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1
本学期从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本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自已的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智慧,健康的人。
2.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到了班里就象回到了家里一样。
3.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付出和爱。
4.利用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为班级而自豪。
5.关爱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为学生排忧解难,树立信心。
6.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抓好课堂纪律,让班级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三、具体措施
三、具体措施
1、学习方面
为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同时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措施:
(1)本学期,围绕“规范秩序”的学校工作思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要求班主任协助个人可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宣传、指导、训练工作,同时将班主任考核与学科质量挂钩,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挂钩,班主任要组织协调好各科老师合理安排拉差补差人员和时间,朝消灭不合格率的目标奋进。
(2)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班里建立全方位量化评比栏,取名叫“我最棒!”。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好就可以随时加分,学生每得到20分,就可以换一月亮。随着红花个数的增加,表明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显着的提高。这样,学生一学期的整体表现情况可一目了然。另外,班里还将定期评选“优秀小组”,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3)建立本班的“学习小组”,前后位四个同学为一组,选出小组的组长。“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这一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转化后进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四人小组的组长不是终身制,而是竞争上岗,谁的奖章多谁就担任,如果下一次评比你超过了组长,那就可以取而代之,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2、文明行为方面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参与评比,具体做法如下:
(1)定期对学生进行“十个道德行为”的教育。
(2)利用“优秀小组”的评比,要求小组中的每一位组员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齐心合力才能成为“优秀小组”。
3、卫生方面
通过三年的锻炼,学生能够打扫卫生,但不够认真仔细,为此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对卫生小组长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分工,责任到人,增强小组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 卫生委员和每天的环境小卫士分工明确,把教室内外检查整理干净,警告卫生习惯不良的同学,做好记录。有大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3) 综合各方面表现,结合卫生委员的记录,每周评选一次“卫生标兵”。
4、德育工作方面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2
[论文摘要]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其工作成效与社会的进步有着较为直接的相关性。探索高校教师合理的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人格化管理的角度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下探讨。
人格化管理,亦指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了解满足人的正当愿望。高校教师是一个有异于其他劳动者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劳动特点和劳动规律。了解高校教师的特点,遵循其工作规律,采用合理的、人格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性人才。
一、高校教师的特点
1.高度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高校教师具有高学历,受过系统专业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视野开阔,知识面广,重视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组织给予其自,以便能够以其有效的方式工作,完成交给的任务,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注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
高校教师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而金钱等传统激励手段退居次要地位。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
高校教师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科技知识接受度高,而且重视人格独立和自由,提倡推崇扁平的层级结构,希望组织资讯公开、科技导向、强调绩效,以创新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此外,由于他们是知识型员工,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4.具有较大的职业选择权
高校教师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而且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因而拥有远远高于传统职员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组织,寻求新的职业机会。所以,高校教师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做出承诺。
5.渴望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称心的工作环境
高校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因此,他们渴望拥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称心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到物化条件的约束。他们适应能力强,不会割地自限,希望主宰自己的时间和创造力,追求的是一种不同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忠诚度。他们喜欢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共同的目标和有创意的成果努力,并乐于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和需求分析表明,高校教师的主导需要具有高层次和精神性特征,完全有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主导需要。因此,高校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决于内激励,取决于内在需要与外在目标的统一,是教师个体的个性需要与职业角色规定和期望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激发高校教师的内驱力,使创造性和积极性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体验和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单纯以外在的监督去管理复杂的内在思维性劳动,其效果微乎其微。只有根据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和主导需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法,才能使高校教师自觉选择努力行为,持久而稳定地提高工作绩效。
二、对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意义
1.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因此,高校要调动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讲究管理的艺术。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重视对教师人格的尊重,采取各种人格化的方法和途径对知识的载体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2.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传统的科层制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上下等级管理、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提高理性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约束作用。但其被动的强制服从性束缚了教师识和智慧发挥最佳的时候。对教师实行人格化人管理,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让其有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得到信任且受到重用,使之以愉悦、舒畅的心情进行工作,从而培养其归属感,使其同舟共济,着眼于集体成就,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这样,学校对教师形成了一种吸引力,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贡献。
3.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情绪以及行为反应等。一般可分为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三个层次,这三个层子相互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教师文化的一个成熟表现就是教师群体拥有一种共同的教育信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这种信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教师文化的另一表现是教师的职业精神、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文化对教师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一种教师文化观念,认识到教师文化是保持整个学校内在秩序、促进教师开拓进取并赋予其强大生命力的精神构建。这是一种内在约束机制,但同时却具有把外在的规范制度转化为教师自觉发展的行为能力,并能濡染教师始终保持自我更新的发展方向,以保证高校的良性发展。
4.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理论与科技,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全面履行这些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要保证教师队伍这个重点。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特点是进行较高层次的人才生产,他们所认同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及其特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他们的工作业绩和状态,直接影响人才的质量和高校的职能。他们的人力资本含量最高、“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也最大。他们一旦“跳槽”,给学校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因此,留住校内教师、吸引校外优秀人才是高校发展壮大的必经之道,而实行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教师人格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人格化管理”是具有较强“人情味”的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为主的较高层次管理方法。这种方法除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的生活需求外,更主要是满足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满足教师在工作上的追求感、事业上的成就感,并通过领导与教师在价值观上取得共识,使学校的管理逐渐转移到“自我控制”的轨道,由此而达到学校“人格化管理”的最佳状态。
1.尊重教师是“人格化管理”的基础
在人格上、工作上、日常生活等方面充分尊重教师,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学校将领导和教师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2.教师的参与是“人格化管理”的保证
“人格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管理转移到“自我控制”的轨道,因而就必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利益之中,形成“学校是大家之学校,成员是学校之成员”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教师拼搏向上、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强大动力。
3.相互理解是“人格化管理”的精髓
相互理解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处在教师的立场上体谅、感受对制度要求的承受能力。当教师提出要求给予帮助时,管理者应将它当成自己的困难去协助解决;当教师工作中出现失误、犯了错误,我们既要批评教育,更要帮助查找原因,妥善处理。学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但也应该根据教师工作特点,相信教师觉悟,允许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处理些私事。如果教师有困难个人解决不了,学校就派人、出车协助解决。我们这样做,劳动纪律不仅没涣散,相反,教师更热爱学校,更尊敬领导,工作责任心更强,纪律更严明。
4.听取教师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是“人格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听取教师,特别更注意听取愿对学校工作发表评论的老教师的意见。这样才能密切领导与教师的关系,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5.解决教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人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创造条件协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定期解决在岗及离退休职工家庭中存在的困难等等。这样做,不仅对老同志是一种安慰,对在岗同志更是一种教育,使教师在工作上有紧迫感,在生活上有方便感,退休后有安全感。
此外,在教师管理中,还应把“人格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规章制度是一所学校内的“小法规”、“警戒线”。它一经制定,本校内所有的人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都要受它的约束。实行制度化管理,这本身是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成功经验,它在很大程度上能抑制人们的消极面而保护和促进积极性,它是一个法规范畴。而人格化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从深层次上挖掘教师的潜在能量,也是为了调动积极性,只不过它是一个道德范畴。前者是管理的一般性规律,后者是对它的深化和发展。因此,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既不能因为执行制度而否定人格化管理,也不能因为进行人格化管理而废除必要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 何菊莲.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点:人格化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杜威 人性化道德教育 高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4-01
一、杜威人性化思想政治德育工作的内容
哲学现在所处的困境之原因是:有用的知识越增加,哲学则越忙于完成其与人生无关的任务。[1]只有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改造,并通过正确和批判的思想清楚研究道德教育的不当态度,使道德教育在促进社会事物和人生问题的研究上真正起作用,成为探究解决人的问题的方法。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是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2]实用的道德理论是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发展的,人性化道德教育就是尊重个体、提高个体的道德能力的实用道德教育。正如教育学家福禄培尔所说,教育应“把注意放在人身上,亦即我们孩子们身上的普通形式上,放在真正的人性上。而杜威正是如此,他的人性化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新个体思想、从做中学的知行观、关注生活的道德价值观。
二、杜威人性化思想政治德育工作的价值观念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回到现实的道德生活,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由现实道德生活中的实际教育问题延伸和展开,并落脚于现实道德生活的实际教育问题。人性化道德教育应当解决现实道德生活中的矛盾,并促进个体实际道德经验的不断生长。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道德教育观念,主张道德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抽象的思辨概念之上,而是应把道德的探讨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1.教育的起点是生活
杜威的教育理念是实用主义的传统,即为了生活本身,更是为了当下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在个体和群体的生活经验在教育中得不到不断更新的时候,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当下的生活,实际上,生活是一个不间断、无间歇的过程。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而产生的,并且向前向上发展,它不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时间段,而是为了整个人生。
2.思想政治德育是一种社会生活
道德教育在道德生活中促进个体道德成长,道德教育通过教育过程引导个体面对实际的道德情景,激发和培养出相应的理智的反思能力,形成个体自身独特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去解决实际的道德冲突。道德教育是道德经验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道德生活则是道德经验不断更新和成长的过程,道德教育与道德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一起开始,一起继续,一起结束,并且道德教育也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开展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社会生活的始终。
三、杜威人性化道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德育工作的启示
1.发挥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主观能动性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就是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要通过批评性探究帮助大学生追求个人价值,还要提倡学生在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个性发挥。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心理氛围,以宽容、珍视的心情看待学生的价值探索。[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只有它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能得以实现。
2.创设体验式活动学习的德育模式
我们道德教育低效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封闭的、孤立的,与社会相脱节。学生大多忙于学习书本知识,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里面,他们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严重不足,直接关注社会、自然、文化的机会日益减少,而代替它们的是通过文字、符号、图像等获得的间接经验增加。这样学习的都是别人整理过的知识,会造成心灵成长的缺陷,造成了学生信息丰富、经验贫乏的现象。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走出封闭的课堂,推行体验式和开放式的德育模式,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
3.创建生活化、实践化的德育知识观
现代学校道德教育迫切需要实现知识观的转换,使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有生命力的过程。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与生活、现实严重的脱节,学生习得的知识脱离生活实际和周围的环境。因此,现代学校道德教育迫切需要实现知识观的转换,创建生活化、实践化的德育知识观,不仅仅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道德,更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改进,必须要把道德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实践上来,将学生自觉道德实践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克服传统德育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方法的弊端。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继续加强道德理论课程的教授,理论课可以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知识,给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方向。但是,在授课的同时,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比如,课上的案例分析讨论,学生的自我展示、小组展示成果等。学校还应重视并组织丰富多彩、学生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具体的道德情景的体验,让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内化自身品德,提升道德素质。例如,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观察等,都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道德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要积极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积极联系社会友好单位,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组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认识社会,通过实践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力。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化工类 专业基础课 科技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227-01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我院化工类专业课教师走出校园,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难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作为化工类专业两门重要专业基础的基础化学和化工原理课程教师却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他们忙于应付教学,很少有人真正走入企业进行科技服务,开展校企合作。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基本上不了解企业需求,很少有各类横向科研项目,知识更新慢,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现代化工类企业结合少,教学质量也很难有明显的提高[1]。长期以往,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术水平必将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甚至有后退的趋势。同时固步自封也必将不利于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乃至专业建设。
1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的动力来源
1.1 化工类企业的动力来源
寻求效率和效益是企业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进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务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当化工类企业意识到或者看到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进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务能给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降低研发成本,带来科技进步、效益提高、产能增值,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时候,一定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科技服务。
获取企业需求的科研成果和让人才为我所用和提高企业科技水平是化工类企业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进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务的又一动力。化工类企业也希望通过与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进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务这一宝贵平台,增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扩大承担社会责任的美誉,快速取得“高新企业”、“高科技企业”等称号,增强企业的科研水平和品牌形象,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及政策支持,有利于企业获取深层次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1.2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的动力来源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基于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服务是工学结合深层发展的需求,是培养面向化工类行业、企业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化工类高职院校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的安排上都要尽量面向行业和企业,反映化工类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思想的发展变化,同时兼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在进行校企合作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基于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的有效平台。科技服务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强调了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在科技服务过程中,活化了知识、提高了技术、培养了创新意识,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与本科院校教师在纵向项目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很难拿到项目,但在进行校企合作科技服务中,这种情况将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得大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师都有机会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也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
2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的举措
2.1 加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自身能力是开展科技服务能力的关键。我院很多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现有的科技、研发、信息等方面的实力都还未对企业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也是影响他们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2]。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要苦练“内功”,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多渠道提升整体素质,提高自身科技研发能力、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真正的深度校企合作科技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2.2 主动出击——走出校园,走进园区,走进企业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确立自身的研发方向,成立研发小组,积极走出校园,走进园区,走进企业,要主动到企业进行科技调研,主动服务企业,看看企业有哪些科研需求,有哪些技术瓶颈,畅通与企业的联系,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教师进驻企业[2],创造机会,寻求机会,挖掘合作的潜力,为后续的科技服务奠定基石。
2.3 科研成果转化
有些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科研能力比较强,在完成各种纵向项目以后,手头上往往有了一定科研成果的积累,这时候可以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对接。
2.4 为企业解决科技难题
与本科院校教师相比,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的科研能力的确有所不足,但是也有很多化工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经费的投入问题,他们也很乐意与高职院校教师合作,这时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降低对科技服务费用的期望值,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沉淀自己的科技服务能力,长期以往,他们的研发能力必将大大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以后的科技服务的良好开展。
2.5 合作研究开发
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科研情况,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与企业联合组成科研攻关小组,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共同解决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开发中的难题。这种科技服务平台的创建,进一步增强了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调动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的积极性。
2.6 合作办产业
随着对企业、对项目了解程度的加深以及自身研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强,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起一种风险共承担、利益共分享的新型合作办产业的科技服务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科技能力、研发能力形式出资,如果这种类型的合作能够促成,那么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校企合作科技服务的实践中,又将迈出了新的一步。
伴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的加快,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主动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科技服务必将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绩效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王洁(1981-),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基础部,助理研究员。(江苏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1年省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JSJG200)、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0JXGGB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24-02
我国学者借鉴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结合我国国情,把我国高校分成――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1]教学型大学以本专科教学为工作中心,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随着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功运用,教育界也开始在教师管理中逐步摸索运用。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应该区别于其他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的高校,突出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是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与管理者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及绩效目标,并确定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在过程中影响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教学型高校的发展目标,并使教师得到发展的循环活动。[2]它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四个环节组成。本文所说的高校教师专指在教育一线从事教学任务的人员。
一、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1.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在实践中有许多教学型高校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没有将之视为一个不断循环的系统,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只是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核,绩效考核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考核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有效的绩效考核有赖于整个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而成功的绩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绩效考核来支撑。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难以体现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
目前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沿用的仍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R.W Tyler)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3]其指标选取多集中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主要评价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些内容涵盖面广,但具体指标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与教学型高校强调的“要把教师的发展重点定位在课程与教学上,建立一个以课程与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发展制度体系”相背离。[4]
3.绩效指标选取重视硬指标忽视软指标
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需要从结果绩效、行为绩效和潜力绩效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教师的结果绩效、行为绩效和潜力绩效内容来看,都包含了一定的“硬指标”和“软指标”要素。通常,“硬指标”比较容易量化,但是“软指标”尤其是涉及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难以进行量化。很多教学型高校在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时,更多地侧重于对教师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的考核,忽视甚至完全漠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好具体量化的指标。
4.绩效考核程序以行政权力为主导,普通教师缺乏参与的路径
很多教学型高校的管理者在制定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等时,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的制定,很少让普通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对制度的出台、政策的制定知之甚少。在对教师的考核过程中,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严重缺乏沟通,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考核评价。教师在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和主体作用完全没有得到发挥,往往造成教师和管理者之间认识上的分歧,甚至误解和抵触,使绩效管理最终难以真正起到提高教师的工作业绩及其教学、科研能力的作用。
5.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反馈,结果应用缺失
很多教学型高校在进行完例行公事般的年度考核后,就把考核的结果直接交给有关部门保管,除了有限的几个优秀名额之外,其他教师的考核结果一概是合格。管理者和教师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管理者甚少与每个教师个体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来帮助教师个体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考核结果只是作为确定薪酬、奖惩等的依据。
二、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1.目标层面,教学型高校要在国家对大学分类指导基础上科学定位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认为大学的任务有四项: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二是教育与培养;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四是学术。[5]教学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所以教学是教学型高校最经常、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实现高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高校的工作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要围绕做好教学工作为目标。所以,教学型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应该区别于其他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的高校,突出自身的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和学校发展规划。高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把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有机结合。
2.观念层面,教学型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明确绩效管理的理念
首先,教学型高校的管理者必须确立绩效管理的理念,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制定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时能让普通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能力。其次,教学型高校管理者要在全校范围内宣传绩效管理的理念,让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不仅是管理者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绩效考核,更是每位教师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它侧重于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的提高。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与教师都要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绩效责任,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6]
3.组织层面,教学型高校要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国内外成功绩效管理的经验,绩效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成立由学校高层领导任主任、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学校绩效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检查与修改,对有争议的绩效考核结果有最终裁决权等。第二,学校绩效管理委员会下设由人事处处长任主任,绩效管理专家和绩效考评专职人员任成员的绩效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学校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并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跟踪,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绩效管理的经验等。第三,成立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推进小组,小组成员由各部门的主要管理者与有经验的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在本部门内进行绩效管理的宣传、发动工作推行绩效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绩效管理办公室汇报绩效考评的结果及出现的问题。[7]
4.制度层面,教学型高校要制定出明确的绩效管理制度
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的考核周期制度。对教学绩效应该每个月考核一次,科研绩效考核时间可以每年一次小考核,两年或三年一次大考核。二是有效的绩效沟通和面谈制度。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将教师工作绩效的反馈、诊断、辅导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管理事务来抓,及时将绩效改进计划贯彻落实到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中。三是完善的绩效培训制度。学校绩效管理办公室应该设立专门的培训部,与一些没有达到业绩要求的教师一起分析原因,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四是完善的绩效投诉制度。绩效投诉制度可以保证绩效考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得到及时、公平、公正和有效的解决,为营造民主、和谐、公正的绩效考核管理氛围提供保障。[8]
5.技术层面,构建科学的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1)确定岗位职责目标,制订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确定应实现绩效目标和具体指标的过程,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普通教师广泛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这是绩效管理制度的应有之义,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由师德、教学、科研、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以及个人规划六个一级指标构成,在一级指标下再设定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
(2)持续不断的绩效辅导。绩效辅导又称绩效执行,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涵盖教师工作的整个过程,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在绩效辅导过程中,高校管理者与教师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可以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变化和学校的实际,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完成绩效计划。为了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高校管理者要随时收集教师绩效有关数据,定期进行相关绩效原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为下一阶段公正评价教师的业绩水平提供依据。
(3)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在绩效周期结束后,管理者依据预先制定好的计划,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对教师工作绩效给予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总结,包括工作结果考核与工作行为考核两个方面。在制定考核指标时,要对指标进行量化和不可量化的分类,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方式。对不能量化的指标,在考核时应尽量吸纳相关部门的意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结果客观、真实。
(4)及时的绩效反馈面谈与重要的绩效改进。绩效反馈是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过程。通过绩效反馈,管理者与教师能就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对绩效考核结果达成共识,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进而修改制订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实现教师个人的不断进步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改进与导入,是绩效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教师进行绩效反馈的目的。传统的教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薪酬、奖惩、晋升或降级的依据,而教师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及绩效的持续改进与发展。所以,绩效改进与导入工作的成功与否,是绩效管理系统是否发挥功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毓龙,樊来耀,秦荣.美国高等学校卡内基分类法的新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36-39.
[2]刘诚芳.现代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刘春惠.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述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8.
[4]尹明明.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3):79.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6]刘笳,王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00.
高校教师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中美高校;教师培训;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66-05
高校教师培训制度是指为了培训教师,所有与该培训相关的人员和机构都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及程序,主要包括培训组织机构与功能、培训内容与形式、培训理念与程序以及培训保障机制等。在美国,高校教师培训被称为大学教师发展(Faeulty Development),是指在学校内外环境的作用下,大学教师个体围绕其职业角色需求在认知、态度、技能、修养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具体包括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等内容。
一、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机构与功能
(一)美国
1.培训组织机构
美国没有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高校教师发展行政管理机构,各高校平等地获取高校教师发展的各方面信息,高校教师都可以申请教育部的教师发展基金资助,教育部各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并不统一管理。全美各高校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师生规模、学科发展需要及教师自身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师发展活动和项目。在法规与制度方面,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高校教师发展法规制度,学校主要通过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管理和实施教师发展项目。尽管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立的中学后教育改善基金也为高校教师发展活动提供资助,但没有对申请资助院校的项目作出严格、统一的规定。参与实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的组织机构包括高校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基金会和服务公司。
2.组织机构的功能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是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直接和具体的责任部门,它依据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主要有校园中心、多校区合作、特殊目的中心、院系模式四种形式;基金会对美国高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为高校教师发展项目提供资助,同时,还通过对申请资助项目的审批、检查评估等途径,来影响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的内容和方向;高校教师发展服务公司主要根据高校或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一系列的研讨会、短训班、出版以及咨询服务,帮助教师将公司出版的资料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
(二)中国
1.培训组织机构
中国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机构分为三个等级:主要由两个国家级培训中心六大区级培训中心和省级培训中心及培训基地组成。1985年,为了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完善我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体系,教育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建立了两个国家级师资培训中心。随后,国家教委又分别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即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设立六大区的培训中心。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建立了本省(市、区)的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从而形成了在教育部领导下,以两个国家级培训中心为核心,六大区培训中心参与组织协调,省级中心、重点高校和一些重点学科为培训基地的培训组织机构。
2.组织机构的功能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实行全国统一管理模式。两个国家级培训中心的日常工作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称为“北京中心”)和武汉大学(称为“武汉中心”)两所学校代办,其基本职能是师资培训、组织协调、信息交流和研究咨询;六大区培训中心的职能主要以国家教委下达的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要求和年度计划为依据,组织本大区的联合培训,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并承担本大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薄弱或新兴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负责高校师资工作计划、信息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省级培训中心以及培训基地处于中国高校师资三级培训体系的基础层面,它们既接受教育部和两大国家级培训中心的领导,也接受所属大区级培训中心的指示,是高校教师培训任务的主要执行机构。
综上,美国没有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高校教师发展行政管理机构,参与实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基金会和服务公司。高校教师发展的校内组织主要是通过校内责任部门管理实施教师发展项目,主要依据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基金会主要为高校教师发展项目提供资助,影响着教师发展活动的内容和方向;高校教师发展服务公司主要是根据高校或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一系列的研讨会、短训班、出版以及咨询服务。与美国相比,中国有全国统一性的高校教师培训组织机构,主要由两个国家级培训中心、六大区级培训中心和省级培训中心及培训基地组成,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促进了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这种整齐划一、整体推进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教师培训的要求。
二、高校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美国
1.培训内容
美国高校注重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重视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培训内容比较全面,不但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涉及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内容,同时还包括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幸福等各个方面。在教学发展上,帮助教师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在专业发展上,帮助教师提升学术科研水平,扩大专业影响力;在组织发展。上,为院系领导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咨询建议,以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在个人发展上,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关心教师健康状况,提高教师福利水平等。
2.培训形式。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形式多样:从组织形式来看,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以学校为主体,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包括校园中心模式、多校区合作模式、特殊目的中心以及院系教师发展项目等形式,适应不同的院校环境;从服务对象来看,对不同学校、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专门的教师发展活动;从教师发展活动方式来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的各种咨询活动、研讨会、专门的教学技术辅导等,还为教师提供发展的资助和奖励、帮助教师建立教学档案袋、邀请校外专家提供教师发展服务,并为教师提供各种生活和工作上便利等。
(二)中国
1.培训内容
中国高校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和提高学术科研水平为主要内容。根据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专题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被调查的1086所高校中有699所高校把“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作为培训的首要目标,占被调查高校的64.5%;27.95%的院校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首要目标;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作为首要目标的院校仅占
2.58%。受学校过于重视学历的影响,一些教师为追求高学历,转换专业方向,选择容易考取和获得学位的专业,而这些专业与教师的岗位相去甚远,反而失去了培训的意义。甚至有些证书学习班,不管学习效果如何,只要完成听课任务,拿到证书,就等于完成了培训任务,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教师在培训中的个性需求。
2.培训形式
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形式相对单调:从组织形式来看,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组织形式虽然有11种,却大都是以帮助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层次以及学术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从培训对象来看,我国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多数是新教师、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大多是讲师及以下职称,相对忽略了其他职业发展阶段和年龄阶段教师对培训的需要;从教师发展活动方式来看,主要以知识讲授为主,培训者处于支配地位,受训教师处于被支配地位,忽视了高校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客观事实,未能形成培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受训教师只能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不能致用的问题比较普遍,教师学习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综上,美国高校注重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重视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培训内容更全面,不但包括教师教学、科研,还包括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个人幸福等。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形式多样,各高校根据其实际需求,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教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发展活动,如学术休假、咨询活动、研讨会、专门的教学技术辅导等。与美国相比,中国高校教师培训主要以学历学位补偿为主,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从而忽略了对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相对忽略其他发展阶段教师的培训,主要以填鸭式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培训机构依据政府部门要求设定的,结构单一、模式趋同,忽视了高校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难以体现不同类型学校、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不同职务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差异性。
三、高校教师培训理念与程序
(一)美国
1.培训理念
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充分体现出服务与发展的理念。服务教师成为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教师发展活动过程之中。在发展服务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以教师的内在需要为起点,不仅包括提高教师工作质量和能力的活动,还包括各种帮助教师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努力。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容来看,它包含了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形式看,它主要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教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师发展活动如咨询活动、研讨会、专门的教学技能辅导等。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是尊重教师个人意愿和选择的发展,是以帮助教师提升综合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
2.培训程序
在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发展机构首先对高校教师发展活动项目进行需求调查评估,根据高校教师的需要确定教师发展项目的内容和形式,然后通过网站、发行实时通信等方式为高校教师提供免费午餐或晚宴,与教师充分交流,使教师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种服务,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或教师个人按需定制培训菜单。一些专门从事高校教师发展服务的公司主要根据合作院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服务计划,包括短训班、研讨会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这些服务中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规定服务完成后要达到的效果。各种服务都有明码标价,教师和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教师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发展组织机构邀请教师对其所参加的项目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意见,以便改进,这是一种“需求一菜单―选择”的程序模式。
(二)中国
1.培训理念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模式的多样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是以学历补偿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理论培训,从而削弱了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训形式上以满足多数人统一的培训要求为目的,培训模式整齐划一、整体推进,注重培训规模和效益,忽视了高校教师需求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又由于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委托进行培训的机构三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还不明确,导致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而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规划项目往往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受委托的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难以从被培训的教师那里获得有效的信息反馈,最终影响教师培训质量。
2.培训程序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确定的高校应作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法人实体,教师培训理应是高校自主办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还是一种政府行为,师资培训规划由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制定,师资培训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建设、领导和管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职责就是根据上级主管们的统一培训要求,以名额、任务的形式将培训活动分派到教师,参加培训的教师接受统一步调和内容授课,培训者凭借其专家的身份在培训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负责知识传授。在这种组织安排中,受委托的培训机构从政府获得经费,向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受训教师所在学校不能直接向培训机构提出培训、服务的质量要求。与高校相比,教育行政部门难以了解各高校教师的具体情况,所做的培训规划难免脱离教师需要,这就容易导致培训难以落实、培训部门疏于管理、培训的指导教师对学员放任自流、学校实施培训积极性不高等多问题。
综上,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充分体现出服务与发展的理念。服务教师成为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教师发展活动过程之中。在这种培训理念下,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实施是一种“需求―菜单―选择”的程序模式。在教师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其所参加的项目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意见,以便改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发展。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相对落后,教师培训仍是一种政府行为,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职责只是将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分配的名额安排到教师个人,教师被动地参与培训。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观念和做法虽然有效地利用了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标准统一,方便操作,但是也压抑了教师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束缚了培训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四、高校教师培训保障机制
合理而有效的经费支持是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物质保障,是成功组织教师培训的重要条件。
(一)美国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预算、私人基金会、政府以及专业协会等。学校预算是高校教师发展项目的基本经费来源。学校用于教师发展的经费一般占预算1%-2%。学校通过预算为高校教师发展活动提供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购置相关资料图书、组织会议和短训班、
进行教师发展活动宣传等,一些学校也为教师个人申请的教师发展活动提供资助[引。私人基金会对美国高校教师培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支持作用。由于申请基金会资助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基金会的资助只是高校教师发展项目一个不稳定的经费来源。除此之外,联邦政府和一些高校教师发展协会也会为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和活动提供一些经费支持,如美国富布莱特计划、高校教师专业与组织发展协会等对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都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偶尔还会得到个人捐助。
(二)中国
我国在高校教师经费的投入上虽然保持了一定的力度,但培训经费短缺仍是困扰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高等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教师培训工作的经费来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调查发现,在实践操作中,三项之间的比例为48.45%、37.53%和4.57%。《高等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根据需要或计划安排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习及差旅费用应由学校承担”,还规定“在校内或校外培训的教师,其工资、津贴、福利、住房分配等待遇。各高校应有明确规定,原则上应不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很多高校为分担经费压力,制定的相关培训制度中规定,教师需要承担的培训费用比例达1/3,很多教师认为培训对其待遇有影响,而一些学校对接受培训教师的补贴不能兑现,导致教师要为培训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这就降低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综上,在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预算、私人基金会、政府以及专业协会等。学校预算是高校教师发展项目的基本经费来源,私人基金会、政府以及相关专业协会对资助高校教师发展项目起着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与美国相比,中国高校教师培训资金相对紧张,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其中政府的资金投入还相对较少。培训经费短缺仍是困扰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启迪与思考
(一)坚持学校本位,充分发挥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组织主体作用
我国原有的高校教师培训,采用以政府为主导、集中建设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培训中心体系为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政府主导的培训模式,已限制了教师培训的多样性需求,难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教师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我国推进高校教师培训体系回归到“学校本位”已是必然选择。在美国,没有统一性、计划性很强的高校教师培训和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高校教师发展主要是各院校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如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或“教学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使其成为一种有制度保障的实践,并使其大规模的展开成为可能¨引。对我国而言,我们可依托院校成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发展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活动,这将更能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水平,也更适合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
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大多是以提升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涉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只有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和骨干教师进修班等少数形式。而参加培训的教师多数是新教师、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大多是讲师以下职称。实际上,不同学校、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不同的培训需求。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的做法,根据教师发展规律,从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培训内容设计上不但要包括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同时还要包括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幸福等各个方面。通过培训不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还要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提高教师自信心等。关心教师子女成长,为教师提供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咨询、教学技术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等培训内容。在培训形式上,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举办教师咨询、讲座、研讨班、学术休假、经费资助等多样化形式,为我国高校教师提供发展进修的机会,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
(三)树立以人为本,尊重教师需要的培训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仍是以满足多数教师统一培训的要求而设计,讲究规模与效益。培训对象只能被动地参加培训项目,培训形式单调,从而束缚了教师培训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了使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更好地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中国师资培训机构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理念和培训程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教师培训活动的根本目的,将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师培训活动的全过程。认真调查和研究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探寻以学科或专业为依托、以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为导向、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为前提,以促进高校师资队伍整体建设为目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方法的师资培训新思路。在培训工作中要密切关注教师的工作需要,为教师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