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库存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库存管理范文1
一、引言
库存是把双刃剑,库存量过大会产生以下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库存量过小又会产生如下问题:服务水平的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使订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如何平衡库存,改善库存控制方法,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是库存控制中的难题。
二、库存特性
自我膨胀性。库存自我膨胀性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由于市场瞬息万变,而库存从订货到交货有时间间隔,库存预算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并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库存难以控制直至库存膨胀;二是生产、销售等部门的职责和目标所致,销售部门往往会高估销售量,导致库存膨胀;生产部门为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不发生因缺货而停产,加大采购申请,导致过量采购原材料、增加库存积压。
资金占用性。有存货造成库存必然要占用资金,特别是在经济出现通胀的情况下,存货对资金的需求和占用进一步加大,并且存货受自身流动性较弱的影响,大量持有存货将增加资金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资金的时间价值特性进一步放大存货资金占用率。
贬值性。大多数库存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具有贬值趋势,主要影响因素:一是技术创新导致产品更新换代,原有旧产品价格贬值;二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存货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三是库存货物储存不当导致存货变质、毁损和报废;四是通货膨胀导致存货价值虚高,一但出现经济危机,产品价格出现跳水,无法回避存货价值缩水。
三、造成库存不合理的原因
“牛鞭效应”导致供应商库存失衡。传统的销售一般是由供应商将商品送交销售商,其库存责任仍然归供应商,待销售完成后再进行结算,但商品却由分销商掌握和调度。这就导致了销售商普遍倾向加大订货量掌握库存控制权,因而加剧了订货需求加大,导致了“牛鞭效应”。
分析其原因,因为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4]。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的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企业流程问题导致库存积压。库存过多往往是某种信号,说明企业中存在严重的和低效的业务流程问题,表现为低效率的销售与作业计划,需求预测水平低,产品介绍不当,计划繁琐,低效的产品排程,周期时间长,产品与流程问题,成本高,绩效标准不符等。
如计划部门的问题。因为对市场预测欠佳,造成销售计划不准确。计划部门在安排供应上,有时要提前几个月进行销售预测。当真正的顾客需求没有被预测到的时候,库存很快积压,生产计划频繁变更,生产计划错误,造成备料错误等。
如采购部门的问题。对于顾客订货不确定,订单频繁变更顾客变更产品型号规格,销售部门传递失真订货信息或者信息传递迟缓。对供应商辅导不足,产生供应商品质、交期、数量、规格等不易予以配合而导致发生呆料的现象。
如财务部门的问题。对存货管理没有按财务制度规定办理,对货到发未到的存货,未办理暂估入库手续,有的甚至已经在生产成本中消耗掉,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数明显低于仓库实存数;在对账不及时的情况下,如发生偷盗等情况,易及时发现,不利于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还有,为了能及时反映成本,财务部门在材料核算时采用的都是计划价格计划成本,没有采用实际价格和实际成本,到月末时需要用材料差异调节实际成本,材料差异是有误差的,不能真正反映材料实际成本。存货规格太多,企业只能核算存货总成本,不能核算到存货种类的具体规格成本,因此在存货销售价格低于规定价格时,不能确定是否销售。
企业管理问题导致库存管理的低效。如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问题。一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的控制。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不能对库存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整,最终使得企业要么不能及时供应应时的商品,要么积压大量的已经没有了市场的货物;一方面,作为仓库管理人员,一般年龄较大,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加上老旧的思想观念,缺乏学习,又缺少与外界新鲜事物的接触,各方面的信息与外界的实际不对称,导致现场管理不到位以及信息的传递不通畅,出现了工作效率低下。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供、产、销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片面追求各自部门的利益,彼此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部门之间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导致采购、保管、领用、发货及入库等工作无章可依,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或者企业的存货储备量低于市场需求失去市场机会,或者造成库存积压,增加了企业储存成本。
四、合理库存管理的策略
加强入库、出库的合同计划执行。对于生产销售企业,应加强日常的库存管理与生产协调的监督,建立严谨的合同管理体系。在与供应商、销售商、承运商签订供货、销售和物流合同中,明确出入库时间、数量等要求,加大合同履约率考核,监督合同执行情况,保证入库、出库按合同、按计划执行。不能按要求进行履约的,加大合同仲裁和诉讼力度,保证生产销售的正常运行。
提高库存量的动态管理。应强化库存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管理,逐步形成生产单位、采购部门、供应商、分销商定期和实时沟通的体系,使供应商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各种原辅材料库存情况和使用计划,并利用其资金优势和库存能力,主动储备相应的物资存量,按照企业月份的采购计划或临时计划需求,保障及时供应,既要减少资金占有率,也要保持适当的库存。
加强科学分析与预测,降低库存风。库存管理工作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应从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出发,在库存管理中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是决定库存量、现对库存有效管理的基础。应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市场发展趋势、生产运行状况,编制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生产运行分析和经营运行分析,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运行分析体系,以此作为库存控制的基本依据。应进行如下分析:一是对企业当月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效益和有利于提高效益的主要因素,制定应对措施。二是对次月经济环境、市场走势进行预测,结合企业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制定出企业月份综合计划,包括生产、经营、资金、项目计划等,确保企业正确决策。三是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气候变化、仓储条件影响,制定最佳库存计划,降低库存成本。
建立库存信息预警机。对于企业库存管理部门来说,建立传统的库存台账是必要的,但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提高市场需求快速反应能力,必须建立起对库存管理的信息预警机制。要通过计算机数据管理手段,录入所有库存材料信息,并借助信息工具能够实现库存信息的及时调取、即时统计,动态掌握企业的库存余缺,保证生产和经营的高效供应。尤其要能够根据库存数量、库存物品的安全性设定预警临界值,在库存过多、过少或库存材料安全上达到预警临界点时,应及时借助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处置。应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对国家宏观政策、市场发展趋势、交通运输、气候变化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定期对原材料、产品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库存管理预警控制与管理,及时调整库存标准和期限。
实行库存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应加强对库存状况的评估,加强对库存状况的监控。对库存控制不力,造成库存偏离标准,造成企业损失的,应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库存管理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应予以奖励。
坚持计划管理,提升库存管理效。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信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节奏。应建立规范的库存计划管理体系,结合市场变化情况、企业的运行状况制定生产、采购、销售计划和库存标准,为经营决策提供精准的依据。经营部门可利用稳定的客户资源、运输资源控制产品销售、原料采购的周期,最大限度地调节库存,做好库存的有效把握。
库存条件检。企业应按照物资特点和存储要求,定时间、定责任人对仓库的安全隐患、应急设施、存储方法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加强对现有仓库存储条件的检查评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保证库存物资的安全。
重视库存材料分类管理,积极构建库存管理体系企业的库存管理是对物资的规范入库、规范库管、规范出库,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服务。由于库存物品(生产原料或企业将要销售的产品)一般种类多,规格各异,性能复杂、形状不同,库存物情况复杂,因此应在对库存物品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构建起健全的库存管理体系。
企业库存管理范文2
[关键词] 库存管理 信息化创新 准时制生产 ERP/MRP 六西格玛方法
一、引言
库存管理是企业生产运作所必须的环节,企业是否能够控制和管理好物资材料的收发决定库存的资金占用与成本支出大小。合理的库存管理能够“减少存储费用、加快库存周转、 盘活资金、增强企业获利”,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企业信息化正在改变企业的生产运作全过程,从生产、存储到销售”。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与资源集成,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趋势也成为必然,库存的信息化管理增强了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动的应变能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库存水平,即使存货成本降低,又能应对缺货风险,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
库存是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建立的一个存货管理,但是,正是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库存总是不能维持在一个最有水平,而只能是在最优库存水平上下波动。企业库存往往面临断货或者库存积压的风险,这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
首先,前面已经提到,企业外部因素市场需求影响库存水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程度可以决定需求预测的质量。但是,信息获取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多数企业不愿意花费该类成本,“信息孤岛”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库存管理问题受到企业间(供应链)的需求影响,“牛鞭效应”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供应链各级企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有与相邻节点企业共享库存、销售与需求信息,导致需求信息逐级放大,上游企业的存货增加,库存压力加剧,库存成本增大。
除此之外,企业库存管理还存在其他问题,传统企业没有提高科学库存意识,虽然大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MIS系统,并没有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管理者多数认为库存管理仅仅是物料管理,没有考虑到进销存是一个有机体,需要进行信息共享,统一管理。
三、信息化环境下库存管理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动态的库存管理需求,MRP/MRPII、JIT与ERP是现代库存管理信息化的产物,使库存管理跃上了新的台阶”。下面对以上库存信息化管理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1.MRP/MRPII管理方法
MRP(Material Repay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需求订单制定主生产计划,进一步利用物料清单与现有库存,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物料的需求时间与需求多少的一项信息化技术。运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需求计算效率高、计算精确,因此MRP能够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并使库存维持在一个最低水平,实现动态的库存控制。
2.JIT管理方法
JIT( 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又称零库存生产,是对库存的最小化管理。采取小批量、多品种,缩短生产周期,以优化生产,降低库存。“看板”是准时制生产技术的核心,传统的生产工序是按照前道工序到后道工序的顺序,而“看板”管理则依据“看板”后道工序向其前道工序取货。这样有助于分清关键工序,可以有效地控制半成品或原料闲置情况,可以加快生产,降低存货。准时制生产的核心是库存管理,但是绝对的零库存是无法达到的,企业只能在库存与市场需求风险间权衡,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
3.ERP管理方法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有多种定义,从信息技术角度可以将其看做是一款从企业间角度考虑资源规划、综合了MRPII的系统软件。企业实施ERP系统之后可以在ERP系统上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改变企业业务流程,进销存进行流程再造,从销售需求订单出发,优化库存管理。ERP系统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上的企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有效地从全局管理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运输、分销等环节”。因此,也便利了仓库与运输管理,以支持整个物流供应链产供销各环节的运作。
MRP/MRPII在库存信息管理方面精准高效,ERP更是结合了MRP/MRPII的优点,支持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并联通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从企业内部系统扩展到供应链层面系统。JIT的零库存理念与其价值分析、质量控制等技术从具体操作流程中把握企业的基本生产,提高生产的灵活性,高效地完成生产。但是,就这些技术本身而言都是优缺点共存,将其集成使用可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企业库存信息化管理方法创新
1.准时制生产与ERP/MRPII的不足
ERP/MRPII在理论上可以通过生产的反馈重新修订计划,在不断修正中达到最优生产。但是,作为一个计算机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研发者开发时所考虑的情况终究有限,在实际生产运营中总会出现多种例外情况,提前期往往是不固定的,实际偏差总是存在,因此,无法实现准时制生产。当销售订单确定,实际运行中还会出现以下情况:提前期可能没有正确估计;生产中的次品率使得生产数量需要高于需求数量,这间接增加了需求数量的不确定性;终端市场需求动态变化,这是根本性的原因。
准时制生产在进行库存管理时具有只改变表面现象的风险,有时准时制生产所带来的是短期的效应,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以避免以上风险,“二者结合可以改变业务的本质,避免了单独实施精益生产时过分依赖与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避免了单独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时带来的盲目性及不可执行性”。
目前已经有学者提出将ERP/MRPII与准时制生产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方法――混合控制(Hybrid Control)模式。在该模式中,ERP/MRPII负责预测,制定计划,而执行则采取准时制生产,使物料清单扁平化,使提前期变短。可以看出,将ERP/MRPII与准时制生产相结合是较为合理的库存信息化管理方式。
2.集成准时制生产、ERP/MRPII与六西格玛方法
结合ERP/MRPII、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实现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创新,更好地实现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与控制。
(1)定义:找出库存管理上的问题、差距,确定需要改善的重点及目标。运用六西格玛从数据分析方面分析企业自身存在的库存业务流程问题,从细节上把握库存运作;从企业存在的问题出发,与同业中的佼佼者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进而做出改进,以把握好机会突破瓶颈;了解顾客对企业的需求。
(2)测量:收集库存实物、信息及控制活动的流程;收集详细的流程及绩效数据。库存运作管理的数据需要使用数理统计技术对其进行收集,这是六西格玛方法的强项;实际操作流程需要准时制生产的价值流分析与过程观察工具进行记录;ERP/MRPII记录了大量供应链企业的库存管理、销售订单(顾客需求)数据,对其进行采集。
(3)分析:对库存控制流程及活动、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集成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业务流程中的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概化出概念,找出库存管理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运用ERP/MRPII进行预测,制定计划,而执行则采取准时制生产,让生产更灵活、快捷,结合两者制定改进实施方案。
(4)改进:按照库存改进方案进行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收集相应的数据。综合使用准时制生产的价值流分析、过程简化、六西格玛数据分析与产品、业务流程质量改进,以及ERP/MRPII的计划流程来对企业的库存信息化管理进行优化处理。
(5)控制:对改进结果进行评估,完善改进方案并使之成为新的工作方法。全面评估获得的改进结果,并分析总结;在企业内进行知识分享;运用新流程,实行标准化库存管理;同时设定下一个改进目标。
引入六西格玛方法,从数据的角度对企业库存数据进行收集、过滤、整理和分析,更具有说服力。结合ERP/MRPII、准时制生产与六西格玛方法可以使企业库存管理的信息化达到更适合企业发展。
五、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库存管理不再局限于“及时供应”层次,而更多地着眼于如何科学地进行动态库存控制,高效运作,在保证正常供货的前提下使库存成本最小。在供应链时代,企业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更多地强调协同发展,库存也不再是零售商、供应商与制造商各自独立管理,而倾向于信息共享,以防止“牛鞭效应”的产生。库存信息共享需要企业充分实施库存信息化,从业务流程上改变企业库存运作方式,而不是将手工操作计算机化。现代企业ERP实施,引入准时制生产、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的一次大变革,将三者集成使用,是库存管理信息化的一次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婷, 王恩辉. 库存信息化管理探讨[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1(3): 22-23.
[2]张海舰, 张明阳, 张倩. 企业库存管理信息化绩效评估研究[J]. 行政管理, 2011, (4): 347-348.
企业库存管理范文3
关键词:企业;库存管理控制;优化措施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与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库存管控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企业进行各项工作提供物资保障。因此加强对库存的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大问题,不仅需要保证自身不因原材料短缺造成影响,还需要保证不因大量库存导致资金占用,致使成本增加。基于此,本文对当下生产型企业库存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库存的类型较多,通常为原材料、辅料以及相关产品,具有生产、销售等诸多作用。顾名思义,库存管理便是对上述企业的物品进行有效管理,管理内容繁多,主要为数量管理、内容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基于自身工作要求作出相关决定,例如销售部门则需要尽量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保证相关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客户手中,使客户感到满意,有效提高销量。采购部门则需要确保原材料充足,符合生产的要求,同时为了使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可以选择合理的采购方法,如批量方法。财务部门的主要目的为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确保信息流的充足,使库存量下降。确保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库存量合理,符合各部门的需求,减少存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一)存货管理现状对大多数生产型企业来说,其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非常大,类型较多。但是因为原材料和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对储存的环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将成品及材料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但是留置数量较多可能会导致企业仓库库位严重不足,同时还会导致流动资金被占用,库存积压的原因包括下述几点。第一,企业经营者决策层面的失误所致,部分项目并没有经过全面分析便进入,盲目进行扩张便是导致库存大量积压的最根本原因。第二,采购的物料与实际生产要求存在严重不符,使库存不得不额外增加。因为采购工作人员对工作存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因此导致物资使用率下降,或者相关部门在选购过程中过于随意和盲目,没有仔细分析,导致损失严重,该类情况多出现在新产品研发方面。
(二)库存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库存管控制度有待完善库存管控制度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库存管理责任体系有待完善,入库及出库的相关单据不全面,流转过长,入库及入库的验收手续不全面。企业库存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因为库存管控值制度的不完善,所以管理工作的权责不明确,划分不合理,相关数据不具真实性,物料管理不严格,物料质量不佳以及数据的严重缺失等不良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阻碍。2、不具备库存管理风险意识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行的全部流程中,对库存管理机械能分析,其中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大多数风险均能够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但是因为企业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匮乏,不重视相关问题,导致风险问题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例如采购环节因为盲目采购导致数量不准确、储存环节因为方法不合理导致货品材料消耗严重。3、缺乏对库存产品数据信息的处理结合现状分析,当下企业库存产品信息数据的处理方式仍为人工处理方式,数据整合处理方式相对落后,处理能力不佳,因此对企业预判市场情况产生影响。4、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不完善库存管理的流程制定缺乏合理性,流程并不规范,在记录物料出库以及入库方面,记录不完全,不客观,并且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更新,不具备一定的数据保障,真实性和可靠性不佳,导致其与实际严重脱节,生产过程中很多货物积压严重,或者短缺情况十分明显。5、库存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企业未能全面分析不同产品在各个流程存在的差异性,不同的产品对库存周期的要求各不相同。采购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使用的分类方法不正确或者方案不合理,导致产品需求预测精度与实际严重脱节,库存量大幅增加,供应周期持续增加。
(三)库存管理形成问题及原因分析1、企业不具备相应的监控机制因为企业不重视监控体系的建设问题,并且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库存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企业不具备完善的奖惩标准,工作质量优劣都一样,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主动性低下。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库存管控工作质量。2、对库存管控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虽然企业具备全面的内控体系,但是其重心在于生产及经营、销售方面。生产是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经营和销售则是将价值转化为收益的重要方式。但是对库存风险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原材料受损严重,产品质量性能不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企业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企业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使内部管理结构得以优化,但是也导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衰弱,为了确保部门考核指标的有效完成,各部门都是独立工作,一些中间区域缺乏人们的重视。库存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展开,但是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则会引发诸多管理问题。
三、企业库存管控优化措施
(一)完善库存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展开工作企业需要完善库存管理体系,制定管理细则,细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发生重复工作或者工作越界等不良情况。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采购工作,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采购全流程加以监管,管理人员全面记录入库信息,对库存信息进行盘点,有差额存在需要及时查明原因,送至主管部门后处理。健全责任机制,防止因为管理不合理导致物资受损。
(二)使用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减少企业现有库存量采取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委托管理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效果理想,指的是库存通过委托保管的方式,交予管理水平高的第三方对其实施成本,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如规划成本、建设成本等,有助于企业将精力用在生产经营方面。生产型企业对于材料的需求量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仓库面积储存,通过委托保管法有助于减少成本。还可以使用JIT配送方法,在第一时间便能够将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中,对于减少库存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零库存的实现。
(三)促进库存周转,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如果库存周期较长会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影响企业的发展。并且现如今科技发达,产品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换周期越来越短,长期库存积压则会引发严重经济损失。企业需要减少库存的周转周期,加强对下游市场的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实施库存管理,防止盲目采购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将一些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全面分析滞销的原因,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水平。
(四)对不同的库存物料实施合理的分类化管理企业在进行库存管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ABC分类库存控制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数理统计为基础,对企业库存产品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为产品的价值、类型等,如果极为重要则划分至A类库存,一般重要则划分至B类库存,不太重要则划分至C类库存。对不同类型的库存来说,企业需要使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不可一概而论,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五)建立专门的库存信息管理系统企业需要加强对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结合自身生产以及发展情况,基于对成功经验的合理使用,专业人员得到相关有效数据,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全面论证后明确周转库存以及安全库存量。使用ERP系统管理库存,减少人工管理导致的失误问题。
企业库存管理范文4
库存管理的范畴,除对仓库内存放的货物进行管理以外,还应包括从交货人完成交货义务开始,直至贸易企业完成货权转移之间的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即既包括货物“库存”状态下的管理,又包括货物“在途”状态下的管理。只有将整个库存流程的所有关键节点把控好,才能保证货物安全,达到库存管理的目的。
下面,对仓储外包型贸易企业库存管理的各风险节点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总结出该类型企业对商品库存风险的管理策略。
1 设置独立的库管岗位
岗位设置是库存管理的根基。如果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贯通整个贸易流程,将不利于企业对业务员私自收发货物等问题进行监管,可能会造成不能及时认定库存风险,甚至根本无法发现库存风险。所以,岗位设置对库存管理起到根基作用。
从整个贸易业务流程来看,库存管理应是独立于采购和销售的业务环节;从岗位设置来看,库存管理应单独设置“中台”岗位,区别于前台的采购和销售岗位以及后台的结算岗位,规模较大的企业可单独设立物流管理部门;从人员来看,应对库存管理人员与采购和销售人员采取严格的分离制度。
库存管理岗位的职责范畴可由企业自行规定,但原则上应包括货物到港至货物发出之间的整个过程。设立了物流管理部门的国际贸易企业,其职责还应包括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仓储地点的选择与管理,收发货流程的执行,货物保险与货物安全的管理。
实行库存管理岗位独立制度,可使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岗位与仓库管理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的作用,使库存管理的其他内容在制度上存有实施的保证。
2 签订要素完整的仓储协议
与仓库产权单位签订仓储协议,是规避库存风险的保障,也是维护企业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签署仓储协议这样一件看似在库存管理中显而易见需要关注的事情,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其实经常会出现瑕疵。例如,有些企业在签订协议时未规定合约的有效期;未规定仲裁的地点和机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稀,或对违约行为未规定承担后果的方式;合同规定“签字盖章生效”的,只在合同上体现其一;合同期满后未及时续约或移库,造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空档期。
对于仓储协议的签订,除需注意避免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审查合同缔约方(乙方)是否为法人单位。在签订合约之前,应严格审核对方的企业资质,如对方为某公司分支机构的(即非法人单位),则需其出具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上级单位的签约授权书。
(2)认真审查合同要素是否完整。除合同普遍需要包含的要素外,仓储协议中还应规定仓储货物名称、仓库服务项目、对应收费标准、特殊存放条件等,大宗散货仓储合同还应写明损耗比率;合同附件应包括企业发货通知书样本、发货通知书发货人及审核人的签名预留印鉴、预留传真号及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
3 规范收发货文件和手续
在货物入库和出库环节,贸易企业应与仓库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在入库环节,货物入库后,应规定仓库向贸易企业提供准确的入库通知单或入库磅单,作为入库数量的依据;发货时,应规定仓库只接受双方约定样式的发货通知单及预留发货人和审核人签字作为通知发货的唯一凭证,在货物发出后,应向贸易企业反馈实际发货数量。以上二者可作为货物出库的依据。
规范好收发货文件和手续对库存管理十分重要。把好入库和出库两个关键节点的操作流程,对贸易企业避免人为造成的存货损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 做好仓储地点的考察工作
对拟作为企业货物仓储地点的仓库,应进行详尽的考察。这是贸易企业把控存货风险的第一道关卡。除考虑仓储成本外,在仓储安全方面,贸易企业应仔细进行考察,只有产权清晰、货物保险有所覆盖、仓储设施完备、管理制度严谨、周边环境安全的仓库,才能有效保障货物安全。
对仓储企业的考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考察仓库资质是否完备。贸易企业应考察仓库产权单位是否具有货物仓储的经营资格,其注册资本是否雄厚。如果是货代公司为贸易企业提供仓储服务的,应审查其与仓库产权单位的仓储协议是否有效。
(2)应考察仓库是否购买货物保险。一般情况下,仓储单位都会对仓库设施进行投保,但贸易企业应着重考察其是否购买货物保险,具体保额是多少,是否能覆盖贸易企业存放货物的货值。签订仓储协议、审查仓库注册资本,都是法律意义上的保障。但另一方面,法律判决执行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所以购买货物保险是把控企业经济损失的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仓库未对存储货物进行投保,贸易企业应自行考虑购买货物保险。
(3)仓库的消防和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应考察仓库设施的主体结构是否易燃,电路是否设计规范,照明设施是否防爆,仓库内存放的其他货物是否为可燃或易燃物品,仓库烟火探测设施和喷淋设施是否完备,仓库管理制度是否规定每天定期进行巡查,仓库防盗措施是否完备,仓库报警设施是否有效等等。
(4)考察仓库周边环境是否安全。贸易企业应调查了解仓库周边是否存在影响存货安全的因素;仓库内是否存在混放货物的现象,如有,则需考察混放货物是否有异味或可易使本企业货物毁坏变质的特性;仓库设施本身是否利于存储货物的性状保持稳定。
(5)仓库管理制度是否严格。贸易企业选择存放货物的仓库应在入库、码放、出库等环节执行严格的操作流程,以保证货物的数量准确,避免混发、错发货物。
5 关键操作节点派人员赴现场监管
在入库及发货环节,贸易企业应派业务人员赴现场进行监管,保证入库及时、入库数量准确、发货数量不违背发货通知单的规定、发送散装货物时的货物挑选过程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如果贸易企业收发货频繁,且没有能力派业务人员赴现场监管的,应在货物入库环节和大宗发货环节委托第三方监管机构代为监管。
6 建立库存台账核对制度
贸易企业的库存管理人员应建立库存管理台账,并定期与仓库核对库存明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库存数量的异常情况,核查差异原因,避免库存数量方面出现更大的漏洞,及时控制库存损失规模。
7 做好对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管理
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指为贸易企业提供报关报检、货物运输和仓储等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在贸易企业的业务操作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报关物流服务行业费用标准不统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商品各有侧重,且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报关环节的差错将直接影响贸易企业的海关信用评级。所以,须对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保证货物通关顺利、货物码头卸载高效、运输和仓储安全,对贸易企业库存管理起到保障作用。
审核保管物流服务供应商,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有实力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以保证在货物出现问题的时候,对贸易企业具有一定的赔付能力,减少贸易企业的经济损失。
(2)选择擅长所需商品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贸易企业应了解各货代公司的业务侧重点,区分货物种类、运输方式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对于需要办理退税申请和法定商检的商品,则更需要委托具有足够相关经验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
(3)避免选择经营同类商品贸易业务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如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实际经营与贸易企业相关的同类商品贸易业务,则可能存在货物被私自转卖的风险,应予以避免。
(4)注意对运输环节货物保险的覆盖。在运输环节,货物容易产生各类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货物灭失和变质的风险。贸易企业应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注意在途状态环节的货物安全把控工作,如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未对相关环节状态下的货物进行投保,则贸易企业应考虑自行购买保险。
(5)警惕业务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业务过程中所处的角色。进口业务过程中,委托方经常会像贸易企业推荐报关报检和仓储环节的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这时,要警惕报关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委托方勾结的情况,最好采取先收货款、再放单据的模式,以保证贸易企业对货权的把控。
8 建立定期库存盘点制度
贸易企业应通过非业务和仓储的第三方内部人员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加强库存管理考核。贸易企业的库存盘点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库存账目的核对工作。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应将业务库存台账分别与仓库业务台账和财务账面库存情况进行核对,找出差异原因。
(2)进行实地盘点工作。对仓库内的货物情况进行清点,核对库存台账与实际库存数量是否一致。在进行实地盘点时,应保证盘点比例不低于库存总额的70%,以达到足够的抽样水平。
(3)对库存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应对仓库设施情况、仓库管理情况、公司库存管理人员与仓储单位之间的收发货流程执行情况、货物保险覆盖情况、仓储协议情况等内容进行核查,判断公司库存管理是否达到制度要求。
企业库存管理范文5
1.管道运输企业出现库存的原因
当管道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在日常的运行中,管道是输送油气的载体,为了确保油气能正常输送,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就必须对管道进行相关的维护、维修工作。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就需要持有相关的维修器材、材料等资源。除此之外,在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地区中,天然气管道往往需要穿过复杂的地形,天然气的输送受地质灾害等影响较大,这就要求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备有相关的抢险物资。
2.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量超过企业设备投资总量的百分之十,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每年都会有一些库存物资报废,造成大量资料浪费和资金损失。而且,目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也没有真正合理的物资存储结构,我国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道运输企业领导阶层库存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领导阶层库存管理意识薄弱,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上,对企业的库存物资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2)库存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的结构并不合理,企业的库存物资处于一种粗放状态,既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也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
(3)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向信息化发展。但是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库存物资的相关信息,缺乏有效的统计和共享。
(4)缺乏规范的库房管理。
管道企业的库房规模与设备设置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库房内部的货架等排放混乱,没有专业人员对库房进行管理,责任关系不明。
二、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原则和措施
1.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原则
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想要优化库存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守库存管理的四大原则,分别是:
(1)对库房储备的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优化库存结构。
(2)加快相关物资的周转,从而减少物资的占用,规范库存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可以安全、及时地供应。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相关部门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库房的物资存储和使用信息。
(4)确定责任主体,让提取物资和审核物资的部门和人员,负担起相关物资的责任,确保责任可以落到实处。
2.优化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孟子》曰,“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想要实现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想要优化库存管理,就必须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库存管理制度,让库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具体说来,管道运输企业可以制定类似《采购管理办法》和《供应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章条例,并严格实施条例的内容,根据设置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加强物资储备管理
管道运输企业要优化库存管理,就必须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管理力度,谨慎选择企业的库房。在各个管理处一定要设置地区性的库房,来存储日常需要用到的物资,再设置相关的备品存储仓库,存放抢险物资。在管道线路长的地区,可以跟具有较好存储条件的企业签订相关协议,支付一定的资金让该企业代为存储。
(3)聘用专人对库房进行看管,落实库房责任
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因此,必须要有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对库房进行看管。看管人员必须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作用和性能,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识、财务基础知识,能对相关物资的重要性进行很好的把握。当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库存管理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出现问题,就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为了优化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管道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库存管理意识,促进岗位责任心的提升,从而让相关的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4)利用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物资的管理
ABC分类法是根据实物在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对实物进行分类排队,按照重要性进行区别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物资一般具有较多的品种规格,价格差异较大,存留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可以根据ABC分类法对库存物资进行管理,注重设备停机对企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周转速度较慢、比较贵重、较难采购的物资设为重点管理物资,也就是A类物资,对这部分物资进行重点控制。对于B类物资,也就是重要性较低、经常需要使用,而且可以大量采购的物资,可以根据一般的经营情况适当多订一些;对于这类物资,还要注意灵活周转,避免库存积压。而类似钢丝绳等品种多,价格较低的C类物资,则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一次订货。
(5)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也可以借用信息技术,对库存管理进行优化。要建立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化采购,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库存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例如:进货管理、出货管理、统计报表等。通过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管道运输企业对库存管理的有效控制,并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对库存管理信息的共享。
三、结语
企业库存管理范文6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库存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62-01
在供电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是指物资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物资的需求申请、集中采购、平衡分配等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物资计划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首要环节,从计划源头入手,加强企业的物资计划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做到节源节流,降低企业成本,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而物资库存管理作为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主要内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生产物资的供应。物资库存管理是指服务于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仓库活动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所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它是研究仓库活动方法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1 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
加强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对于保证物资供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库存管理是物资流通的具体形式,同时也是实现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没有物资的运输和仓储就没有产品价值的实现,实现企业利润也就毫无保障。因此,在企业管理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加强库存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库存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企业的生产是对原材料的加工改造, 因此必须要按质、按量、准确、及时地向生产部门供应物资,没有科学的物资管理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要想做到物资储备数量合理以及物资供应的顺利连续,就必须对仓库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的正常顺利进行。
(3 )库存管理是保持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物资在处于储存阶段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遭到损失,所以,要保管保养好储备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保证储备物资不受损害,保证物资的质量。
(4) 库存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保证正常生产供应的前提下,合理储备物资,节约企业储备资金,加速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科学保管,采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减少物资的丢失和浪费,从而降低物资储存费用。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实施科学保管与储备,努力提高企业库存管理工作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又一重要手段。
2 库存管理的基本环节
物资库存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物资接运、验收、入库、出库等一些基本环节,这些基本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库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工作质量好坏。因此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是搞好库存管理的前提。
(1) 物资接运
物资接运工作,是指物资部门收到采购等有关部门的物资到货通知后,及时做好准备工作,把到货的物资及时有效、完整无缺地接运回来的一项业务活动。在接运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出项各种差错,在确保物资质量的前提下将物资顺利组织入库。物资接运工作主要包含有接运准备、接受理贷及办理交接等内容。
(2) 物资验收
物资验收工作是保证物资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是对物资的外观质量、数量及相关技术资料、凭证和物资标志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检查,以确定物资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一项工作。它主要包含验收准备、核对文件、实物验收及做出验收报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3) 物资出入库
物资入库业务管理是指根据物资入库凭证,在接受入库物资时所进行的计划、组织等各项业务活动,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入库物资的明细账,保管卡片和物资技术档案。而物资出库业务管理则是指仓库根据出库凭证, 将物资发放给所需各单位而进行的各项业务的活动,它是物资发运阶段的开始和物资储存阶段的结束,它的业务程序主要有核对出库凭证、备料、复核查对、清点交接、清理销账等基本环节。
(4 )物资的保管保养
物资的保管保养,是指仓库根据各种物资不同的性能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类物资进行不同的保管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库存物资质量的一项工作。在库物资的保管保养关系到物资数量的准确和质量的完好,因此,物资的保管保养是企业库存管理的中心内容。
3 加强库存管理的措施
物资仓库业务的管理涉及到对物资产品的出入库、存放、保管、核查等多种复杂的管理工作程序,所以企业库存管理工作既是技术性的管理,同时又是经济政策性的管理。做好物资库存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 做好物资的质量验收,保证仓库物资的质量安全
质量验收包含对物资外观及内在质量的检验,企业加强物资质量验收,可以确保到货物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防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入库。管理人员在检验好后还应做好检验记录,认真填写物资检验记录单,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坚决不予入库。
(2) 根据物资的类别和性能特点,分区分类管理
仓管人员根据仓库内各库房、货场的容量及建筑结构情况等具体条件,结合物资的类别和性能,确定仓库每一片区域存放的物资种类、数量,且应分区分类编成目录并绘制平面图,以便于物资的管理。
(3) 定期进行物资检查和盘点
作为储存和供应物资的仓库,肩负着繁杂的物资的出库和入库业务,再加上储存物资品种种类繁多,规格复杂,所以为了确保各类物资数量的准确无误、保持账卡物不出错、质量可靠,库存管理人员就必须对在库物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盘点。
(4) 切实做好库存管理的工作考核企业应制定和完善一套能够衡量库存管理工作状况的指标体系,用以正确评价、考核库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企业库存管理水平。
(5)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例如采用由高层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及周边设备组成的自动仓库,通过对最新库存管理产品的使用,提高物资流通的效率,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物资出库管理水平的目的。
(6) 加强库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库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 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和实践。同时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各种讲座、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的机会,让员工在丰富的业余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提高企业库存管理的目标,为企业正常生产创造条件,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7) 物资管理的意义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而物资库存管理作为企业物资管理中最主要内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生产物资的供应。物资库存管理是指服务于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仓库活动的管理和技术工作所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各项活动的总称,它是研究仓库活动方法和规律的科学方式。制定物资计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依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确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要坚持计划的科学性,做到积极、准确、可靠、留有余地;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
参考文献
[1] 陈新.供电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商业经济,2009,339(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