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教学论文

高职教学论文范文1

实验课教学法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别进行独立或小组作业,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而获取医学知识,这一教学方法是学生获取和验证医学知识的主要手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实验多是单纯验证性的,实验基本上采取照方抓药、依样画葫芦的方法,没有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动手的机会,没有很好地对学生实验课成绩进行评定等问题,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试验设计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为此,我们对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以下改革:①改变实验内容以验证理论为主的状况,逐步增加能力培养的比重,将比较单纯的验证理论的实验改在课堂讲授中穿插安排演示或多媒体教学完成。②在学生获得实验技能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为学生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加实验设计、方法选择、仪器设备和试剂准备,让学生动手操作、处理和记录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全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③改革评价方法,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致使应用、技能操作和良好态度,注重现场观察能力,应根据不同实验课的各个环节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实行致使、机能和态度的综合考试和评分方法,以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观察问题、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融入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效果,让学生眼、耳、脑并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结构得以优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技术,盲目滥用多媒体教学法,这往往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朝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交换”的改革模式上来,做到:①针对本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出发,确定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②加强①课题: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编号:SZJ11063)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将多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融合在一起。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点,努力克服使用中的缺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2]。

高职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分制;模式;层阶式课程体系

一、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紧迫性及目标

(一)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和责任感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市场主体多元化和自由、公平的竞争,它要求劳动力既具有专业针对性又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因此,学生对学习应该有较大的自和选择权。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具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和责任感。

(二)拓展学科渗透,提高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市场经济已经确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传统单一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特长、兴趣、知识基础、爱好选择方向,鼓励学生在学完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外,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选课,促进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性,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面向多元化的生源,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的生源复杂,有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和来自劳动一线的劳模、优秀技术工人等,学年制的“一刀切、齐步走”必然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结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生源多元化的现实,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是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四)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从效率观看,能提升个性学习的主动性,适应社会多样化要求的教育,可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从而使个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转换,使学生受教育的结果在择业的层次和薪酬的起点上得到体现。吸引企业参与办学,实行产学合作,树立职教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高职教育的最大效益。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个别化;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弹性化: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自主化;学习方式的指导性和主体化。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择业能力、工作适应性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高职教育的效益。

二、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高职教育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原则与学分制的自由选译制冲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职业岗位输送合格的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够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特征必须紧扣职业岗位的需求,这样才不失高职教育的特色。而自由选课、灵活发展、多角度延伸是学分制的灵魂,高职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空间内运作,同自由灵活的半分制要求有较大的冲突。

(二)复合型人才要求与生源质量多元化矛盾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数理课程。入学后,学生大多需要补习高中课程,学习的难度和压力较大。而且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限,使校方的压力也很大。学一个专业对学生来说已经有相当的难度了,达到复合型的要求难度更大。

(三)教学资源不足与学分制要求的矛盾

由于教师数量、水平及积极性诸方面的原因,目前各高校开出的选修课种类较少,必修课的班次少,相当一部分课程不能保证每个学期都能开出,学生选课时冲突较多,选择的余地也较小,不能充分满足学分制的需要。另外,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

(四)实践教学安排较为困难

突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所占比例为40%-45%,比重高,形式多样,对时间的要求严格,使实践教学成了学分制实施中的一个难题。比如,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必须与之同步,电工、金工、车工等基本技能课是基础科目,学生一入学就得修,选课制下繁多的个性化实践教学要求,等等。众多的限制与教学资源的普遍不足,使实践教学成了高职教育学分制的一个瓶颈。

(五)学生的学习习惯、素质及知识能力结构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高职教育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观念影响着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及稳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时时困扰着学分制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形成。对学生而盲,因为基础差,初、高中阶段的知识要补课,新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小。如何避免学生选课时避难就易,选择那些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或者选听那些对学生要求偏松的教师讲授课程,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六)现行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实行学分制后,原有的班级被打乱。因此,要研究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及学生管理的新方法。现行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必须选择一种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应强化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加快试题库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严格把好考试关。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具有客观、公正的标准,必须修正与学分制不适应的政策,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招生政策、修业年限、学生选择专业的制度、校际间学分互认等。

三、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改革措施

(一)层阶式课程体系的建立

科学、完善的层阶式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在建构学分制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个原则。第一,建立各级课程平台。包括院级课程平台、系级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院级课程平台是指公共课、基础课、全院任选课。系级课程平台是指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指每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指专业限选课。在限选课这一块,不断加深专业强项的课程开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选课表中发现自己喜爱的方向或技能高移的选修课,通过导师的指导使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能有自己的专业强项或技能强项,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专业课程建设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技术应用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增加技术应用内容,增加大量的应用实例。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各模块有鲜明的目标,相对独立,可以按多种方式组合应用。同一门课针对不同对象,组合不同模块,可适用于每周2、4、6、8学时等各种不同要求,这叫课时分级。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对象,对每个模块讲授的深度不同,这叫深度分层。按对象分类,即同一门课针对不同对象,组合不同模块,选取不同的实例,讲授的深度不同,可适用于不同的专业或不同类型(如职高、普高、继续教育、短训等)的学虽。第三,理顺课程体系,规范课程名称与编码。理顺课程体系即整理课程的前导和后续关系;规范课程名称和编码,便于教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可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疏通专业、系部、全院课程体系的联系渠道,建立正常的增加课程、更改课程名称、修订课程的申报和审批制度:规范课程信息公布的程序,逐步完善教学管理。

(二)实行弹性学制及主辅修制

这样可为学生提供柔性的成长环境。取消补考,推行课程重修制度,直到及格。取消留级、试读、退学制(因学习原因),能否升级和毕业,完全以课程修读和学分考核为依据。学生学籍最长保留5年。学院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者,由学院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三)在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前提下,解决好职业教育岗位针对性与持续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矛盾

这是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最大的难题。有效的方法是:加大任选课比重,任选课比例将上升到30%以上;开设大量的专业方向限选课,提供较多的发展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学生选课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知识结构及技术结构的不合理,避免学生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式地选课。承认校际之间同一层次且教学要求基本相同的课程的学分,鼓励学生跨专业、跨系甚至跨院校选课学习。要求教师科研过程中有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毕业设计多选择企业的现实课题,既达到了教学设计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并且为就业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院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就是通过给企业做课题而被企业选中,一毕业就直接就业。由学校、系里或学生自发组织人文素质教育、艺术团体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补充、引导学生的全面或单项发展。紧密跟踪高新技术的发展,请名师、名人来校办讲座,扩大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满足需要

实施学分制,需要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但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困难是教师缺乏。要解决这个难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要求教师既要有专长还要有其他特长,每个教师除开设专业课外,还能开出其他选修课。学院还应动员有较高专业能力的行政人员开课。二是面向社会外聘教师,特别是从企业界聘请实践教学教师,解决学院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实行产学合作教育,不断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部分校外实训课,尽量安排在假期进行。这样既可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要求,又满足了教学组织的要求。四是全天候开课,解决教师、教室、实训场所不够的问题。

(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理论课程及基础课程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军训、实验实习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等级记分制,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丑格的课程,学生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制定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学分制的改革及探索,不仅校方有积极性,受教育者、用人单位也有热情。一些关心高职教育发展的企业,会根据实习学生、接收毕业生的情况,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提出建议,支持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走上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高职教育的学分制会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郑若玲.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J].新华文摘,2000,(1).

[2]邓耀彩.略淡学分制与职业性质[J].交通高教研究,1995,(3).

[3]李欣,王俊杰。关于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10).

[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论文汇编[C],2001.

[5]王大鸢.高职教育学分制的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高职教学论文范文3

1.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

目前,我国本科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合理,兼具系统性与完整性,而作为本科“压缩版”的高职高专课程因为教学周期较短而不得不减少一些课程的引入。桥梁课程的缺失导致学生所学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彼此隔离,阻碍了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缺乏从综合角度把握问题的能力,与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另外,由于教学周期较短,理论知识与实训环节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知识较为薄弱,综合知识不足和技能不强,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困难重重。

2.教学与考试内容差异较大

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材编写时经常会回避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以降低教学难度,致使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异。执业药师考试内容在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的教材中,有些进行了详细介绍,有些只介绍一点皮毛,还有些根本就未作介绍,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许多内容都需要重新学习,一些重难点会由于缺乏教师的系统引导而一知半解,难以应对执业药师考试,考试合格率偏低。

3.临床药学知识引入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药学教育普遍以药为主,以人为辅,以化学课程为主线,医学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与药学服务和临床用药有关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相对薄弱,药学毕业生只懂药不懂医,无法适应临床药学及国家实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对临床知识的要求,不具备执业药师应有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无法参与药学服务和临床用药,增加了学生在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领域服务的难度。

4.忽视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

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往往没有兼顾执业药师考试要求。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以后的考试中应对自如,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结合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考试的要求进行取舍。这就要求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学习现代药学和相关专业的新理论,了解国内外医药的最新动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师学历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现象广泛存在,而对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未提到应有的高度,难以做到以较高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服务。

二、针对药学教育与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接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以上不合理现象导致现在高职高专药学教育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相脱节。一是国家需要大量执业药师来保证药品质量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二是工作在药品行业一线的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毕业生却由于知识水平限制,难以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衔接

高职高专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执业药师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和药学专业的特点,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强化综合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应在课程体系中突出药事管理与法规及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如可以把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相关学科操作技能的培养进行有机的结合,加大训练力度,培养基层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2.调整教学内容,学以致用

高职高专药学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将来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需要,又要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需结合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相应调整教学内容。既要加强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如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又要加强执业规范相关课程的教学,如药事管理与法规等;还要加强社会与行为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如医药心理学、沟通与交流学等。把药学服务理念、合理用药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3.根据岗位需要调整实训项目

药品类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实践教学对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执业药师岗位有较大帮助。目前,高职高专药学教育实验项目比较单一,内容陈旧,应对其加以调整,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与理论同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另外,实训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医院、药店、药厂等,尽早认识执业药师的执业领域,为职业能力培养做好铺垫,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

高职高专药学院校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鼓励教师去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修,帮助教师熟悉执业药师的岗位要求,强化教师对与药学相关的新理论技术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教学与药学学科发展和执业药师考试发展同步。学校还可定期聘请医药企事业单位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校讲课,以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学生尽早了解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以执业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树立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

三、结语

高职教学论文范文4

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应该着力于促进高职教育的教学策划与改革创新,在策划和创新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教学策划的目的性原则

高职教育在教学策划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具有目的性的改革才会有条理性、有顺序地进行。

(二)教学策划的计划性原则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策划和改革之前需要制定一个系统性的计划,从本校自身实际和全局出发,制定一个系统性、切实可行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进行教学策划,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策划和改革。

(三)教学策划的系统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教学策划和改革需要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策略和方案。如果教学策划是一个分散的、不系统的计划,是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的。因此制定一个系统性的计划是十分重要的。

(四)教学策划的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策划和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对于任何领域和事业都十分关键的手段,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有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从而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

二、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策划与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策划和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转变教学方式,从教学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实践能力的锻炼较为缺乏,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因此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是要创新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对于教师的招聘要采取严格的要求,要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二是要建立奖惩机制,教学水平高、成绩较好的老师,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然后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那些教学态度不认真、成绩较差的老师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加强教师的培训,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都是学历中等的老师,他们所学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会慢慢不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在他们日常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高职院校应该从这几方面出发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三)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需要找到一个符合自己所学专业、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策划和改革过程中应该着眼于市场的需要,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调整教学的方式和重点。而这个过程中增强与企业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企业用人需求是市场需求变化的风向标,高职院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根据企业招聘的要求和用人需要去培养学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高职教学论文范文5

(一)、安排开设知识课程

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一个人从事这项职业的前提和基础,而高职教育的目的恰恰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得不到入职许可证,还怎么谈努力工作,怎么谈实现职业理想?

(二)、开设能力培养课程

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的专业技能或与之相关各种能力,而是指在学生一生当中都受用的能力,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技能之外的能力。职业教育,不要将学生塑造成为只会从事某种专门工作的机器,而是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开设培养学生人格的课程

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良好健全的人格是成功的关键。如团队合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诚信严谨精神都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是教学管理者在制定教学课程时应当重视的。

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在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在内容、方法、过程和能力考核等方面,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一)、评价内容

改变原有的单纯考察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的状况,应当将重心向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方面倾斜。

(二)、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仅仅以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学生学习成就和努力程度高低,所以学校要重视使用形成性评价方法,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成果,调动其积极性。另外,随着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高职教育的评价要兼顾初中等教育改革,也要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衔接,建立第二课堂,对评价方法进行大胆的整合与尝试。

(三)、评价主体

高职教育评价过程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的地位,基本上就是教师在学期末组织考试,给学生判定卷面分数。这种评价不仅是不全面的,也是对学生不公平的,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高职学校可以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由主管他们的师傅给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定位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自己。这样就形成了学校、教师、单位、管理者、学生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籍制度

(一)、“弹簧”学制,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伸缩

对于部分优秀的学员,修完学分后,经过个人向学校提交申请,学校认定其符合条件后,可以批准提前毕业;对于想要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后,可以工学交替,分阶段在三到五年内完成规定的必要学分,即可毕业。

(二)、取消补考,推行重修,直到修满及格为止

在大多数高职学校,一般学生挂科后都不会太过担心,因为补考是必定能过的。补考时监考不严,学生可以随意翻看教材和资料,甚至可以用手机上网百度答案。这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知识的增长有所裨益,反之却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去组织和参加一场毫无意义的形式化考试罢了。推行课程重修制度,制造适当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三)、实行辅修专业制度和进一步放宽转换专业制度

鼓励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修读第二专业,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专长,而且多掌握一门技能以后就多一条人生道路可供选择。

四、结语

高职教学论文范文6

教材的脱节与职高数学的内容量大这是导致学生学习不好的主管原因。但是学习习惯不好与学习方法不正确就是导致学生学习不好的客观原因了。初中的数学教学模式大致是以教师为主体,学习的进程由教师安排,晚自习也由教师包办。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跟着教师亦步亦趋。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大概就是:不复习,不预习,完全跟着老师的步骤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不了解。在学习方法上面,往往不是通过对于题目的理解与消化课堂内容而是通过背诵解题步骤来取得一个好成绩。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在数学难度得到一定提升过后,就行不通了。职高数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要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职高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处理的方式是课堂上并不布置大量大作业,而是把课后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讨今天的所学内容,并对今天的内容有一个良好的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个针对性强的调整与补充。并且要求在学习习惯上养成一个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因为职高数学包含的内容量太大,所以需要记忆和消化的东西太多,所以预习和复习是吸收内容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初中过度到职高,但是学习的方法与习惯还是沿袭初中,这就与职高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出入太大,效果也不甚良好。

2学生在课程整合上存在滞后现象

新课改与原来的传统教育存在的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在课程整合上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数学融合了计算机,物理,化学等许多学科,大多数都以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题目出现在课改后的课本里面,比如潮汐的引力问题,垒球的数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知识要求面要求比较广,导致很多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学生搞不懂题意,虽有学习之心,但是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除此之外,初中的数学课程在课程安排上面比较松懈,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与理解,职高数学课程安排紧密,学生一边忙专业课程,一边学习数学,课后对于数学花的时间太少,所以成绩更是大打折扣。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上面的多年经验,采取了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

3如何提高新课改背景下职高数学成绩

3.1做好衔接工作首先因为初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所以在这个初中过度到职高的这个时期,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过度转换,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具体的事物,用光照来让学生实际的看见空间中那些线看不见,哪一些线是可以看见的,由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再学生刚刚进入高职的时候,为了完成内容量大的数学任务,一笔带过,学生往往不知道在讲什么,学不懂数学就会让学生丧失对于数学的信心。新课改背景下,不能沿袭原始的教学方式,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事倍功半。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新课改的特点,结合多媒体,实际操作,实验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抽象的意识,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在数学上注重分析,注意逻辑思维的培养。逐步的过度,循序渐进,让学生接受,从而收到的效果也不错。

3.2学习方式的改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学生从初中到高职过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新课改自主学习的要求,着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度。首先,向学生提出“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并记笔记,课后复习,及时巩固,归纳整理,反复学习,总结提高”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让学生把做错的题都抄写下来,并写出自己写错题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用这种归纳整理的方式,以便在以后复习和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的时候,拿出来复习,并可以同时达到加深理解,加深记忆,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长期坚持下来,就会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领悟,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