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心理学论文

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1

首先要根据区域经济和学校发展定位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该学院的企业背景是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原天津电子仪表局),通信工程专业是学院重要的工科专业,通过校企结合的有效途径,培养该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通信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综合素养,能从事生产一线的通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现场工程师;其次要适应生源现状。独立学院招收的是本三学生,与国办高等院校的生源相比,无论是在认知程度、综合素质,还是在知识结构、耐力持久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三是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由简单到全面、由框架到内容,从手段上,采取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四是要以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在保证够用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出适应性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展示独立学院特色教育培养的成果。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首先制定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再系统、科学、周密地规划和设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要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院每年要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完善,以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社会需要,跟上技术发展潮流。我院的做法是利用每年暑期教学工作会议的机会,每个专业从相关企业聘请三位从事该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两位设有同类专业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母体校的专业负责人,加上从事该专业的教师组成四方座谈组,专门讨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同时确定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提纲。这种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方法也正是我院的特色所在。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总结建校以来的办学经验,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访,参考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成果,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重新整合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把实践教学分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个组成部分,明确了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

3.建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框架结构,合理调整该专业实验项目,精选经典内容,补充近、现代知识,把该专业的能力概括为科学实验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并把这些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中,总体分为实验与上机操作、综合设计实践、现场实习实训、职业技能认证、科技创新、毕业设计六个模块,并且采用四年学习期间实践训练不断线的思路,初步构建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欲达到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预期培养效果,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每个环节都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明确的培养目标。

1.软硬件结合,加强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基础性实验相对容易,通过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确保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可以激励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如示波器、信号源、直流电源、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专业课程的实验要采用仿真软件和实验箱相结合,通过仿真能达到锻炼学生使用仿真软件的能力。学生设计了系统,在理论上验证方案的正确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设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过多地使用软件仿真,对学生的感性刺激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适当增加一些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单元电路、模仿设计功能模块的能力。虽然设计性实验比验证性实验增加了难度,但也增加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环节包括选题、任务书下达、设计辅导、撰写设计说明书及成绩评定。目前本专业主要安排了电子技术、C语言、单片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训练了产品设计方法步骤,提高了组装与调试工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升。

3.校内专业综合实训。

在校内实训基地开设专项实践周,加强某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实践,不论是实习的时间计划还是实践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训,使学生分阶段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良好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开设了金工实习、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电子产品设计、光纤工程等实践周。

4.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体系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社会必然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是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校外实践基地运行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产或毕业实习过程中,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内容以及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通信工程专业先后与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原712厂)的移动部、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原754厂)的光纤通信部、天津广播器材厂(原764厂)的产品调试部门、天津智博通信工程公司及网通公司等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这些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学生讲座、指导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和顶岗实习,提供职业素质训练的机会,增强了工程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位项目参与人就是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该项目的特色之二就是“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5.积极推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为了给学生就业提供佐证材料,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通信工程专业与天津职业技能鉴定第15所合作进行了电子产品专用设备调试认证,与中兴通讯合作进行了NC认证培训,合格率逐年上升。

6.课外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电子信息类的科技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一些相关知名企业或公司设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我院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建设了科技创新实验室,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面向高年级成绩优秀、课外科技活动兴趣浓厚的学生,倡导开展科研立项,给“拔尖”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给学生建立了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平台。

7.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毕业前期实习,系统、全面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专业研究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考核的重要方式。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确定设计内容,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方向,经过沟通确定具体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考评准则。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毕业设计:(1)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设计选题要符合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切实提高毕业设计内涵质量;(2)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帮助教师参加辅导毕业设计;(3)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利用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由企业工程师担任辅导毕业设计的导师。为了对毕业设计质量有效把控,无论哪种辅导方式,毕业答辩都要回到学校内统一进行。

四、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以来,教学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程度逐年提高。

1.综合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参加科技活动和竞赛的人数不断增多,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建校以来各类电子大赛获奖人员统计为:2005级至2007级无人获奖,2008级1人,2009级4人,2010级8人获奖。

2.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逐步提高。

随着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毕业生慢慢被用人单位所接受,学院的知名度逐年上升,就业率逐渐提高。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由以前的学院主动出面请进来,到现在主动找上门来招聘学生,而且进校招聘的单位逐年增多。另外,学生取得资格证书的人数逐年增加,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明显增多,说明了实践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该专业学生的整体教学水平。

五、结语

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2

1.1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2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3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①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4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必须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运用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实践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得教学活动逐步由“re-ceptive”向“creative”转变。专业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相关论文阅读,思考分析,并将问题解决方案以小论文形式提交等。这一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的过程。”

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3

(一)企业薪酬构成

在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的框架下,煤化工公司采用以岗位效益工资制为主,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为辅的工资制度。

1.岗位效益工资制

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由岗位工资、效益奖金构成。

(1)岗位工资:由出勤工资、工龄津贴、专业技术津贴、煤化工岗位津贴、专业技术人才津贴、技能操作人员津贴、中夜班津贴、安全绩效工资、特殊岗位津贴、通勤补贴、通讯补贴、值班费、晨会补助构成。

(2)效益奖金:由质量效益奖、本质安全奖、和谐发展奖、科技创新奖、资源节约奖、五型综合奖构成。

2.年薪制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是依据单位规模、管理难度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确定和支付给企业负责人工资性收入的一种薪金制度。由基本年薪、岗位绩效年薪、安全年薪构成。

(1)基本年薪:保障企业负责人基本生活的收入,不与经营业绩挂钩。

(2)岗位绩效年薪:企业负责人的风险收入,主要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及经营业绩等综合确定。

(3)安全年薪: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重点,为突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设置的。

3.协议工资制

具备公司所需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因公司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受聘于公司的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构成。

(1)基本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60%为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40%为绩效工资。其中:月度绩效工资20%,年度绩效工资20%。

(二)实行劳动力总量、全员绩效与薪酬联动机制,加强薪酬管理

公司经营规模大、生产业务多元化,是事业部制经营模式。采用集中控制的薪酬管理。实现“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公司将各类奖项归类并统一设置奖项名称,同时设定相应奖项的发放范围及标准。

(三)薪酬管理全面推行信息化平台

首先,煤化工公司全面推进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使用FPI平台,采用平衡记分卡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提取后运用到薪酬发放中;其次,使用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计算、发放及审批薪酬工作,提高了薪酬管理的整体水平。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煤化工体系特有的薪酬激励制度,但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动态薪酬调查

公司对同行业之间薪酬调查力度不大,不能够积极洞悉同行业间薪酬制度发展动向,这就导致了公司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将导致企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开展薪酬调查能够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为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变化与新趋势,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煤化工公司是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业,薪酬体系坚持“双轨制”的原则,即煤化工公司与集团煤炭单位相同岗位的员工收入水平保持一致或接近,适度提高化工专业人员收入。但是随着煤化工热潮的掀起,企业没有积极的改进薪酬制度,近几年,致使本企业员工与同行业之间薪酬差距逐步增大,直接导致我公司员工流失率每年达到上百人。

(二)岗位评价机制薄弱

企业薪酬管理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由于岗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使薪酬缺乏科学管理的支持。岗位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首先,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对于生产装置运行不了解,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对于管理概念不专业,两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其次,2013年公司引进的专业咨询公司对煤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不熟悉,不能够得心应手的实施具体事务,工作进展不明显,效果不佳。例如:岗位说明书不能及时修订,严重阻碍新的薪酬制度建立。

(三)学习激励制度欠缺

企业对于员工的进修学习支持力度不够,如:员工取得更高等级学历、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等成果时,企业不能够积极地从薪酬方面体现相应的奖励方式。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素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薪酬激励是企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竞争手段之一。煤化工公司人员结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6%,平均年龄31岁,本企业是一支拥有高学历结构的年轻队伍。但是企业目前在薪酬结构上只有职位升迁可以提高薪酬水平的纵向发展,很少有职业规划、知识技能等提高薪酬的横向发展,使得员工学习积极性受挫,不能长期稳定员工队伍。

(四)管理自受约束

集团对基层单位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使煤化工公司受到较大的限制和约束,致使薪酬管理自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煤化工公司薪酬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集团公司推进薪酬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这种薪酬管理方式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使煤化工公司不能充分结合实际需要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例如:在2013年度,必须严格按照集团薪酬制度中规定的奖项发放奖金;不能自主设置单项奖;不能重新分配各岗位系数。为了遵循集团整体总方针政策,忽略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差异。

三、完善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的建议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它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构建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薪酬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合理开展薪酬调查

进行专业性薪酬调查,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外出考察、借鉴行业经验;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标先进,探索推行新的模式。不但为企业薪酬改革提供依据,还有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新变化与新趋势,帮助企业及时调整自己的薪酬策略,切实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岗位分析小组,深入现场跟班、观察,与岗位员工、车间主任交流。对各类岗位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完善岗位工作说明书;同时在征求咨询公司专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岗档体系中岗位设置与目前岗位实际承担的安全责任、岗位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方面不符部分,比较分析进行薪酬修订和完善。

(三)健全学习激励制度

稳定员工队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激励高技能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企业应加强对高学历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合适的专项津贴或实行学分制奖励,提高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在操作岗位上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薪酬进行倾斜,激励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实现事业、待遇留人。

(四)建立内部再分配机制

煤化工项目技术含量高、操作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机制,增强员工岗位荣誉感、工作责任心及劳动积极性,在总量定额控制的基础上,允许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再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偏向技术含量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单位,特别是关键岗位倾斜。单位系数可向管理难度大、操作环节多的单位进行倾斜;岗位系数可向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差的岗位进行倾斜。调节幅度应有相关的制度加以制约,建议调节控制在应得奖金的±20%范围内。同时激励再分配机制需着重考虑专项激励,围绕核心人才、关键技术岗位设立津贴或奖励基金。

四、总结

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等医学;公共管理;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18-02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人数的增多,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许多学校软件、硬件的增长与学生数的增多不成比例,导致学生平均教育资源不足,致使教学质量下滑,医学生以后在临床一线工作,没有扎实的学习难以保证以后临床的安全。另外由于现代法治日益健全,学生的维权意识增强,从而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1.以人为本。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不再只是指令的机构,而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者,公民享受公共服务,政府行为以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为中心,注重顾客的评价,并运用换位思考保证行政行为符合公众的喜好。

2.治道变革。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行政行为中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而掌舵的方法则可以通过重塑市场,通过必要的措施影响私人部门的划桨。

3.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要求政府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竞争才能保证有质量、有效率,可以让私营机构也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必要的反应。

4.重视效率。新公共管理通过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重视结果,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追求效率,追求效率应该成为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用人制度。新公共管理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制度,打破传统的无大错不得辞退的规定,这样才能提高政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尽职尽责,主动参与管理,避免一旦录取则高枕无忧、不去思变、固步自封的情况出现。

总的来说,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它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管理体现在对顾客负责和满意的宗旨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程序和方法,强调以事实为依据,采用绩效考评,并通过公平科学的程序和步骤提高组织效益;新公共管理是一种文化和哲学,它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尊重民众的诉求,从而使管理更具人性化。

二、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服务意识缺乏。传统学生管理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主要手段是模块式、教条化管理,缺乏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医德医风的塑造,另外学校将国家和学校自身的需求放在首位,地位强势,认为学生应该适应学校,而不是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配合学生。

2.教学管理投入不足。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以下几种情况出现。①大班上课,师资短缺,目前,医学院校理论课普遍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人数多时可达200多人,学生上课全凭个人自觉,教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的上课情况,于是迟到、旷课、玩手机等情况屡见不鲜。师生缺乏有效的交流,课后也难以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②设备缺乏,平均资源不足,由于实验课堂学生数量大,且设备增长赶不上学生增长,导致学生得到的动手操作机会较以往有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往往是视频教学,而操作技能是医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3.学生缺乏权益保护。由于学校涉及学生管理部门众多,一旦出现问题,常常互相推诿,工作效率低下,医学生课程繁重,课余时间少,很多时候不得不通过请假等方式办理各项业务。且学校缺乏专属学生权益保护部门,目前已有的学生权益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均隶属学校管理部门,其工作内容仅限于举办相关活动和协助学校日常管理,未能很好实现对学生权益的保护。

4.管理系统缺乏共享。医学院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以学生事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教学工作部门以教学管理为主要工作重心,但各部门之间常常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学校层面,也很难做出纵观全局的有效的良好决策。

三、公共管理视角下,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途径

1.管理本质:以学生为中心。医学高等院校首先应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培养优质医学生为其办学的根本宗旨,而非高校产业化,医学生的教育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探索建立一种合作共治的模式,增加学生自主管理这一环节实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管理,例如社团学生权益部、学生管理委员会、班级心理委员等职位的设立,均是实现学生自治。

2.管理基础:构建合理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帮助学生成长的服务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定位,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尽可能地完善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比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学生宿舍和教室配备空调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并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效率、节省学生的办事时间,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构建反馈机制,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3.管理任务:提升服务质量。高等医学院校的服务队伍应当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目前,大部分机关部门和教职员工还未形成服务理念,觉得自己是学生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有上下级的阶级思想,学校应当通过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逐步树立服务意识,把为学生服务当作自己的工作职责。此外,还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教学服务的典型形象。激发员工的热情,提高效率。还要完善高校人员服务培训制度,设立各种平台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完善自我,服务他人。

4.管理提升:注意预防干预。医学院校学生课业压力大,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防患于未然,对征兆应该引起重视,还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处理好并减少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目标,把预防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就应该妥善处理,力求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医学院校培养了大规模的医学人才,研究和解决医学生的管理问题,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生的道德素质、技术水平正面临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质疑,而作为培养和输送医学生的重要而唯一的通道――高等医学院校,也面临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学生教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晓晗.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J].重庆与世界,2011,(21).

[2]蒋远喜,赵蕾.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J].教育研究.

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81-04

由于诸多原因,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也影响到了理工科院校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探索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是提升理工科院校办学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一、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大学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从社会互动和文化内涵的视角来看,大学文化至少具有如下三大特征:独立性、互动性和引导性。

(一)大学文化具有独立性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大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孕育形成并始终恪守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引领和感召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由此,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必然包括以独立性、承载民族精神和培育大师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理念的核心内涵。

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的发源地,是兴建于公元1810年的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的创建人洪堡和费希特等人的倡导之下,柏林大学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第一,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是独立和自主的;第二,大学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和传承者;第三,大学是大师的云集之地,同时,又是培育大师的摇篮。正是在现代意义的大学理念的引领之下,柏林大学相继涌现出了如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尼采、赫兹、韦伯、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等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学术巨擘,几乎撑起了人类知识殿堂的半边天。

在大学理念的三大内涵当中,大学的独立性是大学理念三大内涵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大学的独立性,不仅是指作为高等学府办学和教育的自主和独立性,还特指大学的独立人格这一基本内涵。而这恰是大学自其诞生之日起,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也是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大学文化具有互动性

中国古代“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学的最终目标,一方面,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另一方面,在于刷新民众思想,追求人生的至善境界。虽然中国先秦时期并没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但是在这里提到的“大学之道”,意指治学和研究的最终诉求和追求。也就说,“大学之道”与“大学理念”具有相融之处。

不难发现,“亲(新)民”,即刷新民众思想,拓殖人类知识宝库,刚好是“大学之道”与“大学理念”的共通之处。刷新民智,不可能在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内完成,否则,就会因为缺乏社会互动而曲高和寡,脱离实际。大学文化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大学对于校园以外的社会的良好态度和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影响力,更有利于促成理论与实践的互生共荣。因此,互动性也是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大学文化具有引导性

所谓引导,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事物的发展。大学文化的引导性,不仅指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对大学师生乃至社会其他群体的启示和引领的过程及作用,还指大学在思想和道德层面上对社会其他群体的示范和楷模作用。

以前很多人习惯把大学比喻为“象牙塔”,实际上,这种比喻具有多重内涵:一方面,显示出了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独立程度,另一方面,从侧面佐证了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高度。大学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大学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正是对大学文化具有引导性的高度凝练和总结。

当然,大学文化的引导性,不仅表现在理论和知识的传播中,更体现在思想文化的传承中,这是大学确立自身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这恰是很多理工科院校的弱项甚或软肋,因而,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文化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方式

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工轻理”和“重理轻文”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专业教育过窄,文化陶冶较弱,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面对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学科发展的综合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等变化,理工科院校必须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在全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等智力素质的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素质[1]。

而推进旨在提升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

(二)大学文化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高校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确立、并且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巩固自身的地位,并确保自己的优势。与综合性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在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先天不足。因此,理工科院校要想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除了要建设理工科院校特色专业和加强学科建设之外,还要明确树立自己的目标,培育学校的人文气息和学习气息,努力创造出真正可以教育出人才的大学,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增强高校的学习力和影响力。大学文化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大学文化建设是抵御理工科院校学生信仰危机的关键环节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激进派后现代思潮的涌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呈现出一个显著的趋势,即人们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日益多元化,社会整合的难度明显增加。

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社会整合职能的缺失,将导致社会失范效应的蔓延,而社会失范效应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仰危机的泛滥和蔓延[2]。一方面,青年学生大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刚刚成形或尚未成形的阶段,最容易受到外界流行风尚和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由于学科结构和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教育理念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对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方面先天不足。因此,在理工科院校的青年学生们中间,影响社会整合的信仰危机问题尤为严重。

由此可见,以提升大学生道德自律和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抵御理工科院校学生信仰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是抵御理工科高校学生信仰危机的关键环节之一。

三、新时期理工科院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要在实质意义上推进理工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就需要在下述“三化”上下工夫:其一,实现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其二,促成理工科高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其三,推进理工科高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

(一)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

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不仅是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提升理工科院校吸引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前所述,大学的独立性是大学理念三大内涵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的独立性,既是指高等学府办学和教育的自主和独立性,还特指大学的独立人格。而实践和体现大学文化的这一内涵,不仅需要大学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勇攀高峰,还要在思想和文化领域有所建树。如果理工科院校因循守旧,固守理科和工科的科研及教育旧有阵地,不深入甚或不涉足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建设,那么,就违背了教育以“育人”为先的基本教育理念。我们知道,任何理论和技术的载体都是人,但是,人不仅有利益需求,更应该有思想、有信仰,在缺乏人文素质培育的环境下,掌握了先进科技的人的行为结果,将具有更多的不可预测性。令人担忧的是,在多数理工科院校,虽然口头上说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但在思想上还是没有深刻认识到大学文化给学校建设发展带来的巨大价值和持久作用。他们还是认为大学应以教学科研为主,注意力应主要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争取科研项目上,仅仅把大学文化建设看作是对学生业余生活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课堂知识传授之外的一些添加剂和文化调料,大学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和科技活动相脱离,目标不明、思路不清、方式单一,文化建设层次普遍较低[1]。而要扭转这种局面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大学文化建设同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化。

具体做法,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定期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为理工科院校师生做人文学科方面的高端讲座,并以此为契机,建立理工院校常态的人文素质高端论坛;第二,在科学研究方面,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各自的学科优势,建立理工科院校常态的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在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的基础上,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组织、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3] 。

(二)促成理工科院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

促成理工科院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不仅是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理工科院校影响力的有益方式。

促成理工科高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实体化,除了要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建立健全理工院校常态的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外,还要建立健全理工科院校尖端科技的“产、学、研”耦合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企业和社会团体合作的新模式,并将其常态化和实体化。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科技的生产力转化能力,进而提升理工科院校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总结社会实践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将其精神实质融入到理工科院校人文讲坛之中,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内在信念和品格。

(三)推进理工科院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

推进理工科院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不仅是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理工科院校竞争力的必要保障。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终衡量标准,是看大学师生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与“行”是否同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行不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信仰危机,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认同和不信任,如上所述,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院校的师生中间比较普遍。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跳出固有的口号式宣传模式外,还要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和制度分析的方法重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和受众建立制度化的道德评价体系[4]。推进理工科院校师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制度化建设,属于大学文化建设当中的制度文化层面[5] 。

公共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同一性;现状;对策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JCH201513)研究成果。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国内一些研究显示,约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而又有研究显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本科生更为突出[2, 3]。高职学生是推动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综合素质的水平,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就高职学生心理特征,目前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概述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归属和工作内容

根据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要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分为“发展”、“预防”和“弥补”三个方面,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预防、弥补的体现。发展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等得到发展,从而发展自我,成就自我,使自己的人生体现新的价值和意义;预防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到心理状态与身心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心理素质,自觉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免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心理调节的目的;弥补是指因为某种原因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转变健康观念,克服心理缺陷和消极心理,消除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起到心理弥补的效果。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现状

2005年,一项针对江苏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2, 3]显示,90.4%的高校建立了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71.3%的被调查高校建立了全校心理测评建档制度,78.7%的被调查高校每学期都进行团体辅导。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其成效也是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5-7]。

显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更清楚的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实际走进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或有意愿寻求心理咨询机构帮助的学生却很少。一项调查显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与学生总数比例多数集中在1:2000~1:1000范围内[4]。而就是这种相对稀缺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其利用率还是相当的低,如有研究显示每周接待来访者5人以下的高校心理咨询师占73.6%[8],即大多数高校心理咨询师平均每天接待不到一位同学。巨大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极低的资源利用率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学生是因为自己高考成绩不理想才被迫选择了高职教育,由此带来两类想法,一种是“不甘心”,还有一种是“自我否定”。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这两类想法,也就是自我同一性扩散问题。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由人格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提出[9],是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要与之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独具风格的自我”[10]。也就是个体自己来回答“我想成为什么样的我?”这样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自我同一性问题涉及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多方面的思考和选择,是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该时期人格发展受阻造成的问题就是自我同一性扩散(角色混乱)。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更容易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同时又迫切的面临从理论学习到生产实践的压力,所以高职学生存在自我同一性扩散的问题更为突出。有研究也支持了这样的逻辑推论,本科生也存在该问题,但整体情况好于高职学生[11]。这就是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本科生更为突出这一现象的群体心理特征基础。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巨大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极低的资源利用率之间的矛盾折射出的就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相对投入较少、学生问题更复杂的条件下,一些问题更为明显。

首先,部分院校只重视业务技能的教授,素质教育概念薄弱,乃至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流于形式,将不加分析、提炼的各类量表测量原始数据作为心理健康档案,无力发现学生相关问题,更谈不上及时主动给予恰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