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唐代文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唐代文学论文范文1
让学生较快进入年代遥远的古诗的情境中,氛围的营造相当重要,聆听情境俱佳的范读是一条捷径。范读是古诗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听专家标准化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现场范读、学生有模有样的模仿范读是教学中的常见方式。专家范读,主要是借助音频、视频媒介来引领学生走进诗文世界,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专家范读,有助于营造艺术的氛围,有利于引感的反应。教师范读,教师以饱满的感情专注的态度来朗读,全身心沉浸到诗文中去,把自己对古诗情感内涵的感悟传达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范读,就是教师遴选班级中普通话素质好、朗读技巧高的同学来示范朗读,同龄人的精彩表现,更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听读激感,情感挑动求知欲。而求知欲的满足得从“知人论世”开始,“知人论世”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尤为重要。因为诗人与我们相隔久远,他们的身份、家世、经历、思想,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都决定着他们作品的内涵价值与情感思想。不同朝代不同际遇的诗人,自然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同一朝代相同际遇的诗人,也会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即使是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时,也会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不同的情感体验并诉诸于作品。所以,“知人论世”是读诗的必要步骤。“知人论世”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古诗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境,精确分析诗歌的形象。笔者在教学古诗文前,都要指导学生并和他们一起广泛收集,了解诗文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本篇作品的创作背景,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但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丰富了他们对于诗文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他们以后再去赏读该诗人的作品以及其他诗人该时期的作品打开了一条路径。
第二步:想读徜徉诗境,畅说诗景画意
宋代大儒朱熹提倡读诗要“心到、眼到、口到”。听读诗文,知人论世,让我们走近了诗人,走近了诗文,而要进入诗人所描述的情境中,必须“想读”。这里的“想读”,意思是在朗读时,张开想象的翅膀,施展联想的能力,想象诗中的画面景色、设想诗中的人物活动。这个环节的朗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笔者觉得自由朗读更能利于学生想象和联想,学生可以读得摇头晃脑,可以读得眼神迷离,可以读得低沉缓慢,可以读得高昂急速。可以读一遍,可以读多遍,可以读整首诗,可以读某几句,读到如置身诗中的画面中,读到如身临诗中的情境里。朱熹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得之于心,述之于口。在学生读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畅说所想象到的画面景色以及所设想到的人物活动。可以畅说整首诗带给他的想象,可以畅说某一句激发起的联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诗句畅说,也可教师有的放矢指定诗句畅说。当然在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前,教者可将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加以讲解,在学生畅说诗意之时,若有欠妥之处,教者可及时纠正完善。
第三步:赏读感悟诗美,品评精妙华彩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艺术,领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有助于形成高雅的语言素养。一番想读,一番畅说,诗中画面如在眼前,诗中人物如在对面。诗人如何以最精准的文字描述如此动人的意境,如何以最简约的语句表达如此丰厚的内涵,若要体悟到这些,赏读必不可少,也就是朗读时,带着想象,带着联想,带着欣赏,带着品味。这一环节的朗读,教师可加以指导,读出节奏停顿,读出轻重缓急,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抑扬顿挫。可形式多样地朗读,可多次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在听读中徜徉诗境,在自读中浸润诗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印证了反复朗读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功能。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的技巧、谋篇布局的章法会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领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结合具体诗句教给学生古诗鉴赏的一些方法,如意象的含义、鉴赏的角度,鉴赏的术语等。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思想的载物,它们表达着诗人的情感,倾诉着诗人的心声,寄寓着诗人的情趣,承载着诗人的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寻出其中的情感旨趣。古诗词的语言精美,表现多样,所以鉴赏古诗词的角度自然也多样,遣词造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表达情感、蕴含哲理、诗人风格等。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相应的专业术语,以提高学生鉴赏的准确性,品评的精炼性,表达的流畅性。学生可选择多角度赏析,也可选择一个角度赏析,可赏析整首诗,也可赏析某句诗,只要言之有理,都该鼓励赞扬。
第四步:吟读体会诗情,表述情感思想
唐代文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唐代 舞蹈 教学
张爱玲在《谈跳舞》中说:“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其实大唐盛世,中国的舞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无论是宫廷内还是在社会上,舞蹈教育活动都有很大的发展。官办舞蹈教育机构的完备与层层设置,社会舞蹈人才的大量培养,都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舞蹈教育活动的发达。粗略翻检《全唐诗》,创作过有关乐舞诗歌的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近三十位大家。大唐舞蹈的妖冶美艳,激起了诗人们的创作才情,也说明了那个年代的舞蹈辉煌。所以欧阳予倩说:“大体上讲,西周、西汉和唐代形成了舞蹈艺术发展的三个高峰,而唐代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而这种舞蹈盛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的舞蹈教育活动,正是由于有了优良的教育体制和政策,艺人的增多和技艺的增长才成为舞蹈繁荣的最大驱动力。
一、唐代的盛世舞蹈
欧阳予倩先生在《唐代舞蹈》一书中,对这一时期的舞蹈做了高度的概括和精彩的阐释。文舞的阴柔潇洒,武舞的荡气回肠;唐高宗的寓战略战术思想于破阵乐,武则天的用上九百人的夸大的《神宫大乐舞》,唐玄宗的令人惊叹的新型技术舞者回身换衣,以及平韦后之乱后所作的《光圣乐》;小型舞蹈的健舞、软舞;最为人称道的,还是舞者“羽化而登仙”的《霓裳羽衣舞》,轻纱罗曼的服装,时缓时急的节拍,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也就是唐明皇杨玉环这对恋人了。
二、唐代舞蹈的政府政策
唐政府关于舞蹈的态度,在皇帝们对待自己的娱乐生活中就能看的出端倪。wWW.133229.coM在唐代,凡是宫廷举行大宴,必定要进行乐舞的演出,如群臣朝贺皇帝举行宴会、招待兄弟民族使者、庆丰收、欢迎玄奘从西域返长安等都要举行大宴,整套地演出各种乐舞。还有上文提到那几位皇帝所作的舞蹈,并且远远不止这些。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们,爱舞蹈,享受舞蹈,自然也就为了自己纵情声色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另外,唐代有针对百姓的“禁舞”条例,实际的意思就是只准皇帝老儿高兴,不许平民百姓娱乐舞蹈。封建的统治阶级,把民间的歌舞表演集中到宫廷里,自得其乐,同时把这种享受当做一种特权,不许民间同享。唐代还曾明令禁止散乐百戏到农村去表演,《唐会要》卷34说,违反禁令的艺人,或者是接待他们的人家以及村长,就要打三十板,艺人解回原籍服重役。这样做的理由大致上有二:一是等级观念;二是维持统治,也就是怕平民聚众闹事。
三、唐代舞蹈的教学机构
提到唐代的舞蹈教学机构,一定会让人想起教坊和梨园。《教坊记》载:“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尽相因成习”。说明当时居延政坊的左教坊以舞蹈训练为主。《新唐书》卷二十二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
《新唐书•百官志》载:“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二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唐代教坊主要负责宫廷俗乐的创作与表演,人数众多,是颇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乐舞百戏的创作和演出单位。自成立以后,它便成为宫廷娱乐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唐代音乐舞蹈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坊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但在教坊中担任最高职务的,却是宦官,职务即教坊使,全称为“总监教坊内作使”。据考证,唐代第一任教坊使是范安及。安史之乱后,宫中如此庞大的乐舞机构和众多的乐工舞人变成了统治者的负担。至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教坊的规模和人员已越来越小和少,此时的教坊虽然还没有解散,但比起盛唐之时其规模和人员已远远不及了。教坊乐人隐于民间,大部分人晚景凄凉,只能在晚唐官商宴会的歌舞声中追寻开元盛世的记忆。
梨园是唐玄宗专为自己设立的乐舞机构,因在禁苑附近的梨园而得名。主要是教授和演奏“法曲”,能够选入梨园的都是最优秀的乐舞艺人,因此即有《唐会要•杂录》载的:“开元二男,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弟子从太常乐工中精挑细选,男性艺人300,住禁苑的梨园;女性艺人数百,住宫中的宜春北院,都称作“皇帝梨园弟子”。公元755年之后,宫廷乐舞机构逐步缩减和衰落,统治者也愈来愈无心于乐舞。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99年)梨园终于解散。梨园已经消失一千多年了,但它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
四、教学机构中的教学活动
舞蹈艺人在宫廷娱乐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平时陪伴玄宗和杨贵妃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的正是这些杰出的艺人。
首先是挑选学生。教坊设立之初,乐人主要有两部分成员构成,一类是原太常寺中的散乐乐人,一类是藩邸的散乐乐人。除此之外,青楼一直是教坊选拔乐人的重镇。公孙大娘是教坊杰出的剑器舞家,经常舞于华清宫御前,郑峪《津阳门》诗云:“公孙剑伎方神奇”,僧怀素见之,草书大进,受其舞蹈顿挫之势的启发,神奇的舞技才能使众艺触类旁通。张云容是杨贵妃发现的舞蹈天才,曾为之舞姿倾倒,留在身边精心培养,并格作诗颂扬相赠。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倩.唐代舞蹈[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窦培德.大唐盛世的皇家宫廷舞蹈.当代戏剧,2003.1.
[3]王松涛.从胡舞的流行看盛唐气象的多元性与延续性[j].中华文化论坛,2008.1.
[4]柏红秀,王定勇.关于唐代教坊的三个问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5]左汉林.唐代梨园弟子的产生与沿革考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6]柏红秀,王定勇.唐代第一任教坊使考[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2.
唐代文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提问 等待时间 调整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来讲授课文、组织教学的一切语言活动,包括讲解、提问、反馈、纠错等。国外学者从教师话语的语言特征入手,研究了教师话语的语速、语调、重音、句法等特点。而国内学者则重点研究了教师话语的重要形式――教师提问的策略、方式、类型及教师话语的数量等。Chaudron(1988)对教师提问作了详细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ESL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师话语时间大多被提问所占用;Allwright & Bailey(1991)也证实教师把1/2至1/3的时间用于提问。而在教师提问中,等待时间(wait-time)起着重要的作用。“等待时间”指的是当教师的问题提出以后和继续追问或者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以前,教师停顿的时间的总量(Chaudron 1988:128)。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的等待时间,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的等待时间长短对大学生的影响
教师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长短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及能否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是相当重要的。Rowe(1974,1986)发现指定学生回答提问时,教师平均等待的时间不足两秒钟。如果两秒过后还没回答,教师或者自己回答或者要求别的学生回答。
笔者选择了一些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抢答之外),对本校数学系05级在学习《新编大学英语》III第六单元时,课堂上教师的候答情况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在等待学生回答时,有暂停的占67.65%,没有暂停的占32.35%。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同时,笔者在课堂上也注意到,有些教师在看到被叫学生回答不出时,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在学生口头沉默而思想最活跃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自己回答,从而打断学生的思路。由此而来的结果是强制输入(pushed input),剥夺了学生抓住要点以及找出理解中的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能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大多数中国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在一项对学生回答的研究中,White & Lightbown(1984)发现,在45分钟长的课堂上,42%的提问没有应答。而教师对沉默行为的不可容忍性,是造成学生沉默不语的主要原因。根据观察对那些Yes/No或False/True之类的问题,学生可以马上给出答案(当然其中还存在着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问题)。如果要求回答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归纳大意或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二秒钟的时间往往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当教师看到被叫学生回答不出时,便立即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自己回答,“这种课堂交际对于学生输出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王银泉,1999)”。不给学生足够的反应和思考时间,教师急着以填空形式替学生给出答案,带来的结果是强制输出,和剥夺了学生学习操练的机会。
据调查,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现行的英语课时不够,内容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必须赶进度;2教师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3此外,White & Lightbown(1984)还发现,由于教师认为答案只有一个,便急于得到那个答案,往往提问后很快就重复问题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结果降低了学生的回答率,因而也降低了其输出量。
Nunan(1991)也指出,等待时间在教师实际提问过程中是很少的,即使给予某种特殊的训练以后,有些教师还是不曾想使他们的等待时间延长一秒或两秒。他还发现在那些教师把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延长了三至五秒的课堂中,有更高的学生参与率。
Rowe(1974,1986)发现在有些课堂上当教师设法把等待时间延长到3至5秒时,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回答的平均长度也增加。根据他对课堂提问等待时间的调查分析,教师如果把提问等待的时间延长到3―5秒,就会出现以下情况:学生对问题回答的长度增加;学生能恰当回答问题的比例提高;学生不能回答的机会减少;学生在回答时增加了自己理性的思索与推测;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信息的比较有所增加;学生推理性的语句增加;学生能更多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课堂里能参与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与时间也有所增加。
如果这一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而不要因急于填补空缺(filling in the gaps)。
二、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一些建议
中国教师通常希望学生反应迅速,时常连珠炮似地发问,若一个学生不能及时给予答复,教师会即刻叫起另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上课环节紧凑,节奏较快。根据中国实情,大学生已经习惯于认真听讲而不爱参与,这就更加应当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作用。
Rowe的阐述说明了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大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从言语的交际过程看,教学语言具有交流的反馈性,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的真正中心并不在自己的讲述,而在学生的思维状况,教师应根据课堂反馈相应地对等待时间作出调整,目的是使学生更充分理解,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
1提问方式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信息的获得和学生对语言的输出。较早研究课堂教育的学者把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open question)和封闭式提问(closed question)(Barnes 1969,cited in Chaudron 1988)。大多数研究教师提问的人都主张让教师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White & Lightbown(1984)指出这样能使教师在提问之后很自然地延长等待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输出机会。
2教师在等待学生应答时应显得更有耐心,不要连珠炮似地提问,对待回答很不连贯的学生也要具倾听的热忱。当所提问题不被学生理解时,教师适当地给予暗示线索,在强调培养学生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但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观点和感受。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注意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表现欲,并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如果相信当学习者被推到能力的极限时习得能被最大程度地促进的话,那么等待时间必须延长(Nunan,1991)。
3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纠正能力。Allwright & Bailey(1991)强调要用treatment而不是correction来处理学生的错误。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应给出提示,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我纠正的时间。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自我纠正错误的空间和时间,逐步培养他们自觉修正自己错误的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4对于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小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话语的量,减少教师话语的量。在小组活动时,学生愿意同他们的合作伙伴交流意见,有更多练习目的语的机会和更广的范围。这样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愿望,即便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认知上还没有来得及作细致的建构,也没顾得上是否符合语法,他们也愿意尝试,Barnes把它称为探索性话语(exploratory talk)(cited in Tsui 1995)。但小组活动比较难管理,事先需要很好地计划和安排。
结语
语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上课时对回答问题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目的语的学习的重要影响。就目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而言,的确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充分强调教师话语与学习者输出的关系,提高提问的质,减少封闭式问答,注意反馈用语,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参与课堂交互,讲究对待错误的策略。
参考文献:
[1]Allwright,D.& K.Bailey.1991.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UP.
[2]Barnes.D.1969.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A].In D.Barnes et al.(eds.).Language,the Learner and the School[C].Harmondsworth:Penguin.
[3]Chaudron,C.1988.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Nunan,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
[5]Tsui,A.1995.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Penguin Group.London
[6]White,J & Lightbown,P.M.1984 Asking And Answering in ESL Classe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唐代文学论文范文4
本次文献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调查七夕节在唐文学中的反映情况,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唐朝的诗歌,曲子词和文学作品。我在图书馆查询相关的书籍资料主要有《全唐诗》、《开元天宝遗事》、《云谣集杂曲子》和一些学术论文《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七夕节的文化透视》等等,以及一些报刊资料。
本次文献调查,在《全唐诗》、《开元天宝遗事》、《云谣集杂曲子》这些书籍中获得了关于七夕节的诗歌,曲子词和史诗记载等书面资料,大概明白了七夕在唐代文学中的一些反映情况;搜集了一些关于七夕和唐文学的学术论文资料,这些学术论文研究多集中在七夕节的形成发展,唐朝七夕诗的内容,古代七夕节风俗活动以及气息的文化意义和功能方面。大部分学者皆认为唐代时七夕节已成为固定繁荣的节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七夕民俗活动,这些在唐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唐诗中表现尤为明显。
通过文献调查,完成了本次论文。论文首先介绍了七夕节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唐七夕诗的内容分类和唐文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七夕习俗,最后简要总结了七夕节的文献价值。
唐代文学论文范文5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这种情况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说:“我国春秋以前,道德政治上之思想,可分为两派:一帝王派,一非帝王派……前者大成于孔子,墨子,而后者大成于老子。故前者北方派,后者南方派也。”⑴可见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代表北方的孔子与代表南方的老子的地域性分岔了。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就已发展成形,形成了具有其特色的美学思想和美学流派,如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另外,如管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人在美学上也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研究。因为南北的差异性,这时的美学思想自然也不例外地存在着南北地域上的差异。如孔子等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和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就是这时美学南北地域的差异性的体现。这种情况虽然有许多的变化,但是南北派别的划分依然是其主脉,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进一步指出:“战国后之诸学派,无不直接出于此二派,或出于混合此二派”⑵。所以也就可以从地域上把中国的美学划分为南方美学和北方美学,统称为南北地缘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地域划分的一种方法。
那么这两种美学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种美学所植根的经济基础的差异。北方美学植根于北方经济(以牧业经济和小麦经济为主)之上,南方美学植根于南方水稻经济之中。
二、两种美学所生存的文化思想底蕴的不同。北方的文化思想比较正统,南方的文化则是一种水稻文化,出现了原始的宗教,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巫文化”。
三、两种美学的精神内核不同。北方以“尚武”为主,并兼有其它多种精神,南方则是以“糜情”为内核。
四、两种美学所具有的风格的差异。北方美学的风格是豪迈雄壮,质朴淳厚,南方美学则秀丽婉美,浪漫热烈。
五、两种美学见之于文艺上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正如《隋书·文学传序》中所言:“江左宫商发越,贵乎清绮;河溯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北方文艺重于“气质”,南方文艺重于“清绮”。共4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各去所短,合其两长”达到“尽善尽美”的结合。要达到这种完美的结合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开明的环境,唐朝恰好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明的朝代,这种开明不仅仅只表现在政治上,同时也表现在思想文化宗教信仰上。在思想上,唐代是一个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杂融并存的朝代;在文化上,唐代的诗歌,书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在宗教信仰方面,既有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从国外流传进来的宗教,如佛教,景教,伊斯兰教等。正因为唐代在思想文化宗教信仰上的开明与多元化,使得唐代诗歌在诸多方面,如思想上,风格上,艺术表现手法上等方面百花争艳,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很久,但是为唐代南北地缘美学的平起平坐,相互相融打下了基础。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言:“唐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融合了南北两种不同的诗风、文风,造就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⑹
二
唐代南北地缘美学的互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唐代诗歌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对唐代诗歌主旋律的影响。
譬如人的一生有少年、壮年、中年、老年,唐代诗歌也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少年时期的唐诗,就如“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少年,志高气盛。到了壮年,则有着一种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中年的时候,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有着一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到了晚年,国家已衰,亡国之音风起云涌。
首先来看一下初唐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南方美学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但是还没有和北方美学平起平坐。尚定先生在《走向盛唐》中写到:“初唐时期关中地域继续受到南朝文学风气的影响,注重声律词采,但是由于关陇文化居于主体地位,所以贞观诗风呈现出北方化倾向”⑺。所以这个时期的诗歌中的北方气息相当的浓,其中以“雄浑”、“悲慨”为主,而南方味则要淡以“冲淡”之味而辅之。这个时期出现了如“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一样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以“尚武”精神为主,气势宏大,感情豪迈悲怆。这可以从他们的诗歌中略见一斑。如杨炯在《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自然天成,气势相当的宏伟磅礴。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就是一名寂寞英雄在哭泣,表现的雄迈悲怆。而与之同时的,如上官仪等人,他们继梁陈之余风,希望再走南朝老路,但是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到了盛唐,南方美学地位得到了提高,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唐代诗人之中开始了学习东晋南朝的文风之浪潮。如王维学习谢灵运,李白向鲍照、谢朓学习,杜甫从何逊、阴铿那吸取精化。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到:“中间小谢又清发”,把自己与谢朓相比。而北方则出现了如高适、岑参一样的边塞诗人。这个时期还是北方美学为主,但是南方美学的影响与初唐相比则有了很大的发展。诗歌的主旋律也呈现出多样化,有“尚武”的边塞诗,也有言情写境的抒情诗,有雄迈宏伟的,也有柔情似水的。总之说来具有“劲健”、“豪放”、“飘逸”、“自然”、“典雅”等特征。
到了中晚唐,特别是安史之乱使得中原再度陷入战乱之中,从此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政治日逐于黑暗。于是许多文人诗客为了避难纷纷南迁,他们不仅带来了北方的许多文化思想观念,同时他们也从南方思想文化之中吸取营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南北两种美学杂揉并济推进了南方美学与北方美学的进一步融合,与之同时也使这个时期的诗歌旋律发生了大变。其中如李嘉祐,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就是从北方到南方并将南方美学思想用之于诗歌创作之中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大多“纤秾”、“缜密”、“实境”。在大历年间形成的南北两个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如钱起、卢纶、韩雄等大历十才子;一是以江南吴越为中心,如刘长卿,李嘉祐等⑻,这就表明南北方已经处于同一个水平层次了。同时也说明了南北地缘美学的互融已经相当有火候。这个时期的诗歌南方味明显加强,而略少了北方那种铿锵有力的感觉了。
共4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二、对唐代诗歌创作群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创作主体在作品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创作主体又是以他所扎根的土壤为背景进行创作的,所以创作主体所生存的地域对其创作是有着密切关联的,所以南北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也势必会对创作主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唐代的诗人们自然也不例外的会受到这种影响。 先看初唐,这个时期的诗人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特别是关中的几大家族,如韦氏家族,白氏家族,卢氏家族,杨氏家族,柳氏家族等⑽。例如卢照邻就是卢氏家族中的一员。而与之相比,南方这个时期的诗人则要少得多。
到了盛唐的时候,北方的诗人依然很多,如杜甫,韩愈是河南人,李白也是北方人。同时南方的诗人也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如张九龄、孟浩然等人就是南方诗人群的代表。到了中唐的时期,南方诗人群更是达到了一个。出现了刘长卿,李嘉祐等人,同时还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创作群体一一吴会诗僧群,涌现了许多的诗僧,据统计盛唐诗僧有43人,中唐诗僧达686人,其中灵一、灵澈、皎然等人比较有名⑾。
到了晚唐,南北两个创作群已没有很大的区别了,许多诗人已经不能用北方或南方就可以分出来的了。如韦庄,虽出身于关陇,但是却客居于江南⑿。杜牧亦先后在江西、淮南、宣歙等地做了近十年的幕僚,也在黄州,湖州等地做过官⒀。另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江南诗僧群,如贯休,齐己等人⒁。
三、对唐代诗歌理论的影响。
受南北地缘美学的影响,唐代诗歌理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兼理论家。统而观之,他们提倡“文”与“质”的结合,反对南方诗风之中的糜糜之音。然而,具体说来,他们的主张又各有侧重。同诗歌创作群的演变一样,唐代的诗歌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笔者将其分为四个时期:一、端正时期。以孔颖达、陈子昂及“初唐四杰”为代表,主张端正南朝时期的靡糜诗风,回复到儒家大道上来。二、发展时期。以王昌龄、李白、杜甫等为代表,在前者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儒家诗风。三、时期。以韩愈、白居易等为代表,将儒家诗风推向了一个新的。四、新发展时期。以司空图为代表,将南北两种诗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新的诗学体系。
端正时期。初唐时期是诗风的端正时期,其目的就是要从梁陈时期的那种靡糜之中纠正过来回到儒家诗风的大道上来。其中陈子昂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诗歌革新主张的诗人,他指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陈子昂《修竹篇序》)主张向汉魏学习其风骨。孔颖达也在《毛诗正义》提出:“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把儒家“诗言志”说发扬光大。
发展时期。盛唐时期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三境之说。李白也指出:“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李白《古风》其一)主张诗应“清”与“真”,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共4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时期。中唐是唐代诗歌理论一个十分繁盛的时期,把儒家诗风推向了一个新高,其中白居易、韩愈等人为代表。如白居易,他提出:“感人心者,莫先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香山集》卷二十八《与元九书》)并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上)的主张,把感情和抒事合为一体使儒家诗风进一步与现实挂钩,而且更具艺术的美。
新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之所以为新发展时期主要是意象之说的发展,从中唐到晚唐这段时期里出现了如刘禹锡、司空图等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他们把意境之说加以了发展和完善。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把境与象进行了区分。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里将诗分为雄浑、冲淡、纤秾等二十四品。另外,如杜枚提出了:“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之说,而不拘泥于儒家诗学之中。
从这四个演变阶段可以看出,其实就是由“风骨”之说到意境之说,于长乎“志”到感于“情”的变迁,这正是北方的“质”与南方的“文”的变通。
唐代诗歌所受到的影响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还有其它的方面,这里就不一 一例举。总而言之,从南北地缘美学的冲突与互融之中,可以发现,唐代的诗歌年自的位置正是在南北两种美学的互融的涡旋之中,这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唐代的诗人经过了长时期的摸索,把南北两种美学融合在一起,“以南朝的‘文’,装饰北朝的‘质’,以北朝的‘质’充实南朝的‘文’,创造了中国诗歌最健美的典型”⒂。
注释:
⑴⑵《王国维遗书(第五册)》 商务印刷馆1940年版 第31页 ⑷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第208页 ⑻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 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232页
⑼陈尚君 《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38-170页
⑽李浩 《唐代关中的文学士族》,《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999年9月 第113页
⑾⒁张弓 《汉唐佛寺文化史(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799页 另参考书目:
⑴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⑵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⑶王向峰主编《文艺美学辞典》 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唐代文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吴堪 地域 时代 特色
家喻户晓的螺女故事,在丁乃通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编为AT400C,命名为田螺姑娘,其故事基本形态早在魏晋时期已成熟定型。这便是《搜神后记》中所载的《白水素女》故事,或又名《谢端》。由魏晋至唐末,历时三四百年后,田螺姑娘故事又化名为《吴堪》出现在唐末皇甫氏的《原化记》中。以上便是田螺姑娘型故事的两个亚型。在中国民间文学界,较早注意到这两个亚型的是刘魁立先生,他认为田螺姑娘型故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个系统,一个是“谢端系统”,一个是“吴堪系统”。立足《吴堪》这一唐代异文,笔者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魏晋异文《谢端》和其他异文,透析出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表现环保意识,凸显阶级斗争以及崇尚女性地位的时代色彩。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田螺姑娘的唐代异文,探究此异文的社会历史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一.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
唐末皇甫氏所载《吴堪》,不但具有较为鲜明的民间叙事风格,而且显示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这不仅体现在白螺所代表的地理区位上,还表现在它突出了受江南稻作文化影响的江南民众的审美情趣。
1、白螺所彰显的地理区位特色
唐末皇甫氏所载《吴堪》故事,发生在常州义兴,即现在的江苏宜兴县,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因此,故事中的吴堪因爱护门前的溪水而得一白螺。而《谢端》故事以福州为背景,故谢端于海滨钓得一大海螺。同时,在笔者搜集的更多异文中,出现田螺、螺蛳意象的较多。如《田螺妖》、《田螺女》、《田螺仙子》、《田螺娘》、《螺妻》、《田螺精与水兰花》等故事文本中出现的都是田螺意象。白螺与海螺的区别,或者说田螺与海螺的区别,显示出即使是在南方地区内部也有内陆与沿海的地理区位差异。因此,白螺所代表的地理区位是南方地区的内陆。
2、中国南方民众的审美情趣
“民间作者组织一个情节和背景,总是从人民的实际生活出发的。情节出于虚构,决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广泛的生活基础的。”笔者自小生活在南方,深知中国南方民众具有源远流长的食螺、蓄螺的生活传统。在他们看来,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螺肉是难得的人间荤菜美味。螺为江南民众常见又喜爱的事物,在“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下,人们易在它们身上寄托美好的生活幻想,他们希望螺能幻化成美丽、温柔、勤劳的典型江南女性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农民对美的追求”,因为“它玲珑巧小的体态,流畅优美发热回旋状曲线和女性纤细身姿某种内在美德契合”有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贫苦孤独者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生活的企盼。这不仅表现出江南民众对螺的喜爱之情,希望它能满足人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憧憬;还表现出人们对贫苦孤独者的同情之念。更进一层,站在文学的角度上看,它继承了中国文学的悲悯传统,即对贫苦孤独者的同情。从审美方面讲,这展现出在江南稻作文化影响下的江南民众的审美情趣,他们有一种对美的追求,对仙妻,更确切地说是对贤妻的渴望。这也从侧面折射出在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的向往。
二.鲜明的时代色彩
唐代的《吴堪》故事,相比魏晋的《谢端》故事,因时空和背景的变化,又显示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变异。在《吴堪》中,不仅将“敬护泉源”的环保意识表现得鲜明突出,故事后半截还采用形象塑造“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凸显阶级斗争,在表现阶级斗争的同时,还交融着对异类女性智慧的赞美。
1、表现环保意识
在《吴堪》故事中,鳏夫吴堪因“常于门前,以物遮护溪水,不曾秽污”而偶然于“水滨得一白螺”,白螺化成一年轻美貌的女子。白螺女告诉他,“自己奉天帝之命下凡,不仅是出于‘哀鳏独’,还是因为他‘敬护泉源’。”在天帝看来,吴堪“敬护泉源”才是他令螺女下凡的最主要原因。而在《谢端》故事中,螺女本为天汉中的白水素女,是因为天帝哀其“少孤”才派螺女下凡为他“守舍炊烹”。不仅如此,在程趾祥的笔记小说《此中人语》所载的《田螺妖》一文中,未有只言片语提及螺女为何而来。同样,在《近五十年见闻录》中《螺妻》一文更指出是螺化为女子,主动要求与男子结成夫妻,并非是像吴堪一样,天帝因为他爱护水源才派螺女下凡。而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的《田螺仙子》中,对于田螺姑娘的到来缘由也无任何文字叙述。由此可见,同样作为田螺姑娘型故事,《吴堪》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环保意识耐人深思,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2、凸显阶级斗争
在众多的田螺姑娘型故事中,《吴堪》故事的后半截显得与众不同。它增加了县宰夺妻,吴堪和螺女巧妙抗争以及螺女以神奇本领和聪明才智取胜,县宰受到惩罚的情节。它不仅采用人物形象塑造的“二元对立”美学原则,还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凸显唐末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样不但故事情节由简趋繁,适应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发展,也反映了民众愤怒反抗阶级压迫的新现实。”
众所周知,唐末举国动乱,潘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这三大社会问题日益突显。民生多艰,社会矛盾尖锐,阶级斗争愈演愈烈。为了突出阶级压迫、阶级斗争的社会现实,《吴堪》特意设置了县宰这一凶恶的人物形象,与吴堪和螺女这两个人物形成“二元对立”的审美效果。在故事后半截,县宰强人所难设计出三道难题欲强夺螺女。首先,提出要蛤蟆毛和鬼臂二物,螺女机智应对过关。其次,县宰又提出要“祸斗”一枚。据《山海经》中记载:“祸斗,似犬而食犬粪,喷火作殃,不祥甚矣。”不料,螺女用神奇本领竟牵来一头能食火,其粪也是火的喷火怪兽,正好埋葬了那位作威作福,欲夺他人之妻的县官。这位挖空心思刁难他人的县宰,最后死于非命的结局,同时也凸显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而出现在魏晋时期的《谢端》故事,“打上了魏晋时期盛极一时的神仙道教信仰的烙印”。道德教化意义更重,阶级斗争并未言及。与此类似,在《田螺妖》和《螺妻》中,阶级斗争的烙印早已消失褪去,螺女与男子婚后的生活才是故事叙述的侧重点。
3、推崇女性地位
螺女在《吴堪》故事中,不但美貌勤劳,而且兼具勇敢和智慧。丈夫受到县官的无端迫害而一筹莫展,她却有胆有识,和县官斗智斗勇,不仅一下子找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的“蛤蟆毛”和“鬼臂”二物敷衍了事,还敢于反抗,最后竟牵来一头喷火的怪兽,“使作恶者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自食恶果”。在这样精巧设计的故事构思里,既表达出对压迫者憎恨,又体现出对异类女性才能和智慧的赞美。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偶然,也不是唐末的皇甫氏胡诌。它是作者联系唐代社会实际,对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的一种现实折射。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是封建社会最为繁盛和开放的朝代。在具有胡人血统的李唐王朝统治下,女性的社会地位较前朝和后代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纵观历史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封建制度下的妇女社会地位经历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抛物线的变迁。通过分析,对比抛物线上的各阶段,不难看出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高的”。唐代妇女服饰自由、潇洒、飘逸,中国传统的“褒衣博袖”成为唐朝女性服饰的主流款式。在精神风貌方面,唐代妇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唐代诗歌也有很多描写妇女的,如杜甫的《丽人行》等。另外,唐代女性受教育也较为普遍,涌现出一批批富有才华的女诗人,薛涛、鱼玄机等便为其中的代表。并且“唐代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在我国封建时代也是十分少见的”。由此可见,在《吴堪》中,对螺女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一种推崇,反映出唐代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社会现实。
《吴堪》故事在地域上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在时代上又与唐末尖锐的社会矛盾、激烈的阶级斗争相吻合,同时,还表现出推崇环保意识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新现实。
参考文献:
[1]刘魁立:《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浙江分会编:《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郑土有:《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4]陈勤建:《试论螺女故事发生的文化机制》,《亚细亚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1998年。
[5]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6]杜芳:《中国田螺姑娘型故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7]王丽:《从唐代的婚姻状况看妇女的社会地位》,《新华教育导刊》2011年第10期。
[8]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结构形态论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0][美]丁乃通编著,郑建成等译,李广成校:《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版。
[11]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刘守华:《中国螺女故事的形态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3]刘守华:《从到――一个著名故事类型的解析》,《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3期。
[14]李道和:《晋唐小说螺女故事考论》,《文化遗产》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