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1
经过这近一个多月的网络学习,使我感受到了网络学习的神奇和便捷,在家里、在学校随时随地的打开电脑就可以学习学科专家的培训、指导,也可以和身边看不见的同行互相切磋教学中的疑惑或问题。可以说,网络学习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也必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思路,不仅要向身边优秀的同行、老教师学习,更要延伸到网络,向网路上的专家学习,有时我们会被生活的平淡,周围人的抱怨迷住双眼,看不到前方的路而丧失斗志,因此,我们必须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一年的目标是什么?这个月要达成哪些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小目标落实到每天的具体行动之中,一个月、一年、三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与三年前相比,前进了一大截,你会收获到以前不敢想像的成就。
联系本次网络培训,我觉得最大的感受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潜下心来,不断的加强学习,这个学习不仅仅是教学业务、专业水平的提升,更要在为人处事上加强修炼,要与人为善,真诚待人,要努力协调好领导、同事、家庭、朋友方方面面的关系,使自己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发展和提高自己,这样的发展和提高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我的一位高中老师告诫我:一个人的成功,80%是做人的成功,只有20%才是做事的成功。所以工作中的点滴成绩不要沾沾自喜,洋洋自得,而忘了自己姓什么,要不断的给自己清零和重启,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向上的激情。要在既定的目标的指引下,努力进取,奋勇向前。
我相信:努力终究会有回报,风雨之后终会见彩虹。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2
作为培训实施模式的校本研修,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洗礼,已蔚然成风;迫切要求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指令式、作秀式的教师培训,实施以校本研修为主线,自下而上的,教师享有自主权的,自律性、创造性的教师研修。然而,既往的校本研修(含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除了存在着被应试教育绑架的危机之外,还戴着传统教师培训理论、观念和经验等的镣铐,缺乏制度、机制的创新,缺少队伍、资源的保障,缺失操作、管理的规范。有学者指出,多年来的校本培训实践,遗留着一统化师训范式所固有的若干负面倾向,训教脱节、训研分离、标准统一、缺乏互动等等。
一、规范校本教学研修的依据及思路
国际教师教育学倡导教师学习的三大定律越是扎根教师的内在需求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鲜活经验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实践反思越是有效值得倾听。教师不是为规定而研修为晋升而研修,而是为儿童而研修为成长而研修。为儿童研修需要将研修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研究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的水平只有在课堂的拼搏中才能成长。因此,教师研修的重心在于对课堂的研究,校本研修的重点是教学研修。
(一)校本教学研修的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是校本研修的工具。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着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等,迫使教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教育部要求,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以区县或地方为基本单位,以网络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持,建立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开展常态的网络研修,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推行移动学习。这些要求,通过教育行政推动着中小学及全体教师依托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为教育部提出的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核心目标,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及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将信息技术作为实施校本教学研修的基本工具和常用手段。
2.校本研修的新目标与新内容。为儿童而研修的价值定位,要求教师研修内容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师研修需要汲取包括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在内的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另外,20142017年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目标定位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要求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校本教学研修将会增添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新内容。
3.校本研修的新模式与新方法。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教师培训有关文件,突出强调模式改革,提出了学分制、教师自主选学、混合式培训、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等制度与方法,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实践性培训,实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测评应用系统化等,都与校本研修联系密切。这必将引领校本研修模式变革与方法变化,使之符合教师学习特点,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实现自律性与创造性的教师研修。
(二)校本教学研修的规范指导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包含校本研修)没有组织实施的标准,往往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通知,结合累积的教师培训经验,规范性严重不足。也有教师培训机构,参照企业培训的国家标准(如GB/T 190252001 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指导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规范性。
(三)规范校本教学研修的思路
规范校本教学研修的操作与管理,至少有两个依据:一是校本研修实践的发展及变革,包括目标内容、模式方法及教师参与研修所使用的工具手段等;二是教师培训的国家标准,包括培训服务的术语、要求和评价等,特别是对服务行为、培训教学、培训服务过程、组织内部管理等培训组织服务的要求。因此,规范校本教学研修的基本思路为:
1.以当前教师培训的政策为导向。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既定的教师培训机制与制度,并结合培训队伍与培训资源实际,立足提高培训绩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继而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进行校本教学研修的机制制度创新。
2.更新目标内容、变革模式方法。在坚持以校为本研训一体的前提下,实行校本教学研修的行为转变:从聚焦教师的教转向聚焦学生的学,如学习指导、学习模式和学习评价等;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训练转到应用能力提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依托三通两平台及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如网络研修联盟);以对课堂研究为重心,通过落实推的机制、引的机制与悟的机制,创新有效的校本教学研修方式与方法。
3.在三项标准指导下操作与管理。虽然说校本研修是教师培训的基本实施模式之一,但是三项标准不是只针对校本研修的。校本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以学校为本,立足于本校,以本校实际为出发点,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为了解决自己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它的本质并不是场所的转移,而是机制的转变。
二、校本教学研修实践的重构及改进
纵观对校本研修的研究,大多数关注的是研修机制和研修模式,着重探讨校本研修的内涵、特点、作用、途径、方法、机制及制度的存在问题与对策,以及总结校本研修的实践经验,而对操作流程及过程监控却鲜有研究。下面,对中小学校实施校本教学研修,如何确定研修需求、设计策划研修、实施支持研修、评价研修结果和全程性监控展开讨论,以期对校本教学研修实践进行重构及改进。
(一)确定研修需求
对校本研修的需求分析是确定研修的必要性和研修目标、内容的过程,并明确研修需求,形成报告。主要包括开展研修的必要性分析,弥补能力差距的解决办法说明,确定研修目标,选择研修内容等。
(二)设计策划研修
设计策划研修是对校本教学研修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条件、资源、评价等进行的整体性计划与安排,形成研修方案。校本教学研修方案一般分为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过程和研修评价等4个方面的内容。(1)研修目标是校本教学研修的目的和预期成果,中小学应在定位上分清层次(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职初期主要是生存关注,成熟期主要是任务关注,专家型教师主要是关注自我更新。(2)校本教学研修的内容通常包括理论问题(支撑)和实践问题(行动)两个方面,发现问题澄清问题找准问题,转化为校本教学研修的主题,细化为某次研修活动的议题(话题)。(3)校本教学研修的过程重点要计划好流程安排、方式方法和条件与资源。其中,校本教学研修的条件包含研修制度、场地设备、研修平台和经费等,资源包含研修工具、指导团队和学习资料(文本、电子)等。(4)校本教学研修评价包括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运用等的计划与要求。
(三)实施支持研修
校本教学研修的实施是将研修方案付诸实施,而支持是指对整个流程(前、中、后)所提供的支持活动。(1)活动前。告知教师有关研修活动的信息 :时间、地点和工具等;简要介绍活动性质:目标、内容及准备等。(2)活动中。方式:课堂式、现场式、远程式、行动式和自学式等;方法:讲授、讨论、演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支持:保障条件、针对性反馈、应用与展示等;技术: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等。(3)活动后。从教师、指导者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效果分析;向组织者、管理者反馈信息,为调整计划方案(如就某一主题增加或减少活动次数)提供支持;活动总结与后续跟进(如远程在线或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四)评价研修结果
评价研修结果是对研修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和估量。校本教学研修的评价一般涵盖方式、方法、内容和主体 4 个方面。(1)评价方式。以前测(诊断性评价)为前提,进行中测(形成性评价,即对过程中的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后测(终结性评价,即对结束时或滞后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的判断)。(2)评价方法。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如问卷调查、测评测试、观察、座谈、访谈和查阅资料。综合评价,如行为变化法、绩效变化法和方案假设检验法等。(3)评价内容。包括反应(满意度和感受),学习(知识技能掌握),行为(知识技能转化),结果(对学生、学校发展的作用)四个层面。(4)评价主体。实施教师评价:自评、互评;组织评价:学校、师训管理部门;社会评价:学生家长、社区和专门机构。
(五)全程性监控
校本教学研修的监控是对确定研修需求、设计策划研修、实施支持研修、评价研修结果四个阶段所进行的持续监控与改进,以帮助教师提升师德、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监控,即监测并进行控制。监测的目的在于使研修需求能够被准确把握,研修方案能够针对本校问题、贴地务实,研修实施能够有序进行,具有实效,研修评价能够促进效果提升。控制校本教学研修,需要建立 4 种校本机制:导向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明确, 在组织教师参加远程视频培训时,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必要的降温、饮水等条件,并指定专人负责值班,对每天参训教师点名签到。本轮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视频培训省培、国培共281人,培训合格率100%。
(二)加强常规培训
1.全员培训
我市有6千多名教师,每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以人为本,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讲求实效,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形式上突出教师选择性,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管理。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师德典型宣传,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鼓励全市广大教师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几年来全市参加“三新一德”自学考试共()人次。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方式,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员培训中开设师德教育专题,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校长培
训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一方面,按照上级安排选派中小学校(园)长参加上级培训,同时,开展我市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长培训。抓了“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校长提高培训”和“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等三种培训共()期。已经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中小学校长在每一个培训周期内必须接受不少于()学时的提高培训。
3.校本研修(加:我市校本研修的做法专家小组等)
校本研修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教师灵活性培训主要是通过学校校本研修实施的,我市要求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灵活性培训。校本研修是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实际出发开展的教师培训,由于它植根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因此更容易与教育教学和教师的实际相结合,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培训的关系。在对实施课改总结的基础上,各校对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形成课程改革的成果,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做到研修有计划、实施有记录,归档管理及时规范。
我市在全面实施校本研修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试点建立xx市级校本研修实验(示范)学校,经批准的县级校本研修实验学校可将校本研修学时计入规范化培训的足额学时。目前校本研修县级实验学校有()所;有()所学校被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批准为开展纳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登记的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我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办公室按照《绵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项管理。作好各学年度的县级校本研修实验学校的考核认定工作,不断把校本研修工作引向更规范、质量更高的层面。
4.网络培训(继教网研修网人事局公共科目培训)
根据国家、省、市教师网络联盟的形成,我市借助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学习管理平台,积极实施和推进远程非学力培训。九八年以来,小学幼儿教师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中学教师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中小学校长共有()人参加培训,合格率达()%。全市校长及学校中层干部参加联合国儿基会2012年四川地震灾区爱生学校项目培训550人,合格率99
.3%。此外教师进修学校、电教站还根据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与管理平台的建设,不断开发中小学教师网上学习资源,组织网络培训课程,开展网络备课、网上教研活动,大力探索视频案例的制作,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的视频案例,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并相互交流,吸引中小学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学习。
绵阳市人事局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网络培训2008年、2009年、2012年网络公需科目培训全员合格。
5.新教师培训(主要是教体局要求进修校实施)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教师;网络空间;教学实践
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就是信息化与数字化,尤其是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教育部门对网络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成了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展开教学工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消除传统课堂模式的局限性。同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提升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因此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教师网络空间以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实现了对多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可以增强师生的良性互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师网络空间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师网络空间是以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依托构建的虚拟空间,为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获取与分享资源、教师研修和辅助教学等提供了保障。在网络空间当中,信息获取与创造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空限制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互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等是网络空间的基本特点,将教师网络空间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教师、学生与资源三要素的有机融合。在教师网络空间的运行当中,其始终保持动态化的特征,资源的不断更新与传递,使得教学实践工作的灵活性得到增强。
二、教师网络空间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能够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总结与归纳,可以利用教师网络空间撰写教学反思,为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奠定基础。与传统模式相比较,网络空间的应用充分发挥了信息创生功能与资源共享功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中,对于零散信息的整理,能够找到信息之间的关联点,这是信息创新的关键。教师通过撰写教学反思,能够增进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从而在互相学习当中获得进步与提高。在教学理念方面,应该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知识的同时,促进其能力素养的提升,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基础。鼓励学生通过线上方式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便于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丰富教学反思的内容,以便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实践,提升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二)开展在线教学教师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半开放性特征鲜明,通过对外信息流出与流入、对内信息传递与共享,保障其处于稳定的动态运行状态当中。在教师的备课、教学当中可以实现与其他教师、学生的良性互动,为开展在线教学提供了帮助,也成了教师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在信息化时代当中,教学资源的数量明显增长,只有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实现教学资源的渗透,有效整合教学片断,才能构建新的授课方式。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时,应该对自制教学资源、练习题、MOOC资源等进行分类整理与融合,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真正发挥教师网络空间的价值。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是在线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系统理论课程的讲解是实时教学的重点,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针对部分异地学生,可以运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授课,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表现都能被教师获取,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时互动性。实践性知识与教学方法的传授、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等,是非实时教学的重点,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和主题教学中的应用较多。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在交流讨论当中激发学习灵感。
(三)应用混合式教学在应用教师网络空间时,教师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而是实现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构建教学新模式,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翻转课堂的出现,真正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在一起,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弊端,引导学生在线学习后能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网络空间实现了资源和社交的一体化,能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帮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开展在线学习,在课堂中完成作业和交流讨论活动,同时也可以在课堂当中实现在线开放课程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尤其是在MOOC模式下,使得后者的互动性与反馈性更加强烈。运用微博、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教师可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实际情况,以便对教学课堂进行合理组织优化。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困惑,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交流与互动当中内化吸收所学知识。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当中,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等,是教学管理模块的基本功能,在线应用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构建丰富的教学课堂。非实时自主式网络教学和实时在线网络教学,是当前网络教学的基本形式。前者主要以Web技术为依托,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提供了帮助,后者则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交流与互动,保障交互式教学的实时性与可视化。在作业、提交和反馈当中,教师可以运用作业管理功能,在线考试、阅卷和成绩分析等,则可以借助于考试管理模块实现。
(四)管理教学资源对于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收集与管理,是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也是决定教学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是当前教师网络空间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对教学资源进行跟踪的过程中实现统计和记录,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满足教师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运用社交服务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沟通,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相关学习资源也可以及时推送给学生,体现课堂的互动性特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与分享,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海量化的特征,教师只有对其进行不断整合才能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共享,增强资源的教育相关性。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在对教学知识的管理当中,应该增强其系统化,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其能力素养的快速提升。在课件和教案的制作当中,也应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化利用,帮助教师顺利实施教学任务,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应该明确当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保障教学资源收集的针对性特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归纳整理,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数据库。
(五)优化教学评价良好的教学评价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笔试成绩是对学生开展评价的主要依据,其单一化的指标与方式难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而教师网络空间的应用,则为教师合理、及时、精准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保障,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档案、日常教学重难点、考试成绩和错误点等呈现在网络平台当中,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与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的反馈,为学生良好地接收教学评价并进行针对性地改正和提高提供了保障。在教师网络空间当中,应该对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现代化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运用网络空间可以实现在线测试,实时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反馈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后台数据统计功能的应用,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使教学工作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应该重视笔试成绩外,还应该将学生的在线作业完成情况、互动情况等纳入评价标准当中,激发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5
传统教师教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教育的需要,要开创信息时代的教育,不改革工业时代的教育不行;要改革传统教育,不创新教师教育不行。教师教育创新离不开对其方式、方法的指导。而传统的教师教研、培训内容以知识体系为主,对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情境问题关注不够。呈现给教师的培养内容只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忽视教师的实际需要。在培训方法上,虽然在不断探索改革,但基本形式还是以集中培训、教师讲授、整体推进的教学方式为主。没有有效促进培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参与及经验智慧共享,较少促进被培训者的批判性思考,忽视了成人学习的特点。
混合式研修是面对教研、培训活动和在线教研、培训活动的结合,它是混合学习模式在教研和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混合学习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混合学习旨在现实在线学习和面授两种方式的优势结合,以提高学习的灵活性、改善教学效果、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益。同样,混合式研修旨在发挥面对教研和在线教研的优势,拓展传统教研的时空。
美国教育部在1996年到2008年间通过对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进行元分析,发现: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单纯的远程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柯蒂斯・邦克在接受中国记者访问时谈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教育资源的不断积累,混合学习模式的潜能在不断增加。归纳和总结混合学习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和开发混合学习互动和课程,提高混合学习的有效性将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要点之一。相信如我们的预期,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内,混合学习将在全世界地区蓬勃地开展起来。我们需要做好准备,让它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我国,教育网站建设与网络研修模式探索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每走一步都需要实实在在的教育创新,只有契合教师专业发展新需求的网络研修平台才有生命力。目前,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依研修组织、研修成员、研修方式、研修时间等要素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
一、集中的远程培训――短期统一规划的研修
自2006年起,教育部几乎每年都直接组织或委托机构组织上万人、甚至十万人同时在线的短期密集型远程专项培训。
以”国培计划――2011”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为例,它构建了由教育
部项目领导小组―教育部项目办―项目执行机构―省级项目办―区县项目办―学员所在学校组成的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到人,管理到位,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的落实。
二、区域网上研修社区――针对教师群体的常态研修
以鸡西市教育研修网为例,借助教师网上研修平台,由区县级教学教研或教师培训机构牵头,组织、管理、设计,开展正对区域教师这一固定群体的常态研修。
三、教师教育博客群――针对教师个体的日常反思
教师教育博客以鸡西市教育研修网为依托,教师自发注册使用,自主管理。
以个人博客为基础,不同学科背景、兴趣爱好的教师通过网站的社会互联功能逐渐形成博客群或圈子。
大规模远程培训是解决教师工学矛盾,促进教师在职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提高中西部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和第三种混合式研修方式,即区域网上研修社区和教师博客群均是针对
教师的日常研修,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通过与调动各方力量,开展有组织的教师群体研修,形成区校联动、网上网下结合、教研培训结合。后者侧重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自发开展个体反思与学习,通过丰富的个体逐渐形成有活力和特色的“社区”或“圈子”。
未来,后两种混合式研修模式必然走向融合。一方面,有组织的群体研修中,个人反思与学习是群体互动交流与共享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个人反思与学习中,也需要核心和骨干发挥组织与引领作用,这就需要区域教研和培训力量的参与。
在未来的混合模式研修中,由教研员组织的研修活动依然是教师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为适应教师成人学习的需要,教研员的研修模式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1、由面对面的活动形式转变为面对面与在线研修的融合。
2、由注重研究考试、学进度、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竞赛转变为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具有成效性。
3、由组织者,权威的角色转变为活动主要组织者,促进者,和教师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教师学习的促进者。
4、由关注认知与技能,缺乏有效互动和情感交流向关注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动机的产生。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营造开放、宽松、相互尊重的网上交流环境转变。
教师网络研修总结范文6
一、搭建研讨平台的“建筑师”
其实,网络教研没有什么高深莫测,就是凭借网络上的一些交流工具来做我们的教研事情,所以,选择网络工具、搭建研讨平台是教研员组织教师从事网络教研的第一步。网络交流的工具非常多,教研员要想在本区域内组织教师集体从事网络教研,就要根据本地区师资特点以及拟组织的教研活动形式,选择一两个主要交流工具,搭建本区域学科教师网络教研的固定平台。这样,在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时,不再是茫茫网海中茫然游荡,而是根据不同的研讨内容在不同的“小屋”进行了。
我们从众多的网络工具中选择三种:凤凰语文网(苏教版教材网站)、UC聊天室、博客,并在这三种平台中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青铜峡小语论坛专版、UC【古峡教研】房间、学科博客。
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平台及其作用。
1.论坛
网络论坛是教师们讨论研究、发表意见最有效的平台。在这里,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说上几句,也是最热闹的地方。运用网络论坛进行教研,有五大优势和作用:
(1)撰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动员教师将精彩动人的教学教研故事、真实美丽的教育心情记录在网络上,大家相互拜读,及时交流,从各自的教学经历中,或者拜师学艺,或者鞭策鼓励,或者引以为戒,或者引发思考或辩论,其意义很深远。
(2)收集课题资料。在这里,教师可以建立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资料小口袋,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资料,日积月累,课题结题时,整理成册,这就是他们的成果了。
(3)集思广益,集体备课。执教人先设置备课研讨专帖,把教学设计上去,其他教师阅读、修改,或组织《一课一帖》备课帖,即就某一课大家都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自己的教学设计,相互交流。
(4)求疑问难,资源共享。有什么教学问题,身边同伴解决不了的,鼓励教师把帖子发在网上,可能就会有人来与你探讨,你会得到满意的解答;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好东西(优美的文字、美丽的图片、精美的课件……),鼓励教师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而是在论坛大家分享。此外,大家都启动身边的学习资源,把现实中的各类研讨活动资料,积极到论坛上,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5)组织学科专题研讨。现实教学研究活动,往往受地点、空间、时间等限制,不能使更多的教师亲自参与,只能望而生叹,亲身参与的教师意犹未尽。但借助于网络,可以弥补这个缺憾,教研员把活动的相关资料在网上,组织没有到现场的教师浏览学习,也可以组织在现场没有发言的教师在这里跟帖子,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使研讨活动无限延伸。教研员根据学科教学焦点问题、困惑问题提炼出专题,研讨主题专帖,组织教师参与研讨,如《课堂精彩源于预设还是源于生成?》《语文倡简教学在行动》《文本细读知多少?》等。
2.博客
教研员学科博客是个网络收藏空间,除了收藏发表个人喜欢的文章、照片、视频资料等,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广大教师交流,倾听他们真实的心声。在博客上,也可以设立各类专题研讨交流区域,先研讨主题日志,将要研讨的主题、要求提出来,各校教师以发表评论的形式各自的见解。不过,和论坛相比,博客是个小空间,但可以用它来弥补论坛没有注册就不能发言的缺憾。
3. UC聊天室房间
像新浪UC聊天大厅“优声优色”,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天南海北,零距离接触,仿佛身临其境,现场交互效果鲜活生动,情境浓,改变了网络教研单一的纯文字交流的习惯,于娱乐中增长知识,于轻松中参与教研。此外,可以现场全程录制文字、音频、视频研讨过程,抓拍研讨图片,之后进行回放反复研讨,因此,得到广大教师与学校的青睐。这里原本是个聊天室、娱乐室,但我们却拿它来做教研,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教研员把现实中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通过摄像头、摄像机在房间直播,使不能到现场的教师在校、家中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活动,扩大了教研的受益面,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2)各校校本研训活动在房间直播,教研员足不出户可以参与、了解、指导、服务各校的校本研训活动;各兄弟学校都可以足不出户相互学习交流。这样,校本教研由封闭变为开放了,校本教研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合作的伙伴更多了。
(3)通过房间组织专家讲座。可以是现场讲座的直播,可以在麦上直接讲,可以直播视频资料。
(4)设定房间固定活动栏目,开展各类活动,如“趣味语文”“解疑答惑”“美文诵读”“话题研讨”“讲述教学故事”“互动沙龙”“文学欣赏”等。
以上平台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采用“一条龙模式”,将多种平台交错使用、相互弥补,效果更好。活动前可通过教研网通知——组织教师到UC房间视频观摩参与研讨(点的评论)——会员在论坛发表评论交流(全面、系统的资料)——没有注册的会员在博客上补充——通过教研网图文并茂各平台的研讨资料、总结通报。
二、富有感召力的“吹鼓手”
在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教研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推行初期,宣传、动员、召唤、推介是不可或缺的。教研员除了要先行一步、身体力行外,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感召力、十足的耐心,做网络教研的“吹鼓手”,通过各类会议、各种场合积极宣讲、推广网络教研的概念、作用和优势,激起教师的参与热情。教研员还要通过各类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技术。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到互联网基本操作,从校园网各功能平台的使用到教师博客的建立使用,从论坛的注册使用到UC聊天室音视频软件的使用等,抓关键点进行运用培训,使教师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从会用到爱用,提高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使教师不但想参与,而且会参与、能参与。当然,也不能事事都靠教研员单打独斗,要不断地发现骨干、培养骨干,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其他教师,这样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全员参与。
三、敏锐聪慧的“策划师”
在网络教研中,研讨话题非常重要,必须来自于一线教师的需求,切中教师的表达“人中”,这样,教师在研讨时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教研员做一名敏锐聪慧的“策划师”,要善于从诸多的教学现象中发觉、提炼、设计新颖的话题,组织网络研讨活动,增强教研的吸引力。
四、耐心到位的“牵引者”
在每一次的网络教研中,教研员或在台前摇旗呐喊,或在幕后擂鼓助威,但仅有呐喊与助威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员要时刻关注,时刻跟进,时刻牵引。在每次活动时,教研员都要认真浏览、及时回复,与教师热情交流,耐心鼓励,使每一位参与教师在与教研员的网上互动、交流对话中,感到被关注、被认可了,感到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升,从而被网络教研的魅力吸引,由任务驱动型转换为自觉自愿行为,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把网络教研用心做下去。在每次活动后,教研员要对各校参与的情况进行统计、反馈、督查,对涌现出来的积极活跃、有思想的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少些行政命令,多些人文关怀。总之,在组织网络教研活动中,没有兴趣是万万不能的,仅靠兴趣也是远远不够的!
五、睿智深邃的“掌舵人”
教研员在组织教研活动或者与教师网上交流时,要站在教研员应有的学科高度,从专业引领的角度与教师交流,对教师做深层次的专业引领,掌好学科的舵,把好学科的方向。教研员要积极向教师提供优秀教研网站,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引领教师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探究,寻找策略。教研员要回应教师的问题,解答教师的困惑,拨正教师偏颇的思想,更新教师陈旧的理念,通过对一些话题研讨的有意“挑起事端”“推波助澜”,引发教师网上的争议或者辩论,将教师浅层的认识推向深层次,将教师模糊的认识辨析到清晰。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师们在思考时把握重点问题、焦点问题,做理性、系统的反思,在更高层面上加以总结、提炼,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辨,形成高质量的教研成果,避免认识的肤浅,反思的散乱。网络教研决不等同于网上休闲聊天,说上几句话、发上几个帖子就完了,它必须要触及教师的思想,在相互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产生内需,使教师研有所获,从而增强网络教研的内涵。
网络教研中,教研员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心态:
1.受挫心理。网络教研的推进需要教研员报以极大的热情与耐心,一点一点推进。此外,还要“承载”教师的各种曲解: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你是没事给教师找事,有的会认为那是你们教研员的事情与我无关,甚至有的会认为你是为了赚钱……面对这些,你要理解,教师们的误解是因为不了解,那就还需要你多宣传,待他们了解了网络教研,自然会给你“昭雪”的。
2.受累心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想掌握这种前沿的技术,不吃苦、不受累那是天方夜谭!当别人茶余饭后漫步街头,或摇曳在舞池,或在酒场推杯,你只有独自守着电脑,敲击着键盘,可能到漫天星斗都已经倦了,而你还在敲击自己的梦想……这份清苦是网络教研中需要常常面对的,对教师要多做这样的宣传劝导,教研员自己更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3.受冷心理。网络教研不是教研的新奇观,只是教研的另一种形态,是对常规教研的一种补充,不要期望会产生什么轰动效应。起初推进时需要强劲些,等到教师们都掌握了操作技术、熟悉了其中的规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后,就进入常态,仅把它当作一种教研工具而已。所以,也要有先热潮后冷落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