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1

生活中,有着许多科学小常识。脱毛衣时为什么会噼啪作响?扁的乒乓球为什么用开水烫就会变的完好无损?······现在,让我讲给你们听吧。

我想大家在冬天晚上睡觉时,一定会脱下毛衣吧,当你脱毛衣时会发出噼啪的声响,可别以为这是什么怪物在作怪,其实这是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了的放电现象,我们白天穿着毛衣的时候,由于不停地运动,毛衣与衬衣,衬衣与身体之间不断的摩擦,使得身体和衣服上都带上了电荷。这些正负电荷中和,产生放电现象,于是我们就会听见“噼啪”的声音,并且带有白色的闪光。

小时候,我在家玩接乒乓球,一不小心乒乓球掉在了地上,又被我踩到,本来完整的乒乓球瞬间没有了弹力,扁了。我很着急,便找妈妈:“妈妈,我的乒乓球扁了。”妈妈接过乒乓球就找了个锅,倒上水,把乒乓球煮了起来,我看见了:“妈妈,乒乓球不能吃!”妈妈便说:“孩子,把乒乓球煮一煮能恢复原状。”我很好奇:“为什么呢?”“因为热胀冷缩的原故,将乒乓球放进热水里,球体里的空气胀了起来,乒乓球就会重新鼓起来。”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小的科学方法,包含着科学道理,只要肯动脑,方法一定比困难多。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课堂生活化,将更多的生活上的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把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产生更多的生活感触,丰富学生的情感,才能保证小学生的作文具有更多的情感以及更加的真实。本文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并且o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生活化 问题 措施

近几年,小学生普遍出现害怕写作文的现象,因为大多数的小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即使有的同学写出了作文,但是内容非常单一,没有情感。甚至有的小学生直接抄袭作文书等作文材料。据调查显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记述的事情。小学生进行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只有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课堂中,才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体验生活,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学生作文远离生活化的原因

1.1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不需要进行发言、思考,只需要记住教师所说的话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有可能把知识学死,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只是死记下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拥有着绝对的核心地位。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直被禁锢,导致学生在思考时,总是想到教师的话,而不会过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如果教师没有交代清楚,学生就不会表达,更不敢创新,导致学生写不出富含情感的作文,这对这些正处于天真烂漫时期的孩子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束缚,对孩子的今后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2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作文教学是传授学生通过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由于我国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看重分数,这严重限制了作文的主题,使得学生不能进行个性化写作,只能以考试范围进行写作,这就让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写出来的作文没有情感,非常的僵硬。

1.3受到社会的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成功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我国的理工学科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济成果,这就导致人们过多的重视理工学科,而忽视了人文学科。小学生也由于家庭观念等因素产生了重理轻文的思想,不重视文科的学习,不喜欢阅读课外读物,不愿意写作,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科的竞赛考试中。这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1.4教师不愿意亲自写作为小学生进行举例

现今,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少进行亲身写作,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自认为听懂了,但到实际写作的时候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多动笔,多进行自我创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模板,从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2.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意义

作文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不能将其分开,只有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足够的灵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是作文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所以必须要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素材库,让生活走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才能保证小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措施

3.1丰富作文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够丰富作文的内容。要将生活走入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出现在生活中的事物,鼓励学生发现事物中的美,并且及时的记录自己的感悟;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多发现新鲜的事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发现新鲜事物的时候,教师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写作机会比较少,也不是很清楚如何写作,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写作素材来源,教师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科学的引导;带动大家阅读;帮助同学对文章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教师要科学地对小学生作出评价

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对这种差异必须进行科学的评判,因为写作本来就是反应的自身情感的过程。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保证学生的情感和自信。对错误的看法、想法,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改正,对正确的要进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3

一、认清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 物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时,必须牢牢 把握它的本质属性。要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本质属性,即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 题:

1.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所谓“小学生作文”,是指小 学生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它与成人的写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第一,写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写作,大都是“有所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交流 往往是超越时空的。通过交流,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这种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小 学生习作练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第二,文章表达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真理的探索和 发现。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表达要求上,必须以丰富而翔实的材料为基础 ,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手段,把自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样,成人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 现实的客观反映。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以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为基础,充分运用虚构和典型化等手段,对 众多个别的、特殊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使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受他们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习作练笔,只要求将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 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实地写下来就行了。

第三,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们在评价成人的科学著作或文艺作品时,要看是否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等等。但是,我 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习作时,主要看《大纲》中规定达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经过关。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 主要看是否达到:字词运用准确,句子通顺连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真实具体,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显 然,这个标准,对搞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五、六年严而有格的训练 才能逐步达到。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小学生作文文 学化和评价小学生作文“标准过高,评分过严”的不良倾向。

2.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的内容是 认识的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习作素材和进行习作构 思时,需要有语言的参与,习作构思的结果更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人 脑反映外部现实的生理——心理的机制中,语言担负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职能。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 尚未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认识工具。小学生习作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主体尚不能独立地进 行习作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 师、学生、习作内容),这就引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问题。我认为,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 ,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为了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 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 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 ,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 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 败的关键。

第二,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 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 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 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 体现在:①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②能否针 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③ 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 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师“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 。努力实现两个动态过程的平衡,使这两个动态过程同步展开、同步发展,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理想境界。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动态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而发生、展开,并为学生“学 ”的动态过程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①在组织启动阶段,表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 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②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解学 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 调控“教”的程序,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③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达到习作目 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 二是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

二、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

我们在把握了作文教学方向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这是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 关键。那么,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小学以学记叙文为主,也要学写常用的应 用文。”“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的能力。”这为我们规定了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具体地说,从文体方面看,主要学写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从能力方面看,主要培养两种能力,即认识能力(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用词 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了进一 步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意义所在。我认为,《大纲》规定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是很有 道理的:①记叙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之一。它以记叙、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景物为主,它是言语交 际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习作练笔,帮助学生夯实记叙的基本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记叙文是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大都叙写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叙写的内容具体、 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并且,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乐于习作练笔。

第二,要明确“小学也要学写常用的应用文”的价值所在。记叙文固然是小学生习作练笔的重点,但是, 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首先,应用文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让小学生学会写常用 的应用文,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好基础,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认为,根据现 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除了让学生学会现行教材中规定的常用应用文外,还应适当补充其它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 练。其次,应用文具有语言准确、平实、质朴、简明扼要的特点,这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 径。

第三,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 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 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彼此孤立地、一个一个地叠加起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伴随着 作文教学过程一体化完成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完成呢?

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写什么”是指作文的内容;“怎 样写”是指作文的表达形式,即谋篇布局。小学生的作文也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学生作文的内容从 哪里来呢?从对平时的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来。通过观察,获取感性认识,形成生活的表象。作文内容固然来源 于日常生活,但是,日常生活不等于作文内容,不是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写成作文。而且,单凭感官去感知 事物,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它必须有赖于思维的进一步加工和整理。因此,要使观察到的生活素材上升为 作文内容,必须经历一个思维加工和整理的过程。其流程如下:

观察生活思维的加工和整理作文内容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4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写作

目录

摘要…………………………………………………………………………1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4

1.1、“死”搬教材硬教………………………………………………………4

1.2、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的文本阅读的时间……………………………4

1.3、学习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4

1.4、教师缺乏必要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5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5

2.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沿革……………………………………………5

2.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性…………………………………5

2.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目标……………………………………6

2.4、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改进策略………………………………6

结束语…………………………………………………………………………8

参考文献………………………………………………………………………8

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里,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大胆地想象,任意地表达,甚至异想天开。孩子们只会说真话、实话,他们不会用那些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种最真实最朴素的表达,才最能打动人。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教学的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积累作文材料,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唤起学生的真实而健康的情感,并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完成作文。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作文,教师把作文教学视为难登的高山,学生把作文当作拦路猛虎,学生怕作文课,怕写作文,怕考作文,这实在是中国语文教学的悲哀,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1.1、“死”搬教材硬教。现在的作文教材,不同程度地成为一种固定模式,束缚住教师的手脚。

一学期八篇“定格”作文完成教学,便万事大吉。同时,为了结合学生的交往实际适当删减、补充作文内容的措施尤显不足。如此教学,很容易脱离丰富多彩的生活,使教学枯燥乏味。

1.2现代传媒抢占了大量的文本阅读的时间。

许多人对电视机可能又爱又恨。爱它,因为它是我们娱乐和消遣的一种方式;恨它,是因为它耗费了我们太多宝贵的时间。大人尚且难以抗拒,更何况年纪尚小的学生?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的学生,如果还没有学会独立思考和辨证的看问题,那么,他的思维必将缺乏应有的深刻性和思辨性,同时所固有的道德防线也将会日渐减弱。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正以极快的速度侵占着学生的阅读时间。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引领学生科学的安排业余生活和有计划的阅读,自觉的抵制现代传媒的不良诱惑将是当代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

1.3学习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面对这些至理名言,我们时常感到当代学生的悲哀!迫于升学的压力,他们长期受困在由家庭到学校、再由学校到家庭的单调的直线式的生活里。美丽的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都因升学的压力而无情的隔在他们的身外。就象叶老说的:“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之源。无源头活水,哪来鲜活的作文?举例说明:现在的的孩子作文越来越差,某某同学上五年级了才写200字,有些同学甚至不会写,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小学生,他们的作文或是千人一面,或是干巴无味,或是老气横秋。写人要突出思想性;写事意义要大,要说明一个道理;写老师总是深夜备课、带病工作;写好事总是拾到东西物归原主。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和积累,只好胡编乱造;从学生说,或是生活单调,或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缺少感受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寄宿制学校里的学生由于学校为学生的安全着想,整天呆在学校里,很少去接触社会这样的学生生活单调,缺少对生活的发现,进而缺少感受生活的能力,所以作文当然差。

1.4教师缺乏必要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是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的,它不但是成功实施阅读教学的保障,而且也是指导作文教学的必备条件。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有一定的写作水平,还应该具备人文情怀。尤其在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物欲日益膨胀,使广大学生处于精神赤贫状态,作文就会失去灵魂。学生精神层次的修养,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对于学生来说后果是可怕的。人的思维是都有一定的“惰性”的,学生写作也一样,就看你怎么引导,我们在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潜能,我们应该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看到自己潜在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还应不断地反思与改革,克服各种弊端,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2.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沿革

1978-1983年改革以命题作文为唯一训练方式的做法,使作文教学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欲望。从低年级起,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提高儿童的作文能力。

1983-1988年在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把“从内容入手”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认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上,着力加强低、中、高年级作文的纵向联系。从作文教学与其他因素的联系上继续加强生活实践、阅读教学、作文练习的横向联系。从教育角度,强化培养一代新人的意识,把指导做人和指导作文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综合发展。

1989-1996年在探索现代小学各年段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改革实验中,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本身的改革,而且要引导学生在各科学习中,在生活实践中,处处用作文、学作文、练作文;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要重视对作文活动主体--学生作文心理的研究。

2.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性

作文是个体有意义的精神劳动。学生写话和习作能力,是通过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说话、作文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心理实践活动,是言语的表达过程。

儿童的作文动机(意向,愿望等)是直接推动他们作文的内部动力。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其内心世界的种种表象。

表象只能通过知觉(包括感觉)而获得,是知觉本像在人记忆中的“留影”。

人们头脑中的表象是无法直接交流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表象的最常用的手段是言语。

教学生热爱生活,认真实践,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在生活中不仅获得知识、得到锻炼、提高能力,而且增长见闻,为作文搜集素材,从而使儿童产生倾吐的愿望。

作文贴近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从而更好地表现生活,表达情感,更好地抒写性灵。学生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为此,教师应把整个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纳入习作的教学过程之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活动中不同的体验与感受就会使学生掀起情感的波澜,激起思想交流的欲望。此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交流的欲望,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体验用口头语言说出,在说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突出学生语言的个性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感情体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定作文题目,选学生想写的标题,让学生充满情趣地进行作文。通过积极的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让学生写“放胆文”,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鼻头写顺。激励学生怎样看就怎样写,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思路写出立意新颖、内容精彩的作文,挖掘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法清楚明白地想出来,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避免成人化、文学化,让学生按自己心理和智力的水平,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的做到以我手写我心、抒我情。这样做,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与最终目标。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要求学生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和“真实”,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多激励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兴趣,让学生多说、多读、多思、多悟,方能让学生热爱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2.4、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改进策略

1、在教学生做人的过程中,教学生作文。

教学生热爱生活,认真实践,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在生活中不仅获得知识、得到锻炼、提高能力,而且增长见闻,为作文搜集素材,从而使儿童产生倾吐的愿望。如在全世界戒烟日前夕,组织学生写《我劝爸爸戒烟》,教师节写《感谢您,辛勤的园丁》,毕业前夕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发挥作文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增强了学生课堂习作的兴趣;如在北京申奥成功,组织学生开展“我为中国喝彩”的演讲会,然后动笔写作;如在“非典”时期,不仅让学生懂得预防非典的知识,还要把发生在“非典”时期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学生听,活动后让学生动笔……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次举行了全校性的队干部选拔赛。

2、坚持课堂,课外相结合。

借助课文培养学生思维讲清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模拟。其次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作文教学除单元作文教学之外,还可以多种形式写作训练相配合,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周记,配合课文片段练习,安排随堂作文,这样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多作勤练,熟能生巧,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写能力和写作水平。。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3、把作文变成儿童的“乐事”。爱玩是儿童的天性。

玩是儿童的特权,是儿童健康发展自己身心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还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自己的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挥创造的学校。只有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兴趣,在他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游戏中,经常有新奇感、有兴趣、有激情,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害怕和恐惧,才会有倾吐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愿望和内容。改革课堂教学,充实儿童积极愉快的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写作活动;改革作文评分、批语,让儿童体验成功。

4、相信学生,也让学生相信自身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人的思维是都有一定的“惰性”的,学生写作也一样,就看你怎么引导,我们在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写作潜能,我们应该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看到自己潜在的写作能力。

5、扩大阅读量,提供优秀的视听材料,给予学生足够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还要引导他们“于无影处见有影、于无声处闻有声”。

6、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

观察情境的内涵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例如:在教学《水打翻以后》这一习作训练,事先让一些学生作好准备,一出精彩而又夸张的表演就在课堂上拉开了序幕。上课铃声一响,演员们就各就各位。以为学生碰翻一盆大扫除时用的水,束手无策,旁边的同学各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去告状,有的去帮助她,有的在嘲笑……而这一系列的旁白都由老师富有激情地讲述着。演员们表演很投入,而“观众”更是看得津津有味。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契机,学生思维得到了活跃,情绪得到了高涨,写出来的文字更是真实感人、充满生活情趣,因为他们此刻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老师和同学们所创造的情景中了。

结束语

从学生的生活和写作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小学作文教学不仅加强了低、中、高年级作文的纵向联系,而且加强了生活实践、阅读教学、作文练习的横向联系,不断强化培养一代新人的意识,把指导作文和做人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朱水根著2006年版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5

关键词:体验生活;写作水平;写作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找不到材料可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写,而且在作文中存在着内容空洞,雷同现象严重的特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提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写作方法,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作文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否则将会无话可说,无病。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为写作积累有利素材。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着重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出观察目的,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话练习,不断丰富作文题材和素材。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贴近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活动,实地参观走访等,强化学生的体验意识,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写作,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除了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词句篇、朗读训练、阅读训练等,强化学生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写作规范性和丰富性。当然,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佳句佳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心理特征和社会阅历方面的书籍、报刊等,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指导写作方法,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和写作训练进行促进,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创新写作训练方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强化。首先,教师要积极改变学生的选择写作素材的观念,不能一味地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而应该注重自身的真实情感。其次,教师在加强学生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的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作文的人文性色彩。再次,教师要积极改变命题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具有发挥写作能力的平台。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范文6

关键词:作文教学 序列 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翼。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语文学科一直处于激烈紧张的发展变革中,作文教学也无疑成为焦点问题。然而,变革中的中学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写作模式化、个性缺失,写作过程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文体写作训练不足等等。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呢?通过对这些作文教学理论及实践分析研究,我认为为作文教学建立一个可操作性的序列,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将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何为作文教学序列?“作文教学序列广义上指中小学期间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全过程的科学安排,狭义上指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本文所指的是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科学安排。作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把它作为一门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的学科来教授,建立一个科学化的作文教学序列,按照这个序列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训练,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通过对一些教学体系的研究,针对初中作文教学,本文提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1.锻炼讲话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尽管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说:会讲的不一定会写,会写的不一定会讲,但大多数情况都是不容怀疑的,即会讲的一般会写,所以,我们还可以从提高学生的讲话能力入手,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半学期的时间,利用一些课前的时间进行即席演说或演戏,题材根据作文教学序列灵活安排,方式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来选择。如每一学期给每个同学至少两次锻炼机会,让学生在未经预先通知的情况下,随即做一次3分钟的演说,内容可以从教学序列中抽取一个,利于学生为写作做好准备。第二学期则让每个学生与一到两个同学合作,表演一个未经准备的10分钟的短剧。内容可围绕着学校的活动。第三学期,除了学生自己的演讲之外,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或者学生中的优秀者做一些公开演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写作课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可以从观看同学的演讲中得到启发和鼓励,让他们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有了兴趣和乐趣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促进写作的途径,只有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才能更有效的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更好的提高。

2.与生活相结合,写真实的话

很多优秀作文的作者表示其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经验,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写出真实的有感情的作文。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提出:“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想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提高最有效的环节是日常的积累,这也可以体现出作文是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的,生活不仅为作文提供素材,还带给人认识,让你有所体验,有所感。作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充实。教师作文内容的设定也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内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3.与阅读相结合,积累写作素材

据测定:一个人的知识靠自身实践的来的仅占20%,而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决定了他们的生活范围比较小,而阅读却能给学生展开广阔的知识背景,能增加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扩大学生的视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能通过阅读借鉴语言技巧。阅读的途径有很多种,例如读名著、文学作品、杂志、报刊等,教师可以每学期、寒暑假给学生指定阅读的名著,要求写出内容简介或读后感,在班级中进行讨论。或者可以定期给学生印发质量较高的时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作文能力有所帮助,对学生的自身成长和发展也非常有好处。

4.不同作文形式的相互结合

(1)片断练习。只写一个片段,用最精炼、最优美的语言来练习作文的一个小部分。可以是写人的神态的练习,可以是记一件事的惊险部分,或者对一个问题进行辩论,不必拘泥于立意、构思、开头、结尾等,可长可短、可大可小,一定要写的精彩。这种方法对于训练学生的描写及语言运用都是比较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扬学生自己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

(2)小作文。小作文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仿写、续写、改写。其他的小作文的方式有:读后感,写名著的内容简介,写产品说明书等,这种都可以作为小作文训练的形式,灵活的作文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是比较有效的作文训练方式。

(3)大作文。大作文即一般的作文,写完整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材料作文都属于大作文的范畴。大作文要考虑到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要精心组织开头、结尾,熟练的运用语言进行写作,小作文后可以跟着大作文的练习,片段练习也是大作文练习的基础,大作文的联系尤其要注意按照序列、扎扎实实的训练,片段与小作文的练习会非常有利于大作文的完成。

这几种作文形式交替结合使用,可以增加作文的趣味性,让学生由部分到整体,按照序列,循序渐进的提高,完善作文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整体的作文水平。

探索出合理的作文教学科学的序列,并不是一时一人所能完成的,但中学作文教学应当有序,序列应该依据语言表达规律,根据学生心理智能发展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原则已是共识,只是许多的方面尚需做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探索。

文学是无序的,但是文学的基础语言是有序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语言基础也能决定文学质量,给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学生在未来才有可能开出更鲜艳的文学之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