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1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5―0087―01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大致可划分为三大块,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些板块涉及到的“自然”、“社会”都是人活动的大环境。在环境的范畴中,自然与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自然环境的污染就必须加强精神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解释“人文性”时说“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和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者交互作用,和谐统一”。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非常注重环境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多层次渗透环境意识,有意培养学生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文素养。
环境意识的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为两个过程:内容整合和过程整合。在语文课文中让学生了解有关环境的词汇、知识,如废气、废水、废渣,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可持续发展等。这个过程是内容的整合过程,另外还有过程整合,它是指在活动中达成课程目标。如在语文学习中利用调查、演讲、写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环境问题的态度,语文新教材中的环境渗透就是从这两方面着手的。
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课文有三大类,这些入选的课文,文体有别,内容各异,表达方式也不同,但都渗透了环境意识,能给学生较为丰富的感受。第一类课文是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美文,它们都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如《春》《夏感》《三峡》《秋天》《济南的冬天》等。这些课文描写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使学生产生了对自然母亲的景仰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此之美的自然风光怎能让它遭受破坏?第二类课文是介绍地球上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课文让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如《敬畏自然》《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喂――出来》《那树》等。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这些课文用详实的材料展示了人类对大自然触目惊心的破坏和无尽的索取,地球这一人类美好的家园不堪重负。第三类课文是阐明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章,主要介绍大自然的秘密。如《看云识天气》《旅鼠之谜》《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文章重在阐述科学道理,使学生了解大自然奥秘无穷的特点,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从而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思考怎样改变环境,在生活细节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油然而生,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
教材在编排上为了增强直观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材还编排了许多图片,这些图片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其中20多幅是表现自然风光或动植物形貌的漂亮图片,这些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自然的美,从而热爱大自然。10多幅是大自然被破坏后的惨状图片,造成这些悲剧的是人类自己,图片是人类疯狂蹂躏大自然的有力证据。还有12组对比性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人类的贪婪是如何破坏大自然的,破坏的程度又是多么严重。这些都是环境意识的渗透过程。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2
【关键词】大自然; 接触;发展;多元智能
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博士在《课堂中的多元智能》一书中提到:“大多数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学楼里进行的,但是这对那些只有通过大自然才能学得最好的学生来讲,这种安排切断了他们最有价值的学习途径。对这些进退维谷的困境有两种原始的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针对这些孩子来讲,应该到户外大自然中学习更多的知识。第二种方法,就是要把更多的自然环境带进教室或教师楼的其他地方,这样一来就是在学校里那些对自然亲近的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方法来发展他们的自然观察者智能。”可见,提供机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是摆在第一位的。
艺术大师罗丹也曾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而创作的作品就会成为一滩死水,毫无生趣可言。东方人的传统哲学,在于“天人合一”,讲求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关系,无论是中国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还是东邻日本茶道自然天成的环境设置,都留露出人类对自然的向往。但是,现代工业化社会使我们远离了与大自然脉搏的沟通与共鸣。特别是出生以后一直在充斥着钢筋、混凝土、塑料、三合板的人造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孩子会在心理上留下很大的缺陷。加之家长的过分溺爱,几乎剥夺了孩子在学校与家庭(鸟笼)以外自然环境的接触机会。尽管有些家长也注重利用休息时间匆匆忙忙地带领孩子到公园、景点观赏游玩,但充其量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而已。有好多孩子回来后常常会为“鸡和孔雀的爪子是不是一样多”而争得脸红耳赤。孩子们的成长与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无疑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广泛而多样的教学方法之门,他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以能否使人的九种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问题必须从大处着眼来考虑。就美术教学领域来说,应努力探索和挖掘教材和教材以外的自然属性,提供一切机会让孩子们与大自然接触对话,在大自然中发展学生们的多元智能。
一、摆脱“温室”围墙发展多元智能
如果说孩子的身心发展,按书本上的理论进行的话,大概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今天的社会,诸如物质万能、极端的利己主义,使孩子们的心智发展迟缓。过多的信息,电视电脑的高度普及,视听广告的蛮横侵入,精巧的玩具,使孩子无暇去接触大自然,更无时间去幻想。同时,学历社会、升学竞争、家教补习的风行更夺走了孩子们休息玩耍的时间,无法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升华。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都应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去保护他们、爱护他们,冲破一道道“温室”的围墙,引导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游玩“天地”,发展他们的多元智能。
二、多以乡土教材为补充发展多元智能
孩子们往往在手工加工时不知道原材料为何物,即使自己动手制成漂亮的作品,仍然是没有根基的表现,即使做出造型来,归根结底它依然缺乏与大自然的对话。我们在玩耍于原始性的文化、文明的联系与自然的融合中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题材,出生在装有冷暖空调豪华宅邸的孩子往往向往原始穴居的生活;而比起商店去买,自己用黑泥做的坦克、手枪则更刺激;用电池会跑的玩具车比用高粱去制作的汽车模型后者更具有新奇感。诸如此类的乡土教材不胜枚举,它们均包含着大自然的芳香、流淌着大自然的血液,更能体现自然的魅力,且取材方便,效果更具创意。乡土教材的使用更能打动儿童心灵深处那种对大自然亲近的冲动(或欲望)。
美术课标指出: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应使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是想,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3同属“设计应用”领域的三年级下册《变废为宝》和《巧巧手》这两课,课前都要求学生收集废弃材料来进行组合和创造。但从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情趣表现和授课效果来比较,《变废为宝》则远远不如同册的《巧巧手》。究其原因,主要还表现在前者学生只需在家里就可收集到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作为材料来完成作业。后者则是应用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求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形式到郊区去采集树叶、树枝,到海边去拣贝壳,到农家、商场去找稻谷等方法途径来准备材料,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多元智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如:在小组合作中发展了言语智能、人际智能;在采集盛开的野花或树叶时,花瓣或叶瓣通常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这就是在自然环境中检查乘法的概念的机会,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听到鸟鸣、流水声,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在寻找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自然观察智能;通过身体运动发展肢体智能;在创作活动过程中发展空间智能;通过对材料的收集表现和作业展评发展内省智能。
三、善于诱导学生观察自然发展多元智能
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大自然,是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观察是心灵的窗户”,绘画是帮助孩子通过观察这一渠道,去感知丰富的世界。儿童画的内容,源于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直接生活指日常的见闻,间接生活是指模仿别人的画。前者一般出于无意观察,后者大多属于有意观察。后者往往缺乏创造性,而前者容易一过即逝。在引导学生作画之前,要注重让学生对直接生活进行有意观察,所谓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一道理。所以,从多元智能的理论出发,老师和家长在带孩子春游、秋游参观公园、展览室时,可以边观看丰富多彩的景物边适当采集些石块、树叶等,(同时应帮助孩子学会热爱大自然)丰富扩大孩子的视野,训练孩子凭借具体的感情对对象进行发散性的思维,从而在体验大自然的真谛,使自己的多项智能得以开发。
四、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发展多元智能
在教室内指导儿童想象画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虽然不一定要有直接的实景实物,但也不能脱离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努力使他们的各项智能获得发展。比如画“微观世界”一课时就要考虑到儿童对“叶子上的小血管”并不是知道太多,课前除了要准备必要的显微镜,还要找一找相关的资料,如图片、录像、网上资料等。当然,教师能亲自出马大自然去拍摄一些实景资料则更好。如此,一方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一方面又可解决“叶片”中具体的形象,让学生拥有大自然真实资料为依据,避免“闭门造车”的作业出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不受任何框框约束、限制来进行创作。
五、注重发展“个性”发展多元智能
加德纳理论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提供丰富的环境与指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将所有八种智能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关于孩子的多元智能,家长是真正的专家,他们有机会看到孩子在饱含八种智能因素的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所以常常听到孩子对父母说:“要这个……”“我喜欢……”“我不要……”,这些都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他表达儿童的自尊,让别人承认“我”的个性和要求。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也常常流露出这种个性。有的儿童表现得比较强烈些,有的弱些。个性是一种积极因素,要培育它,不要挫伤它。对孩子的画,绝对不能吹毛求疵。有的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及对自然感受的表现方式,常常发出一些不该有的训斥。如“房子画矮了,人怎么比房子高”“桌子腿没有画直,会倒的!”甚至会说:“画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这样只能导致孩子失去信心,心理受到严重挫伤。要知道,儿童对自然的感知带有一定的偏见,虽然幼稚,但很自信,甚至是固执,这些恰恰是儿童画的独特风格。美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在绘画方面的“自我表现”,利用和培养儿童的个性,使它能自然地反映在儿童绘画之中,给人们以感染和享受。
小学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训练成未来的艺术家而进行的感觉训练,而是让每一个儿童都能通过自己的手和眼去感受潜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是培养他们对美好大自然的爱与感觉。美术课标指出:应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仍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是与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相通的,因为加德纳理论是一个更多崇尚培养,也崇尚天性的模式。
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郝伯特.里德在论到艺术的教育中的地位时主张:“艺术,照一般所了解的,应该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因为没有其它的科目能给予儿童一种意识使意象与概念、感觉与思想发生相关关系与统一,而同时也能给予一种天性上得来的有关宇宙法则的知识和一种与自然调和的习惯和行为。” 因此说,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很好题材,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最好的资源。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婀娜多姿的南国春色,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高耸入云的三山五岳,这些不仅可以给人美感,而且能够用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使人心胸宽广,乐观豪迈。大自然的景物,为青少年提供了审美创造的感情形象,增进了他们的才智情思。我们为何不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描绘美的景色,领略美的风味,体验美的情趣,玩味美的奥妙呢?来吧,让大自然和学生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吧!
【参考文献】
[1]托马斯、阿姆斯特朗[美] 《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3
科学教学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环境资源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科学教学,原先就称自然教学,说明科学的奥秘很多就在自然界之中。和自然界亲密接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大餐。
一、动物资源
在教学《寻访小动物》第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在小区、学校或公园里仔细观察能观察到的小动物,并写好观察记录表。课始,让同学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教师适时地进行表扬,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在“看”的基础上,有目的寻访,有意识开展自己活动,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以一个个连续有结构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地寻访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有关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对“新”的寻访活动过程产生深刻的体会。接着,让学生提出在观察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并研究方案。在分小组研讨研究方案后,进行集体交流、互相提问,并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包括进行交流,参与评议,对他人研究的方法、结论提出质疑,并乐于互相合作。在教学《寻访小动物》第二课时,学生带着第一课时的研究方案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次与校园中的小动物进行亲密接触,有的放失地进行探究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植物资源
在我们身边,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校园里、公园里、原野、路边等一些地方,生长着无数有名的、或不知名的植物,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在科学教学中,如能对它们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感知形、味、色等,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的材料,学生对所要研究的植物容易形成完整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积累到许多自然资料,而且为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奠基。
在教学《大树和小草》时,我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各种小草和大树(校园内的小草和大树种类很少)。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种类的小草和大树,接着又带领孩子到学校附近的生态公园去观察。学生不仅认识了书本上介绍的蒲公英、车前草、狗尾草,还认识了书本上没有介绍到的草坪草、薰衣草、鬼针草……认识了泗阳名树意大利杨,还认识了各种果树,及常见的松柏类等。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了小草与大树的区别,还知道了小草与小草、大树与大树之间的异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比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多而广,觉得有趣的多,而且对于新知的感知直观形象,不易忘记。像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学到了知识,又激发其求知欲,真是学在自然,乐在自然。
三、环境资源
城里与农村相比,虽然没有山青水秀,河道纵横,岩石、土壤;但是城里与农村的天空都是一样的。春、夏、秋、冬的物候变化;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云、雾、雨、露、霜、雪等自然现象农村有,城里也有。假如这些探究只局限于课堂上,这样既会束缚学生探究的思维空间,又会造成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衰减。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知自然现象,科学课上学生既能上得生动活泼,学到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又能受到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教育。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4
关键词:大语文 环保理念 设计问题 社会实践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享受优质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许多地方的环境恶化问题也很严重,与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有较大距离。这主要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没有树立起来。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迫在眉睫,特别是人文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语文学科更应该自觉担负起环保的重任。我在平常的教育中就注重了这方面的探讨,就此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文本,渗透环保的理念。
初中语文教材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大多来源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不少文章是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作为教师认真研读课文,全方位地思索环境因素,努力挖掘、捕捉教材中环保素材,并着手寻找相关的环保内容,正面诱导学生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如《珍珠鸟》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一家三只珍珠鸟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通过人与鸟的细腻描写,得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上课前几天,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珍珠鸟的图片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显感受到珍珠鸟羽毛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它的喜爱之情。课堂上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学生明确了人类与鸟之间应该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这样的文本就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爱鸟的教育课。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课文还很多,比如《斑羚飞渡》《华南虎》等。
综观六册语文教材,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大致就这三类:一是介绍自然知识的说明文章,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敬畏自然》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秘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二是赞美大自然无限美好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到自然的丰富多姿,激发热爱的情感,如《山中访友》、《那树》、《地下森林断想》等。这些文章通过流畅的文笔让学生看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了崇敬、敬仰之情;三是包含自然壮美的诗词,如《沁园春・雪》、《清平乐・村居》等,学生在朗读这些诗词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激励学生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所以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就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环保理念的加油站。
二.充分利用教材插图与辅助练习,开展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册前面都有几幅与课文相关的插图,许多课文中还穿插了不少图画,它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审美情趣、影响情感态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部分插图存在图与文本不协调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环保教育。比如九年级上册就有一副大树的图片,这是与台湾作家王鼎钧的文章《那树》对应的,学生看到那葱郁挺拔的树木图片,就会被它吸引,为之崇拜,但还是被人类无情的砍伐了,人与植物应该如何共处?经济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可以想到的。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有老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的插图,还有镰刀头羊站在悬崖边即将赴死的插图画面,从这些画面中,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动物们身上可贵的品质。在每册的内容安排和一些综合性语文活动中也体现着环保理念。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都是赞美风光的散文诗,实践活动安排的是《寻觅春天的足迹》,要求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捕捉春的足迹、谱写春的赞歌。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四首诗歌都是对大自然的歌颂,实践活动安排的是《雨的诉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雨的魅力,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部分同样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材料。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研讨与练习三:“假设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研讨与练习四:“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这两题既联系课文内容又适当对内容做了拓展,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否则等来的将是人类的悲剧;《那树》研讨与练习三:“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证逐渐被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想到人类不能再伤害自然了,应该爱护自然、让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
三.巧妙设计问题,加强环保理念的引导。
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找出可以进行环保教育的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引发课堂讨论,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在教学《敬畏自然》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在作者看来,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狂妄的表现,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学生们议论纷纷,不一会陆续发言。
甲生: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自然本身有其运动的规律。人类走极端往往会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让人饱尝了“征服自然”的苦果。所以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乙生:我也赞同作者的观点。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丙生:我并不是很赞成作者的观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在与自然不断斗争中争取的。没有“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人类就不会从原始的猿人进化为现代人,就不会有现代文明的产生,就不会有卫星上天,就不会有营养丰富的食品……所以说,“征服自然”是理想,而不是狂妄。
丁生:我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虽然在征服过程中尝到了一些苦果,但与所取得的成就相比,失败只是暂时的。人类若不征服自然,与碌碌无为的其他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
2.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深入关注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问题,
四.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
要想使环保意识深入到学生心理,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嘴上说和真正的做不是一回事。还必须靠课外时间的实践养成习惯。因此,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非常重要,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有关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清理小广告活动。从电线杆、公交站牌、街道护栏、电话亭、小区门口、单元门楼梯口等等。学生们手拿小铲、小水桶、抹布等工具对小广告进行清理,整整忙活了三个小时。受到不少群众的赞扬,学生们虽然很累但都非常高兴。我们还开展了寻找街头错别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一些商家写字规范的意识,而更重要的是,学生们从中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奠定了自己爱护环境的思想基础。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生活素材 阅读 自然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5-02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凝练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素材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只有用好素材才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作文质量。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并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以此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和质量。
一、重视阅读环节,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
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体系僵化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太多单一。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都会侧重讲解写作技巧和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没有重笔墨讲解优秀作品中素材的运用,导致学生在写作时脑子里没有资料,无从下笔。于是学生开始抵触写作,抵触语文教学,严重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语文教师需要为写作教学寻找素材,并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初中生积累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使写出的文章更具有真实性,情感更丰富。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把阅读和作文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的机会,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寻找与初中生生活的契合点,挖掘课文中隐藏的生活素材。这样,教师在挖掘生活素材之后可以以身示教,指导初中生从多方面入手积累生活素材。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中挖掘几个关键词“亲情”“感恩”以及“回忆”,把这几个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值得思考的故事。教师从《背影》中可以挖掘有关亲情的素材,并指导初中生把课文中的素材运用到与自己作文相符的情境中,丰富作文情感。
当然,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素材还需要教师拓宽初中生的阅读渠道,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生活化的素材需要优美的语言点缀,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词句。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效率,又能让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让初中生感受到积累素材的快乐,把积累素材当作一项乐趣而不是一项工作。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亲近大自然,在自然中积累生活素材
大自然是奇妙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大自然观察太阳的朝升夕落,感受四季轮回,品味鸟语花香。在初中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初中作文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大自然的风景、现象等。所以,教师需要在自然中积累生活素材,并借此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感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从大自然中挖掘教学内容可以使初中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为初中生展现不同的世界,让他们了解大地山川、河流树木的岁月更替。当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为了给学生提供观察大自然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郊游,去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室外,延伸到大自然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从大自然中挖掘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把大自然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利用与学生郊游的契机渗透课文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景色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初中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又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知识,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深入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最终是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服务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初中生的所思所想,并结合客观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任务,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高效完成任务。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初中生留心观察事物,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才能提高初中生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
三、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探寻生活素材
除了从阅读中和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素材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从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在生活中通过反思感悟,分析自己的不足,尽全力弥补自己的缺陷。生活为初中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当中,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能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又能感受到人情冷暖,是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重要机会。为了贴合生活化积累素材的主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使活动内容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收拾家务、帮妈妈做饭、关爱社区孤寡老人以及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初中生的爱心,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把经历写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回顾自己一天的经历,既是一个重温幸福的过程,又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
总而言之,积累素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通过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当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权利,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海.丰富学生作文素材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3,3.
[2] 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7.
[3] 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2010,9.
有关大自然的资料范文6
一、阅读,抒发内心情感
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根据语境完善抒情的机会,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像山那样思考》节选自美国环保先驱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面对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其土地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篇文章在彰显生态价值的同时要做到不背离文学叙事特点及文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环保的资料,让学生根据已提供的资料研读文本。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也能让感受文本内涵。
有的学生说,文本是作者的亲身感受,用来表达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地球环境恶化是人类没有按照自然法则行动思考而造成的。有的学生说,环保是人类的责任和义务,追求物质文明建设的前提就是不破坏生态环境,不牺牲大自然。作为生态链中的一部分,人和狼、大山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做到和平共处,才能做到像山那样思考,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不能因为追求好的东西就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从学生们的话中,不难看出,针对阅读而言,阅读鉴赏不仅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也能在提高赏析能力的同时完善了理解能力,进而达到了学而致用的目的。
二、赏读,张扬情感
赏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唤醒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文中意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吸收知识、理解知识、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增强感悟能力。在教《像山那样思考》时,我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观看有关环境破坏的视频,学生很快就陷入深思。我趁热打铁提问:“本文是利奥波德通过亲身感受完成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让人感到凄苦。那么文章主要体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
学生思考之后回答,绿色环保理念早已经深入人心,保护地球刻不容缓。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一座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座山已经看得足够透彻了。作者借助狼的悲鸣与狼性来表达人对自然的摧残,字里行间无不散发作者的凄凉之心和期望之心。有的学生说,作者是通过文本来展现一种观点,狼的悲鸣无异于给文本注入了一针生命的兴奋剂,让人心灵为之震颤。同时,通过狼的悲鸣也说明人对自然的理解不够领悟不够。随后,我根据学生的理解去粗取精,并让学生结合自身情感自助阅读感受文章蕴意。学生也逐渐明白,狼的悲鸣恰恰是对自然的绝望。实际教学证明,只有学生结合自身情感能力融入文本,并进行探究整理,才能让阅读教学更进一步。
三、研读,活跃思维能力
研读与赏读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散发性思维,也能夯实学生理解能力基础。如,多媒体介入教学进行有效赏析,学生能一点点在聆听过程中逐渐变成情感投入。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共鸣,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激发。学生根据本文自身的意境和作者情感对作品产生初步的感悟,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时,学生会结合自身主观情感与理解,来表达出自身的看法。同时,学生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作品中的无奈与期待,并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利用这一点,学生思维不仅得到了延伸,也能唤醒学生的思考热情。不仅延伸了课堂知识也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例,我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并阅读全文,提出这样的问题:“第1-3自然段有关于狼的特写,作者想表达什么呢?”学生回答,作者用深沉和骄傲来形容狼的叫声,说明狼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山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它骄傲是因为可以吃掉弱小的动物维持一定的生态平衡。文章中说每一种东西都会留意这声音,对鹿来说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是混战的预言;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这些语句生动地叙述了狼嚎后生态链中每个人(物)的反应,从侧面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的食物链,也反映出狼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危机感和紧张感。
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随学生讨论的深入而不断生成的。学生从有感觉到能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就会自主参与到讨论之中,只有学生与教师有了真正的互动过程,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感悟。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表现形式,从讨论中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手法,推动探讨热情,将文本中所蕴含的独特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才能让语文课程充满语文味,彰显语文学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