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1
从定义上来看,一般认为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了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按照对其内涵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审计质量从诸多方面进行控制,包括对外部环境、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的控制监督,政府、注册会计师协会或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是控制主体。狭义的审计质量控制则指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控制主体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和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在本文的分析讨论中,是以广义的审计质量控制为主要对象的。
二、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从审计质量控制的实施程序来看,审计人员是具体负责审计工作业务的一线操作者,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等对其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人员,是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而真正审计专业的人才相对较少,其实财务工作只是审计工作的一部分,是实现审计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从业务技能方面来看,不少审计机关的一线业务人员,实际审计技能水平偏低,缺乏复合型的专业知识。一些比较专业的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操作的能力。
2.审计人员的质量风险意识、职业素养。在实际审计质量控制工作过程中,国家不少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而审计人员较少,这就导致了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疲于工作,而忽视了质量风险。对审计工作不够严谨细致,一些该注意的细节,经常忽略。例如,审计约谈,很多审计工作人员会省去这一程序,而是直接翻阅相关被审计单位的账簿。一些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审计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种原因,而失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或者受到一些利益因素的影响,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掩盖,这就影响了实际审计质量。
3.审计质量控制责任制度以及管理工作。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要想严格落实相关程序和政策,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控制标准,并且还要有完善的审计责任制度,做好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管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常找不到具体负责人,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审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漏洞,导致很多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规范,影响了审计质量控制。
4.对现场审计工作的控制。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环节,即现场审计,现场审计有着比较特殊的环境和工作氛围。审计技术手段、业务程序、相关资料证据的搜集等,受到现场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较大。在这方面,没有比较科学规范、定性量化的控制方法,就很容易导致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不到位,影响其实际审计质量。
三、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控制与防范审计风险的一些建议
1.提高认识,不断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对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正确认识,是做好审计工作的第一步,明确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有的放矢的为审计工作的开展配备足够的资源,做好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进一步提升相关审计程序、审计技术和审计原则的实用性,切实从审计源头的风险控制做起,通过后续的培训,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降低审计风险。
2.加强对审计过程的作业控制。审计过程的作业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审计成果即审计报告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最终效果,因此,审计作业过程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审计过程有众多的环节组成,应该突出重点环节的控制,实施审计作业过程的关键点控制。具体来说,审计过程的作业控制,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做好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的重点和时间、项目的轻重难易程度不同安排审计工作日程、人员和审计的重点。二是人员委派工作控制好。确定好组长(主审)人选,在业务的能力、业务技术方面注意审计组成员的合理搭配。三是做好审计工作记录。根据所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检查做好审计工作记录。四是抓好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要从大量的数据资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要通过去粗取精,反映出问题最核心的东西。
3.建立审计质量的内部管理制度。审计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套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构。通过这种组织机构的设置,实现对审计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具体来说,要对审计工作制度、具体控制程序等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质量评价标准,在充分调研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提高评价标准的质量。要结合奖惩制度,将审计工作执行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发生了偏差,分析偏差的性质、程度和发生原因,并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可以说,内部管理制度,是审计质量控制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在这个组织框架内,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环节和程序,进行必要的评价和监督,对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4.做好审计质量监督,建立审计风险的动态检测机制。审计质量监督,是对审计程序和审计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和检查,在一些审计机关内部,要根据实际审计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设立一套比较合理的审计质量监督机制,同时,对于审计风险节点,要结合实际审计项目的周期,建立动态的检测机制,及时发现审计风险节点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防止审计风险的扩大。
四、结语
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2
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财务报表审计息息相关。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能过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即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而财务报表审计则是需要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发展审计意见。两者之间的目标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了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在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涉及了较多内部控制审计的部分,而且内部控制审计的诸多内容中也与财务报表审计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可以在成果在相互验证,而且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重要的依据。两者在程序执行上存在着差异,但其在目标上基础是一致的,即向公司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并相互产生影响,而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则主要来源于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提高的影响,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可以为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审计质量。
二、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1.扩大重点审计范围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开展的时间较晚,目前还处于实施的初步阶段,特别是在当前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实施不利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大对重点审计范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起到对管理者监督的作用,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所以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审计重点需要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同时还要根据行业和企业规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审计计划,同时可以将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重点范围,同时还要对其他内部控制信息加强审计。
2.吸取别国经验与创新审计方法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最早由美国开始实施,所以目前各国内部控制审计准则都是以美国为范本而制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内部控制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吸收和借鉴工作,趋利避害,做好提前预防工作。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内部控制控制或是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准则都要具有一致性,其实在具体实务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是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的,所以差异性较大,这就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也不可能都如出一辙。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审计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准则,这亲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刀菜,而且对于降低社会成本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重视实务操作过程,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系统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大一部分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系统审计的重要性还缺乏了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具体流程也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就需要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人员城朵充分的发挥其敏锐的职业判断力,提出适当的建议,通过严谨的职业态度,从而在内部控制制度下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公开,这不仅对于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的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监督职能的实现,所以对于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确保审计质量的提升。
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3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原理及其控制工程质量
引言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因土石坝的施工所用材料一般采用就地开采,同时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开挖料,包括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土石坝的施工即是将这些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故土石坝又称作当地材料坝,对于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坝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要特点是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强。
一、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而高坝筑坝技术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
碾压式土石坝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又可分为均质坝、土质心墙坝、土质斜墙坝、多种土质坝、人工材料心墙坝、人工材料面板坝等。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二、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假如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就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正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则为异常渗流。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②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③土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渗透破坏。如何组织科学有序的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渗流是整个过程成败的关键。我认为土石坝过程在施工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做好基础处理,必须万无一失。很多大型土石坝,必须要满足坝基承载力及基础防渗的情况下,完成基础处理的稳固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特别是在深覆盖层上修建工程,基础处理工程量大、不可预见因素多,需要经常采用防渗墙、振冲、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等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
②掌握当地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控制好施工工期的季节性土石坝对水文气象的因素极为敏感,在雨季,土料的含水量影响极大,直接制约着大坝填筑,施工强度将受到影响;冬季,土料上冻,如不采取积极措施,也无法进行填筑,且冬雨季填筑施工,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境。对于度汛期的施工,应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土石坝工程,一般不允许漫顶过流,故土石坝工程“施工高峰期”应控制在工程实施截流后第一个汛前达到拦洪度汛断面挡水这一阶段,截流后均需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在汛前将坝体全断面或度汛小断面填筑至拦洪度汛高程。因此给坝体填筑的施工工期有限,在北方地区采用冬季施工时,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有些地区河流结冰、土层冻结,对开挖工程、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以及填筑工程均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提高月填筑强度,方能按安全渡汛的要求按期达到拦河高程。
③确保工程所用料场开采土、石料的材料质量料场对土石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是最容易影响大坝顺利填筑的软肋。根据工程实践,一般而言,料场的地质勘探工作深度远不如坝址,特别是填筑量最大的堆石料,往往仅靠几个探洞或地形勘查进行地质描述,进场后,与招标文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无法形成大规模开采(或台阶开采)条件,直接影响大坝填筑级配是否得到保证。在防渗土料方面,含水量的高低也成为大坝能否快速填筑的关键,因此,完善而慎重地进行料场复查及复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料场复查和储量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材料的碾压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土石坝而言,碾压试验是填筑前最为重要的技术参数论证工作,也是确定大坝能否顺利填筑及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环节。碾压试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坝体的填筑。
碾压试验中还需对防渗土料的含水量进行确定及调节,同时还应确定好对堆石料洒水量。此外,为确保土石坝填筑质量,土石坝工程的施工必须要求进行试坑取样,只有在填筑面碾压合格并能过验收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④确定合理的坝面分区,是填筑工作施工的关键由于土石坝体型较大,为坝面分区流水作业提供了必要的场面,土石坝工程一般在填筑工序上分为铺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在坝面分区流水作业中,防渗土料的施工应根据填筑的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填筑区域和进行流水作业,以及采用的机械设备及填筑情况进行调整。对采用平起填筑与临时断面填筑的土石坝工程,不可为一味减少临时断面填筑量而影响大型机械的正常施工,必须要确保填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