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科技小组活动; 科学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30-001
一、更新观念,真正意识到培养初中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1.“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P.D.Hurd)在1958年提出的,表示个人所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科学(7-9年级)、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基本相似。《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认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cience,Technology andSociety,STS)。
2.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初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生是未来公民,是后备人才,我们必须为他们个体成长与发展搭建良好的科学平台,使他们的个性发展能够更好地融入并跟上社会化、国际化的高速列车。
3.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初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3.1国际方面: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重要趋势的一个教育因子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监控和评估。在这些监控与评估中,“科学素养”方面的评估占重要部分。
3.2国内方面:2006年,中国启动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科普事业和科学素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同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确定四个重点人群为优先对象:包括初中生在内的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和公务员群体。
这些举措,都充分说明了国际、国内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也由此可见初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二、在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中对初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
从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实践来看,笔者以为在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中对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一要结合我们的科学教育目标,二要组织好科技小组的有效科技教学活动。这就使初中生在科技小组的“团体”里的学习得到最大可能的科学素养培养。
1.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教育目标
根据我国的国情,科学普及的实施过程中科学素养的要求可分为四个层次:生存科学素养生活科学素养文化科学素养参与公共事务的科学素养。据此,结合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实践,笔者以为在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中对初中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技能类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逐步形成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能力,增长发展潜能。
1.2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包括理解科学的基本观念,能初步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初中生兴趣所在的科技活动的科学特点,养成对兴趣所在的科技活动的爱好,爱思考、重实验、好探讨,养成有规则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1.3社会性目标。包括具有积极的团队精神、科学伦理道德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好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2.根据科学教育目标,进行校内外科技小组有效的科技教学和实例训练
笔者以为,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可以借鉴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简称为STS,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结合自己科技小组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小组科技活动实践。
通过“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实践,我们能够总结出这样一些具体方法,进行有效的科技教与学和实例训练,从而达到对初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之目的。
3.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方法
3.1教师与初中学生共同“设计”小组活动(学习)的情境。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握小组科技活动的大方向,同时给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情境的最大空间。
教师根据自己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提供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科技主题,或由学生自己提出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在小组内共同研究。由初中学生自己选择活动题目,同时运用现有资源来寻求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信息,这样就能使这项科技活动更加吸引初中生,使得原本就因为兴趣而选择参加科技小组活动的主体渐渐发展成为爱好。
3.2教师对初中生科技活动作“科学技术”“理性”等方面的必要指导。此时,学生已经选择好自己的科技主题,并立即着手搜索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源,或是已经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务必要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科技活动任务,点拨他们用来解决自身科技问题的过程技能,让学生能够对比自己的思维,正确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
3.3教师要给初中生提供“展示”和“反思”的空间。很多科技小组活动面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的适时点拨是很有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有时活动的“坎坷”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展示”和“反思”的空间。
4.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注意点
在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中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它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活动的几点注意事项:
4.1重视基础知识传授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校内外科技小组活动实践,是课堂的重要延伸,是让学生化知为能的重要窗口,教师不能忽视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更不能随意滋长初中生无厘头的“有意思”的想法。
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2
三年的初中生涯就要结束了,自己过得怎么样,收获了什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毕业生自我鉴定,欢迎大家来参考哦
有关初中毕业生鉴定总结我性格开朗,在校期间能自己遵守学校及班级纪律,热爱运动,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热爱班集体,能为班集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虽然即将毕业,但是以中考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旅程的开始,相信明天会更好。
初中毕业生鉴定阅读范文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挫折教育必然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13
当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应试教育制度的缺陷等对初中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网络媒体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面对挫折时容易轻视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因此本文拟从挫折产生的必然性入手,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一、初中生挫折产生的必然性
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同自然界进行抗争,抗争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种种需要和行为,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与干扰,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因此,挫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从微观上看,初中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这主要表现在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往往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同时由于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在学业上将会面临对个人至关重要的升学考试,因此他们遇到挫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加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父母和教师的管束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极不稳定,遇到困难或挫折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易走极端。
二、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1.要有防范意识,注意收集信息,及时引导学生心理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生活、学习节奏等方面都明显加快,同时由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初中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学压力和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要考虑防范措施,合理地确立各种目标。教师在通过合理的目标激励学生时,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可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过大,学生达不到,就会引发心理上的挫折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观察、收集初中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当发现学生将产生或已经产生挫折心理,并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时,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调整,从而引导学生能正确地面对所遇到的问题。
2.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家校形成合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子女的教育家长是越来越重视,然而过度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挫折教育也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和一些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一些家长走的是两个极端,一是采取各种手段吓唬、逼迫自己的孩子,本意是想激起孩子的进取心,但最后往往变成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二是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儿委屈,面对教师善意的批评横加指责。因此,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要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教师要积极主动和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一是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获得家长的支持;二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
3.把挫折教育和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寓挫折教育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4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是一个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在初中努力做的不足的文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整理了毕业生自我鉴定,有兴趣的来有阅读哦
表达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阅读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初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我严于律己,报名参加团章学习小组,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学习成绩一般,从不气馁,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
在学习上,我学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育,但这也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重视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初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向祖国汇报。
关于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三年初中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人生哲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初中的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初中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辨是非,关心国家大事。在校,我模范遵守校纪校规,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初度的责任感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我严于律己,报名参加团章学习小组,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学习成绩一般,从不气馁,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
在学习上,我学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育,但这也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重视锻炼身体,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能认真负责做好每一次值日生工作。
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5
关键词:国画教学;临摹;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44-01
“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即从临摹到写生到创作,是前人总结出的学习国画的不同阶段和一般规律,是中国画入门的必经之路。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教学手段,顺利完成这一步步深入的过程,是初中国画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认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初中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对艺术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分阶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顺利地从“临摹”走向“创作”,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创作欲望,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能力。
第一步:师古人,即通过临摹学习传统。
临摹在中小学的国画教学中一度被认为是“成人化”“模式化”而遭遇批判和否定,然而实践证明,临摹是掌握中国画本体规律的重要学习方法,这是由中国画艺术本身的规律决定的。中国画的特点是意象造型,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是通过临摹进入中国绘画艺术殿堂的。
初中生处于生理上逐渐发育、心理上渐趋成熟的发展阶段,对待事物全凭兴趣,意志力不强,对于国画理解力偏低,且思维活跃不愿受约束。临摹如果是反复枯燥的技法训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逐渐冷却,对中国画的热爱也无从谈起,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关键在于“临什么”以及“怎样临”。
关于“临什么”。在范本的选取上,要尽可能地选择他们喜欢且接近他们生活的、容易出画面效果的内容。
关于“怎样临”。国画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程式化,应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摹。在上《国画蔬果——葡萄》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公路边树木排列均匀、教室里桌椅排列整齐,这些都是秩序美;画面上同样的东西排列有多有少,这是艺术美。”然后可以示范一张一串一串排列整齐的葡萄画面,一张安排有多有少的葡萄画面。一经对比,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有多有少”的这张更加灵动、有节奏感,这样“疏密”关系的处理就通过浅显的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了。
第二步:师造化,即写生。写生可以加深对传统图式的理解,也是从临摹过渡到创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一段时间的临摹,掌握一些规律和技法之后,就应该进行写生,如何把习得的传统规律与技法转为己用,是写生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
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业繁重,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学生不可能为了“师造化”而经常出去写生,另外由于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不深,写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无法从茫茫大自然中找到“画面”。因此,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可以运用一些有主题、构图完整、能打动人的优秀摄影作品,帮助学生把握怎样从大自然中捕捉到美的“画面”,让学生处于一种“半临摹半写生”的过渡阶段,既解决了不能经常出去写生的困难,又可以通过训练让他们不再对写生望而生畏。
第三步:师心源,即个性创作。创作是中国画学习的最终目的。
首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任何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感悟,只有不断融入个人感情,再进行艺术加工与锤炼,这样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在纯真、淳朴、天真烂漫的学生眼里,世界是另外的一种面貌,他们对大自然的直觉和纯朴的情感随处可见。要充分运用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进行绘画表现时克服创造形象的概念化,能够更细腻、生动地表现出自身的内心活动,画出自己头脑中的情感意象,使情感“明朗化”。
其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其大胆尝试,注重观察、思维、想象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力求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各有收获,感受中国画的创作乐趣,使他们从实践中体验出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心情。
初中生劳动总结范文6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同时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进行了明确,但对课外阅读的的方式和手段并没有提出具体建议,这给学校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间。农村中学由于地域、师资、家庭环境、阅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很难有效开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笔者在农村中学任教近二十年,对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的心情和家长、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限制颇有感触,故以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为主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简单介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条件差,阅读量有限
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因家庭条件限制,而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自己想看的课外书;家长也几乎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意义,所以不支持学生购买和阅读课外书。从学校的角度看,有的初中根本没有图书馆,有图书馆的中学主要依靠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而由于人手、制度等管理问题,图书馆也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许多语文教师受升学考试的压力,过于强调课本精读的重要性,他们宁愿让学生多背课文、多做练习,也不愿预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所以,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很差,一些学生依靠同学间的相互借阅来满足课外阅读需求,这显然是不够的。
农村初中学生在周末和假期有许多的作业,学生的负担较重;此外农村学生还要承担一定的家务,部分学生还需要从事强体力劳动,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农村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阅读量与城市中学生相比严重不足。
(二)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是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语文教学侧重课内训练,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课外阅读、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从笔者和学生的交谈可以看出,有的学生还是想主动阅读的,但由于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会使学生更加不喜欢课外阅读,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日渐淡薄;其次,会逐渐使语文课外阅读处于无序低效状态,削弱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最后,助长学生阅读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的学习习惯。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初中生的家长或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家长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还有一部分甚至仅有小学1-2年的学习经历,有大学学历的学生家长可谓凤毛麟角。近年来,很多农村劳动力转移至沿海城市,青壮年均不愿意在家务农,所以农村初中生的监护人多半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不仅对晚辈的学习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还因过分溺爱导致学生懒惰、任性。所以,农村初中生的家庭环境根本不可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从家长或监护人那里也几乎得不到有关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方向引导。
(三)阅读方向偏离,方法缺失
有一定阅读条件的农村学生,他们阅读的内容很少是名著或国学精粹。据笔者了解,农村初中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主要是按照个人爱好和心理需要,例如男生喜欢看武侠、暴力、侦破方面的小说,女生喜欢看言情小说。当然,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向偏离课程目标的主要原因,还是引导不力的。如果学校和教师能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能更多地关心中学生的成长环境,那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就会走上正常道路。
尽管部分教师和学生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在努力拓展阅读范围和空间,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缺失,事倍功半。例如,一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基本只能做到“眼到”,而做不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阅读从来不做笔记,读了也就完了,不会思考和总结,因而谈不上应用。众所周知,边读边思、边写边记、边记边用是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精彩段落、词汇如果能摘抄下来并熟记,是能运用到作文中和阅读中的。由于阅读方法不当,使课外阅读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努力创造课外阅读条件
1.借助多方力量多渠道解决阅读资源问题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中学教育的投入,为学校配备相应的读书馆,配置尽量丰富的书籍或者加大图书管理的经费。学校也可以主动向社会寻求帮助,让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为农村中学捐赠书籍的慈善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加强和家长的交流,鼓励他们为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在家为学生营造适合阅读的环境。此外,学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等外界资源平台,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2.鼓励班级图书角建设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所带班级学生建设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尽可能把拥有的有益书刊带到班级,供同学们相互阅读。学生提供的书籍由班委负责登记和管理,可以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班级图书奖励制度》等,明确图书借阅、遗失或损坏、归还等办法。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规范图书管理能充分发挥图书的价值,从而实现课外阅读资源共享。
3.鼓励学生开展互换阅读活动
班级图书角局限于班级内,如果能在整个中学内实现师生之间的图书互借、互阅,那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将更丰富。语文组的教师可以统一思想,共同组织图书互换阅读活动,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借阅课外书,让课外读物在全校师生中流动起来。借阅的图书,学生将会更加重视和珍惜,毕竟借书有时限规定,如果不及时看就可能没有机会,从而可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二)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帮助
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读物选取原则和应重点阅读的内容。
1.课外读物选取原则
第一,引导为主原则。语文教师首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不能禁止阅读或限定阅读范围。巧妙引导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只有学生自身认为有些书不可以阅读,才会主动思考语文教师的引导,自然就会自主参考教师的推荐。
第二,倡导经典与流行作品并存的原则。在遵循引导为主的原则前提下,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要在篇目选择上遵循经典与流行作品并存、各取所长的原则。农村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教育和熏陶。优秀篇章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内涵能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摆脱落后的思想观念,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除了倡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等经典作品外,网络当红小说、科幻小说、动漫图书等也可以让学生适当涉猎。
2.适当推荐阅读书目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推荐好书,具有深刻思想和教育意义的古今中外经典著作或者是具有时代精神、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新世纪佳作,都能使农村初中学生培养优良的品德修养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从类别上看,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可以推荐教材延伸阅读书目,例如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介绍《水浒传》,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介绍《骆驼祥子》,由《阿Q正传》介绍《呐喊》,由《皇帝的新装》介绍《安徒生童话选》;还可以推荐时尚读物,例如由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推荐徐志摩和林徽因诗集,由韩寒现象推荐《三重门》等,还可推荐《读者》、《小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等杂志。总之,推荐书目供学生参考,可以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把握。
(三)纠正阅读方向,强化阅读方法指导
1.教师要及时开展阅读督查工作
为了避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偏离正确的方向,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首先,教师要督促学生勤写读书笔记。语文教师应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摘抄本,专门摘抄学生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优美片段,并每周写一个阅读心得体会,教师每周检查一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分层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为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提出课外阅读发展目标并指明努力方向。
2.传授良好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综合运以下方法比较适合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1)精读、跳读与略读法。这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法中,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并辨别使用朗读涵泳法、疑问思辨法和比较阅读法;略读法更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要教会学生掌握浏览默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等,使学生能轻松阅读;跳读法适合阅读浅显的简短报刊、杂志等,让学生掌握大概信息就行。(2)基本功培养法。快速查字(词)典:对于不懂的字词,学生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字词典中查出;目录查阅:通过书籍目录快速搜寻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能依据个人的需要快速选读;注释查看: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查看书下注释或者是书后注释,让学生及时了解不懂的内容。(3)勤记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书写能强化对所写内容的记忆,帮助学生促进思维发展。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及时圈出不懂的生字词,划出不懂的句子和段落,抄写好词好句并朗诵,写出读后感。(4)勤思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阅读之前就对阅读内容进行设想,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边学,这样就能在阅读中抓住关键事件和主题思想。
三、结语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展好语文课外阅读在农村中学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针对阅读条件差、阅读量有限,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方向偏离、方法缺失等问题,只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帮助,相信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各种问题将能得到很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