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技术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技术教育论文范文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首先让学生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及逻辑代数,接着重点让学生熟悉常用的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并启发学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对综合性的数字系统进行设计。项目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难度适中;(2)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3)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与专业相关,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教学中,询问学生有没有献过血。通过此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献血和所学知识的相关性;接着询问血型匹配知识。通过此问题调动大家探讨的积极性;最后提出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血型匹配判断电路。通过前期的情境培养,使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围绕主题,逐步深入。
学习了典型的时序集成电路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集成电路的理解和应用,继而引导学生作进一步讨论:能否用现有知识设计数字电子钟?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包含哪些模块?学生对数字电子钟比较熟悉,能够确定数字电子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设计出数字电子钟的总体结构图。数字电子钟的模块包括:秒脉冲信号产生、计数、译码、校时和显示等基本模块,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实现各电路模块的独立调试和仿真,再进行系统的级联调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电子钟的关键问题:秒脉冲信号如何产生?时计数电路,即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分、秒计数电路,即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时(分、秒)译码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时(分、秒)显示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怎样实现对时、分的校准。
3.模块化设计,团队合作。
基本设计思路确定以后,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团队成员的组合,如知识结构、特长、性格等。确定了小组成员后,明确每位同学职责。项目负责人将项目任务模块化,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协调,确保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成员两人一组完成子模块的设计与调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完善所有项目文档和报告。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参考他人的设计及实现方法时,主要是学习他人的设计方法,如编码、接口和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的电路。在项目的方案论证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相互补充和正反对比等多种探讨思路,对所拟定的方案进行仿真或试验验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全面把握学生动向,主动获取学生设计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加以指导。最后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钟每一子模块的设计内容。数字电子钟的第一部分是时间基准,即时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为了获得可能的最高精度,时钟电路选择比较常见的32.768kHz的晶振,而32768是2的15次方,所以对这种晶振进行15次分频的话,就可以得到准确稳定的1Hz的标准时钟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二部分是秒计数器。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为:给其装载一个初始值并执行减计数至零。当计数到达零时,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并将其传递给分计数器。在这里,装载的初始值根据需要设定的时间和时钟基准信号来计算,若时钟基准信号为1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60,若时钟基准信号为2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120。也就是说,装载的初始值等于需要设定的时间乘以时钟基准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三部分是分计数器,它实现分的计数和显示,且进行小时比较。每当秒计数器减至零时,分计数器加1。电路需包含一个比较电路的8位计数器,以实现分的复位并使小时计数器加1。通过仿真,学生发现,为了保证LED显示的正确性,当复位为零时,设置显示值为59。数字电子钟的第四部分是时计数器,当分计数器计数到60时,小时计数器加1。在计数器的设计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忽略计数器的工作特性,在仿真时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电子钟设计中计数器选用74LS193时,就要考虑其工作特性,在分计数器的值小于而不是等于60的那一个时刻加1。这样做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逻辑运算,来使比较器的输出转化为小时计数器的输入时钟脉冲。小时计数器电路中也应该包含一个比较器,用以检测当前值是否为12(电子钟小时显示为12进制),如果是,立即将小时计数器复位。
4.总结问题,共同研讨。
在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到整体掌握、全程引导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设计,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学生在校时电路的设计中遇到了如下问题:校时电路的开关在接通和断开时均存在抖动问题,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常用的消除抖动的方法:软实现(编程实现)、硬件实现。软实现即处理器查询或者监视开关的状态,当开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改变状态时,即认为开关已经不再抖动。常用的硬件去抖动的方法有:(1)使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2)使用CMOS555定时器;(3)基本RS锁存器电路。利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消除抖动时,应确保施密特触发器的门限电压尽可能小,以保证能被电容上的电压触发;当开关存在很多抖动时,最好的方法是采用CMOS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电路来消除抖动。当开关按下时,555定时器可以输出一个稳定的脉冲信号,代替开关来触发实际;利用基本RS锁存器电路,将锁存器的S端接开关输入,R端接应用电路,将开关的状态锁存,当操作完成后取消锁存。学生可以分组,应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抖动,比较去抖动的效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解决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发散了思维,扩展了知识面。
5.时序仿真,实现目标。
学生通过原理图设计,得到了秒脉冲信号、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六十进制计数器,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其时序图,引导学生总结利用集成计数器芯片实现其他进制计数器的方法,最后通过级联实现数字钟的设计和仿真。每个小组实现项目设计后,教师应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项目组负责人应向全班汇报并展示本组设计的作品,列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拓展项目,鼓励创新。
在学生实现了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拓展,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如现在市场上的电子钟定时有何特点,学生自身对定时功能有何要求等。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互相补充、多方面对比等探讨过程,实现电子钟个性化定时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思维探索,而且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为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要局限于一套设计方案。在系统设计前,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设计目的。例如用数字电路设计一个闪烁式LED时序电路,在设计时序发生器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555定时器;(2)慢时钟;(3)快时钟,通过计数器来分频。
三、结语
电子技术教育论文范文2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讲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培养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没有学生的配合都会成为一纸空谈,这就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必须先端正教学态度,提高业务能力,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其次要求教师要心系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替学生着想。只要教师真正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即使学生一开始不爱学习或者对老师的要求有抵触情绪,但慢慢的就会了解老师是真正为了他们好,就会接受老师的要求,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
二、以胜任力为本位开展课程建设
胜任力本位课程,可理解为“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是一种以核心胜任力为基础,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操与提高胜任力为一体的整体化课程理念和模式。胜任力课程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操、有工作胜任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加强胜任力课程编排,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既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要综合运用适合于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学习、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问题—讨论—指导式教学、讲解—演示—指导—评价四步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
(二)创建胜任力本位课程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实践的、人文的、工作现场学习的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专业群的学习共同体;有开放的学习工具,技术、资源可供访问;能为小组和个人学习提供胜任力本位课程框架和内部计划;能够支持学习范围扩展及更多团体的国际化,包括面对面的和在线的方式。
(三)胜任力课程的改革要和专业改革相结合
以胜任力要求为依据,通过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群的建设,优化通用胜任力、系列专业胜任力和专业与岗位胜任力“三圈层”课程体系。明确本课程哪部分是培养通用胜任力的,哪部分是培养系列专业胜任力的,哪部分是培养专业与岗位胜任力的。
三、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
(一)加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认知
教师在讲第一堂课时,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性质和任务、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方法及模拟电子技术相关职业的全面介绍,加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认知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模式
把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分解成几大模块,每一模块的知识都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来学习,每个项目又根据需要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在进行每个项目之前,教师要事先制定出项目要求,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并把每个项目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做简单介绍和讲解;之后学生按照项目要求逐一完成每个任务,教师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和答疑;最后教师对项目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做进一步讲解,学生完成项目报告并提交作品。通过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大胆设计、寻求突破的创新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应在设计开始前编好课程设计任务书,并准备好必要的文献资料。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做好选题、分题工作;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要不断优化设计题目。教师要根据题目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指导方法和重点。课程设计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采用启发方式,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四)搞好实习、实训
通过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师应根据实习要求,选好实习场所。实习前由指导教师制订出实习计划书并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教育。实习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保密制度。学生要按时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教师要做好成绩评定工作。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建立“模拟电子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经常举办一些和模拟电子技术有关的知识竞赛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比赛,使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爱好、提升水平、增强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举办的职业技能考试,使他们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挑选一些能力极强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使这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四、注重教学改革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目标更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革新教材、革新教学手段、革新考核制度,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通过到企业调研及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进一步明确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核心能力。理论教学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实验教学采用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阶段台阶式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二)教学过程注重定性分析
从工程思维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方法。采用讨论式、讲练结合式、启发式、演示式、理论与实践穿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总结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窍门,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教材选择工作
每学期都要提前做好教材选择工作,不能长年使用一本教材,应及时更新教材,编写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型规划教材。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追踪新技术,增加新知识。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网络教学及实验仿真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将肢体语言与声光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情景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五)改革考核评估体系
考核评估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建立阶段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文件符合课程标准并严格执行。健全备课、辅导答疑、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及考试阅卷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并认真执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机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课程建设专题讨论会等教研活动。
电子技术教育论文范文3
1 工程领域中的电子技术
1.1 互联网技术
如今,互联网技术有着极好的发展,工程领域中互联网技术大量的应用,能够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管与控制,做到统筹管理。如今互联网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中有着极好的应用,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建立,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共享。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将电子设备应用到网络中,科学的进行工程设计与研究。当前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交通工程领域中使用自动化的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对工程环节进行有效的调度。
1.2 CAD技术
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快速更新发展,各种应用技术大量出现,并提高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程度,计算机中融入网络能够使计算机实现新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的功能在交通工程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的多种辅助设计软件,比如CAD软件,能够将计算机与图形输入、输出设备有效连接,利用CAD软件进行图纸绘制[1],并展示到屏幕上,观察其中的细节问题,并进行优化改善。
1.3 通信技术
工程领域中通信技术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通信系统的应用能够使交通运行更加高效,运输更加便利。通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能够使其功效有效分配,及时检测和预警可能存在的问题,使整个系统的通信质量都得到保障,提高运营管理信息的安全性,比如语音、图像以及数据等,提高行车的安全,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以及舒适的环境,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
1.4 GPS技术
GPS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使用,不管是使用专业的GPS设备,还是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化终端设备[2],都能够为人们提供全天候的导航服务,在交通工程领域中应用GPS技术,能够对道路工程进行有效的勘测,及时勘测道路定位。同时在汽车导航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定位,为用户提供科学的行车路线。
2 电子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本次研究以通信技术和GPS技术为例,研究其在交通工程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2.1 通信技术应用
交通工程领域中,通信技术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强车站与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及时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保证城市运输顺利推进,也能够为车站提供好的传输渠道。
比如公务电话系统,这是以车站模拟系统的数字电话业务控制为基础,将远端模块与控制连接起来,保证公务电话能够顺利实现信息交流,中心交换机与市话连接中断[3],能够使公务电话的外线业务得以扩大,使车站的运输情况得以改善,保证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车站与控制中心的专属系统就是专用的电话,利用控制中心对车站调度指令,保证语言通信顺利实现,高效调度,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是极为重要的传输手段。
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交通通信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可能,使其更加可靠,具有一定的预警功能,通过车站、控制中心等建立相对完整的监控系统,明确交通路况信息,出现交通事故时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为交通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与保障。
在轨道车站中,广播系统是极重要的传输系统,出现突况时,能够通过广播控制台将广播信息及时,防止出现严重后果,避免轨道交通运行不利。依据控制中心接收到指令,明确车辆的运营情况,了解车辆的运营情况,给乘客出行提供可靠的信息。
2.2 GPS技术应用
首先,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GPS,能够对道路工程的控制网进行建设,并有效对航测外控点进行测量。如今公路工程逐步推进,勘测技术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但是由于路线长度长,对已知点了解不足,因此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测量难度是比较大的,准确度也不能达到标准。使用GPS技术建立高精度的控制网,能够达到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效果。GPS技术还可以测量特大桥梁,能够使点位精度得到提升,也能够有效的检测常规的测量支点。此外GPS技术还可以应用到隧道测量中,避免常规测量中的不足,提高测量的精度以及速度,创造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动态化的GPS技术在道路勘测中,能够对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实现中线放样、加密控制点等。
其次,在汽车导航以及交通管理中应用GPS技术,GPS技术中,三维导航是最为主要的功能,地面的车辆、飞机、船舶等都可以使用GPS导航接收器进行导航、汽车导航系统是一种新的技术,汽车导航中主要包括GPS导航、微处理器、LCD显示器、车速传感器、陀螺传感器等。GPS导航主要是利用GPS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明确该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时间以及速度等内容。要使汽车导航更加准确,就需要利用差分GPS技术,如果汽车进入到无法获得GPS卫星信号的地方时,系统就能够自动化的将自律导航系统导入其中,车速传感器就能够对汽车的行驶速度进行测量,依据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处理,依据速度、时间对车辆前进的距离进行计算,通过陀螺传感器明确前进的方向,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如果汽车临时停车,还可以重新对系统进行设定。
通过GPS卫星导航以及自律导航系统测量出的汽车位置、前进的方向等都与实际的行驶路线有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误差,就需要利用地图进行匹配,增加地图电路,及时修正汽车行驶路线与电子地图上线路之间的误差,利用微处理单元处理程序,明确电子地图上汽车的正确位置,提出正确的行驶路线。
最后,还可以利用GPS技术进行紧急的救援。利用GPS技术定位以及监控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救援出现事故的车辆。监控台上的电子地图能够将求助以及报警信息显示出来,提出最为合理的救援方法,做出报警提醒值班人员有效处理紧急事故。在我国,GPS技术在汽车导航以及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并且研制出了车辆诱导系统,在确定车辆位置时,以往都是利用惯性测量系统以及车轮传感器进行确定,如今GPS技术不断进步,其优势日渐明显,能够改变传统方法的不足。城市车辆诱导的GPS技术定位,通常都是将基准站建立在城市中,车载GPS能够实时的对基准站发射的信息进行接收,通过差分处理的方法对实时位置进行计算,在道路网中进一步优化当前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差异,能够将最优的路线在电子地图中现实出来,为应急救援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