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师范生毕业论文

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1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9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9.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9,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9,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2

一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教育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教学管理——缺乏一套全程跟踪、可操作性强、符合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特点和需要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

目前,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措施力度还不够。已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3]。每年我校教务处会定期召开毕业论文工作会议,从宏观角度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严格,目标明确。各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布置会上要求严格,但缺乏认真检查,缺乏督促师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全程跟踪管理监控体系。而且各学院、各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完全按照学校整体安排统一执行,很难满足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指导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偏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毕业论文工作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近三年来,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与学生数比例维持在1:5左右,即平均每位教师指导五名左右学生。然而,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业绩量考核逐年加大,大多数指导教师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学生做毕业论文时间相对集中,致使指导教师指导任务重,精力有限,责任意识淡薄,学生又不愿主动学习,导致同一个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进度基本相似,大体框架基本一致,缺乏创新性,与目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术素养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背景下,学生普遍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关系不大,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开始就抱着应付的态度。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第十周开始到第八学期。那时恰好是学生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学生由于招聘会、考研、考公务员等经常请假。学生实际工作量小,调研不充分,实验数据缺乏完整性,文章的可信度低。甚至有少数学生采取抄袭、拼凑或网购论文等手段蒙混过关[4]。同时,由于平时缺少积累,学生学术素养普遍较差,集中反映在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差、思维逻辑不严密、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差、书写格式不规范等。

二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改革与探索

(一)构建院级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系和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监控体系

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研究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毕业论文工作进程。学院采用“院领导研究所所长督导老师指导教师辅导员/教学秘书/教务员”五级管理体系,构建以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论文督导小组、毕业论文管理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督导老师和学生毕业论文联络员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对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督导与监控管理。重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各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功能。

(二)设计生物科学类毕业论文模板

为了规范管理,统一格式,在参照学校毕业论文模板的基础上,结合生物科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细化各项指标体系和格式要求,对一些细节问题,如字体字号、段落间距、图表公式编排、参考文献著录等格式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在毕业论文模板上做好批注,给学生作统一说明,设计出符合学校要求的生物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模板,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就近几届毕业论文的浙江省抽查和校外专家评审结果显示自制毕业论文模板在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方面效果明显。2008届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届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在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工作中获得同类专业第三名的好成绩,2010届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荣获全校第一的好成绩,2011~2014届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规划化管理模式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三)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

为了加强规范学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小组,由各研究所推荐人员组成,主要协助研究所所长管理好本研究所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主要督促学生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论文相应内容,把关毕业论文格式并给学生作毕业论文提供咨询和帮助,也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特别是缺少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的青年教师提供建议和帮助。学院自2008届开始就已建立毕业论文督导老师联系制,给每位学生配备毕业论文督导老师,从而加大了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力度,确保全程跟踪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四)通过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提升学术素养和技术规范

生物科学类专业开设有毕业设计指导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扎实掌握技术规范,提升学术素养。在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课堂中已进行初步尝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课程教研模式改革有一定成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语言基本功、思维逻辑、外文翻译和文献检索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书写格式也更加规范。本次教学改革以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为实验对象,以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为对照组,分别统计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经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化初审通过率明显高于2013届生物技术专业学生,x2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五)启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批次答辩

为了缓解考研、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冲突,规范毕业论文进程安排,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学院对毕业论文答辩采用了分批次答辩方案。对于不考研的同学要求于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对于考研的同学可申请第八学期中后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我校生物科学类专业从2012届开始实施分批次答辩,从2012届至今已经开展三届分批次答辩,此种答辩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六)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

我校已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中,教学工作量可以代替部分科研工作量要求。学院层面拟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将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纳入到学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中。同时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也作为教师评定其他教学奖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学院还从学校拨付给学院的教学业务经费和创收经费中提取毕业论文专项经费,制定相应的支付标准,支持毕业论文工作,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积极性,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一系列促进毕业论文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措施共六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生物科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过程。根据生物科学类专业的特点,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研究探索,使毕业论文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九生,管爱娟.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09-110.

[2]袁励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89-92.

[3]曹桂飞,吴宏.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J].传承,2009(7):114-115.

[4]熊小琴.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3):53-56.

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

 

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推动教育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出台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远不能满足西北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在现实需求下,2007年国家推出了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措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强调“部属师范大学要抓住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良好机遇,围绕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特别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订教育培养方案[1]。旨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于落后偏远的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这一划时代的举措为西北地区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为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免费师范生需经过必要的教育实习阶段,这对学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育实习在强调培养学生服务偏远地区的同时,强调学生自身教学技能的加强,博客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网络分享交流工作,最为广泛的被应用于个性化的知识管理。师范类实习生重要的财富——教学经验、教学反思,通过使用blog系统,记录实习思想轨迹,进行知识获取、交流、管理,实现个人知识创新。

一、知识管理与师范类实习生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任务和责任上,都必须持续创新。”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2]。

“知识工作者必须自我管理,也必须拥有自主权。”知识管理是建立在个人知识管理之上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兴起一是因为信息爆炸给人们带来的信息超载;二是信息饥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在现网络时代并行不悖的实际存在。网络中的“YOU”感到到处是信息,真正需要的信息却那么少,那么难找,个人知识管理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利器。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为完善个人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知识竞争力,运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技巧,有意识地运用具备搜索、存储和交流等相应功能的知识管理工具,对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共享和创新的综合管理活动。

免费师范生都必须经过教学实习,形式可采用学校组织安排统一分配实习或者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听从学校统一安排实习,针对这类统一安排的免师(“免费师范生”下同)实习生本文称为师范类实习生,即在教育实习期间的免费师范生既是本文的师范类实习生。师范类实习生的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免师生在实习期间,有意识地运用搜索、储存和交流等相应的工具,和同伴进行实践知识分享、进行经验反思总结,完善自身实践知识体系,提高个人竞争力和创新性。免费师范生在实习期间

二、师范类实习生教育实习的特点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方式是安排名师授课,选派高水平教师担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1]。在实践环节作为师范类实习生,同职前培训与在职教师不同,是一群具有独特特点的群体。

1.教学的真实可操作性

师范类实习生与教师职前培训不同,师范类实习生面对的是真实的学生对象,有作为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实际的实战教学。毕业论文,教育实习。是一个作为被人教的学生成长为教别人的教师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开始兴许有些新鲜感,当新鲜感褪去,更多的是责任感,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也是对自己负责。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学习者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三尺讲台上,努力做到一个好教师的职责。

2.教育新理念的可实践性

免师实习生与在职教师不同,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既有创造性,是一群有新鲜与激情的团队,工作后的教师尤其是拥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理念的接受吸收能力较弱,实习生作为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教师新生命力,对于扩大队伍,引进教育新思想,优化教学结构起到了一定作用,实习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经自我吸收后转化成课堂中实际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学习法,建构主义的思想等无形地贯穿于教学环节中。

三、师范类实习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输赢。”个人知识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是个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石,从而为个人的能力和今后的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今信息社会,师范类实习生作为即将成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教师,合理发掘知识、利用知识、管理知识与评价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是否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3],免费师范生在实习期间应以一个正式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做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信息和资源,其首要前提在于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灵活快捷、能够符合日常工作需要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加以利用。毕业论文,教育实习。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新世纪培养的一代以后社会的中坚教师力量,身处信息化社会,更应该具有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用来提高自身业务的能力。因此,师范类实习生掌握适当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其次,师范类实习生个人知识管理是实习知识管理的一个分支,对教育实习生个人知识进行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整个实习系统的知识管理。师范类实习生个人知识管理是利用知识管理的先进方法与理念对实习生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实习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要与实习系统的知识管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实习生个人和学校实习系统的不断增长和有效管理。

最后,实习生个人知识管理适合实习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师范类实习生一定会走向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这是实习生终身学习的必要途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作为即将成为知识工作者的教师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不断学习。

四、师范类实习生应用blog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

Blog系统在具体教学中作为知识管理工具应用策略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教学辅助、以及作为教学反思工具,促进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实现个人知识创新。

1. 建立全校范围的教育实习Blog系统, 有利于实习生知识获取和知识共享

全校实习生加入blog系统,为实习生建立个人的电子学习档案。实习期间的学习者可即时获取其他实习者的最新动态,个人实习心得,实习老师之间的教学资源,教学心得,教学方法进行分享。实习生还没有完全离开学校的怀抱,具有共同目标和相似情境下的实习者之间能引起更好的共鸣。

现多数开放的blog平台支持Rss技术,知识获取在个人知识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只有做好知识的获取工作才可能进一步利用知识、创造知识。Blog系统通过提供rss信息推送服务,将实习者的最新状态推送到个人信息平台中,实习生利用RSS聚合器,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实习者站点,定时获得关注站点中内容更新的消息。

2. 通过blog系统参与个人知识交流,激荡思维以促进个人知识管理

Blog就是一个个人知识交流系统[4]。利用blog系统进行交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知识的交流。个人知识管理的价值在于知识的共享、利用和知识的创造。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实习生每个人的知识成为公共资源,得到共享;里面回帖版块,增进了实习者之间的交流和知识碰撞。二是情感的交流。实习者大多身处他乡实习,具有一定的实习孤独感,会想念学校,想念朋友,实习者之间也会有更多的交流欲望,blog系统给全校的实习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这样的交互式交流,可以使个人的知识得到积累和拓展,消除实习孤独感。

3. 利用Blog系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这里的知识创新是基于一种狭义的理解,主要是指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借助于博客系统这个工具,个人实现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毕业论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教育实习。

实习生利用Blog日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感想和故事,反映实习生的教学成长历程[5]。教师将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感受记载下来,为自己日后进行研究与分析提供原始资料和教学个案纪录,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教师可通过这个个案为实习者进行在线指导。从整体来看, Blog系统动态地呈现了师范类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知识和情感上的变化,反映了实习生的内心世界,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校实习管理者对于实习生的具体实习情况其实是不怎么了解的,通过blog系统,学校的实习管理人员能跟踪实习者的实习动态,这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实习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发展以及实习生头脑中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对于实习生的困难也能给予及时的帮助,也为实习带队教师给师范类实习生的最终评价给一个形成性依据,同时也是实习生通过自我挖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 结语

免费师范生作为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措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免费师范生,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代名词,我们在广泛研究其现状、政策、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免费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个人知识管理,关注免师自身的发展。此外,免费师范生实习期间在blog系统中留下的宝贵材料,为下一次的免师措施和形式提供意见和建议,也是实习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2007(5).

[2]甘永成,祝智庭.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电化教育研究[J],2002,(7):7-9.

[3]易连云,兰英.免费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11):16-19.

[4]曾红,张树人.Blog与知识管理.情报科学[J],2006,(24):251-254.

[5]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中国电化教育[J],2003,(6):20-24.

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校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94-02

实践教学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培养的必要环节。实践教学对于师范生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形成、专业知识的获得、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历来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被认为是单纯的技能教育,浪费教学时间和资源,是理论教学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此师范类院校培养出了很多高学历低能力的“残疾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实践目标不够清晰,实践内容不够丰富,实践教学机会不多,实践形式相对单一,实践指导力量不强,实践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幼儿园、小学等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提高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同时兼顾两个方面――一边通过授课完成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储备,一边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目的[1]。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职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国家、社会对专业人才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紧迫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显现出重要的实际意义。教育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师范类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这对于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和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基于校地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师范类院校要加强校地合作,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坚持实践取向,加强全程实践、融合实践,增强学生对未来教育岗位的胜任能力。

1 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

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是搞好实践教学的第一步。教育实践目标任务的横向维度主要包括师德的形成、职业的认同、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等。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学习、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能力的积累,更是师德形成和职业认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应以体验为基础,通过体验来深化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中应重视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能力的培养。纵向维度主要指帮助学生为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及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 构建全方位的实践体系

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含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班级管理实践、科研实践(含毕业论文设计)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体系。教育见习(认知实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需求。专业实习,包括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习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2]。通过实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学生能真正接触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及运行机制,检验自己是否具备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否适合做教师。教育研习贵在总结与反思,应以教师教育理论作为总结与反思的理论支撑,以鲜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作为总结与反思的客体[3]。另外,可尝试将教学技能比赛纳入实践类课程体系,每周一课时,每课时设定一个教学专题,加强教学实践锻炼的针对性。

3 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

在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力最有效的莫过于岗位实习。为了保证学生能开展有效的岗位实习,要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效果,师范院校要遴选建设长期稳定、多样化、多质化的教育实践基地并建设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则要确保基地的长期稳定性,要有主体责任意识,将接纳师范生教育实践作为应尽义务和重要责任,提供充足的实践岗位和充分的实践机会,提供安全健康的实践环境和有效的实践指导,以提升学生岗位实习的实效性。师范类院校要加强校地合作,和实践基地手拉手,肩并肩,加强人才协同培养,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共同进行教学评价。

4 实施科学规范的过程管理

为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应加强实践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作为高校大力提倡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要设立运行高效的管理机构,实时监控实践活动质量,协调学生――高校――基地之间的关系。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规律、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并严格绦惺导教学管理制度,如《专业实习管理制度》《专业实习指导书》《专业实习任务书》《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和考核细则》《专业实习实施方案》《实习手册》等。实行实习考核制度,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档案袋制度,使实践活动内容具体化、合理化,实践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5 创新丰富多元的实践形式

采取多元化途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教育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激情与创造力,提升教育实践效果。除了观摩见习、模拟教学、专项技能训练、集中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还可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如信息化实践,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优质教育实践资源,组织学生参加远程教育实践观摩与交流研讨,探索建设学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平台;又如本土化实践,可开展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薄弱的农村小学、幼儿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应加强综合实践训练,凸显在“在做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

6 开辟教研结合的双向渠道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训练,提高职业创新能力[5]。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高校和实践基地导师的科研工作,优化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可开展科研专项实习,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单位的课题研究,“真题实做”,由本校教师、课题组成员每周进行诊断指导和分享交流,在科研实践中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收集、整理、筛选资料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让同学们带着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双重任务深入实际教学。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认知、学习并感受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后,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在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过程中, 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同时,实践中获得的体会和经验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参照和依据,形成良性的双向沟通和反馈的实践渠道。

7 推行校地联培的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借助英国的“导师制”和德国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经验创立的[6]。校地联培的双导师制指的是学生在高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双导师制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在双导师制的推行中,普遍存在如高校教师不熟悉小学或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实践基地导师不了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等问题。可通过专题研究、协同教研、定期培训、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高校要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老师,开展驻校指导、巡回指导和远程指导等实践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实践教学的实绩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而实践基地应选派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实习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与帮助。校地双方应努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导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8 实行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

优化、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是健全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客观准确的考核评价能检验教育实践是否达到目标要求,鉴定实习生是否具备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要开展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应包括学生自评、学院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在考核评价中,要全面把握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转变,要多维度地利用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关注教学评价反馈,反思实践教学过程[7]。可尝试档案袋评价,探索建设学生教育实践管理系统和教师成长数字化档案,形成从职前培养到职后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库。实践基地也要对指导老师进行考核,完善教育实践与就业一体化的指导体系,推动实践与就业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建群 ,姬慧静.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趋势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2]马红宇,唐汉瑛,郑伦楚.面向优秀教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4).

[3]黄丽丽.培养卓越师范生的“234”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观察,2016(10).

[4]r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3).

[5]李永刚.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35.

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5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建立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微格教学的概念 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 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们正大张旗鼓地进行教育的改革,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培养出好的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未来教师,微格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培训措施。

1 .什么是微格教学

1.1 微格教学的概念微格教学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建立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形象地说,微格教学是一种通过“讲课———观摩———分析———评价”的方法,用录象机、磁带录音装置和实验室式的教学练习,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被观察、分析和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模拟。微格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技能训练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和培训教学技能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1.2 微格教学的作用

1.2.1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输送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多年来,师范院校对未来教师进行职前的技能训练,主要措施是开设教学法课程。然而,传统的培训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师范生理解教学,学习教学。这种言传身教固然产生一些影响,但目标笼统而不具体,使师范生很难把握教学的原理和原则,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技能。传统的培训模式中,师范生一般通过实习而获得经历和感受教学的机会,但这种做法有诸多不足和不便,例如实习过程中若出现失误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等,而微格教学则将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简化,使学生在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师范生在学习、把握教学时不再主要靠心领神会,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改进来进行。

1.2.2 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我国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90%以上学历合格的新教师需要进行上岗培训。这些新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边实习边学习的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培训形式。即使有多年教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在科技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丰富多采的今天,也存在更新知识和改进教学方式的问题。

1.3 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之所以被广泛推广应用,主要由于它具有如下特点:

1.3.1 训练内容单一在微格教学模式中,训练内容被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技能,每次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其中某一类型。训练中,还能把某一技能的细节加以放大,便于观察、讨论,反复练习,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必要时,可以随时观摩有关录象资料,供实习生和在职教师模仿学习,以取得最佳效果。

1.3.2 参加人数少训练中,每组学生不宜过多,一般7- 10 人,这样可以频繁地调换,机动灵活便于更加深入地讨论与评价。

【文章来源】/article/47/178.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历史专业 科研入门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23-02

受高校扩招及学风浮躁的大环境影响,我国高校有不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科研没有入门。木匠当学徒时连斧子都没有运用熟练,到出师时让他打一件像样的家具,这只能是勉为其难。可见,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训练非常重要。本文谈谈此问题。

一、科研没有入门的表现及原因

在实践中,一些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不知该写什么题目,不知该查哪些史料,对史料不知鉴别、考释、取舍,不会写开题报告,不会写学术史,不懂学术规范,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文科文章就是东抄抄西凑凑,等等,这些都是没有入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观念上来说,学生由于受到高中阶段“填鸭式”教学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拿学分、考试过关、拿毕业证。学生对平时的课程论文是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这是对这门课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阵地,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观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使命。传授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教是为了不教”应该成为师范院校教学的目标之一,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在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把东西都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教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表述观点将更为重要。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原因。现在国家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很重视,许多大学教学管理者也随之重视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是应该的。但也可能出现机械化的倾向。对历史学专业来说,许多教师查了很多资料、很会分析和创新,但学生主要是充当听众和记笔记的角色,没时间锻炼科研能力。学生卷面成绩的优秀,有时是记笔记和记忆力能力的优秀,不一定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二、历史专业新生科研入门的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入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相关,这是大的方面。若从毕业论文的质量这一小的角度看,也可见科研入门的重要性。如果大学生在前三年科研能入门,则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就不那么吃力,写出的论文也能比较符合毕业论文的基本规范。

一些学生把大学的目标定得很功利,比如考研、考编等。实际上,即便是考研,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无疑更能让专家认识到自己的科研潜质,在考取研究生后往往能比其他同学更快地确定研究内容、发表研究成果。并且,今年不少重点高校历史专业考研均实行自主命题,这种命题的优势是:相比传统的统一命题更能考查考生的研究潜力,尤其是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具备较好科研素质的学生对于综合性、创新性强的题目的解答将更有优势。即使是考公务员,《申论》的成绩与考生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观点提炼、文字表达等能力直接相关。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学生无疑会在《申论》的考试中占有优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师院校毕业生都要承担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任。现在中小学历史课的教学,要求培养中小学生学会查阅基本史料、进行乡土资源调查、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补充教学资料、撰写札记和小论文等能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为了弥补教学资料的不足,往往要自己去收集和补充一些历史资料”。[1]试想,若历史专业的师范生自己在大学期间没翻过、没见过一些基本史料,谈何教中小学生收集史料及进行史料鉴别工作。

三、帮助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的途径

(一)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

此专题讲座不应是高深的专业性学术讲座,应该主要用来帮助大学新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的异同,侧重对学习方法、科研入门的指导。我校近年陆续举办教授、博士论坛,侧重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指导,对大一新生的帮助很大。许多大一新生由此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有别,认识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了科研入门对后续阶段的学习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无论什么课改,若要真正成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必须向课堂要效益,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这首先需要在课程考核管理上与时俱进。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规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在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教师不能在每学期每节课都自己从头讲到尾。可以创新的方式为,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有一两节课让学生读、评、写。在历史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所授课程,引导学生研读基本史料、经典学术论文,并予以讨论和评价。比如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可以增强分析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健康成长”。[2]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看法甚至是质疑,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强化课程论文的科研入门作用

许多学校课程论文往往是上完课之后再写,教师也只是录入一个成绩就结束,这样难以把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不足反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视必修课的考试,往往会轻视选修课课程论文的撰写。这使得课程论文写作的应有目的大打折扣。其实写好课程论文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不能轻视。可以在一门课的期中阶段即组织学习写课程论文的提纲和初稿,教师对其评阅后再发回给学生修改,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处。修改后在期末再交上来作为正式课程论文。此外,课程论文的题目不应限定在一两个题目,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作进一步探索。形式上也可灵活一些,鼓励从小题目做起,从小文章做起,从写札记开始。写得好的札记虽然只有几百字,但对写好历史专业论文很有帮助,“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3]在做好前期课程论文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和督促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写好本科毕业论文。毕竟,“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控,是提高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4]

(四)倡导师生互动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科研入门情况相对较好一些?这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平时勤写多练状况的差异外,还有就是多问多请教。学生对于平时学习、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碎片、疑问,要记下来,向对此问题有研究专长的教师请教,在教师的帮助下判断这些思想碎片、疑问的价值,若有价值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作进一步探索。还要鼓励用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研入门。在历史专业,学生在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同时,表面上看是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实际上学生还是颇有收获的。比如在学生协助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得以对一些基本史料进行阅读、分析、整理,这对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形成大有帮助。而且有些史料是本校没有的史料,学生的参与无疑会扩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视野。此外,在师生互动方面,要借鉴已有的一些较好的做法,以提高历史学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比如读书会作为史学界的集体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将读书会制度应用在本科生培养领域,也非常必要且有效。[5]此外,还可以设立研究性课群,“研究性课群的设立要依托学科优势,突出专、精,课群内部要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结合、专业理论与研究需求的结合,有效实现学生的学、思、研、行的联动” 。[6]在读书会和研究性课群的实施中都要强调师生互动,以实现科研传帮带的作用。还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科研入门,本科生导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除了研读中国的史学经典外,还要研读外国的;除了研读古代的,还要研读现代的”。[7]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8.

[2]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4.

[3] 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7.

[4] 王丽英.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与有效监控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4).

[5] 波.将读书会引入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