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1
小学教育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全完善的学科体系作支撑,这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学科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满足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要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而小学教育专业又需要多个专业的支撑,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音乐、美术等,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基础的有效建设。因此,玉林师范学院在小学教育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多科学、综合性、厚基础的原则,然后再突出初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各学科课程等学科,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学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上的均衡。知识是基础,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要满足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需求;而能力与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所以学科体系建设还要满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学需求。总之,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体系的建设,需要正确确立知识、能力的素质结构,拓宽专业教学领域,建立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重视人文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从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坚持职前培养与小学教育发展的适应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任务,所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职前培养需要积极与小学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要把高校周边地区的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通过更多的小学教育实践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职前培养与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积极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教育职业的理性认知,从实实在在的教育现场中获取更多的职业感悟。因此,玉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非常重视同社会、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更多的学校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创建校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现有玉东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多所小学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真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思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精神的培养。学校积极建设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构建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先进设备与技术的教学实训室、教师能力提升实训室、教师教育行为观察室、微格教室等,为学生的职前实训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这将有助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协调与适应,增强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创新人才而言,其毕业后进行小学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需要格外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做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如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开设了识字教学、朗读教学专题、小学文本解读、教师口语训练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大大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还要求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拓展训练,如课前五分钟实训、微型课试讲、有效教育模式演练等,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丰富多样有效的形式。其次,根据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小学教育教研室自编教育见习手册,从大一起就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去见习,培养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情感和倾向性,在见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做好教育见习的记录、总结和反思,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实习的时间延长至三个月,充分的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要求。另外,在一些班级中探索双导师制,给学生在校内外安排了指导老师,尤其是校外的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校外基地的教育实践,在见习和实习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在教育专业素质上的缺陷,做到及时的查漏补缺,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从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第一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四、建立健全再教育机制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2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课程设置不合理;支持系统不健全等。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有益的探索,创新实践教学对策,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传统师范的更为科学合理、更具实践性和发展性、更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 “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 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22.
[2] 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18.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3
论文摘要: 教育实践活动是塑造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育实践真正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职前教师培养依然遵循的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亟待改革,要正确理解其专业意义,科学地建构实践类课程体系,恰当选择课程内容,正确地进行实施与评价。
近年来,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批评最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小学教育专业出现在高等教育中虽然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但教育实践问题却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导致职前教师出现专业情意淡薄、实践性知识积累不够、对实际教育教学体验不足、工作适应期延长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课程已成为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突破这一瓶颈是当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正确理解教育实践的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实践的理解比较狭隘,往往将它与教育实习等同起来,这主要缘于教育实习一直是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得以深入中小学的唯一机会。但这种先理论后实习、理论与实践断裂的培养模式已遭到广泛的质疑。
小学教育专业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化程度较高,即能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并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首先必须突破“教育实践活动即教育实习”的传统观念,在师范生进入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之前,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其做好教师意识和专业精神、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同时,在教育实习之后,也应让师范生有机会反思、纠偏补漏和再实践,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走向深化。
因此,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活动场所看,不仅包括在小学进行的实践活动,而且包括在师范院校内和其他教育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看,不仅包括要完成多重任务的教育实习,而且包括任务相对单一的教师基本功练习、教材研习、教育教学技能练习、教育科学研究研习、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从活动方式上看,应包括合作研讨、观摩(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参与竞赛、实习、有偿或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应包括集体性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和个体独立的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组织管理看,除了有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外,还可以有师范生在学校教师引导下自发的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教育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
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教师教育课程是形成教师双专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包括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而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教育实践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同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教师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1.中小学教师不是以其所教学科为专业,而是把“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中小学教育活动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而不是理论性;2.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鲜明的实践性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知识。这种实践性的知识是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相对应的,其获得的基本途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现场。离开了教育实践课程,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就是句空话。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具有核心价值;3.小学教育教学就其内容来讲是简单的,但就其教学内容的心理化来说却是复杂的。事实上,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更多的是体现在其拥有的实践性知识上。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支撑。
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恰当选择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专业情意培养
专业情意培养主要包括:初步认识小学教育,懂得小学教育的意义;了解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及其专业精神;热爱小学生,愿意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目的是帮助师范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促进其从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向以准教师的身份共同研究教育现象的转变。课程实施形式上应灵活多样,既可以走出去,又可以请进来。如可以安排与小学教师的交流活动,既要与优秀教师交流,又要适当与从师范院校毕业不久而较有成就的年轻教师交流,以促使师范新生树立起远期的目标和近期可及的目标。
2.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集体建设规划、班级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2)学生个案研究实践。要求学会帮助“后进生”,学会写儿童个案研究报告;(3)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设计班队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能较好体现设计方案;(4)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实践,要求学会制定班级课外活动规划,组织小学生课外活动,符合活动要求。 转贴于
3.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基本环节三个方面。
(1)教学基本功。包括汉字书写(三笔字)、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简笔画等。
(2)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堂组织技能、交往互动技能、创设情境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
(3)教学基本环节。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开放性、个性化作业设计、个别辅导等。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包括:(1)案例研究的撰写。能够选定案例、围绕案例搜集资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案例描述;能够分析案例,能够写出符合规范的案例研究报告。(2)教育故事撰写。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教育故事。(3)教育行动研究。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教育见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能够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行动研究报告。
5.自我专业特长的培养
可从自身资源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出发,确定几项自我专业特长,如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能力。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还如具有初步的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等科目的双语教学等。
(二)正确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主要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课程和学科类课程的结合。二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做到见习分散,实习相对集中。三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搞好校内教育实践训练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校外空间的作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应该是校外教育实践的主平台。
2.实施的基本途径与形式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学科教学、微格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各种教学实践竞赛活动、社团活动、助教、助研、助管、寝室每日练活动、小学名师讲坛与观摩课等。校外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师成长协作团、做家教、担任培训(辅导)班教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3.考核与评价
(1)将教育实践活动同学分挂钩,适当加大教育实践课程学分比重。
(2)制定教育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评组织。
(3)教学基本功实行资格证制度,每年定期考核,凡有一项教学基本功不合格的不能进入教育实习。
(4)评价主体多元化。对每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都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包括小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惠中.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创新与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6,(1).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4
第一,语言的亲和力与准确性。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接收到信息。同时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用一种柔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第二,板书的绘画能力。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只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才会充分吸引他们,因此,小学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黑板板书活泼可爱,用醒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课堂活跃能力。小学生生性好动,不喜欢课堂上死气沉沉,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经常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轻松有趣的形式,寓教于乐。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
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目前,该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教学能力
基础教学能力是教师从师任教的基本能力。小教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能力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欠佳。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在校小教专业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二级甲等的过级率不高;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教学见习中的教学语言僵化,感染力不够,使得小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不少实习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不够协调、自然,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第二,板书呆板,书写不规范。不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板书呆板无趣,缺少设计。错别字、笔顺错误等问题也屡有发生。第三,过度依赖教材。一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赖教材,有些更是一成不变地根据教材和教参的设置授课,没有和学生的学情相结合,使得授课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需各种能力的综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是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能力。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太成熟。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设计能力不高。不少学生在教学实习时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规范,对《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述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第二,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小学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小学课堂教学环境时,常常暴露出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或是不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期完成教学计划;或是对学生关注不够,教学分离,导致教学效果差;或是对学生的提问或突发状况惊慌失措,不能沉着应对;或是课堂纪律差,秩序混乱,教学过程无法顺利进行等。第三,教学反思能力不足。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但我们的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后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找出原因,教学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超越现有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可以说,教学创新能力是评价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小教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能力中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停留在模仿和学习阶段,过度依赖教材,知识传授局限于书本,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在更新和组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情设计课程最优方案,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同时,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强化技能,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毕业时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具备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是由全校公共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四部分组成,而在这四类课程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全校公共课,比例最低的是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教学实习和见习等),专门开设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一些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忽略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没有联系小学教育实际,在实践环节上与其他教育类专业几乎没有区别。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内容陈旧,课程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相脱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离,不能满足学生作为未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力度不够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小教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力度明显不够:很多师范院校没有在小教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纳入技能训练,即使有技能训练也不成系统,而是单一的、零散的训练,缺乏从组织到实施、从课程到师资的严格管理,训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缺乏对训练进行科学、规范的考核,大部分师范院校除了普通话按照国家语委的规范要求进行考核外,其他技能如板书设计技能、课件制作技能、班级组织管理技能、科研技能等的考核涉及很少,导致技能训练的动力不足,学生在校时的教师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走上教学岗位时才暴露出问题。
(三)教学实践时间短,形式单一
教学实践是学校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提高的。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实践的时间长,并且实践的形式也多样。“在美国,教育实践分三种:模拟实习、早期实地经验和教学学习。英国的教育实践也有两种形式:非正式教育实习和正式教育实习。教育实践的时间根据秋、春、夏三个学期来安排,一般不得少于20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时间短,落实不到位。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教学实践一般为6到8周,如果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一个月左右。而这一个月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课,辅助班主任工作,真正走上讲台上课的次数非常有限。一些学校甚至安排学生回当地自行联系学校,实行“放羊式”的实习,使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只有教学实习,缺少教学见习和模拟训练,学生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不断转化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从而导致教学实践效果不理想。
四、提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思考
(一)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学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其人才培养应该“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也就是说,高师院校小教专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应突出师范性,强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其次应贴合小学的实际需求,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专业有所区别;再次是定位在本科层次的培养,与传统的中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培养出的学生才是能适应小学教育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师院校应完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等进行调整,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办学特色。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就学习者个体而言,学习的根本标志就是越来越容易地、有效地参与团体重要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实践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高师院校应努力克服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不完善、与理论教学脱节,以及专业性不强等弊端,“以‘大实践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可将实践教学体系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综合实践三大板块进行构建,将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从各门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校内集中实训环节以及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入手,全面改革和完善小教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最核心的是整合学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小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设置课程,精简理论课程,加大技能性实践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增加与小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体系从单一转向综合,课程内容从封闭转向开放,课程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实践应用。
(三)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加强教育实习管理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师教育实践课程;问题;价值取向;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35-03
教育课程是高师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师院校为培养合格教师而开设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它包含教育认同与信念、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实践与体验等丰富的课程目标领域。高师教育课程中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所论者颇多 [1]~[3],而对于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价值、实施、评价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厘清。
一、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高师课程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高师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按课程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三大类。就课程比例而言,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到10%,这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课程学分所占比例相差甚远。如美国占到了总学分的33%,日本占到了17%[4]。在不到10%的教育课程中,教育实践课程存在内涵窄化、课时不足、内容单一、管理失范、考核不严、实施环境欠佳等问题,影响了高师教育水平和职前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高师院校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但大多数改革是做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修修补补的事,做点带有敷衍、应景式的“改革”,“真正能拿得出称得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既能为学生着想,又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案的高校确实不多”[5] 。
1.课程内涵窄化
在传统高师课程体系中,一般只是把教育实习视为教育实践课程,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视为纯粹的教育理论课程,把教育见习、教学试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等视为一种活动,而不是一门课程,缺乏必要的规范、管理与考核措施,造成教育实践课程内涵窄化。就课时量而言,教育实习一般为8周,占本科生四年总学时的4%左右,除去第一周的熟悉环境和听课,最后一周的整理实习材料和总结,大致只剩下6周的上课时间。学生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毕业后进入教育教学工作岗位,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甚至是从头开始学习。
2.课程目的不明确
目前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是感受性、模仿性的实践,在内容上偏重教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获得与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没有把教育实习当做教学反思行为养成、专业能力发展和专业情意培养的重要途径。因为教育实践课程目的不明确,加之实习时间短、次数少,实习的内容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学生难以把教育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无法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隐性教育知识,无法及时发现自身智能结构的优劣,无法尽快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技巧,很难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课程安排不合理
教育实践课程太少,甚至在一些学校被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被削减掉。在课程安排上,也显得极不合理。实习时间过于集中,本科一般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但本科生的就业工作一般在第七学期开始启动,学生在实习期间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寻找工作单位上,对实习精力投入不够,实习效果受到影响。在实习地点的选择上,分散实习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集中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学校实习,两种实习形式共同的特点是学生只能在一所实习基地学校进行实习,不利于多元教学方法、教育风格的学习。比较而言,集中实习比分散实习管理规范、指导有力、效果较好,但高校扩招后,师范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实习基地接受实习生的压力逐渐增大,实习安排困难,有些高校只得动员学生分散实习。
4.课程考核不严格
教育实习虽然有相应的管理规范,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考核不严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分散实习,即便不参加实习,学生随意找一个学校,只要能签上等级,盖上公章,也就可以蒙混过关。教育见习、教学试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等,因为没纳入教育实践课程进行管理,所以只是鼓励、倡导学生参与,无法进行考核。即便有些学校规定了教育见习时数、教学试讲过关及技能训练达标等,但因为没有与学分挂钩,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施困难,效果较差,最后都不了了之。
5.课程实施环境欠佳
实施环境欠佳是教育课程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是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缺乏政策支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中小学校参与高师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中小学校接受学生实习、见习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不强,高师院校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二是受中小学校现实状况的制约。我国中小学校班额普遍较大,升学竞争激烈,中小学校觉得接待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大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能推则推,实在推不掉,多是应付了事。三是高师院校联系中小学校、社区的主动性不强。高师院校很少能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校,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合作,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支持性环境。
高师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缺乏,教育教学能力不强,专业情意淡薄,工作适应期延长,影响了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取向
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涉及到师范生对教育的信念与情感、对中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对中学生心理的把握、对教育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对班级管理及人际交往的策略掌握以及对于自己的认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6] 。
1.教育实践课程是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国内外许多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林崇德先生从教师知识功能的角度把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部分:一是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二是文化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四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实践智慧[7]。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知识从根本上不同于科学知识或者技术知识——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而是经验性的、情境性的、带有教师个人的风格和特征的整合性知识[8]。在教师教育过程中,依靠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将显性教育知识转化为缄默教育知识,而通过实施教育实践课程,能紧密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智慧。
2.教育实践课程是职前教师专业情意提升的有效保障
教师教育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专业情意。专业情意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解、职业认同、职业信念等。职前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需要在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个体实践活动中实现。教育实践性课程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育,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神圣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自豪感。这一理论在国外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法国将教育实践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时间约占总课时的25%,在师范生进入高校学习前,通过讲座、参观等方式,进行为期两周的职业见习,了解教育系统的运作和未来的工作环境,增强职业感受[9]。教育实践课程有效地实现了高师学生“知情意行”及教师人格的和谐统一发展。
3.教育实践课程是职前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逐渐从教师能否成为一种专业、要不要专业化转向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试图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同继续教育紧密结合的新的职前教育模式,对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育理论对于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否则,教育理论仅仅是空中楼阁。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就会造成学生的生活世界被遗忘,作为生命个体的个性发展被忽视。因此,教育实践课程不仅应以学生的独立个性发展和个体理论形成为目标,而且还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加以关注与反思,成为具有反思精神与行动能力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进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
1.构建科学的教育实践课程目标体系
要解决教育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构建科学具体的教育实践课程目标体系,并以课程目标统整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等环节。
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其基本关系是:借助知识技能,经过程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三维目标统一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素质形成、提升的过程中[10]。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教学策略性知识,掌握基本的教师技能;具有初步的批判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初步的专业情意,愿意从事教育职业;形成自我专业特长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每学期、每学年的具体目标。一、二年级侧重教学技能训练,参与教学观摩,增强职业感受等;二、三年级侧重课堂教学和班队工作技能训练,把握教学基本环节等;三、四年级侧重教育科研、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把专业情意培养贯穿始终,专业情意是其专业素质的核心成分,浓厚的专业情意是优秀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质。这种专业情意的培养主要不是靠说教,而是靠主体的观察与亲历,否则不可能真正培养出我们所期待的专业情意[11]。
2.构建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体系
(1)教育理论课程实践化
从整体上考虑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联系,改革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如教育学课程中介绍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涉及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心理学课程中要介绍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一般特点,介绍问题学生的心理及教育对策;学科教学论既要讲述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熟悉中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体系、了解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向,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达到很好的融通。
(2)教师技能训练类课程规范化
配合高师院校目前已经开设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书法等课程,根据专业特点,拟订各专业的素质拓展训练阶段计划。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一、二年级侧重于普通话和三笔字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三笔字,并通过书法、普通话考级;三、四年级侧重于口语表达以及音乐、美术、手工等与小学教育相关的技能训练,规定学生弹唱儿歌、讲童话故事、编排舞蹈的数量。
(3)落实教育见习实习类课程
加强并规范教育见习与实习环节,缩短高师学生到教师的适应期。1)教育见习。改变学生实习前集中见习的惯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规定学生1~4年级都必须参加教育见习,学期见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一年
级的见习主要侧重于职业认知和对教学的直观感受,二、三年级的见习要求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四年级的见习则侧重于教育教学研究及反思。2)模拟实践。学生在三年级开设学科教学论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职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教材处理能力、教学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培养可以分阶段按步骤有序地进行。第一阶段利用微格教学,通过讲课、观摩、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环节,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第二阶段通过反复试讲,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3)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的全面考查和检验。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师范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延长到14~16周左右,也可以探索学生顶岗实习这一有效途径。
(4)增设教育研究类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将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更是教与学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除了给学生开设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测量评价等教育理论课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教育研究类实践课程,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教育调查。师范生在每个寒暑假都要进行教育调查,内容应该涉及到中小学教育现状、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等,并完成相应的调查报告。2)教学反思。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教育实践课程已经结束。实际上,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问题,有很多的思考。实习返校后,除了必要的实习鉴定、总结、表彰之外,开设“课堂教学反思”课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教育教学实习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3)教学研究。通过规范学生的学科论文、毕业论文等,提高学生的实际研究能力。
教育实践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内容也非常宽泛,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或专业特点,开设适宜的教育实践课程。
3.构建多样的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课程评价观表现为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标准统一等特点,而这些评价理念显然无法适应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多维性、内容丰富性、实施灵活性的要求,传统的评价体系只能束缚教育实践课程的手脚,并最终影响其实施效果。因此,构建多样的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显得非常必要。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采取社区评鉴、学校评价、家长评说、学生评估、同学评议相结合的办法,重视所有评价主体的话语权,收集来自方方面面的评价意见,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合理性。
(2)评价内容综合化
教育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中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在评价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关注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积极情感体验的形成;既要有统一考评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3)评价过程动态化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强化信息交流与反馈环节,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评价成为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等主体之间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4.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1)赋予教育实践课程合法化的课程地位
由于受传统课程观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在目前高师专业教学计划中,除将教育实习视为一门课程、给定相应的学分外,教育见习、教学试讲、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调查等实践课程没有取得合法化的课程地位,没有相应的学分,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规范的考评措施。学校应该根据实践课程每32~36学时1个学分的计算办法,给定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纳入课程总学分,并制定科学、具体的教学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依据,每学期定期考核,如实践课程学分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就不能毕业。只有解决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地位问题,才能确保这一课程的合理开设与顺利实施。
(2)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方式
教育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不同,在课程形式、时间安排上,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制定规范统一但方式灵活的考核标准。比如学生技能中的普通话学习,除普通话课程考试外,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课外训练,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学生如果达到这一标准,则获得相应的教育实践课程学分。延长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并将其适度分散,第四学年集中安排8周实习,其余6~8周实习平均放到前三年的每个学期中,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触真实的教育环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感知教师这一职业的意义和魅力。
(3)创设良好的教育实践课程支持环境
学校要加大投入,增加微格教室、手工室、美术室、演艺厅等,改善校内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环境。要强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社区、中小学校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中的责任,加强与社区、中小学校的密切合作,在共享、互赢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如借鉴英美等国家的经验,由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把接纳教育实习工作作为中小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必要时可以与评选优秀学校、示范性学校挂钩,建立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于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12]。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推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顺利、有效、深入地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强.走向融合的教师教育课程[J]. 全球教育展望,2006(6).
[2]余文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 教育评论,2007(5).
[3]杜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 [J]. 教育研究,2007(9).
[4]乔桂英.论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的整体观[J]. 太原师范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 新华文 摘,2008(17).
[6]周晓静.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与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1(7).
[7]朱晓民,等.近二十年来教师知识结构研究述评[J]. 山西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8]韩继伟,等.西方国家教师知识研究的演变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8(1).
[9]高洪源,等.关于强化与创新高师教育实习的构想[J]. 高等师 范教育研究,2000(3).
[10]潘洪建,王传金.关注过程毋忘知识[J]. 当代教育科学,2005 (10).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范文6
目前,我们在专科层次开设了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这主要基于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小学英语师资紧缺的现实背景。专科类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对促进地方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那么要开设这样的专业,就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在高等教育中立足,也才能为地方的人才培养做出实际的贡献。
一、加强基础课程
虽然我们是大专类学校,学生在校时间仅两年半,最后半年要走向具体的岗位去实习,但是我们在校期间还是要把未来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相关课程掌握扎实。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如综合英语和视听说课程都要开设四五个学期,让学生在持续不断的熏陶中成长进步,改善英语发音,提高阅读水平;和小学教学实际相关的通识类课程也必不可少,如体育、美术、书法(中文书法和英文板书)、大学语文等。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类课程的学习也是必需的,如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师德和教育法规,小学英语教育科研方法等。
由于学生总的在校时间有限,还要学扎实基础课程,所以教学方式及上课形式就要打破传统,敢于创新改革,如师德和教育法规可以以专题讲座形式,以案例化教学为主,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学生也乐于接受,印象深刻,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再如,书法板书练习对学生来说是很实用的,这些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每人发放字帖,每组发放小黑板,练习检查反馈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完成,老师负责定期组织竞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同时也给予评价,督促学生提高,这样的形式也不占用课时,但学生也完成了基本功的练习。
二、整合专业课程
各课程间资源的相互协作,将优质的课程资源合理整合,无疑是提高效率又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英语阅读中的泛读课程,可在精读课的部分篇章或者部分段落进行训练,给学生留有相应的课下作业,就不再单独开设泛读课。写作和翻译固然重要,但对于专科学生来说,可适当降低难度,与综合英语的精读课相结合,从精读课文中进行一些写作和翻译的练习,老师间多交流切磋,围绕综合英语的内容展开学习,这样可以加强知识学习的交互性和延续性,学生也会对知识的学习形成螺旋上升的深刻理解,对学习材料的多维度利用也让学生锻炼了深刻剖析问题的能力。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美术课应考虑小学英语老师的特点,加强简笔画章节的训练。简笔画教学是小学英语老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功,教法老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简笔画内容进行教法指导,就能事半功倍。
三、开发特色课程
我们学校是有丰富沉淀的幼教类的学校,学生的技能方面的功底很深厚,舞蹈,音乐,美术呈现出许多精彩的作品。学生们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对技能课自然会要求高一些。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发与小学英语教学匹配的特色课程,比如,英语儿歌与表演、儿童英语剧和手偶剧创编、英文绘本创编、玩教具制作等。这些课程分别和舞蹈、音乐、美术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老师给学生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举办各种形式的大赛以及综合的汇报表演。学科间的交互活动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成果的展示又增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这些为她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素材,能让她们在工作中迅速成长。学生们普遍反映非常喜欢这些课程,并且更加热爱学习英语,对未来自己的职业也充满了信心。
四、突出实践课程
注重教育实践,教育见习、实习是我们学校历来的特色之一,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传承这一优良传统,特别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就会安排学生的教育见习,深入到全市的幼儿园、小学和英语培训机构,进行观察体验,并有见习前的指导、完成见习手册及见习后的总结交流等,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也让她们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上是非常有用的,并且明确自己要学什么。从第三学期开始,我们开设的小学英语教学法课,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模拟教学练习的指导,老师对各大模块进行分项指导,并通过微格教学法指导学生的模拟训练,每个学生都要一一过关,学生就是在这种模拟训练中逐步成长,最终能够大方地站在讲台上试课。但这些还要和深入的为期十天的教育实习结合起来,学生们在实际的讲台上发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疑惑,在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后发现自己的差距等等,这些又刺激她们回到课堂上寻找答案,并且静下心来反复试课,录课来追求进步和突破。将小学老师请进大学课堂也是我们实践的较为成功的一步,小学老师将优质的课带到大学的课堂,学生们除了感受课本身之外,还能与老师交流自己的困惑,学生们普遍反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