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意识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广告;意识形态;策略
现代广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无所不在,而且正越来越深入地进入意义生产这一领域,广告不仅仅“广而告之”产品与服务,还在指引人们购物的同时输出某些观念,给人们以意义,给人们以种种美梦和由这些美梦所标识的生活方式,并试图速成某些惯例,把消费者纳入这一“意义”框架。换言之,广告首先推介和生产利益,这些利益包括大众在消费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时获得的实际利益,还包括他们同时获得的某种“精神享受”,并把这种双重满足或通过广告词直接言说,或通过营造氛围实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其次通过在大众媒体上的广泛传播,通过把受众建构为广告主体,使创设的某种观念化的说辞和极具诱惑力的意象推广到大众中去,竭力使之成为大众的利益和观念,在此广告完成了它的意识的制造和传播。当这一观念或意象成为大众或某一群体的自觉不自觉的观念或意象时,意识形态便发生了。
正如理查特·奥曼所言:最常见的意识形态策略,就是说明这个群体的利益怎样“真的”大体上等同于社会的利益或者人类的利益。①换言之,最常见的广告意识形态策略,就是说明广告角色的利益(广告主的利益)怎样“真的”大体上等同于广告受众的利益乃至社会或人类的利益。本文试从广告言说的意识形态化和广告受众的假想主体化来探讨广告颇为“成功”的意识形态策略。
广告言说的意识形态化: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界定游离于两种意见之间。其一,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其二,一种可能以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和伪意识。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不存在真实与否,他将其定义为“个人同他所存在于其中的现实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②以此来认识广告意识形态不无道理,因为看似虚拟的广告世界中充斥着“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广告意识形态更有其独特性。
广告在它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未像现在这样进入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现实世界:功成名就、下岗待业、奋斗拼搏、甜蜜爱情,入世、申奥、伊拉克战争、文体赛事,广告为每一件产品都粘上了通向现实世界的无数链接,广告的触角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在广告世界中,“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并不同于阿尔都塞的相关本义,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无意识的,而广告意识形态所提炼或创设的这种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则是完全有意识的,有着其明确的目的。它在提倡“送礼送健康”的新观念时,目的直指“收礼只收XXX”;它在儿子因疏忽了对父母的照顾而心怀歉疚时,借小孙女之口点题:小“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买XXX?”这种借天真的小女孩之口说出的话犹如道德拷问,质问着对父母的不够孝顺,但如此大的道德问题最后只轻轻落在了:未买XX口服液。那么根据广告逻辑,其隐含主题则是:买了XX口服液=孝顺父母。该命题似无不妥,作为受众而言,自然不会对一则广告的思维和推理是否合乎逻辑大加推敲。并且,更重要的是,它为现代人指出了一条对老人表示关爱和孝心的途径——购买保健品。这一点非常体贴地为忙忙碌碌无暇顾及老父老母而心怀歉疚的现代人找到了一条快捷方便的弥补方式。而另外一些广告则假托老人之口,从老人的角度回应了上述命题:“收礼只收XXX”,进一步证实了该命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实场景:商家在商场醒目处陈设着保健品专柜,促销员的推荐进一步印证着消费者脑中的上述命题,于是,手拎包装精美的保健品拜年的行人几乎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正如阿尔都塞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个体觉得自己在直接自由的把握现实,但实际上,他的意识由一系列思想体系和再现体系所限定,在这一系列思想体系和再现体系中,广告意识形态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就如波斯特所表述的:广告占据一个能指,亦即占据一个词,这个词与广告所促销的物体并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关系,但却被附加到那物体上,产品本身并非首要的兴趣所在,必须在该产品上嫁接一套与该产品没有联系的意义,才能把它卖掉。③而现实世界则在广告商手中被分解成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就如那些漂浮于交流空间中的能指,它们被广告商们凭兴致任意地附着在商品上,这些被粘附在商品上丰富、泛滥的意义使得平庸的商品闪耀着炫目的光彩,而这些外在的东西由于是从传统美德和现代时尚中精选出来的而极大地迎合了受众。由于这层普遍存在着的与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关系,使现代人在快捷地享受物质产品的同时还享受着被赋予其上的精神快餐,广告场景就这样在现实世界中被皆大欢喜地呈现。[page_break]广告受众的主体化:一种无实质的构想主体
广告场景在现实世界中的呈现还有赖于现代广告的另一策略:把广告受众建构为主体。作为一种日趋圆熟的攻心术,现代广告的突出特征是在表象上模糊了广告主客体的界限,在把消费者作为广告对象研究和揣摩之后,通过广告中的种种代言行为和技巧,让“受众化”的广告角色通过自我言说的方式来最大程度上影响和掌控受众的心理和行为。
广告画面中的言说者不再仅仅是笼统的、不明社会角色的漂亮演员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丽尤物,而是通过他们的衣着、道具、场景,以及他们在广告中的言说方式被赋予了各种身份,诸如工人、农民、教师、摄影师等职业,子女、恋人、成功白领、家庭主妇等社会角色。加上大量非职业(或非著名)演员的启用,他们普通的长相、自然或生涩的表演使身负多重社会角色的受众不自觉地从广告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在广告商其他技巧的合力作用下,对号入座。
某一护肤品品牌,在其不同版本的电视广告中展示了演员、小学教师、摄影记者、年轻工人,他们的言说者包括老公老婆、老爸老妈等各种社会群体,广告角色衣着普通,长相平凡,以及在演员化妆间、工厂换衣间、小学校园等普通场合中平民化的言谈举止,一切都在昭示着受众:“他们”就是你们,你们就是“他们”。
在另一则洗衣粉广告中,真正的“家庭主妇”们则成为了主角,广告采用街头或入户随机采访的形式,选择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字幕显示)采访家庭主妇,她们带着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并不流利、似无台词准备的语言表述,在镜头前略显拘谨的体态,更在直接地告诉受众:“她”就是你们中的一员,没准“她”还是你的亲戚朋友同事;“她”不是我们特意选用的演员,而是我们在街头采访或入户采访中的巧遇;她们是在代表你们说话,并非公司在自卖自夸。
当然,广告中还有大量的脸蛋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但即使是这些星光灿烂的名流,也多被披上一层平民化的外衣,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烦恼和不满,他们(她们)头发枯黄干涩,岁月的流逝把皱纹、白发和疾病留给了他们,忙碌在外而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他们面临着工作和学业的压力、成功的希冀、失败的苦恼、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种种人间喜怒哀乐,如同我们每个人,使我们感同身受。
于是,消费者从被言说的对象似乎变成了言说者,既为客体又身兼主体,他的一直处于纯粹的被说教者位置而产生的逆反甚至敌对心理渐渐消融,他们渐渐开始坚信:广告是与己相关的而不是强权的“他者”了。
广告似乎在构筑一种“源自生活”又美妙无比的“现实世界”,从而让受众进一步确证其在广告情境中的主体意识。一种奇特的逻辑产生了:电视广告通过把广告主体构建为一个处于“现实世界”的具象化的“消费者”,而使得作为消费者的广告受众扮演了两种角色——广告话语的主体和客体,恰如由广告商和广告主导演的受众的“自言自语”。在此,让·波德里亚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受众既被构建为客体又被构建为主体,既是物又是上帝,于是面临着主置的不可能性,即主体根本上的无实质性。④
这种“无实质性”的主体,恰似广告主手中的玩偶,假借了消费者的形象和外壳,而被填充进广告主所构造的“血肉”,如此而成的“广告主体”的各种具象依需而定,但也有其规律性的共性:一个有足够收入能自由选购产品的“主体”,一个有某种“需求”但不知如何满足的“主体”,一个消费了该产品而获得魅力或极大满足的“主体”。这样构造的主体并非没有契合人性,在马斯洛看来,人是不停地产生需要又不断地满足需求的动物,人在满足他的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以后,他有归属和爱的需要,有尊重的需要,包括被人爱和爱他人,被人尊重和尊重他人,归属某一群体和被群体接纳和承认的需要,在一切需要被基本满足之后,他又存在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事业有成,渴望成功。显然,广告深谙如何激发人的潜在需要和欲望,并提供了惟一的解决之道:消费某产品。当然,如此简捷的解决之道在经过一番炫目而巧妙的修饰之后并不显得单调乏味和可笑。因为在广告中,消费“主体”不仅在消费产品,更在享受着由此而带来的种种精神满足:亲情、友情、恋情;孝心、爱心、诚心;成功、光荣、豪情。这有赖于广告中被依附在产品上的丰富“意义”,当大众在认可这些意义而消费产品或接纳该“意义”时,广告的意识形态便产生了,广告角色(广告主)的利益就这样变成了社会大众的利益。
注释: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2
要害词:目的要领头脑创新
夸大门生参与学习是今世教学观念的紧张标志。小学数学教学中,门生使用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内容。使用活动不光是儿童获取知识的紧张途径,是形象头脑的依附,而且使用自己也是一种本事。增强使用引导,有利于促进门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历程,有利于引发门生的学习自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作育门生的头脑本事和创新本事。现就增强使用活动,作育门生的创新本事,谈几点菲薄的看法。
一、明确使用目的,制止随意性和盲目性。
使用只是一个历程,它只起桥梁作用。门生使用的紧张目的是使门生感性相识积累、形象头脑富厚,从而前进理性相识与抽象头脑本事。以是使用时,要让门生明确为什么使用,议决使用管理什么题目,目的是什么等,不要为使用而使用。如教学除法开端相识时,有两次分桃的使用活动;第一次把6个桃匀称分在3个盘里,求每盘分几个;第二次是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先后两次的分桃活动的目的差异。第一次是让门生开端相识“匀称分”除法,第二次是让门生进一步了扫除法“求一个数里包罗几个另一数。”差异的目的,应有差异的学具,确定差异的使用要领。第一种分法,准备6个桃、3个盘子,先每盘放一个桃后,在每盘各放一个。6个桃分完后,着末数每个盘子了桃的个数,等式6÷3=2。第二种分法,准备6个桃子,需的盘子数不知道,要多准备几个盘。先两个两个地放,每个盘里放两个,直到放完为止。着末数盘子个数。算式6÷2=3。这样有目的、有筹划、科学地部署门生使用,使门生在使用中自己觉得、自己领会、自己思考,能极大限度地让门生自己去明确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历程中,到达知识内化。
“好奇”“好动”“好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自律性差是共性。要是门生使用时不细致检查调控,就会有门生使用分歧要求,各自进行,使用就达不到目的,同时还会由于门生细致力疏散影响教学效果,也倒霉于门生良勤学习风俗的养成。因此,在引导门生使用时,西席对使用历程要实时检查调控,以制止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增强使用引导,教给门生学习要领。
布鲁纳以为:不履历真正得到知识的历程而单纯继承的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知识的。这就夸大了门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要门生真正明确地获取知识不应是被动的,应让门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历程。因此,在教学中,不光要让门生参与知识的学习历程,引导门生将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加工,酿成自己的头脑产物,更紧张的是授之以渔,教给门生学习的要领。门生使用能增强门生感知,促进头脑生长,准确的使用有利于作育门生头脑的准确性,清楚性和有序性。因此,必须增强门生使用引导,以前进门生使用的正确性。教学中,西席不光要全心计划门生使用活动,还要珍视使用要领和使用历程的引导。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应先引导门生思考。然后引导门生把平行四边形纸片怎么剪?沿什么剪?怎么拼?怎样由拼成的图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盘算要领。对低年岁门生使用更要增强历程引导和个体引导。偶然还须要带门生一步一阵势举行使用,才气使门生使用做到准确、有序。比喻:“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加法意义的另一体现,门生很难明确两数比的相差关连及为什么用加法算的原理,在教学中可以接纳以下步骤,让门生摆摆、画画、比比:(1)、第一行摆3朵花,第二行与第一行同样多;(2)、第一行摆8颗纽扣,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2颗,第二行摆几颗?怎么摆?(3)、第一行画4个,第二行比第一行多画2个,第二行画几个?怎么画?(4)、左手拿5根小棒,右手比左手多拿3根,右手拿几根?怎么想?(5)、贴红花4朵,黄花比红花多5朵(挡住同样多部门),黄花几多朵?怎么想?议决以上几步使用,门生直接感知巨细数之间的这一数目关连,就为解答这类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使用学习,经过门生亲身视察、阐发、探求得到知识,能渐渐地使门生得到学习要领。
三、使用要与头脑语言相团结。
儿童的头脑处于具体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故意识地构造自己的头脑活动,并凭据头脑历程的要求去阐发、综合、比力,这就限定了门生的相识活动。而门生使用是为了完成具体形象头脑到抽象逻辑头脑的过渡。为此,教学中要把门生使用与训练门生头脑有机团结起来,让门生在使用中头脑,在头脑中动手,给门生一个头脑空间。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识”时,先让门生拿出红围巾,小彩旗,摸摸、看看,比力得出这些物品虽然组成的质料差异,但形状都是三角形,门生对三角形的看法有一个形象感知。再启发门生讨论一样平常生存现实说出哪些工具外形是三角形。着末,让门生画出并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语言是头脑的载体,门生在使用时动了手,动了脑,就应让门生在此基础上表述使用历程和效果,让门生动口。让门生说使用历程和效果。这样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头脑生长。如教学“圆面积盘算要领”时,先让门生自主使用,然后重点引导门生表述使用历程:(1)、把圆匀称分成两个半圆;(2)再把每个半圆匀称分成16份,用铰剪沿着半径剪开,着末把两个半圆合拼成一个类似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类似长方形的长等于周长的一半(==∏r),宽等于圆的半径,面积=长×宽=周长的一半乘以半径。以是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这样把使用、头脑有机团结起来,既能议决动手使用得到感性知识和效果,也能议决表述使用历程,训练表达本事与头脑本事。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3
1.班级管理需要开辟多种多样的获取知识的渠道。
班级管理过程要比课堂教学有着超强的灵活性,它不需要固定在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或是学生的情况随意安排管理过程中的教育活动。为此,我们可以把很多比较灵活的教育形式引入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例如,我们可以引入谜语的形式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爱动脑的良好习惯;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名言名句,不断激励学生,给予学生奋发向前的动力;利用智力大拼搏的游戏来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这样就会使原本呆板、枯燥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变成了一种十分有意义的充满诱惑力的活动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组织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和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2.利用争夺小红花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班级后面的黑板设计一个小小的表格,在表格中填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赢得的小星星。当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或是顺利自主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就会奖励一个星星;当学生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或是做出了贡献,会得到一个奖励的星星;当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进步或是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会再填一个小星星……这样,学生便会为了自己星星的个数而发奋的努力,自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积极向上高尚的素质能力。
3.设置高尚道德素质的聚宝盒,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道德。
在这个聚宝盒中清楚地记录着每一个学生拾金不昧、勤俭节约等高尚的精神和行为。当学生做出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高尚的行为举止之后,教师就会将他的名字和实践记录在这个聚宝盒中,最后看在这个聚宝盒中谁的事件最多,在这个学期就会颁给谁一个“高尚道德素质”奖。正因为如此,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做好事,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素质氛围。
二、强化科学、创新的班级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班级管理需要科学的依据做教师实施管理活动的强大后盾,督促和控制着教师形成特色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此,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具有核心力量的班级领导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设计和实施良好的管理策略。在坚持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原则之下,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运用竞争来强化学生学习和成长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来完善和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为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全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作为出色的班主任,我们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学会放权,或是有意识地放低自己的智商,给学生留有更多参与和思考的空间,增减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选择自己的任务,体现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在每一个管理的细节和环节中渗透给学生创新的思想,从而在班级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化。
三、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全体学生参与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4
(一)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
1.对科研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学院在工作待遇、进修培训、资金配套、职称评审等方面对科研人员缺乏必要的支持,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也抑制了其管理创新能力。虽导致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定位的模糊性,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致使科研服务水平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2.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指导
目前各高校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如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进度的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科研课题的验收。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或者新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实时有效的系统培训和指导,而产生职业初期的不适应。
3.缺少高效统一的管理平台
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平台是通过网站或者QQ群信息、上传材料和讨论问题,缺乏科研管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建设,很多数据的处理和信息资料的上传下达都要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这种模式缺乏高效统一的监控管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常常出现返工修改、工作延滞等现象,大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工作量。
(二)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
科研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常常认识不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仅把科研管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完成,没有将其与高校的发展定位相结合,没有考虑到科研管理与院系和学校创新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了科研管理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自身定位不明晰
高校的一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通常承担着课题申报的通知及材料整理上报、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工作量计算等基本工作,此外还要承担学院的其他日常任务,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琐碎,付出较多但往往很难得到相应的认可和肯定,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的工作定位产生困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当人们在自我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时,内在的工作驱动力不足以驱使外部的工作效能,必然对现有工作产生职业倦怠,这是限制科研管理人员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原因。
2.专业知识缺乏
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各有不同,大多数人所学的专业与本学院各专业无关,很多人从事该工作之后,也没有精力了解本院系申报的科研课题主要涉及哪些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以至于在收集整理材料时,很容易发现科研教师在申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材料中出现纰漏。因此,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也由于学校缺少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导致他们在科研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参差不齐。科研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各学科领域的学历层次高、知识范围广的教师、研究员,如果其缺乏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教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水平及最新研究进展缺乏了解,就很难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做好服务工作。
3.缺少与专业教师的沟通
大部分二级学院中的科研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通常只是在课题申报的信息和收集整理材料时与专业教师有接触,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多科研管理人员难以将课题申报的注意点一一耐心与教师讲解,忽视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控制与监督,以及申报结果的反馈与跟踪。结果造成课题申报不能及时开展,项目不能及时结题等类似问题。
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科学自我定位,提高服务质量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担任的是辅助、协调者的角色,因此,做好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是科研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要做到:一要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切实领悟任务意图,合理制定工作任务;二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科研管理人员需从专业化角度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的技能。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巩固和积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和补充新的内容,了解和掌握科研人员当前的工作状况,这有利于与教师更深入地交流,积累办事经验,对一些常见问题做出正确处理。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练业务技能,确保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要准确理解科研管理的有关政策,熟练掌握项目的申报要求、考核标准、结题鉴定、成果推广等流程;熟练查阅项目成果;熟练统计科研工作量。
(三)加强重视,积极指导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促进主管部门和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互动,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激励机制,在人动、物质奖励等方面褒奖工作认真负责、有想法、有创新的科研管理人员,树立典型,激发其工作热情;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整理出台详细的工作指导手册,详述学校的各类科研申报项目的各个环节,帮助科研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校级科研管理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开发科研管理软件,将科研项目的申报信息共享给全校教师,既可以减轻二级学院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以官方的角色澄清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四)科学实施,积极构建科研数据库
为了提高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质量,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尝试建立科研数据库,包括教师资料、项目申报、成果评选、专利申请、著作出版等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员甚至是全院教师了解学院科研总体情况,二是有利于学院加强对科研情况的有效管理及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三是帮助新教师更详细地了解项目申报的手续和规则,有利于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四是日常的数据积累有利于减轻统计年终绩效考核的工作量。
三、结语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5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说是行政法律发生变迁的幕后推手,行政法律的变迁也充分说明了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提高。而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毒害的广大中国民众,约定俗成的理念在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力。而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行政法律变迁的速度,让国人实在望尘莫及。旧的行政法律在脑海中尚未清晰,而新的行政法律更是令其应接不暇,进而导致在应用法律维权的过程中有些无所适从。在法律宣传上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状,某一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出台多以文件形式下发并组织实施,这样就形成了法律颁布机构、行政机关、行政性对人单线贯彻落实的固定模式,涉及的范围狭窄,法律宣传受众对于十几亿国民来说,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这从宣传媒介、知情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上就间接剥夺了广大民众对于行政法律的知情权,更谈不上法律意识的增强了。这并不是说行政法律变迁存在问题,法律变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固然可喜,这无可厚非,但要使广大民众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就必须在法律宣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能只局限于文件,宣传范围要向城镇、社区、村屯扩大。宣传形式也不能只限于报纸、网络、电视等,应该采取以村屯、社区、居委等基层组织为阵营,通过街道宣传、栏目宣传、培训宣传等多种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全面覆盖的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二、法律执行是夯实人民遵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的基础
法律的执行在人民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范本,执行过程不但是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群众将行政法律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一个认知过程。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在某市郊区国道施工征地中,两个农户耕种的土地相邻,施工占地面积相等但占地时间跨了一个年度,跨年度过程中负责公路前期工作的地方政府出台了公路建设占地补偿条例,根据规定,其中一农户获得占地补偿为20万元,但另一农户则通过上访等途径才获得占地补偿一万元,相同境遇由于行政法规的变化出现两种结果,也引来了公众的一片哗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行政法律在执行过程中与实际社会关系存在着无法预知的矛盾和冲突。但法律本身应该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要使人民遵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就必须本着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原则来执行法律,通过法律执行来增强人民对于法律的认同和理解。因此执行法律上不能有过于悬殊的伸缩性,那样将导致人民对法律公信力和信任度的丧失。执法准则中明确规定了“执法必严”,严格执法程序、落实执法条例是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遵守的,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以法律执行的公平、公正、公开赢得广大民众的认可,这样才能促动和教育人民去遵法守法、依法办事。
意识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文化 医院管理
一、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被全体医护人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的价值取向、管理理念、服务准则、医院精神的总和。其最核心的内容即是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作用与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是将医护人员的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结合起来,把医护人员的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结合起来,确立三种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建立和完善组织文化;重视提高组织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是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实现人的人本管理理念。基于医院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独特的文化方式,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应依据。医院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将核心价值观通过具体的管理行为相结合,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在医院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医院文化。
二、医院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医院能否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决定了医院文化建设是否能够成功,而能否合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重要指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通过把医院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医院精神、发展目标等整合、凝练、完善形成的。医院文化决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文化的承担者。因此,在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全程中,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使人力资源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三、文化内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体现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由六大模块组成,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明晰医院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中的体现,就要从这六个方面分别分析。
第一,人力资源规划是从全盘出发,对于组织机构进行设置和对人力资源相关制度的制定,这些都要与医院的战略、文化相契合。
第二,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在进行人员招聘的时候,要寻找与医院倡导的价值观一致、认同医院文化及发展战略的人才。
第三,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要针对医院文化进行宣导贯彻,使医护人员对医院文化的核心深入认知,并以其影响、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
第四,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主要强调衡量人才的关键点在于什么,硬的是业绩,软的就是对医院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否将医院倡导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在个人的行为中有所体现。
第五,劳动关系管理中,对于医护人员权利的维护等,是医院对医院使命的践行,而使命就是医院文化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四、医院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作用
1.医院文化通过派与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凝聚,发挥其最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将医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在医院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医护人员逐渐认同医院的主体文化,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修正原有自身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最终接纳医院的文化。在共同的目标、理想、价值取向的作用下,医护人员努力工作,形成合力,推动医院的发展。
2.医院文化改变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建立新的价值观念,使人力资源更好地适应组织。卫生人力资源是医院文化的载体,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其主要通过心理管理来优化医护人员的心智模式;在认知、行动、意志、情感、价值、目标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引导,深化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优秀的医院文化能为医护人员带来团结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生活环境,能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产生较高的期望目标和较大的动力,促使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向自己期望的目标努力奋进的同时更加适应医院的需要。
3.医院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导向作用和发展作用。以组织视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三个功能:注入文化、打造队伍、牵引行为,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人、医院系统和医院文化。现代人力资源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强调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相应的制度和流程进行管理。每家医院都有自身的发展历程、管理风格、人员素质和理念价值,这些都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需要以医院文化这个软环境为基础,通过凝练、牵引、规范的手段发挥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作用,才能使管理更有效。
4.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文化的形成具有塑造作用。通过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形成对医院文化的提升、凝练和再造。人力资源是医院文化的基础,没有人力资源的协助、学习,不能形成系统、鲜明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人力资源表现的最高形式,医院人力资源整合有效,形成合力,医院特色鲜明,有利于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医院文化一般是通过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来塑造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新,使医护人员认同共同的价值取向。人力资源管理则通过具体的制度、程序、措施来影响、约束职工的行为方式,形成对医院文化的再造。
五、基于医院文化的人本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人本”理念要求在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上建立“以能为本”为核心、“以情为本”为纽带、“以德为本”为导向的“三维”管理模式。
1.以德为本。医院文化引导每位职工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这也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特别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这也是在人才引进中严格把关的基本点。“以德为本”的理念着力点在于引进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卫生人才,与此同时培育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医院文化,创建一个开放、平等、积极向上的软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培养人才为宗旨,以此引导人才的价值观、意识、心理及行为取向,最终实现以德纳才,以德治院。
2.以情为本。由于医疗卫生人才具有较高的素质,特别是被引进的人才,希望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尊重和认可,这是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情为本,在于医院为人才创建一种沟通无限的工作氛围,让人才树立主人翁的心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切实关心员医护人员的心理动向。营造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以情感留人。通过以情促管,有效克服了管理制度刚性化的一面,增加了人性化,大大降低了人才外流、出走的风险,同时也体现了医院文化的重要内涵。
3.以能为本。能力本位理念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文化理念,主张把人的创造能力作为人的主导价值取向,消除权本位和钱本位的消极影响,把能力视为权利、金钱和人的价值本体。人的一切活动、一切关系和一切追求都要围绕如何充分正确发挥人的能力进行,都要依靠人的能力的充分正确发挥来实现追求
医院注重引导人才将注意力集中到释放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上,强调以能适岗,以人的能力为管理核心,在人才的使用上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处理好学历与水平的关系,在重视博士、硕士的同时,对确有真才实学的医学人才,要淡化年龄、学历、职称等身份背景,大胆任用,发挥作用。处理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克服“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观念,只要是人才,在工作上、待遇上就一视同仁;在报酬方面,贯彻按能分配的原则,满足人才强烈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观念人人提倡,从而在医院内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良好管理氛围。使尊才、爱才、容才、选才、用才、留才的氛围成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才观念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品南,冯国飞,郑张帆.论提高医院文化品位在促进医院和谐中的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9)
[2]陶红.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之我见[J].现代医院管理,2005,3(1)
[3]廖纪稳,孙艳玲,王珊珊.关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医疗装备,2011(9)
[4]周萍,黄金星,常继乐.员工个人特征对医院文化感知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6):437
[5]符牡方.加强医院文化价值管理体系建设[J].现代医院管理,2009,l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