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1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pplie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to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cess, trying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principles;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niversity researc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finally it analy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关键词: 目标管理;高校科研;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

Key words: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performance management;balanced scorecard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57-02

0 引言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1956年,奥地利裔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他的《管理与实践》一书中首先阐述了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管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①目标建立;②过程管理;③评估目标实施的结果。

1 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目标管理的内涵

高等学校教师科研绩效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科研管理部门、院(系)、科研机构等共同确定学校科研工作目标及体系,以总目标为指针,确定各院(系)、科研机构的分目标,各单位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自我控制,为各分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从而使学校的科研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

2 高等学校科研绩效与教师个人科研绩效的辩证关系

绩效是一种对组织目标的具体实现程度的衡量。高校科研绩效是高等学校为实现自身目标在不同层面上所展现出来的科研成果的有效输出。辩证思维法分析之,高校科研绩效的实现应在教师科研绩效实现的基础上,把学校的科研绩效依照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分解到每个人,只要每个人达成了要求,高校的绩效就实现了。高校科研绩效是一个综合绩效的概念,个人绩效只有最终转化为学校的绩效才能实现其意义。

3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3.1 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原则。科研绩效目标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取决于高校所指定的目标,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3.2 监督检查的贯彻始终原则。科研绩效管理目标分解后,学校和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以合理的方式监控二级机构及教师个人的目标实现过程,高校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

3.3 管理成本的节俭控制原则。目标管理理论以科研绩效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的。作为科研管理机构,监控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管理成本进行严格控制,既能够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又把管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4 考核评估的执行到位原则。目标的达成依赖于过程的严格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验收等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目标管理方案及管理目标逐项考核并评估,对目标完成度高、成效显著、业绩突出的院、系、科研机构或教师个人应该予以奖励,对失误多、成本高、影响整体工作的院、系、科研机构或个人应按章处罚。

3.5 目标设置的合理创新原则。高校要设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的科研绩效目标。要给各级科研单位和教师、专职科研工作者一定科研指标的压力,促成总体目标的达成。但科研绩效目标的设定还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要在科研人员的能力范围之内。

4 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目标体系构建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目标体系构建是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对高校教师在聘期或考核年度内的科研业绩进行测量和评定,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出教师科研发展的总体目标,为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和教师职务聘任提供依据。

结合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管理的实际,可以绘制出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

4.1 应用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的原理,教师的科研绩效考核结果应该成为考核目标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把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岗位聘任、在职进修与培训、奖惩、晋升等进行挂钩,以便形成完善的、适合高校长效发展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校科研绩效管理中要制定绩效考核的计划,联合科研管理部门执行绩效指标考核,完成绩效考核后,及时向有关单位及个人反馈考核结果,为高校教师的自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科研绩效考核,让教师明确自身科研任务,完成绩效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现实中完善绩效应用,通过“能者上,庸者下”的方式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在职称评定中严格遵照科研绩效考核指标的评定标准。

4.2 应用目标管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的主要流程如图2。

4.2.1 设定高校科研绩效目标 高校的科研绩效战略目标是高校内部各级科技绩效目标的来源与根本。本文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综合使用平衡计分卡(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来构建高校及各部门和教师的科研绩效指标体系。

根据高等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新时期高校的发展需求与特点,高校在设定科研绩效目标时往往要考虑以下因素:既能清晰展现各指标内部的逻辑结构关系,还要能够明确各项指标的作用原理;既能展现高校科研管理服务的规律和科研活动的具体要求,还能将高校科研管理活动的内容、要求和目标与该指标相结合。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将科研绩效目标、内容管理活动、内部逻辑紧密结合起来。在尝试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高等学校科研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各指标体系互动关系和对高校科研战略目标实现的支撑。根据上述分析,高校科研业绩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结构如表1。

4.2.2 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一是依据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和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确定高校的科研业绩考核的整体目标。

二是在高校科研发展共同目标确定的前提下,确立各科研机构的具体科研绩效工作目标。各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目标应包括三部分的内容:首先,应确立各科研机构优先考虑的共同目标。其次,为保证高校短期科研绩效目标的实现而分解的各学院、各科研机构的目标和协助其他部门达成目标而设定的支持目标。最后,各科研机构自行设定的目标。三是高校科研副院长、科研管理部门与各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充分讨论工作目标。即学院及科研机构负责人依据各自的科研工作目标内容,为本学院教师明示具体的科研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教师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和学院工作目标制定本人的年度科研工作计划。学院和科研机构负责人和所属教师就各自的计划展开讨论,进一步明确学院目标和教师个人工作目标。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反馈,使学院及科研机构负责人与教师及科研人员完全达成工作任务和评价标准的一致。四是在科研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及科研管理部门对所确定的科研工作任务进行追踪调整。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确因无法预期或无法掌控的因素影响,应该及时予以调整,对因环境变化或其他原因而需追加的任务进行增列。

五是在科研工作任务完成的末期对各学院、各科研机构的目标达成度及努力程度和困难等因素进行评核,奖勤罚懒,以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六是根据各学院、各部门科研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评估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成效,并依据学校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制定高等学校新一年的科研绩效目标。从而使高校科研绩效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调整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系统。

5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高校的科研绩效管理也会日趋成熟。不管从目标管理理论本身的发展,还是从高等学校对于科研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方面,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的实践都是时展的趋势,也是管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等学校科研绩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虽然本文的探讨有限,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科研绩效管理当中的应用必然会日趋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日颖.基于和谐管理理论与创新的地方高校科技绩效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理论与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实践,2012(12).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2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校;教学工作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它是使管理活动围绕和服务于目标中心,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手段,以圆满实现目标为宗旨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先生,目标管理是一种激励技术,由于其简单可操作性,最早被广泛运用于各大企事业单位,后来逐渐被我国学者引入到高校管理研究中来,并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和阶段总目标,并将其逐级分解到校内各二级单位和个人,二级单位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自我调控,自觉为承诺的目标而奋斗,使个人目标、二级单位目标和学校总目标形成有机的目标链,从而对学校所有二级单位和个人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董泽芳、何青、熊德明,2009)。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实现了目标管理,而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也很多,很多学者在高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内涵、措施、创新路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非常独到的见解,并对当前高校在目标管理运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1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国内较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引入高校教学工作的是蒋伯惠,他认为高校的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动员教师和学生参加制订一定的教学工作目标,二是以制订和实现教学工作目标为手段,达到对教学工作的管理。

在认真分析了高校管理目标体系之后,吕皖(1989)认为高校的目标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预计量性,即超前性;有序性;集合性;微分性;多边性;向量性。

朱中华(1998)认为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是指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激励全体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干部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工作目标,以保证高校总体教学工作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高校一切教学始于目标的制定,工作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工作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程度来评价。他认为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注重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次,实行按目标分权与自我控制;最后,全员参与、按成果评价。

而吴永荣、张魏平(2007)则认为高校教学目标管理就是将目标管理方法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使高校教学总目标科学地转化为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的分目标和教师个人工作目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自我控制,高效优质地达成高校教学总目标。他们认为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有3个特点:第一,以自我控制代替强制控制;第二,由过程控制变为关注结果;第三,目标管理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贺雪娟、黄冠群(2004)认为高校的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具有以下5个特点:①指导性与系统性相结合;②全员性与全程性相结合;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④自测性与可比性;⑤未来性与可预测性。针对这些特点,徐体高、胡效亚(2007)两位专家在研究二级教学单位的目标管理时发现,柔性与刚性的结合这一特点能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

在实践者的研究基础上,董泽芳、张继平(2008)在总结了众多学者的观点后认为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目标管理的共性特征以外,即目标的明确性、员工的参与性、时限的规定性、自我控制性、权责的共担性和自我评价性以外,认为它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客体关系的辩证性;第二,目标的一致性与多元性;第三,条件的适应性与设计的整体性;第四,全员的参与性与分工的协调性;第五,方式的多样性与手段的灵活性。

2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宋周、何燕(2002)对当前高校目标管理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认为目前高校正在实施的目标管理多为行政的量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我国高校的实践中却常常是那些目标难以界定、难以明确、难以检验的部门最先强调实施目标管理”,“实质上仍然是直线式的自上而下的控制手段,本质上体现的是管理的控制职能而非计划职能。”同时,他们还认为目标管理多混同于行政管理,这必然导致负面问题的出现及目标管理本身被等同于行政管理,进一步加深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病;职责权限难以划清,容易出现部门本位化倾向;还易出现目标体系呆板僵化,难以适应形势变化的情况。总的来说,他们把当前高校目标管理不够理想的问题归因于形式重于内容,方式大于目标。

郭必裕(2005)在总结我国高校目标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指出阻碍我国高校目标管理科学实施的原因在于:对高校目标确定缺乏科学性、目标体系构建中的行政摊派、目标的实施缺乏有效的激励、缺少目标管理考评和控制机制等,并对我国高校有效实施目标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首先,他将我国目前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4个方面:目标本身的欠缺;目标体系构建缺乏民主;目标重制定轻管理;目标考核方法陈旧。在仔细分析总结了我国高校目标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郭必裕认为有效地实施目标管理应该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建立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目标制定注重职工的参与性;处理好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关系;管理重心下移,使部门在实现目标中做到职权利相统一;建立目标考核与激励机制。这些措施也直接在吴永荣、张魏平发表的《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模式探讨》(2007)一文中得到体现,或有相通之处。

与郭必裕看法有类似之处,李丽华(2007)认为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目标制定上,流于形式;在目标分解上,缺少双向沟通;在目标实施上,目标的“超稳定性”; 在目标考核上,标准的单一化。他在分析了上述问题对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各种不利影响之后提出应抓住目标管理的精髓,从以下7个方面做好目标管理工作:①高度重视目标制定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②高度重视教职工参与高校目标的设置;③重视目标过程的反馈;④重视目标的激励功能;⑤重视目标责任绩效考核;⑥要重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⑦要高度重视“软”管理,使目标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

董泽芳、何青、熊德明(2009)三位学者在对中南地区75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认为:实施目标管理的高校数呈上升趋势,目标管理的实施与院校层次成正相关,目标考核是管理实施中的最大难点,上下协商是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监控机制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实地考察是目标考核的有效方式,专家组是最值得期待的考核主体。在调查中他们发现高校目标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目标制定缺乏广泛的动员;目标体系不够科学;责权利不够配套。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营造上下欲同的组织氛围。第二,构建全面、合理的目标体系。第三,形成责、权、利相一致的动力机制。

此外,熊德明、董泽芳(2008)还仔细研究了高校目标管理中的机构设置问题,并对机构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他们对广州和湖北的十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到两种机构设置模式:挂靠式设置模式、独立式设置模式。各有优缺点,不过两位学者认为后者更可取,虽然调查中只有20 %的学校应用此模式。

3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模式

根据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基本内涵,众多专家学者将其模式分为四个方面: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目标考核与反馈。虽然各高校在同一目标管理模式的指导下进行管理,但是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即制定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校总目标的制定,二是单位、部门及个人目标的制定。代霞、凌杰(2006)认为明确的目标是高校成功运用目标管理的前提。薛新力(2000)通过对《医学专科院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模式的探讨》提出确定目标的方案,首先认清学校总目标的要求,在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体系:学校总目标、教务处分目标、各系(学部)分目标、教学科研分目标。董泽芳、张继平(2008)认为制定目标一定要具有合理性,所以必须做到:充分论证,正确决策;上下协商,综合分解;明确职责,大胆授权。

实施目标。代霞、凌杰(2006)认为广大教职工的参与和决策是目标管理高校运行的最好方式。有的学者认为目标的实施要有学校高层、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参与才是最好的方式。董泽芳、张继平(2008)认为有效地目标实施是教学目标管理成功实现的有力保证,应该着力从以下方面进行:合理的咨询指导、得力的监督、及时的纠偏。戴艳(2006)认为达成有效地目标实施的方法有:依职依责,分解目标;充分信任,合理授权;创造条件,鼓励创新;权责对等,有效实施。

目标考核与反馈。代霞、凌杰(2006)认为适时的绩效反馈是高校成功运用目标管理的保证。董泽芳、张继平(2008)两位学者认为目标的考核与及时的信息反馈是高校目标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戴艳(2006)认为有效地目标考核将激励学校的各层积极地投入到下一轮目标管理的实施中去。薛新力(2000)针对学校设计了有效的考核方案。

另外,二级教学单位工作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高校一切教学始于目标的制定,工作的进行以目标为导向,工作的结果以完成目标的程度来评价。基本运作方式是教学工作目标的明确、教学工作目标的实施、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等,徐体高、胡效亚(2007)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设计了扬州大学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在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高校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罗家国(2006)在他的论文中从定量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对设计整个ESTOM的建立和实施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一些创新性结论。他深入分析了ESTOM目标筛选、权重确定;反馈控制系统建立、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关系处理;ESTMO实施的前期准备、综合评分数学模型的选择;ESTOM评估误差控制、信度分析方法设计、ESTOM中的一致性分析方法设计;年度评估结果轨迹分析以及ETSOM实践年度分析报告模式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代霞、凌杰(2006)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与高校目标管理的自身特点设计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路径。他们以SWOT为方法、SMART为原则制定高校目标。以CSF与KPI原则分解高校的目标。注重目标实施中的榜样力量及目标控制过程分析。设置权重,使高校目标评估更趋公平。

熊德明、董泽芳(2008)在《高校目标管理机构设置模式思考》中设计了一种直线—矩阵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合高校目标管理组织结构。

5研究述评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3

一、入职培训,形成保育新理念

入职培训是新入职保育员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其顺利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尽快承担起自己的角色职责,还能有效地提升工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园保育员来源广泛,有的是通过社会招聘的下岗女工,有的是闲赋多年的家庭妇女,有的是转岗的工人或年龄大的教师。要把这一群有着不同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价值观念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团队的力量,有必要在入职前对她们进行心灵的洗礼,进行园所文化的熏陶,是她们对园所文化从认知到产生认同感,融入团队。

保育精细化的第一要务是规范。为了实现规范,我们在保育员入职前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培训内容包括保育员岗位职责,保育工作流程,保育员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及幼儿一日作息时间等。入职后,我们继续拓展保育员的理论学习内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常见幼儿传染病发现与预防要点;卫生消毒操作要点等。同时,由保教主任、带班教师与保育新人讨论与交流,鼓励新人自我评价,对阶段内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存在的困惑与不解,以及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讨论中渗透保教主任与带班教师的专业指导、方向引领的作用。

二、园本教研,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由于个人生活习惯和能力不同,每个保育员在工作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她们有的擅长收纳,把环境整理得井井有条;有的喜欢缝缝补补,协助教师制作教玩具;有的善于观察,把孩子们照顾的特别周到;有的合作意识强,会配合教师进行班级常规管理等。

为实现规范,体现保育精细化。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保育活动沙龙的方式,由保教主任牵头,组建保育员教研组,沙龙的形式有理论学习与考核、现场观摩与研讨、技能大赛等。让保育员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研讨,以研讨的结果促进实践落实。

1、理论学习与考核

通过保育员入职前后的理论学习,结合本周学习次周考核的方法,促进保育员理论学习的消化与吸收,使学习落到实处。

2、现场观摩与研讨

在沙龙活动中,我们组织保育员逐班进行观摩,观摩项目包括班级环境收纳整理、保育一日活动配合、幼儿生活常规指导、一日保育细节等,观摩后进行研讨,反思。

3、保教人员共教研

在园科研课题《幼儿在园生活活动组织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将一贯的教师教研改变为保教人员共同教研,让保育员参与到教研的队伍中来,着重挖掘保育员在实践中的新思考与新尝试。在课题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分别开展了"巧妙利用健康袋"、"享受自由的点心时刻"、"孩子午餐的个性化管理"、"宝贝,午安"等系列主题研讨活动。让保育员明白了自己是实施保教工作的主体,要主动参与幼儿的保教过程,能够学着以专业的心智去观察与理解教育,并带着自己的主张去做好保育工作。

4、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促使保育员了解规范、落实规范的有效手段。本着"贴近工作、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保育员岗位练兵,开展了"自制水果拼盘"、"叠被子"、"消毒技能展示"等技能大赛活动。旨在进一步规范保育员操作流程,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

三、多方联动,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以后,人的需要就会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保育员也不例外。除了要满足保育员队伍的基本物质需要外,也要尊重保育员队伍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在适应保育工作后,保育管理者要使其对自己的各方面工作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促使在未来的工作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从实际出发,确立个人发展目标

我们根据我园保育员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经验多少、个性特点等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分步骤递进的方法开展工作,在听取保育员的个人意向的基础上为她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构建了"初级--中级--高级"保育员的发展流程。

2、从过程出发, 对保育工作全程管理。

我们根据保育员的职称,制定了各级保育员考核标准,明确了各级保育员应具备的条件和要达到的应知应会目标,并根据目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加大了对保育员工作的管理力度,从抓队伍建设,抓规范操作,抓先进典型入手。

确立个人工作目标

每学年,我们要求保育员自己确立一年的工作,以确保保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行目标管理,每一位保育员对自己工作目标心中有数,在目标的指引下,有序的开展规范工作,从而避免保育工作的无序与随意。

制定各级考核标准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4

高二是高中教育的关键阶段,为了学生能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班主任需要从多方面制定工作计划。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9高二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9高二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板一时光匆匆,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班主任工作却依然任重道远。为了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吸收经验,更好做好班主任工作,对本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理: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支持,班级管理也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开学后,立即建立了班级家长群,时时与家长交流教育思想,通报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及时了解。并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的性格,把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学生对家长的知心话告知家长,已达到学生时刻感觉家长的关爱。给孩子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正能量。

班级工作目标明确:进入高二,班级目标确定为成长目标和学习目标,成长目标是让自己的行为给自己阳光,证明自己的优秀。学习目标是夯实基础,形成学业考氛围。继续坚持“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班级发展目标,即以班级学风建设为核心,以班级纪律养成和班级环境美化为基本点的。用严明的课堂纪律和优美的教室环境来保障班级积极向上的学风。学风建设将是学校班级工作永恒的追求,是众多工作中的核心。班级纪律和教室环境是良好学风的基础和保障,是为了班级学风建设而服务的。

班级管理原则不动摇:

1.民主化、公平化管理原则:班级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制定出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事务和学生违纪的处理,由班委会按照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给出处理意见,报班主任审批。

做到班级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分层管理,自主管理原则:班级管理按照班主任--班委会--具体负责班委--组长--组员的分层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班委会的管理能力,发挥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作用,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班级活动管理灵活多样:团委负责。

总结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收获很多,也有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总结经验,更好的做好自己班主任工作,让班级和学生越来越好。

2019高二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板二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工作,充满了挑战、辛酸与满足。一学期的辛苦,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为总结经验教训,利于今后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班级常规管理,为班级迈向高三打好基础

1.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

通过多种方式,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也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

2.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

既按学校计划安排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

3.继续加强班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使他们学会积极主动处理和应对班务。

制定班级管理量化评估积分细则(奖惩条例),对班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指导,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体制,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提高他们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逐步提升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并进一步带动了班风学风的好转。

4.加强常规教育。

开学初,多次带领学生学习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启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和批评,奖惩分明,强化他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每一项班级事务,落实措施,巩固成果,使班级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5.加强学生的爱校爱国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二、抓好学习中心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1.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和秩序。

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为教师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老师和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严格要求学习委员和课代表从各个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如作业布置、早读的安排、课前的准备、作业的督促和检查等,切实减轻老师繁重的劳动。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使他们善于在堂上做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养成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自习课,还是老师上课,禁止学生往窗外看,否则,予以严厉批评。

3.坚决制止学生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要求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经常完成限时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

平时对学生奖勤罚懒,严格要求。在复习阶段,积极配合各任课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复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班级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们向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引导他们树立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增强竞争意识。

三、加强暂差生教育,防止新的差生出现

1.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引导,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2.经常找班里的基础较差的学生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优缺点,肯定进步的同时指出缺点,督促其改正某些不良习气,促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和纠正,不断进步。

3.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里的表现,让家长们起到协助、配合与监督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以上是我对这一学期以来来的工作总结。在这短短的一学期时间里,班级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得到政教处、年级组领导的指导,其他班主任和同事们的帮助。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9高二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板三本学期,我担任高二(6班)班主任。6班是个文科班,全班50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和年级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班干部的努力工作下,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工作思路

以德育工作为首, 以服务教学工作为中心,立足班级常规工作,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班级精神文化特色,形成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以德育工作为首,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1.确定班级目标,编成响亮的口号:

“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2.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主要分学习方面、班务方面、卫生方面和日常规范等五个方面。从而使班级管理制度化。

3.制定“班训”。

通过征集意见反复讨论,共同确定了班训: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4.打造“班级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

5.撰写“班主任寄语”:“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理由!”这是对“班训”和“班级精神”的拓展和延伸。

6.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在“放飞梦想”中写下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便于同学们自我对照,自我激励,相互监督。

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塑造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立足常规,做好班级管理

1.每周一次班会,并有相应的班会记录。

2.座位轮流制,每周调动一次,前后左右滚动。

3.建立激励机制,每次考试,年级前10名进行物质奖励;

根据成绩分的小组在考试中考的做好的小组也要适当的奖励。

4.经常找学生谈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适应高二阶段的生活和学习。

5.深入学生宿舍,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常于宿舍管理员沟通,了解宿舍管理状况。

6.卫生工作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实行班干部负责制,班主任随时检查监督,确保同学们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班委会建设,发挥学生班干的作用

新学期开学后,根据在学校的表现,我初步选出了班长和纪律委员。开学后,又由学生毛遂自荐成立班委会和课代表。

在具体的工作中,按实质内容把班务工作划分为三个系列:思想文化建设由团支部书记负责,宣传、组织委员协助;常规工作由班长负责,纪律、劳动、生活、体育委员和组长、宿舍长协助;学习方面由学习委员负责,课代表和组长协助。三个系统由班长和团支书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具有系统合力的紧密团结的有机整体。

五、与各任课教师加强交流,协调教学工作

首先,协助授课老师搜集教学信息:以贺卡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其次,经常和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

六、与家长沟通,加强家校联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生,我常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随时注意孩子的动向,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班级活动

1.成功地组织了学生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2.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学生召开特色主题班会,学生自己组织了“严师出高徒,还是慈师出高徒”的辩论会,开的有声有色。

3.根据学校部署,狠抓学生日常规范,制定“学生不规范行为整顿方案”。

并对整治活动进行了反思,明确了今后班级工作的重点。

以上便是我对这个学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总结。成绩和不足并存,有些想法和做法还不够成熟,尚有待改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向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和班主任的目标不断奋斗。

2019高二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四一学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幸作为高二(18)班班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在学校年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各科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顺利得到开展;回顾一学期来的班主任工作,有喜有忧,总结如下:

班级工作目标

1、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远大理想;

2、文理分科后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3、强化学生四种意识:领先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4、早谋划、自主招生准备条件;

5、高二年级的重要性。

工作措施

1、组建好班干部队伍和班级文化建设

新的班集体需要有序地运行,班干部则不能少。通过全面的了解,选出一支认真、负责的班团干队伍,通过召开全体班干部会议,要求各班干明确自己职责的同时,了解整个班的运作,做到运筹帷幄。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学习氛围。用好学习园地、好的作品粘贴展示,充分利用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竞争合作意识。

2、开好主题班会,及时总结,明确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围绕学校年级的工作部署,结合班级现状有针对性的就某个话题开展交流、讨论,达成共识,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促进班级体的团结。

3、用心做事,勤字当头

高中文理分科是人生抉择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增知识的黄金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高二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可以说承前启后,至关重要。这一年,学生任务重,大部分高考课程要在明年的7月份左右结束,从而为进入高三大复习奠定基础,为决胜高考创造条件。授课内容的扩展,竞争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无疑为每个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能否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能否充分认识到高二的重要性,能否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否真正的努力和奋斗,成为高二这一年成败的决定因素。为此做到“五个勤”。

(一)“勤看”: 细看学生的档案,察看学生的言行举止,充分了解其个性特征,做到心中有数。

(二)“勤问”:要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主动地向学生问一些家庭、个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事。

(三)“勤记”: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把看到的、任课教师反馈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勤查”:抓好学生的常规习惯,重点抓自觉学习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从严要求,落实到位。

(五)“勤思”: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总是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最容易走近学生的心灵。

4、努力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

(1)、领先意识:尖子班的学生就是要敢为人先,要走在其他同学的前面。目标上要领先,学习方法上领先,学习效率上要领先,争当表率作用。

(2)、自主意识:尖子生要具备比其他同学更强的自主意识,能够自主规划自己的学习,对所学知识具有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自主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善于自主地总结自己的学习,对后阶段的学习作出合理的安排,能够自觉地排斥外界的不良影响干扰,对心理状态进行主动的自我调节。

(3)、合作意识:一个班级是个团队,大家要取长补短,才能趋于完美。根据不同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特点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好的方法,好的思维在同学们之间相互传递,相互启迪,相互促动,让尖子在合作中变得更加强大。

(4)、创新意识:通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尖子生要在积累中不断质疑和创造,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复制或模仿的水平,而是形成生成知识的能力。

5、加强学生学习的学法指导

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深入了解班级状况;及时听取学生反馈,发挥纽带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规范教育,课堂、练习作业、考试训练的规范性;强化科代表的职责和作用,使他们成为学科学习带头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益友。

6、畅通沟通渠道

利用电话、校讯通、微信等多种形式搞好家校联系,及时反馈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力争构建班级、家长、课任老师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使之形成一股合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监护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7、不断提高自己的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艺术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5

巴纳德认识到生物自身及社会要素都会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对个人或单位克服个体能力的不足,通过协作实现共同目标,从而达到个体目标的协作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若协作行为的共同目的实现了,则协作就是“有效的”,协作中不同的个人动机的满足程度最终形成协作行为的“能率”。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工作目标的实现不是某个部门或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相关部门有效的协作。各协作部门和协作成员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同时都会有各自的动机和需求,若某些动机需求得到适当满足,就能有效激发协作人员的能动性和继续协作的意愿,会适当加大协作中所做贡献的强度,这样的协作是“高能率的”。高能率的协作才能持续配合,进而有利于实现协作的共同目的。若协作人员的动机得不到满足,就会认为其在协作中的贡献是无价值的,就会弱化继续协作的意愿并降低在协作中的贡献,这样的协作是“低能率的”。低能率的协作会对共同目标的实现造成阻碍,甚至会导致协作的解体。普通高校在育人工作中不仅要追求协作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还要关注协作中个人动机的“能率”,以保障育人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任课教师与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作育人的有效性及能率的分析

1.有效性分析。高校工作一般按部门的职能责任和职能权利进行“归口管理”。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本着培养专业人才的职责,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程考核、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秀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在优化教育环境的同时必然对大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督促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学习实践。学生事务管理者负责学生非学术性的课堂外的教育管理工作,常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稳定开展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任课教师从教育教学角度还是学生事务管理者从教育管理角度,各自所开展的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好学生,只要实现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就都是有效的工作。

2.能率分析。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对象与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对象基本是相同的学生,而学生在精力、能力上都存在着生物限制因素,在潜心学习专业知识和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两方面可能做不到互不干扰。一个部门极力对学生开展的工作与其他部门对相同学生所开展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融合性或矛盾性。如果任课教师、学生事务管理者只是片面地从本部门工作的局部利益出发,一味地追求自己工作的有效性去要求学生,那么各自为政的归口管理对学生而言存在割裂的缺陷,对学生的教育往往达不到“1+1=2”的效果,甚至如同“天鹅、梭子鱼和虾拉车”一样相互抵消成“1-1=0”,这样的协作育人是低能率的。

3.提高任课教师、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作能率的建议。首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任课教师、学生事务管理者协作育人的共同目标。学生的全面培养并不是不同教育工作的简单叠加,应该是和谐地融合。各职能部门对部门内部工作争先创优的同时,还要关注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协同配合,要提高不同部门育人工作的耦合度。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是要全优发展,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模式的人才培养,按需加大人才培养的外部推动力。采取分层教学或分方向培养等模式,对专业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想考研的学生,由任课教师适当加大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力度;像本科就业的学生可以由学生事务管理者多组织些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能力。其次,要加强信息沟通,增强任课教师、学生事务管理者协同配合的意愿。协作的意愿和信息的及时沟通能将教师与学生事务管理者间的协作行为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路径的光滑度,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师事务管理者与教师协作的有效性及能率的分析

1.有效性分析。教师事务管理者和教师在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宗旨下形成协作关系。教师事务管理者在职能上对教师部署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并负责教师的职称评定、人事关系等事务性工作。教师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的社会价值,也需要在学校教师事务管理部门的统筹下进行教学科研、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为了激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上多取得成果,有效带动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学校一般会大力提高教师在协作中的个人动机的满足度,同时要求教师事务管理者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增强对教师工作的服务意识。因为服务到位是教师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剂,对提高教师事务管理者与教师协作的有效性起到关键的助推作用。

2.能率分析。首先,日常性、事务性的管理工作是隐性、重复而又无法量化的,过于牵扯管理人员的精力,无形中会弱化管理者的教育引导和服务的职能,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虚位和错位现象。其次,教师事务管理工作是一种服务型工作,大多是辅助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成绩,而管理者自身的事务性工作却很少能获得成果的评价。工作成果评价的长期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理者个人动机的满足度,在与教师的协作中就会产生“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消极情绪,进而降低在协作中的行为强度,服务意识差、工作方式僵化,甚至在行使管理职能工作中出现“官本位”思想,这样的协作是低能率的。

3.提高教师事务管理者与教师协作能率的建议。第一,教师事务管理者与教师的协作中,“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能只单向地要求管理者在日常性、事务性、管理性的工作中为教师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反之,也要把人本主义思想贯穿到行政管理始终。教师在必要时候也要以管理者的工作为本,积极配合管理者顺利完成相应管理工作,使管理者适当减少消耗在日常性、事务性、管理性工作中的精力,转而在帮助教师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充分认知工作任务、提高工作策略等关键环节加大引导、托举之力。第二,由于管理人员也具有社会人的特征,在管理工作中也有个人动机的满足度,如激励机制缺失会导致管理工作的能率不高,所以高校在通过大力提高教师动机的满意度而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事务管理者在协作中动机的满意度,适当激发管理者追求事务管理成果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及教师各自的岗位责任意识。教师事务管理人员和教师都要认清各自在高校教育管理和教学协作中的角色位置,提倡从我做起,认真履行角色职能。

四、教师与学生协作的有效性及能率的分析

1.有效性分析。教师和学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形成协作关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在课堂内外的辛勤培养,而教师在教学上的工作业绩也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得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倡的是让更多的年轻人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能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大学生都能顺利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及其他资格证书,毕业后能就业,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义务,就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协作的共同目的,师生间的协作就是有效的。

2.能率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机制和毕业生自主就业的形势对大学生的学业修读起到了消极的作用。高等教育提倡的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是无法量化的软指标。目前普通高校学生修读的课程不要求统考,大多是任课教师自行命题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不用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远远大于就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形势迫使大学生不一定能按所学专业对口就业,而用人单位从岗位需求角度考核学生的能力,内隐的审核标准与高校的专业成绩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缝隙,大学的专业成绩不再具有高考成绩的权威,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诸多因素使得大学生在高校期间只是有努力的愿望但抓不准具体实践的内容,因不能明确做好哪些事情才是有用功,学生容易产生浮躁的情绪。高校任课教师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申请的科研项目分国家级、省部级、委局级、校级等不同等级,的刊物也同样有学科级、核心、普刊等级别之分,所以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评一般都是可量化的硬指标。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只有课程数、课时数是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学生对课程的受益情况一般是无法量化的软指标,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付出缺乏实质性评价。教学与科研不能等效评价,势必导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甚至有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中,科研经费、论文等占70%以上,而教学任务占比不到30%,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教授不教”“讲师不讲”“学生浮躁”等现象所反映出的教师与学生的协作是低能率的。

教师个人工作目标范文6

1、安全工作:不因学校或个人工作不到位而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做到人、财、物“平平安安”;让学生牢记常见安全常识,并能熟练运用于实践;懂得怎样应对突发灾害及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的发生。

2、卫生:培养学生卫生工作的脸面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校园内做到“干干净净”,个人卫生“清清爽爽”。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坚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践行“三个代表”,在上级各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校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团结谱曲,用实干填词,努力创建和谐、平安、清洁的校园,以促进学校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工作措施

(一)、安全卫生教育:

2、由班主任、寝室辅导员及学校分管领导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安全卫生常识的学习,学习《学校安全管理、学生自护自救知识手册》。

3、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周”活动。

4、五月份由法制副校长至少上一节有关《治安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及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知识的教育课。

5、组织食堂炊事员及小卖部人员学习有关饮食卫生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

1、安全工作实行“一月一大查”、“每周一小查”、“随时注意观察”的制度,发现不安全因素随时排除,并搞好检查记录,由安全员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