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联网学习计划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创新性;物联网;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化分级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46-02

物联网已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针对物联网技术的课程设置和应用研究是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作。因此,对物联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探索新的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创新人才,本文分析了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面向物联网的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模式,将知识体系按照基础层、拓展层和创新层来设计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多网络、多设备、多应用、互联互通、相互融合的一个网络。是一个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各种传感器节点、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智能网络。能与现有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远程感知。利用物联网将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生产生活系统即物联网生态系统。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是各种感知技术的综合应用。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智能技术,将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得出有意义的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物联网相关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由于物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从2004年开始,物联网相继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列为领先全球和振兴经济的基础战略。美国IBM公司基于物联网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我国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国”的战略。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有多所高校申报和准备试办物联网专业,这反映了高校对科学技术前沿的高度敏感和重视,同时,高校也面临着如何建设物联网本科专业的严峻问题。

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

从学科领域来看,物联网是基于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传感器件等多种学科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其主要知识点涉及感知、传输、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物联网专业是在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开设的,因此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包括三部分:公共基础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类基础课和物联网专业课。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以及反映物联网知识点的专业课程,其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

1.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IT教育,其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枯燥、缺少趣味,实验学时不足等方面。目前一般采用理论教学加实验教学的形式,实验教学主要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伸,其地位仍然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无法兼顾整个课程体系之间的内部联系,缺乏系统化、层次化的关联。在这样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指导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很难将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

2.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计算机物联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不能孤立的以单门的课程为核心教学,必须通过课程间的学习和关联逐步建立起整个物联网系统设计的概念。我们按照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构建集成了每门课程的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的组合实验设计、以及创新性与前沿性的综合实践训练的系统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基本技能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和实验体系,为将来从事物联网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分层实验设计。①基础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的基础知识,突出基本实践技能,侧重于单一课程的基础训练。除此之外还包括将多个相联系的实验内容有机组合的实践训练。②综合型实验,综合型实验涉及到物联网相关课程的综合实验,这些课程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辅助共同构成物联网知识体系,综合设计实验建立在单科单个实验的基础上,与物联网课程的实验内容相融合,建立统一的实验平台,实现多门课程的交叉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物联网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③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是在综合型实验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实验,此类实验不仅涉及到多门课程,而且要求学生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项目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并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应该分小组集体分工完成。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认证和指导,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给出合理建议。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描述能力。开展创新型实验应该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研究和创新,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又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实验教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其实验教学应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前沿性以及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关联性,根据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既注重课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又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探索物联网创新性层次化分级实验教学体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基础,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创新研究能力。其研究对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与世界的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光福.从传统的实验教学走向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80-81,23.

[3]凌明,刘昊,时龙兴.关于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10):94-96.

[4]张业民,李光提,黄在范.提高学生综合,设计性实验能力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2):97-98,163.

[5]张飞舟,杨东凯,陈智.物联网技术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李如年.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研究[J].北京: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06):594-597.

[7]李珍香,王红.立体化创新性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

[8]高宇.物联网创新实训室建设思考[J].科技信息2010,(36).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 元认知策略;网络外语阅读学习;元认知能力;培养途径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读者对材料内容进行理解、记忆的过程,同时还是依靠语言逻辑在读者脑内进行自我推演的过程。[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英语教学中引入网络媒体方式也已经成为新的趋势。网络阅读将成为新的、重要的英语学习形式。[2-3]对学生来说,网络阅读能力则需要以元认知策略为依托。而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阅读策略,能调控理解过程和语言逻辑推理过程。[4]通过综合利用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构建出更加合理且高效的阅读逻辑结构,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一、元认知策略概述

1、元认知涵义

1976年,心理学家J・H・Flavell(美国)首次提出元认知(Metacognltion)概念,并以其解释人的认知能力差异。在《认知发展》一书中,J・H・Flavell认为主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会进行自我调控,通过对这种调节规律了解、掌握和应用,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记忆水平和逻辑策略等。[5-6]元认知的对象是主体的认知能力,是一种有意识的调节和监控自己认知的心理策略。整合认知主体的思维能力并对外界事物进行理解。

2、元认知策略解析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策略,能通过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从而实现认知过程的优化。使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更加合理,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评估。[7]元认知策略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项策略所构成,分别为监控策略、计划策略、评价策略以及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进程开始前,对所有学习相关内容和进度进行整体规划的策略。在这一阶段需要结合学习者自身认知水平和记忆特点,综合考虑后制定计划并严格实施。[8]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进度的控制和调节。将以上所有学习策略进行程序化的步骤分析,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杂乱、无需的学习计划安排,并理顺学习脉络。监控策略是对计划策略的进一步落实与实施,通过监控策略能确保学习计划中各项内容都能按照实现个人所定的计划步骤进行,并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来分配学习的内容,调节学习进度。通过监控策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及时予以总结。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警惕,并对学习计划进行修正。从多方面、多角度确保学习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评价策略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自我观察和审视,通过综合运用评价策略能有效了解学习计划在制定和完成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予以纠正。调节策略是各项策略中主动性最强的一种策略,通过自主调节调控,改变学习者自身认知能力,对各种新的网络阅读环境和学习目标设定进行适应。在评价策略的基础上,对学习计划和认知策略进行调整。在网络阅读中,首先要制定阅读计划,确立不同阅读部分所采用的阅读方法,如细读、略读和跳读的方法。在教师的监控之下,让阅读教学策略发挥其定向作用。以突破阅读难点,深入理解阅读内容为目标。对学生个人理解能力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之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对阅读计划加以修正和完善。

二、在网络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1、教学方法方面的策略运用

网络环境为英语阅读创造了条件,通过对网络上英语作品、英语新闻等丰富多样的内容进行阅读,有助于多种认知策略的开展。有研究表明,有意识的调节认知策略相比不采用任何策略的学习者,在学习效率、学习深入程度等方面都有着显著优势。因此,从学习者自身来说,应该加强元认知方面的锻炼。而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1)制定阅读计划。教师在学期之初,采用随堂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对学生的多方面调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水平以及学习主动性等相关事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成绩结果进行分析,并向学生进行反馈。以此为动力,激发学生培养元认知策略的决心,并以之为参照,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目标和计划内容。

(2)制定监控措施。要求学生对网络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并用英文撰写阅读体会。监控自身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对计划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总结并分析解决策略。而后对学习计划进行纠正和整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运用以及具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水平进行调控,使阅读学习的目标计划更加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更加有利。

(3)制定评估标准。编订相应的评估标准,并在教学网络上加以应用实施。利用该项标准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评分自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和程序上的不足进行反思,从而及时修正,以对学生自学能力、自学意识进行培养。并且这种自测评价是分多阶段进行的,学生在每个阶段性阅读任务完成后,都要进行测评。并通过测评结果对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加以调整,对阅读策略及方法加以纠正,从自我评价中提高学习效率和阅读技巧掌握程度。

2、教学管理方面的策略运用

受限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影响,国内英语学生及学习者在语言的综合运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劣势。过分注重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虽然满足了应试教学的需求。但实质无益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受到很大局限。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学生获取阅读材料内容的途径增加,英语交流也逐渐向现实生活中渗透。因此,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从网络平台的优势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加强网络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另外,网络上相关的学习资源种类繁多,内容各有特点和优势。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现状加以选择,并在课上课下通过网络对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加以针对性的辅导。引导学生采用元认知策略调整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2)改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元认知策略下的阅读学习,能通过网络环境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效果评估,从而不单单以考试成绩作为参照,还可以利用网络评估作为元认知策略中自我评价的标准。而自我评价的维度较多,包括自我进步状况、课上及课下表现等等。通过多维度评价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的反映,从而为元认知培养策略及网络阅读计划的修正提供现实参照。

(3)改变教师阅读课堂中的身份。网络阅读过程中,教师身份将发生重大转变。在传统教学环境和模式下,教学主导者以及部分主体作用都被教师所牢牢占据。而在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以及网络阅读模式下,教师所起到的引导和引领作用被放大,而其所侵占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则被逐渐剥离。并且,在网络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还有了一重新的身份和角色,即网络阅读整体计划的设计者,以及不同学生不同阅读学习计划的修正者。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能在课上课下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并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进度计划,促使教师完善阅读教学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身份角色的转换,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

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途径

元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从而对整体教学效率产生提高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元认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通过上述概念和应用的分析可知,元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意识、元认知策略等几个方面。以下即对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

1、培养元认知意识

在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中,元认知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总摄了所有元认知领域的策略方法,并促成监督理解策略的实现。可以说在网络阅读和自主阅读过程中,元认知意识是后续一切相关学习策略开展的前提条件。研究者认为自我意识、自信心和学习态度共同构成元认知意识的多个维度。在这些维度框架内,元认知策略才逐渐成型。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对自己认知能力的了解和掌控程度,教师应该在此过程中予以引导,确保学生对网络阅读任务的目的有所明确,确保学生对材料内容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将自身知识水平与学习任务目标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对学习进度进行调整,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此外,在元认知意识下,能有效发现各类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对一些条件性的知识,可通过元认知意识梳理其中线索,完善理解策略。

2、整合融汇多种策略

网络阅读环境纷繁复杂,学生对材料原文的理解深入程度与其对社会状况、文化习俗等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有关。而元认知策略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若想提高元认知能力,则应该将之与社会情感策略以及认知策略等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元认知策略是针对阅读者自身的调节方法,能通过评估、监控等手段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其具体策略内容包括自我监控、评价、管理和选择注意以及学习计划等多方面。而认知策略则是针对具体的知识内容。通过认知策略融合过去所学和即将学习的知识,并对网络阅读任务进行分类整理。通过融汇此三种策略,让学习计划的制定更加具有科学性,确保网络阅读任务完成的圆满性。

3、加强元认知训练

在教学以及专项培养中,元认知策略都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并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经过特殊训练后,这种策略的优越性十分明显。本人认为,以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为目的,其策略应该从网络阅读任务计划的制定、阅读策略的挑选、以及策略使用过程中的监控等方面进行。而后对元认知策略训练的完成水平进行评估,并及时予以调整。

有研究者指出,元认知策略是构成语言知识的主体框架,甚至可用策略能力来解释语言能力中的某一部分。语言知识内容与元认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影响并且密切联系的。尤其是在外语学习中,若元认知能力不足,则将直接导致应用者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十分严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的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思维情境,让学生对认知过程具有亲身的体验和认知。并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特点进行指导。训练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反思,加强英语阅读的辩证性。对阅读任务、阅读目标进行正确确定,并利用网络上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对文本阅读的逻辑被充分激活和调动。并引导学生在网络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认知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

四、结语

在外语教学中,网络辅助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在这种新的趋势下,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以及文化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元认知策略,能通过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从而实现认知过程的优化,使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更加合理。在未来,网络外语阅读将成为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而有效的网络外语阅读依赖于学生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陆建茹.基于行动研究的高校外语教学团队建设:元认知策略视角[J].外语界,2014.12(1)79-87.

[2] 赵冬梅,徐文.元认知策略在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2(6)72-75.

[3] 蒲秋菊.元认知策略与情感策略培训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2)10-13.

[4] 林光完,王存宽.高一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化学键概念相关性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3)16-20.

[5] 杜小梅.综合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3)107-109.

[6] 刘彩云.元认知策略在高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3(1)92-93.

[7] 李海华.浅谈职专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12(2)13-14.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40-02

The Research of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Study Mode of College Student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HUANG Shao-nian, LI Guang-qio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 based on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study has been the hot topic in network research.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 of independent study in network environment, explained the theory of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study, then proposed a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study mode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Key words: independent study; cooperative study; mode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完善,网络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尤其是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形象情境,辅助和提升课程教学成为当

前教育的发展重点。自主协作学习的网络教学就是当前网络教育中研究的热点。协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又是网络教学中最基本的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自主性、独立性的形成。若能引入两种方式的混合模式,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让他们互为促进,互相补充,扬长避短,将使新模式真正成为继传统教育后有益的教学方式。因此,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教师提供研究任务或项目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互相分工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沟通交流能力的新型教学和学习模式,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的乏味枯燥,能从整体结构、学习过程来优化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人的协作精神和具终身意义的探究能力。

1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优势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飞速进步的当今社会,各个高等学校的校园网络已经相当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迅速的改变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方式,因此,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事实上,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即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交流的工具,增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甚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很少或者根本不参与。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时间分配的自主性,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自由的分配学习时间,从而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一般来说,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基于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来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为了达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的活动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得教师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性的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协作学习理论基础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受到建构主义学习和控制反馈理论的影响。

建构主义是近二十年内兴起的一种认知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是如何构建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的。该理论认为:1)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由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而是一个由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而这种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2)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其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4)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控制反馈理论则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因内部变化与环境扰动,都具有不确定性,必须对此系统进行调整,实施控制。要消除不确定性,就需要获得信息。把系统的输出信息,返回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使系统稳定在某种状态或按照一定路径达到预定目标,这就是反馈控制方法。有效的教育系统,必然有一个良好的反馈控制系统,网络学习也是如此。据此我们必须对网络学习社区中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记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学生了解自己当前的学习程度,指导下一步更有效的学习。

3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

目前的高校网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内容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合理的教学设计,导致难以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导航系统模糊不清,导致学习者无法快速提取所要学习的知识,甚至会影响学习者的自信心;缺少合理的外部评价与反馈机制,导致学习者不能获得在学习之后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等等。这也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我们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模式,更需要这种模式具备可操作性。要让广大教师不仅从理论层面上理解新的教学模式,更要熟悉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应用这种模式,即如何利用这种模式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基于此,结合我校的实际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特提出了以下的自主协作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网络资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两种学习策略。在自主学习模式下,通过教师明确教学任务、选择安排任务难度,学生在网络平台下利用网络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目标。在协作学习模式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任务分组(或者学生自行发起分组),采用辩论、对话、共同设计等形式鼓励学生协作完成任务。在两种学习模式完成之后,分别进行学习成功的汇报和交流,师生一起共享评价结果。

图1

1)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

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的是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的,因此,在这一模式中,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先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构建网络资源平台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具体需求,如相关的背景知识,各个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以及重点难点等等,从而选择合适的资源放入资源库。资源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课件、书籍、视频等等。由于上传的资源具有不同的类型,比如说图片、音频、视频、文本等等,资源平台需要根据不同资源的类型,呈现不同的图形标志,为用户提供下载、查看提示等。

2)自主学习策略

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后,学生根据自己要学习的知识特点和所需的时间,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通过点播网络课件、网络教学视频等方式进行在线听课;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在线作业和实时讨论的方式自主的安排学习进程。制定好学习计划后,要严格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不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学生都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提交学结,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疑难问题,以期通过协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观察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地微调不同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要求。

3)协作学习策略

协作学习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进行协作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将以往学生常出现的难点问题以课件或者视频讲解的方式放在资源总库中,以供有相关问题的学生查看。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以采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来完成,如采用:E-mail的方式,网路在线交流等方式来完成。对于在学生中间广泛存在的难点问题,学生可以自主发起网络讨论区(类似于bbs的方式),在网络讨论区中,交流问题,探讨提高,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某一固定主题的问题,可以形成讨论小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形成问题答案;并有小组长提交解决方案至学习平台,以供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参考,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的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启发学生自主的进行问题解决。

4)评价总结

与传统的通常由教师给出学习评价不同的是,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中,不仅教师可以给出问题评价,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对采集的数据的量化分析,对小组情况以及小组个人情况给出合适的评价、奖惩等等。总结部分可以显示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小组其它成员之间的评价信息。通过多元的评价和成功展示,让小组成员形成对讨论区的归属感,增加小组成员的荣誉感,从而形成使小组所有成员同步提升的良好氛围。

专业学生的具体需求,在一定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必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效果。

4总结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适应当下教学的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和交际合作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将这一模式结合不同。

参考文献: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4

参考文献:

[1]郭丽.语言自学中心与学习自主性―英国中央兰开厦大学语言学习中心个案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0,(1):56-58.

[2]徐锦芬,王烨,王莉.国外“自主学习中心”研究述评[J].外语教育,2007.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5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理论和实践、虚拟和现实、远程和现场等的和谐统一, 创造了不同学力的个体都能学习的环境。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多元学习模式进行研究,以期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络环境下多元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理论和实践、虚拟和现实、远程和现场等的和谐统一,创造了不同学力的个体都能学习的环境。该多元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意义建构”有很大的作用,从而培养了全面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和谐的学生个体,使每个不同个体的学生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本文将围绕着网络环境下多元学习模式——“接受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以及“体验学习模式”进行研究,以提高高校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大多数人开始以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网络辅助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按照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立的多元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施积极学习者策略,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借助互联网、校园网、教师网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系统有序地构建新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克服传统学习模式的不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为网络环境下多元学习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

1.接受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接受“学习”模式下,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高校学生可以在开放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学习,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并没有被排除,只是被置于较次要的从属位置。学生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写下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电子邮件在课前反馈给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实施积极学习者策略,借助互联网、校园网、教师网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系统有序地构建新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库,与学习过程相关的文本、图表和声音等资源完成网上即时作业和复习任务,进行网上单元自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答案解析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例如在《广告摄影》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通过互联网浏览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广告,了解汽车广告的摄影过程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从而构建起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为步入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网络环境下,操作练习摄影作品的后期拼接及制作,从而达到比较震撼突出的视觉效果。又如在《交通安全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网络监控的交通事故视频,了解交通事故发生时容易忽略的安全隐患,从而构建新知识。这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接受学习模式”,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构建知识链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效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2.探究学习模式

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进度设置一个待探究的问题,创设一个能激发学习动机的情境,引导、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探究“学习”模式下的学生需要:自主探究——围绕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甚至还有虚拟仿真的内容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协作交流——在网络环境下以讨论的形式开展小组内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借助多种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对问题进行探究,制作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提高——学生通过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形式,了解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点评,继而进行阶段性学习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且与同学就学习效果进行相互评价。

3.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下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定学习计划,自我调控,自主选择媒体和资源,并进行自我评价。网络学习系统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自主学习方式不必拘泥于固定形式,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进度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网络评分系统和测试系统,则为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估提供了途径。学生可根据上网学习记录、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网上交流互动的情况和网上测试记录等多个维度综合评定网络自主学习成绩,了解和反省自己学习的过程,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例如英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英语教学的网页、电子论坛和电子杂志,利用网上提供的英语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为了达到确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深入分析网络自主学习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如《听霸》内容丰富,含有上百小时录音,包括听力初步、词汇精进应试宝典、泛听园地、美语新闻、走遍美国、电影精选等内容。自主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目前的英语听力水平,对所收集的这些英语学习的网络资源须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接近自己水平、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资源,进而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又如,有阅读爱好的学生可以到“起点中文网”“我看书斋”等网站中阅读到传统的和时尚的各种类型小说,可以在推崇国学的“百度国学”网站中翱翔,可以到推古典诗词的“中华诗词”网站中欣赏诗歌,也可以在“榕树下”饱览经典散文。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阅读,学生培养了兴趣,锻炼了思维方式,积累了审美观念以及扩大了知识结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4.合作学习模式

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需要经历最近发展区阶段,通过在社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流而获得。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以计算机网络为交流的平台,通过有着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方式来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网络进行竞赛式协作、讨论式协作、搭档式协作、角色扮演与互换式协作、共享式协作、问题解决式协作和辩论式协作。

笔者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校园网为依托,以网络学习中心为支撑对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试点,并通过问卷调查、期末考试、小组作业、网络教学平台的活动对协作学习方式效果进行检验。根据问卷调查,学生满意度为85%以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浏览次数最多的是课件和动画视频演示版块,答疑和论坛版块也利用得比较充分。83%的学生参与过论坛或答疑版块的活动。20%左右的学生在网络交流时属于活跃人群,论坛上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深入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常常会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除了对知识的理解,在互相协作方面,学生也受益良多,许多学生从不知道如何讨论到能够协作进行有深度的探讨。学生对于小组协作模式由陌生到逐渐适应,论坛上的讨论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充分展现了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体验学习模式

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学习,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创造出和现实生活一样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像在现实中一样进行体验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体验个性,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该模式以网络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潜能为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愿望相结合;以“任务型教学”为实现方式,通过“做中学”,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学习模式既实现了学生体验的内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虚拟的交互、反思和评价,又让学生在虚拟的测试场景中进行自我测试,实现了体验的外化,进而促使学生获得体验和知识。

例如在《电脑绘画基础》学习中,学生通过人体工程输入数位板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达到完全模拟现实生活的绘画效果,从而体验学习。在表演课堂中,学生可以在虚拟的体验情境中扮演角色,诸如历史人物、伟人、名人、教师、学生、医生等各种人物形象,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进行各种各样的体验学习。又如在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中,学生基于网络体验军事作战、体验外科手术的全过程、体验汽车驾驶等。在虚拟的飞机驾驶训练系统中,学员可以反复操作控制设备,学习在各种天气情况下驾驶飞机起飞、降落,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驾驶技术的目的。由于这些虚拟的体验学习无任何危险,学生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体验,直至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再如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国外旅游的情境中,与人交谈,既达到学生练习口语的目的,又体验了异国的风情和文化。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体验学习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动态学习过程,运用网络等各种手段创设学习环境,学生容易激绪体验,更易入情入境。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实现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形式、学习方式和方法以及评价的多元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的能力,因此值得我们向高校学生推广。

物联网学习计划范文6

一、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简单地说,大数据就是一个数量很大的数据集合。我们之所以称其为大数据(Big Data),一是因为数据量大,二是因为变化快,三是因为构成复杂,四是因为蕴含着大的价值;通常将其也归结为4V,即Volume(大量)、Variable(多样)、Velocity(高速)、Veracity(精确)。

1.大量

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数据,每个单位也不例外,大数据既来源于互联网上的数据,也来源于物联网。2006年,我们个人所用的数据平均已经到达了TB时代,人们预测到2020年,整个世界的数据量将达到35.2个ZB,而1个ZB等于10亿个TB,由此可以想象这个数据量之大。这就是我大数据之所以巨大的由来。

2.多样

数据类型繁多,涵盖内容丰富,类型复杂,既有结构化的数据,也有半结构化的数据,还有非结构化的数据,包括了教学系统中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文件格式,以及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互动信息如点评信息、交互信息等。

3.高速

一方面数据流飞速产生,需要实时获取,即在第一时间抓住重要信息并分析决策。另一方面数据变化快,处理速度高。大数据需要云计算,大数据与云计算相向而行、发展迅速。

4.精确

连续不断的监控数据流,实现360度监测,通过对数据专业化的分析,从中提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好比沙里淘金,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

二、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

1.大数据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变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在大一开设,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在开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模拟一级B等级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各种数据,比如,收集每位学生在参加模拟等级考试中产生的各模块考试成绩,并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最后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可以对每一位学生制订他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制订出他们的学习计划;进而拟出教师对该门课程针对上课班级甚至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学内容。这样制订出的课程教学内容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大数据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拿着统一的教材集中在教室,教室是课堂的主要教学阵地,教师采用的也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慕课”及“微课”等。“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这就要求教师制作出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大量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数据,以便学生通过公共交互平台进行学习、练习以及反馈等。

教师在充分了解“慕课”“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大学计算?C基础”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实现由知识培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3.大数据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考核评价体系的改变

由于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导致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难以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新模式下,学生在登录公共交互平台进行学习、练习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就可分析出学生哪部分知识学得好,哪部分需要多复习、多操作或者多做一些习题。所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当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