,也可能被束之高阁,无法进入市场和消费者手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避免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链条出现断裂,申长江认为[18],企业在将原型技术发展为适于商业化制造的产品或工艺时,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技术资源,将多门类技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发挥其协同优势,实现技术向新产品和大批量生产的转化。刘瑶借助海尔集团的案例说明,企业有能力并有效实施技术整合是判断其竞争力的重要依据[19]。Ianisiti首次提出技术整合的概念[20],他认为,技术整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在新产品或制造流程开发的过程中选择、甄别、提炼和应用所需技术的活动。邓艳和雷家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技术整合的研究,将其细分为面向产品开发的技术整合和面向大规模制造的技术整合[21]。前者可认为是从原型技术到具体的产品方案,简称为产品化,后者是从单个产品技术到可批量制造的技术,简称为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是应用原型技术开发出高质量和高性能的产品;工程化是将产品批量化和高效率地制造出来。Ragatz、Handfield和Petersen研究证明了尤其是在技术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高的行业,企业技术整合是决定新产品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指标,这对企业快速并持久的占领市场具有重大影响[22]。此外,技术整合需要跨部门的交流与协作,这有利于企业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移,还可以消除组织中的各种边界和障碍,保持组织柔性。在技术整合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审度内部的技术基础,还需要关注外部市场环境,如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和顾客的偏好等,才能有效地对各类技术资源进行甄选、应用和重组。因此,技术整合加快了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1b:技术整合与企业地位正相关。

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创新企业都能够从创新中获利,真正的创新者也不一定是市场上的赢家。企业不仅需要关注技术产生阶段,还应该致力于市场的开发和占领,尽快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才能确保市场地位的稳固。技术独占是指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在市场上通过独占机制的使用确保其从创新性的技术中获益,避免因竞争对手和跟随者对创新企业核心技术的复制和模仿而丢失创新收益[23]。只有能够独占技术创新收益的企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取技术竞争力。现有文献通常用独占机制的有效性来衡量技术独占性[24-25]。独占机制是用来保护技术研发中不断增长的租金的手段[25]。独占性最重要的维度是技术的本质和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法律保护机制的有效性[23]。后来又被学者归为两类[26]:一种是通过明确技术所有权独占创新收益,又被称为法律独占机制;另一种是企业的战略,通过商业秘密、市场领先、互补性资产等占用技术创新收益,又被称为战略独占机制。专利在技术占用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专利权享有垄断利润,二是通过专利许可、或增加谈判砝码使企业获益。企业保护技术的垄断地位和独占技术扩散和转移的收益,成为企业技术竞争的有力武器。然而,信息披露风险性高、专利申请手续繁琐和维护成本高等原因也限制了专利在保障创新收益方面的局限性[27]。Cohen等认为[27],商业秘密、领先市场和互补性资产等在除化工和医药行业外均具有比专利更好的独占作用。商业秘密能够用较低的成本保密核心技术不被模仿,避免竞争对手侵吞创新企业的市场份额。领先市场是指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快的速度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发挥先动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互补性资产包括支持创新产出的声誉、渠道和制造能力等。Teece认为[23],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只有拥有难以被模仿的互补性资产才能成功实现新技术的商业化,并从技术创新中获得收益。企业声誉作为无形资产,具有很强的市场感召力,是奠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基础。渠道关系有助于创新企业获取终端市场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销售成本,将创新成果递送到最终用户手中。制造能力优势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从而提高创新利润。因此,总的来看,技术独占机制的有效性对企业创新过程商业化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只有经过成功的创新商业化,企业才能真正地独占创新收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从而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c:技术独占与企业地位正相关。

企业家导向是一种通过内生的新思维、新决策和新行为来主动影响外部环境的战略方式[13]。企业家导向型企业强调对未来技术、需求和竞争的预期,主动开展技术突破和领先开发活动,愿意进行风险投资并承担风险。技术研发虽然可以促进新颖性技术的产生,但其过程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风险性、长期性和资源消耗性。企业家导向型企业认为,突破性的技术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从技术研发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并积累经验。它们对所研发的技术前景充满信心,愿意打破技术常规,支持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对技术风险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并且愿意承受研发失败所导致的损失;同时,强调研发战略的先动性,激励研发团队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新技术。因此,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更愿意加大研发支出,鼓励企业内部开展持续的研发努力和新技术的产生,为技术研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新技术的新颖性和难以模仿性。因此企业家导向偏向于促进技术研发。市场导向引导和激发企业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己的思维、决策和行为,是一种适应性战略方式[15]。市场导向致力于应对现有顾客需求和竞争者行为的变化,回避对未知采取冒险行为,从而限制了探索性和超前性思维的产生,而探索性和超前性思维正是新技术研发的主要来源。第二,尽管有研究证明,市场导向也是进行技术改进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技术原型的产生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而市场导向会避免投入大量资源尝试这样一个试错和探索过程[28]。第三,技术研发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持续新知识创造和积累的过程,市场导向强调对外界环境的及时回应,不愿开展耗时长久的原型技术的研发活动。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导向关注的是当前的技术基础和渐进性的改进,从而抑制了高风险、高投入和长期性的新技术研发。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a: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研发正相关。H2b:市场导向与技术研发负相关。#p#分页标题#e#

技术整合需要对多种技术进行调查、评估、选择并整合到产品开发和大批量生产中去。在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始终需要关注已有技术选项和外部环境的有效匹配[20]。其中,产品化阶段需要考虑外部竞争环境和顾客偏好,工程化阶段需要考虑供应商批量供应和生产能力。市场导向正好为技术整合创造了合适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观察和分析,避免了技术整合的盲目性,通过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加速了技术整合的效率,因此,市场导向促进了技术整合。然而,技术整合过程中仍然面临整合风险[29],现有技术选项能否发挥协同优势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实验和探索,而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愿意承担风险,并投入资源尝试多种可能性,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技术整合的目的是将技术应用到产品创新和批量生产中去,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更具有前瞻视野,致力于寻求新顾客、挖掘现有顾客的潜在需求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同时企业家导向鼓励企业主动引导外部环境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整合成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本文提出:H3a:企业家导向与技术整合正相关。H3b:市场导向与技术整合正相关。

企业家导向反映了企业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驱动企业主动制造变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部技术创新性追求上,而市场导向则表现为通过“市场拉动”促使企业对变化做出回应,更多地关注市场上顾客、竞争对手和其他环境要素下的状态[30]。因此,市场导向具有较高的市场协同性,促使企业开展更多的市场活动。首先,市场导向型企业将竞争者视为威胁,他们更加关注技术独占问题,促进企业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市场导向型企业善于对市场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把握,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专利战略获取垄断收益、许可费用,亦或是增加谈判筹码,也可以采用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核心技术不被模仿。第二,市场导向型企业在确定创新成果进入市场的时间时,不仅要全面考虑顾客和竞争对手的状况,还需认真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以应对领先市场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第三,市场导向型企业关注企业声誉构建和促销活动,旨在提升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度和顾客认同度;同时,由于了解自身营销资源和技能的优劣势,市场导向型企业善于运用互补性资产帮助企业获取创新收益。本文认为,技术独占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的需求环境和竞争环境,市场导向对外部当下环境的关注和回应促进了技术独占机制有效性的发挥,而企业家导向忽视外部环境,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创造环境,而不“审时度势”,将面临新产品和新技术合法性的缺失,无法快速博取市场认同,从而限制其市场收益的获取。因此,本文提出:H4a: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独占负相关。H4b:市场导向与技术独占正相关。

实证研究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国内600家技术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预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测试、修正与完善。通过面访方式进行正式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45%。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研究企业层面的技术竞争和技术创新行为,因此调研对象锁定在了解企业整体状况的总经理或者高层管理人员。调查的样本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等,遍及广东、陕西、河南、天津、甘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四川、上海等省市,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机械、电子和通讯等行业。本文对自变量均采用多题项李克特7级量表的度量方式。采用过程变量来表征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考虑到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时滞性问题,本文通过考察企业过去3年中在研发努力中的表现来度量技术研发。技术整合,主要是指组织内的知识整合和技术协调,因此参考Iansiti研究内部技术整合的题项[24],并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特点,共设计了3个题项。虽然技术独占在理论和实践中很重要,却难以直接测量。因此,许多学者都试图通过检验各种独占机制的有效性来间接地度量独占性[24-25]。本文设计6个题项考察了法律机制和战略机制的有效性[26-27]。对于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测量题项则采用赵根申等(2006)的量表[31]。关于因变量,本文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市场地位,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进行度量。询问被访者所在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分别用1—前15%,2—前15%~30%,3—中间,4—后30%~15%,5—后15%表示。同时,本文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作为企业市场地位的变量,用李克特7级量表法度量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1表示很低,7表示很高)。另外,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对竞争性产业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将行业类型、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竞争强度作为控制变量。

首先采用SPSS18.0和AMOS18.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系数表(见表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间相关性很低(相关系数小于0.5),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适合进行进一步实证分析。采用Chronbach'sα系数和组合效度(CR)来检验量表的信度。通过表2可以看出,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α值和组合信度均大于门槛值0.7[32],说明变量的度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理论测量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χ2=319.050,df=179,χ2/df=1.782,p=0.000,GFI=0.900,CFI=0.945,IFI=0.946,RMSEA=0.054)。另外,所有度量指标在其所在构念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平均可提取方差(AVE)百分比均大于50%,这意味着每个潜变量的度量都是有效的[33]。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本文应用AMOS18.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变量间的路径效应,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389.147,df=201,χ2/df=1.936,p=0.000,GFI=0.882,CFI=0.927,IFI=0.928,RMSEA=0.059)。

由于因变量企业地位在调研问卷中是反向编码,因此,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均与市场地位的测量指标负相关,且统计显著,说明技术竞争力的三个方面均可以促进企业地位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市场导向和技术研发间具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096,p>0.1),而假设H2b认为,市场导向抑制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因此假设H2b没有得到支持。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独占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虽然为正,但无统计其显著性(β=0.076,p>0.1),与假设H4a预测的方向相反,因此假设H4a也未通过验证。除此之外,其余7个假设均得到实证支持。概念模型中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如图2所示。为了检验概念模型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企业地位的变量,市场份额的增长,作为因变量,重新检验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图3中显示了统计检验的结果,该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和图2中的模型接近,说明模型拟合良好。由于市场份额增长采用的是正向编码,因此从图3可以看出,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均与企业市场份额增长正相关,且统计显著,再次验证了假设H1a,假设H1b和假设H1c。另外,与图2中的路径结果相似,在图3中,企业家导向显著地影响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从而支持了假设H2a和假设H3a;而市场导向与技术整合、技术独占显著正相关,从而支持假设H3b和假设H4b;企业家导向虽然与技术独占正相关,但无统计显著性(β=0.078,p>0.1),假设4a再次未通过检验;市场导向与技术研发之间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β=0.098,p<0.1),在0.1的统计水平上边际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企业家导向是促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的主要战略动因,而市场导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技术整合和提升技术独占方面;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均促进企业地位的提升,但和技术研发与技术整合相比,技术独占对企业地位和市场份额具有更强的直接影响。#p#分页标题#e#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立足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背景,研究了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构成,根据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技术竞争力细分为三个方面,即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同时,构建了企业战略导向、技术竞争力与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之间路径关系的概念模型,并以中国270家技术型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第一,技术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由于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研发、整合和独占的优势,从而产生企业特有的、难以在市场上购买也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的、在企业长期创新实践中产生并积累的优于其竞争对手的一种能力。企业技术竞争力不仅表现在企业内部的新技术原型的研发,还包括可能跨企业边界的技术资源整合活动,以及市场上的技术创新收益的独占行为。因此,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竞争力,任何单一方面的优势都不能保障企业在技术层面持续地优于其竞争对手。现有的关于技术竞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技术先进性,而本文从技术产生、技术应用和技术获利三个方面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技术竞争的过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简洁、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二,研究证明了企业技术竞争力对企业地位和市场份额的促进作用,说明对于技术型企业,技术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实证结果表明,与技术研发、技术整合相比,技术独占对企业地位具有更强的直接影响力。牛永革和李蔚认为[8],建立卓有成效的战略防御系统能够遏制竞争对手的挑战行为,保护技术在市场上的获益,是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本文的研究支持了他们的观点。本文认为,尽管技术研发是企业参与竞争的立足之本,但是技术成果的最终竞争力体现在市场方面[34]。

第三,企业的战略导向对企业技术竞争力具有差异性影响,企业家导向促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而市场导向促进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该结论说明,企业家导向与市场导向并不是相互矛盾、不可调和的,企业家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恰当融合对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更好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Baker和Sinkular、杨智等的研究[12,30],认为两种导向相结合的企业有着比单纯执行某一导向的企业的绩效更好。另外,与Christensen和Bower的研究不同[14],本文的市场导向对探索性和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负向影响没有得到支持。Vázquez等认为[15],市场导向通过创新意愿会间接影响技术活动的创新性,这给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说明仅仅研究市场导向与技术研发之间的直接关系是不够的,挖掘它们之间存在的复杂作用机理是本文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其次,企业家导向对技术独占的负向关系也没有得到支持,这说明,企业家导向并不是技术独占的直接影响因素。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敢于冒险挖掘未来的市场需求和挑战市场竞争,也许能够通过新市场的探索和开发创造创新收益。高展军和李垣认为,企业家导向有利于市场导向的培育[35]。因此,虽然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独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也许可以通过市场导向间接影响技术独占。

面临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企业如何参与并应对双重竞争局面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现代企业的竞争目的由谋取短期利润向谋求长期竞争优势转变,竞争内容由价格竞争向产品、服务竞争以及更高水平的专利竞争转变。这些转变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不遗余力地发展技术竞争力是技术型企业提高其竞争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企业评价和发展技术竞争力并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企业家访谈总结范文3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For emerg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ampus culture is in a period of 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in the whole advancement period of college culture, department culture construction tends to lack origin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composition and existing of the culture in emerg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relying on three main bodies, completing the three combination, implementing the six major projects.

关键词: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六大工程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epartment culture;six big projects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43-02

0 引言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系部基层单位在其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系部文化具有价值引导、精神陶冶、行为规范、团队凝聚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但对于新兴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其系部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

1 系部文化建设的特点与内容

1.1 系部文化建设的特点 系部文化作为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涵和外延上与学院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但作为系部文化,与具体的专业、具体的人结合以后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征。

1.1.1 系部文化是教育与职业的有机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从性质上来说,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教育的一种种类,因此,具有鲜明的教育特性,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姓“职”,是一种技能教育,它区别于一般的中学高中教育,也区别于研究性本科院校等教育类型,它更注重职业性,因此,在系部文化中,结合不同专业要体现中职业的特点、体现职业的要求和核心要领。

1.1.2 系部文化是学院文化和专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系部是以专业为载体的,因此系部文化在学院文化的指引下,更要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结合系部二级组织机构的构成要素,凝练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文化精神。在学院整体文化下形成一脉相承、百花齐放的局面。

1.1.3 系部文化是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学院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大学文化,“学以师而名,师以学而治”、“教学相长、诲人不倦”等等仍然体现在教育的一般范畴上。而系部是真正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客观载体,在办学过程中,与不同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因此,在系部的行为中或多或少都映射了企业文化精神,而且特别是现代冠名班、订单班的兴起,更是直接将文化的因素植入到教学过程。因此,系部文化的建设正是将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实现空间与时间的位移。

1.2 系部文化建设的内容 系部文化建设应该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职业文化五个方面。

①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系部文化的灵魂,它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特征和目标追求。外显为系歌、系训、系风。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即系部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包括系容系貌、系部环境、系部布置等这些外在的因素,也包括图书报刊资料、教学设施、实验实习设备、生活设施等现实的物质条件。③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核心是行为规范和惯例,包括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和奖惩制度等,是保证系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④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系部传统及观念的认同在师生员工言行举止上的具体可感的表现,是系部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的综合反映。行为文化是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和坚持传承和发扬的。可以说行为文化是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⑤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是结合专业和职业特点,总结和凝练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职业文化因专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也蕴含一般职业道德的内涵。

2 新兴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兴高职院校多数是通过中专升格形成,时间短、历史积淀少、中专阶段文化层面比较单一,因此,现阶段,新兴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现状凸显如下特点:

2.1 文化建设层面较低 目前,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层面建设比较成熟,很多系部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宣传阵地,开展了班级、寝室等为载体的活动;制度文化在外显层面相对成熟,但其执行、检查等管理还有待完善。其他类型的文化建设略显滞后,层次不齐。精神文化和职业文化都处于摸索和初创阶段,整体文化建设层面不高,生动力不强。

2.2 师生认同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文化建设的层面不是很高,还没有上升到所有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因此很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表现为物化的东西,还没有转化为每位师生的自觉行动,甚至大家对精神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文化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

2.3 职业文化建设层次较低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突出和强调与企业的结合和融入,因此,很多院校都积极探索多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举办了冠名班、订单班、校企共建实训室等。但这些合作还多数停留在物质文化层次的引入,其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融入还有待这种活动来实现。

3 新兴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途径

3.1 依托“三个主体” 校园文化和系部文化的形成需要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心口相传,才能不断形成积淀,因此发挥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3.1.1 锻造一支会学习的管理队伍 系部行政管理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队伍,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和影响到系部工作的开展,关乎系部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在系部管理队伍建设上要组建学习型团队,根据工作性质,科学安排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岗位工作流程,明确岗位奖惩制度,从基本工作面上规范团队行为。同时最为重要的是把系部文化精神通过不同载体传输给每一位行政工作人员。特别是加强系部行政工作人员日常学习制度,通过定期的管理学、行为学等的学习,提升整个管理干部队伍水平。另外,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和发挥每位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系部管理上抓大放小,充分展示每位员工的工作能力,为其提供发展空间。

3.1.2 培养一支勤钻研的师资队伍 教书育人是系部精神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系部的基本职能。而要实现系部五个层次的文化,特别是职业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主体就是教师队伍。因此,在教师队伍中培养双师双能人才、实施教师企业顶岗、引进稳定的兼职队伍、形成教师研究团队、开展教师专题研究 、指导学生社团等具体活动来锻炼教师队伍,树立教师队伍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

3.1.3 发展多元化的学生干部队伍 系部文化的执行主体和传承主体学生队伍在系部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众多学生群体中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发挥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干部的作用;同时还要培育其他层次的学生干部队伍,主要是学生社团特别是专业社团骨干、党员干部队伍、班长队伍等。

3.2 做好“三个结合”

3.2.1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 文化建设中,要将系训系徽上墙、充分运用板报、网站等有形载体宣传无形文化。在物质文化中划分出若干具有典型特色的区域,开展诸如系部风采展示、系部阅览室、系部发展展馆、专业展馆等。

3.2.2 制度文化与系部管理相结合 加强系部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制度文化通过不断的深化和运用进而内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促进系部管理提升。

3.2.3 行为文化与职业文化相结合 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将企业文化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专业建设、主题活动当中,不断营造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

3.3 实施“六大工程”

3.3.1 形象工程 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①硬件形象,具体包括系部教学、办公环境的布置美化、宣传阵地建设、班级教室、寝室的布置与设计、系部公共区域的建设;②教师形象,体现在教学有水平、管理有层次、服务有质量;③学生形象,体现在品德高、学风正、行为端、口碑好。

3.3.2 制度工程 删繁就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形成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并且在系部工作中实行制度执行的闭环管理,有监督有奖惩,切实提高制度文化的影响力。特别提升对管理队伍的重视程度,加强管理队伍的学习和培养力度,提升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拓宽管理队伍的外延,将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都纳入管理队伍范畴,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3.3.3 文明工程 通过在师生中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在这一工程中着重要做好系部的顶层设计,依据年级和学期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如第一年以人文素养为主线,开展感恩教育、理财教育、礼仪表达、宿舍管理等活动;第二年以专业素养为主线,开展专业竞赛、专业体验等活动;第三年以就业素养为主线,开展社会实践、求职面试等主题活动,将育人工作与管理活动有机结合。

3.3.4 系企工程 系企工程的实施途径主要依托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渗透,通过教师在课堂当中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际的企业运作案例来加深学生对职业文化的理解;②专业改革,在专业建设当中大胆的吸收企业元素、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学生实习实训上贴近企业实际,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学材;③实习实训,精心组织和设计好学生的企业实习活动,将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场地结合起来,依据专业的特点采取学生走出去或者虚拟企业引进来的方式来实现学生顶岗实习;④开展企业讲堂、企业认知、企业家访谈等活动,不断融入企业元素。

3.3.5 社团工程 加强社团建设的指导力度,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指导专业社团开展各种活动。一方面对教学起到补充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易于全系形成浓郁的专业氛围。

3.3.6 榜样工程 在系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树典型、扬正气、促和谐”的基本建设原则,要对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报道宣传。可以在系部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系部十大优秀毕业生”、“党员标兵”、“系部感动人物”、“各类标兵能手”等评选活动,力争覆盖广泛、典型意义突出,从而形成一批向上的积极力量引领系部发展。

总之,新兴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和发展过程,同时也需要在整个学院文化建设的指引下不断创新,突出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鲜明特点。

参考文献:

[1]赵红深.打造高职院校系部特色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

企业家访谈总结范文4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乳品企业;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5-0040-06

我国乳制品业在食品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担负着促进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分享更多市场利润的重要任务,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现代奶业作为重点领域发展。近年来,国内乳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行业的资本性投入继续增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平均利润率逐渐趋薄。同时,我国在加入WTO后,奶业在关税上失去了保护,国外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乳品行业国际化市场竞争。许多中小乳品企业有的被兼并,有的开始为大企业贴牌生产[1]。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有828家,亏损企业为181家,亏损总额达9.03亿元[2]。因此,我国乳品企业唯有构建适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Collins和Porras在《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中强调:“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Hofstede认为企业间存在文化差异,员工的行为模式受企业文化的影响[3]。可见,企业文化是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差别,利用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文献述评

1981年,美国学者Deal和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4]。我国学者王德胜将企业文化特征概括为独特性、价值性和成长性[5]。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受其所在的社会、地理和经济等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内部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组织特色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多数员工的“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是企业文化价值性所在。企业文化的成长性是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过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随之不断完善、调整和升华,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

与企业文化相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时间要稍晚。1990年,美国企业管理学家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不仅要注意外部市场的变化,更要注意企业内部因素,要善于培植具有独特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6]。Meyer和Utterback在技术观点的基础上扩展了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他们指出企业核心能力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7]。我国学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蕴藏于企业所涉及的各个层次(包括经营环境、企业、学科、技术、产品、核心子系统等),是由能力元和能力构架组成的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的知识系统[8]。楼迎军总结认为人们对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即创造顾客价值(对最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延展性(有力支持企业业务向新领域延伸)[9]。结合乳品企业的发展特点,俞燕提出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奶源、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环境等资源要素经过有效整合而形成的、能够创造更大顾客价值的、支撑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与能力的有机组合[10]。

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方面, Collins和Porras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内学者万守杰也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11]。王德胜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契合度两方面评判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得出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5]。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针对一般企业,对特定行业的研究很少,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研究时,也只是简单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少量的定量分析如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专家模型[12]、主成分分析和ISM-Fuzzy AHP模型分析法[9],主要用于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构建与评价,样本大多来源于调查问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肖泽磊和李帮义等基于企业家访谈录采用文本信息挖掘方法,提炼出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因子,并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帮助相关企业合理定位[13],但是由于企业家在短暂的采访时间内并不能完整概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且思维受采访者提问的牵制,所以样本数据缺乏完整性。还有俞燕构建了基于AHP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伊利为标杆企业,选用新疆三品企业为代表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10],该研究虽然针对乳品企业,但具有区域局限性,而且没有说明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可见,针对乳品企业这个特殊群体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特别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0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上公布的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作为样本,认真分析了这些企业在官方网站上描述的企业文化,并参照全球乳业20强企业中排前两位的雀巢和达能的企业文化特征,提炼出24个关键词(具体见表1)。由于企业文化不是某个领导的个人臆断,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企业成长发展的积累,所以从企业文化中提取的关键词能全面反映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通过使用信息挖掘手段挖掘隐藏在企业文化背后的使企业走向成功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其他食品企业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表1给出了24个关键词的内涵,根据关键词的内涵,按照官方网站描述的企业文化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出现的频率来分别给其打分。由于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描述很简洁,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都不高,所以本文采用两分制,一次未出现得0分,出现1次得1分,出现2次或2次以上得2分。虽然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有53家,这些企业在全国800多家乳品企业中是比较成功的,但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对企业文化有详细描述的企业只有43家,所以本文共收集到43家乳品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供分析(见表2)。

(二)分析方法

为了分析不同企业对核心竞争力因子的不同态度,选择聚类分析方法[14]。聚类分析是将物理或抽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同一个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每一类乳品企业成功的真正因素,并以此为标杆,激励其他相似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事先不确定将样本分成多少类,并且是按照关键词对企业进行分类,所以采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在设置聚类分析的具体方法时,考虑到样本数据为离散、整数、无量纲数据,样本之间的方差大小能很好地反映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所以本文在聚类方法上选择Ward法,度量标准为平方Euclidean距离。

(三)结果分析

借助SPSS16.0软件对收集到的43个样本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如图1所示。根据绘制的聚类树分析每一类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发现,企业明显分为两大类:一类同时强调人才和产品质量,以伊利和三元为代表,国外以雀巢为代表。在第一类有11家企业,全部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涉及到此内容,而且得分都是2分,并且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对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影响因素都有所侧重。而第二类企业则重点强调产品质量,以蒙牛和光明为代表,国外以达能为代表,这类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单一,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很多影响因素。其中第二类还可以分成两个小类,这三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具体构成见表3。以上述企业为标杆,可以探寻乳品企业产品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以伊利和蒙牛为例,见表4。

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乳品安全信心丧失,乳品市场一度萎缩,2009年乳品消费需求得到恢复性增长。而最近两年乳品生产又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乳品行业信誉的恢复,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受到致命打击。消费者尤其担忧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趋向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2]。质量安全成为影响乳品消费的关键因素,而消费决定生产,乳品企业尤其需要强调产品的质量。例如,蒙牛从奶源、工艺和检测等多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员工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经营管理的执行者,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影响都是通过对员工的影响来实现[11]。乳品企业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人才争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企业人才。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伊利拥有伊利商学院和伊利-利乐专业学院,采用集团、事业部、分子公司三级培训体系。

三、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拓展

对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是维持及获得竞争优势的媒介[15]。当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刚性时,必须对各种能力进行创新,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创新不但是核心竞争力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各种关键能力创新的先导[16]。随着顾客需求多样化,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加之我国乳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的基础能力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强调人才和质量,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得到拓展,将科技、学习和环保纳入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使之嵌入企业文化,依靠文化力影响企业的各项行为。

(1)科技是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乳品企业忽略了奶源建设和新产品研发,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致使战略重点移向销售市场。从乳品市场看,各个品牌的乳品在产品层次上竞相模仿复制,产品趋同,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各大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以价格战、促销战等方式来扩大销量,而这种竞争方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乳制品不仅注重口感、口味,而且关心其营养成分及功能性、安全性,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优质、安全、风味、便捷等特点的产品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对类型、规格、包装、口味等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寻求突破,充分考虑加工原料(专用品种和基地建设、贮藏保鲜)、加工过程(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和设备)和加工产品(包装、流通)等环节的动态发展变化。

(2)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资源,学习是企业积累知识的途径。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造能力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快速实现。学习本质上是传承与创新,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既是经济行为,又是发展行为[17]。由于环境变动和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学习是企业通过采取有效的行动而提高企业能力的过程[18]。已有的一些文献表明,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20]。乳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学习型组织,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利用每个人自我超越的潜在心理,设计共同愿景,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不但鼓励个人学习,还要重视培养企业团队学习精神。员工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团队通过共同学习、共享知识、经验,有效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21]。

(3)保护环境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前提,也是响应低碳发展的理念。Hart认为,传统上管理理论重视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忽视了自然环境约束,因而提出了更包容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处理相互关联的污染预防、产品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三种战略基础上[22]。乳品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往往冠之于“绿色”,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企业的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乳品企业宣传的绿色产品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首先必须做好环保工作,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加强奶源基地的环境保护。

四、结 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系到乳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在乳制品行业中销售额靠前的乳品企业的较为成功的经验,利用信息挖掘工具提炼出隐藏在企业文化内部的难以量化或描述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帮助乳品企业识别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前乳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向,从科技、学习和环保三个方面拓展了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当然,本文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根据企业销售额选择样本,而不是综合效益;核心竞争力因子内涵的准确界定问题,这些都有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秀丽,姚艳.浅谈提升黑龙江省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商业研究,2009(1):80-82.

[2] 刘玉满,李胜利.中国奶业经济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Hofstede G,Neuijen B,Ohayv D D,et al.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 286-316.

[4] Zhang D. 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

[5]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6] Prahalad C K,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 79-91.

[7] Meyer M H,Utterback J M. 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1): 29-47.

[8] ,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24-32.

[9] 楼迎军,荣先恒.基于ISM-Fuzzy 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1):97-103.

[10] 俞燕,黄文胜.基于AHP 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18-22.

[11] 万守杰,毛明芳.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6(9):88-90.

[12] 郭岚,张祥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7,25(1):132-137.

[13] 肖泽磊,李帮义,项喜章,等.中国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4):20-24.

[14] 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5] Utterback J M,Afuah A N.The dynamic “diamond”: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spective[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8,6(2-3): 183-200.

[16] 王德胜.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21):187-188

[17] 赵建辉.学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以企业组织为例[J].管理世界,2006(3):148-149.

[18] Kim D H.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35(1):37-50.

[19] Ellinger A D,Ellinger A E,Yang B,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ncept and firm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2,13(1):5-22.

[20] Yang B,Watkins K E,Marsick V J. The construc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imensions,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4,15(1):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