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寓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鹬蚌相争寓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鹬蚌相争寓意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1

关键词:榜样激励;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谢云(1979-),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辅导员专项)“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思想教育活动的设计”(项目编号:2011SJB8801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84-02

榜样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榜样教育正具备这样的教育力量。它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大学生通过耳闻目睹榜样的感人事迹,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激发起模仿和追求榜样的愿望,外在的榜样转化为催人上进的内在力量。然而在实践中,虽然树立的榜样都是积极向上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但是激励的效果却存在很大差异。正确看待榜样激励效果的差异性,分析差异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是充分发挥榜样教育作用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的基础。

一、榜样激励效果客观上存在差异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者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习得认知技能和新的行为方式”,“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然而,由于社会多元价值涌现、个人自我意识提升,在面对来自榜样传递的信息时,高校大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取舍,最终表现为激励效果的差异。

1.榜样激励效果存在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

部分大学生对榜样持欢迎、接纳的态度,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能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呈现出榜样与受教育者态度的正相关性;但是另有一些学生对榜样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反对也不赞同;还有少部分人对榜样持反对态度,对榜样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嘲讽与否定,认为这些榜样的行为是“虚伪的行为”,是“不可理喻”、“违背现实”的,榜样的激励作用和受教育者的态度呈现负相关性,典型越突出,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越强烈。

2.榜样激励作用强度有差别

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榜样的激励作用强烈,程度较深,可以影响到他们的认识、情感、态度、意志等各个方面并形成良好的固定的行为习惯。这部分学生能将榜样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方向,能将榜样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榜样的激励作用强度较弱,可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上,不能形成强烈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更无法产生与榜样相似的行为。

3.榜样激励作用延续时间上有差异

很多人能将榜样传达的信息作为自己终身信奉信念,将达到榜样标准作为自己长期的奋斗目标。例如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国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雷锋精神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但是还有一些人,榜样的事迹对他们也有影响,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出现了“当场感动,过后就忘”、“三分钟热度”的现象,激励作用持续时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二、榜样激励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使榜样发挥激励作用时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观念的相互渗透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也给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现阶段大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心理困扰、态度中立、个体本位、物质领先、选择自主的特点。在行为选择中,“自己做主”的因素加大,“外部影响”的因素逐渐变小。对于同样一个事物,大学生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点等来自主决定取舍;有的人重视来自榜样的影响,有的人则可能忽视,呈现出对外界刺激作用的不同步,反应也就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榜样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激励的效果

榜样的特点直接决定着激励效果。首先,榜样的激励作用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如果树立的榜样具有清晰易辨的特点、突出典型的先进行为,就容易迅速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其次,榜样行为越简单、行为结果越容易得到验证和鉴定的,榜样行为就越容易得到模仿,激励效果就越明显,影响范围就越广。最后,榜样的先进思想和行为越适应受教育者自身认知水平与能力所及,就越具有效仿学习的可行性,也就越容易产生激励的作用。例如在研究生群体中评比“科技之星”,这些思想先进、科研突出的研究生就是生活在研究生群体中的一员,树立这样的榜样、宣传他们的事迹能够引起其他研究生学习的愿望。但是将“科技之星”们骄人的科研成果在本科生中宣传,也许只能带来认知上的震撼,难以激发他们对“科技之星”行为的模仿。此外,像具有创新精神的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20年献了10身血的新时代道德模范郭明义,这些国内外榜样身上体现的闪光点符合社会进步的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较容易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共鸣。当然,如果榜样没有突出的特点,或者形象高、大、全,令人高不可攀、无法企及,就不能被大学生认同、接受,更谈不上有激励的效果了。

3.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影响着榜样的激励效果

人总是根据社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带有主观倾向和要求,带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反映客观世界,表现出鲜明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一方面,人的思想是一个自觉活动着的系统,能对榜样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加以认识、选择和接受,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判断,从而在不同程度上调节自己的思想活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发展具有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突出的表现为自主认知、自主选择、自主思维、自主控制以及自主完善等方面。大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意识的人,他们对榜样模范传递的信息的接受绝不是消极吸收、全盘拿来,而是一种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即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自主的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筛选、接纳。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符合自己原来思想道德结构特性的内容,会予以同化和吸收,进而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而对不符合自己思想道德结构特性的内容,则会在产生认知的矛盾运动后,或者吸收,或者拒绝,或者存在怀疑。可见,榜样的激励效果的差异性来源于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的差异。受教育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个性特点,思想上的自主性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所以,即使是同样的榜样模范典型,面对不同思想层次的教育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4.宣传方式也会影响榜样的激励效果

宣传的方法和艺术是发挥榜样激励作用的重要因素。方法得当,艺术高超,可以使得榜样传达的教育内容更好的为大学生所接受;反之,不但会事倍功半,而且还可能弄巧成拙,浪费教育资源。目前,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榜样的树立和宣传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育效果。例如:大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或新闻媒体的强大宣传攻势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容易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在榜样学习中表现出实用主义,青睐没有教育反馈的“观赏式”的学习活动;信息资源共享度不高,出现了“榜样出在哪个学院,学习宣传就在本学院落户”的现象;即使有一些资源共享,也只是停留在几个学院之间巡回作几场报告、展示几张海报等层面,对来自社会的榜样典型更是无法深入宣传;有些生动的资料,如榜样的日记、思想汇报、工作记录、科研成果等“原汁原味”的资料被束之高阁,不能利用;榜样宣传缺乏一些有效地载体,宣传的艺术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因为宣传方面的缺憾,很多朴实无华的先进典型在改变了教育对象后,便无法充分展示,其教育激励的作用更是大打折扣。

三、提高榜样激励效果的思考和对策

实践证明,树立榜样激励学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针对榜样激励效果存在差异性这个现实,教育者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榜样激励的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1.担负社会责任,树立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榜样

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想发挥榜样的激励效果,实现榜样的教育作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自觉承担政治责任的意识;在多元文化中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树立榜样、学习榜样的过程,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来,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榜样模范引领社会潮流,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与时俱进。被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榜样典型,可以包含来自校内或校外的先进典型;也可以是国内或国外的潮流人物;更应该有平凡而闪光的“草根”一族。教育者必须具有广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力量,允许不同类型的先进模范典型走进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感受到榜样们实实在在存在,真真切切可信,确确实实能学。

2.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

康德把自由和自律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自由即自律”,“自律即自由”。康德指出,凭借自由的自律,人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因此,在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时,必须尊重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保留学生学习榜样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尊重人性,尊重自由,才能够真正的吸引青年学生对先进典型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实现榜样激励效果的最大化。尽量避免在进行榜样宣传学习时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因为利用行政手段复制和推行榜样的做法,不仅无视人的权利和自由,并且消解了学习主体自觉自愿的能力,极不利于教育对象独立人格的培养,并最终阻碍了榜样激励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时,在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时,应该且必须是建立在理性与个人自觉意识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将榜样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或善的意志内化为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形成自觉自愿的意识。另外,思想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受教育者,才能充分实现榜样学习的自主性,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3.加强规划指导,不断完善榜样的培育与宣传学习模式

对榜样的敬重不能最终发展成为个人崇拜,不能蜕变为盲目的模仿。因此,教育者在树立和宣传榜样时要遵从客观事实和事物的本真;受教育者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体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超越。在选择榜样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榜样的激励教育的力量首先来自于真实。不能为追求榜样的激励效果的一致性,而盲目塑造榜样人物的完美和崇高。以“高大全”的标准树立的榜样将游离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外,难以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可。被树立为榜样的模范必须经得起生活和现实的考验,经得起理性的思辨,这样的榜样也才能展现其应有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心里。在宣传上要尽可能的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守纪律的人讲纪律,让会学习的人讲学习,让会实践的人讲实践,这样的宣讲将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更能打动人心。另外,还要注意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创新宣传方法开展榜样宣传工作,向大学生们呈现生动的榜样的形象,为大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提供立体的平台。

总之,树立榜样激励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大学生与生俱来的社会学习能力,科学理性对待榜样激励效果的差异性,利用榜样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统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2]姚梅林.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2

在离这里不远的水草中,又一只大鹬鸟,正迈着两条又长又细的腿, 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在细心地寻找鱼虫。忽然,它看见河滩上那只张着 大口的河蚌。河蚌那鲜嫩,肥美地肉吸引着它,这是多么好吃的美食啊。

鹬鸟悄悄地走去,伸出了它的大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河蚌突然受到了袭击,急忙将坚硬的甲壳闭合,甲壳像把钳子似的紧紧夹住 鹬的长嘴巴。鹬鸟用尽全身力气想拉出蚌肉来。河蚌却死死地夹住鹬的长嘴 巴。就这样,鹬蚌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相持不下,双方争吵起来。鹬鸟威胁河 蚌说:"你若不张开甲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会被晒死在这里的, 赶快张开甲壳吧!"

河蚌也不甘示弱地说:"我就是不张开甲壳,我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 天拔不出来,明天也拔不出来,你非憋死在这河滩上。"

鹬鸟和河蚌互不相让,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3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将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据课堂观察和初步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着没有针对性、肤浅化等一些普遍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兴趣”自身特性认识不足,对学习兴趣缺乏把握,导致了学习兴趣培养在认识和操作上的盲目性和肤浅性,流于形式。现结合一节《鹬蚌相争》教学课例,尝试分析学习兴趣的内涵、引发条件和培养策略。

在《鹬蚌相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材产生怀疑,认为鹬蚌都不能开口说话,因为鹬的嘴正被蚌夹着,蚌一开口,鹬就会趁机拔出嘴巴逃走。教师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 有的认为课文这样写的确不妥;有的认为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没什么问题;有的反对说,改编也要古为今用,不正确的要修正;有的认为课文是寓言,是在借这个故事说明道理,这么写没什么问题;有的坚持认为,尽管是寓言,也要符合实际。最后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把教材改一改,并给编辑叔叔写一封信,要求把“鹬和蚌开口说”改为“鹬和蚌心里想”。有评课者认为,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探究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怀疑正是生成课程资源的大好时机,不容忽视。抛开事先的预设,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是明智之举,是“一堂无法预约的精彩”。

一、学习兴趣的内涵

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变化。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兴趣指向了学习活动即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爱好与追求的倾向,它能有效诱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乐趣。有人认为,学习兴趣分三个水平:有趣、乐趣、志趣。在有趣水平,兴趣广泛但不持久,带有直观性和未分化性;在乐趣水平,兴趣开始倾向某些事物,并积极参与和从事某些活动;在志趣水平,兴趣开始专注于某事物并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1]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具有明确的、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应由有趣或乐趣达至志趣,方为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诱发学生探究寓言特点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学生对材料中的鹬蚌开口说话,产生怀疑,并引起争执,还谈不上是学习兴趣。应以此为起点,使学生逐步在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实现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哪些条件呢?

二、引发学习兴趣的条件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须要有引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学习材料。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理论应当“主要关心发生在课堂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需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和教师讲授的内容)本身所介绍的新知识要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之间存在合乎理解的逻辑联系。

(2)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联系起来的心理倾向性。

(3)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观念。“同化”是指人们把新的感知或概念的材料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

依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鹬蚌相争》的故事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相关观念存在逻辑联系,学生亦有联系起来的心理倾向性,但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原有适当观念,整合或改进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需要教师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

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是“教师教学时为求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取向,而非特别限定的某种教学方法”。[2]也可以说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以指导其教学行为的操作指南,它为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但它本身并不是具体的办法。

奥苏贝尔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两版的扉页上题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也许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在他看来,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增强学生知结构中 认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深刻地理解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运用策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我们容易忽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用新知识的属概念(或属命题)或更高级的属概念(或属命题),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原则性、公理性特征,把学生将要学的知识包容其中;二是设计的目标是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顺应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质变,使学生学习兴趣不但能产生、发展,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鹬蚌相争》材料内容引起学生争议,教师能加以重视,并决定围绕它开展教学,体现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课有一个好的开头。但却不是一堂好课。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从“鹬蚌相争”这一日常现象的想象与感悟中,上升到寓言的文学水平,明白寓言的深刻寓意。只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材料,未能激起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真正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日常水平,难以培养出学生探究能力和恒久兴趣,至少就案例来看是这样的。

[参考文献]

[1]刘刚.有趣、乐趣、志趣——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昌吉学院报,2005,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4

“读读背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练习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成语、民俗民谚、古今警句和诗词歌赋等,内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及阅历有限,有些内容的学习往往就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了,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二十四节气歌》《三字经》及民俗民谚等。若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学生只是会背了一时,灵活运用就更不行了。因此针对学生年龄小,知识及阅历有限,自我要求及控制力都不太高等现象,在练习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读读背背”因现在信息技术而生动活泼起来:

1 入情入境,赋“读读背背”浓浓的情趣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都倡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但有时语文练习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无法一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有效呈现,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阻碍与时空的限制,将知识情景化、生活化,在知识与生活中搭建桥梁,有效化解学生知识储备层次参差不齐与阅历浅显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语文书的练习7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难点:许多节气学生都不曾听说过,生活阅历中的记忆也不多。因此在解读二十四节气歌之后,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节气的景色,让学生在声色俱全的景色画面中了解节气特点:如惊蛰节气中被雷声惊醒的小动物们,布谷鸟声中金黄的麦穗预示芒种节气的来临,霜降节气中的枫叶,白雪皑皑的大雪节气。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不同节气的习俗,如清明扫墓的图片、立夏吃蛋、立秋啃西瓜的生活场景等等;最后出示农活图片,让学生猜猜节气时令。如清明前后的种瓜点豆,立夏之后喂养春蚕,水田插秧大约在夏至的时候,收割水稻在寒露之后等等,学生看到生动活泼的画面,听着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随节气而动,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

2 寓记于乐,让“读读背背”轻松乐趣

“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于是就有不少老师会将练习中的“读读背背”不加以指导,就要求学生反复地读、背、抄,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很多老师对此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而“读读背背”在我们苏教版教材中每册都有,每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中都有安排:4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以及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我们不能让“读读背背”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积累古诗、名言。比如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闯关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和图画等,设计出有声有色的闯关练习,让学生在看、听、猜等活动中走近成语,了解成语,进而不自觉地喜爱上积累成语。

又如在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时,针对节气歌中词串相对独立、学生识记有困难的特点,通过课件将打乱的二十四节气有目的的一一亮相:先显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再出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接着出示“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等等,学生迅速明白二十四节气歌各个词串的来历及相互联系,也发现了二十四节气歌的许多规律:节气按季节顺序排队,每月两个节气,一季六个节气,节气中也有姊妹对等等。发现规律的学生觉得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一点也不难了。

3 顺水推舟,让“读读背背”化难为易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5

一、把选择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更自由

新课程呼唤教育的减负增效,强调课堂的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精心预设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动一番脑筋、花一点时间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必须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们不妨多听听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把学习选择的权利留给学生,这样不仅实现教学预设的目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例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我思考着如何将课上得鲜活而有特色。于是,我征求学生的意见。起初学生们以为我在开玩笑,但看到我满脸真诚、期待的样子,他们智慧背囊一下子打开了,纷纷出谋划策。最后,我选择了最具民意的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学习课文。在认真预习课文、深入感知人物、精心编排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精彩地演绎了语文课的魅力,让课堂生动活泼且具有浓厚的语文味。

二、把展示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更自主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可淡化甚至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不知不觉中“抢戏”,自己在讲台上慷慨陈词,学生却还是无动于衷。因此,我们要把展示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台上展示自己,表现个人的才识。而此时如痴如醉的应当是教师,这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例如,教学《最后的姿势》这篇思想性和情感性丰富的课文,光靠教师的范读和煽情是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的,因为他们缺少那种真实的经历。课上,我充分利用汶川大地震真实的视频、照片、资料拉近文本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进而结合重点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理解,接着我便把讲台交给各小组。而事实证明,此时的讲台成为语文课堂上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放飞。

三、把质疑的勇气留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更自觉

新课程倡导学生质疑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所谓“不生疑问不学习”。当前的语文课堂缺少的正是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和个性化认识。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质疑求异的勇气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将这份勇气落实于自觉的行动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相信凭借我们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必然能收获期待中的效应。例如,教学《鹬蚌相争》时,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加深对故事寓意的感悟,我让学生模仿表演鹬和蚌相持的情景,重点模仿语言和语气。在交流评价时,有位男生胆怯地望着我,欲言又止。我随即鼓励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认为鹬和蚌一啄一夹,互不张嘴,各不相让,所以说的话一定是含糊不清的。是啊,多么细微的发现、多么合理的见解,既然是模仿就要突出一个“真”字。这样的质疑让语文课堂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四、把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更自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的直接激励,固然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热情,而学生取得成功后的喜悦所产生的间接激励效应,却能更好地为学生注入自信和力量。教师不必吝啬为学生送去成功的权利,学生所取得成功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拥有积极的、阳光的、和谐的心态。例如,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为了促使学生全员参与,让那些平时很少受到关注和拥有成功体验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把课文排练成课本剧。从实际操作的效果来看,最能放得开、模拟得最逼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却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的表演能力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令人不可思议。这时,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掌声为他们送去了自信和力量,激励着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鹬蚌相争寓意范文6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谚语翻译

一、引言

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以人的认知为出发点,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语言交际问题,因其强大的解释力已经被应用到了诸多研究领域。由于它是一种涉及语码和推理过程的交际理论,自然和翻译这一既涉及语码又涉及推理的交际行为有着直接的兼容性。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而谚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翻译时需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翻译的目的是促使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但不同语言使用者由于社会、文化乃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认知语境。本文试图从认知语境差异的角度来探讨谚语的翻译。

二、关联理论及其认知语境观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交际者通过在各自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推理出对方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将人类认知的相关性引入语言理解,被称为“认知语用学”。其核心思想是:话语理解既是人们主动思维、积极认知的动态过程,又是依靠语境建构相关话语信息的求解过程。可语境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在整个认知语境中选定的,而且随着对信息的处理动态变化着。认知语境包括逻辑、百科、词语以及文化背景信息等 ,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结合,说话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语境信息来传达他意欲表达的话语意图。受话者总是追求和遵循最佳相关的目标,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选择最佳相关的语境,以期对信息进行最优化处理。这种在语言意义与相关语境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推理的语用理解对于我们研究英汉谚语翻译大有启迪。

为了成功影响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译者应考虑译语读者的现有的信息,对原文语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思辨、推理,找出隐含于明示之后的交际意图,选用恰当的话语形式,对译文读者理解明示信息和推导暗含意义进行引导和制约,使译文提供的信息与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最具关联的已有信息相结合,产生预期的语境效果。

三、认知语境差异下的谚语翻译策略

谚语内容精辟,结构严谨,寓意深邃,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培根曾说过:“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丰富的谚语给民族文化增添了色彩,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其认知语境中缺乏相关信息,具有强烈异语文化意义的谚语就构成了他们理解时极大的困难。

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翻译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化和异化。Eugene Nida是归化翻译的代表人物,主张翻译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Lawrence Venuti是异化翻译的代表人物,提倡翻译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即承认原语和目的语间的差异并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和接受原语文化的异质特征。

而关联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经过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活动。第一轮中译者对原语信息的推理和第二轮译者将原语所传达的信息用目的语进行明示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轮成功的推理是第二轮成功明示的前提。根据关联翻译理论,在第二轮过程中,译者要传达的是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两个方面。最佳的翻译就是将二者充分传递,但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则取其交际意图。所以,关联理论翻译观强调“语意”的翻译,而不是“语义”的翻译。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用恰当的措施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就谚语翻译而言,我们可采用以下翻译策略:

(一)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直入式

文化直入式就是用源语文化形式直接进入翻译。每个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但人类在很多情况下也具有共性。如果原语文化能激发译文读者相似的图式想象,我们就不妨采取文化直入式的方法来翻译。如:

(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The remembrance of the past is the teacher of the future.

(2)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燕不成夏。

(3) 隔墙有耳。

Walls have ears.

(4) 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the success.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这类谚语时,只需在理解原文的意思的基础上找到相符的言语进行表达即可,不需要译者过多地进行翻译和修饰。

(二)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融合式

文化融合式就是将原语文化表达方式和目的语文化方式相结合,以一种形意结合的新语言形式进入翻译。有时两种文化的认知环境会有部分重叠状态,但又不完全一样。翻译中若将两种文化有机融合,既传达了源语文化,又能让译文读者明白,翻译就成功了。如:

(1)As you sow, so you rea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Every cook praises his own broth.

(3) A tiger leaves a skin behind him.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

(三)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归化式

文化归化式就是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比如,英语谚语“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earing gifts”,中国人从字面理解根本不知所云。其实,这个谚语源于古希腊史诗有关希腊人木马藏兵攻陷特洛伊城的故事,意思是说“希腊人带来礼物,没安好心”,喻“不要相信敌人之意”。而汉语里就恰好有相应的能够取得同一语境效果的谚语“黄鼠狼给鸡拜年”。再比如:

(1) One falls into Scylla in seeking to avoid Charybdis.

才离狼窝,又入虎口。(此谚语源于希腊神话,Scylla 是住在意大利墨西拿海峡的六头女妖,对面是水流湍急、险象环生的卡律布狄斯大漩涡。)

(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the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3) Choose a wife on a Saturday, rather than a Sunday.

择妻宜重德,不可只重貌。(英国人多信奉基督教,星期天要盛装去教堂做礼拜,而周一至周六工作日人们要穿着朴实的工作服工作。)

(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 favor.

(四)关联翻译理论下的文化阻断式

文化阻断式就是在译文中放弃原语文化现象。最佳关联性原则并不排斥对原文中某些文化语境的放弃,如果原文中的文化语境在译语读者的大脑中根本找不到相关图式,就无法采用文化归化式,而采用文化直入式或文化融合式需要读者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并且当前语境中已有充分信息表达作者交际意图,就可以采取文化阻断式进行翻译。以下谚语均体现了这一翻译原则:

(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anger is next neighbor to security. Or: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其直译 “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 Diamond cut diamond.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不能译成“钻石切割钻石。”)

(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 (如直译成“lose where the sun rises and gain where the sun sets.”,会使读者感到费解。)

(4)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

五十步笑一百步。(不能译成“锅笑壶黑。”)

四、结语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谚语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复杂的交际过程。而在谚语翻译过程中,认知语境影响着译者对原谚语的交际意图的理解和信息传递。谚语的翻译就要处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作中谚语形象的喻意,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或地域特色。翻译时,译者应分析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传达作品中谚语的交际意图。

参考文献:

[1] 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2] Sperber, 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lackwell, Oxford, 1986.

[3] 胡霞. 略论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J]. 语言文字应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