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1

2011年1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较上年末有所缓和,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升至17.3%。66.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降7个百分点;31.6%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升6.9个百分点。报告显示,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指数55.4%,与上季基本持平,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显谨慎。此外,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为41.7%,较上年末和同期分别上升4.8和3.3个百分点,显著改善。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为53.2%,预期未来一季就业形势“好”或“基本不变”的居民占71.7%,“就业差”的占10.3%,为2009年以来的最好情况。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4.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的变相储蓄,41.6%偏好“储蓄存款”),14.2%的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调查报告显示,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达25.1%,比上年末减少1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 21.9%,“股票投资”13.5%,前者比上年末增加1.5个百分点,后者减少1.2个百分点。在各类消费中,居民购车仍为主要消费热点,其他消费意愿不旺。其中购车意愿为13.2%,处于调查以来较高位;大额商品消费意愿与旅游意愿分别为25.7%和22.6%,各低于同期2.3和0.9个百分点。

《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1年2月9日的《中国人消费热点大调查》显示,饮食、住房、服装成为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三大消费热点,近七成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2011年家庭消费计划影响大,八成多的人今年倾向于投资和储蓄。

对于中国201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41.1%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41.5%的人持“不乐观”态度,不分伯仲。不过一线城市的居民持“乐观”态度的比例(45.1%)要高于二三线城市(38.7%)。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持“不乐观”态度的比例较高;而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则是持“乐观”态度者占了较大的比重。中国百姓所感受到的物价、房价上涨的威胁依然严重,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大”(24.7%)或“影响比较大”(44%),表示“影响不大”或“没什么影响”的仅占5.6%。受访者对2011年物价、房价上涨的预期也很强烈,认为物价、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比例均超过了七成。在这种形势和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下,2011年,50.5%的受访者倾向于“更多投资”,33.8%倾向于“更多储蓄”,只有15.6%倾向于“更多消费”。对于2011年的家庭消费计划,68.7%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2011年家庭消费计划影响大,55.6%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不准备增加家庭消费支出。其中,36.7%的人准备与上年持平,18.9%的人准备减少支出。准备增加支出的比例占34.2%。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不准备增加支出的比例达到了六成以上;而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则有半数以上打算增加支出。在列出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15类家庭消费支出项目中,票选出了“2011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五大消费热点”,按得票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饮食、住房(买房、租房等)、子女教育、电子产品(电脑、照摄像机、手机等)和旅游。“文化娱乐”未进入前十,以15.1%的得票率排名第十二。“健身保健”和“通信”分别位列第十三和十四位。调查还发现,二三线城市的居民更倾向于在子女教育上多花钱。对于2011年的家庭消费支出重点,在一线城市,“子女教育”以25.4%的得票率排名第六,前面五位依次是:饮食、住房、电子产品、服装和旅游,而在二三线城市,“子女教育”以高出一线城市8.4个百分点的得票率位居第三,前面只有“饮食”和“住房”。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2

____省____县物价调查报告(原创)

调查目标:基于各地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____县城的物价也跟随着有上涨的趋势。经过调查发现,各组的数据体现出____的商品价格水平大部分在增长,且比例不均,相差甚远,长此以往,必定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调查目标在于,分析物价上涨现象,进而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出能把物价稳定在适当水平的方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保持的安定与和谐。

调查时间:____年8月1日至____年8月10日。

调查对象:____部分商品物价

调查方式:访谈法、电话访问法

自____年至____年以来,人们都有所察觉,各种物品的价格频频上涨,而有些物价并没有上涨,且还有下降趋势。这些现象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现象暗含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采取措施,扬长避短,以便我们在以后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运用适当的手段,取得好成效。

一、关于物价的变化

来看下面几组调查的来的数据。表一是关于日常的最典型的食物类的物价;表二是关于各类产品原料消费用品类的物价;表三是关于最常见的服务娱乐类的价格。各组数据都是经过多次过角度调查统计取得的平均数,但是因为时间跨度不大,所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中对比价格____年的价格是与____年的同期价格。

表一 ____县部分常见食物类物价表

表二 ____县部分日常用品类物价表

表三 ____县部分常见服务业类物价表

二、物价变化原因分析

从这些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物品的价格在上涨,且变化幅度各异,究其原因有以下四个。

(一)商品供不应求。这个原因遵循了经济的最基本规律。在商品供应不足时,经过市场自己的调节作用,商品价格上涨。其中猪肉的上涨的最大原因就是供应不足。现在,如果你到乡下去走一趟,已经没有农户还像以前那样家里饲养着七八头猪,还有牛羊了。有的只是寥寥几家还圈养着一到两头而已。而以前靠宰杀生猪赚钱的屠夫,现在只好转行了,要么就是四个或更多几个人合伙宰杀购买来的一头生猪了。

(二)与商品的相关产品—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化影响。蔬菜类的涨幅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蔬菜的替代品比较多,一种涨价了,而另一种未必涨了,或者产家奉行簿利多销的原则,所以导致涨幅不大。但是如果是互补关系,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汽油价格上涨,所以跟随着乘车服务价格上涨了。

(三)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成本价格影响。如从表中我们得知同款型号的家电类价格并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就是因为生产厂家的研发成本和技术进步或者是同行业竞争的影响,所以有些价格在下降。同样的,有些经销商呢,则根据自己的交通运输成本和进价的变化来调剂出售价格。

(四)不正当的哄抬物价引起的物价变化。有一些经销商则是跟随着物价多数上涨的这个现象,随意哄抬物价,以牟取利益。这样的行为长此以往,必定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安定。特别是在调查当中发现在一些偏远地区,私营小店里的物价明显高于大超市的价格。

三、物价变化所反映的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商品价格的小变化,有时并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关注。因为,我们会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进步的必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行各业工资的上调,物价有所增长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比例失调,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通过调查发现,有下面几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

(一)农业生产条件不完善,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首先必须抓好农业的发展。而现在我们的农产品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什么农民现在不愿意饲养生猪?最基本的问题是积极性不高。而另有很多的人出去务工,根本不愿意留在家乡种田,养殖。不愿意投入劳动力,所以生产条件自然就跟不上。所以才会导致表中数据所显示出来的现象。

(二)上涨物价比例严重失调。

从表一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因为供应不足,猪肉价去年跟今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整整翻了一番,而牛肉价增长幅度只有八个百分点。对于营养价值相差不远的两种同类别的产品,这样的差别价格未免相差太大。同样的,其他的家禽肉类价格增长幅度也比较小。而一般正常的大米价格与猪肉价格之比为5:1,而如今的比例却是7:1,这个比例不得不另人捏一把汗!

(三)因物价上涨,导致失业人口增加,给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就业问题是国家乃至世界面临的一个大考验,如何让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保持国家繁荣昌盛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充分就业中的一个重角,而现在又有四分之一的原来从事宰杀生猪谋生的屠夫失去了他们的职业,这无疑是给充分就业这个任务雪上加霜。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得赶紧寻找出路。

(四)服务业重价格不重质量,服务机构不完善,服务业发展不乐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服务业。所以服务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而且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依托第一、第二产业。如此重要的服务业在发展中是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但是现在的数据和现实说明____的服务业发展不健康,有跛脚现象。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提供乘车服务的组织,只重视要价,完全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且服务机构欠缺,人们对服务业的发展根本就不关心。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同时也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五)市场缺乏正规的物价秩序,使一些不法经营者有空可钻。

调查发现,市场中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一个必要的遵循规则和指导原则。这样,在众多的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很多商品找不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所以才会出现胡乱的报价,这样也使得人民的生活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又有人在当中赚取高额利润。

四、稳定物价的对策

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每项事业的发展相得益彰,力争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而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的物价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特点之一;稳定的物价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目 标之一。那么,我们可以从那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使物价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合适的水平。通过调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一)以农业为本,鼓励发展农业。

立足国情和乡情,农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社会的每一项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发展农业。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____是一个山区县城,在发展农业这方面有利有弊。所以,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当地的优势,避免存在的劣势。鼓励人民购买适用于山区耕作的农机,以适当的补贴减缓人们的担忧。积极引进适合于当地的优良品种,淘汰历年来低产不适合的品种。

2.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以前我们总把心思放在追求产品的数量上,但是其实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道路。把农业和科技还有教育结合一起,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增加农业的各方面的投入。

(二)稳定市场供应,以稳定物价水平。

均衡的物价和产量即在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产量。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下,价格势必会上涨。所以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就是稳定商品的市场供应。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有以下方法能稳定市场供应。

1.努力生产,保证当地自产自销产品供应。以蔬菜为例,当地气候适宜栽种的菜种,当地居民喜欢购买蔬菜应尽量地保证稳定其供应。在稳定本地市场供应的基础上在往外发展。而不至于到外地进货,导致成本上涨,必然引起蔬菜价格不稳定。另外,多商品的相关产品,这样能在避免物价的大幅度变动。

2.稳定进货渠道,与外地货商共同努力以稳定物价。对于一些必须从外地进货的商品,则采取稳定进货渠道,降低进货成本的策略,从而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如果供货渠道不稳定,供货商经常变动,那么进货成本肯定增加,致使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3)市场自觉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在自觉地发挥着调节作用,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市场调节不足以达到目标时,政府应及时采取宏观调控,以稳定物价水平。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缓解就业压力。

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肩负着农业现代化,转移劳动力,实现农民小康水平的重任。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基于我们对乡镇企业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应该努力发展适合当地的乡镇企业,以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缓解现在因物价带来的更为严重的事业局面。

(四)督促和鼓励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服务机构。

经调查发现,服务行业的物价水平尤为不稳定。其原因就是行业发展不稳定。其实,服务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给它把好方向,监督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所以完善服务机构是我们发展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发展服务业的观念,让全民领悟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应该做好一个完整的 服务业发展规划。第三。我们可以借鉴外地发展服务业的成功范例作为我们的向导,以指导我们服务业的发展。

(五)确保落实国家物价文件要求,根据实际制定合理规范,稳定市场秩序和物价水平。

1.在各地区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国家文件精神更是要弘扬和遵守,我们应该努力达到和保持国家规定的物价水平,确保人民生活不受影响,尽全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物价规范。通过做一些调查研究,对一些相关产品的价格水平给出相应的标价范围,和适当的涨跌幅度。做到不影响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正常利润,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给市场一个参照物,一个定价原则。以达到经济健康发展,市场井然有序,物价有章可循,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

五、结论和体会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3

更让人关注的是,已对上至国家经济、下至普罗民众影响甚深的国际粮价涨势,迄今未见停歇的迹象。有分析人士认为,其持续的高位运行,或将使目前局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变为成本推动型膨胀。面对这种并非危言耸听的预测,我们不禁要问,该拿什么来稳定CPI?

国际粮价:连创最高纪录

新兴经济体并非推升粮价主要力量在讨论粮价问题之前,对于粮食的范畴势必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一般而言,大米、小麦和玉米被视为主要的粮食品种,不过,从目前的产需量等情况来判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是全球粮食中至关重要的4个品种。

这“四大主角”在近两年、尤其是过去一年中,几乎都没有避开价格持续走高的命运。据统计,国际粮价自2005年来已上涨80%,2007年除大米(涨幅6.2%)外,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涨幅均超过了40%,分别达到58.2%、45.9%和44.4%。其中,在2007年12月,据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显示,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在上一月高位回落后又大幅攀升,玉米、大米和大豆价格则加速上升,都创下近10年来的历史新高。

粮价问题由此成了国际瞩目的热点,就连今年4月6日结束的西方八国集团部长会议,也特地就本不在议程内的粮食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认为,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收成、能源价格上涨、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和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等,是粮价持续上涨的几大推动力。

在上述诸多因素中,有专家认为,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是粮价攀升的主因。数据显示,生产每千克牛肉需消耗近8.5千克谷物,生产每千克猪肉需消耗5至7千克谷物。因此,人口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在饮食消费结构改变的过程中,直接推动了粮价的上涨。不过,同样有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中印两国每年粮食进口总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两国用于肉类生产的饲料粮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从这点来看,并不构成粮价攀升的主因。不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消费模式改变对全球谷物市场的长期影响不应忽视。”

价格传导链:从飙升的原油价格到粮价

油价飙升导致粮食生产成本上扬

事实上,相对于少数几个新兴经济体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新一轮全球化经济带来的种种效应在粮价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口大国的崛起大幅增加了原油等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导致资源性产品需求与供给瓶颈之间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进而推动了价格的上涨。

据统计,2001年初至2008年2月底,剔除美元贬值的因素,原油价格仍然上涨了约222%。而这种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态势,推动了土地、农资、人工以及水、电、气等生产资料的上涨,改变了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将粮食生产成本推向了新高。依此判断,时下粮价的高涨很大程度是缘于原油的价格传导作用。

粮食能源化加大农产品需求

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同时也让各国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替代能源的愿望变得迫切。其中,尤以美国为典型。从2004年开始,为了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作为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美国,运用大量玉米来生产燃料乙醇,并运用大量豆油、棕榈油来生产生物柴油,从而加大了农产品需求。去年9月19日,布什签署了美国新能源法案,加上此前不久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07农业法》,这两大法案的推出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还将加速农产品的能源化。新华社在报道中称,根据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国汽车工业必须使汽车油耗比目前降低40%,新能源法案还鼓励大幅增加生物能源的使用量,使其到2022年达到360亿加仑,燃料乙醇占其中的1/3以上,另外就是生物柴油。

主要出口国产量趋降

粮食价格上涨的刚性因素,归根结底还在于供需失衡。当种种因素下全球对粮食的需求增长强劲之时,粮食供应的增长却远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速。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总量增加,供给压力更为加大。2007年全球粮食的生产,甚至还遭遇了天灾。当年,由于干旱等天气原因,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在内,都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同样,作为小麦主要出口国的乌克兰因为气候不佳,产量也有所减少,这使得谷类的价格获得了高位运行的有力支撑。

此外,相关农产品的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主要粮食品种的高价。国际谷物理事会2007年11月22日的预测显示,全球谷物库存量降至2.55亿吨,为30年来新低;美国农业部2007年12月的报告则称,由于小麦的消费连续3年超过生产,粮食的期末库存已经降至60年来新低;2008年1月美国农业部的月度报告则再度下调大豆和玉米库存,产需失衡造成了国际粮价的飞涨。

国际金融走向影响粮价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粮价走高与国际金融市场走向也有关联。一方面,新一轮国际化所伴随的美元持续贬值,改变了粮食价格的市场环境。数据显示,2001年初至2008年2月底,美元指数下跌幅度高达66.4%,这就表明,即使粮食实际价格维持不变,其以美元标注的名义价格也上涨了66.4%。

另一方面,全球货币流动性的过剩也助推了粮价的上涨。因为自去年夏天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欧美等国多次下调利率,这些国家的固定收入投资回报率明显减少,加上欧美股市屡屡下挫,急于为手头资金寻找出路的投资者便开始转向,让粮食期货市场成为国际投机资本逐利的重要场所。而由于期货市场的固有特质,供需市场上的微小变化到了期货领域便被明显扩大,导致农产品期货和能源、金属等一样,出现全面涨价。

中国粮价:迎来第3次大涨

连续4年增产仍涨10.1%

在国际粮价飞涨的同时,中国粮价也迎来了它改革开放以来的第3次大涨。此前,1988年至1989年中国粮价首次上涨,根源来自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对粮价的拉动,以及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推力;第2次1993年末至1995年的粮价暴涨,则与当时投资过热、金融系统失控,迫使真实粮价在谷底反弹有关。而始于2006年末的本轮粮价上涨,截至2007年12月,我国3种谷物综合平均收购价格较2006年同期上升10.1%,大豆收购价格飙升了73.9%。

尽管国内粮价的涨势较之国际粮价的上涨算是温和的,但从中国粮食产出的情况看,似乎不应该存在减产导致价格上升的基因。国家

统计局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4%,小麦和稻米面积基本持平,谷物单产量远高于豆类和薯类。此类因素增加了粮食的总产出: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亿吨,较2006年增长0.7%,已是连续第4个丰收年。

城市化推动粮食成本提高

在粮食增长的情况下,粮价的上涨似乎是个悖论,但事实上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的大背景下,这并不意外。“由粮食和肉禽类价格上涨引发的食品类价格上涨,是由于粮食的结构性需求发生了变化、供需紧张造成的,当然也包括生产成本上涨的拉动作用。”金鹏期货公司分析师喻猛国做出了上述论断。据其分析,以往粮食主要是直接或间接用于饮食消费的,粮价的波动与生产周期相关。但现在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粮食变成工业原料,用来生产能源,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迅速增加了粮食的需求。因此我们看到,在粮食增长的同时,粮食库存竟逐年减少,这就表明供给的增速还是无法与需求增速相匹配。如此,自然会出现价格上升的结果。

同时,原油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反映在了种粮成本中。据悉,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分别上涨了26.6%、64.4%和60%。而城市化的作用也显露无遗:一方面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短缺,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要求粮食种植业必须付出更高的人工成本来维持生产。据悉,2007年中籼稻亩均人工成本为229.81元,比上年增加17.78元,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分别比上年提高10.7%、19.4%;而在大豆主产区,平均雇工工价为31.91元,比上年上升了8%;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显示,2007年耕地升值明显、土地价格不断上升。此外,种子价格也相应提高。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了23.9%。对于这一点,去年8月初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曾明确承认,当一个产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比较效益多年来处于低水平时,产业产品的涨价将成为必然。

65%进口大豆传来高粮价效应

不过,成本的推动还不是这轮粮价上升的主力原因。在现有的数据资料中可以发现,2007年小麦、稻谷价格的涨幅,远低于其生产成本的涨幅。有专家分析认为,这表明当前生产成本上涨更多地表现为农民种粮纯收益的减少,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且分散的产业结构特征,使得“成本――价格”的传导路径受阻,成本上涨因素并没有完全反映在粮食价格中。

那么,什么才是抬高粮价最大的“黑手”?在官方的解释中,国际粮价的传导效应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尽管有人以目前中国粮食进口依存度还很低,2006年时也不过接近5%为由,认为国际高粮价很难通过有限的粮食贸易施加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不过,不可忽略的是,中国部分粮食的进口依存度远远超出了总体水平,而以此为突破口,国际高粮价完全有机会通过粮食间的比价效应,“渗透”到中国同业中。

在4大粮食中,最有“资格”扮演这个“传输器”角色的非大豆莫属。目前,国内的小麦和玉米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供求处于平衡的状态(玉米从去年开始也由出口改为进口,主要是受到乙醇燃料价格大大低于石油价格的影响),大米还略有剩余,由于国际大米价格较高,剩余大米还有可能通过出口换取相对低廉的粮食产品,紧缺的主要是大豆。从2000年开始,中国这个世界第4大大豆生产国就一下子成了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依存度超过65%。由此,国际粮价的高涨直接带动了大豆以及植物油价格的大幅上扬。这一逻辑,在粮食期货指数的走向中也颇为清晰。从2007年初至2008年2月,国内的大豆期货指数涨幅高达78.2%,而玉米期货指数仅上涨了9.1%,小麦期货指数仅上涨了23.1%。至于造成我国大豆产量迅速下降的原因,行家分析认为,与国外转基因大豆相比,国产大豆不具备成本优势;17%-18%的出油率也低于进口大豆的22%左右;而且,与种植玉米等谷物相比,种植大豆收益较少也是导致减产的原因之一。

粮价涨、百价涨:粮价与CPI之辩

粮价上涨是CPI主力推手

粮价的上涨和CPI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期货界人士分析1994-2006年间的CPI与粮价数据发现,这13年中粮价上涨的有7年,7年中CPI都无一例外地上涨。而在去年粮价涨势引起广泛关注的时候,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CPI比上年上涨了4.8%。当然,CPI的上涨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粮价的上涨。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解释去年物价飞涨时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但食品价格的上涨无疑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去年1-10月CPI指数涨幅达4.4%,食品类价格上升11.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3.8个百分点,占全部涨价因素的86.3%。尽管在构成中,粮食价格直接的影响不过是个位数,远远不及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超过30%的占比。但“粮价涨、百价涨”,正如国家发改委农经司方言副司长所言,目前猪肉、牛肉、羊肉以及蛋奶价格的上涨,其核心问题在于粮食价格的上涨。

以去年CPI持续上涨的诱因猪肉价格为例来分析。虽然从权重看,肉价上涨对CPI的影响更为直接,但粮价是食品中最基础的价格,其上涨对CPI的间接影响远远大于肉类,将直接引发其他食品生产的成本增加,从而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食品价格上涨;同时,财经人士分析认为,粮价和肉价对CPI的影响周期也不同。粮食的生产周期是一年,生猪的生产周期约为3个月,前者的影响长度明显长于肉价。从长远看,粮价的稳定对于物价的稳定有更重要的作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只要稳定住了粮价,整个价格就可以稳定住。

CPI上涨是否等同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范畴中,CPI作为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被视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说,当CPI>3%时,就可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时,则进入“严重通货膨胀”的状态。据此判断,去年CPI的增幅已然超过了警戒线,表明通胀成为了国内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不过,官方并没有认同“通货膨胀”的说法。朱之鑫曾明确表示,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不是一个概念,CPI上涨也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他认为,这一轮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受农产品特别是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价格总水平仍可能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但整个价格大幅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谢伏瞻则认为,这一轮物价上涨是世界性的趋势。例如2007年,印度CPI上涨5.2%,俄罗斯上涨9.4%,美国预计达到了2.8%,欧元区也上涨2%以上。

有不少分析人士,更愿意用“局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来形容当前的局面,他们担心,粮

油价格继续高位运行,会将其发展成“成本推动型通胀”。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乐观态度。经济学博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计划部副总经理陈武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是国家主动调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还是由此带动的相关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都是合理的价值回归。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的适度上涨,不仅可以最直接的方式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达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目标,而且充分体现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让农民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来获得更多收益。其终极作用,在于通过巩固供给基础来实现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的长期相对稳定。其同时认为,随着国家相关措施的到位,粮价涨幅将逐步回落,因此,当前的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实际消费受到抑制

价格的结构性上涨还不能断论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不过这种涨势对于消费型社会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央行在去年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指出,“未来一段时期消费仍将保持稳中趋旺的态势,但物价上涨有可能对实际消费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有统计数据表明,在去年CPI的增幅之下,我国城镇居民每人因此月增支47元,农村居民每人月增支15.3元。统计专家梁达亦指出,“农民在本轮农产品涨价中确实获益,但通胀也给城镇居民特别是部分低收入市民和困难群体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3月28日,知名调查机构尼尔森在一项针对上海、北京和广州3地居民所做的调查报告中,也得出了“面对物价上涨,中国消费者更有可能减少娱乐消费来控制支出”的结论。报告显示,在所有被采访者中,61%表示近期物价上涨已经对自己的消费有所影响,而52%已然感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不过,调查同时显示,中国消费者不会因此降低对食品的支出。相反,为了降低开销,他们很可能减少娱乐支出(75%)和出去就餐的次数(68%),而不是减少在食杂品上的消费。与此同时,中国人在服装和科技商品上的消费也有所下降,分别有43%和53%的调查对象表示将要精打细算,减少在这两个方面的支出。而随着食杂品价格不断攀升,有意减少食杂品消费的只占31%,其中18%将减少食品消费。尼尔森公司中国区执行董事Oliver Rust据此得出结论:“近期油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影响很大”。

预测:今年粮价仍有上涨空间

粮价恐会居高不下

已然在2007年成为热点话题的粮价问题,在今年伊始仍不见消停的迹象。物价部门预测,由于今年粮食供应仍显偏紧状态,预计粮食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

我国汇率专家杨鲁邦也判断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仍将维持强势的上涨势头,但上涨幅度可能比去年略显缓慢。其认为,粮价呈涨势的原因还在于刚性需求的增加,包括近几年来中国、印度、中东等国中产阶级的增加,气候条件、石油价格以及美国经济演变等等,都会对粮食价格带来影响。如果今年全球气候条件良好,尤其是主要产粮国产量上升,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对能源尤其是对石油的需求减少,并带动新的燃料价格下降,不排除全球粮食价格也随之有下调的可能。

今年前3个月,国际米价的脱缰上涨也进一步印证了全球粮食价格还将上涨的可能性。据报道,全球第2及第3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将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由此,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3月27日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同时,小麦价格也创下了28年来的新高。仅今年头2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乔塞特・希兰判断,“我们正面临一个长期的困扰,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维持高位!”

各国纷纷出台“限价令”

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发达国家的CPI目前也呈现出不断攀高的迹象。美国通货膨胀为3%,处于历史高位;欧盟27国的最新通胀率为2.1%,突破了欧央行控制的范围,特别是英国,消费物价水平已经上升到3%,远高于英国央行2%的调控目标。我们的邻邦韩国,今年2月份的CPI较上年同期也增长了3.6%。在高涨的食品价格面前,即使是这些富足国家的普通民众,也感受到了压力。在意大利,据该国农业协会透露,最近几个月面条的消费量一连下降了5个百分点;美国食品价格的上涨扩散到了从牛奶、鸡蛋、肉类甚至冷冻包装食品的各个方面;在日本,由于对生物燃料乙醇的需求推高了传统烹饪原料蛋黄酱和味噌酱的原料价格,2个月内酱料的售价就上涨了10%。更大的危机出现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那些贫穷的国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年2月就警告称,36个国家今年将面临食物短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许多地区因为粮食供应紧张还引发了暴力事件。希兰指出,粮食价格持续上升已导致支付不起食品费用的“新饥民”的出现。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忧虑粮食问题是否会成为引起社会动荡的地雷。经济学家预测,政府援助可能是维持物价的主要手段之一。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确实已有不少政府出台了“限价令”和“粮食配给”等措施。诸如,近日韩国新一任政府就了一个包含52件消费品的“价格控制”清单,列于前几位的是大米、面粉和方便面,以缓解普通人的生活成本上升压力;俄联邦政府则与国内30家大型食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签订了食品价格冻结协议,将小麦面包、黑麦面包、牛奶、酸奶、鸡蛋和葵花籽油等6种食品的价格,冻结在2007年10月15日的水平。

中国:高粮价常态下的组合拳

种种迹象显示,国际市场高粮价将成为一种常态,各国政府已纷纷采取措施抑制以此为核心的物价过快上涨。如朱之鑫所言,抑制物价上涨是当前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府将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遏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支持相关农产品发展,控制政府调价项目,加强市场监管,对一些低收入者实行必要的补贴等政策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稳定。

事实上,为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目前粮价水平,中国政府从2007年年底已开始频频出台粮食出口调控政策。去年12月20日,中国取消了粮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税;当年12月30日,财政部宣布今年全年对57种粮食和制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今年1月1日,商务部也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了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而为了避免北京奥运前粮价急涨和通胀的加剧,国家发改委还宣布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发改委表示,政府将鼓励粮食生产,包括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从农民手中收购谷物产品的价格最少将增加9%。发改委同时称,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不会推动物价水平上涨。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4

【日本经济再陷衰退】

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数据说,由于国内个人消费及出口不振,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环比萎缩0.4%,按年率计算下滑1.6%,这是3个季度以来首次衰退,表明日本经济仍然疲弱,再次引发了外界对“安倍经济学”的质疑。

出口是日本经济二季度最大的拖累因素,按年率计算大幅下滑16.5%,创自2011年以来最大跌幅。对中美两国的出口降幅最为明显。特别是,日本上半年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汽车出口按美元计算降幅超30%。

个人消费占日本经济产出的比重超过一半,但二季度增速环比折年率下滑3%,这也是4个季度来首次下降。日本综合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认为,物价上升造成家庭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税增税后个人消费恢复缓慢。这样的经济成绩单无疑令安倍内阁承压。2012年12月上任时,安倍曾信誓旦旦地将推动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加上近来执意捍卫不受欢迎的新安保法并重启核反应堆,安倍的支持率遭受重创。

据日本媒体报道,7月份反对安倍内阁的人数超过了支持者,这还是安倍上任以来首次遭遇这种窘境。凑巧的是,安倍9月就要面对党内选举了。

【“安倍经济学”加剧两极分化】

“安倍经济学”包括量化宽松、财政激励措施以及结构改革“三支箭”。量化宽松旨在对抗通货紧缩,同时压低日元汇率,这导致日本股市不断攀高。

这令手握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的日本富裕阶层获益颇丰,但对资产大多是银行存款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收入并未增加,同时由于消费税上调和通胀率升高,日子反而比以前艰辛。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显示,在截至2015年3月的2014财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日本员工实际工资缩水3%,创下历史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日本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状况也拉开了差距。今年第二季度,日本1532家在主板上市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4%,盈利创8年来新高。由于日元贬值,以及日本政府的扶持政策,包括丰田汽车、日本航空、索尼等在内的诸多行业巨头业绩优异,它们可以说是“安倍经济学”的受益者。

反观数量更为庞大的日本中小型企业,虽然下调企业税同样是利好,但本币贬值却令其生存状况更加恶化。因为其产品主要投放国内市场,而原材料依赖进口,因此日元贬值令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而国内消费意愿低迷则影响销售。

根据日本大阪商工会议所的数字,日本关西有63.8%的中小企业认为,如果日元汇率长期维持在目前低位,将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其中有近70%的制造业认为负面影响很大,凸显这些企业正处于经营困境。

日本内阁府和财务省公布的二季度企业景气调查报告显示,中小企业对景气的判断指数下降幅度高达13.6%,连续第五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报告称,尽管日本股市大涨,企业盈利增加,但多数企业对经济前景依旧充满担忧。

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加之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等问题,正在让日本地方经济急速凋敝。根据日本共同社对日本都道府县知事的调查结果,尽管安倍政府提出“让安倍经济学的效果惠及全国”,但地方政府对经济复苏仍持悲观看法,对中央政府经济政策也心存不满,有超过半数认为第二届安倍政府上台以来,大城市与地方经济差距有所扩大,更有60%的地方政府认为自去年消费税增长后经济形势未恢复至税前水平。

【对中国经济依赖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贬值、股市调整等中国因素对近期日经股指的影响颇大,显示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正在增加。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15年上半年,日本对中国出口6.47万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9日元),同比增长2.2%;从中国进口9.4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9%;对华贸易赤字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中国赴日游客旺盛的购买力已经成为填补日本内需萎缩的重要力量。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国际收支初值显示,访日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额减去日本人在海外的消费额得出的“旅游收支”出现5273亿日元的顺差,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

据日本观光厅统计,上半年到访日本的外国游客猛增46%,达到约914万人。其中,中国游客倍增至约217.9万人。日元贬值推动中国游客积极扫货,今年二季度中国赴日游客人均消费28.5万日元。此外,原油价格的变动也是日本经济面临的风险之一。资源、能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的日本,无疑从去年底以来原油价格的下跌中受惠颇多。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5

一、加薪的目的是为了激励,HR主管是心甘情愿。

从理论上讲,加薪的目的是为了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这是管理者与员工皆大欢喜的事情,为此,这类加薪HR主管是心甘情愿的,调薪比例可能在20%-30%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左右,调薪的策略是个案调整,并且对申请加薪的员工一定要重用,甚至是破格提拔,对他们的发展规划是作为后备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并且委以重任,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笔者手下有一名培训专员,在进入公司半年多的时间进步很快,能够独当一面,我发现他很有发展潜力,于是我主动提出为他晋升、加薪,通过人事考评委员会把他从培训专员晋升为高级专员。"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晋升和加薪后,小伙子每天信心百倍,踌躇满志,后来在他的上司离开后,他仅以一个高级专员的身份就撑起了整个公司的培训任务,负责整个培训部门的规划管理,目前在我司通过这种个案调薪、破格提拔方式的激励效果非常明显。

二、加薪的目的是为了平衡,HR主管是心不甘情愿。

薪酬的作用既要显示激励又要显示公平,事实上是很矛盾的,薪酬很难做到真正的100%公平。原因是:1、平均主义心态。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是"患均而不患寡",而平均主义就是"大锅饭",所以不少主管认为同岗同酬才是合理。然而事实上同岗同酬适合于一岗一薪的岗位工资制,比如操作工、清洁工等,而对于知识型的员工就不适用了。前几天我收到某工程部8位工程师的调薪单,主管按照同岗同酬的思路,8个人的薪资全部调为一个标准。好一个"同岗同酬",难道他们的能力、学历、年资、业绩都相同吗?既然不相同,薪资怎么会相同呢?

2、薪资攀比。薪资保密一直是每个公司头痛的问题,由于很难做到,所以大家都会攀比,不比能力贡献而比薪资水平。特别是对不能定量考核的员工,在绩效考核不完善的状况下,无法对能力、绩效进行准确的界定,所以攀比的结果导致工资会节节攀升。

3、新人比老人工资高。通常状况,同等学历、年资、能力的人,外招新人往往比现有人员工资要偏高。即使现有人员与市场薪酬或内部工资相比是合理的,但也会使老人与新人攀比。

4、物价上涨,外部市场薪资普遍提高,迫使本企业不得不调薪,才能显得相对公平。

上面的难题基本上是HR很难克服的,既然如此,那么加薪约总人数占60%是为了求得平衡,这是HR主管心不甘而情愿的事。而这类调薪为了做到大体公平,策略是进行年度调薪,调薪比例一般为8%-10%,对申请调薪的员工是合理使用,虽然年度调薪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基本上是普调,但可能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那么调薪之后要进行优胜劣汰,对其中表现优秀在采取重点激励、培养。

三、加薪的目的是为了留人,HR主管的心态是心不甘情不愿。

(这里所说的留人是指留住将要辞职的员工)

很多公司都面临这种尴尬,有些稀缺人才或者关键岗位的干部在人才市场很难招到适合的,尽管现有的人心态和能力都不咋样,并且薪资已很高,还经常会"翘尾巴"、讲条件,不加薪就要走人,而公司在没有招到新人的情况,不得被动地去给他(她)加薪。

笔者曾服务过的一家公司,研发部一位工程师由于掌握公司核心单片机技术,市场上这类人很难找,而该工程师平时心态很消极,开发产品老是延期,尽管他的薪资已达到8K,但他动不动就去找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要求调薪,不然就辞工,迫于压力,公司不得不妥协,工资一次性调到10K,显然他调整后的工资已比市场行情高出30%.为了留人加薪,约占整个调薪人数的比例为10%,HR主管是心不甘情不愿,调薪比例通常在20%-30%,并且也是个案调整。对这种忠诚度很差、"有奶便是娘"的员工,只能暂时满足要求去利用他,一旦找到合适的人就及时替换掉。

加薪是一种尴尬,通过上述分析,作为主管可以看到理论和实际之间、规则和人性之间实际上有时矛盾的。正因为矛盾,所以我们对不同目的的调薪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但这种策略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急做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加薪成为HR主管心甘情愿的行为,必须要考虑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才能打破"平均主义"和被迫调薪的状况。

一、建立体现激励与公平的薪资制度

员工之所以会攀比工资,部门主管之所以会有平均主义的观念,首先是内部不公平。要解决内部公平问题,在制订薪资制度必须做好科学的岗位评价,通过岗位评价可以做到横向对比的公平。如在公司内有计划员与成本会计2个职位,到底哪个职位薪资标准要高一些?高多少?可通过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工作责任等难度评比,具体操作可采取点数法或海氏法等,在岗位评估过程中一定要请员工代表参加,这样评价的结果才会公平、公开、公正,让员工心服口服。其次没有进行外部薪酬调查。薪酬调查是保证外部公平及薪资是否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薪酬调查时要注意调查的样本是否属于同行业及规模相同的企业,并且对不同职位要在同一任职资格上进行对比,如相同学历、相同年资、相同性质的企业比较。部分HR在薪酬调查时热衷于公司咨询机构的薪酬调查报告,其实除此方式外,还有多种不花钱也能拿到调查信息的方式,如面试面谈时有意了解该岗位的外部薪酬、在人才网站分析应聘者薪资要求、访谈内部员工在过往同行公司的薪资待遇等,通过甄选后,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能比薪酬调查报告还要好,这是笔者长期从事薪酬调查的心得。

二、建立系统性的任职资格体系

任职资格体系是支撑薪资标准体系的基石。通常企业会把内部众多职位分为几大职类,如管理类、技术类、操作类、事务类、营销类。在每一类中都有任职资格的标准。最基本的条件如学历、年资、同行经验等。如果有了科学的标准,那么助理工程师就不会和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攀比,他(她)们的工资落在哪个范围自然就很清楚了。

三、建立以KPI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

薪资之所以被攀比或产生平均主义,除薪资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外,绩效考核也是重要的一环。同等岗位的2名职员可能工资是一样的,但2个人的能力不同,绩效也不同,如果通过KPI的考核,尽可能量化他(她)的业绩,让事实数据说话,员工自然就会心服口服。但据了解在国内多数企业绩效考核做得好的并不多,这是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四、建立人才梯队机制。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6

年份 营业总收入 零售收入 预订收入 销售总收入 商业广告收入 各类广告收入 广告总收入

1990

87.3 32.0

13.8 45.8 31.4

10.1 41.5

1991

86.7

33.5

14.7

48.3

29.7

8.7

38.4

1992

86.7

34.6

15.6

50.2

29.3

7.3 36.5

1993

84.8

34.9

16.4

51.3

27.3

6.3 33.5

1994

86.5

35.0

16.7

51.7

28.5 6.2

34.7

1995

90.0

36.1

17.5

53.6

29.6 6.8

36.5

1996

92.9

37.3

18.0

55.3

31.0 6.6

37.7

1997

94.5

37.1

18.7

55.8

31.6 7.1

38.7

1998

96.2

36.5

19.5

56.0

32.2 7.9

40.2

1999

102.9

38.1

20.4

58.5

35.2 9.2

44.4

2000

106.4

37.9

20.8

58.7

37.5 10.2

47.7

2001

105.6

38.1

21.4

59.5

36.0 10.2

46.1

2002

102.9

37.1

22.1

59.2

34.3 9.5

43.7

2003

102.5

37.2

22.6

59.9

33.8 8.9

42.6

03/02 -0.4%

0.2%  2.7%

1.1%

-1.4%

-6.3%

-2.5%

在这10年中,报纸预订销售持续上升,实际价值增加了20%,相当于每年增长1.8%。这种增长涉及各类报纸,但升幅最大的是地方综合性政治报纸,②增幅高达44%。实际上,报刊预订销售自1990年占30%以来,就一直不断提高,至2003年达到38%,每年上升0.6%。还值得一提的是,网上预订报纸持续发展:2002年占0.4%,2003年占0.7%,增长了0.3%。

地方综合性政治报纸营业收入占全国报纸的29%,2003年报纸销售和广告收入都高于2002年的水平,接近2000年的最高值。从1993年至2003年,这类报纸广告收入增长24%,显现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独特景色(见表2)。

表2 地方综合性政治报纸销售和广告收入变化(单位:亿欧元)

年份 营业总收入 零售收入 预订收入 销售总收入 商业广告收入 各类广告收入 广告总收入

1990

23.1

9.7

2.9

12.6

7.0

3.6 10.5

1991

22.9

10.0

3.0

13.0

6.7

3.2

9.9

1992

22.9

10.3

3.2

13.5

6.6

2.8

9.4

1993

22.6

10.3

3.4

13.7

6.5

2.4

9.0

1994

23.2

10.4

3.5

13.9

6.9

2.4

9.3

1995

24.3

10.7

3.6

14.4

7.2

2.7

9.9

1996

25.9

11.4

4.1

15.5

7.6

2.7

10.3

1997

25.9

11.3

4.3

15.6

7.4

2.9

10.3

1998

26.5

11.2

4.6

15.8

7.5

3.2

10.7

1999

28.7

11.8

4.7

16.4

8.5

3.8

12.3

2000

29.6

11.7

4.8

16.6

8.5

4.5

13.0

2001

29.3

11.3

5.1

16.3

8.3

4.6

12.9

2002

29.2

11.1

5.3

16.5

8.4

4.4

12.8

2003

29.4

11.0

5.6

16.6

8.5

4.3

12.8

03/02 -0.6% -0.8%

4.6%

0.9%

1.4%

-2.2%

0.2%

2003年是免费报纸真正进入法国的一年,每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广告收入相当于2002年的3倍。

当然,这些乐观的成果后面也潜伏着令人不安的因素。尽管报纸销售收入提高了,但是扣除10年物价上涨15%的因素,2003年实际收入只高于1993年5%,而比2002年下降了0.3%。如果按照2002年的价格计算,2003年报纸总收入只有101亿欧元,实际下降了1.8%而不是前述的0.4%。

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更多地受到广告市场的影响。在法国,报纸虽然一直是广告传播的第一载体,但是这种地位在2003年继续削弱,广告收入连续第三年下降,减幅为2.5%,只有42.6亿欧元,占总收入的42%;受冲击尤为明显的是全国综合性政治报纸,③广告收入减少11.3%;其次是技术与职业类报纸,④减少了7.5%。自2000年达到47.7亿欧元的峰值以来,报纸广告名义收入下降了10.6%,实际收入下降了15.4%。事实上,2003年广告总收入只相当于1998年的水平。

的确,报刊零售在1990年至2000年很稳定,但是从2001年开始出现滑坡,至2003年已连续第4年下降。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全国综合性政治报纸营业额连年下滑,在2001年和2002年分别减少8.5%与7.2%之后,2003年又降了6.3%,跌至14.2亿欧元,甚至低于1993年14.7亿欧元的水平。这类报纸的预订收入在10年中从30%增长到40%,但是零售却不断减少,2003年零售所占的份额不到19%。广告营业额也难逃厄运,2003年降低了11.3%,比2000年减少38%,重新回到1993年5.6亿欧元的水平(见表3)。

表3 全国综合性政治报纸销售和广告收入变化(单位:亿欧元)

年份 营业总收入 零售收入 预订收入 销售总收入 商业广告收入 各类广告收入 广告总收入

1990

16.8

5.5

2.4

8.1

5.5

3.2 8.7

1991

15.8

6.0

2.5

8.5

5.0

2.4

7.3

1992

15.4

6.3

2.6

8.9

4.8

1.7

6.5

1993

14.7

6.4

2.7

9.1

4.4

1.2

5.6

1994

15.2

6.3

2.8

9.1

4.9

1.2

6.1

1995

15.7

6.5

3.0

9.5

4.9

1.3

6.2

1996

15.5

5.9

3.1

9.0

5.1

1.4

6.5

1997

15.8

6.1

3.1

9.2

5.2

1.5

6.7

1998

15.8

5.7

3.1

8.9

5.2

1.5

6.7

1999

16.7

5.7

3.2

8.9

6.0

1.8

7.8

2000

17.8

5.6

3.3

8.9

7.2

1.8

9.0

2001

16.3

5.7

3.3

9.0

5.8

1.5

7.3

2002

15.1

5.5

3.4

8.9

5.1

1.2

6.3

2003

14.2

5.2

3.4

8.6

4.6

1.0

5.6

03/02 -6.3% -4.9%

0.8%

-2.7%

-9.8%

-17.8%

-11.3%

表4 大众化专业报纸销售和广告收入变化(单位:亿欧元)

年份 营业总收入 零售收入 预订收入 销售总收入 商业广告收入 各类广告收入 广告总收入

1990

30.6

16.0

5.0

21.1

8.6

0.9 9.5

1991

31.7

17.1

5.6

22.7

8.2

0.9

9.1

1992

32.9

17.6

6.1

23.7

8.4

0.7

9.1

1993

32.5

17.8

6.5

24.3

7.6

0.7

8.3

1994

32.9

17.8

6.5

24.3

7.8

0.8

8.5

1995

34.4

18.4

6.8

25.2

8.4

0.8

9.2

1996

35.4

19.4

6.6

26.0

8.7

0.7

9.5

1997

36.3

19.2

6.9

26.1

9.5

0.7

10.2

1998

36.9

19.0

7.3

26.3

9.7

0.9

10.6

1999

39.8

20.1

7.8

27.9

10.8

1.1

11.9

2000

41.4

20.1

8.1

28.3

12.0

1.2

13.2

2001

42.1

20.6

8.3

29.0

11.9

1.2

13.1

2002

41.1

20.1

8.5

28.6

11.3

1.2

12.5

2003

41.5

20.5

8.7

29.2

11.1

1.1

12.3

03/02

0.9%

2.1%

2.4%

2.2%

-1.8%

-4.5%

-2.1%

不同类型报纸的变化是有区别的。从总体上看,全国综合性政治报纸、技术与专业类报纸收入下降,地方综合性政治报纸、大众化专业报纸⑤的收入略有上升。2003年报业总体收入稳定,主要是由于大众化专业报纸收入上升,弥补了全国综合性政治报纸的明显下降。

调查还显示,对广告依赖性越强的报纸,越容易受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2003年,大众化专业报纸的广告收入并不多,只占营业额的30%,而且在2002年减少4.4%之后又下降了3.2%,但是它的总收入仍上升了0.9%,原因主要在于零售和预订双增长(见表4)。与报业总的趋势不同,这类报纸10年来零售没有下降,同时预订销售增长了17%。相反,2003年技术和职业类报纸广告收入比重很大,占营业额的49%,由于经济形势低迷,它的广告收入在2002年下降10.5%之后又减少了7.5%,所以虽然预订比例高达91%、收入上升2.3%,但是它的总营业额还是减少了2.9%(见表5)。

表5 技术与职业类报纸销售和广告收入变化(单位:亿欧元)

年份 营业总收入 零售收入 预订收入 销售总收入 商业广告收入 各类广告收入 广告总收入

1990

10.8

0.5

3.5

4.0

5.4

1.4 6.8

1991

10.5

0.5

3.6

4.1

5.1

1.3

6.4

1992

9.9

0.5

3.6

4.1

4.8

0.9

5.8

1993

9.3

0.4

3.8

4.3

4.3

0.7

5.0

1994

9.4

0.5

3.9

4.4

4.3

0.8

5.0

1995

9.8

0.5

4.1

4.5

4.3

0.9

5.2

1996

10.0

0.5

4.2

4.7

4.5

0.8

5.3

1997

10.2

0.5

4.3

4.9

4.5

0.9

5.4

1998

10.8

0.5

4.5

5.0

4.6

1.1

5.8

1999

11.3

0.6

4.7

5.3

4.8

1.2

6.0

2000

11.3

0.5

4.6

5.0

4.9

1.3

6.2

2001

11.4

0.5

4.7

5.2

4.7

1.5

6.2

2002

10.9

0.5

4.8

5.3

4.2

1.3

5.6

2003

10.6

0.5

4.9

5.4

4.0

1.1

5.2

03/02 -2.9%  -0.5%

2.3%

2.0%

-5.0%

-15.4%

-7.5%

2003年免费报纸异军突起,成为其他报纸零售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互联网在家庭的日益普及和2003年高流量的进入,也导致部分在报亭购买报纸的读者转移了方向。但是,调查资料没有提供任何结论性的证据,特别是没有证实零售下降的加速与互联网和免费报纸的发展有关系。

媒介发展管理部门提供的调查报告认为,报刊发展也具有周期性的特征。以1993年指数100为基础,13年来报刊营业额按不变价格计算,1990年处于峰值(110.5),1993年处于周期谷底(100),2000年是新的峰值(115.3),而2003年很可能又是周期的谷底(105.1)。这种对于周期性的概括和描述,是否反映了报刊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证实,因为考察的时间只有10来年而不是数十年,缺少足够的对比分析;但是,它对于深化研究不无启示意义。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新闻学教授)

注释:

①媒体发展管理机构(DDM)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法国政府总秘书处。它承担整个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命,主要有三项任务:监护公共视听企业的现代化;完善报刊发展的公共援助体系;设计新闻、传播与互联网服务自由法规必需的改革。现任领导是行政法院审查官阿兰・瑟邦。

本文资料来自媒体发展管理机构2004年7月提供的《新闻与媒体》调查报告。这项报刊快速统计调查以全国300多家较有影响的报刊为样本,主要搜集报刊发行人的营业额资料,包括报纸外营业额和报纸营业额,后者分成四种收入类型,即:零售,预订,商业广告,小广告。调查的覆盖情况是:报刊类别84%,全国综合性政治报纸82.1%,地方综合性政治报纸95.5%,大众化专业报纸77%,技术与职业类报纸82%,免费报纸85%。调查问卷由全国信息统计委员会签署。

②经常提供地方性和政治类新闻与评论的出版物,包括地区、省级日报尤其是周报。

③经常提供国内和政治类新闻与评论的出版物,包括全国性日报尤其是新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