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1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从国际审计发展来看,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专门的条款来详细规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程序、技术等;从具体国家来看,美、日、英等国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审计人员标准、质量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针对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过去手工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显然不适应,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准则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3.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除了对使用过程中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外,抓好电算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的事前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只有切实加强抓好事先审计,才能确保系统设计、开发、运转达到预期标准,在协调和密切会计与审计的职能联系中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首先,在保证会计与审计各自职能标准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应用和分析水平,在事前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审计过程中避免会计与审计两者间程序设计、开发及操作方面不协调状况的出现,防止在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再进行改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审计人员直接参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监督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障电算化系统及其处理的合法性、有效性、可靠性、保密安全性和可审性以达到会计管理需要应有的质量。

4.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一是,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需根据审计实际操作情况增加审计审核窗口,重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合法合规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及稳定性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其次,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价,审查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规定、系统工作环境是否完善等。第三,为保障获得正确的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必须实现对财务软件的所有模块及相应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观察,必要时要进行手工复核方式。

5.改进审计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采用集信息技术、财务手段、环境评估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方法,革新审计方法及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进行审计,实现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处理的转变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审计人员要充实认识到计算机作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审计工具的积极作用,自觉通过参与培训或自觉等方式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采用专业软件实现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相关会计信息的查阅、核对、分析等各项审计内容。其次,可组织各方面专家,包括会计专家、审计专家及计算机专家等组织专门小组,加强各种通用、专用审计软件和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在吸引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各类商品化审计软件的功能,尽快研制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软件以满足实际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要。第三,借鉴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经验,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电算化审计软件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及普及,逐步推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交通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相关对策

    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交通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问题也是自身的盈利能力的体现,本文以此为背景,进一步展开研究。对企业内部独立而客观的审计工作加以剖析,以期能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

    一、交通企业内部审计问题

    1.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内部审计现阶段由于思想高度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所以交通企业中虽然普遍开设了相应的审计核查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领导层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审计工作对于企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企业主要领导认为审计工作的展开会算损害企业自主独立性,采取并如财务部门的办法以节省开支。

    2.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积极性

    事后审计的工作形式在内部审计中较为常见,这种工作方式严重的算上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相关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进行审核,并且之后企业领导要求进行审核的时候才会象征性的加以审核,而这种审核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所以及时发现了某些问题,也会避重就轻,甚至直接略过不谈。这种背景下,企业内部审核工作严重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尤其是对于相关责任人的管理办法的缺失,进一步瓦解了设计部门的战斗力。审计部门的咨询服务功能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3.内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现阶段,企业内部审核人员,尤其是交通企业的内部审核人员,大多是具有相应的财务从业经验,但是对于系统的审计知识和设计技能方面的缺乏,确实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同时,由于受到某些社会不良做法的影响,一些审计人员自身要求也不严格,素质低下,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本职工作。

    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对策

    交通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工作的结构方面的调整和内部整合,对于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工作中的创新,同样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对于以往的成绩应该继续发扬,利用自身现有优势来开创新的工作远景。定不移地为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内部审计要为调整结构服务,要为转变方式服务,要为注重创新服务,要为强化管理服务。

    1.企业要高度重视和主动加强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对于审计部门的重视应该从企业自身的全部部门入手,无论是对高岑管理者还是对下设的审计部门,都应该强调工作的严肃性。对于管理层的在人事方面的不足,应该重点给予帮助,及时的让部分缺乏这方面知识和意识的领导意识到设计事业的展开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交通企业中,集权管理现象十分的普遍,对于这种环境下开展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管理层对于审计工作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看到,即使是最低级的管理人员提供的相关数据,都可能对整体审计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应该深入普通群众中来开展审计工作。

    2.注意内部审计方式方法的运用和改进

    (1)在审计技术上,要积极探索审计信息的自动化管理,适时开发计算机应用软件模块。

    (2)财务指标的设计为基础,非财务指标审计为辅助的审计方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监督管理的效果的审核同样可以反映出一段时间内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企业自身的预算和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方面都能够及时的体现出内在的问题。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难度就是对于相关数据的获得,准确清晰的数据,对于企业内部审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适时地引入CSA即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 self-assessment)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准确性,降低信息获取的难度。在这一系统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审计人员的运作来实现信息收集和验证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审计工作中来,保证审计的效率。

    3.合理设置审计机构,认真履行审计职责

    调整、理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保证审核部门能够全力的发展相应的审计功能。企业的内部审核审计,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直接对企业的最高领导者负责,对于内部审计制度的确立,应该通过股东大会全体表决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人员的任免,同样需要企业董事会进行表决。行政工作上,审计部门直接对最高管理层负责人汇报工作。这种制度,可以保证审计部门能够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同时以此为基础的审计制度的确立,对于企业内部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审计人员的培训,要选择那些兼具多种职业技能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交通企业的发展速度。

    三、总结

    总之,对于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的给予相应的解决意见,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更是应出台对应的审计工作强化意见,从而保证交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3

优化人力资源发挥群体效能

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慧和创新在知识经济中显现出巨大的价值,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我们把培育和开发审计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要务,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建立科学的内控机制,激发队伍活力。我们打破行政机关吃大锅饭的局面,建立了一整套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一是以“四三二一”育人创业工程和以塑造“八型”干部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机制的确立,特别是将“八型”实行量化目标考核兑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大力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发挥各个层次人员的长处和优势,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人人争先、共同创新的工作局面。

多形式培养复合型审计干部队伍。一手抓自编自演,每年安排15天时间,专门开展审计业务整训;一手抓外出学习、观摩、考察。目前,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天候”的审计干部日益增多。在全市范围开展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环保资金审计、城建资金审计以及“三农”资金审计,都是采取混合编组形 式,充分发挥了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有24人次因工作出色受到市级以上各类表彰。

相互联动,统筹安排审计力量。打破各部门专业分工界限,采取大兵团作战、左右联动、上下联动、交叉审计、换防监督,使审计成本大幅度降低,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在对市直79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专项检查中,我局抽调精兵强将45人组织11个审计组,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资金8920万元,为市政府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决策参考。

优化环境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审计事业要发展,除了依靠自身艰苦不懈努力外,重要的是要紧紧依靠上级审计机关、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依靠各部门的支持和理解,依靠老百姓的拥护和认可。否则,审计工作将寸步难行。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坚持以有为博有位,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紧贴政府中心工作,抓住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审计。如针对我们查出的预算外资金有关违规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六条措施严加管理。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共同配合下,终于把市直2.2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专户。

工作上,市领导积极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权,多次将审计部门上报的信息、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批转给有关部门整改落实;在人员编制上,为审计局特批增加科级机构17个、人员编制40个;经费上,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第二,坚持公正执法,赢得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在审计工作中,注重发挥“审、帮、促”的作用。去年我局受市政府委派,对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暴露了该单位管理松懈、财经法纪淡薄、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该单位认真采纳审计建议,通过半年多的全面整改,实现了内部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经济效益三个显著提高。

第三,坚持审计为民,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注重抓好农业资金和养老、失业保险等专项资金的审计,促进各项优惠政策和援助资金的落实,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在去年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中,我们历时两个月,行程130 0公里,审计资金总量2亿多元,督促归位欠拨、占压资金2100万元。在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的审计中,查出有问题资金279.18万元。市领导对上报的审计情况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审计成果。

整合业务资源探索科学管理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计对象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审计内容由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真实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两个并重;业务工作已基本形成财政资金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的格局。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我们努力探索科学的审计业务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科学划分审计业务领域。对审计业务领域进行重新划分,积极推行了“一主两翼”,即: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体,以专项资金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两翼。抓住预算执行审计龙头,将其与部门财务收支审计、财政体制改革新情况审计等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治腐败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把扶贫、救灾、农业、社保等专项资金审计作为贫困山区审计工作特色项目,促进山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近年审计的268个项目中,查出违规资金6.5亿元,查出“小金库”40多个。

全程控制审计质量。一是建立质量三评制度。审计前期,评审审计方案,方案评审过关,才能实施审计;审计中期,评估审计成果质量,实行审计质量“回头看”和审计质量终身负责制,控制审计风险;审计后期,评选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突出审计效果、突出审计深度、突出审计方法创新。二是完善执法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审计执法责任制》、《审计执法公示制》、《审计执法督察制》,坚持四级复核,防止出现“人情”审计。审计决定落实率达到100%,没有发生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错案。近年我们先后有17个项目荣获全省优秀项目奖,创出了在全国打得响的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农业扶贫资金审计三大业务品牌。

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审计成果

一是建立信息管理机制。对每个科室、每个人,实行动态的量化管理,纳入目标考核,奖惩兑现,提高信息工作质量。我们向市委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提交的重要情况和信息,80%进入了领导决策圈。根据审计建议,市政府专门出台了《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招标组织与实施办法》,并召开全市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招标会。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4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从国际审计发展来看,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专门的条款来详细规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程序、技术等;从具体国家来看,美、日、英等国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审计人员标准、质量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针对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过去手工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显然不适应,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准则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3.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除了对使用过程中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外,抓好电算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的事前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只有切实加强抓好事先审计,才能确保系统设计、开发、运转达到预期标准,在协调和密切会计与审计的职能联系中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首先,在保证会计与审计各自职能标准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应用和分析水平,在事前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审计过程中避免会计与审计两者间程序设计、开发及操作方面不协调状况的出现,防止在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再进行改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审计人员直接参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监督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障电算化系统及其处理的合法性、有效性、可靠性、保密安全性和可审性以达到会计管理

需要应有的质量。 4.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一是,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需根据审计实际操作情况增加审计审核窗口,重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合法合规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及稳定性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其次,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价,审查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规定、系统工作环境是否完善等。第三,为保障获得正确的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必须实现对财务软件的所有模块及相应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观察,必要时要进行手工复核方式。

5.改进审计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采用集信息技术、财务手段、环境评估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方法,革新审计方法及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进行审计,实现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处理的转变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审计人员要充实认识到计算机作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审计工具的积极作用,自觉通过参与培训或自觉等方式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采用专业软件实现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相关会计信息的查阅、核对、分析等各项审计内容。其次,可组织各方面专家,包括会计专家、审计专家及计算机专家等组织专门小组,加强各种通用、专用审计软件和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在吸引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各类商品化审计软件的功能,尽快研制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软件以满足实际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要。第三,借鉴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经验,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电算化审计软件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及普及,逐步推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集团公司 神华销售集团 职能 作用 管理

一、神华销售集团简介及现状

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是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所属的专业销售公司。神华集团销售公司的主要职能是:负责销售煤炭产品及油品和化学品销售业务。神华集团成立于1995年10月,是一家由国务院批准的国有独资公司,集电力、铁路、港口、煤制油、航运与煤化工为一体的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行列,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和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经销商。作为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神华销售集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营销公司之一,是神华集团对外销售的窗口。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其综合实力非常强大。神华销售集团作为神华集团产品的营销组织,其下属有四个区域公司,分别是香港国际贸易公司、西北能源贸易有限公司、华北能源贸易有限公司和东北能源贸易有限公司。截止到2011年底,神华销售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等全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设立了四个区域销售子公司、1个专业财务结算公司、9个办事处,其员工将近1500人。神华销售集团的终端用户覆盖、贵州和云南之外的各省区,煤炭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效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神华销售就伴随着神华集团的迅猛发展而进步。神华销售的成长历程如下:1985年,隶属原华能精煤公司的华能精煤运销分公司成立;1996年,神华集团成立后,神华煤炭运销公司成立;2005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炭销售中心成立;2011年6月28日,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在煤炭销售中心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这也翻开了神华销售的新篇章。神华销售集团成立之后,神华集团的销售量大幅上涨,2012年,神华集团首次实现了年销售增长的亿吨级跨越,煤炭的销售量达到了6.16亿吨(包含焦炭)。现阶段,神华销售集团致力于打造煤炭能源领域的“沃尔玛”,搭建了较完整的销售网络,形成了资源组织、运输协调、质量监管、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销售业务系统,为用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配煤方案,并成功实现了化工品及煤块的网上电子交易,正在全面推广电子商务,秉承神华集团“科学和谐、厚德思进”的核心价值观,奋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营销企业。

二、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

集团公司是属于一个层级组织,它的母子公司框架是多层次的,有产权关系形成,另外,公司拥有的纽带控制公司的大量协作,因此集团公司与各层级子企业间必须有着合理的功能分工。根据母子公司间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和联系性的原则,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不能互不相关,也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从一般的情况上来讲,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应该从以下公司的功能几个方面来定位。首先,要把握市场。把握市场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是市场的宏观分析,第二个是行业的分析,第三就是竞争对手的分析。这三个方面要逐级展开分析,做到对市场准确全面的把握。其次,就是从战略决策的功能上来说。通过前面的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研究新市场,建立进入新市场的决策,包括进入的方式,进入后公司各层次间的分工与协作和资金的预算与筹集。再者,确定企业的管理机制。战略决策做好后,就要合理安排好企业的管理机制。落实到集团内部的管理,确定集权与分权,根据管理的四大职能,设立好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从而确定企业的管理模式。另外,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必须制定集团公司企业统一执行的规章、制度、标准、工作程序。工作流程等。最重要的是,母子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必须是统一的。然后,就是企业的后续管理了。通过确定的一个管理模式,展开进入新市场的工作之后,需要的是对信息的管理。集团公司需要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加工、传输然后运用。在资金上,资金的筹措和调配也是相当重要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技术上,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对一个集团公司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保证企业能够永久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保持活力。最后,就是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方面了。一个公司要在广大群众里保持永久的活力,形象和文化是必须有所统一、有所规划的。因此集团公司必须统一设计公司的企业形象,通过宣传、教育、文化生活等形成一定的集团文化。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 审计工作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01-02

电算化会计就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网络为载体,把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工作的简称,是一种采用计算机程序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它在自动高速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同时,也为利用计算机偷窃财务信息、篡改会计数据、破坏磁性记录和非法电子转账等舞弊行为提供了方便。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成为我们探讨的新课题。

一、电算化会计对审计工作在环境、线索、内容、技术和准则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1.对审计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审计工作,审查的对象是一沓沓凭证、一本本账簿和一张张报表等财务资料,询证的对象主要是财务会计人员,审计环境是由财务数据、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三个要素组成的。电算化会计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而且也扩大了会计数据的领域和范围,审计环境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介入变得更加复杂。

在人机交互的审计环境中,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时,不仅要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而且还要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操作员、管理员和维护员进行交流,这样,审计工作要使用财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只有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才能正确检查和评价会计数据电子处理的结果。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对财务决策的准确支持,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会计数据处理环境中的各个组成要素。

2.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审核记账到报表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和责任,审计线索十分清楚。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只要将原始凭证以记账凭证的形式录入计算机系统后,剩余的会计处理工作全部由计算机按照程序指令集中和自动完成。同时,传统的纸质账、证、表已不存在,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被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等磁性介质所代替,虽然查询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生成,但它只是暂存的,直接减少了肉眼所见的审计线索。因此,电算化会计后,传统的审计线索已不再适用或者被中断甚至消失。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开发和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会计数据时留下必要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3.对审计内容的影响。电算化会计后,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其主要表现在:

(1)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软件的功能愈来愈强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而各财务软件公司编写财务软件时很少考虑电算化审计的要求,更不用说提供财务软件的标准数据接口,数据结构不开放,为电子数据内容的自动转换带来困难,加大了电算化审计的工作内容和负担。

(2)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会计数据由计算机会计系统按照软件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被不知不觉嵌入非法舞弊程序,则完全可能为不法分子侵吞企业的财物提供方便,增加了电算化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软件进行审计的工作量。

因此,电算化审计必然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审查的内容,也就意味着电算化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与审查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数据处理是否合法、正确、安全和完整。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是由计算机按指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就会按重新给定的程序来处理,所有会计数据、财务结果就会不知不觉地出现错误。因此,计算机审计的内容还要增加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审查,以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程序的合法性、处理过程的可靠性和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虽然可以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查,一旦发现其中有问题,可以进行改进,但改进要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难度大和费用高。因此,审计人员最好在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和验收等各个阶段就参与事前和事中审计,以便及时纠正差错。

4.对审计技术的影响。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顺查、逆查和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的审计工作都由人工来完成。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处理的电算化和信息存储的电磁化,如果系统内的会计信息没有以纸张介质的形式打印输出,审计人员就必须辅助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审计工作。

在计算机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可以方便、有效地从众多的会计事项中搜索到审计指定需要的会计数据,从而减轻了繁重的审计文书处理负担。另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就事先嵌入审计程序,这些程序应具备记录会计事项操作记录、执行审计监督和建立审计跟踪文件等功能。

5.对审计准则的影响。《国际审计准则15号――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三条指出:“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并不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财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方式,并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为达到有效的内部控制而采用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因此,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会计系统和有关的内部控制所采用的程序,以及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内容等,都可能受到电子数据处理环境的影响。特别制定的审计准则将对适合电子数据处理环境的审计程序提供进一步的指南。”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地逐步制定与国际准则相接轨的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准则。

6.对审计人员的影响。不懂得计算机知识的审计人员,将会失去审计资格。在各单位普及电算化会计的电子时代,为了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审计人员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会计软件的改版升级,审计人员必须在工作中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效益,降低审计风险。

二、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实行电算化会计以后,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以上对各种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算化会计的应用,不论是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还是审计方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加强对电算化会计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在过去的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往往更多重视的是事后审计。随着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广泛开展,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审计工作应从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

1.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事前审计。在单位实行电算化会计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单位采用的会计系统软件的适用性进行审计,软件中提供的各项核算和管理功能是否满足单位对会计信息提供的要求。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应参加信息系统设计和评审验收,针对审计可视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强调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中,设置审计控制点,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有关审计所需线索。通过事前审计,保证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的合法、安全、可靠,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的一点是可审计性。

审计人员最好在系统设计、开发、调试和验收等各个阶段就参与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以便及时纠正差错。在这一阶段,审计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系统的功能是否实用、完备,能否满足用户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要求。(2)系统的数据流程、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法令和财经纪律的要求。(3)系统是否建立了必要的程序控制,以防止或及时发现有意无意的差错和舞弊。(4)系统是否保留了充分的审计线索,为日后顺利审计提供必需的条件。(5)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6)系统投入使用是否有相关部门的评审手续和证明。

2.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在电算化应用于会计工作以后,要保证计算出的会计数据正确无误,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程序、自动转账公式的设置和会计报表公式的定义进行事中审计,防止核算单位恶意篡改系统程序。当然也要做好电算化会计过程的事后审计,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运算结果与软件提供的核算功能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继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二)适应新形势,实行审计工作电算化

自1979年电算化会计引入我国以来,相继经历了缓慢发展、自发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起步较晚后,使得电算化审计的研究相对落后,为了适应电算化会计这一记账工作的新形势,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我们应该借鉴推行电算化会计的实践经验,重视对审计软件的开发研究,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组建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公司,开发出成熟的电算化审计软件,并进行推广应用。使电算化审计软件广泛地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不断吸取电算化审计的工作经验,逐步改进和完善审计工作,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迅速发展。

(三)结合电算化会计高效率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

实现电算化以后,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手工方式几个人几天的核算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完成,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也正是由于电算化会计这一高效性,给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挑战。由于利用会计软件更正账簿数据可以做到不留痕迹,会计人员可在审计前对会计数据做随意更改,所以审计部门应调整常规下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审计的工具可采用审计软件和借助一些辅助审计软件;审计的方法也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审计前,可不用预先通知审计的时间、目的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效防止人为调账、账外账的现象发生。

(四)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

在电算化会计工作广泛应用的今天,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能否满足现代信息时代的要求,审计方式是否采用现代技术,审计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其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笔者认为,审计人才的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注重对高校学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开设已普及化,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电算化会计人才。但是,由于人们对电算化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应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高等院校应逐步开设电算化审计专业,这样就能通过专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2.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利用高等院校进行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对于处于审计工作岗位中的审计人员来说,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方式,着重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操作技能和电算化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采用这种短期培训的方式也是培养审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电算化会计在会计工作的广泛应用,虽然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审计工作改革的进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电算化审计条件也将在电算化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会计工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也会因电算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子伟.试论电算化下加强会计控制的方法.经济师,2002(8)

2.张建.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四川会计,2003(4)

3.袁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4.张瑞君,蒋砚章.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