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1
【关键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先进,有关检测的标准,规范相继颁布,实施,促进了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确保检测工作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建筑材料的试验和检测提出如下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1. 检测试验参数的确定
由于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多,进场检测、检测参数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并服从《建筑工程竣工资料编制办法》。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细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总之,材料检测试验参数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 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数量不同)不同部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也要按相关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质量至少12Kg。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遇到送检人员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样品,经检测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后经现场按标准要求取样后复试,试验结果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又如送检钢筋焊接试件时,有的是用工地的废钢筋头作为模拟试件或者取样方法不正确;再如钢筋闪光对焊试件按标准应送检6根,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而弯曲试件的中间部分需打磨,有的只送检3根试件,这样即使3根试件的拉伸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仍无法判定该批试件是否合格。
3. 检测时环境温、湿度的控制
温、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1℃。又如钢材的拉伸试验在室温10~35℃范围内等。
4 试验机加荷速度的控制
在常温试验条件下,如果在测试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时加荷速度较快,试件的变形将滞后于加在其上的荷载,测出的强度值就会高于材料固有的强度。例如在测试钢筋的屈服点时如果加荷速度较快,屈服点值会有所提高;测定水泥、混凝土、砖等试件的抗折、抗压时,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测定结果都有影响。因此,应严格按照材料的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操作试验机,加荷要连续均匀,当试件开始迅速变形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试件最大的荷载值。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拉伸到出现颈缩时可逐渐减小油门,使颈缩现象缓慢发展直至试件断裂,以减轻试验机的振动和响声。一般情况下,标准中的加荷速度是以应力(N/mm2、KN/mm2等)为单位的。
5. 减少试验误差
在试验过程中,虽然严格按标准的规定进行,但由于试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总会使试验结果出现误差,若该误差不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是允许的。试验通常有3种误差,第1种是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若该误差超出范围,试验应重做。例如混凝土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值中,有两个测定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验无效;第2种是同一个样品分成2个或3个试样,用相同的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试验,所得出的结果之间的误差,称为平行试验误差。例如砂的筛分,两次试验求得的细度模数之差≯0.20,表现密度两次试验之差≯20Kg/m3等;第3种误差是用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试验设备上所获得的试验结果的误差,称为再现性误差或对比试验误差。一般是将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的样品等分为两份,1份交当地权威性的测试中心,另1份本单位留存,分析比较两个测试单位的试验结果,如果相对误差较大,应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根据需要,这种试验每年可进行1~2次,以提高试验质量。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有个别的试验室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只拉伸到试件出现颈缩而不拉断裂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不属于试验误差。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要比规定的试件断后的伸长率低,这是与标准规定相违背的。对于钢筋焊接件,由于不测定伸长率,可在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后停机。
6. 试验数据的取舍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同一组试件试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有取舍的要求。例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3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的时需剔除该数值,计算平均值;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也都有各自的数据取舍方法。计算后的数据的修约方法按GB/T8107-87《数据修改的规则》进行,并按标准规定保留相应的位数,其尾数要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处理。例如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规定,钢材(包括钢筋)的性能试验结果,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修约。如果未规定具体要求的,强度值~1000N/mm2时,修约间隔ION/mm2。修约间隔为5N/mm2时,其简易方法是:要修约的尾数位数值≤2.5的修约为0;尾数位数值在2.5~7.5时,修约为5;尾数位≥7.5时修约为10。例如某钢筋试验后计算的6=487.8MPa,修约后6=490MPa。又如砂的表观密度测定,根据GB/T14684-2001健筑用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的规定,需做两次试验,每次试验后计算得到的表观密度属中间过程,不应对每次试验后计算得到的表观密度值修约成尾数为0,只需对两次结果的平均值的尾数修约为0即可,否则会增大数值传递过程中的误差,影响试验结果。有时试验结果还会出现比预期的值过高或过低、同一组试件数据相差悬殊、同一试件各项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等异常现象,这需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并及时复试和复验。
7. 结语
作为检测试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2
建筑材料是所有建筑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建筑的投资中占很大的比重。而且建筑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工程的稳固以及耐用程度。因此,合乎要求的建筑材料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以及专业课的学习,将在文中探讨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希望对于行业内的同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Abstract:
Construction material is the basis of all building component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investment in building. And the building materials quality will directly determine the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engineering. Theref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for the entire build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hope to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ndustry colleagues.
Key word: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s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兴盛,各个地区的建设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为了保证这些建筑的质量,除了对施工过程做好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之外,从源头上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建筑材料各项技术特性的判断,依据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及规定,进行建筑材料必要的检测与试验,防止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用于建筑物,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预防和把关的作用。
2检测项目与取样
2.1检测项目
施工现场涉及的建筑材料种类非常多,这些材料进场时必须要进行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遵循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比如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 (后者指粗骨料) 等检验项目,如若用于C35混凝土,需作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作活性试验等。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应按批检验其物理性能,如断裂拉伸强度、胶断伸长率、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总之,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2 取样试样
取样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数量不同) 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 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数量要合乎要求,取样部位及方法也应按照要求进行。试样的数量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太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不当,都可能导致试验误差增大,甚至得出错误结果。现实的检测中经常会发生取样不具代表性、取样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的情况。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重量至少12kg,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有送检人员随意提取一定量的水泥作为样品,由于数量不符,测试结果就会显示为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再经现场按标准要求取样后重试,结果就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检测条件
3.1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规定,必须遵守,只有这样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如GB/ T17671- 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大于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大于90% ;而试体在水池中养护温度控制在20℃1℃。又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要求拉伸试验时室温要控制在20℃2℃。
3.2加荷速度
在常温试验时,如果材料做力学性能测试时加荷速度较快,试件的变形滞后于加在其上的荷载,测出的强度值有时会比材料固有的强度高。如测钢筋的屈服点时加荷速度较快, 屈服点值会有所提高,水泥、混凝土、砖等试件的抗折、抗压,加荷速度快慢对测定结果都有影响。因此加荷速度应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加荷要连续均匀,当试件开始迅速变形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试件最大的荷载值(钢筋拉伸到出现颈缩时可逐渐减小油门,让颈缩现象缓慢发展,直至试件断裂, 以减轻试验机的振动和响声)。一般标准中的加荷速度是以应力(N/、kN/等)为单位的,为了更加直观方便,可以折算成试验机度盘上的格数。如采用2000kN压力机进行混凝土试件的抗压试验,试验机共有三个量程: 铊A的量程为0~500kN, 1kN/格;铊A+ B的量程为0~1000kN,2kN/格;铊A+ B+ C 的量程为0~2000kN,4kN/格。折算后的加荷速度见下表。
表1 混凝土试件抗压加荷指针速度表
在进行类似试验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同样的计算的方法。
4测试结果处理
4.1实验误差
测试方法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但由于试验操作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使试验结果出现误差,如该误差不超出标准规定范围是允许的。测试有三种误差,一是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应重新测试;二是同一个样品分成二个或三个试样,用相同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试验,得出结果之间的误差, 简称平行试验误差;三是用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试验设备所获得试验结果的误差,称为再现性误差或对比试验误差,试验一般是用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将样品等分成两份,一份交当地有权威性的测试中心,一份留本单位,分析比较两个测试单位的试验数据,如果相对误差较大,应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加以改正,这种试验根据需要每年可进行3次左右,这样可以提高试验质量。
4.2数据处理
基于多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结果离散性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的需剔除该数值,计算平均值。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都有各自的数据取舍方法,需要注意。绝对不可以将数值简单的相加。计算后的数据其尾数要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如按GB/T228- 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钢材(包括钢筋)的性能结果数值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修约。如未规定具体要求的,强度值200N/时,修约间隔1N/; 强度值> 200N/~1000N/时,修约间隔5N/; 强度值> 1000N/时, 修约间隔10N/。修约间隔5N/时,其简易方法是:要修约的尾数位数值2.5修约成0;尾数位数值在>2.5~< 7.5时,修约成5;尾数位7.5修约成10.比如,某次钢筋试验后计算的²b=468MPa, 修约后²b= 470MPa。再比如砂的表观密度,根据标准GB/T52- 91需作两次实验, 每次实验后计算得到的表观密度属中间过程,不应对每次实验后计算得到的表观密度值修约成尾数为0,只要对两次结果的平均值尾数修约成0便可以,否则会加大数值传递过程中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试验结果数据有时会出现比预期的过高或过低,同一组试件中数据相差很大,或同一试件各项性能指标相互矛盾等不正常现象,这需要仔细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及时进行重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根据国家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妥善的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筑放心的交给建筑使用者。
参考文献
[1] 郑金波.改革建筑材料检测方式[J].工程质量,2001.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3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逐步形成规范,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健全,检测网络逐步完善。随着工程建设任务的讯速发展,建筑市场的兴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在建筑施工、科研、技术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检测,并对其是否合格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免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中。
1.常用建筑材料的必检项目和检测频率
1.1砂、碎石或卵石: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检测批,不足400m3或6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1.2水泥
1.2.1袋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200t。
1.2.2散装水泥以同一水泥厂、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检测批。但一检测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
1.3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的200t相同等级的粉煤灰为一检测批,不足200t的也论为一检测批,粉煤灰的数量按干灰(含水率小于1%)的重量。
1.4钢筋原材料:以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检测批,不足60t时,论为一检测批。
1.5钢筋焊接:在一般建筑物中,以每300个同钢筋级别的钢筋接头为一检测批。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每一楼层或每施工区段,同钢筋级别的300个接头为一检测批,不足300个的也论为一检测批。
1.6混凝土外加剂: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书,内容包括厂名、品名、包装、出厂日期、性能使用说明。以掺量大于1%的同品种外加剂每100t为一检测批,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检测批,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编号的产品必需混合均匀。
1.7墙体材料
1.7.1烧结普通砖:以每15万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5万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
1.7.2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以同一种原料配制成的相同外观质量等级、强度等级和同一工艺生产的10000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000块的也按一检测批。
1.7.3蒸压灰砂砖:以每10万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万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但不得小于2万块。
1.7.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同品种、同一规格、同等级的砌块,以10000块为一检测批,不足10000块的也可作为一检测批。
2.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项目
2.1试验检测项目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其检验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要求。建筑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钢筋、砂石料等等,比如水泥应该检测其安定性、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等;钢材应该检测其抗拉强度、冷弯及反复弯曲、焊接质量等;碎石主要检测其强度、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坚固性等;砂主要检测其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混凝土主要检测其抗压强度、和易性、塌落度等。
2.2试样的采取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一般是在一批材料里随即抽取不同部位的规定数量的样品作为试样。取样的位置及方法也必须符合要求,不得特意的为试验而做试样。
2.3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标准中对材料的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且环境温度较高时,可采用添加冰块的方法降低拌和用水的温度。
2.4加荷速度
在常温试验的情况下,如果在测试材料力学性能时加荷速度较快,试件变形将滞后于加在其上的荷载,此时测出的强度值就会高于材料固有的强度。因此,应当严格按照材料的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操作试验机,加荷要连续均匀地进行,当试件开始迅速变形并接近破坏时,要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试件最大的荷载值。
2.5试验误差
引起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尤其是试验操作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往往不仅仅是误差而是错误。
2.6数据处理
在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数据的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差距,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要有取舍的要求。
3.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3.1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材料的质量监理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组织管理、人员配备、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中也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等。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合同。
3.2材料进场检查
材料进场前,监理人员会同施工方对材料生产厂家资质及质保措施进行审核,并要求提供所购产品样品的质保书,根据质保书所列项目对其样品再检验,对样品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不能采用其产品。按施工计划的要求,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设立标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做好材料防雨工作,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等。做好材料的及时检测工作,检测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例如:水泥的储存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水泥存放三个月,强度将降低10% -20%,存放六个月,强度将降低15% -30%。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工程施工单位应尽量进同种同批水泥,以减少送检频率。检验为废品的水泥,应坚决要求退场;对强度达不到标号的,可按实际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
3.3强制性检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严禁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进行项目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梁、板、柱)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4.结语
总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有其难点,难就难在建筑材料大部分是在建设系统以外生产的,而社会上生产的建筑工业产品伪劣品太多,需要建设系统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备案措施,检验等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把好了材料的质量关,建筑工程的质量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苏达根.建筑材料与质量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建筑材料检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计算机系统的作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测方面。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民与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监测,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准确度,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计算机技术的技术原理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建材检测的设计构架是以内部管理为着手点,检测的日常工作,建立检测管理系统,设置记录检测状态和网络监控系统跟踪,依据业务需要实现广域网的互联。对于以上所叙述的管理内容,要想完全实现,就要解决网络监控系统、检测管理系统、实验室间联网的技术的问题。其中,检测管理系统与试验机及检测中心内部各个作业部门的终端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组成了整个检测运行环境。检测管理系统能够完成对检测试验数据的完整处理,主要有原始数据的采集、试件的收登处理以及对测试数据按照国家有关的现行标准及规程进行评定、处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全面实行保密操作,也就是对每位用户设置权限,并且必须有相应的权限才可以进入各模块的操作;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具有实验室所需要的基本管理和统计功能,也就是评定结果、自动计算,打印已交费报告以及强大的统计和查询功能;操作实行流水作业,完整再现检测过程;为了确保数据的储存和安全保护,要对系统进行定期拷贝、备份。
2、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包括收样、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对整个采集过程的监督出具报告等各个方面,下面是具体的分析:
2.1、收样
一般是由收养人员下达的拥有相应数据的委托单,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单进行材料检测。在收样阶段,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整个检测工作具有系统性,整个工作的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下,在进行材料收样时,对各个检测材料可以进行自主编号,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号码的唯一性,避免因号码重复带来检测数据的混乱。
2.2数据采集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时,我们可以采用数据采集仪或者相类似的数据采集设备,这类采集设备精度高,采集数据密集有效,能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2.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整个材料检测中的关键一环,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众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应该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判断并生成检测报告的功能。数据处理模块的大小、复杂程度完全取决于子系统,一个数据处理模块应该有若干个检测数据分项和一个总体评价模块组成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每个子系统都有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检测结果输出模块、数据库、查询模块等组成。对于建筑材料来说,检测的内容众多常见的有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水灰比、钢筋原材、钢筋的焊接、混凝土的外加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水泥的质量等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先进的科技水平的推进,建筑材料的检测数据系统也相应的发生改变,需要对检测的指标和检测内容进行升级。
2.4监督过程
通过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材料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具有实时拍摄及存盘的功能,在检测过程中或者检测审查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检测问题,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全面的追踪。网络监控系统主要对一些破坏性试验项目如砂浆、混凝土、水泥等检测项目的试件工作情况进行拍摄,并且要求试件破坏过程与原始数据的生成曲线同步、对应。
2.5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通过数据交换系统,技术人员能够做到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对检测工作进行远程监督,这样不仅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还能够节约成本。目前,实验室联网的远程数据交换系统有很多模式,但最常用和最经济的方式为使用SQL型数据交换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每个服务站点原有的C/S架构程序不用修改,只需增加数据交换系统就可以实现。其基本思想是在互联网中设置转发服务器,各站点通过转发服务器交换数据。
2.6出具报告
在进行检出材料检测时,要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规范、标准的数据监测报告。数据监测报告是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竣工后的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所以,对数据的每次监测都要提供具有准确监测结果的数据报告给建筑单位。将监测数据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方式进行录入,并用相关的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等,计算机系统就可以按照固定的格式打印出数据监测报告,如果表格发生变化,计算机系统也会做出相应的格式变化,将数据监测报告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要求。
3、对计算机网络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3.1、建立科学试验室管理制度 在计算机化管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将会致使系统数据全部丢失或错乱,但是,检测试验管理工作是建筑材料质量测试过程重要环节。因此,计算机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科学建立试验管理制度。在计算机化管理中,试验室要制订出相应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在进入试验前要制定“计算机操作及网络运行检查制度”以及“仪器设备检查制度”,为避免中途计算机自动录入由于软件出现故障或停电而造成数据的丢失的问题,要配备相应的切合不间断电源、数据自动录入电脑并打印(打印自动录入的当前数据)和光盘备份,使计算机系统在处一种安全科学的状态下运行。
3.2、加强审核的自动化程度
当前,检测管理系统的操作中,由于“报告审核”还处在人工核查阶段,所以在检测业务较多的时候,工作量就会显得非常大,再加上电脑屏幕显示的特别多的信息内容,就造成报告错误难以识别,进而使有着较大的审核出错率。因此,要加强检测管理系统审核的自动化程度,设置一些自动更正功能或自动识别功能,为审核人员自动提示经常出错的情况或比较较明显的异常检测数据。
3.3、探索更合适的建材检测软件
目前,实验室联网使用较多的是利用互联网中设置转发服务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经济方便,但是其传输技术不稳定,数据的安全性也不高,在实际运行中,当数据量很大时,整个传输路径就会常常发生“阻塞”现象。例如,当计算机运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计算机管理员不能对软件进行维护。电脑管理员只能依据软件开发商进行维护,这样就会很难及时进行维护。除此以外,当客户需要修改个别项目或增加个别项目功能时,没能提供非常好的扩充接口。即使通过远程进行维护,其传送和修改过程也非常费时费力。 所以,现阶段各软件开发部门应该探索更适合建材检测特点、经济实惠又方便快捷的网络传输技术。
结语
工程质量与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此,必须保证建筑材料质量,做好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实验、与监督。在材料的检测上,实验室已经相当完善,但是在实验室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数据无法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靠,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数据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建筑质量;施工设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12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58
1概述
一项建筑的完成是由施工人员利用各种施工设备将各种建材组合搭建而成,建材可以说是建筑完成的根源,若是建材质量不过关,那建筑项目的完成质量更是无法保证。当前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具备三个性质,分别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工艺性质,如钢筋、砂砾、砖块、混凝土等,这三种性质决定着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特性检测也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的这三个性质进行的。使用质量过关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那将是事半功倍。所以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必须对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出建筑材料的三个特性是否满足施工需求。
2建筑工程检测试验的作用
2.1有利于对建材原料的使用
建材原料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的基础,建材的质量、单价、种类、特性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而建材检测则能够对这些建材特性和参数进行鉴别,从而区分其是否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2.2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施工参数
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建设主要依据就是施工参数,建材的检测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参数,从参数中能够看出工程质量的高低,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3有利于保证工程完成质量
建材的检测数据是鉴别该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数据标准,若是所用建材监测数据不合格,那就需要对该建筑工程进行质量返工,加强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施工前的建材检测能够避免返工,提前预防工程质量隐患,提高施工进度。
3影响材料检测的因素
3.1周围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影响
温度对水泥构件的早期强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环境温度对水泥材料的凝结硬化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高时,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迅速;当温度低时,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缓慢,因此适宜的温度对水泥的强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的标准规范中对检测时的材料养护的环境条件有严格规定,例如水泥试验环境要求:试验用的试块在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该稳定地保持在20℃±2℃的情况下,并且其相对湿度也应该大于50%。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才能有效地减少系统误差。
3.2加荷速度的影响
在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对各种建筑材料有不同的加荷速度的规定。例如混凝土试块的试验检测过程应该使用连续的、均匀的加荷速度,并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其加荷速度应该为每秒0.3~0.5MPa,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其加荷速度应该为每秒0.5~0.8MPa,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其加荷速度应该为每秒0.8~1.0MPa。假如检测人员在实际的试验检测工作中为了尽快地完成材料的试验检测任务,随意增加其加荷速度,将会使试验检测的结果失去真实性。
4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
4.1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
建筑市场建材种类的增加,需要进行检测的建材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建材检测工作的难度提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建材质量不过关,那建筑项目的完成质量更是无法保证。当前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具备三个性质,分别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工艺性质,如钢筋、砂砾、砖块、混凝土等,这三种性质决定着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是否满足建筑施工需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特性检测也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的这三个性质进行的。使用质量过关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那将是事半功倍。所以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必须对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检测,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出建筑材料的三个特性是否满足施工需求。
4.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对检测的具体环节了解后,便需要正式进入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环节中,需要做的就是采集需要检测的建材样本。检测建材样本的选取必须保证其代表性,选取方式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法即在建材不同位置选取等量的样本,再从多个样本中选取检测样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样本选取位置必须随机且具有代表性,样本选取的数量也要适量,根据建材检测需求进行选取数量的限定。加强对建材检测管理的规范性要求,保障建材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建材样本检测关乎整个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要提高建材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对现任职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而且要提高建材检测人员雇佣的门槛,对应聘人员的相关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具备担任建材检测一职后再录取。在上岗前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帮助其熟悉检测程序,积累经验;第二,要保证建材样本选取的代表性,进行样本选取时要有人监督,建立相应的样本选取见证制度。在样本传送的过程中要有专人看管样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浑水摸鱼的行为。
4.3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结果控制
样本选取和检测环节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结束,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检测结果的处理。由于诸多不可完全控制的因素存在,如湿度、温度等,同一组建材样本的检测结果会出现数据分散性较大的情况,这种结果数据分散性情况出现时就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再处理。例如进行水泥强度检测时,若是相同样本的检测结果出现平均值的1.1倍,那就需要删除该数据,以其他检测试验数据结果作为最后处理的数据结果。此外,有的建材的特性检测是有固定程序和检测方法的,检测数据结果并不是简单的求平均值,而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最精准的数值。从上述可知,实验数据结果的处理是整个建材检测试验的重要一环。
4.4试验机加荷速度的控制
试验机加荷处理是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结果精准性的必要措施,相关试验标准和建材质量要求是是否采取加荷处理的依据,也是加荷速度控制的标准。在建材力学性能检测过程中,若是不进行加荷处理,而是在常温下进行检测,那极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高于建材的强度上限。在加荷处理过程中,要保证加荷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此外,加荷速度的有效控制也是关键环节。在建材力度性能检测过程中,当检测样本接近发生或者开始发生形变时就终止检测,关闭试验机的油门,此时对其进行连续力度作用则会得到该建材样本的最大荷载值。加荷过程中最忌讳突然提高试验机油门或者突然中断试验机油门,试验机的加荷必须均匀且连续,这对试验机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若是试验机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不够,也无法完成试验机的加荷。
4.5减少试验误差
任何检测都会存在误差,建材质量检测也不例外。建材检测的误差除了无法完全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外,人为失误是导致建材检测失误的主要因素。建材质量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的失误或者不按照正规检测程序进行检测是造成检测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过于经验主义的检测人员是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检测人员。每一项建材检验操作都是有严格的流程规定的,但是建材样本本身的均匀性、湿度温度等外部环境影响以及检验操作人员的操作等都可能造成失误的发生。但是,人为失误仍是造成检测误差的主要原因,这类人为检测失误通常在钢筋拉伸试验、钢筋抗压试验等检测程序中出现。为了降低这种人为建材检测的失误出现,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其充分掌握检测规范程序。
5确保材料试验检测准确的措施
5.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能够规范建材试验检测的操作流程,强化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完善健全的质保体系还能够促进检测机构内检测设备质量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5.2确定材料检测程序
检测程序和流程的规范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在确定检测流程时必须结合实际,充分了解该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科学详细的建材检测流程。此外,程序和流程的明确还需要检测人员自我责任意识和检测操作能力的提高,所以也要重视对检测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教育。
5.3加强误差控制
任何试验检测都会存在误差,误差不可避免,但是误差越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就越小。所以必须对检测误差进行有效控制,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检测,不能省略和敷衍,否则将直接导致检测实验结果的作废,因为这不再是误差,而是错误。
6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质量的措施
6.1加强检测设备是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物质基础
只有种类齐全、质量合格的检测设备才可以准确反映送检样品的真实性,作为评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参考。所以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应当通力合作,必须确保试验检测设备满足检测要求。
6.2提高试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对试验检测工作结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只有加强对试验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使得试验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其业务水平达到相关的要求,才能有效地提高该项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同时,试验人员的思想水平也起到关键作用,必须保证他们在试验检测的全过程中都能自觉地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做到规范采样、科学检测,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结果质量。
6.3建立健全试验检测的管理制度是确保试验检测结果客观准确的必然要求
加强试验检测全过程的监督力度,可以确保试验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从而找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各级单位应当密切配合,不断完善试验检测的管理制度,促进试验检测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7结语
建材的检测有着严格步骤流程,若是不按照规定或者过于经验主义的进行建材检测试验,那极有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这种误差将导致建材质量鉴别的失误。只有严格的建材质量和特性检测,才能保证建筑施工所用建材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范文6
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及隔墙所用的材料)、建筑功能材料(承担某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的材料)。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的规定,并服从《省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 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 强度、凝结时间和细度;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如若用于≥C35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按GB18173.1―200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应按批检验其物理性能,例如断裂拉伸强度、胶断伸长率、不透水性和低温弯折。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质量至少12kg。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遇到送检人员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样品,经检测水泥强度值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后经现场按标准要求取样后复试,试验结果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又如送检钢筋焊接试件时,有的是用工地的废钢筋头作为模拟试件或者取样方法不正确;再如钢筋气压焊焊件按标准应送检6根,3根做拉伸试验,3根做弯曲试验,而有的只送检3根试件,这样即使3根试件的拉伸试验结果全部合格,仍无法判定该批试件是否合格。
3、常用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在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跟踪检测、见证取样相结合的办法,检测和试验相结合,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的质量保证体系,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方针。 现总结几种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试验方法。
3.1 钢筋的检测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mm2~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2)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 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3)钢筋焊接。钢筋焊接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分为:闪光对焊、电阻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T型接头埋弧压力焊、钢筋气压焊。
(1)闪光对焊:其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拉伸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mm~350mm)。
(2)电阻点焊:热轧钢筋点焊做抗剪试验,试件长度一般≥600mm;拔低碳钢丝焊点,除作抗剪试验外,还应对较小钢丝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
(3)电弧焊与电渣压力焊:在现场安装条件下都做拉伸试验,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mm~650mm)。
3.2 水泥、砂石的检测
砂石、水泥、外加剂是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也是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以往建筑工程在对这些产品检验时,只是检验产品的强度和一些与强度有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而如今对砂、石和水泥甚至包括回填上都要进行放射性的检测。
水泥进场验收: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砂石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砂石、水泥送检的同时,进行砼配合比、砂浆配比的检验工作,一般是与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同期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搅拌砼或砌筑砂浆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标养试件(标养条件: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90%,试件间距为10mm~20mm)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同时,根据砂浆配比,对所搅拌的砌筑砂浆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搅拌时间、砂浆和易性等进行检验试验。
3.3 砼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应及时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实验报告。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抗渗试验报告也应随时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
检测时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一些建筑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在标准中对材料养护、测试时的环境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规定,试体成型时的环境温度应稳定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50%;试体拆模前的养护温度为20℃±1℃,相对湿度应>90%;试体在水中养护的温度控制在200C±10C。又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进行拉伸试验时要求室温控制在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