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文化论文范文1
1.鼓励会计人员创新和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专业化程度
儒家文化重义理,轻艺事,奉天法古。长期以来人们追求德行的修养,而忽视对科学技术的获取,会计职业更是被误解为简单的算账计数,从而导致了会计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低下,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比欧美国家缓慢。在会计职业化程度高的英美等国,会计职业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准则的制定与修订比较及时,与业界结合得比较紧密。而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受财政部领导,不是独立的社会机构,会计制度改革也往往是为了配合财政改革。在高校,会计工作中往往行政命令代替了规章制度,会计人员养成了因袭惯例、遵循规定的习惯,不愿为自己的职业判断承担责任和风险。儒家文化中尊圣法古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会计的革新与发展。在科技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人员要吸收儒家提倡的积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敢于对旧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质疑,大胆创新,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突破旧思想的藩篱必然要面对诸多阻力,提出质疑和创新观念的会计人员可能遇到来自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压力。如果会计人员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因循守旧,那么会计职业的发展就会裹足不前。高校开展会计文化建设,要在学校和财务部门层面分别形成相应制度,鼓励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面对经济业务大胆创新,独立地发挥职业判断,而不是对上级言听计从,不敢向违规人员问责。对敢于合理质疑违规决策和行为的会计人员,高校和财务部门内部要有相应的保护机制,以免其后顾之忧。
2.深化会计工作法制化建设,实现德治与法治统一
中国古称礼仪之邦。以礼治国,讲求道德和人伦,历来是儒家的政治理想。礼既是社会等级制度,又是人们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整社会关系最高的道德范畴和政治范畴。儒家文化强调人伦关系,讲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了维护群体中的和谐关系,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遵循上述伦理,人们对于伦理关系造成的等级制度或权力分配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容忍程度较高。这种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观念表现在会计工作中,就是下属较少有机会和渠道质疑上级行为,有时迫于压力还要掩盖上级的不合理行为。儒家思想中崇尚道德的观念是我们会计工作中应该继承的优秀文化,但过度强调伦理道德又易导致人治。在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中,对因受上级压力而采取不合理会计处理的行为要明确法律责任,以引导财务人员遵法守法。尽管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推进,会计工作法制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有些会计行为并非靠法律规章的强制实施就能得以规范,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职业道德培养。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一个具有高度职业道德修养的会计人员,也应该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中国公民。当发现值得质疑的事项时,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该首先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立场。
3.推广和谐社会建设理念,提倡新时代的中庸之道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的荣耀与耻辱与集体休戚相关。这种集体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重视家庭伦理和宗法制度,强调社会秩序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平衡,提倡中庸之道。但在会计工作中,这种集体主义往往表现出小团体主义的特点。当小团体的利益与大集体的利益冲突时,会计人员往往选择使小团体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为了维持小团体内表面和气,会计人员还会放弃与他人不一致的判断和观点。中庸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起到了维护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但不少人将和谐曲解为一团和气,面对矛盾采取折中调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赏罚不明的态度。其实中庸在儒家学说中有很深刻的哲理。中指万事万物按一定规律运行,和谐相处。庸指要顺应、适应天地万物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不是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高校会计文化建设要将和谐社会理念的推广当作重点工作,在提高一般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提倡新时代的中庸之道。
二、儒家哲学理想导向的高校会计文化建设实施框架
儒家经典将实现内圣外王的最高人生理想的路径总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儒家哲学理想为导向的高校会计文化建设,可以以修身、齐家、治国作为三维实施框架。
1.修身掌握专业胜任能力,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财务人员修身的第一步是格物致知,即理解业务原理,掌握专业胜任能力。首先,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实现财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高校要坚持组织财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财务部门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使财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财经法律法规,帮助财务人员更新知识储备。其次,高校要形成相应制度,鼓励财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考试和进修,如各级各类职称考试、学历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及时更新补充专业知识。再次,财务部门要积极实施轮岗制度,通过换位工作,促进财务人员换位思考、查漏补缺,避免由于长期操作固定业务导致创新意识薄弱、思维僵化。财务人员修身的第二步是正心诚意,即端正工作作风,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财务部门要通过制度约束、宣传教育和奖励处罚等各种渠道和形式,将诚信、专业、境界、创新的精神根植于财务人员的思维之中,外化为财务人员立身处世的自信和自觉之本。诚信要求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在涉及财务行为时,切实履行自己的道德和职责,避免产生信任危机和财务冲突。专业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还要形成爱岗敬业的内在情感,以自信有为的整体气质赢得服务对象及业务伙伴的尊重。境界要求会计人员树立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自觉抵制金钱和物质的诱惑,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创新要求会计人员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管理行为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摆脱因循守旧的思想藩篱,在财务制度的设计和具体业务的操作上实现大胆突破。
2.齐家业务流程标准化,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财务人员的齐家,体现为全体财务人员工作质量标准一致,流程一致。这里的家指的是财务部门内部。高校财务部门要明确各项财务工作的质量标准,使每个岗位工作具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减少财务人员处理业务的主观随意性。随着国家相关财务管理政策、制度的变化,财务部门还要对业务质量标准进行修改,针对每个工作环节都明确业务操作流程,确保每项财务工作都有章可循。在强调一致性的同时,要避免儒家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集体主义带来的同而不和的不良局面。如果会计人员发现值得质疑的事项,但选择保持与小团体一致,而放弃维护大集体和公众利益,那么一致性就被曲解了。财务部门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起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让质疑上级行为的会计人员有机会越级反映问题。财务部门还要建立对合理质疑上级行为的会计人员的保护机制和奖励制度,确保其切身利益。
3.治国参与管理
财务人员的治国,体现在参与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强大支持下,会计人员要实现从做账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变。首先,会计人员要培养经济业务敏感性,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点,协助学校制定或修订各项财务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使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政策规定,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其次,要确保各项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多,不同来源的资金接受不同的管理方法约束。财务人员必须引导资金使用严格遵守管理办法。最后,财务人员要拓宽视野,能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财务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及时准确地为政府或学校各部门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保证发展决策科学有效。
三、结论与展望
会计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管理会计文化环境约束影响对策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进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我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与实务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无论在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是实务的应用上,还不尽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没有与我国的国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应我国文化环境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探讨我国管理会计运作的文化环境对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道德规范体系,应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一、文化环境对管理会计的约束及影响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在各国的应用和发展。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中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包括能力、保密、正直、客观、道德行为的冲突的解决等。我国目前尚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但随着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以及各中介服务机构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基础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关利益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导致责任会计对于责任与激励处理方式的不同。一般而言,由于美国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较为注重强调个体的利益,管理会计责任中心将工资直接与效益挂钩,强调业绩与金钱的对等,但这种情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首先,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重于强调社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向钱看是与社会导向相矛盾的。其次,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在责任会计的推行过程中,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最后,责任的考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控制的目标也不能完全量比,一切按业绩控制也未必就能行得通。因此,责任的考核必须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的观念会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的观念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则会抑制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略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管理的观念助长了不思进取、不愿积极面向市场开拓的行为。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不同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不同。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就低,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必然要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入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将人看作是权利的工具的专制企业,责任会计就难以推行,也很难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相反,在较为民主及尊重人的个性的企业,则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被自觉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责任会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氛围。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而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
二、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对影响管理会计的文化环境的剖析,笔者提出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与道德规范的以下对策。
1.我们应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制订我国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尽管我国尚不具备美国等国那样的条件制定《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但我们可借鉴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考虑我国传统社会文化观,制定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体系,使管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传统的文化环境及其塑造的会计人在文化价值观上具有集体主义突出、对不确定因素规避度较强、权距较大、对知识和人才尊重程度不高的特征,我国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应结合上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这样才能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特色的管理会计道德行为规范的突破口。
2.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不能全面接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
我国的责任会计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存在一定的类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管都是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指标分解,逐级落实计划。但我国的责任会计是在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评比和讨论制定考核指标;而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则是由会计专业人员划分责任中心,并根据相关会计资料指定考核指标,对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其次,尽管都使用一套标准进行日常控制,我国的责任会计是通过限额领料、劳动定员、工时定额等方式进行日常控制;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则是通过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进行日常控制。再次;尽管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核算和报告系统。我国的责任会计采用的是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结合的方式;西方国家的责任会计主要采用专业核算方式。所以,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我们应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
3.逐步营造一个不断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环境。
一个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必定会培养企业合理的基本价值观,尽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基础,但管理会计的严格实施必然会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建立在管理会计信息基础上,而管理会计必须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实现双重满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动趋势,以逐步营造一个不断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环境。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若一个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动力,那么,管理会计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当然,若一个企业领导想塑造一种追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那么,管理会计就成为其实现目标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作用。
4.继续强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运行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目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在市场条件下,在国有企业框架内所要求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但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效率。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尽快实现高效率的上下联动,分层把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的成熟的企业文化,而当前多数企业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好运行创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会计文化论文范文3
1.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特定工作环境之下应该实现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从业人员实物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详细而具体的会计目标是通过提供给决策人员更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在这一过程当中,从财务报告的目标角度来看,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将企业的资金流向、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等相关企业会计信息准确有效地提供给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主体单位[1]。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自动化、网络以及系统化的会计信息处理,同时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信息进行准确的预测。
2.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职能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主要在监督和事后反应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会计的职能。然而,在我国当前电算化系统中,由于计算机的引入,使得会计职能不断扩展,工作重点逐渐由原来的编制报送报表向利用企业的会计数据管理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使会计职能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系统中的事后核算也逐渐转变成为了当前的全面核算。同时,在过去,会计部门只需要认真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现在会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干预和分析,通过这样的转变,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挥出会计工作的作用,同时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起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物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实现了开放化的会计工作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通常是将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输入会计系统中之后,再通过在各个会计系统内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传递,最后再在通过会计系统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使会计工作处于一个封闭式的会计系统当中,没有较好的灵活性,并且在对数据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数据丢失。而会计电算化可以将会计数据或会计账务直接输入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库,之后便可以通过计算机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数据,需要传递这些数据时,只需要对所要传递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之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系统将数据发送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最后再由这些人员对资金流动的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2.会计电算化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通常指的是管理人员较少、资产规模不大的企业。有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涉及到商品维修服务的中小企业,由于商品的种类繁多,过于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在对企业的成本的进行计算时,只能通过对数量式金额账进行繁琐地登记来处理[2]。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同时正确性和有效性得到不良好的保障,与仓库管理员进行实物账的核对时,需要进行反复多次核对,这样一来,便使得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而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只需要先设定发出商品的计算方法,电算化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成本明细账和库存商品明细账,同时会生成与商品销售收入相对应的成本凭证。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工作时间,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对账工作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形式当中,在进行会计对账工作时,通常可以被分为四个方面,即账表核对、账实核对、账账核对以及账实核对。会计电算化出现之后,除了账实核对工作基本不变之外,账表核对、账实核对以及账账核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对于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共享使得在计算机系统中,记账凭证的输入过程成为核算过程中唯一的输入环节,因而其他各个环节的会计工作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一过程的工作质量[3]。同时,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可以取消账表核对和账账核对,因为电算化会自动完成明细账和总账的录入工作,因而面对完全一致的录入系统,进行账账核对已经失去了意义。
三、结语
会计文化论文范文4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意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会计基础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示范,在日常工作中参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努力的方向,会计基础工作日趋规范。另一方面,会计基础规范化对会计基础工作考核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规范,为会计基础工作考核提供了政策依据以及考核标准,有利于进行更加深入的改进。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
目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标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不高、会计人员素质有待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严重制约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顺利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无序的现象还少量存在。因此,积极探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量化考核的应用
在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发挥量化考核的优越性,加强量化考核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为此,下文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量化考核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量化考核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
为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的有效开展,采取量化考核的形式,为会计工作提供所应遵守、执行的标准,有利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会计人员提供行动指南,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保证考核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从量化考核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上看,它不仅是会计人员工作的事前标准,而且是具体标准细化考核目标的过程,也为日后会计工作的监督评定提供了有利依据。因此,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量化考核的应用必不可少。
(二)量化考核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应用
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的考核项目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和会计电算化。其中不同的考核项目,所对应的标准分和扣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行量化考核的过程中,采用百分制的量化考核,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考核体系。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应本着客观公正、据实评分的原则,“以考核为手段,以促进管理、强化服务为目的”的宗旨,严格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切实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量化考核。
三、结语
会计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环境
一、我国的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我国经济环境的现状是:我国的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经济处于落后阶段。
1.1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在发展建设之中,虽然说商品市场己经逐步走向成熟,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尚未成熟,正在建设、发育之中。市场环境的差异,也给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一定的难度。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缺位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于国企改制,在股本结构中,国家和法人持有的股份(以下简称国有股)占有大部分比例。这部分股份目前在我国尚不能流通,因此,也称为非流通股。截至2004年5月,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份总数为6729.33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为4315.62亿股,占股份总数的64.13%。数据显示,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国家是最大的股东。按道理来讲,大股东应当是公司财务报告的最主要使用者,但是,在中国,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其行为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2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不成熟、正在发育中的市场
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证券市场上证券市值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这个指标越大,证券经济越发达。另一个指标是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说明证券资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显然,这个指标越大,证券经济越发达。通常情况下,以上这两个指标应该同方向变动,就是说,证券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分量越大,其占GDP的比重也越大。在一般的统计数据中,往往以证券资产价值尤其是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在2001年,我国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含非流通股的价值)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尤其与美国相比,差距更大。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发达。
二、我国的政治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政治上比较集权的国家,成文法律往往比较发达,政治体制的特征与法律体系的特征紧密相连,两者就这样共同制约着会计活动,决定着一个国家会计准则的存在和地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环境视角的政治环境具体表现为:
2.1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它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会计准则,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至今为止,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就一直由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几千年的传统,我国的会计准则形成了由财政部门负责并依赖财政部门的社会定式。因此,我国财政部门的职能较强。
尽管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弱化政府的功能,但目前来看“弱化”影响有限。现阶段,政府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政府往往既是投资活动的当事人,又是维持资源配置的政策制定者。同时,我国的会计职业界比较弱小,
1979年才成立的中国会计学会直接隶属于财政部会计司,1988年成立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属于半官方性质,没有能力制定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政府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政府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一定是负面的。因为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看,国际化的需求已经具备,我国的政府在积极推进准则国际化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构成了会计准则国际化所需要的良好的政治支撑环境。
三、我国的法律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法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在多数成文法国家,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往往是法律或法规的组成部分,法律有法律的目标和规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作为法律或法规存在的。
3.1我国的会计规范不能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相背离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利润而不是未来的现金流量,强调的是过去的会计信息。比如我国《公司法》较重视利润指标,很多规定涉及利润指标,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会计就一定要重视利润表的作用,公司就一定要注重利润指标。当利润成为评价上市公司至关重要的因素时,上市公司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转向利润指标。一些公司还可能铤而走险,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也自然会偏向利润表,对利润指标较为重视。现行的利润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利润表只体现已经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使当期收益报告不够全面,没有提供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全部信息。二是价值增值在产生之时不予报告,而必须推迟到实现之时再予以报告,会导致收益确定存在潜在的时间误差,即价值增值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而收益报告却在另一个会计期间。三是对已经发生的价值产值不予报告,为管理者提供操纵收益提供了方便。
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重点是全面收益表,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这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符,在此方面法律上的障碍将导致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不能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当前对上市公司监管强调利润指标的倾向,使我国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难以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完全一致,造成相关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
四、我国的文化教育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文化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和观念,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一国的政治和法律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我国的文化教育环境具体表现为:
4.1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高标准要求很难适应
会计准则最终是靠会计人员来执行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的好坏。建国以来,会计工作在一段时期一度受到轻视,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没能很好地开展,导致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相对低下。而现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参照国际会计惯例,在会计实务处理方面给予企业会计人员留下了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这对已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统一规定一切的会计人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所有会计处理都有统一规定,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对制度的依赖程度相当严重,没有制度规定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处理,缺乏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我国会计人员目前的素质来看,还不能很好地进行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在其他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很难达到的,这严重影响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
4.2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会计等各方面专业教育发展得也非常快。我国目前拥有的1200万会计人员和13万注册会计师中,拥有高学历的人员多数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实际经验并不丰富;没有学历的人员多数是历史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他们缺少的是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我国拥有的真正具备高层学历和现代会计知识、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会计人员极少。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严重匾乏。据统计,我国某沿海经济大省近52万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只有679人,占会计人员总数的0.13%,即便是这些高级会计师,其专业素质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这种会计环境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
进程。
五、我国的会计基础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5.1我国缺乏财务概念框架
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AccountingandReporting,为了方便,通常简称CF)的作用是指导会计法规的制定、实施,是会计理论体系的指导纲领。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受会计原则或概念框架的指导,我国至今尚未全面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会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从已的基本会计准则来看,其行文较为简单,对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系统的阐述,因而不够严谨,造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缺乏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基础。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
5.2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一样,同属于会计标准的范畴,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因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行政法规,都在于确保企业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两者的目的以及功用一致,同属会计标准的范畴,两者之间不是“非白即黑”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会计准则改革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必须积极与国际惯例协调。这种特殊的会计基础环境制约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总结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国际惯例协调。
参考文献
1邵林.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关系探究[J]。财会研究,2005.2
2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剖析「J]。会计研究,2005.1
3葛家封.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一分两步走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6
会计文化论文范文6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一、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按照《会计法》规定,财政部制定并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相关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单位使用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规范。
第二节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不仅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它的产生将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促进会计职能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处理全部或主要是靠人工操作。因此,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低、错误多、工作量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把会计数据按规定的格式要求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自动、高速、准确地完成数据的校验、加工、传递、存储、检索和输出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由于计算机对数据处理速度大大高于手工,因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二、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
在手工操作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论在信息的系统性、及时性还是准确性方面都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准确地输出,即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按年、季、月提供丰富的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按日、时、分提供实时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随着企业互联网lntranet的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迅速传递到企业的任何管理部门,便企业经营者能及时掌握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原有会计人员一方面有更多时间学习各种经营管理知识,参与企业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屯子计算机有关知识,使得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较好的会计基础和业务处理规范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的解决。因此,会计实现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
四、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实行会计电算化,无疑可以使广人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然而,会计如果真正能发挥其管理、预测、决策以及控制功能,不仅需要丰富的内部财务会计信息,而且还需要丰富的外部信息,如世界经济信息、国家经济政策信息、实时金融信息、市场销售信息、物价变动信息、企业经营信息等等。随着全球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作为正在日益扩大的世界最大网络已连通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数以千万计,而且国际互联网作为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框架,已成为联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桥梁,信息的使用者从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只需几秒钟即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又可以从不同的地方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内外数据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这恰恰能够满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对信息的需要。这将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分析人员、企业高层领导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机遇。
五、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核算工具的变革,而且也必然会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方法、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如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由于会计凭证的产生方式和存储方式的变化导致会计凭证概念的变更;由于账簿存储方式和处理方式的变化导致账簿的概念与分类的变化;由于内部控制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导致审计程序的变更等等,从而推进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