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1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差异 原因 衔接
如何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衔接问题的产生原因
1、中小学英语教学各有侧重
中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学生英语学习严重不适应的情况。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主要通过视、听、说、读、写、玩、演等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初中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渗透语法知识的讲解,通过听、说、读、写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2、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偏差
小学英语教学实施近几年来,由于普遍开花,农村学校明显显得师资力量不足。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只是过重地强调学生的口语,而忽视了学生语法知识的积累;过重地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效果;过重地强调课堂的听课,而忽视了课后的巩固。
多年来小学英语一直作为副科对待,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仅限于今天所学的单词要会读,社会对于小学英语的评价尚未完全建立。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接轨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学前恐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无法直接使用牛津7A英语教材,只能先使用衔接教材。
3、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英语的学就会相脱离。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4、环境变化的差异
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等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声音、言谈举止等。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图文并茂,讲究直观性;而中学英语课文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不理解,以至于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5、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
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人中学后,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也基本没有了,“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光是好玩,而是负有一种责任。
6、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
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此外,环境、家庭和个人等因素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初一英语教师对具体某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如何往往不够全面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
7、中小学生因年龄性格等特征造成的心理差异
小学生进入中学,在心理上会有一系列变化。他们有自豪感,觉得自己长大了,常常仿照大人的方式去行事,并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好奇心强,但处理问题片面轻率;对学习困难估计不足但稚气十足。小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尚不成熟,而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变化阶段。小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容易满足,而中学生则不容易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远比小学生要高。
二、衔接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材内容与认知结构的脱节
相对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听、说、读的训练较多,写的训练较少。不少学生到了初一后对字母、单词拼读还是模糊不清,词汇的遗忘率较高,对单词、句子会读但不会写,甚至对学过的单词既不会读,也不会写;不能正确理解语法;有些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科学学习方法。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脱节
小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说、唱、看图、做游戏等;中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任务型教学,倡导教师对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中学老师不太注意中小学教法、学法的衔接,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生运用英语交际活动的能力不强。
(3)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脱节
小学生步入中学之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的面孔变生疏了,英语教师的面孔也变了,校园环境变了,英语教材的内容也变了。而初中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衔接,更忽视了小学生习惯行为的衔接。
三、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如何帮助初中生尽快掌握中学英语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在初中阶段打下一个扎实的英语基础,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师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要确保小学教学向初中教学平稳地过渡,初中英语教学就必须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几个方面的衔接。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教师可以经常去听小学英语课,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以便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相同相异处,以便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
2,注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进入初一后,他们依然天真浪漫,有正义感,对不喜欢的人和事会表示憎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例如竞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
4,注重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读的技能也只侧重拼读和模仿朗读,写的技能也只侧重书写规范的字母、音标和单词。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
5,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
6、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2
摘 要: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习者的正常发挥,消极情感有碍于学习者潜能发挥。本文在情感因素的六大功能及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分析基础上,提出情感因素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四种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感因素、中小学、英语教育、应用
一、引言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著名心理学家Jean Piaget曾言道,“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Arnold(1999)发现,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然而,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家长只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状态。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和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情感应用对于英语教学意义重大。
二、英语学习与情感因素的关系
(一)情感的六大功能
第一,传递功能。心理学家Alben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是单靠言语传递的。第二,动力功能。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的动力施加直接的影响。第三,调节功能。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第四,保健功能。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第五,感染功能。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施予影响的功能。第六,迁移功能。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爱屋及乌”即是指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
(二)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英语教学中发现,情感因素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的情绪高涨时,他们的学习气氛、语言表达能力等明显提高;情绪低落时,他们的理解、记忆和思考能力都会陡减。情感的动力功能和感染功能使得合理、积极、健康、良好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对学生施以正面情感的影响,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坚持思考的问题。
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需要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当老师真心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激情。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产生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三、情感因素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感因素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功能,回避其消极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推动教学活动积极化,改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推进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小学英语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组织的生动活泼,突出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可以借鉴的有效措施有:巧用电子手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幻灯、录音、录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组织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do Lets play等板块,开展说、唱、演、玩、猜、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让学生把注意力从课下转移到课上,做到“课伊始、趣味生”。
(二)开展积极评价,强化情感力量
泰戈尔曾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而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教师的各类语言都要体现尊重学生,师生平等,达到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目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功能。一个鼓励性的点头、赞许的笑容、由衷地翘起的大拇指、慈爱的抚摸、握手……都会达到互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针对“弱势群体”,教师更应该与他们加强沟通,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中问题所在。赞可夫曾说,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这会使他们欢欣鼓舞。在课堂上,多鼓励一些不太开口的学生讲英语,哪怕只会读一个单词,都要给予肯定,对回答错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尝试。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便会激发其更强劲的学习动力。
(三)师生情感交融,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很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英语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最有利于教学活动。实践表明,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当学生认为教师是他们可信赖的朋友,师生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时,学生便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极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一些建议,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告诉学生:The point is what did you do,but not what you should do。
(四)整合教学内容,发掘情感教育资源
人的情感总是伴随着某种情景而产生的,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往往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语言学习表面是单一和枯燥的,但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教师应该针对中小学生好奇心强、精力充沛的特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和展示那些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吸引其学习兴趣。一是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情感因素;二是从学生能够理解的教材中的具体事情着手进行情感发掘,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中小学生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小学英语教育应该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最终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9.
[2]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冯灵林.情感英语教学的意义与实施.江西教育,2010(6).
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3
四川省汶川中学623000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英语越来越成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对于正处在求知阶段的中国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而言,英语更显得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有着它特有的学科特点,同时也要求教师专研各个适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教材分析,让学生能真正掌握这门第二外语。本文将从中小学学生特点、英语学习状况、教材差异、衔接途径及方法、时间分配及预期效果等方面谈谈如何衔接中小学英语学习。
关键词 学生特点 学习状况 教材差异 衔接途径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用的基本上都是外研版的英语教材。这个时候的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毕竟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加上小学的英语课时也相对较少,学生对此有种新鲜感。教师若能好好把握课堂,适当的开展英语课堂小游戏,让同学们大胆参与并给予肯定和奖励,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所学的语法知识甚少,学生只要上课能认真听讲,基本能掌握本堂课所讲内容,考试也易得高分,这同时也会反过来激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学习。小学生普遍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心理,也希望自己会得到老师更多的赏识,因而老师只要稍加留意,平时上课多鼓励和嘉许,定能提拔一部分中等生,培养优生。而进入初中,学生首先在认知上会有误区,认为自己在小学能拿高分,初中亦然。但经过一两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考的分数和理想的分数差之甚远,进而会产生一种迷茫情绪,不知自己在哪里差了;另一部分同学是因为小学的基础就较差,进入初中以后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老师讲的也不愿意去听和思考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不想升学的学生认为自己学英语根本毫无用处,因而也放弃英语学习;绝大部分同学还是因为考试而学,并不是因为自己感兴趣而学。
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能普及义务教育,当然小学生也逐步接触英语,但小学生接触到的英语毕竟有限,上课老师并不是很重视,小学普遍只抓语数两科,英语课时相对较少,加上有些地方教学资源缺乏,师资短缺,存在非专业老师教小学英语的现象,这对初学者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地方小学三年英语教学频繁换老师,学生要不断适应各个老师的教学风格,迫使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有效学习英语的方法,掌握的知识也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框架结构。进入初中后,首先学生要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个人风格,这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初中教材更注重语法知识、英语发音、单词拼写、阅读、听力、写作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课程量的增多,作业相应增加,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加深等等都使得一部分学生倍感吃不消。英语单词记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英语单词又是学习英语必备的条件之一,学生普遍存在单词记忆不牢,记不住等问题。初中英语语法也是必修课之一,语法知识讲解时又单调乏味,使得平时爱学习的学生上课也精力不集中。以上就是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状况。
在中小学教材选择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小学选用的是外研版教材,此教材注重的是语法单词训练;而进入初中以后,选择就多种多样,有北外出版的,有人教版的,也有外研版的等等多种教材。当然各种教材都有其优劣,若要更注重中小学教材衔接,那么建议初中继续使用外研版教材。只是在多数农村学校中,外研版所学知识难度更大,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高中接轨,语法知识增多,相对农村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学习外研版的教材会更吃力,要求老师和学生所花费的精力也更多。而初中人教版教材在知识编排上更注重英语应用,学生自己操练部分增多,语法知识减少,内容减少的同时考试却没有变,仍是考语法和词汇较多,交际运用偏少。因而人教版教材需要任课老师付出更多的心思去补充考点,同时也要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让同学们在生活中用到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英语的教学无论从学生特点、学生英语学习状况、以及教材的选择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如何衔接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衔接途径及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1.习惯成自然
从初学英语开始就逐渐培养他们说英语,练习英语的习惯。有英语早读的就尽量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语单词及课文,可以挑选成绩好的同学领读或教读。小学的课时有限,那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上几十分钟,让学生们多说英语,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同学之间相互操练。这样做是希望学生能逐步养成这种语言意识,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2.认知决定学习态度
要学会分析学生学习心理,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劝导学生让其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意思。要逐步消除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恐惧以及厌恶,抓住初学者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教会其记忆单词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学会学英语。
3.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状态
首先学校大环境最好能有一个最佳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尽量安排专业英语老师授英语课,学英语要从语音开始。在学校内部,可以不定期的组织英语沙龙,供学生之间交流英语,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口语,让他们觉得学英语是有用的,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另外,其他一些活动,如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单词竞赛,英语语法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等,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位置编排上,可以让一个成绩好点的带一个差生,带动学英语。
4.英语学习内容的过渡
从小学开始,先26个字母,要求学生必须过关掌握,另外音标也要求学生一定过关,尤其是字母和音标之间的区分。一步一步,再要求学生记忆单词,并教给一些单词记忆方法,如音节划分法,形象记忆法等等。另外英语书写,尤其是26个大小写字母的书写格式也比较重要,必须从小学开始练习并纠正。适当涉列一些简单的语法,让学生心中有语法的概念。
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学习起来视其学生特点,学生努力程度等多方因素来决定学习成绩的优劣,因此如何让有一定基础的小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得更轻松容易是我们教师共同的责任。
?
参考文献?
[1]李文杰;;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有益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2期?
[2]孙小妹;;新课程中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年06期?
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4
一、造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1.管理方式
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方面的态度与方法不同。小学教师态度较柔和、亲切,大小事务都抓在手中,平时对学生表扬多,批评少。即使学生犯错,教师也会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入初中之后,初中教师不像小学教师那么手把手带着学生,很多时候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而且初中教师由于面对的课务压力和升学压力都比较重,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显得比较生硬、严肃。一旦学生犯错,更多的是直截了当地指出错误,勒令改正。从小学的保姆式教学模式到初中的主动式教学模式的转换,使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由此产生学习松懈,成绩下滑等问题。
2.教材教法
中小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无论是知识程度还是能力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学教材内容偏生动有趣,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新增词汇、句型及知识点不多,课时安排也较充裕;英语教师着重从视、听、说三方面入手,结合小游戏、情景小对话、英语歌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简单交流的能力,课堂氛围轻松活泼。
3.评价体系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由于教学目标、要求不同,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小学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英语教学还是侧重听、说、读等口头表达,笔头的考核内容以基础能力为主,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初中教育由于中考的压力,更侧重应试,考核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内容除了基础知识以外,还有部分能力要求,一下子拔高了很多,对于在小学阶段英语学习马虎的学生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大难题,所以也导致了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生活、丧失学习信心、成绩下滑等问题。
二、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难问题的主要途径
1.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一是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师相互听课,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任课教师,要做到熟悉这两个学段的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教材的异同之处,以便更好地融会贯通,找准衔接点,制定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做好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二是组织有经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结合中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将小学英语的内容和重难点,包括词汇、句型、语法等,按照初中的基本题型编写衔接过渡教材,供小学六年级或初一学生使用,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接下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初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衔接过渡教材的使用,来了解、掌握和判断所教学生的英语总体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把握英语教学中的难易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避免学习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损的现象。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
从教师的教来说,小学英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例如英文字母的规范书写,语音语调的准确到位等,教师应加强指导,及时纠正。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录音学单词的基础上,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并能背诵一些简单的单词与句型结构。到了高年级就应适当增加读、写训练,以拓展和深化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向初中英语靠拢。此外初中英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情绪,少批评说教,多表扬鼓励,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易满堂灌。讲求教学艺术,教学语言做到生动风趣、简短易懂。还可以沿用小学阶段一些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如开火车回答问题、学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升入初中后学习中的心理障碍,顺利完成过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心理,所以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不光要让学生“学会”,还应让学生“会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小学到初中的平衡过渡。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英语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鼓励学生大声朗读与背诵;(2)培养学生预习单词和课文的习惯;(3)引导学生上课积极大胆发言、认真做好笔记;(4)督促学生独立自觉完成作业;(5)指导学生及时进行复习巩固;(6)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对待考试。
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5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材 教法 分层教学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任教过几年初一英语,初一新生的特点是:上课气氛活跃,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好,师生感觉都很好。可是,随着知识的深入,问题就出来了:语音、语调较混乱,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课堂用语贫乏,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等等。为此,怎样教好这些学生,使初中新生顺利完成学习过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教材、教法的异同,搞好教学衔接。
以前,初中英语是起始教学,一切从零开始,教师只要熟悉中学教材,钻研中学教法就行。现在由于小学已开始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对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有所了解。所以,首先,我专门去小学参加了听课等教研活动,发现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口语,而忽视了学生语法知识的发现;过分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效果;过分强调课堂的习得,而忽视了课后的巩固。同时,我找来了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全套教材,认真学习钻研。发觉从教材编排体例来看,小学英语教材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而进入中学后,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我又认真学习小学及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研读并分析小学及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衔接。
1.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我提前专门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和方法。在正音的同时,归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并按读音规则将小学所学过的词汇进行归类,编印《英语词汇表》。同时还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在初中教材中即将出现的新词汇,在归类中有机地复现,使学生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读音规则,记住了单词,还了解了词的基本用法,从而为进入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归纳选编课堂用语,做好听说训练的衔接。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以讲英语为主的课堂教学,我归纳、总结、选编一些课堂用语,印发给学生,供他们练习、运用。这些教学用语均按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说英语,学会用英语表达,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懂,学会这些课堂用语,从而为他们尽快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3.用观察、比较法找规律,做好语法教学上的衔接。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较多的句子,已接触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根据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观察力、概括力有所发展的情况,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语言现象、通过句子比较等,让学生找出语言规律和语法特点,这比直接教授学生语法知识要深刻得多。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培养主动学习方面进行衔接。
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主张“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外语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交际性原则。刚刚小学毕业踏入初一的中学新生,他们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授课,要求学生做同样难度的作业,这样既伤害了后进生,又耽误了优秀生,渐渐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是最佳选择。我在班级中制定多层次教学内容,实行多层次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制定知识点和基本技能较高的内容和要求,以交际法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借助多种媒介辅助教学,培养他们的四项技能。对于基础较弱、接受和模仿力较慢的学生,课堂教学内容适当降低难度,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不同的要求,留不同的作业……使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激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创设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他们在英语课上踊跃发言,大胆实践,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均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三、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
初中生的心理还不健全,自尊心极强。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学生情感,做到:不急躁,不训斥,多鼓励,多表扬,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知识的输入而融入了人的情感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我在授课时,表现得自信、热情,努力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处在生长期的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输入,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平时生活中,我关心爱护学生,在2011年年初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一份个人档案,内设学生姓名、生日、爱好、习惯、家庭成员等,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和学生产生了感情。学生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自然对英语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哪怕是细微的进步,我也毫不吝惜地进行表扬。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中小学英语教学范文6
1、教学目的
早在80年代初,我国很多地区的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但当时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师只知道小学开设英语是形势所需,却不知道小学生通过三年的英语学习应该打下什么基础,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不知道小学之后学生应该怎样继续学习英语。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浙江省教育厅推出了《关于积极推进我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在此意见中,明确提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小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使其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学习英语,丰富他们的社会生活经历,开拓其视野,树立他们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小学英语教学必须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和运用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使学习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并获得一定的英语感性知识,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基础。
2、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儿童发展接近英语本族语语言和语感的最佳时期。这是由这一时期的儿童身心特点决定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可塑性强,活泼好动,爱听爱说,而且善于口头模仿。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门教师能做到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尽可能地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在英语课堂上学得轻松有趣。主要有情境教学法、游戏活动法、交际教学法和第二课堂教学。
不容否认,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也不是事事尽如人意。许多教师都意识到小学英语教学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就是必须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但是,在教学上即还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在强化听说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读写方面最基本的训练。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有把学生智力水平“低龄化”和“弱智化”的趋势。在对学生活动的反馈上,有的教师比较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纠正语言错误。殊不知,这种有错必纠的做法往往是最会挫伤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当然,还有些教师只看重形式上的漂亮、热闹,仅在直观兴趣和表演上下工夫,没能设法帮助学生记住英语,学到英语。这于小学英语教学是很不利的。
此外,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的最佳时段。教师如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渗透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言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3、教材
现在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小学英语教材,目前在我省各地使用的教材也不下10余种。这些教材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中国人自编教材;一类是中外合编;再一类是引进教材的改编本。据使用的教师反映,这些教材是各有利弊。中国人自编的教材一般比较符合教学实际,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活,语言不够真实、自然和地道;引进的教材语言材料较真实、自然,方法也较活,但一般比较难,反映中国文化的少。中外合编的教材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选择教材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以百花齐放。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来自不同小学的学生汇集于一所中学,由于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些都已给中学英语教学带来困难。这一棘手的问题已十分迫切地摆在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面前。
二、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目的
九年义务制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这个角度,大家不难看出,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上对教学目的中有关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要求与小学是完全统一的,都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一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学生才会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逐渐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而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严峻的问题,即是初中生经过小学几年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如刚开始学习英语时那么高,对英语的好奇心也不那么强烈,再由于某些教师一成不变的教法,课堂气氛的平淡死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容易转移和中断,学习意志不坚定,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导致英语成绩的下降。由此看来,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围绕大纲教学目的中的“培养兴趣”展开。
2、教学方法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目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们也基本转变观念,首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活动式”模式。
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已趋向一致。伊·阿·凯洛夫说过:“教学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教育的参与者和承担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You may take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活动化,情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归纳起来,不外乎有这么几种,演讲会话型、情景型、操练型、层次型和合作竞争型。通过这些教学程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也还存在着种种弊端。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即使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许多人往往还只是注重研究如何“教”。换句话说,他们更注重学生的有意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无意学习或自然学习。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种表现:
教师过于强调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背诵,过于要求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理解。这恰恰是违背初中学生的记忆规律的。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对语言规则的理解,而是大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活动。 转贴于
还是有教师不以学习为中心,不用教具或用得很少。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讲到底。过多地要求学生机械朗读,教学过程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
忽视初中生与高中生或成人不同的一些心理特点:初中学生较喜欢表现,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事情喜欢刨根问底。教师若不对这些心理特点加以保护和鼓励,自然会削弱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好奇心。
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第二课堂的建设。这一点与小学形成鲜明的对比。初中各学校名义上也都有各种兴趣班或兴趣小组的设立,但碍于升学压力,这些班或小组渐渐地都转形为各种学习活动,仅仅是课堂教学在课外时间上的一种延续,对学生毫无兴趣、乐趣可言。
三、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关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研究“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衔接主要是指知识体系的衔接,如语言、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的衔接。只要小学英语教材没有统一,甚至在统一的情况下,已学内容的不同或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衔接问题必然存在。目前,我们应更多地从广义角度去理解中小学英语的衔接问题。从上述的现状分析来看,它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衔接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效的学习策略;衔接正确的语音、语调、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此,笔者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密切关注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表明,评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下,往往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某些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对英语不再有很强的好奇心,兴趣受到影响这一普遍现象,初中英语教师应采用各种手段,使学生对英语有持久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激励艺术,正确评价学生,使其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兴趣,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介绍补充读物,开阔眼界,加深兴趣。
英语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脑力劳动。初中学生如果只有对英语的兴趣,没有学习英语的坚强意志,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一般地说,意志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决心、信心和恒心。“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般而言,初中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意志较为薄弱。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意志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教师,要清楚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意志不坚,易于退却者,则应采取鞭策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他们取得进步,稍有松懈时,应及时给予提醒。
2、密切关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改变
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在继续课堂教学生活化、游戏化、交际化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教学具有使小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习惯的使命。尤其在书写和拼读方面,要使小学生刚一接触到英语时,就给他们留下正确的印象和方法,通过各种练习手段,慢慢地给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从初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看,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做好衔接,必须了解学生。在小学生进入初中时,初一接班教师应该向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并要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以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教学要求。
(1)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彻底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教学多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电脑等,运用了现代化科技成果,发挥了声、光、电、形、色等多重元素的功能,充分调动了视、听、说、手、脑等多种官能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维、记忆、联想和反馈,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增加英美文化背景教学。新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材,还要仔细琢磨课文所反映的英美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文体增加类似的材料,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英文广告、报刊文摘、歌曲欣赏、人文地理、名著欣赏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精选各种体裁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名人逸事、广告文艺等,学生对内容新颖、可读性强的文章兴趣非常浓厚,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4)增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形式有话剧、小品;值日、演讲与辨论;朗读、背诵;学唱英文歌;英语角;影视欣赏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把趣味、游戏、音乐、美育和情感带进课堂,达到陶冶情操、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