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学课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策略。

一、学生的认同感是心理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未来优秀教师良好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它既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只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同时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也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以便为未来的教师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心理学教学目的的基本手段。所谓课堂教学是指一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意志自由,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和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认同感就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谓认同感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感使人在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认同感越强烈就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认同感越强烈就越容易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让学生接受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价值观;认同感越强烈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大学生的特点

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看,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从成年期开始,伴随着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个体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且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形态开始出现在大学阶段。

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了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促进了对“本来”的“我”的追求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上处于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时期。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续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大学时代正处于这一时期。

成年初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时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的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青少年期所萌发的对性、对异性的好奇,到成年初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将对某一异性的情思发展为爱情,并导向恋爱的轨道。

三、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除了具有成年初期一般的特点外,也表现除了他们这一代人独有的特点。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更强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不高,学习方法有待于改善,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差。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他们早熟干练而又叛逆,关注朋友忽略父母,同窗隔阂显现,代沟矛盾冲突加剧,追捧火星语言,保护个人隐私,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珍惜发展机遇,向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2]

四、培养学生认同感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心理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这一门课充满着好奇,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它本身的内容显得有点基础性、理论性和平淡性,慢慢让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总增加更加实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对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一般采用肯定的、积极的态度。

2、形式更具有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活动的设计,满足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他们认识到记忆是有技巧的。通过参与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认同,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掌握更多的记忆技巧。

3、管理更具有激励性。曾经有学生在课下问我“老师: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也曾经有学生在课上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使我认识到了建立课堂管理规则的必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也是不被学生认可的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有课堂管理的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制定规则时,要使规则具有激励性。具有激励性的规则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师更具有睿智性。心理学教师的特征也是影响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学生的知识丰富,知识来源广泛,他们会不时提出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比如讲到联觉,有学生举手问“杀人音乐”的现象怎么解释。讲到性格时,学生会问乐嘉的色彩性格说等等。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同。

影响学生对老师认同的第二个方面是老师的人格特征。心理学课是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关系有点疏远,老师用各种办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比如电话、qq号码等。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有可能的话给学生一个回话,这一切都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会赢得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

五、结束语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它不但教给了学生心理学知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想使心理学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仔细研究心理学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找到有效的办法,赢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院校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2

    1985年1月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小说学会的主办下,《小说评论》在西安创刊,它是全国唯一的专事小说研究的杂志。随着刊物的顺利发行,《小说评论》周围很快荟萃了一大批致力于小说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省内外学者:胡采、阎纲、张韧、缪俊杰、蒙万夫、吴亮、白烨、肖云儒、陈孝英、曾镇南、何镇邦、费秉勋、刘再复、乐黛云、肖云儒、刘建军、王愚、雷达、何西来、季红真、蔡葵、刑小利、贺绍俊、周政保、吴秀明、畅广元、李健民、邰尚贤、李星、徐岱、孙豹隐、管卫中、李运抟、赵俊贤、王仲生、李国平、朱寨、秦兆阳、宋遂良、南帆、李昺、李洁非、周海波、丁帆、仵埂、郜元宝、韩鲁华、孟繁华、鲁枢元、温儒敏、王彬彬、孙绍振等等,他们及时评述当代小说创作、发表小说理论研究成果,很快《小说评论》杂志成为陕西小说批评研究的重要阵地。90年代,陕西文学的批评队伍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活跃在80年代文坛上的笔耕文学组成员,二是来自学院的一批中青年学者,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与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文坛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批老中青三代批评者依托《小说评论》、《延河》文学月刊,从批评的理论基点、方法、风格等多方面展开多维的探索。陕西文学批评格局性的变动在90年代。长篇小说《白鹿原》、《废都》的面世,在当代陕西文学史上是界碑性的事件。实、贾平凹等作家对传统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超越,引发了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批评模式的深层反思与话语策反。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成长以及陕西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表明文学批评多元化发展条件已经具备。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

    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研究组成员经历了当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动荡,对历史与革命、文艺与人生有着独特的体悟,这使得他们的见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心理分析批评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模式,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能被广泛运用,在于东方文化重直觉、重体验、重灵性的精神活动与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畅广元等着的《神秘黑箱的窥视》是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重要成果,该书以贾平凹、路遥、实、邹志安、李天芳五作家为研究对象探微创作的神秘黑箱,论文有: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探析》、费秉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分析》、李继凯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肖云儒的《路遥的意识世界》、李凌泽的《乡土之爱与现实忧患的变奏———实小说创作论》、孙豹隐的《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陈瑞琳的《野火?荒原———对邹志安创造的“爱情世界”的思考》、陈孝英的《邹志安,一个又不安分的灵魂———与邹志安陈瑞琳对话》、屈雅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李天芳论》、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韩鲁华的《贾平凹、路遥创作心态比较》、畅广元的《〈白鹿原〉与社会审美心理》、李继凯、李春燕的《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等论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获;专着有费斌勋的《贾平凹论》、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和阎庆生的《鲁迅创作心理论》;屈雅君、李继凯编的理论研究专着《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收获,此书系统分析了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八类批评模式,开篇首章对心理批评进行研究,对陕西及全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美学历史批评②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将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在艺术与历史分析的相互渗透中剖析文学作品。“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标准和批评原则。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基本上是在美学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中进行,50、60年代强调文学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0年代兼及文学与美学的关系,90年代美学历史批评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诸多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评体系中,实现美学与历史的双向渗透,使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方面王仲生的实研究成果喜人:《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与民族共反思———评实80年代后期创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嘉轩:文学史空缺的成功填补》、《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实的〈白鹿原〉》。王仲生“历史的观点”突破对历史的静态认识,关注到历史纠结处的关联性,把人与社会、环境、文化焊接一体,置于社会结构演变的流程中。他这样评述实的历史观:“人,人的命运,始终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们不再是历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历史结论的形象性注释,他们是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这反映了实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王仲生在研读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有机汲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成果,承认历史与人的平等关系和对话原则:“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也不是任主观意识摆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一种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

    此外,李星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交———读实中篇小说〈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周燕芬的《贾平凹与30年中国文学的构成》等文,也是美学历史批评结出的硕果。神话原型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出现较晚的批评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组原型批评文章载于《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1982年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也有译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7年叶舒宪选编的《神话一原型批评》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神话原型批评才激发起人们自觉运用的热情。其实,叶舒宪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1期发表《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运用原型批评的系列成果,专着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与李继凯合着)、《诗经的文化阐释》、《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叶舒宪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学术空白,季红真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型批评对于人类精神之谜的解密极有意义:叶舒宪把原始思维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维纳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中,揭示集体无意识层面上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拿到一把打开现代人和前人心灵沟通的钥匙。

    叶舒宪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范畴,对陕西文学尚未涉猎,但对整体慢半拍的陕西文学研究而言,陕西神话原型批评由于叶舒宪等陕西师范大学学人③的践行,在全国文学批评中一时独领。文化诗学批评段建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将陕西文化诗学批评研究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专着《白鹿原的文化阐释》是这方面的力作。段建军多年从事文艺美学研究,对西方哲学美学烂熟于心,萨特、尼采、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福柯、巴赫金的思想影响着其学术的建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文论的交汇中,他提炼出“肉身化存在”的文化命题:“长期受封建主义和理性主义压抑贬损的人类肉身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存在。它通过自己独特的肉身化思维,把整个世界人化。于是,世界具有了人的形体结构、情感愿望、生命追求。这个人化的世界实际是人肉身的诗意创造物。”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严重的还导致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研究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心理特征

每个时期的高校学生都带有其特定的时代气息,在他们身上能够折射出社会大环境对他们心理成长的影响。当前的高校学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与自负心理的矛盾

来自不同家庭的高校学生既存在自卑心理又存在自负心理。家庭条件相对一般的学生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存在孤独感。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往往心理上比较乐观,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的自负心理。家庭环境是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因素。

2.渴望被认同的心理

高校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敢想敢当,敢于实施,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学生群体中崭露头角,得到周围同学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尝试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忽视了。高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被社会认同的心理,一旦出现不被认可的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3.反叛心理

在传统管制型教育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有着明显的话语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环境中,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进入高校的他们,学习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压力,向往自由的高校学生对传统的管制教育比较反感,希望学校能够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自由和纪律本身就是矛盾的,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隔阂,给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4.恋爱价值观

恋爱是大学生永恒的话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渴望恋爱。但高校学生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缺乏恋爱经验,在遇到感情纠葛时,往往采取过激行为。这也是困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道难题。高校学生应当正面直观的面对恋爱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既要有追求爱情的勇气,又要具备承担爱情责任的能力。

5.人生目标茫然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陡然剧降,出现了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问题,常有生活无意义感,人生目标茫然。古语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自己提供了怎样的发展空间,自己的人生坐标又在哪里,以朝着这个坐标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对策研究

1.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

虽然在高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主要由辅导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教育没有纳入到正轨。高校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对心理咨询人员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训。

2.利用网络等新形式及时进行辅导

很多的高校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心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不敢或不愿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无法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以致于无法科学合理的“对症下药”。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化等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心中积压的苦恼与烦闷,通过网络尽情地倾诉与宣泄,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对于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资源,准确及时地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更有效果。

3.建立朋辈聊天室等资讯途径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学生也逐渐摆脱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误解。但是高校学生中能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敞开心扉接受咨询的学生并不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选择倾述对象时更倾向于向同龄人倾述。而在高校中建立朋辈聊天室,是缓解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高年级学生作为朋辈咨询员,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理论,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经验去与那些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需要咨询的学生摆脱向心理咨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就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心理阴影。

4.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的良性互动

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也有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首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因素。从家庭生活不美满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高校学生往往行为比较偏激,因此,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有的家长甚至与子女基本上没有沟通。其次,学校在传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着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变化规律。第三,社会是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实践场所,同时社会也通过各种媒介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因此在面对就业这样的实际问题时,家庭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进行引导,社会则应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另外,学生这一主体也应该深刻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端正职业态度,创造自身条件。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发挥积极效应,学生才能取得职场的成功。

5.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课外空余时间相对较多,且他们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充满了兴趣。学校可以经常性的组织一些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研讨会、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心理健康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反馈思想情绪的变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好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熏陶。

6.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治疗体系

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价及治疗体系已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阶段会通过新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该措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价,不仅有利于掌握高校学生总体的心理变化趋势,也有利于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历程,针对个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势头迅猛无比,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随着这项工作日渐深入的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出现的失误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困惑也越来越突出。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追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状况如何?其实效性又如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特性认识不清

随着“刘海洋案件”和“马加爵案件”留给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许多启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认识不清,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特别是在一些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不少老师、同学偏执的认为,走进心理咨询室就是有心理疾病,忽视大多数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发展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诊治、轻预防的倾向。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手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笔者了解到广西高校以及区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老师一般是2-3名。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笔者参加2011年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全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培训班座谈会得知,目前,广西以及陕西高校在大一或大二一般开设一门心理学选修课,也有很多高校开成心理学必修课。必修课是在大一分学期开设,18个学时左右,以大班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目前我院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每学期100人左右,存在学时明显不足、普及率低、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班型大)等问题。

总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教学形式单调,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往往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甚至部分高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种“点缀”或“额外”的东西,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去,在发挥课程载体作用方面存在漏洞。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确立“发展为本,教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一)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

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其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发展型和医学型,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要首先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有特殊问题的学生。当前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比较明确,将目标定位为发展性、预防性,概括而言即为,以发展咨询为主,障碍咨询为辅,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从而在服务对象确定上,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而不是个别有心理障碍和有心理疾病的人。这就要求学校将全体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共同课题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2.建立“三位一体双面向”立体工作体系。过去,心理咨询中心一般是咨询或科研、咨询,形式单一,理论深度不够,应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尽快建立集咨询、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双面工作体系,即“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职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三位一体双面向”立体工作体系。

3.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通过课堂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心理剧表演、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有计划的实施主动性教育;同时,利用学生社团的作用,举办“5.25”教育月系列活动,通过心理知识长廊、心理漫画展、心理专题片展播、现场咨询、心理讲座、沙龙等呵护自己心灵的主题活动,积极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目的。

(二)引入团体辅导,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才能凝聚队伍,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1.突破原有课程设置,引入团体辅导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学生心理体验基础上的发展性生活课程。学者们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达成了共识,但在课程的教学当中如何贯彻、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却成为当前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困惑的问题。

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借鉴各校的成功案例发现,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实践表明,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平台,将团体训练活动引入课堂,引起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同时,在参加团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知识,不仅能确确实实地帮助学生,也可以使学生离开团体后能更好地自助。

2.今后课程设置的思考及实践方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精神,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但是,目前由于师资紧缺以及其它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还不能实现。结合高校的现实和特点,考虑如下:

先从辅导员中培养一批师资,储备力量,这时候再顺应教育部的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一新生的基础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内容约包括10个模块、即“健康新观念、环境适应(自我成长)、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学习管理、情绪调控、爱情认知、职业心理、人格塑造、坚强意志”训练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每个模块可根据课时自主选择2个经典的心理游戏进行训练。教务处根据情况可给30个课时,或与安全教育或就业指导课分配课时,分别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即16-18个课时,1-2个学分。以小班的形式,在大一分两个学期授课。若有条件,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科研教学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积极主动,培养学生骨干

为改变只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才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院心理咨询的主体,应积极加强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队伍的建设,发挥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新生班级设立助理辅导员。坚持对心理委员和助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初步心理辅导能力,他们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指导、跟踪、管理、督导下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朋辈辅导推动了学院心理教育的纵深发展,有利于克服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范围。

(四)有的放矢,实施针对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共性又有阶段性以及不同群体的特殊问题,主要由适应不良、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等一些实际问题引起,需要我们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当然,也不能回避敏感的情感问题,性取向问题等,应将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1.重点抓好每年的新生和毕业生教育。在新生入学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推出涵盖以适应、自我成长、团体凝聚力、学习管理为一体的“我的班级,我的班”团体辅导方案,约6-8单元,有辅导员或预约咨询中心老师同时进行团辅。到第二学期,这时大一学生已基本适应,有一定的归属感,这时候人际困惑、恋爱误区,特别是宿舍矛盾开始凸显,这时推出“人际你我他”团体训练、“爱情认知团体训练”,同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与择业指导以及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职业心理团体训练”等,整个课程安排和以及考核受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管理。

总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积极服务于帮助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健全人格的塑造、人际交往的指导、生活与职业指导、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辅导等。

2.解决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问题。主要是贫困生和人格偏常的学生。结合“特殊学生群体”的引导转化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关怀活动—“今天你快乐吗?”,针对各自不快乐的原因,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如针对贫困生群体,结合“扶贫助学”的励志教育开展自信心提升团体训练等。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副院长为组长,学院各部门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处理。

(五)反思得失,重点攻坚

1.建设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还比较简陋,功能还不是很齐全,这些都给我们的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应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环境,努力建成一个集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试、图书阅览、情绪调节等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为全体大学生提供主动、便捷、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这也是各项检查最直观的印象所在。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引入团体辅导,力争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目前,我院已经研究决定,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组织进行研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努力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课堂、课外、理论、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团体辅导与心理咨询相结合;课程实践与心理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成为富有特色、高品质的课程。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5

一 规范班主任职责,强化学习,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做人的楷模和榜样。在教学和班级工作中,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更要以高尚的人格去影响自己的学生。“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做到的,班主任必须首先做到。早晨到校进班在学生之前,放学离校在学生之后,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敬业爱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身体力行必须付诸行动。对于这样用心用力、尽职尽责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心里都有一杆秤,它能称出班主任的爱心、细心、诚心和耐心。

二 加强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提升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作为班主任要得到全体学生的理解、信任、钦佩和爱戴,首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不断加强教学业务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这点至关重要。所以,作为班主任,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认真探索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原则,细心传授学习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第一关。只有把握好每一节课,利用好每一分钟,调动好每一个人,才能达到教为不教,学有所成的目的。

三 加强班主任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是解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班主任要经常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尤其重视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到班主任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做学生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每周的班会都应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在班上亮起来。当班级出现不好的现象时,班主任要及时地提出,防微杜渐。只要班主任讲到了,学生多数都能做到、做好。

四 强化班主任信息素养,做到与时俱进、与生俱进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学生身上倾注满腔慈母般的爱心、无微不至的细心、平等交往的诚心,倾听沟通的耐心和给自己工作的信心,就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储备了较为充足的能量。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光照亮教室的每个角落,用我们的光和热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情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理想的火焰。

五 开展班主任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正面引导,育人为本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并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至关重要。我校专门为班主任开展了《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题,为了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老师均能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从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希望之火。如早恋已是普遍现象,堵是堵不住的,关键是能否做好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同学情、朋友情。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随时记录每个人的各种表现,要坚持写好工作日志。班级日常的很多事情,只要班主任动手,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打扫卫生,班主任带头做,哪怕仅仅是一次、几分钟,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以人为本的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通过合理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爱惜学校、爱惜班级的正确荣辱观。

六 加强家校联动,增强班主任的社会影响力

班主任要多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上门家访、电话家访、家长约谈,目的不是告状,而是让家长帮助自己找到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实现共同教育的目的。如果班主任能够主动家访,学生家长会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十分关心和重视,一定会配合老师,齐抓共管,管好自己的孩子,使其在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都有良性的发展。班主任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室和宿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和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漏洞,也给家长留下第一手在校情况,做好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互动基础。

七 细化考评,激励班主任提升管理水平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李安电影;两难结构;未知结构

作为国际著名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以“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走入国际影坛视野,开始了他闯荡好莱坞的电影历程。此后,李安相继执导了《与魔鬼同行》《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绿巨人》《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等影片。每一部电影的推出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获得了国际国内电影节一系列的重要奖项。近年来,研究李安电影的论文和专著纷纷出版,这些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家庭、同性恋、武侠、文化冲突、跨文化诠释、父权、人性、身份、社会背景、伦理道德、中西文化、叙事策略、美学风格等关键词上,没有脱离一般电影研究的方法,尚未对李安的电影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李安电影的最大特色在于他的电影结构中存在的“两难”情境,并且保有从“两难”到“未知”的行进脉络。

一、两难结构:话语的缘起及其影像呈现

余秋雨先生曾讲到,但凡能让人物陷入两难情境的文艺作品,就容易“不朽”。《红楼梦》《李尔王》《西厢记》《窦娥冤》等文艺作品皆是如此。戏剧和文学都是讲究结构的。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出了人类所共同的、终极的悲剧宿命。余秋雨先生把它概括为作品背后所应该具有的“两难结构”。

电影与语言艺术的关系极为密切。那么李安电影中的“两难结构”又会如何呈现?

《推手》中的父亲和儿媳妇,一个是来自中国北京退休的太极拳教练,一个是整天在家敲打着键盘写作的美国媳妇,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两难。一个要吃中餐,一个要吃西餐,语言不通,在生活习性上有诸多差异。儿子夹在媳妇和父亲之间,两难。两难的结果导致父亲离家出走,来到华人街的餐馆里洗盘子,可是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手脚不麻利,遭到老板的指责,更是两难。

《喜宴》中,一心想让儿子传宗接代的中国父亲母亲来到美国,而父亲却意外地发现在美国留学的惟一的儿子高伟同竟然是同性恋,两难。儿子更是两难,离不开同居多年的男友,又怕父母亲知道,临时请来一个冒牌的媳妇举办婚礼,而这位来自大陆的冒牌媳妇是个画家,早就喜欢上高伟同,但是她又明明知道高伟同是个同性恋,两难。

《饮食男女》里退休的厨师父亲每天做很多好吃的给三个女儿,但三个女儿还是各有心事,都不买老爸的账,而他自己没有味觉。失去老伴已经多年,该为自己老年着想,难道就这样一直下去,两难。

以上三部电影被称为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是李安最早的电影,而这三部电影虽然贯穿着“两难”,但是电影的结尾“两难”都得到了解决,按李安自己的说法,通过这三部电影把父亲送走啦,并且让父亲都有一个好的归宿。《推手》的结尾,儿子在公寓城给父亲买了一个单间,并且在自己的家中给父亲留下一间房,以便父亲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回来暂住。《喜宴》中的父亲瞒住母亲,给儿子的男友留下一份礼金,希望他们之间能够好好照顾。而儿子和男友最终决定,留下女画家,并留下肚子里的孩子,三人共同抚养。《饮食男女》中的父亲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安排好了自己的未来生活。

送走“父亲”之后,李安的电影从“两难”逐渐走到了“未知”。

《理智与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两难,要理智还是情感?这也是原著中的思想,不仅两难,更是未知,整部电影就是在这两难中不断推进,走向未知。

《冰风暴》的主题围绕着“家”展开,家也有缺点。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互相厌倦,人们逐渐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变为以自我为中心,主角们出于本性,不得不保守善良,维系家庭,重新思辨出轨,两难。李安在最后的结尾中,安排孩子看到在火车站接他的家人时,即使当时是冰天雪地的环境,但整个家庭却仍能感到一丝的暖意,使两难出现希望,但是这美好的愿望最终能够解决家庭的问题吗?未知。

《卧虎藏龙》一开始,李慕白就决定要退出恩恩怨怨的江湖,当遇到玉娇龙咄咄逼人的姿态时,是真的退出还是再现江湖?两难。面对相爱多年的师妹俞秀莲,爱意说不出口,两难。直到临死前才吞吞吐吐说出:“宁愿做野鬼,也不愿做孤魂。”而玉娇龙和罗小虎的爱情也是两难:“我爱你,但是不能嫁给你。”

《断背山》讲述了乡村牛仔的同情故事。莱杰和威廉姆斯之间擦出了爱情火花,但两人已经各自订婚。事隔多年以后,他们的爱仍然存在。“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断背山’,有人正想回去,但有人永远也回不去了。”两难,未知。

《色·戒》,中间是一点,色戒之间是微妙的平衡关系,要色还是要戒,两难。张爱玲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也是两难,前后修改达几十年。李安敏锐地捕捉到张爱玲内心的“两难”,并把这种“两难结构”准确地表达在自己的电影中。可以说,《色·戒》是李安“两难结构”的高峰体现,那是因为他把人性最原始最本能的同政治性、社会性、道德性进行彻底的对立,而这种对立是永远存在、是无法解决的,也永远未知。

二、两难结构:属性魅力

两难结构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缘起性方面来说,电影中的两难结构的塑造有两个背景:一是文学,一是戏剧,而它们的根源来自哲学。如果说哲学是思考人生,那么文学和戏剧以及艺术就是思考后的表达。“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从两难到未知,是哲学的终极命题,而不同年代的艺术家们就用不同的题材、人物与文化背景来阐释这个永恒的命题,在不断的阐释中体现出两难结构的属性。

(一)两难结构的多面性

多数艺术作品只能表现人和生活被切割的单方面,而伟大的作品则要表现出人和生活复杂的多层面。两难结构就表现了人和人生复杂的多面,只有两难才使唯美的人类感到生活本身的丰富和我们容易卷入的可能性。在伟大的作品里,你会发现人生的整体构架当中有一些问题确实是无法简单找到结论的,在未知当中能够触摸到伟大。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恰能凸显两难结构的此种魅力。

(二)两难结构的思考性

两难结构的第二个魅力在于它的思考品性。黑格尔说过,在审美过程当中,思考也是。创作者要能引导读者思考。思考不是一种负累。一部作品能够让观众、让读者进行思考的话,是一种。如果你提出问题、你展开问题、你又解决了问题,读者就没了什么思考,只有期待,期待着你赶快把结论拿出来。期待也是文学审美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方面层次比较低,我们在研究阅读心理学和观众心理学的时候,在讲人类的审美层次的时候,引起观众的期待叫浅层的审美机制的调动,深层的审美机制就是思考。思考不只是在看的过程当中思考,是看完以后还在思考。

(三)两难结构的永恒性

永恒性之所以永恒,就是由于它是两难,是未知,它永远得不出结论。一部作品的永恒就在于永无结论,“每代人都进入思考,每代人都得不到结论”。

李安在早期电影的拍摄中也意识到了“两难结构”的魅力所在,他在一次采访时说道:“《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其实我前面拍的几部片子就是有关理性和感性的挣扎,这两个元素正是生活底层的暗流……”而后来拍摄的《理智与情感》《色·戒》不仅具有多面性、思考性,最重要的是它的永恒性。要理智还是要情感,是要色还是要戒,永恒到永远也得不出结论。当《理智与情感》和《色·戒》涵容这个结构时,它的悲剧不可避免。悲剧的不可避免,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面对的两难永远找不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在拍完《冰风暴》之后,李安说:“我觉得一个艺术品,应该是超越时间跟地域的限制,它具有这样的本质,除了做到特定性,一定也拥有一种持续性、全面性及概括性,才能触动很多人的内心,这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三、电影与“两难结构”的深度思考

当电影结构被用来专指情节的结构时,情节的结构也就俨然成了电影结构的代名词。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情节只不过是电影艺术中有关剧本构成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情节的结构又被视同于电影艺术整体的结构,进而获得超乎其他剧本构成要素的突出位置。如此一来,情节的结构既被用来描述情节本身的结构,同时又被用来描述电影的整体结构。那么电影是否不存在其他的结构问题了?前苏联的B·日丹在《影片的美学》中对此作了分析:“影片的结构并不等于剧作本身的结构。戏剧的完整性也还不能算作是结构的特性……影片的结构有两个向度,它仿佛处于一个边缘上,一方面是在文学的范围里,另一方面是在造型艺术中。电影艺术的本性表现为两种因素——剧作和造型(这两种因素的逻辑)的统一。”

的确,若按照传统的电影结构理论对李安电影进行分析,我们是无法参透李安电影中的“两难结构”或者“未知结构”的。许多影片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呈现了类似的结构。

黑泽明的电影《乱》是其巅峰之作,它的构架来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黑泽明虽然更换了故事背景和角色性别,但《李尔王》的灵魂“两难结构”并没有改变,秀虎到临死前还是处于极度的“两难”之中,“乱”来自“内心”,来自“两难”,分也乱,不分也乱。

张艺谋的电影结构一向以“一根筋”的结构一插到底,但是他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却是个例外。《秋菊打官司》除了“一根筋”讨个“说法”以外,最重要的是出现了“两难结构”。当电影结束时最后一秒定格在秋菊的脸上,秋菊奔跑着追赶被抓走的村长时,她的脸上并没有出现胜利者的微笑,而是迷茫的神情,这是秋菊的“两难”。她从头到尾不断地打官司就是为了讨个“说法”,可是这个“说法”给她的时候她又迷茫了,她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说法”,未知。

李安的自身也是处处两难。他是一个华人,接受过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无时无刻不处在两难的文化语境中。但可贵的是,李安通过电影把与自身处境相关的“两难”的境界和对“未知”的思考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开始,“两难结构”如影随形。这是李安的独到之处,也是他成功的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安在他以后的电影中会继续保持他的“两难”和“未知”的思考,使他的电影越来越走向国际,直达人心。

[参考文献]

[1] 张法.国家形象论[J].文艺争鸣,2008(07).

[2] 百家讲坛[OL].省略/lm/131/61/70899.html.

[3] 张克荣.华人纵横天下:李安[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

[4]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 墨娃.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郑培凯.色戒的世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