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优点;局限性;激发兴趣;多角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小学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传统方式是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从看图说话到看图写话,再到命题作文构成了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序列,然而这种方式在小学作文训练中的比重较大,似乎成了低年级训练的唯一方式。

一、看图说话、写话的优缺点

1.优点

它为儿童提供了现成的说话、写话的版本;画面有一定的情境便于学生联想;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然而如果仅仅将说话训练囿于这种传统的训练方式之中,显然是不可取的。

2.局限性

首先,图画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以同实际的事物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同时,同一幅画,不同的学生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话的视角也不一样,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其次,这种训练方式也不利于把作文训练和生活实际结合。刚入门的学生学习作文应当更多地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如果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写作,无异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还有什么童真和童趣?还会有什么鲜活的语言?哪里还会有什么真实的情感?

再次,这种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作文入门的基础,它固然是一种好的方式,但如果总是这一招,久而久之,学生的新鲜感就会渐渐消失,其学习的情绪也会低落,也势必影响作文教学。

因此,我们应当把说写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多角度、多途径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这不仅是提高读写效率的需要,也是促使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说写训练的途径

1.训练和走进自然相结合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红的花儿、绿的草儿、假山、怪石、云朵、鱼儿水草夕阳、沙滩等都是孩子心中的话,也多能在孩子的心中开出花来,结出果。例如,我校每年都要组织春游和秋游活动,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悟。

2.训练与日常的语言交际结合

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交际活动,如打电话、问路、借东西、写借条、收条等都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列入计划。

3.训练和开展活动相结合

我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有思想性、趣味性的活动,是说写练习成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活动本身的一种需要。如,室内的击鼓传花、体育课中的老鹰抓小鸡、校外的野炊、观看演出等。

4.练习和课堂学习、课余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为了扩大学生说写练习的范围,我们应从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各方面捕捉说写练习的内容和时机。如,我校请了我们县里的著名剪纸大师陆功勋先生给学生上剪纸课,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有了剪纸的作品,还收获了剪纸的感受,既动了手,也动了脑。

总之,学生的说写训练的有效性,在于老师、学校能在课堂之中,或者是课堂之外的把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也要有生活和实际的内容,使得作文训练丰富多彩,学习和生活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2

一、语文“生活化”

1.阅读感悟“生活化”,化难为易。

如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前,我先布置学生做三件事:一是观察家乡环保现状;二是了解家乡多年前的环境情况;三是调查全国在环境保护中的种种问题。学生亲身感受了环境保护中的一个个突出问题,他们来到小河边,看到发黑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他们走到乡间小路上,被养殖场的冲天臭气熏得直呕……这些都给学生带来深深的震撼。有了深切的感受。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不用我多费劲,他们就从心底里发出与作者一样的心声:“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技能训练“生活化”,学以致用。

这里的训练,既指语文知识的巩固,也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言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操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教材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联系,也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例如: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我就从他们日常交流用语入手;学生书面表达不流畅,我就从他们的日记、作文中找例子;学生修辞方法不会用,我就联系他们熟悉的各类广告。

3.作文教学“生活化”,返璞归真。

一年前,我新接了一个班,第一次作文《秋天的校园》,因为写的是熟悉的景物,稍加指导后,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完成。没想到交上来的作文或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却少有校园景物的真实描写。于是,我又利用一节课时间,把学生带出课堂,引导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悟。在学生充分领略校园的每一处美景时,不失时机地问:“我们的校园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学生由感而发:“我们的校园其实也很美!我们喜欢!”乘着兴头,我连忙把他们带回课堂,让他们再次作文。第二次交上来的作文里就出现了诸如操场虽小,却干干净净、充满欢乐……操场旁的两棵桂花树上开满了细细碎碎的桂花,花香溢满整个校园,让你时时刻刻都感到神清气爽……这样朴实却真情流露的句子。

4.思想教育“生活化”,润物无声。

有一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向我诉苦,说他的孩子由于小时候被宠坏了,现在在家里很霸道,对父母很不尊重。当时我想找这位同学单面谈谈,但冷静思考后,觉得六年级的同学心理正处于叛逆时期,自尊心又极强,如果太唐突,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好,我刚要教《小抄写员》这一课,我觉得这是个契机。于是,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叙利奥“关心体贴父亲,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后,意味深长地说到:“叙利奥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为了减轻父亲的生活负担,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四个月来,他默默地承受着父亲的误解和责骂,心理上蒙受了多大的委屈,身体上付出了多少煎熬啊!他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请同学们对照叙利奥,联系自己,写一写体会。”结果,我在这位同学的作文本上发现了这样的体会:“叙利奥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体贴父母,而我……我真惭愧啊!”叙利奥帮我进行了一次无声的教育,不过,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它触动的是学生的灵魂。

二、生活“语文化”

1.课余生活“语文化”,张扬个性。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其实就是源源不断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将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与生活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空间。如:举办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为能说会道的学生搭建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舞台;举行手抄报评比、读书汇报活动,为学生的主动阅读,主动积累构筑展示成果的空间;搞社会调查写报告,参观游览写随笔,为才思敏捷的学生创造一展文采的机会……这样,让语文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处处学语文,用语文,而且是在乐中学,在乐中用。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3

一、量体裁衣,诱发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对学生习作的要求过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我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学生的实际,给习作有困难的学生降低了要求,要求他们一是把字写好,二是把话写通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果子”。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人人都能享受习作成功的喜悦。这种降低要求,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对诱发学生习作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创设习作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情感的激发是多彩的。小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当受到一定感染时,自然也会爆发出相应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就能激发兴趣,所以教师要有意创设这种情景,改变枯燥无味、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如,有一天辅导课上教室里安静极了,可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学生们都兴奋得无心上课,有的吓得尖叫,有的则跟着起哄,有的议论纷纷,我便顺势提出了要求;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下此刻的心情。因为此刻同学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丰富的,所以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三、善于捕捉写作时机,培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确实要作有心人,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他们情绪激动、急于说话时,就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有一次,卫生院医生来学校打预防针,同学们看到讲桌上的药箱,有的胆小害怕,护住左臂;有的若无其事;有的的紧邹眉头;有的勇敢活泼,手臂一伸,轻松自如・・・・・神态各异。打完后情绪激动,各抒己见,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他们写《打预防针》的习作,大家乐意写,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跳绳、踢毽、打乒乓球、拔河、跑步、滚铁环、赛陀螺、老鹰捉小鸡等活动都是学生爱玩的,玩时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者,留心观察其中的喜怒哀乐,不管是自己参与的,还是没参与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良好素材。如有的同学玩赛陀螺之后,其中一个学生写道:赛陀螺真有趣。中午,完成了作业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拿出自己的陀螺比赛起来,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谁就赢。我们同时转动陀螺,我们的心随着心爱的陀螺转动“咚咚”直跳,害怕它早“死”了。眼看我的脱落要“死”了,我在心头不住的给他打气、加油。让他在坚持一会,但后来还是输了,我的心思白费了。在赛的时候,我认真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最终我取得了胜利。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才会成功。

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赞科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学生投身其中,其乐无穷,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日子久了,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这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为躲过一次作文而撒谎,提纲式的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

六、抓好作文后的讲评和批改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观察生活 能力

中学生写作文,一个主要毛病是空空洞洞。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总之,没有具体、细致地描述,只有抽象的、概括的介绍,反映不出个性,再现不出特征。

实践反复表明,光是“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学生作文中的“干瘪症”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细致地观察生活。那么,怎样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呢?

1.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重视观察生活。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才能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闪耀”的生活素材。不少范文,所写者小,所见者大。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稍纵即逝、一闪而过。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件小事》,就是一个例子。必须通过对“一件小事”的深入分析,讲清“小事”不“小”的道理。要使学生懂得,只要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只要精心选择,深入开掘,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小的主题来。《一面》、《背影》等都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极好教材。

2.让学生谈体会,运用典型引路。有的学生观察生活比较细致,联想比较丰富,思路比较开阔,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作文写得比较生动、深刻。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平时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体会和经验,让他们现身说法,同学们听了,不仅觉得亲切,受到的启发也会很大。一次,语文教师以《记一个熟悉的人》为题布置作文。有个学生写他的邻居华工程师,通过对华工程师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具体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党的之后,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欢畅心情和只争朝夕的献身精神,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通过个别交谈,教师了解到这个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并随时把一些典型细节(人物的动作、神态、肖像特征等)记在本子上。因此,他写这类作文,就感到有话可说。他谈的体会很实在,对同学们启发很大。他说:“写人记事,首先要熟悉那些人,要理解那些事。而要熟悉和理解,平时就要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观察多了,素材积累多了,就能不断加深对人对事的理解,理解了,写起来就不困难了。”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妨让那些不注意观察的同学谈谈“写不出”的苦楚,从“另一面”给大家以启发。

3.化难为易,有步骤地进行序列训练。生活像大海,一下子要他们写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难以胜任。因此,语文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排难解忧”。要指导学生就近观察,因地制宜,不要动不动就“走出去”。要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地提高。要通过做小型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草一木”、“一鸟一石”的片断练习,训练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技能。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基本功练扎实了,不愁写不好人物众多、场面宏大的文章来。片断练习也要讲究序列。比如写班主任,可以先写班主任的外貌,再写班主任的语言和班主任的动作,然后写班主任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写“我们的班主任”,估计不会出现“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情况。

4.加强课外阅读,多方面引路开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看多想,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他们的思想,充实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语文教师应当做有心人,经常向学生介绍短小精悍的、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以便于他们模仿、学习和借鉴。学生写“节日游园”、“国庆记事”、“欢度元旦”等作文,常犯一般化、老一套的毛病,反映不出每年“游园”、“国庆”、“元旦”的新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年年如此”的现象,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报刊上面的有关文章,介绍如何抓住“往年没有、今年独有”的新气象展开细致描写的方法,启发学生多看、细看,发现特点,把握特点。再比如,学生描写会场,往往写得一平二冷,平铺直叙,渲染不出会场的热烈气氛,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报导会议情况的通讯、特写等,从中学习怎样观察会场,怎样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法,具体写出会场布置、会场气氛、主要内容、听众反响等,把这类作文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5

(一)联系生活,扩展生活

众所周知,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小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注意锤炼他们的语言,扩展他们的思维。开展尽可能多的异彩纷呈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因为活动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够调动其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味人生。把用眼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我们知道,作文本身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有提升生活。

人们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错,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或浓或淡,学生接触生活,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主观想法,而在拮取生活中最精彩、有趣的值得回顾的场景时,他们会更深刻的思考。很多美好的心愿、大胆的设想、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宽泛的材路。

(二)指导生活、提炼生活

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他在论及好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从"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材料,也就是"有所为而作","留心自己的生活"主要指留心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有所为而作"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因此,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快的"玩"。在玩中"玩"、玩中"思"、玩中"悟":做家务活、养花、喂养动物、做小创作、弹奏乐器、唱歌跳舞、进行体育锻炼、做小试验,一个人"玩"在小组里"玩"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有一种欣慰在心头,你会发现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你还发愁没内容、没材料可写吗?

诚然,没有材料,或者材料不够用,固然写不出好文章;有了材料,如果不加选择,或选材不当,仍然写不出好文章。材料,是准备写进文章里的各种事件和事理根据,能够从多方面获得材料及收集材料的能力,材料是作文的基础,即是中心思想的来源和基础,有时表现中心思想的根据。人们常常把中心思想比作灵魂,结构比作骨骼,材料比作血肉,语言比作细胞,由此可见,材料是文章的根基。收集材料的能力,是作文的基础能力,小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内容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品味生活、广开材路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曾有这样的共识,每当学生经历一次活动后,作文往往就写得比较好。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生活、有活动、就有作文材路,反之则不然。纵观学生一日生活,我们不由得生出这样的感慨,大多数学生生活内容太单调,课余生活没有什么色彩可言。学校家庭为学生提供的课外生活比较狭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的素材。为了改观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在捕捉多元化生活的前提下,挖掘写作的素材,如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的一日生活,选一个侧面表现普通家庭的缩影;指导学生观察班内一日生活选一个观察点反映班级动态的剪影;利用五分钟晨检或班会时间向学生介绍科技知识、推荐优秀的散文、名著等等。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趣,增加写作的内容、开拓作文的材路。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的知识课堂上学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生活知识园林中去折枝采叶,在广阔的指挥海洋中去拾珠吸露,如果把这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及时搜集,并把它真实记下来,那么日积月累,一枝一叶就会变成枝秀叶繁的园林,一点一滴就会变成浩瀚的海洋。这是学生的视野会随着知识的增多而变得愈加开阔。作文的材路久而久之就会不断开阔。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6

学生普遍感到的作文难,首先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或有内容,但缺乏对事物有序和细致的观察,作文写的杂乱无章,或缺乏对事物思考和感受,作文空洞枯燥,没有生气,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使学生的作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作文教学就得丰富学生生活入手,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方法,在观察事物过程中善于思考,感受事物存在和变化。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一、丰富生活,言之有物

众所周知,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注意锤炼他们的语言,扩展他们的思维。开展尽可能多的异彩纷呈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因为活动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够调动其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味人生。把用眼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我们知道,作文本身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有提升生活。

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有所为而作"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因此,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快的"玩"。在玩中"玩"、玩中"思"、玩中"悟":做家务活、养花、喂养动物、做小创作、弹奏乐器、唱歌跳舞、进行体育锻炼、做小试验,一个人"玩"在小组里"玩"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有一种欣慰在心头,你会发现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你还发愁没内容、没材料可写吗?

品味生活,我们只能在捕捉多元化生活的前提下,挖掘写作的素材,如指导学生观察自己家庭的一日生活,选一个侧面表现普通家庭的缩影;指导学生观察班内一日生活选一个观察点反映班级动态的剪影;利用五分钟晨检或班会时间向学生介绍科技知识、推荐优秀的散文、名著等等。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趣,增加写作的内容、开拓作文的材路。

二、善于观察言之有序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教学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⒈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⒉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尖尖的、硬硬的,谁也不敢去惹它。枝条上长满了齿形边的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刚长出的却绿中带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叶丛中,枝头上花儿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许多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精美的花。这些花瓣有规则地簇拥在纤纤花芯的身边、层层包裹着。就连花瓣之间的空隙也自然地被下一层花瓣所遮盖。每片花瓣都鲜活活、细嫩嫩、水灵灵的,好像只要轻轻一掐,红色的浆液就会涌流出来似的。凑到花前闻闻,清香阵阵,那是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啊,多么娇媚、可爱的玫瑰花啊!

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部分的观察也是有序的:茎叶花。表达时也做到了有主有次,不面面俱到,着重抓住花的特点写具体。由于小作者观察得仔细,观察方法得当,所以把玫瑰花写得逼真传神。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我们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例如《》中的三、四自然段的承接式,《海底世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式,《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因果式,《南京长江大桥》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的并列式等。在作文课上再强化这些段式的单项训练。

三、感受生活,言之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