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硕士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硕士专业

工程硕士专业范文1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1-0132-06

我国自1997年开始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长期以来以培养在职人员为主,至2009年已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2009年起,国家以“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大力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 [1]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对象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没有从业经验和实践经历,因此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即: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基本要求如何?应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价?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

能力的内涵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工程实践能力,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时将其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从这个角度来看,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应至少包含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现代工程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单一学科的问题,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加以解决,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要很好地解决现代工程问题,除了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团队精神、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3],这也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更为广义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为适应现代社会对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应涵盖至少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多方面的素质。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

构成要素的调查和分析

要想较为准确地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方式,需要听取用人单位、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教师(以下简称“指导教师”)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应听取教育的需求方——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1年5~10月针对部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问卷分为三类:研究生问卷、导师问卷、用人单位问卷,共计620份,其中研究生问卷350份、指导教师问卷200份、用人单位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53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0%,其中研究生问卷308份,指导教师问卷171份,用人单位问卷54份。用人单位问卷中,来自国有企业的占259%,中外(或港澳台)合资(或合作)企业的占148%,外(或港澳台)资企业的占259%,私营企业的占37%,政府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占185%,学校或科研院所的占111%;其中广东省内的单位占852%,广东省以外的单位占148%。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一)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9年)的要求,借鉴美国工程专业认证标准EC2000中的通用标准[4]和德英日等国学者对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5]”的定义,并参考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能力素质标准”,课题组设计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选项,包括表1所列八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用人单位、指导教师还是研究生,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看法均趋于一致,即绝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应涵盖上述八个方面的内容(见表1),这也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访谈结果是一致的。可见,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我国虽然是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类型,但在对其专业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认识上,社会各界已有了基本的共识。

问卷还请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对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做出选择,统计结果排在前三位的选项分别如图1所示。从调查结果看出,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的看法较为一致,认为最重要的要素是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两项;而用人单位的看法则与上述两类人员有较大差异,认为学习能力、职业素养两项是最重要的要素,同时认为创新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研究生在完成学校的教育后往往还需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通过职业资格认证后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和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在对各要素的重要性进行考量时,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不是研究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培养过程中无需强调专业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偏重于加强和提高理论知识,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区别不大。而从2009年开始开展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应教育部的要求和部署“自上而下”进行的,各培养单位大多是被动地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改革,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往往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此外,由于我国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都不高,因此现阶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都仍带有浓厚的学术化色彩,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关联度也不高。上述各方面原因导致现阶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不紧密,不能通过教学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造成了学校的培养结果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的现状。

图1三类人员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的看法

(二)关于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调查结果显示,在八个构成要素中,大多数研究生、指导教师、用人单位三方在对其中6个要素应具备的基本要求的看法一致,分别是: 对“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要求 “与学术型硕士相当,但侧重不同”,“应更强调专业知识”;对 “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要求“高”,应具备“良好的项目开发、调研和工程方案设计能力,能创新性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促进团队建设”,“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遵守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领导和管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组织实施能力,能对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及时优化实施方案”,“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能说明项目方案,基本的英语交流水平”。

而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大多数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的看法则有所不同:对“学习能力”,大多数研究生和用人单位认为应达到“高”的要求,“知识更新紧跟技术发展,具备对现有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的能力”,而大多数指导教师则认为达到“较高”即可;对“创新能力”,大多数研究生和指导教师认为达到“一般”即可,而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应达到“较高”的要求(见图2)。这说明大部分指导教师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认识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认为只有学术型研究生才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工程硕士只要懂得实践操作就行了,甚至认为工程硕士就是将学术型硕士降低要求来培养的,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不作要求。他们没有认识到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知识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生产工具等进行改革从而解决生产问题的专门化人才,这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没有生产实践的经历而更需要着力培养。

(三)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方式

由于我国从2009年才开始大力推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尚未建立起美国EC2000那样成熟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和认证标准,专业实践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尚无成熟的模式可循。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目前是以撰写实践报告的方式进行评价,考核结果仅区分通过或不通过。但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客观反映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461%的研究生、482%的指导教师和593%的用人单位倾向于采用“评级”的方式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进行总体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见表2)。53%的研究生、579%的指导教师和620%的用人单位认为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应由校内外导师和实践单位中的双方或多方组成的考核小组来进行考评。这说明无论是研究生、指导教师还是用工人单位,都认同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应有一套较为具体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应当能较为客观和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同时,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应有实践单位和校外指导教师的参与。图2三类人员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

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国家从2009年就开始大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且着重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经过了近几年的大力改革与实践,社会、培养单位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及评价等已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通过调查问卷也得到了印证。但是,在对专业实践能力各构成要素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评价方式等问题的认识上,指导教师、研究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还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为使培养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首先应统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培养环节、培养方式、评价指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一)深化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认识,积极推进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联系与合作

通过调查发现,据大多数受访者均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应当是包涵基础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等八个基本要素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狭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单位应重新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认识,进而以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导向,对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为行业、企业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培养单位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一步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各个培养环节的实施和改革中积极征求和听取企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培养的针对性。

同时,调查还发现尽管目前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但行业和企业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积极性仍普遍不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9%的用人单位有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意向;但另一方面,有88%的用人单位“愿意接受在校研究生来单位开展实践实习”,其中76%认为实践周期应为1-6个月。这说明一方面企业有大量的短期实习工作需要在校研究生参与,另一方面出于对安全责任、管理成本、知识产权等问题的考虑而不愿参与共建实践基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应积极搭建校企间合作的桥梁,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适当的激励,从而提高企业、行业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以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为导向,加快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除了提高研究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还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带有浓厚的学术化色彩,课程设置与专业实践能力的相关度不高,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讲授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的“填鸭式”模式为主,不利于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单位应加快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增加方法类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从问题入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变被动受教为主动学习,这种方式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上较传统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还应积极引进企业、行业中具有丰富职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加课程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行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比单纯担任指导教师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因为课程教学的受益面更广,企业、行业界的人员可带来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案例,并可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给予有益的引导,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如果学生在课程教学环节就已经接受了一定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实践方法训练,在进入到专业实践环节时就可以直接进入实践操作,最大程度的减低学生实践的盲目性和缩短适应期。

(三)以“专职化”和“专业化”为目标,加强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培训

目前,工程硕士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由学术型指导教师担任。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指导教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还并不十分清晰和准确,把全日制工程硕士当作学术型硕士培养或是按学术型降低要求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宣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此外,培养单位应以实现指导教师的专职化为目标,尽快制订出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教师的遴选标准,多途径、多来源选拔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教师,而不是简单的以是否具备学术型硕士指导教师资格作为唯一衡量条件。同时,对人事考核、职称评定等制度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仍是以科研和学术为重,这直接导致指导教师在招生时重“学术型”轻“专业型”、将“专业型”当作“学术型”培养的倾向,如果有关管理制度不作相应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教师的培养积极性和培养目标的落实。

(四)以评促建,积极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或从业能力评价体系的建设

评价体系是教学培养工作的指挥棒,没有准确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学和培养工作就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得不到社会和行业的认可。由于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一种全新的培养类型,开展时间较短,尚未建立起具有公信力和公众认可度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而行业内的注册工程师制度也尚未建立,无现成标准可供借鉴。但是,美国ABET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标准——EC2000无疑可以提供重要的启示,EC2000着重考察工程硕士毕业生必须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备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与多学科团队进行合作的能力,以及具备职业道德和社会认知的能力等11项能力。[6]问卷结果显示,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有高度统一的认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出发,广泛吸纳工业、企业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和过程监督,使最终建立的评价体系真正具有专业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09-03-27]. http://yzchsicomcn/kyzx/zyss/200903/20090327/20184603html.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1997)54号.

[3] 周玲 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特征与新发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113-119.

[4] 朱永东,叶玉嘉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9(3):46-50.

工程硕士专业范文2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20-01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已成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涉及学科门类最广、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类型。[1]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自2009年开始转变研究生培养结构,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和在职工程硕士不同,是在深入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力争为社会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2]。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

相对于学术型硕士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设立是为了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加速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西方的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起步较早而且发展速度迅速。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其专业型硕士学位种类众多。英国硕士层次教育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目前英国每年授予的硕士学位专业型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我国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0万多人,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还是会走向社会实际领域。但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存在着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大等问题,这就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二、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2009年,为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教育部要求大规模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工程硕士),到现在已有近五年的时间,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培养过程不规范

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课程环节手段单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往往是照搬照抄学术型硕士的课程设置,或是在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基础上略作改动,这些课程设置没有从企业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这就无法突出其工程特色和实践环节,尽管是具备了较深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提高设计工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帮助是不大的,这也就与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相背离。

其次,对于实践环节的设置很多学校并没有加入校企联合培养等产学研实践环节,单纯靠在校进行实验课教学这其实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实践环节应该是重中之重。还有一些院校安排了企业实践环节,但是对于应届本科生为主体的专业硕士来说,大多是没有就业经验,企业导师往往忙于生产任务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知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少。

最后,在学位论文的撰写方面大部分是由校内导师指导完成,所撰写的内容多是来源于导师所承担的各项基金或是项目,也过于注重研究的理论性和前沿性,进而背离了工程应用,忽略了其应用型的特点。

2.考核指标不体现特色

目前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考核指标多是按照学术型硕士的考核指标进行,如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英语四六级水平等,并没有体现其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指标。而这些考核指标侧重于研究的理论性和前沿性的评价,这就对工程硕士的培养造成了限制,使学生缺乏开展具备一定工程难度但又缺乏理论深度的课题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以应届本科毕业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还在逐步地形成,其中的培养过程和考核标准等相关规定尚未完善。如何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内容高起点、培养质量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高要求,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无疑,探索出一套符合用人需求的创新性培养模式,制定并晚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是迫在眉睫的。从2009年至2014年近五年的培养经验,本文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如下建议。

1.制定校企合作计划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更加侧重于实践环节,要有不少于半年的企业实践经验,不能用在校内的实验课来充当实践环节,应该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制定实践计划,让学生深入企业,真正地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也要定期地邀请企业导师来校内进行交流,实现学生与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互动,弥补单一由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缺乏经验的缺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优势,就目前国内产学研结合的现状而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校内导师应承担企业科研项目或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时间机会和专业指导。

2.建立恰当的考核体系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考核体系应该更加着重于考察学生是否可以独立承担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在校期间的学习应该能为将来从事应用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可以考虑将一些可以总结学生实践能力的指标列入考核体系,如产学研转化项目装置建设、开发、试运行的论证报告,大型项目的工程设计及相关技术总结,国外先进技术或产品的分析、消化或改进过程的研发报告,企业技改报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报告等[3]。

3.将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职业资格认证是在“以执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原则下,把教育、培训、就业和企业联系在一起,将劳动者就业生涯的创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结合在一起,努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将其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在校参加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其结合也有助于学生的就业,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也为企业有效地节约了上岗培训的成本,从而达到双赢的经济效益[3]。

四、结语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仍然需要继续探索,要切实地将学生培养与工程领域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以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为经济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姚纬明,卢发周.基于合作教育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12.

工程硕士专业范文3

关键词:制药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96-02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对于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人才资源储备及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当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1]而且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2]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更多富有创新力和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3]

一、制药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

随着生物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药品生产工艺技术、制造设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一门集生命科学、工程科学、化学、药学等相关领域知识的新兴交叉学科制药工程应运而生。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该学科正在迅速崛起,发展强劲。2010年制药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专业。生物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制药工程专业学位就是为满足这些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而设置的,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两大类。制药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学位主要面向有一定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些研究生多数工作年限较长,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着较为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但从事的工作重复性强,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也是当前各高校所关注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

1.重经验,探索精神缺乏。该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来自制药企业及相关部门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对从事的工作实践能力较强,有丰富的经验。一些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凭借经验加以解决,但普遍缺乏对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思考,不明就里,只注重经验的积累,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索精神。

2.知识更新缓慢,创新文化氛围缺乏。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学习虽已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但本单位的工作依然未减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且分散,课程学习和面授时间得不到保障,因此错过了很多课程面授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使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对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不足。由于从事工作领域所限,所掌握的知识大都局限在与工作相关的领域,具有局部性、封闭性和平面单一性等特点,且相对陈旧,更新缓慢,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方式也较少。所处工作环境基本缺乏学术交流讨论平台,本单位各部门的相互交流也仅限于部门间的业务关系,这样创新文化氛围难以营造、形成,创新思维被禁锢,创新意识淡薄。

3.科研条件难以保障。科研实践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科学实践中培养和强化创新能力。纵观目前非全日制制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条件,现状不容乐观。科研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研究生所在的工作单位。一些制药企业只在相关部门(如药物研发部门)配有专业仪器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多数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限于科研条件,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难以顺利开展。实验平台的不足不仅制约了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使得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难以实现。

4.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论文的选题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决定论文工作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选题的合理与否对于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完成至关重要。[4]该专业学位研究生往往从工作中的一般问题出发,选择的课题研究难度小,创新程度低,缺乏挑战性。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不足决定了后期课题研究工作创新程度的欠缺。

5.导师自身的不足。我国研究生教育采用导师负责制形式。导师水平的高低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发挥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近些年来,各个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导师的数量相对不足。由于科研任务繁重,社会活动较多,精力有限,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往往不足,因此疏于对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培养。多数导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术背景较为深厚,但工程背景较欠缺,有时不能很好把握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题意义和创新性。多年来研究生教育一直实行一对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这一体制下,研究生很难得到不同学术背景导师的指导,对拓宽研究生的科研视野不利,也不符合创新精神的需要。

三、应对对策

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知识更新,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为知识的获取和更新打开了方便之门。导师和研究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强及时交流和沟通(如QQ,微信及易信等),实现知识共享,使研究生的知识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通过互联网,构建网络学术交流平台或讨论组(如QQ群等),并定期进行组会汇报,对研究课题的思路、实验方案及所遇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等进行及时交流和讨论,鼓励探索精神,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不断启发、培养和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2.严把学位论文选题,改善科研条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论文选题可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讨论、评审,对论文选题的意义、难度、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把关。鉴于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论文选题应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相结合,要与研究生从事的工作紧密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制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得到研究生所在单位的支持,使得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得以保障。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论文课题往往实用背景强,难度也比较大,这些课题的研究及开展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因此,通过开展这些课题的研究使得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由于研究生所在单位工作条件所限,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难以顺利开展。可以广泛建立研究生校外创新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合作,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升华为科学问题,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导师队伍自身建设,建立导师集体指导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5]导师的学识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素养、价值取向和治学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要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导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导师,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该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相对薄弱,而导师知识面广,理论水平高,但生产实践经验不足。两者需要加强交流、沟通和协作,才能优势互补,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促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建立和加强导师集体指导制,让不同学术研究方向、知识体系和背景的导师共同参与指导研究生,[6]这样既可以相互弥补导师个人知识和背景上的不足,也可使得研究生博采众长,获得多视角、全方位的指导和学习,对以后自己科研方向的选择、科研思路的拓展及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李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五重障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47-52.

[2]张善超,王得新,王佳伟.如何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2011,(10):310-312.

[3]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4]蔡照胜.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11,(4):49-51

[5]徐京跃,吴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经济日报,2010-07-15(1-2).

[6]金开诚.研究生扩招要坚持导师队伍建设应加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4):5-6.

工程硕士专业范文4

一、环境工程专业型学位简介与培养保障体系构成

环境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环保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环境工程领域任职资格密切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环境工程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可行的培养保障体系至关重要。根据目前国内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经验,该保障体系可以简单归纳为:培养方案+培养环境+培养质量评价。培养方案主要定位培养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确定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课题进行具体要求等。培养方案执行成功与否在于人才培养环境的优劣,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的配置、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料等)和师资条件等。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检验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是否合理的途径,及时调整相关培养环节的主要依据。

二、制定合理的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目前大部分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基本都是在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改而来。首先从课程设置角度讲,不少院校的两套培养方案的区别度不大,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相似,而在培养方案执行中,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甚至在一起上课。在理论知识学习这一环节,还没有突出专业型硕士应当侧重的知识特点。很显然,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应当与专业型硕士将来职业化、技能化的特点密切结合。以水污染控制技术相关课程为例,学术型研究生应掌握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以期将来从事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而对于专业型硕士授课内容来说,除了解最前沿的理论研究进展外,更重要的是重视那些已经在工程中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即将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要掌握这些技术的原理、适用场合与条件、工艺参数的影响以及设计方法。再以对毕业课题的要求为例,不同于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性的要求,相对而言专业型硕士论文在一定的创新基础上,更重视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专业型硕士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环境工程问题。选题范围包括:

(1)环境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或设备、工艺的改进设计;

(3)环境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

(4)对各种行业企事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预研课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培养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现有条件和自身的特长,不要盲目模仿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三、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是顺利实施培养方案的前提,硬件环境除了基础性的实验室条件外,还包括重要的师资条件及图书资料、电子信息资源等。专业型硕士培养在师资上有特殊的要求,即授课老师或导师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水平。从目前大部分专业型硕士培养单位来看,相当数量导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不能满足培养专业型硕士的要求,但实际上正承担着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工作。大部分硕士生导师,尤其是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导师,普遍的经历是读书获得学位后就业到高校或科研单位成为硕士生导师,因此欠缺专业实践能力。对部分硕士生导师专业实践能力进行再提高,是构建良好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环节。国内一些高校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即聘请校外企业中具有较高专业实践水平的工程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前来看,如何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落实企业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调动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是“双导师制”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落实“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技术服务也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举例说明,目前国内环保公司和生产企业寻找高校或专职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或新设备用于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学校和企业开展的这些活动中,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边学习边实践参与上述工作,可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这些工作主要面向企业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恰恰符合了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此外,通过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如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大型污水处理厂、火力发电厂等)建立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工程硕士专业范文5

关键词:物流工程;专业学位;实践能力

专业学位作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背景下而设置的一种新型学位类型,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与传统学术型学位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着比较独立的教育特征和培养模式,具有明确的职业和专业指向性。在产业结构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经过近几年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促进学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9月,北京物资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从事物流系统领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经过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和论文撰写,学习物流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在校研究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能力。相较于学术型硕士,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掌握的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解决物流工程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对于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而言,如何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成为提高专业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构建课程培养体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文件,并结合专业硕士未来工作的需求和职业特点,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差学科,它与管理、交通、工业工程,计算机,机械等密切相关,学校在汲取物管、信息等专业研究生教育理念,在原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前沿性与务实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在剖析与就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活动中,在构建了以教育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提高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三层次能力结构的实践体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实习实训等三个培养阶段完成,使实践体系完全融于专业课程体系,并构架与课程体系之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上,设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制订了课程计划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大部分课程可根据导师和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供学生和导师做到了按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培养。

二、双导师制度

为了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成为专業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为辅,校外导师主要在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几个环节指导工作”。建立双导师制是校内导师队伍借助工作在本领域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等优质资源,来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实现教学风格多样化、教学理念深入化,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借助企事业单位等社会优质资源进行教学,也可进一步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制度改革,进而回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的职业性要求。校外兼职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与每年校内导师遴选一并开展,选聘领域内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落实双导师制,在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实践环节的要求的同时,校外导师须参与校内导师课程,每学期要面向本专业研究生开展至少1次以上的工程领域的学术活动,从工程领域实际出发,内容前沿新颖,要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启发性,激发研究生深入思考,切实提升研究生职业视野。

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近年来我院物流工程专业特别聘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关村科技园、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级专家和学者担任兼职导师。双导师制的开展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结合,学校在搭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平台,通过合作平台来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设立企业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实践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研究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使教师与企业、研究生与职业岗位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是学生步人职业岗位的有利环节,是适合新形势的培养模式。学校本着资源共享、深入参与的原则,使实践教学和资源环节多元化。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与地方优秀企业共同搭建了多个企业研究生实习基地,如京东、马坊物流园区、普天物流公司等。

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主要由高校、企业、研究生等三部分构成,在企业实习基地运行中,高校为企业提供科研团队和理论支撑,企业为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资源,研究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基地的建立既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又为高校双导师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良好平台,既实现了专业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相结合,又重点培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新机制,实现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新局面,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建议

1.进一步提高专业硕士导师指导能力,强化年轻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校内专业硕士导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偏弱,大多数导师都是从事学术研究,横向项目经验少,到企业实践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缺少工程类实践经验和指导经验,因此,在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时,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区分度不大,除实践性环节外,专业硕士大多数把时问和精力安排在参与导师的纵向项目或者撰写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方面,缺少工程类耳濡目染的过程。

2.紧跟时代特征,逐步改进培养计划。工程类专业硕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着职业的应用性和职业定向性的培养原则,学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是连续的,不是间断式的培养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逐步改进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计划,使学生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始终围绕着职业和专业指向性开展,紧跟时代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使研究生培养与职业岗位衔接度更加吻合。

3.严把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关。加强一年一度的专业硕士导师遴选的管理工作,细化硕士生导师遴选方案,实事求是。第一,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政治素养高,要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者具有达到一定横向项目经费的任务指标;第二,对于已获得专业硕士生指导资格的校内导师进行统一培训和指导,对校外兼职导师提出培养要求,设置固定的培养方式方法,把“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按照应有的顺序和程序逐步开展,以进一步切实有效提高专业硕士的职业技能素养;第三,把专业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项目数和参与项目,以答辩的形式,设立中期检查的考核指标,以此来监督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1]成耀荣,陈锐.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定位及其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3):66-68. 

工程硕士专业范文6

[关键字]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教学 操作系统

一、概述

随着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移动时代。今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互联网进行通讯、学习、办公、娱乐,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使另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悄然而生,这就是移动学习(M-Learning)。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D-Learning)和电子化学习(E-Learning)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设备和网络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

2009年7月1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运营商发放了第一批3G牌照,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进入3G时代。3G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类社会信息化,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因此教育模式也开始进入到划时代的变革时期[1]。在3G技术有力支持下,移动学习也拥有庞大的用户需求。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渐渐跟不上人们更新信息的速度。课程上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深层次知识还需要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地检索查询。这一问题对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简称工程硕士)来说尤为突出。

工程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工程硕士不仅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紧密结合当前技术的发展前沿,使自己具备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因此,工程硕士学习明显具有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庞大的特点,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方式远远无法满足工程硕士的学习需求。另外,非全日制的工程硕士具有在职学习的特点,必然会有较长时间不在学校,无法接受课堂教学。

移动学习系统可以打破工程硕士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访问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效果。

二、研究现状

现如今,许多国家已经启动了针地移动学习(M-learning)的研究。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于1994年率先开启wireless Andrew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使用无线网络技术帮助大学校园方便地使用移动教学系统[2]。此后,许多国家开始启动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工作,短信息服务开始实验性地应用于金士顿大学的教学工作,实验效果可参见广献[3].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使用短信息服务来进行教师培训,初步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同时,他们计划进一步将彩信(MMS)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通过移动设备实现数字图像的生成和传送[4]. 英国伯明翰大学针对未来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尝试应用移动技术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人类的学习进程应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了针对9-11岁儿童使用的移动学习工具,试验效果令人满意的结果[5~7].芬兰的坦佩雷大学已经开发了一套移动学习系统-XTask。该系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系统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8]。挪威的奥斯陆大学进行了KNOWMOBILE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为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PBL学习提供支持。由于医学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离开校园到医院进行专业实习,所以在他们实习的过程中,移动设备可以很好地辅助他们解决问题。KNOWMOBILE项目针对这一应用开发出了相应的服务系统,初步的实验结果非常不错[9]。芬兰的坦佩雷理工大学针对移动学习开发出XTask移动学习系统,能够支持台式电脑和PDA设备的访问,包含了多项支持协作学习的功能,如电子邮件、聊天、讨论区和概念地图等。这一系统使用Apache Web服务器和MySql数据库,并通过Perl和XML编程技术来实现,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易用性[8]。通过对移动学习研究项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研究者们主要处于探索阶段,大规模的应用还未正式开展。

近些年,国内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在积极开展移动学习课题研究。1999年,清华大学开始研究普适计算、智慧教室系统,从人机交互和系统支持软件的角度深入讨论普适计算的理论和实践技术[10]。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开展了关于普适计算和嵌入式应用开发的专题研究。北京大学针对改善移动设备交互体验进入了探索性的研究[11]。中央电教馆于2006年5月启动了国家“十一五”规划首个重点教育科研项目《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手持网络学习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研发未来教学中可以使用的便携高效手持式设备,进一步促进教育的信息化[12]。虽然国内关于移动学习研究的起步比欧美晚,但是国内研究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移动学习系统仍存在许多问题,像教学资源比较简单、系统功能不够稳定、操作不够友好等等,这些问题阻碍着移动学习系统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本文基于3G通讯技术研究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三、移动教学关键技术

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涉及移动终端编程、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13]。这些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这些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处理,直接促进了移动学习的发展。

四、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

本文提出的移动学习系统主要面向工程硕士课程学习,旨在满足学习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需求。

(一)移动学习系统的总体设计

移动学习系统采用多层体系结构搭建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表现层、网络层、逻辑层和数据层,如图2所示。其中,表现层处于服务器端,网络层主要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服务层和数据层处于服务器端。

(二)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设计

移动学习系统为教师提供课堂知识的补充手段,学习者可以在系统上自由地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课程公告模块、测验模块、学习资料管理模块、经验交流模块、案例协作模块、演示管理模块、前沿技术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移动学习系统展示了下面几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学习资源模块和测验模块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水平和特点进行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学习,允许学习者查找适合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领域,符合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学习模式。

案例合作模块支持学习者以小组协作的模式进行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合作过程中都被激发出来。为了让案例成功完成,每个成员都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以做出相 应的贡献。

(3) 经验交流模块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的技术优势,让学习者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受及时的反馈和共享给其他学习者,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移动学习系统采用浏览器作为终端交互工具。学习者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上直接访问系统进行学习。教师、管理员和学生不需要在终端上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访问系统。学习者不用接受任何培训就可以顺畅地使用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和教学资源。

五、结论

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非常符合人类学习的自然方式,尤其适合工程硕士的学习方式。本文分析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移动学习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3G的移动学习系统,该系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者自主地、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彻底消除时间和空间对学习活动的限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交工程硕士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4-JY-040)

[参考文献]

[1]张珑,王建华, 张军,邸佳奇. 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计算机教育, 2010, (6): 34-38.

[2]Gameigie Mellon. Andrew. http://emu.edu/ computing/wireless/[2007-9-18].

[3]Stone A., Briggs J., Smith C: SMS and Interactivity Some Results from the Field,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ffective Uses of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C],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2002), Vaxjo, Sweden, August 2002:147-151.

[4]Sariola J. What are the limits of academic teaching? In search of the opportunities of mobile learning[EB/OL], http://ok.helsinki.fi/tekstit/article.rtf.

[5]Mike S., Dan C., Oliver W :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 [EB/OL], http://eee.bham.ac.uk/sharplem/Papers/mobile%20learnin-g%20puc.pdf.

[6]Mike S: 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 http://WWW.eee.bham.ac.uk/sharplem/Papers/handler%20comped.pdf.

[7]Smordal O., Gregory J., Langseth K. J: PDA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C],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2002), Vaxjo, Sweden, August 2002: 140-146.

[8]Ketamo H. :xTask adap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C],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1 Workshop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2002), Vaxjo, Sweden, August 2002: 55-62.

[9]SmordalO.,GregoryJ.,LangsethK.J.:PDAsinMedicalMobileandWirelessApplicationtoSupportCollaborEducation and Practice, Proc. of IEEE Internatio-ativeKnowledge Building Sweden,August 2002: 140-146 2002: 117-120.

[10]Liu Yujun, et al. An Overall View of the Mobile Learning Domain [J],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4,(3):12-16.

[11]SHIYC, XIEWK, XUGY. etal. The smart classroom: 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seamless tele- education[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2003,2(2): 47-55.

[12]YUE WN, DONG AQ. Multimodal Chinese characters input for handhelds [A].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 (APCHI2002) [C]. Beijing, 2002: 652-658.

[13]Liu Jianshe. An Overall View of the Mobile Learning Status [J]. E-Education Research, 2007(7):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