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培训总结范文1
2020年11月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开展,我非常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本次培训的我所参加的是排球项目,从11月23日开始到12月5日结束。通过这次学习,收获颇丰,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为了让本次培训内容更好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对本次培训进行如下总结:
培训的第一课是由成都市磨子桥小学的王光华老师上的,讲课题目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与发展。王老师首先讲解了教育部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讲解了申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一些基本条件,对于我校的情况来讲,有一些还做得不够好,,比如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还有待完善,还没有做到全校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本校传统项目的运动技能和有关知识,每次校运动队的训练时间还不够,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不足,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去改善,优化。对于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选择基础有以下几点:(一)、学校基础:1、领导的重视与否;2、师资条件;3、学生主体。(二)文化基础:1、区域性文化主流;2可持续发展;3、主动发展基础。王老师还讲解了一些其他内容。通过王老师这节课的讲解,我深深的感觉到了我们的不足,但也看到了改进的方向。
第二课是由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魏宏文老师带来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我之前有过接触,所以这堂课我也非常的感兴趣,也通过这堂课,对功能性训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一)功能性训练相对于传统的训练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1、空间更小;2、器材更少;3、时间更短;4、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做到增力而不增肌进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灵敏、协调、变向等身体素质;5、可以提高运动表现,降低运动损伤。(二)选择功能性练习动作的要素:1、专项技术动作结构,再讲这个技术的时候老师用一个例子讲解了在我们训练时不能单一的去练某一块肌肉,因为我们人在运动时,不是靠一块肌肉的收缩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在训练时尽可能模仿专项的运动技术来训练。2、肌肉的的工作方式;3、完成技术动作时的身体姿势,做训练不能脱离整体而训练局部;4、损伤机制分析,在我们的日常训练中,,学生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伤病,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损伤发生的一般原因是肌肉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寒冷、柔韧性差、力量弱等原因,也了解到了如何去预防。(三)功能性训练的体系与方法:1、准备活动;2、力量训练;3、上肢功能性训练;4、下肢功能性训练等。通过这节课认识了一些与传统训练模式不一样的内容,开阔了视野,让自己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训练模式,在以后的训练中可以做到多样化,也让训练更有效果!
第三课是刘英老师带来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训练,老师上课带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无小事’,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这句话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通过这堂课,让我更加觉得对孩子应该自爱生活中多去激励、表扬、认可,让他学会自信、感谢、自爱等。对于我们的运动员选材,在低年龄的时候更多的看速度和技术,但在后期智商和个性就要占到百分之八十。积极地心态往往是取胜的关键,消极的心态反而容易导致失败。
第四课是由成都体育学院王纯教授带来的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体能锻炼,王纯教授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与选材、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在选材中的应用等方面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青少年年运动员的选材的重点以及注意事项,为我以后训练选材指明了方向,找到了方法。运动员选材的目的不仅仅是把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挑选出来,二十要对他们进行适宜的培育与训练,进过长期的雕琢,最终塑造出运动成绩优异、品格和能力突出的运动人才,这就对了担负着青少年运动员选材与育才重任的教练员在只是与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很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有了一个正确选材方法。
后面依次学习了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与体育卫生专题、青少年运动员营养膳食、以及传统项目学校的定位及体育政策等老师的讲解都很到位,我也是收获颇丰。因为我此次学习的是排球项目,所以我着重总结一下李方姝老师上的‘排球教学训练新理念与新方法’,这节课对于我的帮助非常大。老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一)排球教学训练新理念
1.竞技排球训练“疲劳与恢复”新理念
• 恢复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
• 超量恢复是指在恢复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叫超量恢复。
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剧烈,恢复过程越长,超量恢复越明显,为竞技能力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受超量恢复理论的影响,很多教练员进入了训练的误区——不断增大运动负荷,追求最大负荷 带来的最大超量恢复效应,但近年来的研究对传统的“疲劳和恢复”有了新认识:最大负荷并不一定带来最大超量恢复效应,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易产生劣变性,产生过度疲劳和损伤。在之前的训练中我也陷入了这么一个误区,不断地给学生增大运动负荷但是往往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看来是自己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导致的效果不理想。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教练员必须有新理念,即合理的适宜的负荷安排对训练有着积极效应,采取有效的恢复,促进机体良性补偿,可提高运动竞技能力,而负荷适应度需要教练员通过施加负荷后产生的后果予以评价,科学准确地把握训练负荷的适宜量度。
2.“板块”训练理论对排球竞技训练的影响
首先老师解释了什么是板块训练,板块训练是指:在一个相对长的训练期间(约15~27周),根据不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机体对不同能力的适应特点,安排不同的重点负荷板块。每一个板块由4-6周的重点训练负荷构成,例如技术、力量、耐力等。这个板块化训练理论对于基层的训练非常有帮助, 从生物适应原理看,单一的素质和能力其适应性提高的时间,相对于周期训练准备期强调的各素质和能力的 平行发展更较容易把握和控制,同时这些专项的核心能力对机体所造成的疲劳,仅为局部的、 对整体疲劳的影响较小,因此,不易造成过渡训练。
3.“技术是基础,体能是关键”的体能与技战术关系新理念
体能的重要性是越来越突出,对于技战术水平高,竞技层次相近的比赛中,体能便是技战术展示的保证。
4.业余排球教学训练“游戏化”“去难度化”理念
排球教学训练游戏化是指:遵循中小学生理、心理特点与早期排球教学训练技术技能及专项身体素质形成与增长的规律。根据教学训练目标任务要求,以体育游戏创编原则和思路设计各种练习,使队员在趣味愉悦的练习氛围中,提高专项素质、掌握、巩固或强化排球技术技能的教学训练理念。
5.高度专位化下的技术全面性训练理念
6.培养优秀竞技体育精神,教学训练突出“思政”理念
强调在训练、比赛与管理环节中融入排球竞技运动特有的人文精神,以“中国女排精神”为切入点,将思政教育融入训练和比赛中,在实际教学训练中践行“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使正处于成长的青少年运动员不仅具有优秀的专项技术技能,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具有优秀的竞技品质。
(二)、排球教学训练新方法
1.训练情景比赛化理念与方法
强调无论是专位或集体技战术练习,如:扣球、接发球、拦网及
各种进攻配合战术,都要求在真实比赛或接近比赛情景下。因此,教练员在设计任
何技战术练习时,都要尽量创造实战的环境。例如,提高主攻手调攻扣球能力练习
时,起码让其要面对两个拦网队员存在,因为实战中主攻队员几乎没有面对空网扣
调整传球的可能。
2. 技战术训练竞争化的理念与方法
3.心理加压训练方法
4.模拟训练法
5.排球比赛过程“风险控制”理论与方法
通这堂课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生动的例子让我很好的理解了排球教学训练新理念与新方法,也让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了新思路,新方法。
项目培训总结范文2
一、项目研发——有效管理的基础
培训项目研发有两层含义:所谓“研”就是通过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定培训主题、内容和对象,研制培训方案;所谓“发”就是培训项目经审核批准后,项目计划书,供教师自主选择。
项目研发的第一步是要组建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也要有理论研究型的专家、教授,还要有熟悉教师成长和培训规律的培训师。我县在“多主体项目研发”过程中,组织发动了11位县级首席导师,65位县级学科培训导师,还聘请了在甬高校和宁波市师干训中心的部分专家,成立了多个项目研发团队。然后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体需求、岗位需求和学校组织需求,梳理出多个主题,再结合学生和社会的期望确定申报项目的最佳内容。
在研制项目培训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培训目标定位,准确把握处于“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时期的教师的成长需求,避免培训内容“不合胃口”和“不适应”现象的发生。其次要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的核心资源是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智力资源的主体,它包含培训教师、培训管理者和学员,在培训中直接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整合。比如在《教科研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一市级培训项目方案的研制过程中,我们分别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教育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和省、市培训机构的专家,以及中小学特级教师共7人,对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进行选择和设计,还专程到杭州多次修改培训方案。同时非常重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培训前三个月便给学员寄发培训预备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撰写的论文或课题申报书的电子稿提前半个月发给项目组,以便授课教师组织讲评和研讨。
当培训方案形成后,县师训中心要组织由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每一个项目方案进行审核,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即进入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让教师自主选择报名。在项目环节,要充分强调规范性。不仅《项目申报书》的填写要规范、完整,更要十分注意操作程序的严肃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研发作为培训的起步阶段,直接关系到培训的针对性,起到了定方向、设蓝图的作用,如果需求定位不准确,课程与活动设计脱离学员实际,必将导致项目培训的低效。因此,只有抓好项目研发过程的管理,才能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
要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首先,培训方案要适合教师需求。其次,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既是落实培训方案的具体过程,又是检验培训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试金石。因此,施训过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训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效率、落实责任,我县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采取了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组班教师负责制”。所谓“组班教师”即全面负责某一个培训班级所有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集班主任、项目秘书、信息档案与后勤管理职能于一身。组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培训班级的学员报到、培训考勤、信息报道与反馈,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培训组织和学员作业的收集、班级培训总结的撰写、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职能部门则做好指导、协助工作。
在首次项目培训时,组班教师要做好学员报到的服务管理工作,热情耐心地指导学员签到、缴费、领取学习资料并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对于90学时以上的长项目培训,还要做好开班典礼的服务工作;短项目,由组班教师简要介绍该培训项目的背景、概况与要求即可。
我县学科教师90学时脱产培训项目实行的是首席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基地”培训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由一位特级教师或名优教师作为首席导师,再聘请县内外的名师、骨干教师组成一个导师团,其中首席导师主要负责培训教学与活动安排,而组班教师则负责班务管理。
当参训学员满怀期待来到首席导师所在学校,经过简短的开班典礼后,学员先听导师的理论讲座,观看教学录像或导师上示范课、剖析教学案例。接着,导师团成员指导各学习小组进行集体备课,辅导学员独立制作课件,每组用抓阄的方法选出1~2人上诊断课。然后是分组评课,集中交流,导师点评,学员上提高课,导师再作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引领。在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绎,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归纳过程中,组班教师不仅要做好讨论与点评情况的记录和学员意见的反馈等工作,还要配合导师做好学员签到、联络、服务等事项。
为了便于对学员实施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对参训教师的个体诊断,在培训的第二阶段,要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到各导师团成员所在学校进行实践培训。由于分组实践缩小了规模,使得人人都有上课的机会,导师也能针对每个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指导,这样还能增强导师和所在学校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同实践学校及时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比如落实好8~10人的备课与休息场所等。其次,由于实践基地分散在全县各地,组班教师难以兼顾,必须要检查小组长点名、签到和培训过程记录等职责的落实情况。组班教师还要到各基地蹲点半天以上。再次,要帮助学员协调或解决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最后,还要建立分组实践基地的联络平台。每小组至少推选一名学员与组班教师建立QQ群,把每天的培训概况和突出的亮点同大家交流分享,以便了解和掌握各组的培训动态。
培训结束时,要对培训记录、培训作业、学员小结等进行收集归档,先由各小组长收齐后交各自的学科导师审阅,然后由首席导师汇集审批。组班教师还要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同时,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通讯员,召开结业仪式进行总结表彰,并给参训学员发放结业证书。
在整个项目培训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安全是培训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每一次培训,对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我们都做好充分准备,并做好预警防范工作,如遇停电、火警、学员身体不适或指导教师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位等情况,都有应急预案来应对。
由于我县在项目实施中采取了组班教师负责制的管理形式,加上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考核和培训风险防范措施,每一个项目培训都能有序、高效地开展,为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总结反思——有效管理的深化
对项目培训进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帮助与借鉴,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生命力。培训项目总结要全面、具体、翔实,主要是亮点与特色的提炼,从需求调研分析到培训方案研制;从项目申报到指导教师选课;从培训准备到过程实施;从培训成果收集整理到推广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与反思。
对需求调研分析的总结,重点要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否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真实意愿,是否将大多数调查对象的需求纳入了培训内容。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长项目中,根据调研中多数老师的要求,我县把命题与试题分析、说课与试讲、有效教学设计与有效评课的内容确定为培训主题,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长项目中,则根据多数老师的需求,把一字(英语书写)与一话(英语语音)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学员在参训期间,每天利用中午12点到1点这段时间,在导师的安排下进行半小时的书写练习和半小时的语音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采取了“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促提高”的总结模式,即针对对每一个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项活动,都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很低或者学员意见较集中的问题,就要启动风险防范机制,对培训内容或计划作出调整,使培训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项目培训的最后半天,我们还要求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项目的整体看法作出评估。
每一个项目培训结束后都要写出总结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基本情况;②培训实施过程;③培训的效果;④培训经验与反思。在培训效果方面应包含学员的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与集体成果)和项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训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案例、自主研发的教材与课程等)。
在经验与反思方面,要着重表述项目的成功做法、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的建议等。比如,我县在第一轮试点中,对个别项目过分强调精品课堂打造,忽视常规课堂研究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大家认为教师平常均以上常规课为主,在全员培训的项目中应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常规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在反思中,教师还提出,有些学科项目只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备课、阅读、出题、做题等第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自己先学会理解教材,先备课、会做题目,才能去上课。于是,在第二轮方案设计时,我们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作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决策、执行到反馈、总结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提升参训教师的素质这一需求。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服从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满足学员的合理要求,激发学员的参训兴趣和热情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管理的效率。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个培训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能探索出以项目实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创新教师培训的理论与方法,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方,钟祖荣,余新.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项目培训总结范文3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230人,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等。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不含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农技员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其中突出培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管理、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天。补助标准为人均44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人均340元,区配套每人1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4年1-2月)
1.摸清培训需求。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申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
2.组织申报项目。根据省下达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公开招标、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经公示后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区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4年3-10月)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我区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教学计划,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和进行招生,充分发挥乡镇和村“两委”的力量组织生源,引导和鼓励农民参训。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根据培训需要,科学选用培训教材,确保受训农民人手一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
4.集中授课与实训实践。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在开展理论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给予现场指导。
5.督查与验收。开展项目检查,加强培训全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健全培训档案,每期培训班要建立培训台账(台账后附学员身份证复印件)、学员签到簿、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学员签到簿、项目验收表和档案目录等继续按照省农委《关于印发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培训台账、验收表格和档案目录的通知》执行。
(三)总结与评价(2014年11-12月)
区农委在项目验收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对年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接受省农委年度评价。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培训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重要举措,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完善议事协调制度,定期研究、统筹谋划培训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上下联动培训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合同、管培分离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施。
(二)注重能力建设。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条件。健全区级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增强师资力量。实行省级以上统编教材和地方编印教材(讲义、明白纸)相结合,提高教材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协作共建培训实训基地,适应农民学习技术技能需要。
(三)创新培训工作。一是围绕需求培训。紧密围绕粮油棉高产创建、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培训与农时农事相结合、培训与指导服务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训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跟踪服务。采取培训教师入户指导、建立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和QQ群服务平台、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培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效果。
(四)强化项目监管。坚持实行第一堂课制度,上好每期培训班第一堂课,宣讲新型农民培训政策,督查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到课情况和参训要求等。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结业时,现场调查每位参训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培训机构开展检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严格项目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创新评价机制,实行日常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根据省统一安排,全市重点组织开展中期和年终两次评价活动。改进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原则上采取随机走访方式回访学员,市级在中期和年终评价时采取按适当比例电话抽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参训情况及效果。
项目培训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全县粮食总产8亿斤以上的总体目标,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以超级稻高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大力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着力构建“农科教、个社户”紧密联合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实现“双增一百”的目标,为全县粮食生产持续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加大超级稻良种及配套集成技术推广力度,计划全县示范推广超级稻30万亩以上,其中早稻15万亩,晚稻15万亩。实现亩增产稻谷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目标。全县培训专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1000户以上,重点抓好一个万亩示范片和二个百亩核心方,辐射带动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具体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重点
2013年工作重点是扩大超级稻品种应用面积,强化技术集成创新,提升示范户科技水平、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们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一)示范推广超级稻主导品种。
农业部认定的101个超级稻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近40个。根据我县实际推广应用情况,今年全县主推超级稻品种早稻为淦鑫203(荣优3号)、金优458、新丰优22、03优66、中嘉早17号等,中稻为扬两优6号、Y两优1号、天优华占等;晚稻为五丰优T025、五优308、淦鑫688、天优华占、丰源优299、天优998等。结合万亩高产示范和百亩冲超高产攻关,继续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和超级稻生产力比较试验,以引进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新品种(组合),筛选和贮备超级稻良种。
(二)集成配套超级稻高产技术。
针对我县水稻生产关键制约因素,实行重点突破,集成推广2-3项简便实用、农民易掌握的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综合应用双季超级稻“早壮强”、水稻“三高一保”、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三控”施肥、水稻“三定”栽培等栽培技术原理指导超级稻生产,重点抓好超级稻合理用种量,培育适龄壮秧,科学控苗增穗,氮肥后移、施好穗粒肥等关键技术,发挥超级稻穗大粒多、高产稳产优势。
(三)深入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
围绕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充分利用科技入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方式,采取“省市县乡”分级培训、“参与式”培训和“室内培训与现场培训,培训技术骨干与培训种粮大户、种粮能手,专项技术培训与通用技术培训”三结合培训等方式广泛培育超级稻示范户,提高培训实效。2013年全县培训示范户1000户以上,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培训提高超级稻科学种植水平。
(四)大力开展超级稻高产示范。
在乡建立1个双季超级稻万亩示范片,示范片覆盖等6个行政村,农户2678户,示范面积1.02万亩。在乡村、对乡村建立2个双季超级稻百亩核心方。百亩核心方双季稻两季亩产1100公斤以上,单季稻亩产700公斤以上;万亩示范片双季稻两季亩产1000公斤以上,单季稻亩产650公斤以上。在示范区竖立超级稻示范标志牌,建立核心区实施工作台账。
四、工作安排
(一)方案制定(1-3月)。
按照省厅总体工作方案制定县2013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方案,筛选、宣传、培训超级稻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超级稻示范区建设地点和有关试验,开展示范农户培训。
(二)组织实施(4-10月)。
落实早、晚稻超级稻示范工作任务,组织项目技术专家组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调查了解各地超级稻生产及示范推广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与措施。早晚稻超级稻关键季节组织开展流动现场观摩,并做好早晚稻超级稻测产验收工作和检查等。
(三)总结验收(11-12月)。
项目实施完成,进行项目年度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迎接省验收,形成总结报告,提交省科教处和农技推广总站。开展项目实施成果经验交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县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县农技站、科教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管理站、良种推广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技站,负责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实施等日常工作。
二是成立县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技术专家指导小组和乡镇技术推广服务小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县种子管理站陈隆添研究员任首席专家,专家组成员由局农技、土肥、种子、植保等相关专业股站的技术骨干组成,具体人员为李雄、邓聚成、赖伍生、熊桂花、曾俊。技术专家指导小组负责超级稻品种选定,配套高产技术的组装,以及推广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制定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和项目任务的具体落实。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组成技术推广服务小组,实行技术指导员挂点连户责任制,负责本乡镇的田间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二)加强技术培训。在省超级稻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术服务,对全县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编印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和明白纸、挂图等,直接发到农户手上,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在水稻栽插和中期管理等关键时期,组织1-2次全县性现场观摩,县乡技术指导员要直接参与超级稻百亩核心区和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三)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和调动科研教学单位、推广部门、种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农科教、个社户”联合,创新超级稻示范推广机制,提高技术到位率。同时,将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与水稻高产创建、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阳光工程、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等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项目带动战略,利用好相关项目平台,发挥项目叠加效应,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推动超级稻发展。
项目培训总结范文5
关于通用建筑安全员工作总结范文 我毕业于xx建设学校。然后进入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遵守公司及所在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以下是身为建筑安全员的自己在今年的工作总结。
一、进行精心策划,建设文明施工现场
我们在学习借鉴其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总体布局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使之更加科学、合理、规范。例如,设立了安全文明施工监督岗、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式彩钢板隔离、划分了文明施工责任区、设置了施工现场流动撒水车和固定吸烟点、健全了规范的安全警示牌、制做了高处作业临时厕所以及醒目的大型宣传板。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
我们采取办培训班的方式,对专兼职安监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对安全理念、管理方式、工作思路、工作重点都有了较清楚的理解;采取办宣传板报、违章曝光专栏、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安全舆论宣传氛围,营造安全文明施工的气氛,达到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素质的作用。
三、坚持检查评比,做到奖罚兑现
在建立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的前提下,每月组织月度考核评比,每季度综合考核结果兑现奖励。在考核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而且按照奖励标准及时进行奖罚兑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安监人员也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做,比较有力地起到了促进各施工单位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的积极性。
四、硬化施工路面,搞好环境建设
为了创造一个清新整洁的施工现场,我们对主要的施工路面全部进行了砼硬化,划分了文明施工责任区。专人清扫,天天检查,使施工现场长期保持在一个高标准的文明施工状态下。
五、不断改进提高,实行闭环管理
为了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我们在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创新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每次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都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使安全工作按照达标考核的要求达到了闭环管理。
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学习已经成为职场人赖以生存的手段。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不断为自己充电,先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培训。
以上是我的工作总结,虽有成绩但是也发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我会不断总结,积极提升自己。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关于通用建筑安全员工作总结范文
作为项目上的一名群安员,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安全生产中我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受工会组织委托,代表工会履行群众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监督职能,兼职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对班组(工点)的安全生产负监督检查责任。
3.针对生产任务的特点,检查班组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随时纠正作业违章。
4.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安全健康设施是否到位,监督检点、特殊部位作业人员及各种设备、设施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监督检查班组作业环境及各种生产设备、设施是否安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或向上级报告。
5.参与并监督项目部、班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6.收集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参加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会议,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7.督促本单位按规定发放劳动保护用品,提出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建议。
总结人:
2017年第一季度安全履职总结
作为项目上的一名技术人员,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安全生产中我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施工技术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和规章制度。
2.参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批准后负责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3.主持、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从技术方面提出纠正措施。
4.配合项目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教育活动。
5.推广实行“四新”技术时,负责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
6.根据施工现场参与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总结人:xx
关于通用建筑安全员工作总结范文
年将要过去,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在这之际,回想过去的一年工作,有许多要认真的总结。在今年的工作上取得的一些成绩,是与项目经理的领导和各位同 士们的全力配合分不开的。一年的经验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工作的不足,还需要加强学习改进,为明年安全文明施工奠定基础。
项目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规模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管控
作者简介:吴增华(1963-),女,江苏海安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余东华(1956-),男,湖北大冶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7)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59-02
科级干部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公司各项业务的直接推动者和指挥者,在公司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加大“两个转变”力度,加快“两个一流”建设步伐,当前的核心工作是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来推动企业管理的变革。为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艰巨任务,国家电网公司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素质高、实力强、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将管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战略布局上来。
湖北电力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对科级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改变了以往零敲碎打的培训方式,首次尝试将大批科级干部进行集中、系统化的培养,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培训三千名科级干部,每年轮训十期,每期培训百名科级干部。本项目培训人数多,时间跨度长,开了电力企业科级干部大规模培训的先河。
在时间跨度长、办班密度大、参加人数多的情况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如何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管用的培训方案,使之在三年内只需适度滚动修订,不必做重大的调整;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办法,改进和创新培训班级管理模式,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实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前后期的学员在新知识的获得上保持统一的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一、精确分析培训需求,保证培训方案的前瞻性、科学性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是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和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正确的培训需求分析是统领整个培训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培训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为办好本次培训项目,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征求了9个部门的意见,走访了2家地市公司,搜集了分析问卷258份,对科级干部培训需求进行精确分析,最终确立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培训方案。
1.科级干部培训需求分析
科级干部培训是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重大培训项目,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科级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以以下三点为指导:首先,企业需求应优先于学员需求,企业的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明确的,而个人的需要是模糊的、波动的。其次,培训项目设计应以公司发展需要和重点工作为出发点,明确科级干部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最后,培训应立足于科级干部行为模式的转变,工作质量的提高,讲求实际效果,而不能流于一般化。
在本次培训需求调研中,调研工作组针对4种不同对象,设计出5套内容不同的调查问卷,提供了含有4个模块30多门供选择课程名称的“课程菜单”。项目设计人员通过对调研访谈信息和258份调研问卷的认真分析,研制出既符合公司需要,又能够覆盖60%以上受训者普遍选择的正式实施课程表,为形成具有前瞻性、科学管用的培训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拟定前瞻性、科学性培训方案
依据培训需求调研结果,湖北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制定了本次科级干部三千人大规模培训的方案。
(1)配置六大模块课程,匹配高端品牌讲师。根据科级干部的能力现状,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总结出基于公司发展战略需求、业务发展要求的课程设置思路,即以理论和政策为先导,以战略和管理为重点,以文化和思维为补充。依据项目调研结果,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的转型要求,人力资源部和培训中心经过反复商讨和修正,确定了宏观经济、党性修养、三集五大、管理人力、企业文化和系统思维等六个模块的培训课程。
为保证课程讲授的适用性、专业性、针对性,培训项目充分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邀请到了两岸专家学者与学员交流授课,讲师阵容强大,汇集湖北电力公司内部讲师、宏观经济学家、著名咨询公司合伙人、知名企业高管、知名高校教授、职业培训师等。
通过配置针对性课程,匹配高端品牌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前瞻性、科学性,帮助科级干部明确使命,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准确掌握公司改革创新的精髓,并将领导力渗透到工作中,以新的管理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
(2)丰富培训形式,以乐促教。丰富的培训内容需要有丰富的培训形式作支撑。为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次培训抓住成人学习的特点,在形式上进行独具匠心的创新实践。培训改变以往单一的面授课程的方式,加入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看电影学管理、成长风向标等,将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寓教于乐,使培训实施更加实效。培训期间,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活力十足的体育活动,以丰富学员的培训生活,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以乐促教。
二、完善培训实施管控,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本次轮训项目时间跨度长,每期培训人数多,培训实施管控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项目从组织管理、项目汇报、培训评估三个方面加强管控,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1.实施项目管理制,加强学员自主管理
(1)项目管理制。培训班实施项目管理制,以管理项目的方式进行培训班的管理工作,更加注重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的管理。根据培训班实际需要,培训班成立项目专项工作组,由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集成管理,组织和指挥工作组成员准时、优质地完成项目各项工作,保证项目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
(2)学员自主管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组织管理模式方面,培训班创造性建立学员自主管理模式。每期培训班中,通过自荐、竞聘等方式成立学员自主管理的班委管理团队,包括班长1名,学习委员1名,生活委员1名,主要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的活动组织、学习管理等日常工作,并协助开展培养考核工作。
此外,班级还成立了多样化职能小组,如快乐小组、宣传小组、学习小组、支持小组、纪律小组等,让每一位学员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培训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
学员自主管理制有效激发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民主、平等、竞争、分享”的班级氛围,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学员之间的凝聚力。
2.采取三级汇报体系,及时沟通培训信息
培训采取系统的三级汇报体系,即每天针对培训实施情况的日汇报和针对项目整体实施规划的中期汇报和总结汇报。培训现场负责人每日向项目组成员汇报项目实施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寻求改进和提升措施。中期汇报总结项目前半阶段的实施状况和后半阶段的实施计划,帮助项目组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管控后期风险。总结汇报汇报整个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项目成果的沉淀和项目后期跟踪等,形成培训档案,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做借鉴。
3.完善培训评估机制,强化培训效果考察
培训评估是对培训效果做出评判的过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员、讲师及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评估,客观公正地评估培训的效果,克服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确保培训的实用性,在促进培训效果落地的同时,也为湖北电力公司的培训项目管理积累客观数据与实战经验。
本次项目采用180度评估问卷、试卷测试、论文撰写等方式,对学员、讲师、培训组织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1)对学员的评估。对学员的评估是培训评估中最重要的环节。以掌握学员基础信息为起点,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进行知识测试和论文撰写,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促使学员主动学习,并将所有评估结果纳入学员成长档案。
(2)对讲师的评估。对讲师的评估采用180度评估问卷进行评估,由学员、培训现场负责人员分别完成,评价内容包括讲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以及授课期望等。这些评价结果可作为留档资料,为今后培训项目中的讲师及课程选取工作提供指导。
(3)对培训组织实施的评估。安排学员、讲师以及培训现场负责人三方对培训组织实施运用180度评估问卷进行评估。考察内容包括: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问题解决的及时性的感知;讲师课前准备的周全性与课程进行的执行性;培训现场负责人对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以及项目配合的有效性。
三、加强宣传策划和自主学习,保证培训效果的延续性
本次培训时间跨度大,办班期数多,为保证前后期的学员在新知识的获得上保持统一的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延续性,需加强宣传策划和自主学习。
1.加强宣传策划,扩大培训影响力
为提升本次培训项目在湖北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影响力,将培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和亮点、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方式方法的新经验等进行了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报道。通过公司内部发文、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制作宣传橱窗板报、撰写宣传简报、剪辑电子相册、新闻报道等多种手段,使培训有影、有形、有声、有色,在公司内部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扩大培训的影响力度。
通过宣传使没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产生强烈的向往,了解培训实施动态,使已经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跟上知识的更新。
2.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学员自主学习
以公司内部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将培训内容以网络课件的形式放在湖北电力公司内部学习平台上,实现共享学习资源,并在网站上设置答疑解惑的专区,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将课堂培训与网络学习有效结合,将学习延续至培训课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