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1
老妈走出菜场,感受到了阳光的灿烂与温暖,心中百感交集。最后得出结论:是你的你逃不掉,不是你的废再大的力气也别想得到,就算得到了也不能拥有。
这件事老妈始终记忆犹新,我也同样如此。
我想起关于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的一个故事。
有天他在路上走,发现脚下有一张$100的钞票,看了一眼,就走了。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捡,他说,在这一秒?的弯腰时间中,银行已经为我印了N倍的$100。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个人账户; 空账 ; 多元化 ; 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149-03
一、引言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半积累模式,然而由于政府没有及时承担转制成本,以及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混合管理,导致统筹基金大量挪用个人账户资金,造成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产生。据有关专家测算,截至2010年底空账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另一方面,2011年底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2万亿元,当年中国CPI涨幅为54%,而养老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按负利率35%左右计算,192万亿的养老金贬值金额达到600多亿元。如果相比较于社保基金已投资部分近十年917%的年均收益率,减去2%的名义收益率,养老金的利息损失高达1300多亿元。面对我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个人账户巨大的空账规模以及养老金存在的巨大贬值风险,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迫在眉睫。
二、造成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的原因
1转制成本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部分地区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建立了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模式,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模式。但由于改革前就已退休的“老人”没有个人账户,改革前参加工作而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虽然建立了个人账户,但由于建账时间较短,积累基金有限,这两部分人的基本养老权益都不能因为制度的转轨而中断,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历史隐性债务。
2养老保险的投资回报率偏低
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养老保险基金本身的增值去填补。但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一直以来偏低,使得这笔庞大的资金始终无法增值。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还是以存银行为主,比例达到90%以上,购买国债比例还很小,收益率十几年来不到2%,而多年来CPI的涨幅是远远大于2%的,这就意味着养老保险实际上面临着贬值风险。据了解,到2011年年底,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总额287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2万亿元。而2011年的CPI涨幅为54%,若按负利率35%左右计算,281万亿五险基金的损失就将近千亿元。而且基金规模越大,贬值风险越大。
3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收缴率低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一般只覆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由于退休职工较多,企业支付压力大,欠账较多;对于职工年龄相对年轻的非国有企业,因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加上不愿意承担弥补统筹基金缺口的责任,因而不愿缴费。但是为了保证养老金的支付,社会保障机构不得不提高缴费率,由此导致恶性循环,使养老金收缴率较低的现象进一步恶化。以上海为例,表1说明了近几年上海市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并没有随着职工人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下降的趋势。
三、实现养老金多元化投资及管理的对策
养老金支付缺口的不断扩大和国内部分地区社保基金改革的成功经验,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备受关注,应改变目前养老金只能存银行或购买国债的单一化投资方式。因此,就我国当前的养老金整体情况而言,面临着绝对额巨大、单位额严重不足的矛盾,不论从解决支付矛盾上还是从自身保值增值的需要上,养老金涉足资本市场都是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参考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经验,养老金入市的主要标的有三大类:股票、债券和实业投资。
1股票
从长远来看,养老金投资股市是必然趋势。养老金作为一种追求稳健投资的长期资金,如果能够很好地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并配以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鼓励投资者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的观念,减少股市的大幅波动。作为独立而巨大的机构投资者,养老金可以倒逼股市进行制度改革,对股市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以及实体经济的长期繁荣都有着长远的积极影响。
养老金投资股市的目的是未来资金的长期收益,考量的是未来若干年后养老体系的支付能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养老金账户资金大幅缩水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私人养老金大比例投入股市,在其孕育出的20年牛市中实现了双赢局面。但在2008年,美国养老体系三大支柱中,仅有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社会养老计划,因被限定只能投资于联邦政府债券或特种国债而免遭横祸,取得了51%的年度投资收益,而可以高比例投资股市的第三支柱“个人退休账户”(简称IRA),则在当年亏损高达2万亿美元。目前,道琼斯指数已从2008年的6600点谷底大幅回升至12800点上方,逼近历史高点。美国IRA账户曾经的浮亏终于可以收复“失地”。但我国的股票市场至今还不完善,投资风险还很大。“不赚不卖”是类似社保和养老金等长期资本的天然优势,养老金入市要赚钱,其战胜的不应是产业资本和散户,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市场共享成长的果实,我国庞大的养老资金也应该在不断督促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完善的同时,共享经济改革的成果。
2债券
债券投资的收益来源于利息,当债券利率发生变化时,债券投资也会面临风险。例如,截至2012年1月底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达21万亿元,倘若市场利率上行50基点(2011年7-8月的实际情况),按市值评估,全部市场成员将至少损失3000亿元。所以,养老金作为债券投资者,应充分做好利率风险管理工作。近期国债期货给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可以保护投资者不受因利率上升而引起的债券价格下降的影响,又可以避免因利率下降而引起的债券价格上升的风险。如表2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
3实业投资
实业投资也是养老基金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国家给予优先权的实业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股权投资是首要选择,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国家政策扶持项目,作为实业投资对象,包括铁路、公租房、医院等设施的建设。此外,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领域的投资也可供选择。
私募股权投资(PE投资)的迅速发展源于其诱人的回报率,对保险资金投资PE业务所做的一个保守估计显示,预计综合年均回报率能够达到15%~20%的水平,是险资可以进入的投资渠道里回报率最高的。然而通过PE投资获取高额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包括项目选择的风险、风险以及退出风险等。首先,项目选择风险。基于退出是PE投资实现的最终目标,PE投资的管理团队需要在投资决策时,依据一个规范化的评估框架对项目选择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估应包括:管理、运作、策略和交易。PE投资与传统投资不同,它更依赖于人的因素,更需要借助管理者(团队)的智慧、毅力、才干等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运作方面的风险主要涉及收入和利润计划的实现情况、费用管理情况、运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运作过程的质量和效率。良好的运作能以较低的运作费用产出较大的投资回报。这需要对运作进行详细的计划和管理,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执行的策略则是PE投资取得收益的关键。策略方面的风险主要涉及市场趋势、市场竞争地位、成长策略和消费者管理情况。而企业的融资情况、价值实现、退出的时间预期及附加的收获则是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交易方面的风险。PE投资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投资决策中的相关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后,还要就投资的价值进行评估。投资的目的是实现未来的增值,因此,投资价值是进行PE投资决策的关键。其次,风险。在PE投资中,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存在着多重委托关系。为了减轻的风险,可以从契约的设计,激励和补偿条款的设计等方面作出努力。在考虑到企业家和PE投资基金经理能力与经验限制的前提下,企业家的努力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出,而PE投资基金经理的监控努力也不能完全转化为有效的监控,由此产生道德风险。因此要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第三,退出风险。退出是实现PE投资收益最重要的环节,退出风险不但存在于退出过程的各阶段,而且很可能由于在投资组合公司选择和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退出的风险问题,提前对各种风险进行规避,使运作成功的企业无法成功退出。所以应从PE投资开始时,就要考虑退出安排,在管理投资组合公司使其增值的过程中,开始制定并修改详细的退出计划,并着重考虑以下影响退出的因素:退出的程度和类型、时间选择、参与退出的人力资源数量、执行成本和宣传等。要规避退出的风险,就要对以上影响退出的种种因素进行评价,找出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退出路线。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名义账户制”: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J]管理世界,2003(8): 33-45
[2]王芳关于解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11(2):65-68
[3]胡家强,陈凤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原因及解决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23-27
[4]饶惠霞关于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100-102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3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节点以及相关政策已日渐明晰。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作。本文在梳理现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的基础上,以中央在京事业单位为例,对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稳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风险 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全民、大体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养老金“双轨制”已从国家层面提上了日程。近2年,随着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指日可待。对于中央在京事业单位而言,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直接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的事业单位,除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外,均未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其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还有很多尚未明确的政策以及实施风险。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策梳理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国务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对“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做了立法性规定。2015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强制建立职业年金等政策,并且确定了实施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时间从2014年10月1日起。后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陆续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随着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也日趋明晰,但仍然存在一些尚未明确的政策。比如视同缴费指数是多少、还未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在京中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基数会是多少等一些关键性政策还有待明确。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存在的风险
1.事业单养老保险基数偏低风险。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范围为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编制外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事业单位工资结构紧密相关,包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其余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因此,事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不同。目前中央在京事业单位还未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尚不明确。如果受财政约束的绩效工资不能完全覆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际收入的话,事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就会低于本人上年实际收入,导致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低于编制外人员,直接影响其将来的养老金水平低于编制外人员。而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与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其他四险的缴费基数也不同,如果事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于本人上年实际收入,则会导致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于其他四险。
2.事业单位内部同工不同酬风险。由于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不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之内,须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导致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人员编制超编的事业单位内部有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即编制内人员参加事业养老保险,强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而编制外人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能否为编制外人员建立企业年金还有待政策进行明确,而且是否为他们建立企业年金也由单位根据经营状况自主决定。目前事业单位编制超编的情况极为普遍,单位内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导致两种不同的员工养老待遇并存,造成内部不公平。
3.企事业人员流动困难风险。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改革后,虽然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一致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退休后由社保机构支付养老金,但是不同的缴费基数核算办法、不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职业年金不同于企业年金的强制性,导致企事业养老待遇的差距依然存在,事业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实现真正意思上的“并轨”,事实上很难达到当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现人员合理流动、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4.分类改革后转企的事业单位人员维稳风险。按照《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总体部署,2015年之前将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目前中央在京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工作还在进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规定,按照《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且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保险范围。这就意味着这些事业单位须先进行编制清理规范、将人员划分编制内和编制外、编制内人员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转企到位后,再整体转移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这期间可能存在人员编制清理过程中的员工稳定问题、参加事业养老保险过程中编制内外保险制度不统一,进而导致转企后编制内外养老待遇有异等诸多关系员工切身利益和稳定的问题。
三、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1.覆盖现有水平基础上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目前中央在京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尚未实施,绩效工资标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参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水平以及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在现有工资总额总量管控的体制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尽量覆盖改革前的实际收入水平,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数按工资结构核算后与本人上一年度收入水平大体相当,从而避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数与其他四险基数相差过大,减少单位内部编制内和编制外人员缴费基数差距过大的风险。
2.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目前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编制核定给事业单位后就为单位所有且多年不变,有的事业单位职责弱化但编制却减不下来,有的职责强化但编制却不增。这样导致,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编制已经很难满足单位的用人需要,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现象极为普遍。要规范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避免事业单位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并存,除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外,也应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事业单位承担职责的实际情况对事业编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整的机制,优化事业单位编制资源配置,实现事业单位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3.分类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11万个,但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即便同是中央在京事业单位,有的已经完成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甚至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开展事业单位分类,分类结果尚不明确;有的已经实施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有的还没有开展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为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该根据各中央在京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分类分批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对于已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且已经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可先行实施养老保险参保;对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尚未完成的单位可待其分类确定后再行实施养老保险参保,划分为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建议暂不实施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直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1]刘婷.建立过渡性养老金是实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衔接的关键[J].发展研究,2014(2)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分类化”管理模式 课程体系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随着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仍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近年来,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上普遍加大了力度,教学条件逐渐改善。
然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课教师各自为战,为了应付差事,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管理。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师授课的纲领性文件。近几年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管理管理改革的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管理目标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
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实践教学管理客体的分类化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的客体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人与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在教学实践中,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课程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纽带,又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三是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定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避免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其次,教学大纲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根据大纲规定检查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注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严格遵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3.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组成。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没有相应学分,大学生不得毕业。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5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市政府1989年第6号令《北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暂行办法》,及时掌握本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雇工状况,为今后制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提供依据,经市统计局批准,决定建立雇工劳动管理统计制度,从1990年7月报送今年第二季度的报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计范围。各区、县、街道、乡镇人民政府劳动管理部门(不含未开展雇工劳动管理工作的乡)。
二、各级劳动部门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地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雇工劳动管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指定人员负责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统计表的填报工作。
三、为做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劳动管理统计工作,各区、县劳动局每年要对统计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并写出书面材料随同第四季度报表一并报送市劳动局劳务市场管理处。
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雇工情况季报实施办法及主要指标解释一、实施办法:
1.雇工劳动管理统计报表分为《个体工商户雇工情况季报》和《私营企业雇工情况季报》两种(表样附后)。请按本地区季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情况的时点数填报。
2.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劳动部门负责统计《个体工商户雇工情况季报》,于季度终了后,五日内报送区、县劳动局一份;区、县劳动局负责汇总《个体工商户雇工情况季报》并统计《私营企业雇工情况季报》,两表均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送市劳动局劳务市场管理处一份。
二、主要指标解释:
1.从业人员类别:
(1)雇主:指“北京市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或“北京市私营企业营业执照”上注有负责人姓名并雇用人员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照主。
(2)家庭经营成员:指与雇主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父、母、配偶和没有经济来源的子女(凭“户口簿”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证明,证明与雇主的亲属关系)。
(3)合伙人:指“营业执照”经济性质注明合伙经营并与照主按照书面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负盈亏、共同劳动的人。
(4)受雇职工: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中除雇主,家庭经营成员或合伙人以外的人员。
2.原身份类别:
(1)待业青年:指城镇年满16至25周岁的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具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的人。
(2)待业职工:指辞职人员、辞退人员、离职人员和开除,除名人员。
(3)停薪留职人员:指经单位批准,离开单位自谋出路,停发工资保留原身份的人员。
(4)社会闲散人员:指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50周岁以上不具备领取“北京市城镇待业人员求职证”的城镇无业人员。
(5)其他待业人员: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领取“北京市城镇待业人员求职证”的城镇待业人员。
3.雇工规模:
(1)雇工7人以下:指持“北京市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2)雇工8人或8人以上:指持“北京市私营企业营业执照”的私营企业。按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989)个字第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从事科技及特种行业的私营企业可雇7人以下。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行业分类表
一、手工业
1.工艺美术加工
2.工业用品加工
3.毛线编织
4.竹木器加工
5.纸品加工
6.摇煤球
7.描绘图
8.制陶器
9.皮毛加工
10.铁匠炉
11.金属日用品加工制作
12.玻璃制品加工
13.塑料制品加工
14.钉马掌
15.日用杂品
16.各种编织
17.建筑材料加工
18.食品制造及加工
19.绳麻加工
20.焊接
21.打井
22.日用化学
23.儿童玩具
24.其它
二、工业
(一)服装加工业
1.来料加工
2.自产自销
3.锁边
4.其它
(二)冶炼业
(三)采掘业
1.地面采矿
2.井下采矿
三、商业
1.小百货
2.副食品
3.干鲜果品
4.报刊图片
5.冰棍
6.花鸟鱼虫
7.蔬菜
8.日用杂品
9.小工艺品
10.化工用品
11.土特产品
12.贩运
13.综合店
14.其它
四、饮食业
1.饭馆
2.小吃店
3.制售熟食品
4.茶馆、摊
5.酒馆
6.糖葫芦
7.其它
五、服务业
1.理发
2.洗染、印字
3.旅店、车马店
4.照相
5.洗印像片
6.熨烫服装
7.拆洗缝补
8.量身高体重
9.包装
10.出租物品
11.兽医
12.屠宰牲畜
13.打字复印
14.修脚
15.收旧废品
16.其它
17.修理业
(1)修自行车
(2)修鞋
(3)修钟表
(4)修无线电、电视机
(5)修家用电器、电风扇
(6)修电器、修电机
(7)修家具
(8)修黑白铁
(9)磨刀剪
(10)修小农具
(11)修日用杂品
(12)修锁配钥匙
(13)修仪器仪表
(14)修文体用品
(15)修配机动车零件
(16)修机械零件
(17)修照相机
(18)修缝纫机
(19)修衡器、量器
(20)修车、马套具
(21)修工艺品
(22)刻字
(23)弹棉花
(24)热补
(25)修眼镜
(26)其它
六、交通运输业
1.人力客运
2.人力货运
3.机动车客运
其中:A:(汽车)
B:(拖拉机)
4.机动车货运
其中:A:(汽车)
B:(拖拉机)
5.马车运输
6.水上客运
7.搬运、装卸
8.其它
七、建筑业
1.房屋建筑
2.高空作业
3.筑路
4.房屋修缮业
(1)维修房屋
(2)粉刷房屋
(3)刷油漆
(4)修水暖
(5)水电安装
(6)安装玻璃
(7)修砌炉灶
(8)其它
八、其它行业
1.商标广告设计
2.书法字画
3.饲养业
4.畜牧业
5.种植业
关于老师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滞后影响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间养老保险的顺利转换,同时也制约了社会保障的公平。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财政压力日益增大,这使得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必然性
首先,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机制和构建观念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两种制度的不同使得企业员工的负担较重且养老待遇较差,这对社会公平分配造成了影响,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必然要求。
其次,当劳动力从机关事业单位流向企业时,会导致自身养老保险待遇的降低;当劳动力从企业流向机关事业单位时,个人账户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如何转移和携带也困难重重,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构建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
最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使得人员分流非常困难,众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分流到企业中,这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企业吸引人才,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困境
(一)不同地区的规定差异较大
自1992年我国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至今,我国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执行方案,这使得各试点地区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费率和缴费基数等内容的规定有着较大的差异,导致缴费和不缴费一个样、同工却不同待遇等问题层出不穷,也极大地增加了日后建立全国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难度。
(二)各地的参保率较低
从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参保情况来看,参保人员多是事业单位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合同制职工,由于财政因素的限制使得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的职工多数未能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参保率较低的问题,导致职工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三)不能有效地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衔接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能有效地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衔接,导致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无法顺利转移基金,难以满足价值规律流动的要求;养老金计算方法和调制机制不一致,使得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间的养老金差距逐年增大,导致很多企业大龄在职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机关事业单位;转让单位养老保险接续很困难。
(四)缴费和待遇没有挂钩,财政负担沉重
目前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且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仍然无法突破先进的离退休政策,这使得个人缴费仅和缴费年限挂钩,而没有和缴费的多少挂钩,难以体现公平和效率,不能够激发员工的缴费热情。与此同时,很多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都是现收现付的“空帐”运行,没有构建基金积累机制,这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的当今时代,非常容易出现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从而加重财政负担。
三、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法规政策
虽然我国在2010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但是对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配套法规没有建立。因此构建完善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规政策刻不容缓,要对参保范围、统筹层次和政策体系等问题进行规范,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法可依。
(二)确定合理的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改革养老金计发方法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要在兼顾个人、单位和国家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第一年个人的缴费比例可定位2%-4%,然后从第二年开始每隔一年增长1%,直到与企业职工缴纳相同的8%。单位缴纳的比例要控制在30%内,并且在日后逐渐提高个人的缴费比例,确保养老基金的良性运作。同时,要对现行退休人员以个人退休前工资额为主要依据的退休金计发办法进行改革,使用和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即以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为依据。
(三)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在改革养老金计发方法的同时,要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来体现效率。一方面要构建资产型、独立型和信托型的职业年金制度,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进行集中管理,从而来获得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国家要从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职业年金一定的支持,确保企业建立职业年金的积极性。
(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接轨
改变省内目前只转移保险关系的做法,将其改变为转移相同规模的个人账户,这样使得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流向企业时能够按照企业个人账户构建相同规模的补建账户,激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企业就职的热情;对编外人员参保的问题进行理顺,将编外人员统一安排到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中,使编外人员享受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相同的待遇,从而确保参保的统一性。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确保社会保障的公平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当然,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社会和全体公众的共同努力,方能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