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校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校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两极分化;小班化;学习兴趣;个性差异;团队意识

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都认同随着年级段的升高,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大班化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得不到关注,导致灵敏度不是很高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肯定,从而陷入一个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中。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区别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育,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隐藏在其后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变革,它能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使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话,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缩小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程度。

一、刨根问底――揪“病因”

基于对小班化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在学期初,我采用了问卷法对六年级三、四、五班学生共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也是对教师的反馈调查,看看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否适应学生,能否适应教材,学生是否喜欢,这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关键,反馈意见大致如下:

(一)45%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也喜欢英语教师。

(二)上课时教师更关注的是那些发言踊跃的优秀生,对于不举手的学生关注甚少。

(三)优秀生发言积极,成绩优异,得到的表扬与鼓励更多。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偶尔得到老师的鼓励。

(四)教师上课的手段不够丰富,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有某部分可上可下的学生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不看好他们,而教师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不能时时刻刻关注他们,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于是到了高年级之后,英语学习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对症入药――“剂”

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它以“个性化教育”为根本,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特征的“适应性”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学生的社会性素质相统一。

(一)小班化教学,师生间距

小班化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教师空间增大,使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讲台上,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来回走动于教室之中,穿行于学生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和每个学生接触,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间情感纽带的力量,进而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和谐。

(二)小班化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更是如此。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多数学生学英语一开始由于新鲜好奇,积极性都很高,但随着词汇量和语法点的增加,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学思想。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少,教师能关注到的面相对就较广。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困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欣赏,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喜欢老师,爱学英语。

(三)小班化教学,个性差异

21世纪的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有效进行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是其必然选择。现在的老师一个人带四五个班,每班人数五六十人,老师对每班所授内容都很难分清,当老师对学生不了解,老师很难叫出学生的名字时,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空话。

整体班级授课制已有三百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防止英语学习两极分化,小班化教学是最有效的手段。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小班化教学必将更现实、更普遍。

参考文献:

卫校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学习;思维对话式教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积累及其应用能力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也有着显著影响。但是在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应有的发挥。因此,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针对小学数学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思维开展有效探究。随着我国的新课改实施,在教育这一领域上也得到了多方面革新,社会上对小学数学学习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以分组学习为基础,进行思维对话式教学是主要通过教师,其次通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们实际的解题能力。接下来,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开展对这一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

一、 以分组学习为基础的思维对话教学方法的相关概念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分组学习。顾名思义,分组学习就是有计划,既有“度”又有“阶梯”地引导学生自行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再之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在教师和学生间公布,再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总结教学成果,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总结。也就是说,所谓分组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来组成不同的学习合作小组,同时把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来以学生学习规律为依归,促使学生们能主动探究学习。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地运用思维对话,也就引出了这一概念。

所谓思维对话,重点在于要开展对话,更在于开展对话必须有思维含量以及深度。我们开展的思维对话形式主要有:师生和文本间对话、教师和学生间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话以及学生本身自我对话。通过这三种对话形式,无论是教师和学生,还是学生和学生,都是以知识基础、教材文本以及教学标准为依归,以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来不断开展学习,开展改造,从而来形成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学生要彼此倾听,同时理解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展互相间的学习,从而促进共同的发展。

对话式教学,它不仅是科学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将知识观、教学理念融到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从而极大地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如何开展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生态课堂更能够适应新的教学需求。生态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能够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使师生思维更明晰,能够促进彼此间的交流表达,并丰富课堂生活。小学数学的生态课堂操作中等在于通过问题诱导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方法,从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有效设置题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同化、顺应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方式或途径。同化是认知结构在发生量变,顺应是认知结构在发生质变。我们就是要通过不同情境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有效理解问题,以得到知识同化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来开展分组式学习的思维对话,首先教师要精心地创设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合理地创设情境,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沉闷课堂变得活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以引导学生们积极探讨,从而让他们通过真切的体验爱上数学这一抽象学科。尤其要注意,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情况,以便让学生们产生共鸣的效果。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见有效问题的设置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一我们要应用到尝试练习法。要让学生们通过预习了解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设置的问题与知识点的共通性,以实现知识点的有效对接。

2.通过思维对话来促进自主探究,有效解决问题

教师与学生们的对话是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重点,能够启发学生们进行思考,从而活跃学生们的思维,以便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某学校教师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有更直观形象的理解,设计了一个“分香蕉”的情境问题。这位教师先问一个学生:“看,老师手里有三个香蕉,要奖励三位同学,告诉老师,应该怎么分呢?”这位学生答:“一人分一个。”教师又问另外一个学生:“那现在老师要奖励六个人,但还是只有三个香蕉。该怎么分呢?”这位学生沉默了,其他的学生有的在摇头,有的在思考。于是这位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们自主形成几个讨论小组,合作探讨分配方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回答:“对半分就行啦!”通过这种思维对话,学生们加强了对知识点的个形象化理解,也觉得数学这一抽象学科更有趣了。

3.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最后,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总结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吸收。要注意,教师的总结可以采用丰富的形式来形成结论,既可以通过打比方来帮助学生来形成新知识结构,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们的思维对话交流来形成结论,切忌“一言堂”。

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梳理、归纳零散的感性知识时,要通过学生们的自我思考,形成为规律性的理性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我们的教师要牢记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学以致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以分组学习为基础来有效运用思维对话式教学方法,对拓展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时展,我国新型教育逐渐呈现生机,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积极应用分组合作的学习策略,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这是教育者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笔者将继续努力探究,以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通过创新应用分组探究教学,为国家不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盖维秀.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3(18).

[2]徐进娟.“对话”让课堂更精彩:浅析“对话式”授课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23).

卫校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游戏教学

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及弊端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教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部分幼儿园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和社会揠苗助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身心及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渗透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有的幼儿园在中班尤其是大班的教育中,以智育为主,以“教学”代替“保教”,以“知识的积累,行为的规矩”代替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这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

(2)嫁接小学主要课程资源。有的幼儿园将小学的算术、拼音、英语等课程嫁接至大班甚至中班,占用大量的时间教授孩子加减法、拼音书写、英语记诵等,轻视了幼儿基本的必需的游戏活动。

(3)采取小学分科教学方式。有的幼儿园采取分科授课的方式,每周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的,幼儿的游戏、自由活动、体育锻炼时间都被无情挤占,有的甚至回到家后仍要完成书写作业。

(4)采用小学“传授”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帮助幼儿反复背诵加减乘除口诀,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倒背如流;有的教师教幼儿认识生字,要求每一个幼儿认识的生字必须达到一定数量……这些都会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

(5)借用小学评价标准。有的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作业、制作、绘画等评定等级,对幼儿的写字、算术作业打分,有的还对其进行期末考试,发放成绩报告单给幼儿家长。这种“小学化”标准评价严重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6)引入小学纪律管理规范。有的幼儿园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要求幼儿挺直腰板端坐,不准随意走动,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幼儿被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这就会异化幼儿的生活,压抑幼儿的主动性,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1)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获取知识,进入人生。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2)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21世纪的建设人才必须富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而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种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幼儿,或是幼年老成式的“小老头”,或是俯首贴耳的“小绵羊”,或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难以承担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3)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进入小学后,应学的知识已经掌握,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再学甚至会感到厌恶。久而久之,幼儿便养成了松懈、散漫的习惯。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孩在幼儿园把一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了,进入小学后学习成绩一直是班上前两名,升入二年级后学习成绩竟然跌到班上的后几名。而一些小学教师,看到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某些知识,课程进度加快,在幼儿园没有被早期学习的孩子就需要额外补课,从而使得这些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三、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杜绝小学化倾向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能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有目的的、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是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的最佳途径。

(1)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实现幼儿教育的优化。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精神,幼儿教学要以游戏为主,教师可通过游戏使其大脑的潜在机能得到开发,幼儿教育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阶段,身体发育和技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规程强调保教结合,把游戏放在第一位。没有游戏的幼儿园不是真正的幼儿园,不会指导游戏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陈鹤琴先生曾说:“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得到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课程的主要内容。

卫校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童话;小学语文教育;意义

童话是世界文学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是所有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藏,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童话越加散发着耀眼而又温暖的光芒,童话中充满了童真童趣,以诙谐幽默符合儿童思维方式的带有幻想色彩的方式讲述奇幻故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阅读要求定义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指明“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为指定阅读文类。童话受到了新的重视,甚至将许多篇目的童话列入了小学语文教材。

一、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话是指符合儿童思想方式并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童话一般传承于上古时代的神话或传说,经过人们后期的想象编制而成,也有很多是起源于民间并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还有一些是特别的人撰写的童话,像中国非常有名的郑渊洁,童话的来源渠道非常广泛,但具有很多相同的特点。童话一般都是运用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视角,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赋于幻想性,带有奇妙色彩,在故事的结尾处大多能总结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童话丰富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是为了实现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整体教学目标,依照一定的内在结构将知识组合起来的知识体系,童话本身就是依照孩子的视角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童话的就是为了儿童服务的。由童话的内在属性决定了,童话更加的贴近儿童的心理,更容易满足儿童的需要,更受孩子的喜爱,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添童话可以快速的吸引孩子的眼球,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到书本上的内容上来,让孩子快速的融入课堂。

2.童话是小学语文课堂外的主要课外读本

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低,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而语文的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中的补充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的阅读,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感知能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实践证明,凡事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都是善于阅读的学生。因为童话比较生动,故事性强,深受儿童的喜爱,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在小学阶段童话是重要的课外读物,三分之二的故事都是童话。

二、童话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童话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起到引导作用。童话是小学生最形象生动的教科书。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会受到童话的洗礼,在学生洁白的情感世界中形成一些对世界模糊的感知。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根据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要求,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将童话放入语文课本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是非常有好处的,十分的符合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1.童话促使小学生自我感情的自我提升

儿童阶段对外界的感知度很模糊,但是通过童话小学生可以对社会对人生有一个最初步的感知,初步的认识社会是进一步适应社会基础,小学生在童话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模糊的感知许多人生的道理,例如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小学生通过童话的阅读,了解了很多人生中的道理,这些道理促使小学生自我情感的提升。

2.童话令小学生拥有健全的审美情操

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人,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都是相同的,因为大家所共同追寻的都是“美”的东西,这种美是不分国界的,正是因为这种“美”才能让音乐、艺术成为人人都喜爱的事物。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儿童文学都应该是“美”的,童话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例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里的阿里是勇敢、善良的,他忍辱负重,经历了种种考验,一直都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这种精神感动了许多读者,号召小学生向阿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了小学生什么是美,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向阿里学习,令小学生在阅读童话的形成了健全的审美情操。

3.童话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童话的世界大多都是天马行空的,在童话的世界里,有狡猾的狐狸,有温柔多情的花猫,有贪婪可恶的饿狼,有勤劳勇敢的小猪,不仅这些小动物都具有自己的思想,连一些花花草草都有自己的都成一片的天空,在童话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一支笔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在你不知道的深夜笔可以和橡皮产生激烈的摩擦,在小学语文中添加童话故事,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对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它是创造力产生的基础。在低年级教学中,童话的存在鼓励了小学生积极的想象,引导他们由模仿到创造。童话尽量多地为儿童提供想象的情境和表达幻想的机会,并保护和扩展他们想象的空间,对于他们想象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童话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首先,童话让教师更加的了解学生。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的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早已丢却了孩子般最纯真的心,在教材中添加童话,迫使教师不得不潜下心来仔细的阅读,通过对童话的研究,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加彻底的了解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对自己过去的回想更加了解现在孩子的心理。

再次,童话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站在台上讲,学生坐在讲台下面听,童话在语文课中的存在则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童话内容,引导学生和文本慢慢靠近,让学生边读边切己省察,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却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正是由于童话的介入才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总之,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脊梁,为了更好的培育多元化人才,我们要将童话和小学语文完美的结合起来,筛选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童话,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童话在小学语文中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萍.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J]. 魅力中国. 2010(13).

卫校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校园,景观,规划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改革发展,高等院校市场化是一种必然,大学的办学理念也从纯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中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目前,一大批新的校园与校区正处于规划或建设之中,新建、扩建、改建的校园以及“大学城”不断涌现,掀起了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校园景观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性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建设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必须对现代大学的内涵有充分的认识,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制定明确的规划理念,并在规划、设计、建设中自始至终都贯彻这个理念。下面从一个实例来讨论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在实施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景观设计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南二环东端,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路南段,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学院占地面积六百多亩,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本部三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风格别具。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公寓楼、图书馆、餐饮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室内外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实训基地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是典型的旧工业区改造的成功实践,该规划是尊重原有自然条件及产业历史,结合新的功能进行开发设计的。其改造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既保留了原厂区有价值部分,又注入新的活力,使传统意义上的厂区改变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和实用的大学校园。它用旧车间改造成了教学综合楼、教务楼、学生食堂等特色建筑,校园建筑的主要色调为灰、红、橙、蓝,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整体相协调相融入,不仅保留了陕钢的工业现状和文化还使建大东校区成为别具一格的大学校园。

2.1特色景观节点

校园依据原有的陕钢工厂现状,在综合考虑了功能布局、道路结构、绿地系统和空间环境等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设计手法,创建一个特色鲜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1.1西入口和中轴景观

从西入口进入,场地的北部是一片1公顷见方的开敞绿地,大片的绿地可以起到清新空气,增加空气湿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小气候的生态作用。它营造了学校的氛围的同时,配以小品和绿化,也增加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锻炼和休闲的场所。师生可在弯曲的园路上散步,在草地上晨读娱乐交谈等,绿地中的各种植物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自然知识的极好条件。绿地进行了微地形的处理,形成了活跃的地形变化,丰富了造园要素和景观层次,增添了趣味性。

正对入口的主干道延伸向远方,在保留的原始高大行道树的烘托下,增加了学校的历史感,远处改造过的旧厂房也可以隐约显现,使人产生浓厚的时间质感,同时伸向远方的林荫道和建筑给整个校园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文化感,沿着林荫道两侧,景观、建筑序列逐级抬升,寓意着学校师生踏踏实实,逐攀高峰的进取精神。

2.1.2主教学楼庭院景观

位于两座教学楼中间的这块狭长的地带,功能作用就是连接宿舍楼、教学楼和公共服务设施(图书馆、食堂)的交通纽带,该庭园景观的平面展现出了几何的拼接美感,结合主教学楼出入口的位置,用不同级别的道路与之结合,有效的解决了交通、交流和观赏的问题。同时具有动感的造型成为了校园精神的象征。几条横穿于草坪的石板路方便一二号教学楼间的通行,同时又防止草坪被践踏。该区域植被种植较少,使得视线通透,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到景观全貌,还在主要的分叉路口处设置了景观视点角度,使整体景观效果佳。但是由于管理问题,庭院内的景观设施受破坏比较严重,这将严重影响师生对学校的满意度。

2.1.3宿舍楼中庭景观

宿舍楼中庭景观是建大东校区的又一个重要节点,是4号教学楼和11号宿舍楼以及12号宿舍楼所维和的综合空间,即师生们常提到的“天井”。这里是联系几个宿舍楼与教学楼的交通要道,并且兼具休闲娱乐作用,成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较频繁的外部空间。该处景观是以多种几何图形拼接划分,并形成各种不同的的功能区。“天井”中的植物分别以单独、排列、阵列的方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景观,丰富了观赏性。该处铺装又是一大亮点,通过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铺地材料划分了空间界限,在人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暗示,达到空间分割及功能变化的效果。

2.2绿化及人工景观

2.2.1 绿化设计

本校区的绿化设计是在保留原有厂区的植物、高大乔木等的基础上添加了校园应具备的学习交流、宿舍楼及教学楼间的空间绿化植物设计。校园中的绿化设计应发挥它的生态性和功能性,使之最大限度的改善环境和考虑到校园特殊环境的需求。种植群落应注意层次搭配,上层大乔木应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以保证夏天的树荫。中层乔灌木应以常绿阔叶树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应是耐阴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

2.2.1 硬质铺装及景观小品

该处景观绿地内部运用了卵石、石板等作为道路的铺装。卵石在草坪间铺成的小路活泼轻松,增添了景观的趣味性。规则的石板铺装融合在自然状的草坪中,缝隙也伸出小草,配合周围的各色植被,使人精神愉悦放松。但石板铺装的弊端就是石板间的缝隙,人在上面行走,脚很容易陷入石板间的凹陷处产生摔倒的危险。

景观石和自然木头座椅是此处的别具一格的景观小品,它们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的美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人赏心悦目。还有用陕钢特有的零部件作为小品放置在草坪中,延续了陕钢厂特殊的文化精神。

三.总结

在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学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应区别于城市建筑景观,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责任。良好的校园景观给在校师生一种奋斗的感染力。大学校园景观整体设计应努力体现大学精神,将设计理念融入景观之中,通过对它的物化,具象的形态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卫校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which make the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easily lead to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H). Method According to strict diagnostic criteria, screening out of 271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for the study. Based on a merger of GH,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nivariate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multaneously observed in seven areas, and collect relevant data for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seven factors, which is a risk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easily complicated by the GH.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cerebral hemorrhage site, cerebral hemorrhage causes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GCS score was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of GH.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erebral hemorrhage site, GCS score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of GH.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bleeding causes bleeding, the bleeding site and GCS scor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judging the possibility of concurrent GH.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the sizes of bleeding, the site near the thalamus, brain stem and other limbic system, and lower GCS score is more likely to lead to GH, so PPI should be actively used in advance to treat or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GH while it coul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patients.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isk factors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系统一种严重的疾病,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预后较差;Cushing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出血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48.3%,死亡率高达87.9%[1]。因此尽早识别和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的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GH)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在神经外科住院的271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GH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认识和防治GH,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27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8例,女93例,年龄23岁~82岁,平均58.86±10.57岁。

1.2 研究方法

1.2.1 入选条件:脑出血经病史分析、体格检查及头颅CT检查确诊。并排除近期有消化性溃疡活动或出血者;正在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甾体类药物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肝肾疾病者。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而言,脑出血原因、脑出血量、脑出血部位、GCS评分,尤其是后两者是判断GH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重要因素,应引起充分重视。尤其对于有其他心血管基A疾病,出血量较大,出血部位靠近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或GCS评分较低者,尤其低于8分时[14]或需要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都可预防性使用PPI制剂,可防止GH的发生,阻止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唐莉,张蓉,李沛等.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83-2884.

[2] 徐敏,聂时南.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研究现状[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5):455-457.

[3] Cushing H. Peptic ulcers and the interbrain[J]. Surg Gynecol Obstet,1932,55:1C 34.

[4] 林金峰,聂时南.应激性溃疡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5):468-471.

[5] 钟天安,王建奇,姚鹏飞等.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防治与胃肠道感染的相关性及对策[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8):823-825.

[6] 范丹,蒋蓉,谢先丰等.围术期奥美拉唑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0):863-865.

[7] 刘敬花. 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D]. 山东:山东大学,2009:29.

[8] 杨君,解建.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35-1038.

[9] Chan KH,Mann KS,Lai EC,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after neuroGHrgery reGH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J].NeuroGHrgery,1989,25(3):378-382.

[10] Sansing LH,Kaznatcheeva EA,Perkins CJ,et al.Edema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orrelations with coagulation parameters and treatment[J].J NeuroGHrg,2003,98(5):985-992.

[11] 黎宏斐.急性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70-72.

[1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