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2014年的毕业季7月结束了,今年的高校毕业总人数达到了727万之多,又一次刷新的历史记录,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来不及好好和自己的学生生涯告别,就已经步入了艰难的求职之路,与700多万人在同一时期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好职位,真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大学生就业难已经真真切切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
还记得2009年有一个很火的词“蚁族”,这个词最初就是用来描写在北京一群毕业了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暂时聚居在一个很狭小的地方的情状,并且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也说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就是这句话赢得了全场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可是四年过去了,蚁族还依然存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就业变得这么困难呢?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两个视角来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我们一直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环境,买卖双方的调节可以由市场来完成。但当今社会我们却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因为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被明显得分割成为两个部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市场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一级市场的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较多;二级市场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粗暴、个人晋升机会也比较少。因此相应的就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由于两个市场环境待遇相差太大,所以就会有一部分人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选择在第二市场就业,这部分人相对于二级市场就是自愿失业,对国家整体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对于这些人本身有时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一旦进入二级市场,再返回来想要进入一级市场就很困难了,一方面是来回找工作会有沉默成本,消耗时间精力去做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样的搜寻在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但在短期来看是零收益的,因为这段时间你没有任何的产出,反而有不少的花费,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我们的求职过程中。另一方面,一级市场中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这有点类似城乡差异,城里人多多少少会有点看不起乡下人,一级市场里的一些公司也会认为,求职者是能力不行才会到二级市场就业,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在里边。
其次,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或者行政机关的晋升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起薪就显的更为重要,如果起薪太低,想要几年后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薪资水平是很难的,起薪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质量的好坏,起薪水准也是未来工资收入的一个保障。因此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很多时候也不适用,大部分毕业生都渴望一个相对较高的起薪来作为自己的就业首选,而一级市场正好满足这一特点,这又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打破头也要在一级市场谋求一席之地。
再次,一级市场可以决定使用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是高工资将激励员工更加勤奋的工作,对于劳动者不仅仅是因为高工资带来的高收入,还有就是一旦他们离开一级市场,他们就再难找到这么高的工资,在享受过高工资待遇后,他们同样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愿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二级市场就业。而对于一级市场的主管,他们在面对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时候,不会选择降低工资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完成自己预期的目标,因为他们认为低工资,低待遇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长久来看将会把自己拖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一级市场往往采用少数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低素质劳动力,这样也会导致一部人非自愿性失业。
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句俗语,刚刚恢复高考的那段时期,我们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后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到现在又变成“学好数理化,还得有个好爸爸”,话粗理不粗,简单的三句话就能很形象的描绘出不同时期,社会对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需求量,“数理化”可以简单代表人力资本,“好爸爸”则代表社会资本。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却少之又少,那时候考上一个大学,真的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整个社会国家对于知识分子极为尊重,所以只要学好“数理化”,有了较强的个人能力,就完全不会发愁找不到工作,学好“数理化”走到哪你都是“香饽饽”。
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一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者,无论是通过高考进入行政部门,还是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自己创业的,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经有所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所以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一次,中国人的家长总是无形中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溺爱,于是这时的年轻人要不可以直接接手父辈的创业成果,要不就通过父辈的关系,轻松进入到各个行政机关,享受公务员的铁饭碗待遇,他们有着父辈打下的基础,也就是有很强的社会资本,而这时那时只学好“数理化”的年轻人是无法与这群人相比的。
一直到最近这六七年,国家开始整顿腐败,的现象,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都逢进必考,不再是一个批条就能把领导的孩子安排进国家的公务员系统,都得通过考试,于是提升大学生个人能力又被提上议程,个人不努力,即使有个“好爸爸”也是没有用的,但在这个全民考试的时代,能考试考高分的人也不占少数,可是能考高分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笔试阶段靠得是个人能力,可是在好多面试的环节中还是有一定的活动余地的,这时“好爸爸”就又有用武之地了。这是针对逢进必考来说是这样,但把视线放的更远一点,好的家庭条件往往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高考是很公平的,农村里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但那些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的熏陶,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呢?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我们个人目前还真的是无奈为力,我们不能改变它,只能去深入了解它,然后按照它的运营规则去适应它。但在国家层面,却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面对一年比一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就像滚雪球一样,会日积月累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实在支撑不住,一旦炸开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是时候在国家管理市场理念上做一些改变,政府除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市场的运作,更多的交给市场去处理,是时候拿出魄力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其实也算不上牺牲,应该是收回一些人的特权,来保障市场的正常运作,不用那么在意表面的功绩,好看的GDP增长也许给外国人看有点用,但骗不了自己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不用硬撑着要达到什么样的增量,让市场自己去进行优胜劣汰,在未来才我们才能走上一条正常发展的道路。
面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抉择,其实现在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没什么好挣扎好抱怨的了,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就目前的国情来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重要,但是社会资本很多时候是不由自己掌控的,当然大学生可以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但在毕业之后想用到自己的社会资本确实不现实,所以大学生应该做的只有一个,就是好好培养自己,让自己拥有更高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有更高的增值空间,这样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军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鲁振霞.大学生就业难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 聂颖.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3] 吕红,金喜在.灵活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J].经济纵横,2010(7).
[4] 孟大虎,苏丽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1).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体制;就业市场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14202
1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 社会因素(1)政府方面。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2)高校方面。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市场、信息化社会迈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第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重入口,轻出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密不可分,它的运作规律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推销不出去,生产再多再好也是积压品。由于就业工作滞后性,高校在招生时就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相应地调查招生数量、设置专业,适应四年后的就业工作。但目前许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隶属两个不同的部门,这很不利目前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极易造成社会不需要的专业盲目招生,而急需要的专业招生规模不大,这就为大学生毕业时可能失业埋下了隐患。(3)用人单位方面。第一,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与全国大多数企业的情况一样,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第二,“双向选择”过分倾斜用人单位自。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拒收毕业生,这就造成未来新一轮的人才断层现象。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3
1.社会因素,供求严重失调。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人数从初期的几十万人增加到近千万。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而社会上所能供给的工作岗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并且两者的差值还在不断增长。这就意味着我国人才市场的供求已经显现出很大的矛盾。即使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已迅速转向基层化,就业难却并没有取得大幅度改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2.大学生自身因素。就业观念陈旧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显示,在就业单位选择方面有近60%的毕业生希望在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单位就业;地域选择方面有近2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一线大都市,这就使可就业范围严重缩小。作为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普遍较差,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再加上所学知识大都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短时间内很难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这就导致毕业生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要求有很大出入。此外,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名校毕业生很容易在自我社会定位上出现偏差,求职过程中,总认为自己的工资报酬应高出一般社会标准。因此,对薪水较低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不予理睬。这种求职心态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使就业求职的机会严重减少。
3.就业单位高条件。近些年,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会要求求职者至少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非211、985院校不予招聘等硬性条件。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被拒之门外,无法就业。并且目前大多数公司、企业更倾向于考察求职者自身能力,致使部分高学历人才也受到冷遇。部分一线城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甚至要求应聘者须为本地户口,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因此与心仪的工作单位失之交臂。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应作出调整和努力,这是改善就业难的基本策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力量日益提高,知识与能力已成为社会优胜劣汰的唯一标准。因此,大学生在校应努力学习,加强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社会生存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才能在就业中占据有利位置,取得理想的职位。求职时应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面对任何工作都应抱有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思想觉悟。此外,大学生应树立基层立业的意识,尝试着去基层去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摆脱传统就业思想的束缚,把眼光投入急需人才的发展中地区,去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拼搏奋斗。同时,大学生也可以解放思想,紧抓社会提供的多种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走上创业之路。这样既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2.科学合理的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加强对即将毕业大学生的指导,刚入学的新生也应纳入就业指导教育的范畴,并将就业指导工作持续贯穿到大学生整个教学中。使学生从一入校就理性的面对当前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做出现实理性的定位分析。与此同时,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也需要一个高质量、高能力、专业性的指导团队来完成这项工作。积极吸收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并经过专门培训、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老师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并对以往的指导方式采取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从专业教育来看,高校应对以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模式进行适度改善,多开展一些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全方位掌握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4
关键词: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新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结合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方都在不断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本文站在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1.传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解中,常常会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字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的数量是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其实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有些岗位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减少,这给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带来了压力;其次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增加学校专业的全面性,师资力量不足,不考虑学生就业,而且课程设置老套,缺乏创新,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没有实践经验;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信息渠道不足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思考。
结合今年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有所转变,新闻中一个例子,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月薪的下降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不再出现有工作没人做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能踏实的下基层工作,不再眼高手低,也原意接受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势,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现的是:
(1)就业竞争压力的问题让大学生做出了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认清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找不到理想就业的情况下陷入迷茫,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在一些中小企业就业,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认识。
(2)就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放低身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就业观念上的转变让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有所提高,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渐理智和科学,逐渐认清就业形势并接受现实,踏实的为工作努力。
二、高校自身的改变
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前,高校自身也应该做出改变,多开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有用活动,讲知识理论联系就业工作实际,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1.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但仍不够深入。很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就业指导中心来决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都不够深入,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就业指导上院校要紧跟时展需求,以最新的就业形势来给大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把就业指导的课堂移出在教室之外,给学生更大的实践感受。
2.就业教育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早为学生建立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认识上的通病,那就是就业是大四的事情,而大一大二要么玩玩、乐乐,要么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即可,等到了大四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所需要学的、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太多,这时才开始着手就业根本来不及;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灌输,从思想再到实践中,建立就业意识和准备工作。
3.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只注重理论,而没有实践应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都感觉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处不大,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对口的学生还较好外,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感觉到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除了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学习外,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联系就业实践,可以在假期开展实习活动,也可以将就业搬入校园,目的是尽快适应工作需求。
三、政府的努力
政府的积极努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政府,教育,企业,应该加强联系,政府应宏观调控,加强培育就业市场,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在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大量有效工作,同时在政府和高校也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宏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措施,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教育部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让教育的知识和内容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责任落实到高校、院系和职能部门,强化对工作薄弱地区和高校的分类指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拓宽渠道、扶持创业、困难帮扶、征集入伍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渠道,及时根据形势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
最后政府要与企业加强联系,鼓励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如今社会重视教育投入的大前提下,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每年都有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形势供大学生选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将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72-76.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5
一、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上,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为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增加残疾人同样享有公民权利的条款,颁布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保护残疾人劳动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涵盖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到自主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就业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级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和残联组织,残疾人就业有了组织依托;国家制定实施了残疾人事业的三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残疾人就业纳入国家计划,成为社会发展目标,政府发挥了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为主向多样化发展,残疾人就业规模迅速扩大。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就业率仅为50%多,1998年统计测算为73%,2000年底,全国城镇就业残疾人达到331万,就业率为80.7%,截至2003年,残疾人就业率上升到83.7%。
与此同时,在适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残疾人就业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残疾人就业与国内就业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就业质量不高;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亟须改善;残疾人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迫切需要提高,特别是残疾人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有计划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九五”期间,有6812名残疾学生进入高校,从1990年至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近万名残疾人大学生。2003年进入普通高校的残疾学生为3072人,进入特殊教育院校、班的有827人,比前几年有较大增长,但占当年高校新生的比例很低,不及千分之二。目前,我国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形式有:1.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学院或开设系,采取单独考试录取的方式,主要招收盲、聋生;2.普通高校招收残疾青年,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3.一些独立设置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与成人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举办一些残疾青年大专班;4.通过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网络等渠道帮助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第一种形式的院校有9所,是我国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体。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学习特点和身心优势,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职业技能培养作为主要教育内容;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合作,通过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等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帮助残疾人大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至今已毕业的近万人,就业情况总体良好。我们对滨州医学院残疾人医学系、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近几年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残疾人大学生毕业当年就业率达60%,隔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特点:
1.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明显比非大学生残疾人高。教育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的阶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要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
例如:滨州医学院残疾人医学系学生已毕业的600人中,80%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工作,工作的专业性强,收入较高,工作环境较好,工作单位对他们的工作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思想政治表现、医德医风、热爱本职工作、理论及学术水平和总体评价总体优良率都在90%以上,临床技术操作总体优良率也达到了88.18%。但是,相当比例残疾人大学生从事辅工作,专业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差距较大,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低。例如盲人针灸推拿专业就业率为100%,对全国10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其收入水平均高于当地平均工资,而盲人音乐专业就业很困难。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较低。
3.社会扶助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效应明显,但是,不少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充满曲折,社会歧视如影相随。国家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调动了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山东省邹平县中医院2002年一次性接纳滨州医学院7名残疾人大学生,2004年沾化县人民医院要求聘任5名滨州医学院的残疾人大学生。但也有不少单位宁可交纳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有些地方执行这一政策力度不够,用人单位既不安排人就业,也不交纳保障金。
4.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残疾青年由于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视野更宽,平等意识更强,有了更高的就业期望,在残疾人群体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社会排斥和偏见普遍存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残疾人大学生处于就业竞争的边缘地位,面临理想和现实的激烈冲突,“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较为普遍,影响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并导致少数残疾人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
三、解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在我国6000万残疾人中,残疾人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这部分人的就业对残疾人总体就业率影响不大,但是意义深远。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残疾人整体就业的层次,拓宽残疾人就业领域,而且对于发挥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带动整个残疾人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教育和就业必须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解决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高残疾人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方向,拓宽专业领域,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勇于克服困难、耐受挫折的能力,强化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基础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对残疾人集训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把就业和职业康复结合起来;残疾人大学生也要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立足岗位成材。
大学生就业问题范文6
关键词:就业;创业;政府;社会和家庭
作者简介:杨爱华(1982-),女,山东菏泽人,曲阜大学杏坛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教。(山东 济南 2502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203-0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就业和创业的热点事件,且已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思考。国家采取很多措施来保障就业问题,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也屡次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
中国社科院于2010年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工资还不及同龄农民工。而在2011年的就业行情中,许多用工单位给农民工的待遇超过了大学生。
大学生薪酬问题是一个信号,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本科生抢大专生岗位,大专生抢高职生岗位,高职生抢农民工岗位,导致薪酬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大学生与其家庭天之骄子的心理仍然存在,认为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高校,在同龄人中还算是佼佼者,因此对自身期望也较高,毕业后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而结果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另外,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大学生以创业推动就业。
二、高等教育的现状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目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2013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7%增长到了2012年的30%。
大学生不再是以前人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大学也不再是象牙塔,学生的期待需要降低。但很多贫困城市和农村家庭仍然将考上大学作为跳出苦难生活的一条快捷之径,不论是学子还是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很高的期许,他们难以接受目前的就业现状。
三、就业时呈现出的问题
1.用人单位的反馈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具体而又迫切的,他们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寻求合适的人才。在一次调查中,在被问及“您认为大学生求职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时,47%的用人单位认为是学习能力强,36%的用人单位认为是有创造力,17%的用人单位选择的是勤奋肯干。与此同时,也有50%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48.68%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需要。
2.学生就业的迷茫性
根据调查表明,曲阜大学杏坛学院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盲目择业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目标基本上都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个目标简单而又清晰。但进入到大学后,前期目标已经实现,学生从“被督促”到完全自主生活方式的转变,对许多学生来说成为“放羊”的开始,迷茫的开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自我认知就非常重要,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学生一定要拥有自我认知——我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
3.学校就业教育的滞后性
一般学校的就业指导都是在临近毕业时进行,而且是孤单的一门或两三门课程,这对学生整体就业问题起不到根本性改善。若希望根本性的改善,需要在高等教育整个过程中进行或多或少的渗透。
在许多企业中,吃苦耐劳、职业的忠诚度以及职业素养和技术一样也是他们非常在意的内容,而随着市场化越来越普及,学生对金钱和待遇的要求比原来的求职人员更加的迫切与在意,这往往造成了双方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也是学校就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4.大学生创业的艰难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一直以来教育部及各个省市都在大力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多学生也有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但是创业成功率较低。
2011年教育部的一项报告也显示,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据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对社会和所从事的行业、项目及市场行情的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资金、创业计划不够详尽而且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对于资本的使用和收益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位与把握、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人脉,创业过程中的心理落差等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
四、应对策略的思考
1.国家应大力增加就业岗位并提供大学生创业机会
2013年中国政府报告中指出:“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在创业资金、政策及市场准入方面,国家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另外,在创业中期,政府应该加强追踪的作用,对某些较有潜力的行业给予一定的帮扶。
2.学校应加大力度进行就业教育包括创业教育
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战,学生的任务更多的是学习科学知识,学校环境单纯而温馨,不像社会充满了竞争。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需要一定的转换,因此在大学中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及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大力举办就业教育,包括技能培训、职业道德、企业忠诚度以及其他素质的培养,而且在各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才可能让学生将素养深入到骨髓,逐渐改变自己。
在就业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将各种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如项目选择、可能出现问题、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管理知识、市场情况等等,创业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学生要有所准备。
在心理方面,学校也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对于学生来说,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跳跃,因此应加强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如承受力、抗压力等方面的锻炼。
3.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大力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认清自我,只有掌握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扬长避短。在求职时应学会扬长避短,多展示用人单位重视的自身优势,另外,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要把目标定的过于远大,应制定合理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和实践。大学是高中生涯的结束,同时它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几年后职业发展的准备时期,因此,大学生应清楚未来要干什么,例如:如果喜欢研究型的工作,则现在就需要储备、积累理论知识;如果希望在商业方面有一个好的发展,大学期间就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期达到自己希望的目标。
4.社会及家庭要抛弃精英式教育的思想
家庭一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门面,高考就是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就是脸上增光,相反则灰头土脸。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与人们心目中的精英教育是不同的,大学生不再是稀缺“动物”,而是广泛存在的,故而对于大学生的就业不要期待过高。
五、结束语
教育的转变使得整个社会的思路都要变化,大学不再是精英式教育,社会、大学生本人、家庭不要对大学生就业存在太高的期待。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国家、学校、家庭、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贡献。国家方面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加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方面要更深入地推进就业教育及创业教育,将其融入到整个大学生涯之中;家庭和社会方面要转变思路,认清目前是大众化教育而非精英式教育,降低期待并消除偏见;而大学生本人也要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亮社.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创业型人才培养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