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1
滩头乡茅坝小学:吴志刚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根据教材编排,本单元为“正义必胜”课文,本课教学要求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是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机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是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课的教学要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1、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文章线索。2、教学过程:1)用二战中故事导入,板书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3)出示学习目标;4)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展示;5)在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6)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7)课堂总结;8)达标监测。
根据我的教学设计,通过走进课堂实际的教学,从中领悟出了几点思考:
1、注重课堂模式的完整性,抓模式的开放性。课堂在于学生“四能”的培养,从本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课题就是一个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则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分析去解决课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而不能一致追求课堂模式的完整性,从而去出示学习目标。这样,课堂显得知识脱节,转折,体现不出环环相扣,让学生无从下手。
2、注重已有经验运用,抓知识的结构性。六年级通过前五年多的语文学习,在生字和词语的学习上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应该体现在生字、新词的学习,更应该注重整篇课文的结构分析和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课文精读理解上去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2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追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忽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出现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异化的尴尬局面,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的底下。
一、列举虚假无益的问题
1.思维得到启迪了吗
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教师展开连珠炮似的追问: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老天鹅心中是怎样想的吗?如果有年轻天鹅问起,老天鹅会怎样回答?思考作为读者,你会怎样夸赞老天鹅?学生被教师一连串的追问压得喘不过气来,思维空间也被教师无形填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训练得到落实了吗
教学《生命桥》时,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多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圈画动词,按照羚羊逃生的动作复述课文内容,设计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真情告白,以年轻羚羊和读者的角色分别进行告白,为老羚羊撰写颁奖词。这样的设计一味地求多求全,缺失统一的主题,学生如同被赶上架子的鸭子,无所适从。
3.情感得到激发了吗
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师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哪些语言打动了你;为什么会打动读者的心;从这些语言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文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情,而教师却以机械僵硬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能有多少感动就不难想象了。
二、叩问理念缺失的缘由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偏离主旨的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出现偏差的原因首先在于没有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遴选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教师一厢情愿的设计脱离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实际,造成教学设计的脱轨;其次是文本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教师没有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使得课堂偏离了应有的方向。
2.混淆不清的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材文本进行思维交融、思想碰撞的过程,其间既要强化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旦有失偏颇,就会形成要么教师挑起大梁,使得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要么学生天马行空、肆意发挥,走上不必要的弯路。因而,只有明确师生双方各自的角色和作用,才能确保课堂健康有序的发展。
3.紊乱无序的设计层次
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是提升阅读教学艺术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于学生实际的综合考量。课堂教学只有在不同层次中有序推进,才能让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这种秩序一旦被打破,学生的学习思路必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中,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导致学无所获。
三、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
1.基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共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再次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工具性的拨乱反正,凸显语文学科的灵动和情韵。工具性是语文之本,而人文性是语文之魂,两者彼此交融,和谐共生。没有工具性的人文性是空无躯壳的孤魂野鬼,没有人文性的工具性是缺失意蕴的僵硬符号。因而,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教师切不可有失偏颇,造成语文教学方向的偏离。如,在教学《半截蜡烛》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伯纳德夫人的冷静机智,抓住伯纳德夫人所说的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进行品析。教师让学生猜想伯纳德夫人说这句话时,应该将重音落在哪个字上。学生依据当时的情境,说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每个答案学生都言之有理,都起到转移德国军官注意力的作用。这样的引导既让学生体悟文字的弦外之音,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关键:思维体验的强化落实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自身思维体验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体验从何而来?首先来自对文本的朗读。文本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情愫以及语言本身的精妙唯有通过不断的朗读才能被读者所吸收。其次是依托文本,合理想象。文本是作者客观表述的体现,但难以完全复原作者的情感与价值。抓住作者表述语言的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作者对话,实现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阿炳在二泉的泉声中听到的内涵,感受泉声对阿炳心灵形成的冲击,并在二胡曲的映照下想象文字与音乐所表达的价值意蕴。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在想象中体验,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课堂被情感与思维所浸润。
3.保证:主导主体的互动交融
强调主导与主体的角色分工其目的在于让师生双方明确在课堂教学的职责,尤其是教师要做到该隐则隐,该出则出:即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意识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退隐后台,将学生推向课堂的第一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在学生沉默或者偏离之时,教师则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凸显自身的主导价值,或给予学生适当的补充,或将学生拉回应有的价值轨道,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课堂呈现出勃发的生机,让学生在健康有序的课堂教学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3
一、舞动课堂音符 彰显学堂活力
文本、教师、学生是构造课堂的三个要素。要想让课堂成为学堂,前提是要让学生爱语文学科,爱上语文课。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依据新课标下的教育思想,大胆地去改编教材的文本、改变教师的身份、改换学生的角色,使课堂上的三个音符灵动起来,从而使学堂彰显出应有的活力。
1.改编文本——让教材当“剧本”。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为了让课堂成为学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他们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剧本”。如可以将《九色鹿》《半截蜡烛》等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将《题李凝幽居》《清平乐 村居》等诗词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可以将《莫高窟》《草原》等课文改编成解说词或导游词;可以将《滴水穿石的启示》改编成演讲稿…… 经过教者和学生共同精心加工后的文本会更有情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会更加投入,理解会更加透彻,演绎也会更加生动。
2.改变身份——让教师当“主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是了如指掌的,但不能只是通过教师的嘴说出来,而是要让学生去说,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学堂” 。教师简约的语言主要起点拨、串接的作用,如在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时常提醒学生“读一读”“查一查”“议一议”…… 时刻当好“主持人”,将课堂演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3.改换角色——让学生当“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和选择权。学生作为“导演”,就要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也就是在课前进行的深度预习;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需,抑或选择学习方法,抑或选择学习对象,抑或选择学习内容,抑或选择朗读形式……交流汇报读书感悟,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如同主持人一般穿针引线,抛砖引玉,拓宽学生视野。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
二、激活教育艺术 满足学生内需
要使课堂成为“学堂”,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需上,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赞赏 呵护“好奇”
“好奇”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本材料,就要用超出他们预期的方法去唤醒他们的阅读兴趣。
1.选主题激发探究。如《二泉映月》课始,教者问:“这节课,大家又带了哪些疑问走进课堂呢?”学生兴趣盎然地提出了一个个有关阿炳及其音乐创作方面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教者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说:“咱们只要来弄清‘阿炳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这个问题,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样,经过教者筛选、提炼出来的主题,既能够满足学生所提问题的要求,又能够较好地扣住学生那颗好奇的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
2.设情景激发参与。《二泉映月》一文中,阿炳的身世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并不能够切身感受或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此时教师提供视频画面,为学生体会阿炳艰难度日而热爱音乐的情景说话埋下了伏笔,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
3.对“灵光”加以赞赏。课堂是可以预设的,但生成是未知的。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灵光一闪,产生奇异的想法。面对这“节外生枝”的问题,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给以鼓励,不能因学生没走教师设定好的“路线”,而泯灭一颗创造的“火种”。那样的话,就不能算是“学堂”了。
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成为他们在探索新知征途上好奇心的保护神。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学堂”,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二)想方设法 燃起“火花”
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人世间的真善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去感受它的美,用真善美的力量去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在《二泉映月》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让语文课快乐、动感起来的。
1.赏一赏。当教学《二泉映月》时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学生从那震撼人心的琴声中听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音乐正汩汩地流淌在学生的心中,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对阿炳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2.晒一晒。《二泉映月》浓缩了阿炳苦难的一生,可他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热爱,对自己的命运又是如何抗争的,文本中并没有作详细说明。为解决这一教学难点问题,教师安排“学生晒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交流”,教师成为学生理解阿炳的对音乐如此热爱,对自己的命运如何抗争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