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认识数字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认识数字教案范文1
1经历统一单位长度的过程,体会同意单位长度的重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的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测量方法的掌握。
[教具、学具的准备]
学生尺、小方块、学具表、学具小棒、1厘米宽的双面胶、橡皮、透明胶、1厘米宽的小盒。
[教学过程]
今天咱们继续进行星星闪烁榜的评比活动,比一比哪个组的小朋友会倾听、会合作、会动脑筋解决问题,摘得的星星最多。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想看吗?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片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2、多媒体播放:阿福做新衣。
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能不能帮小徒弟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呢?
小组讨论,充分交流。
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
师生表演。(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的一段就是一扎。)
4、师:怎样才能避免师傅和徒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呢?
9用尺子、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
小结:测量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标准,人们通常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既准确,又便于交流。
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呢?
尺子的种类很多,作用各不相同。
二、认识刻度尺,感知1厘米。
1、认识刻度尺子。
小朋友的尺子是什么样的?请你赶快把它拿出来,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它,好吗?
师: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课件展示尺子。)
组内交流。看屏幕汇报。重点指导:
(1)数字。
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从几开始的?(0)
师:这个“0”的作用可真不小,测量的时候,人们一般从0开始测量。
(2)小竖线。
师:这些小竖线叫做刻度线。
刻度线的长短一样吗?对着数的刻度线长度是怎样的?
(3)CM
CM表示什么?
板书:CM厘米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厘米的认识”(出示课题:厘米的认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齐读课题。
2、感知1厘米。
(1)直尺感知。
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你在小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从0到1。)
请你拿出尺子,用小手指尖从0划到1。
师:这就是1厘米。
还有谁能找到1厘米?
小结:每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距离都是1厘米。
(2)实物感知:
分小组活动,把你的小学具盒里学具在尺子比一比,找出1厘米的长度。
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捏一捏1厘米的长度,互相看一看。
你能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记住1厘米的长度吗?
认识数字教案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多媒体;全数字; 教学方法;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522-02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出现。国内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其教学模式亟需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当今社会新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一方面,中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于理论学习等缺乏耐心,容易对枯燥灌输式教学方法失去兴趣,影响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性人才,是以培养就业技能为导向的。鉴于这两个方面考虑,笔者结合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一种全面使用多媒体的全数字化教学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成果,结合课程特点,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开展全数字化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职业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验为例,对其实施过程以及对该教学模式的一点心得和体会进行说明和刍议。
2 多媒体全数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考虑中职学生往往知识基础较差,自制力不强,但是其普遍对有兴趣的事物接受较快,因此引入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实习、观摩、课程设计、电子教案、视频、三维教学等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实践及认知的进度和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课堂上的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全面展开数字化教学模式。其主要举措如下:
2.1 电子教案互动教学
这种方式已经在各院校中普遍使用,该方式免去了教师板书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最重要的通过图表、不同文字色彩、表现形式展现等方式,能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容易接受,便于与学生互动。
2.2 复杂施工操作的多媒体放映
以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艺来说,模板种类多,工艺步骤复杂,书本中十几页的文字介绍和工程术语加上只是二维的一些示意图,学生没有施工现场感,在理论学习时缺乏感性认识只能死记硬背,很难让学生能够对其很好地掌握。因此,在课前前往施工工地现场拍摄工艺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对其分类和基本工艺操作流程首先有个直观和感性的认识,这样后期的现场实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仅在模板施工中,对于很多现场操作性强,过程复杂、种类繁多的工程内容均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在视频中加上一些旁白以及适当的理论介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大型机械如各种挖土机、泵送混凝土系统等,操作起来非常复杂,现场环境恶劣不宜进行实际训练,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其工作原理、重点注意环节等进行学习。
2.3 工程知识的数字化演示与虚拟现实
在一些课程如土木工程机械以及土方工程中,当缺乏现场视频时,制作专门的flash演示动画,对操作过程以及工程机械部件等进行演示教学,同时制作初步的虚拟现实教学动画,让学生能够进行进入模拟操作环境对工程机械以及一些施工操作进行模拟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具有节约教学成本,避免现场操作危险等诸多优点。
2.4 基于局域网的数字化交互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建筑CAD以及建筑结构计算等课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人机交互。建筑CAD教学中学生的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在电脑上实训完成,通过订购相应的教学软件插件,可以在之前设定一些预定的绘制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会对其操作时间、顺序以及快捷键使用等进行评价和建议,与学生增加互动,让学生能及时检验学习成果,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习成效。另外,在建筑结构计算等课程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计算以及设计工作,可以通过开发一些简易的知识数据库,让学生根据预先给定的设计输入条件,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和设计准则选择截面尺寸、材料、配筋量等,然后专家数据库会对其进行判断设计是否合理,并给出最优的设计建议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通过专业的结构仿真软件对一些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形象直观地对分析和设计进行评价和改进。
2.5 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主要包括课前网上资料搜集、自主学习,课后网上作业完成、论坛师生讨论互动等内容。该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正在逐步推广,网络资源丰富,学生通过网络环境学习可以拓展专业视野,形成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师生之间加强交流的良好局面。
3 该教学方法特点以及对实施条件
该教学方法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3.1 全面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极大发挥数字化教学优势
根据课程特点和现有教学条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工程视频、电子教案授课、虚拟现实操作、人机交互、仿真模拟等全方位方法,最终使得技能知识对于学生是一个立体的再现,而不是没有感性认识的枯燥理论和死记硬背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2 瞄准职业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方法针对中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有教学环节围绕实际操作能力展开,强调案例教学、实务操作、真实环境模拟等。教学方法充分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学生可以自主把握学习过程,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进行体会和自主实践提高,教师只需要给予指导和启发即可,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也是围绕学生的关注点进行教授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均很高。
学校要整合资源,有效配置多媒体软硬件资源,这是新的教学模式得以展开的基础,其中多媒体学习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在校内建立基本的操作技能中心如工程施工实训室,建立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如工程制图实训室,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是推行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先决条件。学校应当鼓励教材的多媒体化创新和修改,加强宣传,制定政策,使得部分老师和学生从意识上改变数字化教学方法“徒有其表”的想法。同时在某些班级进行新教学模式的试点,对其进行逐步推广。
新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之高。首先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并将观念与理论应用于教学中,才能不断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目的。除了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要敢于对教材批判继承、敢于利用现代化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最后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很好的计算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正确地使用并推动全数字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石坚韧,等.人机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的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
[2] 刘声涛.探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5).
认识数字教案范文3
美好的倾听,不是言语与耳膜的漠然的物理接触,而是内心追随着语言中潜含的情绪、思想、感悟,并细腻的有节律的舒张。如同贝壳在细致地吮吸着起落的潮音;也似木耳在谛听山间幽静的鸟鸣与涧声;如同树叶沉静地倾听阳光的细语与温谧……
教师真实的倾听,不是仅用耳朵在工作,更多的是心的敞开与吸纳,只有心灵才能发现外在肉眼及感官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最珍贵的东西。竖起心灵的耳朵才能抵达言词不断延伸的世界。
想起有位老师在上《凡卡》(语文十一册第21课)时的一个小片断,感慨颇深。他在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在写第一个字以前’凡卡为什么要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 时,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而后在展开全班交流。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凡卡不是想求神像保佑,他在鞋匠家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神灵从来就没有保护过他。我想凡卡的心里是恨透了神灵。你看,他不是‘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吗?” 老师一愣,显然与教参中的答案大相出入(教参中分析凡卡是想求神灵保佑自己写信不会被老板发现),他不置可否地问全班同学,还有什么想法?那个满心兴奋的孩子悄无声息地坐下。有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可能老板经常在神像面前打凡卡,因此凡卡一看到神像就毛骨悚然。”可这些与教师心中的想法不相吻合,他又轻描淡写地说,还有吗?终于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凡卡是想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写信不会被老板发现。老师一听有如获“我”心之感,忙连声表扬道,好!并一字一顿把这位女同学的话再重复一遍。坐在后排的有位男同学小声嘀咕 “其实凡卡在写信之前就是随随便便看了一下神像。因为天黑,他又点着蜡烛,因此神像才显得昏暗。凡卡才九岁,怎么会那样的头脑复杂。”……老师也没听到,依然一成不变地沿着教案设计一丝不苟地上课。
其实,细想几位孩子的 “恨神像!”“因为担惊受怕”“随便看一下”的说法,完全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孩子们完全能“自圆其说,自创一体”,然而,教师却充耳不闻,或置若罔闻。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如此的宽广无边,他们的回答,透露出各自思维的独特性。在教学上,只有关注了孩子独特的思考方式,尊重孩子的思维差异,才有可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课堂中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如果,我们无法“耳”明手快地探测到学生内心最隐秘、最复杂的角落中心弦微颤的波动,那么,生命中的一些不期而至的精彩就会与我们擦肩而过。
成功的教育者往往就是一个忠实的敏感十足的倾听者。他能够于平坦时见丘壑,在纷涌而来的“学生信息”中嗅出“创意的含量与气息”。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有一次举行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从连加向乘法的过渡。他出了一道题目是:7+7+7+7+7+7+3=?赞可夫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得出7×6+3的方法。但出乎意料的是,开始一个同学说:“我可以用7×7-4的方法来计算。”在《教学与发展》这本书中,赞可夫回忆到:当我听到这一方法的时候,我非常激动,这个孩子非常了不起,她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7,她发现了数学的本质。既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认识数学本质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还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呢?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的发展潜力,就等于犯罪。于是他推翻了自己准备的教案,对这位孩子大加称赞并调整思路从这个不存在的7讲起。这个“不存在的7”,孩子并没有很明白地讲述,我们未必能如此敏感地触味其间深刻的内蕴。如果是平常我们老师上课,我们可能会轻描淡写而过,或充耳不闻地继续我们的预定的教学环节。而赞可夫用这颗七窍玲珑的心探获了简单的数字背后的景深。这样的真切与意味深长的倾听及教学机智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因为他具有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所以,才对于学生思维上的创意与跳跃性心领神会并大加褒扬。善于倾听,可以于细微处听惊雷,可以于寻常处见奇崛,可以于众人忽微间显意趣……
善于倾听的教育者,可以准确无误地透视学生们思维行走的路径,感受到学生的困惑、疑惧、犹豫、感奋、欢欣……善于倾听,就不会迫不及待地将已知的答案一览无余和盘托出,而是,在倾听学生们的思维的激荡。善于倾听,就可以睿智地见证着孩子们头脑中神经细胞的运动状态:学生在积极地思考着,由满腹狐疑而半信半疑,由半信半疑而将信将疑,由将信将疑而置信不疑——信仰与思想的力量就是这样培植而成的。在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菅野先生在科学课上,让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实验来确认“云是怎样产生的”。做这实验时,不一会儿,烧瓶里的水沸腾了,水蒸汽从玻璃管中喷出来。看到这种现象,每个学生都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来表达各自的发现,有的说:“烟冒出来了。”有的说:“不是烟!是热气!”有的说:“这热气变成白的了。”也有的说:“这热气就叫做水蒸汽。”在这过程中很有意思的是,每一个人的发现与所表达的语言在教室中连锁地产生出来。例如,第一个喊“啊,啊”的是菅野先生。这“啊,啊”的声音表示产并不是漫不经心地在进行实验,而是表现出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有所发现的态度。随着他的叫声,孩子们发出了上述的声音。开始时,“水蒸汽”这一概念只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不久,每个学生都开始使用这一词汇了。菅野先生就是在倾听中发现,学生是如何把这一词汇变成自己的语言来使用的。科学的认识就是这样在合作交流中建立起来,然后再由每个人将之内化为个性化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毫无教师的灌输与强制。菅野先生高明之处便是引发学生相互倾听,在倾听中视界融合,认识重叠。倾听就是内在的对话,吸人之长,启已之思。
认识数字教案范文4
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就要特别注重体现课堂的活动性和新鲜有趣、生动活泼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比赛和练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他们强烈的内驱力会促使自己乐学、爱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有所提高,学习效率才会好。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时,为了讲好这节课,我在课前设计了两个小活动:
1、拍手游戏。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老师上课前想给你们表演个节目,大家欢迎一下,请整齐地拍4下手。”(老师拍了3下手。)教师:“根据刚才拍的,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教师注意筛选,并板书问题:
老师拍的比同学们拍的少几下?
同学们拍的比老师拍的多几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老师拍的比同学们拍的少1下,列式为4-3=1(下)。
同学们拍的比老师拍的多1下,列式为4-3=1(下)。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4比3多1,就是3比4少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要用减法算。
2、摆一摆,画一画。先在第一行摆6个圆片,第二行摆6个三角形,你看到了什么?(圆片和三角形同样多。)
继续摆:第一行摆6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三角形。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情况有选择地板书:
三角形比圆片多几个?8-6=2(个)。
圆片比三角形少几个?8-6=2(个)。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和集体交流中弄明白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意义,并且学会了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方法,为例题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扫清了障碍。如果不设计这两个小活动,就会使新课显得被动、呆板。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鼓励学生做学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差,而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学具,借助学具帮助学习。我们做的学具有小棒、钟表模型、口算卡片、数字卡片等等,在做学具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巩固了知识,增强了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2、带好计数器、小棒、彩笔等一些常规的学具,用它们来帮忙。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认识数位时,学生对于个位、十位、百位很陌生,不易理解,如果单凭讲解,他们很难形成数位的概念,也不能较深刻地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会给以后继续学习数位的知识造成障碍,而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10个十就是一个百”。
3、教师还要设计好课前预习和常规练习。如可采取口算、对口令等形式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之中,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学习。比如“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是第一次出现,学生的认识基础可以说参差不齐,再加上这部分内容不容易学,需要天长日久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提前两个周就布置学生预习,一个是做钟表模型,第二个就是在家里学习认表,让家人教他们。教师还要督促和检查,开展小比赛,看谁认得好、认得快。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积极的。
三、要精讲活练
我们要向课堂要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教学。在一节课40分钟里,既要把知识讲明白,又要使学生学会,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教学“认识方位”,我主要利用教学挂图并联系实际,精讲了如何利用太阳认识东、南、西这三个方向,如何利用北极星认识北这个方向。然后借助于教室、学生自身、老师的小辫子,再扩大到校园、校园外面、学生的家来深化练习,设计了有层次、有趣味、有深度的练习。学生思维的大门打开了,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并且总想挑战自己、表现自己,有了成就感,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1、教给学生识字、读题、读书的方法。在刚接一年级之后,我就发现学生不认字给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产生了很多问题。于是,我和我班的语文老师一起,每天变着法教学生识字。比如,每节课都把课本上的字、题、图抄在黑板上,读给学生听,让识字多的同学试读,带动其他同学读。并且在班里建立了图书角,全是拼音读物,让学生课余借助拼音识汉字、读文章,教师再多加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学期过后,学生的识字能力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了,教师也省心不少。
2、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结合本课的知识,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如“购买生活用品”、“调查商品价格”等,使学生在经历兑换人民币、现实购物等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观察、操作的能力。
认识数字教案范文5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发现 反映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数学将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阿拉伯数字。这样学生会感到亲切、真实,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教案设计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缩短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觉得数学与生活同在,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时,我让学生准备一个土豆和量杯,想办法求出土豆的体积。开始学生无从下手,经过我的课堂演示,学生理解较透彻,再经过自己动手操作试验,问题迎刃而解。又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问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数学中反映生活
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楚同一圆中半径都相等,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九人一组,一人站定作圆心,其余八人站的离圆心一样远,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学生加深了对在同一圆中半径都相等的理解。又如,在教学圆柱这一单元时,学生发现教材中出现的旋转门就是根据圆柱的特征制成的,从而为学习把长方形旋转成立体图形――“圆柱”打下伏笔。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室内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再如,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学习百分率时,我带着学生深入面粉厂、制衣厂去了解出粉率、出勤率等。实践证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生活,学以致用
认识数字教案范文6
在课程改革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发生着变化。外显的变化就是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不断走进课堂,教学因此显得“先进化”了。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比以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效果要好得多,丰富的动画、惟妙惟肖的声音、科学规范的演示是教师的口、手无法实现的。也正是这些先进教学媒体的运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要,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丰富了。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很多教师因此而忽视了板书,要么用幻灯片一掠而过,要么一节课讲完黑板上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种现象尤其在年青一代教师的课堂上尤为突出。
毋庸置疑,好的板书会让课堂绽放独特的光芒,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特定的、应该掌握的内容印象更鲜明、深刻,理解更清晰、全面,记忆更牢固、持久。理想的板书,融汇教者的教路、引领学者的学路、展示教材编者的思路,搭建着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立交桥。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一份浓缩的教案。同时,板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必要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视觉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板书是师生信息交流互动的桥梁。因此,写好板书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到底要板书什么内容?板书又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呢?下面,结合我教学实践的两个案例说起。
案例1:教学“搭配中的学问”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搭配衣服以后)
师:刚才你们都已经知道了2件上衣、2条裤子(教师边说边在原来板书“上衣”“裤子”的右面用红色彩笔分别添上2)可以搭配成4(板书)套衣服(话毕用斜线把它们连起来),3件上衣、2条裤子可以搭配成6套衣服(这次教师用的是蓝色彩笔,而且写在了原来板书“上衣”“裤子”的左面,如下)。
师:那请你们想一想(指着板书),上衣的件数、裤子的件数和配成的套数有什么关系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片刻后有学生跃跃欲试了)
生1:相乘。
生2:两个相乘。
师: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太明白。
师:那怎样说让大家都听得明白呢?
生3:就是用上衣的件数乘裤子的条数等于配成的套数。
师:哦,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如2件上衣、2条裤子,那就可以搭配成2乘2等于4套?
生3(点点头):是的。
师(手指着黑板的左边板书):那――
生4(随着指示接着说):3件上衣、2条裤子可以搭配成3乘2等于6套。
师:这就是蕴含在搭配中的数学方法。(边说边板书课题)
……
案例2:教学“分数的比较”
(通过学生看图填分数比大小、按分数涂色再比较大小等自主探究后,教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在学生汇报并共同得出正确结论的同时,教师板书如下)
师(指着板书):这是你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来,请你们一起把左边的一组读一读,边读边想,这边的每组分数有什么特征?可以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读完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超过一半的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分母相同。
师: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同意!(教师在黑板上迅速板书:分母相同)
师:那怎样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呢?
生2:比分子。
师:能说更具体一些吗?
生3:分子大就大,分子小就小。(这就是真实的孩子――其实知道这个意思,但就是说得不够清楚、准确,也就是“所谓”的科学、规范)
师:哦,你要说的是不是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
生3:是的。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在学生复述的同时,教师完成了板书: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
师(手指右边一组分数):那――
生:分子相同,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就小,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这就是学生的模仿和创造,教师转身迅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
思考:
梳理与反思上述课堂教学的过程,发挥板书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能铺设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桥梁
板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想、推理与交流,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师生的双边活动,同时少不了必要的辅助手段――操作教具、学具和动手实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尤其是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后,课堂教学形式更多样化了,教学手段也更开放了。无论教学过程多么丰富、生动、活泼,但最终目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生动的事例中总结出方法,概括出规律,并运用些方法、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这个目的少不了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适时的、巧妙的运用,实现从实物的、具体的上升到抽象的、一般的。上述案例1中教师把两种搭配情形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后,并用斜线把这些数字连接起来,便于学生对实例的分析和综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猜想并最终得出结论,这就是板书的作用之一。
二、要能搭建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板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对比、思考,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常运用对比的方法,这样便于找出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也便于不同类型题目之间的对比,从而寻求不同的解答方法。其实,比较也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案例2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板书中分母相同分数的大小,得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的结论后,再让学生对比观察另一组分数,从而得出分子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如在解题过程中经常板书多种解题方法,通过对比,学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到实际中去。无论是从一类题中总结出某种方法,还是从多种方法的对比中选出一种合适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都经过了学生的内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板书一定要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方法,从而形成技能。
三、要把握板书时机――能“雪中送炭”
板书要巧妙地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时”,“随风潜入夜”。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的板书要么结合学生的回答,要么结合学生已经完成得好的事实(具体问题),这都是伴随课堂教学的进行而生成的,这也是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的过程。从这些学生已经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再引导学生去发现、归纳,水到渠成。所以,需要把握好板书的时机,这样才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要注重板书技巧――能“锦上添花”
板书反映数学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注重细节,效果会更加明显。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板书,相机而动,要因课制宜。同时,还要注意板书的一些技巧,如要注意彩色粉笔的合理应用、字体的大小等。在上述案例2中,第一组分数的分母教师用红色粉笔是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分母相同”这一特征,而第二组分数没有用彩色粉笔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发现“分子相同”这一特征,实践也证明了这样做是可行的。板书时不要让教师的身体挡住学生的视线,尽量蹲下来让学生看清楚老师是怎样写的。其实,有的常识是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得到展现的。如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这个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比教师“教条”般地说的效果要好得多。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忘记了板书时,不要着急,也不要慌,可以相机让学生复述刚才讲授的内容,在引导学生正确复述的同时教师可以趁机补充板书。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处理好了,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示范板书时书写一定要认真,字迹要工整、规范,因为这会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