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1

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即将成我生命轴上的一段,也即将成为我追忆的对象了,而今,站在大四上学期临毕业的门槛上,虽还有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但毕业工作实习之战的号令却早已打响,宣告了我们不能在象往常那样过着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了。

对于实习,算来已不是第一次了,但要论时间,这次却是要历时最长的一次了,当带着一份既欣喜又紧张的心情踏上实习征程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实习难,找实习单位更难!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把毕业工作实习的地点落实到了厚街夹板市场。

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交办的工作,得到了一致肯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这2个月在同事的协助下,顺利的完成毕业实习工作任务,体会颇多。这次实习把我们从学校理论学习中拉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环境。一进入岗位,我就意识到,单位虽然没有老套的规矩,但却有着不可违反的规定,我们就应该严于律己。与同事们的相处中,我也学到了待人、处事的态度、方式,门市部的人待人诚恳,虽然他们有的年龄和我一般大,我的感觉,他们很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是我们用金钱买不到的机会,无论从工作、学习、做人上,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这2个月我们没有白来,如果有时间,希望能还有一次这样的实习机会。

在本次实习的两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勇于展现自我。自从来到这里,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我们转化了做事的方法,原来是学完了再干,现在是边干边学。

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们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学会条理、耐心、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步入系统化流程;思考方式成熟,逻辑性规范、明确。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得的两个月,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总之,给予我们机会,从各方面为我们融汇知识,为我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铺垫了精彩的一幕,我们认为这种改变是质的飞跃。以上只言片语,是我这些日子里个人心情总结,包括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内容,也许不是最好的答卷,但每句话都是我的真情流露,不足之处见谅!!!

现在实习结束了,同事对我的成绩也给予了肯定。我也对自己的表现基本满意,为我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体会到,一定要勇于推销自己,把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我衷心的感谢门市部同事们,还有传授给我们知识的老师们,今后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这个月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 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通过这个月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技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在实习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要注意细节,做好每件分内的小事,另外也要洞悉工作内外的每个细微之处。细节决定成败,绝对没错。

2.搞好人际关系。实习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工作,你需要在这个环境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就必须得到大家的好感。保持幽默感,不过注意说话对象,不要没大没小,开玩笑适度。

3.用心去体会。别浑浑噩噩的,领导让你做什么就只做什么,什么也不想。有了经验要总结,犯了错误要自我批评。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了好的方法办同一件事,用合适的语言讲给别人听,得到确认再去做,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耍小聪明。

4.责任心。交给自己的任务,按时按量按质完成,绝不打折扣。实在完不成的,一定要及时汇报,以免耽误全组人的工作。

本栏目推荐相关范文:

物业年度工作总结2014年4月4日

2014销售工作总结总结

2014年季度销售工作总结-销售工作总结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 有效性

 

伴随着学分制的普及,本科生导师制也逐渐被引入我国高校,有力地促进了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导致导师制的类型和指导模式过于统一,导师职责定位不清。由于制度缺乏严肃性和约束性,导师制在执行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法取得理论上和主观上所期望的效果,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制度本身设计和实施中的缺陷更使本科生导师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才能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一、制度的顶层设计——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的定位和类型选择 

1.基于一种基本教学制度的本科生导师制定位 

从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前期的补学分制不足之需还是现在的用于学生管理和发展,本科生导师制都是被定位在“教学管理”或“学生管理”上,并没有上升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制度,更没有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相对于传统的培养模式来说是处于从属地位的,是在不改变以班级教学为主导的前提下,试图提高现有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种措施,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基本定位上也多是强调“辅”,其功用被淡化,在大学整个教学制度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师生对它缺乏足够的理念认同和地位认同。 

按照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观点,导师制的定位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想要导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即定位的实质是要使导师制在社会公众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导师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这种定位可以看做对导师制现状的一种创造性改变,也有可能只是一定意义上的修补,但实际上已经对导师制的定位作了改变:有时只是修饰而已,却能在学校和社会公众的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这本身就是成功的导师制定位。因此,很有必要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确定下来,使它真正成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只有当教师把导师的个别指导作为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和手段,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人们才能从理念上认同本科生导师制。 

2.“分阶段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一般有三种分类方式:从导师的职责划分,有全职型导师制和具体任务型导师制,如导学型导师制、思政型导师制、管理辅助型导师制;从学习时段划分,有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从指导学生范围划分,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 

不同的导师制类型所要求的条件也是不同的,选择导师制类型的原则是:既要符合学校定位,又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师资情况。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选择不适合学校实际的导师制类型,就可能达不到导师制的预期成效。现在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推行的“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笔者认为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制度。 

一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需要充足的导师资源作后盾,否则为大学一到四年级的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就只能是以增加指导学生数为代价,教师指导学生过多势必会影响指导效果。 

二是“全职、全程、全员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更高,导师的工作量更大,指导任务也更繁重,从大一的入学指导到大四的就业指导无不涵盖在内,而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很年轻,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相对不足,专职教师的职称整体较低,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还有科研压力,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势必力不从心。 

笔者认为,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分阶段双导师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学校师资力量的情况,由高校和社会联合指导学生。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时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大三、大四时可根据专业性质有选择地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分阶段双导师制”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压力。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师资相对比较紧张,全程导师制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而“分阶段双导师制”由于实行分段指导,对校内教师的需求量相对少一些,比较适合那些导师资源比较缺乏的高校。 

在大学一、二年级配备校内导师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对整个大学生活来说,一、二年级的过渡和适应极其重要。一年级是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要开始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会选课、了解专业,培养专业兴趣,这些都迫切需要导师的指导。进入大学二年级,专业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后,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通过多种渠道寻求帮助,更愿意通过同学、朋友、专业教师等解决问题。而低年级学生获取帮助的渠道和信息则要少得多,因此有必要为他们配备校内导师。 

第三,相对于高年级导师制来说,低年级导师制对导师的职称和具体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工作责任心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都可以胜任,在职称上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来看,“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地方产业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实中由于受制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条件,加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采用“双导师制”则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培养内容和方式,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任务,把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不足。 

二、本科生导师制导什么——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导师制导师的职责定位 

对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限制了“全职型导师制”的实施,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确定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分和侧重,那种“大而全”的“全职型”导师职责定位必须改变。 

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镇和农村,学习基础不扎实,高考成绩大多处于中下水平,自学能力相对较差,普遍存在自卑、厌学的问题,对理想和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应用创新能力,往往比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科研任务更重要。 

考虑到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结构和整体水平,导师的指导职责也不能太多,而应遵循“定位准确、重点突出”的原则。笔者认为,应以“辅学+辅用”为主,也就是说导师职责的核心和重点要放在对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实务应用操作上。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领会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介绍学科及专业,包括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学生早日了解和明确学习方向,提高专业兴趣;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学生选课,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合理搭建知识构架。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从制度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上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 

1.关于导师的选聘 

首先,就导师的任职资质而言,并不是每个导师都能被聘为本科生导师,只有那些责任心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均有较好评价的教师才有资格;在职称方面,师资较为紧缺的院系对此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其次,为体现师生双方的意愿,应提高选聘程序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选聘过程中注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行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操作中可通过网站或选聘会的形式将导师和学生的信息公布,由学生先对导师进行“志愿填报”,每个学生最多可选择两个导师,并服从“调剂”,再由导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筛选,最终由职能部门统一调配。这样既能考虑到师生双方的意愿和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大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生师比较大、本科生导师配备有困难的院系,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从公共课教师中调配,或者由若干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若干学生,但导师组组长必须经院系推荐、学校考核后由教授担任,其他导师可由青年教师或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 

2.关于师生双

方的交流互动 

一项完善的制度设计应对制度涉及的对象有约束作用,否则这项制度的效力就无法得到有力保证。本科生导师制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的,如果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师生互动少、交流不够,那么师生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实行导师制时要对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时间、方式上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导师要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月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少于一次。在规约教师的同时,也要从纪律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要求学生遵从,使学生自觉按照学校的规定接受导师的指导。具体操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点: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导师见面,根据导师的意见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综合素质发展计划;以主动、认真的态度参与导师制定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积极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学年要客观、公正地对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 

3.关于导师的考核激励 

为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必须把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 

(1)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导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导师工作评价内容也必须全面、具体,评价指标必须涵盖导师的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除了要对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导师本人的人格影响、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效果等进行考评。在指标细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分推崇量化要求的指标而忽视指标中的定性描述。 

(2)要注意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除学生外,还要考虑导师自评、同行评议等,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把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力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要确保达到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目的 

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不仅是为了统计导师的工作量,更是为了使考核结果作为导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因此,要切实建立起与导师利益相关的奖励和约束制度。鉴于此,学校可建立向优秀本科生导师授予称号的制度或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本科生导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除了享受学校颁发的专项基金,在岗位评聘时还可以享受特别关照,同等情况下优先被聘任;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其当年度考核不合格,当年职务晋升资格被取消,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对于符合条件而拒绝承担导师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级。 

4.关于导师制的管理和监督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是一个常态的、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对象多,工作也比较复杂,因此,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1)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负责保证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可成立校、院(系)两级导师制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办法,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院(系)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单位导师的选聘、培训和相关工作。 

(2)要加强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日常监管,着力构建三个监督机制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以指导效果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这个机制可以采用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重在学生对教师指导效果的反馈。 

二是以院(系)为主体,建立以指导、记录、评查为中心的监督机制。通过检查导师指导记录、日志、作业批语等文字材料,对导师的日常工作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三是以学校为主体,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监督机制,坚持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学期、学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导师本人业务档案,真正使考核与导师个人的奖惩联系起来,起到激励先进、奖优罚劣的作用。 

总之,只有结合学校特点和定位选择好适合本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类型,根据学校的师资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导师工作职责和方案,才能使导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而使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2006. 

[2]高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定位问题探析[eb/ol].hi.baidu.com/idealschool/blog/item/bfd36c94cc476

343d-1135e8a.html. 

[3]周甲辰.论地方性大学本科生导师的根本职责[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3

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我们要做好工作总结,为未来的工作做好铺垫。以下为大家分享关于2021年5月个人总结汇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5月个人总结1今年的五月份好像十分短暂,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五月已经结束了,在这个月我想我也算是做出了一些成就,或许也会有些许不足,但这些都是宝贵的工作经验,是时候总结一番了。

一、日常的工作

我的这份工作是网店美工,主要是负责进行图片的美化与修改,无论是商品图片还是店铺详情页,这些都是需要我去进行设计的,根据节假日的不同,我也会设计一些不同的海报,至于商品的图片那更是我的基础工作了,毕竟只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片才有让人点击的欲望。当然,有些时候我也会登录手机淘宝和网页淘宝,点进去查看自己公司的那几家店铺进行反复的检查,看是否有着纰漏,因为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负有一部分责任的,毕竟职责所在嘛。当然,网店的美工不止我一个人,还有一名老员工,我经常会和他学习一些美工技巧,毕竟我是年轻人,应该要多学习,除此之外还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无论是新出的电影还是书籍,新出的化妆品还是宝宝,我都要看一遍,毕竟美工也是要提升自己审美水平的,闭门造车面对那些老旧的图片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二、五月份的工作成就

也不能说是我一个人的成就吧,毕竟网店的收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五月份的节日比较多,我们也做了许多促销活动,而且在节日的前一周就得做出策划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既要时尚潮流,又要新颖简约。这个月的业绩相比上个月提高了60%,而且网店的排名也上升了很多了,提高了知名度,这是让人喜悦的,毕竟流量提高了,以后卖东西也更容易了。

三、工作中的不足

首先是图片被盗用的情况,这点是比较让人心寒的,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创意,被别人直接拿走,裁剪logo以后俨然成了别人的创作,这无疑是让美工感到心寒的,而且由于目前对这方面的打击力度不大,即便是被抄袭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其次是准备工作不足,这一点也不是美工的问题,而是客服方面出了问题,明明节假日是生意的时候,但是节假日我们的客服有好几人休假,导致工作非常忙,即便是愿意多出加班费也没人愿意多做,不然的话网店的销量其实还能够更好的。

四、工作体会

既然五月份已经结束了,那么我就没有必要继续纠结下去了,这个时候应该要往前看,六月份的时候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做的更好。

5月个人总结2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过的就是快,在闲余时,我总觉得时间很多,只有在工作时我才觉得时间好像不够用。一下子,这个五月就要过去了,虽然在这个月里公司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动,但是这个月的工作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因为出现了一些新鲜的事物,所以我作为公司的员工,必须要去面对这些挑战,完成好自己的本职任务。这个月的工作,我自认为完成的还是比较不错的,基本把上级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甚至还有所超越。

在工作的时候,虽然面临了不少新的挑战,但是我顶住了压力,在面对领导交给我的一个又一个任务时,我的心中没有怨言,只有兴奋,因为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在工作这方面的肯定和信任。当我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我首先是自己琢磨琢磨,直到我感觉自己研究不出什么花样来后,我就会寻求周围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实在不行了就会请教领导给我一点点指点,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任务才得以顺利展开并且完成的比较好。

我的工作不算难,但也算不上简单,还是得需要自己动一动自己的小脑筋的,不然的话就难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了能让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专门在网上看教学视频,这些视频都是很多有经验的大佬制作的,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并不是很久的人来说,那可是相当有用的,这上面介绍了不少的工作方法和如何处理工作上的细节,千万可别小看了这些细节,因为任何小细节一旦积累了起来那可就是一个大事件。这个五月份中,我在工作上有不少的提升,这可以从我的业绩上明显的看出来。相比于上个月,本月的业绩提升了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这都多亏了领导的指点,如果没有领导给我传授那么多的经验,我只能完成基本任务。

随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见识得到了提升,我相信自己在下一个月里能比现在做的更好,我会更加独立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争取在下个月里把业绩提升的更高。同时,我也明白了学习是永远不能停下的,哪怕我现在已经工作了挺久了,但是唯有不停的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更好地完成公司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避免在工作上出现差错。

5月个人总结3随着20--年夏季的到来,大学四年时间即将结束,同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也接近了尾声。时间过得很快,相比别人的四年的大学生活,可能自己过的很简单没有接触太多的校外生活,给自己生活圈划的很小,想想过去自己想法很多,爱好很多由于一些原因很多事情都没有去做,但是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长大了,四年的生活让我从当初一个迷失不知未来的孩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对生活有了目标的人,不会再依赖父母依赖亲人,不会觉得-要比男生做的差,尤其在理科方面要相信自己。最重要一点学会该以怎么样的态度去工作要以什么态度去待人去对待以后的生活,以前都感觉自己年龄还小,不需要做的太多,不需要承担太多,什么事简单的完成了就可以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成长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完美的完成。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返校闲下来的时候想到在公司的那段日很珍惜这段经验。那段日子,我真的有很失落过,也有很认真过,很高兴。因为马上就要回学校了,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现在重要的就是要对这段实习时间做个报告,也是对自己实习的鉴定。对自己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份很好的工作。

在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以来。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从生活中没有发获得到的知识和道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真谛。实习中所见所闻让我倍感自己的知识面很窄很有限,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通过实习,培养了我观察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的专业是电子通信,以前没有接触有关专业的公司行业,说实话心里没底。当时是抱着好奇的心来到捷捷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想了解电子产品是怎样做出来的,因为在北方很少看到电子厂。刚来到这里,起初真有点不适应,不知从何处下手看到上万的仪器自己很胆怯不敢去操作担心弄坏它,而且每一个师傅都很讲求效率,他们的工作速度很快,连吃饭的速度都是分秒必争的,吃了以后又回到工作岗位,从这一点切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和认真,带我的师傅给了我很大帮助,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就去请教他们。实习报告网有些工作是很简单的,简单的同时还需要熟练。就如割膜刀片很快用力不当的话蓝膜很难割下来。刚到磨砂划片的第一天自己学割膜,熟练和巧力问题是自己需要做的。划片是后道工序。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实习生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师傅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其他员工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专业实习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以充实自己。

以下几个方面几方面就是对这一个月来的个人工作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个人总结:

1.车间师傅让我们亲自体验各类芯片制作流程,在每一个车间都感受到了每一个制作过程的复杂和乐趣。

2.了解了私企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老板严格的制度要求下平时会对员工的生活方面特别关心,老总也是很随和的人。

做了一段时间芯片操作流程明白了每一个产品的来之不易,师傅的帮助下,我学到了一些劳资方面的知识,对计算工资所得税有了一些了解。这对以后的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保障公司利益同时要学会保障自己的权益。

3.一个月时间主要在激光划片和磨砂划片实习操作,含有的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操做了,刚开始由于陌生的原因仪器让自己感到很害怕,后来习惯了并且认识了它们的原理操作起来就非常简单。

不忙的时候对其它工序进行了简单记录,学到了产品设计的一些知识,并认识到公司的未来意向,发展方向。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段时间以来,从不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到现在稳重和冷静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走的更多我知道,在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一个月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在这里我知道我的将来会有光辉灿烂的一天。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学习生活除外,我会积极参加社会各种实践活动,获取更多学习的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我的未来不是梦,只要自己努力过,成功是不会拒绝你的。

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挫折和失败,才能通往自己的罗马大道。大四一年年里,我有失落过,烦恼过,悲伤过。有时觉得自己放手让时间在自己的手里流走,可能是或者我的缺陷和不足。但我知道这是上天对我的一个考验,但在每次失落的时候我都会反省过来,告诉自己清楚自己应该做的是什么,在挫折面前我?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在学习方面虽然自己普通平凡,但是我会努力提高,做到,不管遇到什么困扰我都不会跌倒,我会不懈努力。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我会继续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的-人,在生活上自觉从严要求自己,艰苦朴素,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各方面表现良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我一个月来的简单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争取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5月个人总结4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作为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我特别注重自己的廉洁自律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病坚持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与护理支部建设,发展更多的年轻党员梯队,其中以年轻的骨干为主,使护理支部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20--年很快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院领导、护士长及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领导、护士长的认可。较好的完成了20--年度的工作任务。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

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即将迎来的2013年,我会继续发扬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负责,绝对不要发生因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恶化,我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绝对负责,这才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好护士应该做的最起码的工作。作为一名护士,我时刻的意识到我担子上的重任,我不会为医院抹黑,我只会来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是会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会做到!

5月个人总结5x月份的工作已将结束,班组的绩效成绩,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在我班也多次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这些原因,主要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本身的工作作风不严谨,管理过于疏散,本人自担任工艺二班班长以来,也是第一个月,对班组建设还感觉很陌生,无法将自己的工作推动的更出色,今天借此契机,将这个月来工艺二班的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下小结:

一、工作作风不严谨

在管理上疏于放松,刚担任班长以来对班员的管理过于宽容,不严厉,太过于人性化,总是想让班员在很轻松的环境中工作,正因为这种想法,纵容了班员,导致了班员随心所欲,所以出现了--x的睡岗,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工段和班组的利益,使班组的成绩与其下滑,这只能充分体现了自己在班组推行九大模块不理想,更谈不上推进,这些责任只能是班长的责任,没有认真宣贯,落实,督办和检查,所以出现了以系列的不正常现象。

二、工艺指标的执行

我班在工艺指标上均能按照正常操作程序进行执行,在工艺指标上执行的是我班主操,--x,在相比之下比其他主操要好些,在炉温控制方面,翻炉要少些,但是在炉温考核上,我班两个主操,超温比较多,班组在这方面丢分比较多,没有占到优势,没有为班组争到荣誉。

三、巡回检查

在这方面,在这里要提出表扬的是,我班巡回工,--x,在上班期间能够认真巡回检查,在一次上小夜班中,他能及时发现汽轮机,振动的突然变化,能及时的向班长反映,并能及时的处理,倒风机,避免了气机事故的发生。

四、区域责任制

我班在区域责任制方面,均能做的比较好,尤其是我班的出渣师傅们,在这里要提出表扬的是我班出渣工,--,在上班期间,他能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卫生区域,在一次,他能主动的将自己区域的水沟清理淤泥,受到了工段领导,x主任的表扬,为班组争得了荣誉,其次就是我班除渣工,--x,他是一个做事比较踏实的老师傅,在班期间,他能明确自己的职责,灰门泄露方面维护的比较好,能主动的搞好自己的区域卫生,受到了x主任的表扬,为班组争得了荣誉。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4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和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作为衡量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教育质量具有导向、规范和改进的作用,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以学校声望、资源及产出为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质量,因而不能有效地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而以学生为主体的“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thena-tionalsurveyofstudentengagement,简称NSSE),因其设计严谨、资讯丰富,在美国、加拿大等国迅速推广。该测量工具是一个针对全国范围内四年制本科院校学生投入学习和发展程度的年度调查。它通过对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和社会活动的分析,弥补了传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缺陷。本文基于对NSSE的介绍和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NSSE的产生背景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式下,很多院校为了提高其排名及学校声誉,实施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行为,如提高入学门槛、盲目扩建等。学校的资源尚未用到更有实际价值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感受完全被排除在教育评价之外。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现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由“学校主体”转向“学生主体”,掀起了学生参与度与教育质量关系的研究热潮。

二、NSSE问卷的理论基础

“学生参与理论”核心价值的确认,为“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泰勒(Tyler)就提出了“任务时间”(timeontask)理论,他认为学生学习时间与学习成效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阿斯汀(Astin,1984)提出了“学生卷入”(studentinvolve-ment)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效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关联的。因此,衡量一所高校的好坏,主要是看其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1]。而汀托的“社会与学术整合”理论认为好的大学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个体顺利实现学术整合和社会整合的大学组织实践行为和过程,他对泰勒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同时也是阿斯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1986年,齐克林和甘姆森(Chickering&Gamson)提出了“本科教育阶段有效教学七项原则”理论,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这时,库恩(GeorgeKuh)提出了“学生参与”(studentengagement)理念,并定义为:学生参与度是一个测量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对他们学习支持力度的概念。他认为“教育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就是学生的参与程度”[2],并提出从两个方面考察学生的参与状况:一是学生做了什么(whatstudentdo),包括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与精力、与同伴群体的相处情况、与教师的互动等;二是高校做了什么(whatinstitutionsdo),指高校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或提供怎样的资源促进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3]。在上述理论研究基础上,全美高等教育管理中心与美国印第安那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印第安那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研发了NSSE调查问卷。

三、NSSE调查体系和测评指标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方式,NSSE是以学生为主体,调查其“学习性投入”的一种工具。所谓学生的学习投入,其本质是学生学习行为与院校条件的相互作用。NESS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内部机制,它以独特的调查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参考。

(一)调查机构NSSE是一个非官方性质的跨校调查,由美国Pew慈善信托基金以及卡耐基教学促进会资助,对在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状况做年度调查。因合作方都为独立调查者的身份,监督委员会由教育研究专家以及公众代表组成,使得调查具有更高的的可信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

(二)调查对象及评价流程NSSE的对象主要针对大一及大四的学生,这两大学生群体能更好地反映学校的教学实际,因为低年级和高年级在一些专业及课程体验上会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提供的投入学习活动的经历以及活动安排报告,具有更强的研究价值。参加NSSE的高校首先要签订协议,协议规定了参与院校对调查资料和数据的处置权,即可以使用调查结果进行本院校的研究,但是结果不能公开。协议签订后,根据参与院校提供的学生名单及个人信息进行抽样。在调查对象确定后,NSSE会以书面及网络调查的形式将问卷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填答时间约15分钟,问卷回收后,由评价机构对问卷进行统计,获得五个可比指标的原始得分,并将结果反馈给院校。

(三)NSSE的关注群体NESS因其科学的调查流程、独特的评价视角以及不同的应用价值,为学校领导、大学教师及职员、学者、咨询机构、政府机关、新闻记者、学生以及家长等关注和受益。

(四)主要评价指标

1.学业挑战度(levelofacademicchallenge,LAC)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为在校学生提供高期望值的平台,提高课程要求和标准,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LAC题项包括:专业期刊、杂志以及非指定书籍的阅读量,本学年写作长篇论文或报告(5000字以上),中篇论文或报告(2000—5000字左右),短片论文或报告(2000字以下)的数量等。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阅读量、所修课程对学生智力活动的挑战程度以及学生达到教师、学校要求的努力程度等。

2.主动合作学习水平(activeandcollaborativelearing,ACL)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更不失为解决困难问题的有效方式。ACL的题项包括:课堂是否积极提问或参与讨论,课后是否和同学一起讨论作业或完成相关实验,课堂上帮助同学解疑释困、辅导学生以及做口头报告的频率等。

3.师生互动(student-facultyinteraction,SFI)正如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所说:“真正影响教育质量的事发生在大学课堂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水平对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深远。SFI的题项包括: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和教师谈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人生观和理想问题,学习表现得到教师及时反馈以及通过书面形式、邮件等多种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活动的频率等。

4.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enrichededucationex-periences,EEE)学生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不仅体现了自身学习体验的多样性,更是对学生认知的一种提升。EEE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参加课外活动的频率,语言学习、选修或辅修第二学位,参加专业设计比赛、实习、社会实践、田野调查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的频率。

5.校园环境的支持度(supportivecampusenvi-ronment,SCE)该指标从两个角度考察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力度,一是考察学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情况;二是从学生与学校各类人员的关系来考察。SCE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就读院校是否强调对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或情感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是否强调活动,是否帮助学生积极应对经济问题,是否指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和同学、任课教师、班主任或办公室行政人员的关系等。同时,NSSE通过检验教育过程的七个方面来分析学生学习性参与情况,即:课程的教育认知目标,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课程学习行为,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向学和厌学,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以及在校满意度。

四、NSSE对我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估的启示

我国现行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对保障高校教育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它更侧重对学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财政资源以及科研状况等的考查及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质量。针对我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估中存在的不足,NSSE研究则颇有启发及借鉴意义:

(一)教育评价应关注大学生这一高等教育质量主体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不外乎两大方面,即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其中,外部评估体系是由国家对高校的认可、评定以及国家鉴定构成的,而内部评估体系的主体是院校本身,包括学校的自我评价、对在校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等。而目前我国的教育质量评价表现为大学生作为评估主体的缺失,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始终都被排除在教育评估体系之外。NSSE作为针对在校生的学生参与度调查,其研究对象已从关注学校本身情况转向学生学习经验,侧重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以此为鉴,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应将目光从高校主体投向学生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高校自我评估报告,通过了解学生的在读经验和发展状况来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

(二)教育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不仅要以大学生为主体,更要以其就读经验为评价核心。因为,即使大学生被纳入到高教质量评价体系中,也往往“以最佳状态代替常态、以静态代替动态、以终点代替过程”,只看见大学教学资源的拥有量,而不了解其使用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况。而NSSE则注重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经历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增值过程”,如师生互动情况等,反映出教育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5

1引言

随着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的成立,各高校积极开展了阅读推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经过十年的发展与努力,很多高校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推广工作品牌。2015年,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评选出了如“上海交通大学:鲜悦(Living Library)――以人为书,分享智慧”“四川大学:光影阅动――微拍电子书”“武汉大学: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经典名著在线游戏”等优秀的高校阅读推广案例,随后,各省地区也陆续举办省级的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展现了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的精彩纷呈。同时,更多高校为提升师生阅读素养推出无缝服务,南开大学从2014年起在新生录取通知书内列出大学生必读推荐书目,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书库最显眼处设立了“清华大学生应读书目”专架,以及各高校开展的“真人图书馆”、各类读书会和导刊导报等形式。阅读推广工作开展十年来,高校师生读者的借阅量及阅读素养都得到显著提升。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的李国祥馆长认为,过去我们的阅读推广服务偏重文学文艺范畴,书目以国学经典、世界名著为主。提升文学素养是人才培养的中长期目标,但是从学校学科发展与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是当务之急,受到网络信息浪潮的影响,有的学生容易迷失在过于丰富的课外信息之中,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初心,甚至在懵懂与蹉跎中度过珍贵的大学时光,有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或直接就业,却仍缺乏基本的专业阅读量和科研素养。因此,推广专业阅读,提升学生专业阅读素养,应该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重中之重。

2专业阅读推广概述

2.1 专业阅读推广的定义

阅读的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变得十分宽泛,本文选择借用胡继武对“阅读”所下的定义[1],将“专业阅读”引申为“人们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符号中获取意义的一种智力活动”。研究生阅读导师开具的书目为开题做准备、善于学习的本科生通过阅读教材之外的专业书籍以更好地完成作业等,都是专业阅读的常见形式。

“专业阅读推广”从字面上理解有两层含义。杨莉等对专业阅读推广的定义就包含了两个不同概念:以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推广阅读,以及就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方面从提供阅读的角度进行指导和帮助的过程[2]。简单理解就是“专业的阅读推广”和“专业阅读的推广”。本文仅从狭义上理解,取后者之意,只探讨如何对学生的专业阅读进行推广和促进。叶鹰教授曾开出图书馆学专业书目,推荐50余种专业经典[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过建立学科屋(Subject Rooms)、学科图书馆博客(Subject Library Blogs),定期按类编制新书目、书评和学科指导,引导读者对专业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阅读[4],这些都属于专业阅读推广工作。

2.2 专业阅读推广三要素

阅读推广的三要素是“主体”、“客体”和“本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专业阅读推广服务。

2.2.1 “谁”来做专业阅读推广――主体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可以是图书馆,也可以是学生所在的院系,甚至是热衷于分享专业阅读体会的读书协会或个人等。这几种组织方式虽然都值得提倡,但却各有利弊,个人组织难以成体系,院系组织又缺乏完整的阅读资源的整合,图书馆虽然可以弥补前两者的不足,但图书馆员队伍本身的专业和素养无法解决非图书馆学科专业阅读涉及的深度问题。有的学科馆员为了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专业读物,怀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对其服务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这种态度虽然值得我们赞赏,但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再优秀的馆员,也难以上升到专业教师对自己学科图书的熟悉程度。鉴于此,我们提倡“图书馆搭台、学者唱戏”,这种二元结合模式虽然模糊了主体的概念,但可以有效解决以上各种组织方式的缺陷。有的学者强调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中担当了主导地位,不应在宣传时甘做幕后英雄[5],但其实,只要图书馆的组织和评估工作到位,目标对象能真正受益,谁在台上获得掌声又何妨。

2.2.2 对“谁”进行专业阅读推广――客体

高校里专业阅读推广服务的对象一般为本科、硕士学生。而细化到每一个项目,必须要对目标人群进行研究和分类,从专业、年级区分把握各阶段学生专业成长的规律,了解其阅读需求和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提高其专业阅读素养进行活动设计。因此,每一期推广的对象不应相同,避免出现面向“全校师生”的推广方案。

2.2.3 具体推广“什么”――本体

专业阅读推广既包括推广专业阅读的读物,如传统的纸质图书,以及电子图书文献、专业数据库等,也包括专业阅读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以及氛围的营造。因此,严格说来,一切提升信息素养的工作(信息检索课等)以及普遍意义下的阅读推广(面向全校师生的经典文学作品推广等),都不应列入专业阅读推广的范畴。

2.3 高校开展专业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性

专业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任课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需求。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在开展专业阅读推广服务前,对上述三方做了充分的需求调研。

图书馆是为学校学科发展服务的,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2013年起革新了过去的资源采购方法,执行院系导师荐购制度,学校还将荐购图书、电子资源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在各学院和图书馆的合作下,图书馆连续三年实现新购资源100%均为专任教师推荐,馆藏资源在科研教学方面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图书馆对专业图书资源的宣传有限,学生课余阅读仍以休闲、文娱为主,图书馆需要担负起宣传专业资源的重任,并且提供相应的介入式服务。

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的探讨,能有效提升教师个人品格魅力及增进师生间教学默契。但由于教师授课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所以教师的个人学习经历、对专业读物的阅读体会等宝贵的经验需在课堂以外另觅平台与学生分享。对广西民大30多名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进行访谈调研,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专业阅读推广具有现实意义,9成受访者表示愿意免费担任专业阅读推广人。

对500名学生进行电子问卷调研,主要目的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由于文史类荐书目录能从很多途径获取,学生更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专业阅读的指导(文史经典荐读需求为42.3%,专业荐读需求为89.4%)。而其中新生对二者的需求均为100%。值得重视和担忧的是,在大二至大四的本科生当中,有52.4%的人对自身所学专业表示“不了解专业精神”、“不知道未来就业方向”,有94%的人还选择了“未读过任何1本专业经典著作”。在研究生一、二年级的学生中有44%的人表示“未读过任何1本专业经典著作”,还有76%的人表示“没有掌握科研方法,还不太会写论文”。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一新生急需掌握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如何通过阅读专业优秀读物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尽快进入专业角色,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与社会地位如何等,这会影响到他们后续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视野。二、三年级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地位认知、技巧掌握、获取参考书目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大四的学生面临考研、就业,更增加了对专业阅读的需求。研究生依旧需要与导师对话的平台,以提升研究生阶段的阅读和科研水平,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更需要加大专业阅读量,以尽早进入专业学习正轨。总而言之,有提高专业素养意愿又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同学,迫切需要良好的专业阅读氛围以及有效的介入式阅读服务。

3专业阅读推广案例及分析――以“相思湖畔”为例

3.1 “相思湖畔”活动设计与开展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从2015年起,举办了“相思湖畔”专业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用能够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湖泊景点命名,以部分学科为试点,邀请学校一级学科带头人、专业任课老师以及校内外知名作家等,与同学们聊读书、聊课程、聊专业、聊学习和技巧,用近距离的座谈或者大型讲座等形式开展专业阅读交流。图书馆除了组织工作外,在每一场活动现场还会布置专业相关的资源推介,如图书展、核心期刊展、电子资源列表以及公告相关数据库培训讲座的信息。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接触本专业的优秀人物,还能了解到本校图书馆专业馆藏信息以及电子资源的查询和使用方法(见表1)。

为保证活动的实效性以及执行水平,增进读者满意度,“相思湖畔”专业阅读推广工作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活动开展执行、管理和记录。活动档案资料目录包括向导师的倡议书、邀请信、活动方案、活动执行联络表、导师书评、海报设计、通讯报道、活动图片,以及最重要的读者反馈意见表和活动评估单。在宣传方面,借助学校领导的名人效应和科研实力,邀请正副校长作为头两场阅读推广的发起人,一炮打响活动在学校内的知名度。每次活动前后都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主页、图书馆主页、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师生QQ群以及海报等对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其中图书馆主页还设有活动专栏,能够查询每一期活动的文字视频记录以及导师荐书,图书的电子版、纸质版定位导航、导师书评等。

3.2 “相思湖畔”活动评估

活动评估既是激励的手段,也是改进的手段,更是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手段。美国“一城一书”(One City,One Book)活动在其活动指南书中,专门指出活动评估是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6]。“相思湖畔”每期活动的档案目录中会有详细的活动评估单,包括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两个部分。

过程评估用于总结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哪些因素提升或降低了活动预期效果,主要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对活动组织者有积极的总结提示作用。“相思湖畔”推广服务初期也遇到一些组织工作的难题,听众层面上有时存在宣传不到位的情况。在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做的问卷调研中,表示经常关注校园内的海报、校园网主页和校园广播的学生比例分别仅为32%、7.8%和2.3%。86.4%的学生表示班级内通知比海报、网页、微信等其他宣传手段都更为有效。图书馆在整理调研结果后,在2016年开展的推广活动中,采用请辅导员通知的方式代替海报宣传,组织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效果评估分为短期和中期,短期指活动当天收到的“读者意见反馈表”,了解参与者的感受与建议,由于专业阅读的特性,活动不能像读书节一样追求轰轰烈烈的现场氛围以及参加人数,每期30人左右最为适宜。中期包括挖掘所荐书目借阅量的变化,导师在期末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专业成绩的评价,以及学生自己对活动的评价等。以档案学为例,2016年3―6月与2013年同期相比,档案学专业图书(中图分类号G27)借阅量从237册次增长为421册次,其中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先后在两位教授的读书会上被推荐和解读,这本在过去连续5年都是零借阅的经典专业图书,在近半年内被借阅63次(含复本)。档案学导师在专业论文中也发现,部分积极参与活动的研究生其阅读广度和深度均有明显进步。

“相思湖畔”已经初步收获读者口碑和学校的肯定,但仍只是专业阅读推广的初期形态,图书馆只向导师们介绍专业阅读推广的理念和宗旨,具体形式不限,导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选择交流内容,自由发挥,这样的方式只能保证短期活动效果,项目没有按照知识体系有序展开,则无法连贯地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有效的介入服务。

3.3 专业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

从“相思湖畔”推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专业阅读推广符合学校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规律的,具有实效性和具体意义。在高校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构建和完善专业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1)健全管理运作机构。成立专业阅读推广委员会并下设专业组,委员会是学校推广专业阅读的指导性组织,规划总体目标,确立专业阅读服务的地位,协调部门之间合作与解决资金支持等问题。委员由学校分管领导、图书馆领导以及各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组成,如学校设有图书工作委员会,可由其兼任。专业组以专业为单位,由院系分管领导、学科带头人、专任教师、图书馆学科馆员以及学生代表组成。作为专业阅读推广的实施单位,专业组承担了解学生专业阅读需求、根据课程设置专业阅读章节、确定主讲人及目标任务等细节。健全的管理机构不仅能确保请到高水平的专业阅读推广人,还能够保证活动的组织开展。

(2)明确推广活动的目标任务。专业组应遵循“三个层面、三个传播、三个解答”的方针,学科馆员主动联系学院教师与学生代表,深入了解专业教学大纲,积极嵌入课程服务与学生成长计划,与专业教师共同探讨,根据专业课程设置、主干学科课程组、专业课程三个层面构建推广体系,向学生传播专业精神、学习经验、学习资源利用,目标是要解答专业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见表2)。

(3)不断丰富活动形式。除了讲座、座谈等“真人图书馆”模式之外,还要积极挖掘有创意的促进读者之间交流的活动形式,如在线上增设优秀书评、答疑解惑等交流栏目,线下举办读友沙龙、有奖赠书、送书上门、专业图书漂流等活动,吸引广大读者参与并提高专业阅读的积极性。甚至可以与教务系统挂钩,为专业阅读设置相应学分,由图书馆网页实现电子阅读、书评上传、书评评价最后系统给予学分认证等。

(4)积极结合数字资源做好推广服务。数字资源对推广服务的支持体现在两个步骤中,一是对导师荐读的图书做数字化加工,将专业相关的数据库以及该库的培训视频等整合在专栏页面中,供读者在活动前后下载。二是将专业阅读推广的活动制作成视频上传至网页专栏。数字资源应该配合课程设计的结构呈现出对应的系统性、唯一性、明确性。完善的数字资源支持,不仅帮助参加活动的学生获取移动的专业阅读的资源,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推广过程中获取的知识信息,更能帮助未能参与活动的学生。专业阅读推广持续一段时间后,已形成体系的视频资料可发挥极大的教学辅助作用,嵌入学生的课堂、班会、晚自习等环节当中,减少重复组织活动的资源投入。

(5)构建多维集成视角的评估体系。夏立新老师提出阅读推广的评估应从多维集成视角[7]进行思考,本文也从组织维、资源维和用户维三个维度对专业阅读推广分析构建评估体系。其中组织维反映了专业阅读的参与层级,即从学校、院系、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评估;用户维反映了专业阅读评估的价值取向,即“以学生为中心”,细化目标群体,对不同专业、年级、学习水平的读者其阅读需求、阅读状况、阅读素养进行针对性评估,并且按阶段分为短期效果(当天反馈)、中期效果(阅读荐书之后至期末)以及长期效果(本科四年或研究生三年);资源维反映图书馆馆藏资源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借阅下载量、利用率以及科研产出和成绩相关性等。

(6)营造良好的专业阅读环境。环境营造并非指让学生了解推广的服务品牌,而是为学生的专业阅读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这是一个容易踏入的误区。让学生养成以阅读促进专业学习的习惯比让他们认识活动本身更重要。专业阅读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当学生入学后能尽快进入学习角色,能及时收到每一场自己需要的专业阅读活动的信息,进行每一门专业课程学习时能及时获取相关的参考书目,走进图书馆能从自己的专业区域里找到相关的资源推介以及使用指导,甚至在研究时能快速确定自己的选题,他们在探求学习资源的一切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提供服务,这样的专业阅读推广任务才算取得真实的效果。

大四年度个人总结范文6

摘 要: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在嫁接金融学专业的基础上形成,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价等环节上,未能较好地体现投资学专业特征和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对湖南农业大学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卷调查,探讨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投资学;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82-03

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40余所高等院校开办投资学专业,湖南省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商学院、怀化学院等高校开办了该专业,该专业是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及我国投资市场的发展过程孕育出的一个新兴专业。近几年投资市场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加之该专业创办的时间较短,如湖南农业大学于2009年才首次招收投资专业本科生,这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累的经验不多,基本上嫁接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还没有充分体现投资学的专业特征和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的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与人才的教育培养有关的理念、学科分类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的总和,即“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几个重要问题[1]。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教学的核心,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特色的体现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其发展状况。因此,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投资学专业是一门融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于一身,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专业。该专业着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投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等各类投资决策和运作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是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的[2],在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应围绕该人才培养目标。

二、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投资专业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为湖南农业大学投资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及部分毕业生,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调查为2015年5月份,主要调查对象为2011―2012级投资专业学生,第二次调查为2016年6月份,主要调查对象为2013级投资专业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在校时间长,对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熟悉。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投资专业学生对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以及就业前景的评价等。两次共调查了114名学生,包括2011级21人,2012级50人,2013级43人;男生46人,占40.35%,女生68人,占59.65%。

(一)专业教学内容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32人认为安排的教学内容合适,70人认为安排的教学内容一般,同时有7人认为不合适,5人回答说不清楚,分别占6.14%和4.39%。不合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理论。投资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教学内容应理论和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中,开设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调查的大部分学生热爱实践教学,很喜欢和喜欢实践教学的学生占总样本的85.09%,实践教学内容中63.16%的学生喜欢大概两个星期(2016年为一个月)的投资模拟大赛。但是目前投资专业人才培养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学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目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社会调查、虚拟投资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体现,其中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由于教学条件欠缺,包括场地、配套设备等不足,这些环节多流于形式。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计划,但很难落到实处,普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也缺乏有效的考核措施,对学生投资实践能力提高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二)课程设置

培养何种素质的投资专业人才受到课程体系的影响。投资专业教学计划中高等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不包括选修课,下同)的比重为51.43%,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基础课占总学时的比重为35.38%,证券投资学、项目融资、投资项目评估等专业主干课占总学时的比重不到15%。另外提供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理财、投资组合管理等21门专业选修课,共720个学时可供学生选择。这一课程设置c学生的主观意愿存在一定差距,他们认为专业主干课所占的百分比应最高,平均为44%,其次是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5%、19%、12%。大三、大四学生对该专业各课程的相对重要性,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最具说服力,所以他们的意见应该作为未来教学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3]。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幻灯片、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工具、媒体或设备。投资专业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为黑板与幻灯片,这与学生的期望一致,63.16%的受调查对象希望黑板与幻灯片教学相结合。他们认为教学中幻灯片应是辅助手段,更希望的是教师能够生动地、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而不是把多媒体课件变成电子版教材。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师对重要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相关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当前教师在这三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以讲授法为主,其次是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但83.33%的受调查学生希望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认为案例教学法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发很大的学生占55.26%,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结合实际多分析一些案例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可划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又可分为必修的和选修的理论课程,各课程根据性质的不同考核方式不同。必修的理论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绝大部分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选修课一般以提交课程论文为主,少数选修课采取的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实践课程多采用交实习报告和实习作业的考核方式。调查结果发现,认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安排不够合理的样本学生分别占23.68%、28.07%。虽然50.70%的样本学生认为课程论文有助于提升寻找资料的能力,25.35%的样本学生认为课程论文有助于理解课程知识,但30.99%的样本学生认为写课程论文效果不理想。样本学生也认为课程平时成绩的比重应有一定的提高,占总成绩的37%左右比较合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独立完成课程论文、团体完成课程作业等课程考核方式中样本学生更喜欢开卷考试和团体完成课程作业,分别有50人、35人选择,各占样本学生的43.86%、30.70%。可见,目前该专业部分课程考核方式与样本学生所期待的也有一定的差距。

(五)专业教学质量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整体状况的满意度评价中,十分满意及满意的占54.39%,一般的占38.60%,5人回答不满意,3人回答说不清楚,分别占4.39%和2.63%,这说明当前投资专业学生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六)专业就业前景

2016年大学毕业生有765万人,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学生普遍认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要分专业来看,某些专业扩招规模过大,容易造成供过于求。对于投资专业,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持十分乐观态度和乐观态度者共77人,占67.54%,但也有32.46%的学生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看好,其中32人认为就业形势一般,有2人持悲观的态度,3人回答说不清楚。对于期待的就业单位,有13人希望是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有29人希望到银行工作,占25.44%;有41人希望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工作,占35.96%;有31人回答其他,包括媒体、企业的投资部门等。

三、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通过总结该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中还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互相配合,只有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投资专业人才的加盟。社会对投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可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加强高校内部学院(系)之间、高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政府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首先,应加强高校内部学院(系)之间的联系。投资专业学生所需学习的内容范围较广,如需要了解银行、政府或者证券公司等组织的生产经营核算知识,因此需要加强投资系与会计系、数学系、工程系等之间的联系。其次,要加强高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的联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参与为期6―12个月的实体投Y规划、操作过程。最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与导师之间应是双向交流,学生将学习、实习当中遇到的难题反馈给教师,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建立创新科研基金,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互动式参与教师课题,提高实践和科研的能力。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术认证培训,如经济师、会计师、理财师等相关证书的认证,规定通过相关资格的认证可以获得相应的实践教育学分。

(二)完善课程设置

投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包括:第一,构建层次清晰、紧密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第二,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相结合[4]。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样本学生希望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比重,以便能更深入地掌握投资学科的知识。因此,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针对不同年度入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课程计划,合理分配课时,减轻非必要课程负担,着重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投资专业课程安排可以考虑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注重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入学后的第二年,学习投资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第三年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设置企业财务管理、期货与期权、公司理财等理论课程及相应的模拟训练。第四年第一学期,学生必须到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参与投资实践活动,至少获得6个月的投资实践经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某一投资类课题,他们必须具有解决某一实际投资问题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拿到毕业文凭和专业技能鉴定证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者、管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及实践能力等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考评。最后一个学期就是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这主要是对实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或者对某一个项目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投资规划。

(三)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离不开多媒体、视频、音频、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段,并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适当调整。在今后的教学中,网络教学、慕课教学可以作为投资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改革方向,将课堂上的学习资料和视频放到网上,可以供学生学习、复习,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之间彼此批改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与投资学有关的课外内容,通过教师给定题目,学生选择题目,以团队合作或者个人完成的方式,查找资料,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其他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对每一个学生的选定题目建立相应的教师评审团,学生成果展示后,由教师对相应成果进行补充或者评价。对于优秀成果,可以考虑投稿发表或者作为立项项目,进一步开展研究。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联系。此外,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加入投资学方面的时事新闻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5]。

(四)实行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当前课程考核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除了闭卷考试外,还可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科学合理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尤其应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可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并结合平时学习情况、个人表现等进行考核,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实践课程如投资模拟课程,可采用理论测验、上机操作、现场技能检验、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与平时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考核方式。选修课可采用课程论文、试卷考核、撰写调研报告等考核方式,也可适当采用开卷考试、团体完成作业(包括团队完成课程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团队制作一个多媒体等方式)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继坤,寇跃灵.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

[2]博斌,曾伟.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探寻[J].昆明大学学报,2006,(1).

[3]钟苏,牟小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查问卷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4]匡远配,谢旭旭.台湾地区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4).

[5]吕佳.“投资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结与反思――以吉林师范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5).

收稿日期:2016-07-11

作者简介:樊英(1984―),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