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画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1
1)三维动画课程方向不明确
三维动画如果单纯软件技能操作上考虑,它包含的模块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模型、材质渲染、动画、动力学,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量相当于一个二维软件的教学量,比如PS,FLASH这些软件。所以,在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时候,如果单是命名“三维动画”,没有明确课程重点或者专业方向,仍然按照一般课时量的安排,三维动画课程只是让学生对此软件的所有命令都操作一遍而已,还不能保证完全掌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会削弱了教师的教学技能,还会让学生有一种学了但是还是不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感觉。
2)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三维动画课程教学多以各种三维制作软件基本命令、菜单讲解为主,以简单实例操作为辅,忽略了三维动画制作中角色表演、运动规律、时间把握、节奏掌控等要素应用的重要性。以3DSMAX为例,按学习顺序可划分为软件基本操作、基本模型创建、多边形建模等内容。每个部分单独讲解,且没有设置与企业实际所需的场景设计、角色动画、动作设定、影视特效等专题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将动画理论知识融入于软件实际操作。
3)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教师多媒体理论知识课堂讲解与学生机房实践练习依次进行的模式;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在机房同步进行的模式。虽说后者解决了前者无法实现的教师演示与生练习连续性问题,但容易导致学生完全机械式模仿教师操作,缺失了自己理解和思考。
4)师资短缺
由于中国高校的动漫教育起步于21世纪,因此最开始几年的动漫专业大多数是由原来的影视艺术专业演变而来,动漫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影视专业,或者计算机专业调转过来,所以早期的高校艺术教育培养高等人才,要么出现偏重学生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要么就偏重软件技能的培训,结果高校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相当大的困难:社会上的生产企业需要聘用的是立即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工人,需要的是一个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动画制作的工具手段,还需要能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企业对聘用者的继续学习和深入培养缺乏信心和足够的物质、人力支持,在对人才的二次开发上,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成本。这一矛盾的出现,促使社会上一批以社会办学形式出现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长并壮大起来,但也只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高校教育和社会生产实际需求间对于技术工种的空白,对于动画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多少贡献,模式单一、缺乏想象力的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5)引进企业外聘人员
现在不少高等职业院校能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通过对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的积极引入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主要还是偏向于制作技术、动画规律的提高。这类行业专家的教学技能是在自己多年的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因此缩小了学生技术学习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和能力。可是,这类行业专业也分为两类,一类是80年身于动画行业,现在都是导演级别,他们教学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原画、动画运动规律的学习和应用,这些专家擅长手绘动画,或鼠绘,大多数限于二维动画的教学;另一类是现在从事动画行业5年的年轻技术人员,他们教学的课程集中在软件技能的培训,他们教授的软件技能更加实用,也更加与行业企业接轨,大部分能够在教软件技能操作的过程,融入一些动画规律、原画方面的知识,但很少能从导演设计的角度考虑三维动画的独特艺术效果。因此,前者不能讲授三维动画实操,后者讲授三维偏重技能实践。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般质量和缺少创意、缺少艺术感的三维动画已不能满足观众对于高质量、富逼真感和有视觉震撼力的动画作品的强烈需要。在前行中,数字动画教育者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数字人才呢?三维动画人才又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
2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1)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我们常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特别是以实践技能为学习要求的课程设计。将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的实例任务中,驱使学生带着任务完成此单元知识点的学习,并且允许学生完成任务的差异性。此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学生学习的活跃度,快速有效地完成一个课堂知识点的学习。在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中,本人亦采用此方法,除上述的课堂效果外,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能够很好完成课堂的任务教学,但如果换一个任务作业时,学生多数不能完成;另外由于是以课堂知识单元为基础建立的学习任务,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三维动画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2)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围绕工程项目案例展开教学,让学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在项目驱动教学中,项目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要在项目的驱动下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项目驱动可以弥补教学中知识点独立脱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把课程学习内容整体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克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学习问题。以李景欣在《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在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飞机起飞场景动画教学”项目为例,可以很好地完成了飞机模型、材质贴图、音效、动画、特效、渲染各个环节的任务,最后实现项目完成考核的学习效果。本人亦尝试过此方法,不过是以角色动画为驱动的项目,制作一个卡通熊在森林跑跳的一段30秒的短片,教学内容涵盖了三维动画的全部模块,问题在于项目的制作流程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一个环节的任务完成不及格,会影响下一个任务的完成质量,在角色动画中,甚至会影响下个任务是否能够开展。以目前动画专业的招生情况,保守估计,假使一个班级30个学生,教师如何能够保证30个学生能够在同一个时间段完成某一环节的完成质量,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出现1/3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将面临是照顾2/3的学生还是照顾1/3学生的两难局面。况且,动画专业的三维动画课程最主要实现的是三维角色的动画,而不是场景物体的动画。
3)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项目驱动模式的进一步延伸。“工作室”教学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成为教学过程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建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模式,课程设置不再以章节式知识结构划分,整个课程以三维动画项目制作为依托,按照项目的生产流程实施教学。在其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专业技能,还能够培养费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企业相关岗位的实践实习,否则教师很难把握工作室项目的质量和产品要求。只有当教师能够独当一面,独立完成一部符合市场要求的三维动画作品时,才能带领学生以工作室的模式学习,不然还是回归到课堂教学。二是工作室模式需要有相关动漫企业的合作,有企业人员带进真实的商业项目实操,并按照企业一线专业技术、工作标准、管理模式等职业能力和规范传导给学生,达到缩小学生面向社会和企业接轨距离的目的,否则,工作室模式也只是个“花架子”。而是否能够与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合作并引进项目,需要该动画专业在当地良好的教学质量口碑,同时也要考察当地的动漫产业发展是否蓬勃,是否有足够的企业人力和项目带进学校。
3总结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2
1.增强动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项目引导教学法以项目的完成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深入社会展开调查,分析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劣,并且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全程都不参与。这改善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期间,学生需要具备各种能力,如市场营销、采访等,不仅仅是动画设计那么简单,其跨学科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改善。
2.使学生多接触社会,为毕业打下基础
项目的立足点在于社会和市场,这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学生将深入社会探索动画设计给当今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什么,学习动画究竟有什么意义,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这些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教师也似懂非懂。项目引导教学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切,无疑是要求学生向社会需求看齐,提早为毕业做准备。
二、项目引导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1.教师分配并指导项目任务
教师在分配项目任务时,首先要慎重选取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配项目,考虑学生的有利条件进行项目的实施。如要考察某地影视公司的动画设计情况,最好把这个任务分配给当地的学生,这样更方便。除此之外,项目的设计要根据动画行业的技能与目标设定,要时刻把握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如“Flas设计”就是一个大的项目,适宜安排在期末进行,也算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小的知识点也在项目的考查范围内,不仅能锻炼学生接触社会,也能使其巩固知识并有所创新。教师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对于如何开展项目进行简单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方向。
2.启动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项目引导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教师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到8个人,分别实施不同的项目。分组应该按照项目的便利条件来分,如地域、感兴趣的领域、擅长的方面等,总之要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分组之后,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汇报员、调查员、记录员。汇报员将本组的成果汇报给教师、同学,记录员将调研的信息记录下来,调查员是进行实地考察的学生,每位学生各司其职。在实际教学中,每位组员都应该去企业考察,并且一同思考讨论,找出创新点,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项目引导教学的目标。
3.制订计划,实施项目
计划要靠学生讨论得来。如在“调查某影视公司的新产品Flas设计”这个项目中,学生要了解Flas设计中的知识点,如动画设计的原理、思路、制作要点和ActionScript脚本语言编程等,从而学习公司新产品动画设计的优点和特色,并善于发现不足,找到创新之处。计划应包括联系企业、确定采访时间、讨论动画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等。接着便是实施项目,应将重点放在讨论动画设计与提出设计方案上,因为这体现着教学内容与思维能力。学生应严格按照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
4.汇报项目成果,认真反馈
在项目完成后,每组的汇报员应将结果汇报给教师和同学,说明本组的计划、思路,实际执行的步骤、遇到的困难,以及本组设计方案的创新点。各小组应该认真听取别组的汇报,并且做好记录,以备借鉴。教师听取完所有学生的汇报之后,应该分别予以点评,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奖励,并且要求各组将改正后的方案重新整理一份交上来。教师需要对改正后的方案仔细批阅,因为最后一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能力锻炼落到实处。认真反馈过后,教师布置下一轮项目。项目引导教学法每学期不宜进行太多,以2~3次为宜。
三、结语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3
一、学生能力差、学生兴趣低
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开始,更多的学生为了能够进入大学,采取了所谓的捷径,也就是学艺术,因为艺术生的文化分数线较低,容易被大学录取,所以很多文化程度不好的学生,在高二年级的时候,转到了艺术生上,虽然高考后被大学录取了,但是由于学习美术时间较短,美术功底差,导致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上是非常吃力的。特别是高职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是高考录取中分数最低的,好多都是通过补录工作,进入的学校。更甚者有的同学美术只学习了几个月。这样的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例如动画前期的人物设定、分镜头设定课程时,往往就画不出来,或者画的透视、比例很不协调。对于三维也是一样,人物建模比例不到位,贴图绘制粗糙等等,就暴露出功底不扎实的问题了。这样就间接地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学习兴趣丧失。试想一下,每个同学一提到看电影、看动画、兴致勃勃,对里面的剧情和人说谈的津津有味,一提到自己是学动画,以后是干动画的,甚是自豪。可是一出手、一下笔、发现人物画不出来、场景画不出来、动作更是画的似不像。你说怎么还有信心学习动画,制作动画呢?
二、师资能力不足、实战经验缺乏
高校教师,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在招聘的时候都是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这是个高校招聘的一个硬性标准,这样被聘用的人才固然可贵,但是动画行业虽然是需要设计、创造,但也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流水线工作,这里指的劳动力是具有能够加中间帧的动画师,可以说是动画行业,目前大量需求的人才,是专业技术型的,而不是理论导演型的。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聘用不能是嘴上功夫,而是手上功夫扎实的人。高校教师,特别是职业院校的教师,更要是思想超前,专业技能强,一线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所以高职院校老师的聘用,不能直重视文凭、学历。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专业混乱,很多职业院校在组建动画专业时,专业院系的领导和教师,都是从各个部分抽调的,什么版画专业、多媒体专业、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等,教师专业领域五花八门的,最多外派出去进修一段时间,而且还不是一线企业,都是高校组织的教学研修班,就回到学校开始教学工作了,这样的老师本身就不专业,能力也不行,技能就更不用说了,还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这样的老师是能说会道,但是动手实践就白瞎,大家说说,这样的专业怎么能不亮红牌了。
三、三维课程安排不合理
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应该说是动画专业的三维课程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为什么说还是不行了,这和高职学院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原因,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关。老师教学要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这个说法是不错的,可是对于整个班级和整个专业年级来说,那么多的学生,能力不同,兴趣不同,想学的东西也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插画、有的喜欢设定、有的喜欢三维、有的喜欢游戏、有的喜欢影视等等,这么全面的内容,不列入课程体系吧,怕学生学得不全面,不列入又怕学生学习面窄,不好就业。三维课程也是如此,很多院校的软件课程是什么软件都学,比如MAX有48个学时、MAYA有48个学时、ZB有40个学时、AE和PR有20个学时等等,这样看起来是哪个都不少,可是48课时不说软件是否精通,就是界面模块的介绍,这么点的课时量怎么够用,大家都知道,三维动画从模型、UV贴图绘制、材质灯光渲染、骨骼绑定架设、动作调制、渲染输出等等好几个模块的学习,哪一个工种在企业里都是要专精人才,以现在的培训机构而言,像国内知名的完美动力公司培训班中,就光它的动画大师班,单一软件的一个模块的讲解,培训时间为全日制3-6个月的时间,教授内容除了软件的操作外,还延伸很多动画原理和表演的内容。学生每天7小时,每周6天的时间全日制式的学习,半年折合共计1000余节的课时量。和高职学院的全部模块的学习就48课时相比而言,一个模块就8个课时的时间,可以说是有100倍的差距啊,所以同学们学得东西怎么可能专精。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08-01
文化交流是推进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文化和语言
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在特定的地区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形成的,渗透于所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体现在,如果没有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将很难了解并掌握与之相对应的该民族的文化。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语言本身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只是起着一种工具、载体的作用,这一工具归根到底还是要为一定的内容而服务。语言最终的承载内涵是文化知识,脱离了这一背景,语言工具就是没有意义的空壳。
二、文化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反映不同的特定文化。同时,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性作用于语言,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不同语言。
1 地理环境差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生活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里的人们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水产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语言中带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征。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人们很少或从未离开过土地,土地是人们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因而大家对土地有着极其浓厚的情感。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如,在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所表达的寓意与水有关;而汉语却是“挥金如土”,所表达的寓意与土有关。
2 社会习俗差异。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定的语言,脱离了所依附的相关文化背景,是根本无法获得生存的。比如,中国人在一段时间不见面后,常会说:“你最近胖了”来表示恭维,可是“You are becoming faI recently”这样的句子让西方人听起来,却会以为对方是警告自己该节食了。
3 思维方式差异。思维是人脑对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由于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各民族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各异。这些思维方式又会反过来对该民族使用的语言产生影响。西方人注重逻辑分析和推理,在语言信息的安排上常常采用一语破的,即先点出主题和观点,然后再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充阐述。而中国人的思维注重整体,是发散式的,在语篇和结构上往往会有形散而神不散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就会产生英语句子多为前重心,而汉语却多是后重心的现象。这样的句子特点,在表达时间时最为明显。如,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上午7点,翻译成英文则是7a.m.Wednesday.June 16.2010。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内容,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但要肯定的一点是,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都将是大有益处的。
三、教学现状
在现实的交际中,由于学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虽说所讲的话都符合语法规则,依然会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具体而言,可以将原因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学生没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也无法获得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一方面,学校里讲授英语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教师,外教很少,很多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交流的对象往往也都是中国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讲英语,很有可能会造成错误的表达被轻易地接受,而且不容易被察觉。当语言的教学都不能保证正确性或广泛性的时候,它的使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 大多数学生是在掌握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的。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不太熟悉的语句,很多人往往会按照汉语的习惯进行直译,或用汉语进行生搬硬套,从而形成了很多错误的表达方法。
3 学生学习目的的偏离。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但是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却是为了能够通过各种级别的考试,获得一定的证书而学习英语;教师也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而在努力,这就背离了英语学习的目的。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只是一味地去积累单词,掌握语法,却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忽略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
四、互动教学
显而易见,那种仅仅注重外壳的语言教学,必然是不成功的教学。在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合乎语法的语言,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避免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功能。目前在我们国家,英语的教与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单一的语言教学很容易就会出现“一言堂”。新的形势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把教学重心从单纯强调语言形式转为形式与内涵相结合,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互动。
其一,教师。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要认识到文化教育对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还要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我的综合文化素质,最终将文化内涵的灌输自然地融入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词汇和语篇时,对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解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就解释到哪里。比如在教授单词compromise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它同中文里的“妥协”等同起来。殊不知它们在很多方面迥然不同。对中国人来说,妥协意味着消极应对,而中国人在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即使在谈判桌上也是如此。但在美国文化中,妥协是达成协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过程,因此,它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二,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主体学习作用。比如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小组布置相关文化任务,如情景模拟对话、举行辩论赛等,激发学生主动、认真地去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纠正学生所犯的词汇、语法等表层的语言错误,对于学生所用的语言形式正确但不符合文化背景 的深层的语言错误更要及时指正。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发展,最终真正并有效地掌握和运用该门语言。
2 积极利用课外活动的辅助功能。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是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课堂,让学生真正地全面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是勉为其难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材料。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收听VOA或BBC等外文电台节目来获取第一手的文化材料,并在下次课上检查,不要流于形式。此外,英语角、英语晚会等活动,也为许多人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能把学到的英语知识正确地应用到实际的互动交际中。不过,根据不少高校英语角往往不能善始善终的经验教训,有必要设立专人进行指导与监控,学校可聘请外教并定期安排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英语角活动。
3 大力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制作出与语言知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在课堂上实现语言与文化的互动教学,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对所学语言文化知识产生兴趣。
也可以在课下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登录相关的教育教学网站,从中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来在线学习,或是通过BBS或E-mail向教师请教问题、与其他学习者讨论问题、分享心得,更可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MSN、雅虎通)等与外国人直接进行交谈,达到在互动中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5
(一)实施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生积极性
大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认识到学生实现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热情高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课堂中。互动式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小组合作,师生和生生互相交流沟通,其能够助长学生的讨论气氛,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将全部的教学元素整合为一体,保证教师、课程与学生各种因素相互束缚与制约,并整体评价,以达到教学宗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实施方式为:
①教师引导。课堂开始,教师则应制定教学宗旨、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制定教学计划,依照课堂教学主要内容设计活动主题;
②鼓励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包括预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复习、提出疑问、解疑答惑等。利用学校提供的英语教学书籍及互联网资源进行自学,重视重点难点,巧妙解决问题;
③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将活动的主题和注意点告诉给学生,对核心主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疑惑。经过小组成员和教师的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二)强化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创建英语学习交流平台
互动教学应打破教学课时少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手机软件等,如微博、微信、QQ、Skype等,创建学校自身的英语交流平台,学校官网网站、微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校领导应重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创建英语角及英语社团,加大对购买英文资料和刊物的资费投入,鼓励突出表现的学生,将英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重点任务中。其次,全面利用宣传工具。学校应在校内刊物报纸等信息媒介上定期更新英语知识和资讯,将卓越的英文小说、诗歌等刊登,创建“校园英语文化活动节”、“大型英语话剧演出”、“英语演讲比赛”等等,丰富英语生活。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在每天的1个小时时间播报英语新闻,用英语介绍国外美食风景等。其次,建立学校的官网微博,将学生和教师加到粉丝群中,每天固定时间更新状态,并转发一些英文消息和知识,提供相关英文连接,让学生和教师可以自行下载,如英文电视剧、英文音乐、英文小说等。最后,组织宣传活动。学校应建立学生宣传小组,选出负责人,定期在学生内宣传英语文化,组织英语爱好者共同学习英语,建立英语俱乐部、英语口语练习小组等,培养英语人才。
二、结论
动画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动漫 教育 传统文化
纵观近年的国产动漫,其在表现形式、题材内涵上大多较为类似。无论是从片名、故事背景,还是从角色姓名、整体画风上,都明显受到美国和日本动漫的影响,鲜有中国元素的呈现。占据市场主流的还是那些缺乏民族风格、盲目追随国外动漫的作品,整个行业的生态令人堪忧。众所周知,动漫产品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动漫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的输出,不只是简单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而是会进一步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对其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十分明显的美育效果。因此,中国动漫界应该积极倡导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作品,创造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动漫形象。
作为动漫从业人员的主要输出者,高校动漫教育专业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高校动漫教育者仅仅一味地提倡美日动漫,不能潜下心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那么中国动漫将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动漫教育迫在眉睫。那么,究竟该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应该具体地落实到动漫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切实地体现在一些具体的课程中。
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传统文化的熏陶。纵观国内各大高校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文化课的缺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直接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只有专业技能而综合素养差的片面人才,而且会间接地使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文化课程无关紧要,从而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信心和认同感,忽视或者低估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作用。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动画专业的培养方案应该结合技术类的基础课程,适当地增加传统文化的课程或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树立以传统文化为方向的奋起直追美日动画的紧迫感。现今,中国元素被中国动漫界所冷落,却屡屡被美、日创造的动画片所用,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当下中国动漫作品的创作缺憾,鼓励其用深厚且丰富的中国文化作为动漫发展的底蕴。第二,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如结合已有的动画史论课程,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动漫发展的价值,并使其明白,中华文化伴随左右的作品不仅可以深受国民的喜爱,也会给世界呈现新的视听享受。此外,还可以在剧本创作等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国历史、文学、哲学思想等内容,让学生有意识地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熟悉并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三,有意识地开设一些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如文学名著选读、中国历史、儒释道思想等,使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其次,要注重与传统技术工艺学习的配合。目前,大多数动画专业的教学,在教授完基础课程以后就将重心转移到动画制作流程的教学上,偏重于对技术、软件的教学,而对传统工艺的传授较少。针对这种现象,课程设置上应该增加机会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并接触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如木偶、剪纸、皮影、水墨画等。具体的教学过程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传授绘画技法等课程时,可以结合优秀的国产动画,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法,并意识到要想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作品,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现形式。第二,适当开设一些教授传统工艺技法的课程,如木偶、剪纸、皮影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其了解更多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初步掌握各种工艺的基本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同时,有条件的院校还应该设置某一两种工艺的选修课程,使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掌握该种工艺的技法核心。
再次,动漫产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应体现在动漫角色的形象塑造上。而角色形象的塑造又可具体从角色造型和表演风格两个层面来进行。在《角色造型》等相关课程上,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符合中国人特征的形象设计方案,如要想让角色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不仅应该包括角色的相貌体态(是否具有东方人或者黄种人的特征),还应该包括角色的服饰道具(是穿汉服还是唐装,是佩剑还是抚琴),甚至包括其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是文质彬彬的儒学之士,还是善骑射的游牧民族)。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系统介绍,结合具体案例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何种造型更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在表演风格方面,教师应在动画表演等相关课程中结合具体的动画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各大表演体系,及其各自的特点。如在《大闹天宫》中,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借用了中国传统戏曲所特有的程式化的表演,几乎所有的人物造型都展露出深厚的京剧舞台表演范式。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在与其他表演体系的比较中更好地掌握各种表演体系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今后的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