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文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文学论文

世界文学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科。纵观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累进式发展的三大阶段,即影响研究的欧洲阶段(法国)、平行研究的北美洲阶段(美国)和跨文化研究的亚洲阶段(中国)。 

 

在当今世界学术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之一。自它在中华大地上复兴以来,发展迅猛,至今仍然方兴未艾。 

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概念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较文学》艺术中对比较文学进行了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对比较文学进行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对比较文学曾下定义:“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出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更具体的说,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文艺理论、文学思潮,具体作家、作品之间的互相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以世界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中西比较文学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犹如“红学”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鲁迅学”之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我们认为,把中西比较文学从比较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固然,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取异域文学之长,补我国文学之短,中国文学与朝鲜、日本、越南文学的比较,以中国文学为主体的东亚文学与以印度文学为主体的南亚文学的比较,乃至中国文学与中东文学、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比较等等,也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像西方文学那样,对我们民族的文学冲击那么大,发生过那么无孔不入的影响。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传统仍在受欧美文学传统的冲击。我们现在的文学教科书,甚至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在内的教科书,都在使用着欧美文学的概念。我国当代的作家,仍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着西方文学的影响,我国一般大学的外国文学课实际讲授的是欧美文学课。因此,作为专门学科的中西比较文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西比较文学,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大的研究领域。一是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前者应侧重于法国学派正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即影响研究,后者应侧重于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不长,而古代又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文学遗产,这个传统总在有形无形地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影响。因此,随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应该把研究的重点从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移道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上来。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史》中谈到“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实施,就是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个‘人为圈子’的不断被冲破,一堵堵围墙的不断被跨越,从而构成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走向。”[1]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 

第一阶段,在比较文学历史上,法国学派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学派,从19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已具雏形。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及基亚等人。法国学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可以概括为:其一,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国与国之间文学的事实联系和实际的影响关系,在有些学者那里,对这种联系和影响的研究甚至被严格的限定在两国之间,如梵第根就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法国学派学者严厉,比较文学一词是一门系统而科学的学科没有起好的名字。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主义。认为要使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上,只有对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进行细致的、慎重的考察求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主张把比较文学看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比较文学形成之初就为学科发展开辟了一条科学、严谨的研究道路,为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虽然法国学派在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狭的观点,但影响研究至今,认识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1958年9月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发言,向法国学派的理论观点提出了直截了当的挑战。这个发言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此后不仅打破了法国学派的一统天下,也确立了美国学派在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地位。 

美国学派对文学进行的平行研究在与法国学派争论中确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重点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可小结如下: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文学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第三阶段,学科自我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是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港及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为开拓比较文学的领域,尤其是东西方文学的跨文明比较做出了实绩。这种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全世界比较文学引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为比较文学拓展了更加宽广的视界,将比较文学导向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学术界正在探索甚至正在建构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体系。台港学者对于东西方文化“模子”的比较文学研究和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探索,已迈开了比较文学新的学科理论建设的步伐。而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跨文明”的提出及其方法论体系轮廓的初步勾勒,更进一步奠定了学科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全世界比较文学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视界,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今后迈向何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跨文明研究”,或者说着眼于在中西文明冲突、对话与交流的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是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 

[2]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世界文学论文范文2

主要的做法是,与教材相比较,对权威工具书中“以”的用法进行汇总,总结得出7~9年级《语文》所包含的词语意义及用法。结果如下:

(1)介词“以”意义众多。

虚词的意义更要根据语境来判断,需要成熟的语感。“以”可以解释为“用”、“把”“、凭借”“、按照”等,需要补充提供典型的文言语境。

(2)“以”兼属连、介两类词。

无论连词、介词,“以”皆可译为“因为”。辨别“以”作为“因为”解释时的词性一个难点,需要极典型的例句来解释。

(3)“以”还有动词用法。

词典解释为:“(动词)用”;“介词,用”。根据教材选篇情况,只需强化“以”的介词用法。等到虚词使用积累至一定的程度后,解说虚词的来源,说明其从动词虚化而来,再介绍其动词用法。

二、纵向比较:对初中段的虚词用法加以辨析

主要的做法是,找出7~9年级教材中的所有“以”的例句,归纳整理,时时注重“温故而知新”。

(1)七年级内容:“以”的介词、动词、连词词性。

第一“,以”作介词,表示“用、把”,如七年级下册《狼》。第二,“以”作连词,表示“以便,用来”,如七年级下册《狼》中反复用到。第三“,以”作动词,表示“认为、以为”,如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口技》。因此,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要紧紧围绕《狼》、《孙权劝学》、《口技》三篇课文,讲授和及时复习“以”的常用意义。

(2)八年级内容:介词“以”的典型用法。

分别是“凭借”、“按照”、“因为”,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是特殊的选篇,共出现七次“以”,并包含了“是以”的用法,可以作为虚词用法的总结课程。

(3)九年级内容:“以”与“所以”的联系。

本阶段总结复习,选篇中的虚词用法比较综合。如《出师表》中出现“以”12次,“所以”也有用及。文言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不同,也需要做充分的讲述。

三、疑难解析

(1)“以”译为“用”,它是动词还是介词?

“以”作介词,一般在名词之前,形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补语。句子中有突出的谓语动词的情况下“,以”作介词为常见。例如“:辞以军中多务”中“辞”作为谓语动词,可译为“推辞”,用“以”引出介宾结构“以军中多务”来推辞,“以”是介词。

(2)“以”译为“因为”,它是介词还是连词?

“以”作介词,与其后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例如“: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以”后紧跟名词“游”,组成介宾结构,充当状语,所以“以”是介词。“以”作连词,可连接词与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译为“因此”、“以致”,前后多为因果关系。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连接两个因果关系的短语,“以”为连词。

四、结语

世界文学论文范文3

1高职院校方面

1.1专业课程设置未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近年来,随着扩招规模的加大,高职装饰艺术专业生源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普遍素质较低,一些学生甚至没有美术基础,专业水平较低,甚至缺乏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在进入大学后就学习较广泛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实行“2+1”教学模式后,专业课程较少,未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1.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一般以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为蓝本,修改相关的专业课程。通常是先进行1到2年的基础学习,再一年的专业学习,最后进行专业设计,使得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只剩1年不到,进而不能有效、系统的完成工学结合。

1.3专业教材还需完善

大多数高职装饰艺术专业的教材以本科院校专业教材参照,在进行一定的删减和调整,使得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偏多且难,实践操作内容较少,同时因为学生还未能全面、系统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不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影响工学结合的实行。

2教学研究方面

2.1教学内容滞后市场需求

装饰艺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就是学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最多进行一些模拟设计,并未能以实际的行业专业发展为导向,将学、产和研结合起来。装饰艺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果没有将行业实际需求和教学需求统一起来,很难提升工学结合的预期效果。比如:一些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发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和市场需求已经不适应了,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

2.2教学方式创新不够传统

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粉笔+黑板”,学生的“死记硬背”,进而形成“赶鸭子”的灌输,使得教学显得死板、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失去创新思维和创新的主动性,极大的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只有创新观念、创新想法,才能设计出创意、优质的作品。

3学生方面

3.1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行业也有广泛应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已全面实现计算机和数字化设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尤其是计算机的特殊功能,能够完成传统方法无法进行的工作,并能达到奇特的效果。但是,如果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或者只重视形式而脱离实际设计内涵,或只重内涵而缺乏艺术感染力,都会降低设计的质量。

3.2为重视原创的设计构思

一些学生在做设计作业时,通常从网上下载相关的信息,再稍微进行调整和修改,就当做自己的设计作业交上去,缺乏系统、全面的构思和创新。优秀的作品都需要设计者通过自己的思维、创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充分领会题目的本质,再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找到完美的形式将其创意表现出来。

二.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工学结合的有效对策

世界文学论文范文4

“阶梯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数学新授知识的可操作性。本课在学生通过观察物置后知道夹子、兔子、木桩是两端物体,手帕、蘑菇、篱笆是中间物体,并统计出夹子有10个、手帕有9块,兔子有8只、蘑菇有7个,木桩有13个、篱笆有12个。然后,我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层次一:通过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木桩的个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得到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这一层次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数量让学生感知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层次二:(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以夹子和手帕为例说一说。这一层次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数量多1。第一方面是从局部到整体理解“一一间隔排列”:如从夹子、手帕、夹子,得到2-1=1;夹子、手帕、夹子、手帕、夹子得到3-2=1。然后,根据此规律推出结论:夹子的数量总比手帕数量多1。第二方面是以“夹子、手帕、夹子、手帕……夹子、手帕、夹子”为例,根据数学上的一一对应的思想,一个夹子对应一块手帕,到最后一个夹子没有手帕和它对应,所以夹子的数量就比手帕数量多1,即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数量多1。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局部观和整体观,还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层次三: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排一排,如果首尾不相同,又会有什么样的规律?这一层次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运用刚学的一一对应思想就能很快地得出结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排一排,首尾不同,那么这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阶梯式”新授,教师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讲熟、讲透并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中促使学生由“知”向“能”的发展。

二“、阶梯式”练习,促进学生挥戈深入

数学“阶梯式”练习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又能使知识点更系统全面,从而更具实效性。在本课练习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层次一: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共有多少个广告牌?如果题目的已知条件改成有25个广告牌,那有多少根电线杆呢?这一层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这两题因为已知和所求的对象的不同,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同。层次二: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如果要锯成3段,需要锯几次?这一层次从显性的一一间隔排列过渡到了隐性的一一间隔排列,锯的段数是两端物体,锯的次数是中间物体。通过这一层次使结论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层次三: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组两端物体相同一一间隔排列。根据学生画的(大多数学生画的个数偏少),出示教师画的两端物体相同一一间隔排列图示(篇幅所限,图略)。提问:

(1)老师画了多少个圆片和多少个三角?

(2)如果我要使得圆片和三角一样多可以怎么办?

世界文学论文范文5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客观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论文的结论与问题相呼应,与摘要一样,可以为读者和二级文学作者提供依据。结论的内容不是对研究成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成果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是通过判断、归纳和推理的过程,从正文的全部内容和导言的部分内容中获得的一种新的概观。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研究结论、不足、后续研究或建议。

1、 论文总体内容概述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导论对毕业论文进行了延伸,如研究背景和问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核心结论是从主体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即本文的基本结论。这项研究的结论解释了什么问题,得到了什么规律

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研究结论必须明确阐述本文的观点、理论背景和实践指导意义。如果用数字来解释,效果不好,说服力最强。你不能含糊不清。避免让人觉得似是而非,从而怀疑纸张的真正价值。

2、 补充研究不足

研究不足是指硕士论文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总结出的问题,即论文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以反映在研究假设、数据收集或研究方法的缺陷上。通过指出研究的不足,指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改进方向。

3、 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世界文学论文范文6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一个专心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不是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化学问题要成为学生进入一个完整的领域的”门户”。

根据新的化学课程目标对化学问题的要求,即我们认为化学问题解决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即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巩固和应用化学知识、技能,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与促进学生的学习等。

1.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能创造一个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条件,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化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考虑这一要求。如收集一些适合学生水平,有利于学生获得成的内容;新奇的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好奇心的内容;具有实用价值,能够满足学生某些需要的内容;能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内容。解决这样的化学问题可以形成并维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1源于生活的化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观看不同品牌的护发品的说明书,用pH试纸测定其pH,说明根据你的发质应选用何种护发品。对比我们平时使用的铁锅和市场上的不粘锅的成分,查阅资料,是什么导致不粘锅这一特性。

1.2涉及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据研究,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能腐烂,一粒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土地几十年之久,这些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有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规定垃圾分类盛放,集中回收,这样有何意义?

1.3形式多样的解题方式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有资料说”刚切开的苹果遇呈浅绿色,久置苹果则变成棕黄色”。做一下实验确证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并解释其原因。

1.4跨学科的化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不少成语中蕴藏着一定的化学原理,如”百炼成钢”、”滴水石穿”、”真金不怕火炼”等,你能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1.5成功解题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受,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在化学问题的解决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发现新的”自我”,心理上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欢乐,这种学习的成功感是产生兴趣和再参与学习的动力源泉。

2.巩固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

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所必须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必要载体。化学问题在学生巩固和应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2.1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应用已有的知识,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要学习新的知识。这是因为在许多化学问题中都包含新的信息,如教科书上所未曾涉及的物质的新应用,其他的科技新成果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这些新知识的学习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2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果

学生初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是比较零乱的,而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常常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在头脑中将知识系统化的机会。特别是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逻辑联系,使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

转贴于 2.3解决化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提取知识的效率

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将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新的问题情境建立联系,从大脑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如学生在解决化学信息给予题时,要求学生抓住信息特征,寻找选择各种有用的信息,在所获得的信息与自己比较熟悉的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经历识别信息,同化信息,迁移信息等步骤,最终顺利地解决问题。[3]因此,解决化学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知识提取的效率。

3.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

从化学课程的实施来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化学问题的解决可以给学生提供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化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其中包含许多探究的要素,对学生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十分有利。如他们要在化学问题所给的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并收集验证假设的证据,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反思和评价解决化学问题的全过程,还要将探究过程和结果向他人表达与交流,他们所体验到的就是一个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3.1化学问题设计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的欲望

创设化学问题中的一些巧妙情境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与学习科学探究的欲望。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化学问题情境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化学问题的亲切感,缩短学生与化学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诸如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时间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等。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为了防止铁制的船体被腐蚀,常在浸在海水中的船体上附加一块锌,这样就能达到”牺牲锌块”,使船体的被腐蚀速度减慢的目的。你能用实验的方法接受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3.2活动型化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体验科学探究的机会

活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情境,这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展开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收集证据,形成假说,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归纳概括,交流报告等环节,可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科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入一小包干燥剂,包装袋上说明”内含生石灰,请勿食用”。请用实验方法证明其含有生石灰。你知道生石灰作干燥剂的原理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化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中学化学学习要求”侧重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侧重通过实验和应用化学知识认知和解决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观察、测量、比较、简单的实验条件控制、记录、化学用语化、表格化、表征性科学方法的教育”。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必须要以一定的科学方法作为基础,科学方法总是与具体的研究过程密不可分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展开又将有利于科学方法的掌握。化学问题通过探究活动而合理地展现出来,能帮助学生体会到掌握科学方法的意义,自觉地投入到科学方法的学习中。

4.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化学问题可以通过直接的内容呈现,也可以通过信息的提供、情境的创设等手段,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成功;我国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加工的历史和发展;我国科学家发明侯氏制碱法;我国钢铁产量和世界位次;我国科学家解决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中所作出的贡献;我国科技前沿所取得的成就……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资源、粮食等危机问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微观粒子组成的;微观粒子是不停地运动和变化的;化学造福于人类,但化学研究成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安全教育:防火与自救;远离;科学使用易染易爆物品……

下列两例反映了化学问题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联系。

有人说水能变成油(石油),这当然是弥天大谎,请用化学知识说明水绝不能变成油。

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严禁随身携带易染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极大伤害。以下物品:蔗糖、酒精、烟花鞭炮、汽油、硝酸铵、硝酸纤维,哪些是不准随身携带的?

5.评价与促进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