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技术范文1
【关键词】校园网络 网络安全 防火墙
作为一种丰富学习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信息化为教育的创新与普及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与此同时,网络社会与生俱来的不安全因素,如病毒、黑客、非法入侵,不健康信息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威胁教育网络的健康发展,而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行业的信息安全需求,无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一、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就是是要保护好网络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以及存储在系统中的数据,避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确保系统连续、可靠、高效的运行,保障网络服务连续畅通。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是指防止外在的或者人为的原因破坏网络系统资源:从广义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囊括了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二、校园网络威胁
与其它网络一样,校园网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对网络中数据信息的危害和对网络设备的危害。具体来说,危害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非授权访问,即对网络设备及信息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越权使用等;冒充合法用户,即利用各种假冒或欺骗的手段非法获得合法用户的使用权限,以达到占用合法用户资源的目的;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即使用非法手段,删除、修改、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干扰系统正常运行。指改变系统的正常运行方法,减慢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手段;病毒与恶意攻击,即通过网络传播病毒或恶意Java、XActive等;线路窃听,即利用通信介质的电磁泄漏或搭线窃听等手段获取非法信息。
三、网络安全防范的内容
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应该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与可保护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不仅要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还要保护数据安全等。因此针对计算机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网络安全保护方案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是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网络安全防范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病毒,二是黑客犯罪。
四、校园网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防火墙、身份识别、数字签名、信息加密和防病毒技术等。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们房屋之间修建的那道墙,这里所说的防火墙是指隔离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一道防御系统,是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实施特定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它是保护可信网络(用户内部网)不受非可信的外部网(国际互联网、外部网)访问的机构,是整体安全防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在互联网上防火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模型,通过它可以隔离风险区域(即Internet或有一定风险的网络)与安全区域(局域网如校园网)的连接,同时不会妨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通信量,从而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仅让安全、核准了的信息进入,同时又抵制对内部网构成威胁的数据。防火墙技术是对黑客防范最严,安全性较强的一种方式,任何关键性的服务器,都建议放在防火墙之后。
(二)身份识别
系统的安全性常常依赖于对终端用户身份的正确识别与检验,以防止用户的欺诈行为。身份验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识别,一个是验证。所谓的识别是指对系统中的每个合法用户都具有识别能力。所谓验证是指系统对访问者自称的身份进行验证,以防假冒。身份的验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口令和通行字的方法;利用信物的身份验证;利用人类生物学特性进行身份验证。
(三)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技术是基于公共密钥的身份验证,公开密钥的加密机制虽提供了良好的保密性,但难以鉴别发送者,即任何得到公开密钥的人都可以生成和发送报文,数字签名机制则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问题。大多数电子交易采用两个密钥加密:密文和用来解码的密钥一起发送,而该密钥本身又被加密,还需要另一个密钥来解码。这种组合加密被称为数字签名,它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子商业中首选的安全技术。
(四)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对网络信息安全起着别的安全技术无可替代的作用。数据加密技术是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技术,是通过对信息的重新组合,使得只有收发双方才能解码还原信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五)防病毒技术
在所有计算机安全威胁中,计算机病毒是最为严重的,它不仅发生的频率高、损失大,而且潜伏性强、覆盖面广。校园网络中,计算机病毒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它的防范是网络安全技术中重要的一环。防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消除病毒等技术。
五、结束语
校园网络安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内部人员的蓄意破坏、管理操作者的失误、网络黑客的攻击、操作系统公开或未公开的漏洞、网络架构的变动、网络安全人才的缺乏都将导致网络系统的不安全,因此,校园网络安全及技术防范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我们的校园网才能够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服务。
网络安全技术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安全技术
1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
1.1个人计算机在网络中所遭受攻击与入侵手法的分析
(1)安全漏洞。
许多系统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其中一些是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本身具有的,如TCP/IP协议的缺陷常被用于发动拒绝服务入侵或攻击。这种攻击的目的通常是消耗带宽或消耗网络设备的CPU和内存。入侵者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并几乎占取和消耗该服务器所有的网络带宽,从而使其无法对正常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导致网站无法进入,网站响应速度大大降低或服务器瘫痪。对个人上网用户而言,可能遭到大量数据包的入侵使其无法进行正常操作。
(2)电子邮件入侵方式。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入侵者往往会使用一些邮件炸弹或CGI程序向目标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从而使目标邮箱被塞满而无法使用。
(3)防范特洛伊木马程序。
特洛伊木马程序是一种黑客软件程序,它可以直接侵入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器端和用户端。一旦用户打开附有该程序的邮件或从网上直接下载的程序后,它们就会像古特洛伊人在敌人城外留下藏满士兵的木马一样留在用户计算机中,当用户连接Internet时,此程序会自动向入侵者报告用户主机的IP地址及预先设定的端口。网络入侵者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就可任意修改用户主机的参数设定、复制文件、窥视硬盘中的内容信息等,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1.2对网络攻击与入侵进行防御的方法
(1)把Guest账号禁用。
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用户和密码”,单击“高级”选项卡,再单击“高级”按钮,弹出本地用户和组窗口。在Guest账号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常规”页中选中“账户已停用”。另外,将Administrator账号改名可以防止黑客知道自己的管理员账号,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安全。
(2)禁止建立空连接。
具体方法是打开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将DWORD值“RestrictAnonymous”的键值改为“1”即可,
(3)删除不必要的协议。
鼠标右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卸载不必要的协议,其中NETBIOS是很多安全缺陷的根源,对于不需要提供文件和打印共享的主机,还可以将绑定在TCP/IP协议的NETBIOS关闭,避免针对NETBIOS的攻击。选择“TCP/IP协议/属性/高级”,进入“高级
TCP/IP设置”对话框,选择“WIN”标签,选择“禁用TCP/IP上的NETBIOS”一项,关闭NETBIOS。
(4)保障电子邮件的使用安全。
①选择安全可靠的邮件服务。
目前,Internet上提供的Email账户大都是免费账户,这些免费的服务不提供任何有效的安全保障,有的免费邮件服务器常会导致邮件受损。因此最好选择收费邮件账户。
②确保邮件账号的安全防范。
首先要保护好邮箱的密码。不要使用保存密码功能以图省事,入网账号与口令应重点保护。设置的口令不要太简单,最好采用8位数。
③对重要邮件信息加密处理。
可使用某些工具如A-LOCK,在发送邮件之前对内容进行加密,对方收到加密信件后必须采用A-LOCK解密后方可阅读,可防止邮件被他人截获而泄密。
(5)防范特洛伊木马程序常用的方法。
①预防特洛伊木马程序。
在下载文件时先放到自己新建的文件夹里,再用杀毒软件来检测,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尽量避免下载可疑软件,对于网上某些可疑的,诱惑性动机比较明显的软件或信息,一般不要下载,以防染上“木马”程序。
②禁止不明程序运行。
在“开始”“运行”中msconfig,在“启动”选项中查看有没有可疑项目,去掉前面的勾。
2网络安全技术在商业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传输技术将继续沿用并发展,多方位的扫描监控、对后门渠道的管理、防止受病毒感染的软件和文件的传输等许多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未来防火墙技术会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的安全、数据的安全,五者综合应用。在产品及功能上,将摆脱目前对子网或内部网管理方式的依赖,向远程上网集中管理方式发展,并逐渐具备强大的病毒扫除功能;适应IP加密的需求,开发新型安全协议,建立专用网(VPN);推广单向防火墙;增强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预警功能;完善安全管理工具,特别是可疑活动的日志分析工具,这是新一代防火墙在编程技术上的革新。
2.2生物识别技术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一种更加便捷、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将全球带进了电子商务时代,它就是集光学、传感技术、超声波扫描和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第三代身份验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解决方案,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这一技术的安全系数较传统意义上的身份验证机制有很大的提高。人体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声音、面孔、视网膜、掌纹、骨架等,而其中指纹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唯一性、稳定性、再生性倍受关注。
2.3加密及数字签名技术
加密技术的出现为全球电子商务提供了保证,从而使基于Internet上的电子交易系统成为了可能,因此完善的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仍是21世纪的主流。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
不对称加密,即“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其中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谁都可以用,解密密钥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分别称为“公开密钥”和“秘密密钥”。
目前,广为采用的一种对称加密方式是数据加密标准(DES)。在电脑网络系统中使用的数字签名技术将是未来最通用的个人安全防范技术,其中采用公开密钥算法的数字签名会进一步受到网络建设者的亲睐。这种数字签名的实现过程非常简单:①发送者用其秘密密钥对邮件进行加密,建立了一个“数字签名”,然后通过公开的通信途径将签名和邮件一起发给接收者,接收者在收到邮件后使用发送者的另一个密匙——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如果计算的结果相同他就通过了验证。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邮件不可抵赖性的鉴别。②多种类型的专用数字签名方案也将在电子货币、电子商业和其他的网络安全通信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桂喜,王小虎译.计算机网络(第3版)[M].
[2]王钊,蒋哲远,胡敏.电子商务[M].
网络安全技术范文3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1545-02
1 引言
随着“校校通”工程、教育城域网的深入开展,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这无疑对丰富教学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都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校园网络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对技术的偏好和网络安全意识的不足,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作为数字化信息的最重要传输载体,如何保证校园网络能正常的运行不受各种网络黑客的侵害成为各个学校不可回避的一个紧迫问题,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2 目前校园网络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系统的网络安全设施配备
大多数学校网络建设经费不足,所以就将有限的经费投在关键设备上,对于网络安全建设没有比较系统的投入,使得校园网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没有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
2.2 缺少专业的网络管理员
网络出口、网络监控、日志系统等缺乏有效的管理,上网用户的身份无法唯一识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3 电子邮件系统极不完善,缺乏安全管理和监控的手段
电子邮件既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一个应用之一,同时也是病毒和垃圾的重要传播手段。目前绝大多数校园网邮件系统依然采用互联网上下载的免费版本的邮件系统,不能提供自身完善的安全防护,更没有提供任何针对用户来往信件过滤、监控和管理的手段,完全不符合国家对安全邮件系统的要求,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
2.4 网络病毒泛滥,造成网络性能急剧下降,很多重要数据丢失,损失不可估量。
网络病毒的肆虐传播,极大的消耗了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单纯单机杀毒软件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迫切需要集中管理、统一升级、统一监控的针对网络的防病毒体系。
2.5 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指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校园网络上的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大量的非正常访问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校园网络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目前,许多学校的校园网都以WINDOWS NT做为系统平台,由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提供WEB等等服务。下面本人结合自己校园网络管理的一点经验与体会,提几个基本的、关键的解决方案。
3 校园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3.1 配备完整的、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规范出口的管理
校园网出口配备了双冗余的Cisco PIX535防火墙,把校园网络分成三个隔离网段:校园内部各功能网、DMZ区、Internet。通过防火墙的隔离,防止了跨网攻击、网络间干扰等安全隐患,同时病毒的感染范围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各网段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我校校园网采用了包括路由器、防火墙和交换机在内的三层立体集成化安全防御。第一层防护由边界路由器实现。边界路由器提供Internet与校园网的连接,为防止外部用户对服务器进行非法操作,对服务器的内容进行删除、修改等破坏,必须对外部访问的操作进行严格控制。利用Cisco路由器所具有的防火墙功能,可防止各服务器受到来自外部的破坏。第二层防护由PIX防火墙保障。PIX防火墙将校园内部网和外部完全分开,PIX是内部各网络子系统对外的惟一出口,通过使用PIX防火墙隔离内、外网络,更进一步保障了内部网络的安全。第三层防护由交换机提供。网络管理员在核心交换机部署防火墙模块,这是抵御外部攻击的第三道屏障,也是防止内部攻击的有利手段。
3.2 服务器安全措施
3.2.1 密码的设置
众所周知,用密码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目前发生的大多数安全问题,还是由于密码管理不严造成的,因此密码口令的有效管理是非常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绝对杜绝不设口令的帐号存在,尤其是超级用户帐号。一些网络管理人员,为了图方便,认为服务服务器只由自己一个人管理使用,常常对系统不设置密码。这样,“入侵者”就能通过网络轻而易举的进入系统,另外,对于系统的一些权限,如果设置不当,对用户不进行密码验证,也可能为“入侵者”留下后门。其次,在密码口令的设置上要避免使用弱密码,就是容易被人猜出的字符作为密码,例如常有人将自己名字的缩写或6位相同的数字进行密码设置。密码的长度也是设置者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WINDOWS NT系统中,有一个sam文件,它是windows NT的用户帐户数据库,所有NT用户的登录名及口令等相关信息都会保存在这个文件中。如果“入侵者”通过系统或网络的漏洞得到了这个文件,就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如L0phtCrack)对它进行解码分析。在用L0phtCrack破解时,如果使用"暴力破解" 方式对所有字符组合进行破解,那么对于5位以下的密码它最多只要用十几分钟就完成,对于6位字符的密码它也只要用十几小时,但是对于7位或以上它至少耗时一个月左右,所以说,在密码设置时一定要有足够的长度。总之在密码设置上,最好使用一个不常见、有一定长度的但是你又容易记得的密码。另外,适当的交叉使用大小写字母也是增加被破解难度的好办法。
3.2.2 及时为系统打补丁
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采用Windows自动更新服务预防操作系统的漏洞。对于UNIX操作系统,网络管理人员时刻关心相关厂商的网站上的补丁列表,及时为系统打上相应的补丁。
3.2.3 用户终端IP地址配置
我校选用支持DHCP Snooping功能的接入交换机,用户的IP地址只能由网络中心分配,而不能来自非法的IP地址提供者。对于学校的职能部门,因为存在一些专用服务器,为了防止用户将IP地址手动设置成服务器的地址而造成冲突,职能部门的接入交换机全部采用支持IP SourceGuard的交换机,用户必须从DCHP服务器取得IP地址才可进行通信,私自设定IP地址将会自动被交换机禁止。
3.2.4 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上网用户不但要通过统一的校级身份认证系统确认,而且,合法用户上网的行为也要受到统一的监控,上网行为的日志要集中保存在中心服务器上,保证这个记录的法律性和准确性。
4 用户终端系统安全措施
用户终端的安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一个是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针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我校的校园网内安装了Windows更新服务器,每天凌晨定时从微软网站同步下载补丁程序,并及时下发给终端机,使终端机能及时获得更新的操作系统补丁。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主要在于防止机器中病毒以及恶意程序的影响,针对病毒影响,我们采用了两层安全模式:一是在校园网内安装了网络版的瑞星杀毒软件;二是我们在校园网出口以及各个汇聚节点放置基于集群的病毒网关,一旦发现下联的客户机有中毒的症状,则主动切断用户的连接,并将用户的链接定向到瑞星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并通过自行编写的ActiveX控件更改客户端的注册表,使Windows客户端的自动更新自动指向校内更新服务器。为了防止恶意程序的影响,要求校内终端用户安装Windows Defender。
5 完善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安全监控和管理功能
针对目前邮件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校的邮件系统采用Eyou的产品,我们在Eyou系统中内嵌了杀毒软件,对用户的邮件直接进行病毒的查杀。对于出入学校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检查、病毒检查。
6 配备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员,严格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技术范文4
[关健词]网络安全加密DESRSA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网络安全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早期,很多的专业计算机人员就通过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已经开发了很多种类的产品。但纵观所有的网络安全技术,我们不难发现加密技术在扮演着主打角色。它无处不在,作为其他技术的基础,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讲述了加密技术的发展,两种密钥体制(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以及密钥的管理(主要讨论密钥分配)。我们可以在加密技术的特点中看到他的发展前景,为网络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运行环境。
一、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所谓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即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密码体制。这种加密系统又称为对称密钥系统。使用对称加密方法,加密与解密方必须使用相同的一种加密算法和相同的密钥。
因为通信的双方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是同一个密钥,所以如果其他人获取到这个密钥,那么就会造成失密。只要通信双方能确保密钥在交换阶段未泄露,那么就可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与完整性。对称加密技术存在着通信双方之间确保密钥安全交换的问题。同时,一个用户要N个其他用户进行加密通信时,每个用户对应一把密钥,那么他就要管理N把密钥。当网络N个用户之间进行加密通信时,则需要有N×(N-1)个密钥,才能保证任意两者之间的通信。所以,要确保对称加密体系的安全,就好要管理好密钥的产生,分配,存储,和更换。常规密码体制早期有替代密码和置换密码这二种方式。下面我们将讲述一个著名的分组密码——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DES是一种对二元数据进行加密的算法,数据分组长度为64位,密文分组长度也是64位,使用的密钥为64位,有效密钥长度为56位,有8位用于奇偶校验,解密时的过程和加密时相似,但密钥的顺序正好相反。DES算法的弱点是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因为其密钥容量只有56位。由于这个原因,后来又提出了三重DES或3DES系统,使用3个不同的密钥对数据块进行(两次或)三次加密,该方法比进行普通加密的三次块。其强度大约和112比特的密钥强度相当。
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公开密钥(publickey)密码体制出现于1976年。与“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相对应的是“传统密码体制”,又称“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其中用于加密的密钥与用于解密的密钥完全一样,在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中,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通常,使用的加密算法比较简便高效,密钥简短,破译极其困难。但是,在公开的计算机网络上安全地传送和保管密钥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谁都可以用;而解密密钥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它们分别称为“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秘密密钥”(private一key)。
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每个用户保存着一对密钥──公开密钥PK和秘密密钥SK,因此,这种体制又称为双钥或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在这种体制中,PK是公开信息,用作加密密钥,而SK需要由用户自己保密,用作解密密钥。加密算法E和解密算法D也都是公开的。虽然SK与PK是成对出现,但却不能根据PK计算出SK。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中,最有名的一种是RSA体制。它已被ISO/TC97的数据加密技术分委员会SC20推荐为公开密钥数据加密。RSA算法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RSA的理论依据为:寻找两个大素数比较简单,而将它们的乘积分解开则异常困难。在RSA算法中,包含两个密钥,加密密钥PK,和解密密钥SK,加密密钥是公开的,其加密与解密方程为:
其中n=p×q,P∈[0,n-1],p和q均为大于10100的素数,这两个素数是保密的。
RSA算法的优点是密钥空间大,缺点是加密速度慢,如果RSA和DES结合使用,则正好弥补RSA的缺点。即DES用于明文加密,RSA用于DES密钥的加密。由于DES加密速度快,适合加密较长的报文;而RSA可解决DES密钥分配的问题。
三、密钥的管理
1.密钥管理的基本内容
由于密码算法是公开的,网络的安全性就完全基于密钥的安全保护上。因此在密码学中就出先了一个重要的分支——密钥管理。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注入,验证和使用。它的基本任务是满足用户之间的秘密通信。在这有的是使用公开密钥体制,用户只要保管好自己的秘密密钥就可以了,公开密钥集体公开在一张表上,要向哪个用户发密文只要找到它的公开密钥,再用算法把明文变成密文发给用户,接收放就可以用自己的秘密密钥解密了。所以它要保证分给用户的秘密密钥是安全的。有的是还是使用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当用户A想和用户B通信时,他就向密钥分配中心提出申请,请求分配一个密钥,只用于A和B之间通信。
2.密钥分配
密钥分配是密钥管理中最大的问题。密钥必须通过安全的通路进行分配。例如,在早期,可以派专门的人给用户们送密钥,但是当随着用户数的膨胀,显然已不再适用了,这时应采用网络分配方式。
目前,公认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密钥分配中心KDC来管理和分配公开密钥。每个用户只保存自己的秘密密钥和KDC的公开密钥PKAS。用户可以通过KDC获得任何其他用户的公开密钥。
首先,A向KDC申请公开密钥,将信息(A,B)发给KDC。KDC返回给A的信息为(CA,CB),其中,CA=DSKAS(A,PKA,T1),CB=DSKAS(B,PKB,T2)。CA和CB称为证明书(Certificate),分别含有A和B的公开密钥。KDC使用其解密密钥SKAS对CA和CB进行了签名,以防止伪造。时间戳T1和T2的作用是防止重放攻击。
然后,A将证明书CA和CB传送给B。B获得了A的公开密钥PKA,同时也可检验他自己的公开密钥PKB。对于常规密钥进行分配要分三步:
(1)用户A向KDS发送自己的密钥KA加密的报文EKA(A,B),说明想和用户B通信。
(2)KDC用随机数产生一个“一次一密”密钥R1供A和B这次的通信使用,然后向A发送回答报文,这个回答报文用A的密钥KA加密,报文中有密钥R1和请A转给B的报文EKB(A,R1),但报文EKB(A,R1)是用B的密钥加密的,因此A无法知道其中的内容,它也没必要知道。
(3)当B收到A转来的报文EKB(A,R1)并用自己的密钥KB解密后,就知道A要和他通信,同时也知道和A通信应当使用的密钥R1。
四、结束语
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为了解决一些网络安全问题而提出了密钥体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密。所以,不言而寓,密钥就是在各种传送机构中发挥他的作用,确保在传送的过程中信息的安全。虽然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同,但密钥体制本身是相同的。主要有数字签名、报文鉴别、电子邮件加密几种应用。我们在问题中找到了很好解决信息加密的方法。我们从加密技术一路走来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加密技术在不段的发展和完善中。并且就两个经典的算法DES和RSA做出了扼要的介绍。在论文中间也介绍了密钥的分配,这也是加密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更加完美的加密体制或算法。
参考文献:
[1]段云所:网络信息安全讲稿.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1
[2]刘晓敏: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技术保护.情报科学,1999
[3]张宁:《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电子商务技术》(2000年春季学期)
网络安全技术范文5
【关键词】现代网络安全;云安全技术;模式
1云安全技术概述
1.1云安全技术内涵分析
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面积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建构系统化的网络管理模型,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提升管控层级的实际水平,并且利用新型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升级。云安全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是在云计算和云存储项目发展起来后产生的技术体系。并且,在经过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后,云安全技术融合了相关优势,提升整体管理效果和管控需求,确保升级模型和运行维度的最优化。在技术运行机制建立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处理网络计算过程以及未知病毒,也能对不安全行为进行集中判断,从而建构系统化的升级模型和安全控制规划,从根本上升级网络信息安全要求。在云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综合管理,确保相关管理维度能得到有效传递,通过网状客户端有效监测网络中相关软件的实际问题,并且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能对互联网结构中的木马病毒以及恶性程序软件进行集中的处理和消除。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维护和集中管理,确保新信息传达机制能得到有效处理和综合控制,利用Server端自行分析和系统化处理。从而有效升级整体控制模型的实际效果,积极建构优化客户端模型。也就是说,在云安全技术应用模型中,要结合互联网维度提升整体管理效果,确保相关平台的有效性。既能监测带有恶意性的软件,也能有效处理系统中的病毒,确保管理效果和应用模型的最优化。云安全技术不再是以往的单机杀毒模式,转变成为网络化防毒模式,将传统被动管理维度转变为主动管理。
1.2云安全技术特征分析
在云安全技术运行过程中,要结合技术模型的基本特征,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模型,能实现病毒查杀能力的纵向提高。也就是说,在技术应用体系中,能结合相关管理维度和处理措施,对“云安全”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病毒软件体系的稳定性。在云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技术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身改良。其一,多数安全厂商会结合市场要求和具体软件结构,开始改进自己的病毒软件,以满足市场。在实际软件结构应用过程中,其实际的病毒处理能力以及收集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不仅仅是病毒处理能力,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也能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系统模块。其二,在软件升级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对相关参数进行系统化升级,并且保证其反病毒对抗时间,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实际处理效率,也就是说,在样本采集后能直接建立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病毒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其三,在实际技术应用和处理过程中,逐步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框架,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到位的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相关处理机制对于用户的影响。
1.3云安全技术优势分析
在云安全技术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软件处理优势。对于安全厂商来说,只需要借助网络渠道实现杀毒处理,减少了人力物力投资,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能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对于用户而说,要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为了不损坏电脑的能源,提升杀毒效率也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病毒查杀能力,减少消耗水平。
2现代网络安全中应用云安全技术的模式分析
在网络安全中应用云安全技术,针对广大互联网用户,能在提高管理效果的同时,确保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第一种模式,主要集中在国内,一些软件安全厂商针对实际问题建立并设计了相关软件,在软件中能对病毒以及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面对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用户,要想实现有效的杀毒操作,就要在用户的客户端上安装相应的软件,从而对异常情况集中提取并消除,建立针对性的处理报告,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漏洞查杀。在这种处理模式中,对于发现的恶性程序以及木马病毒要对其特征进行集中收集和上传,具体软件就会在服务器上对其展开有效分析和解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相关补丁,对病毒和木马进行集中处理。第二种模式,是一部分科技公司提出的安全云系统,是一种云端客户端,能保证其安全性,建立在Web信誉服务体系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病毒特征会以文件的形式保留在互联网的云端数据库中,进行集中验证和校对,利用服务器群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优化并行能力的同时,对威胁用户的病毒展开阻拦操作,从而有效处理,充分发挥其保护网络的重要作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仅仅能有效感知未知威胁,也能提升客户的实际体验。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云安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模型,确保防御水平的综合提升,优化用户的实际体验,实现计算机保护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永利,李伟杰,于金霞等.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04):405-411.
[2]刘玉岭,冯登国,连一峰等.基于时空维度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51(08):1681-1694.
[3]李赛飞,闫连山,郭伟等.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与统一管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26(03):478-484,503.
网络安全技术范文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随之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出现大规模瘫痪,对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网络还不成熟,安全机制还不完善,导致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做好网络安全控制,需要分析常见的威胁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1.1病毒因素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网络安全隐患,在当前,对数据安全的最大威胁就是计算机病毒,其属于恶意破坏行为的一种,人为的将恶意编程有意插入正常的计算机的指令以及程序代码,以此破坏计算机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的数据,使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点:寄生性、隐蔽性、破坏性和传染性等,这些病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且在计算机中进行蔓延,其传播范围不只是单机性,而是区域性的,由此可见,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力度,及时清理已经感染的病毒。
1.2黑客因素
某些计算机编程人员凭借专业的程序语言学知识以及操作系统的技术,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此即为黑客。其会利用用户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予以入侵,从而窃取或窥探对方计算机系统中相关的数据信息,使计算机用户产生相当大的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的威胁要大于病毒的入侵。
1.3软件的漏洞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安装软件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而进行的,每一个软件在开发时均经过了很多次的测试,然而也不能确定其没有漏洞现象,或者在应用过程中不出现状况,由此而将计算机至于危险之中,如果这些问题系统或问题软件进行实际应用,计算机就会造成损坏。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相关的程序设计人员放宽眼界,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当程序设计完成之后,首先进行试用,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才可以投入市场之中,以此进行软件的安全防范。
(1)配置不合理。对计算机的安全配置一旦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应的安全漏洞问题,容易出现这些问题的通常都是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如应给计算机合理配置防火墙软件,使其承担起保护计算机安全的使命,从而实现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2)安全意识薄弱。相当一部分用户缺乏应有的计算机安全意识,还有的用户是缺乏计算机的保护技术,如用户的口令选择错误,与他人共同使用一个账户,或随意泄露自己账号信息,以上这些方面都会严重泄露本人的计算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那么计算机正常的网络安全将受到威胁,所以,建议计算机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进行计算机的口令选择,做好自己计算机的账号保管和保密,最好建立自己的独立账号。
2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2.1使用杀毒软件
在网络环境中生存着许多病毒,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受到这些病毒的威胁,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杀毒软件的使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然而,杀毒软件的使用又会限制本计算机一部分功能的失效,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因为杀毒软件的监控能力还不能达到对网络的全覆盖。所以,通常情况下只有小型的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在使用杀毒软件,况只有在不断更新的情况下杀毒软件才能产生出其防御功效。
2.2用检测技术应对入侵
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系统中就存在具有入侵特征的数据信息,因而即是采取对计算机网络的实时检测,依然会出现病毒的入侵现象,对此,应借助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功能以及针对入侵的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网络的数据流,如果发现有入侵数据库的迹象就应及时作出反应,具体如采取限制启动项的措施、切断网络以及发挥防火墙的调整作用等,最后,对入侵的数据加以过滤处理。由此可见,在正常的网络使用中,建议充分的使用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网络动向,以此强化计算机的外部和内部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可以纠正操作失误,对计算机的运行起到安保作用。
2.3应用数据加密技术
为了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一般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密,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止了数据的外泄和丢失,其实现通常是用加密网络数据的方法取得网络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加密钥匙的管理和数据的完整性,针对单独的个人用户而言,经过数据技术加密之后,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账户、密码等隐私性信息,一般就不会出现随意泄露以及被人窃取的现象。涉及到事业单位时,数据加密技术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通常也是比较残酷的,在竞争过程中使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进行恶意窃取竞争对手的重要信息就是竞争手段之一,所以,保密技术在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能够封锁单位的重要机密不被窃取。
2.4对防火墙的应用
防火墙技术也就是将安全防护措施强制性的加入系统中,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结构,即硬件防火强和软件防火墙。它们的成本造价却是不同的,通常硬件防火墙的价位比较高,对一般的个人以及小型的企事业单位,均选用软件防火墙进行相关的保护。防火墙对计算机进行防护之前,先要设定一些规则,然后放进计算机的管理系统以达到防护作用。值得说明的是防火墙可以有效阻击黑客对计算机以及监控系统的侵犯,然而要想彻底抵御黑客的攻击还不太现实,要想实现计算机防护体系的完备,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努力。应该知道防火墙的最大缺陷:只能够防御外界因素对计算机的侵略,然而当外部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时,防火墙则对此无能为力。
2.5系统容灾技术的运用
实现网络安全体系的完美,单有检测和防范措施是不行的,加进灾难容忍技术以及系统恢复的能力至关重要。追其原因,到现阶段为止还没有找到那种网络的安全设施,能够绝对消除网络的安全问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漏检以及漏防现象,从而给单位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除此之外,自然灾害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也会造成许多不可想象的事故发生,这些事故对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有时会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毁坏。因此要求当系统遇到灾难时,计算机的恢复系统能及时的完成对相关的数据以及系统的恢复工作,只有这样网络信息的安全才能得到完整的保护。
3结论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分析网络安全中存在的威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网络系统安全运行,促进网络规范、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欣.网络安全威胁若干因素和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