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反思总结
第一,指导学生预习。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指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整体预习。例如,在讲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调查自己家族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状况,了解自己家族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试着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为学习人口的发展、分布做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的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自学,找出疑难问题。
第二,加强上课前的备课。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要钻研教材、定好目标,背诵学生该背的内容,典型例题自己先要做,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和同学科其他教师___备课,探讨教学方法。上课时,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分组讨论”、“一帮一结对子”等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的活动设计更加的切实可行。例如在讲述《水资源》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我要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几个人一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对“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句话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便能通过观察和日常生活把水循环的意义概括出来。
三、转化教师角色
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___者和合作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应针对这种变化提供相应的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成长,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教师要用心去呵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通过优化教学细节来营造一种足以润泽学生心灵的民主关系,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在课堂上可以多用一些“你认为呢”“谁还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一起来探索”“我们开始活动”“非常好”“太棒了”“请坐”„„的话语,以此来鼓励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四、认真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的反思大多是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尤其重要。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高效课堂要求很多知识让学生讨论互相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所谈内容大多是完全脱离了教材的内容,有些学生甚至在活动过程中趁机打逗,表面看上去很热闹,似乎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活动,但实际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到底怎么样?当整个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是不是很好?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在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实践得出结论这才是高效课堂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谨,对于活动的每一步都应该给予学生清晰地描述和指导,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新课改的这一要求实际上是对老师能否掌握整体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驾驭课堂的一个重要挑战。
总之,通过“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让我深刻的感悟到地理教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领会到节约、高效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教学同样需要。在实践中我们要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切实改变现状,构建低耗高效的课堂,长足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范文二
一、反思当前的教育形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凸显了学科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真正让学生从书本堆中解放出来,切实为学生减负,真正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新课改形势下教育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反思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细节
1.把课堂还给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创设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提供进行探究活动的基本工具,多用激励性语言,鼓足学生干劲,树立学习信心。
2.紧密联系生活实例。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建立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多引用学生易接受的、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中要注意以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例子为连接点,丰富和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感性认识自然的上升为理性认识。
3.教学内容展开时力求问题化。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贯穿课堂,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水到渠成的形成对课堂知识的认知。
4.构建开放性的地理教学形式。从课时的安排、内容的取舍到课程内容顺序都不要拘于课本和教参。学生很感兴趣的,对学生很有用的,要多安排课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内容,次序混乱的要合理的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情况,遇到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时,对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取舍。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传统;新课标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是极其重要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改变教学方式是刻不容缓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或多或少的延续着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也比较沉闷。因此本文就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查、分析,并给与教学策略指导及实践研究。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地理知识能够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地理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掌握地理技能的基础。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地理课程在初中课程中地位低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淡薄,这就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地理在初中课程中属于“副课”状态,受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低下,兴趣淡薄,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自学就能掌握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还有的学生认为地理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是影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障碍。
2.教师的地理课堂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1)教师综合素质低下。
虽然初中地理教师经过培训,对新课程理念的内容也非常熟悉,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低下,无法将新课程理念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这就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2)教学方式变革有误区。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为了实现师生互动的目标,地理教室将非重难点教学内容当做重点,设计大量的教学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地理教学效果却十分不理想。
(3)课堂教学缺乏地理特色。
很多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频繁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进行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地图、地球仪、黑板图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放弃掉,这就导致初中地理课堂缺乏地理特色。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
1.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叙述性有效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初中地理理论性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细讲,在课堂上善于提问,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在讲述《地图和地球》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不断要做到精讲、细讲,还要在学生面前反复讲,加深学生对“地图和地球”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地图,制作地球仪,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初中地理知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山顶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地理情况进行记录,加深学生对课本上山峰、山谷、山脊等地理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大自然的现象、规律有效结合起来,巩固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更好地理解初中地理理论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采用图文结合、正反设问的形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和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主要区别是课本插图较多,配有地图册,其中包含的内容较多,地理知识抽象性较强,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有采用图文结合、正反设问的形式进行地理教学,才能实现地理知识的形象化和实地化。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图文并读,阅读教材中的文字,观察图形,并对其进行想象和设问,做到推本溯源,按照这种方法将相关地理名称、特点落实到地图中的相应位置。例如:教在讲解《黄土高原》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描述出黄土高原的地理形态特征,然后在学生的描述下反问学生“黄土高原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形态特征?”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4.巧妙运用合理的地理模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合理的地理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抓住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快地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地理技能。例如:教师在想学生讲述河流的基础内容时,要让学生列出水系特征的只是模式,弄清河流的源地、水系组成、形状、流域范围,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地理知识思路更加清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呼吸到“新鲜空气”,只有运用新方法和新理念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正确的思维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王丽媛.生本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J].求知导刊,2016(05).
[2]古颖.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16).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69-01
现今,道德理性的滑坡、人文精神的弱化,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道德教育便在当代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初中地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地理作为中学必修科目,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要首先将德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要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人文素质以及道德人格方面的培养。现今,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即单纯地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没有充分利用到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难以实现的优势,也没有将德育教育与地理教学两者之间进行结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地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开展生活调查
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地理教师要从生活入手来开展生活调查,借以来引导学生们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细节,并让学生们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所在、寻找问题原因,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能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联系到实际当中,进而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一份贡献。[1]如:当地理教师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侯,教师可以开展“家用塑料薄膜带来的危害”这种类型的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可知,每个家庭每日平均废弃的塑料袋是6个的话,那么莫里青乡人口大约为1.7万人,平均一家三口,这样莫里青乡大约有六千个家庭,则每日就废弃了至少3万个塑料薄膜袋。这样,同学们通过对生活的调查、计算,联系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便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这些生活细节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生活调查后,地理教师进一步带动学生们思考:白色污染是环境的主要杀手之一,身边的白色污染随着我国的人口增多与人们的大量频繁使用日益严重,防止白色污染的进一步扩大,不仅仅需要国家相关的制约与众多的宣传,而是应从本质上抓起,从学生们日常行动做起,学生们要学会自我控制。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有用的地理,同时,课堂教学也不断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关注贴近学生们生活的地理
地理是一门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区域地理内容的特殊性是地理教学的特点之一。区域地理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影响,如,不同区域的气候对人们的服饰带来了影响,不同区域的地形为人们的交通带来了影响,不同地区的作物为人们的食品带来了影响等。[2]这些区域特色的人文地理特征其本身有着重要的地理原理及其背景,关注贴近学生们生活的地理,可以激发学生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在我国“南北区域对人类活动影响”内容教学的时侯,地理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让每组学生通过搜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不同,在进行总结后,学生们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依次汇报与总结,在总结中要让各组代表对这一现象的地理原理及其地理背景进行阐述,最后教师对其进行观察指导、点评,进行课后总结。
三、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感染学生内在心灵。如在介绍我国名胜古迹的时侯,教师在课前搜索一些名胜古迹素材,利用电脑将这些内容做成PPT的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对于青少年来说,枯燥乏味的课堂难以让学生们提起对地理的兴趣。[3]所以,教师必须讲究方法,适时适量,把握时机。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并运用图表、数据等手段,进行一些定量分析,通过各国一些数值的对比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
四、评价机制的建立
在地理教学中,一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的形式是难以获得准确判断的,如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人意志、生活态度与道德行为等,这些行为评估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学生地理评估学习成绩,不仅仅需要将理论考试为定量测定,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们进行内在的评估考核。地理这一综合性学科评价不应该仅仅根据理论分数来进行衡量,综合评价更需要贯穿整个教学,由此而评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学生成绩。
五、结论
本文通过开展生活调查,关注贴近学生们生活的地理,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以及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这四点,对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教学互联,提高学生们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家清.论地理新教科书活动性课文的设计策略[J].地理教学,2005(9):10.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实际出发是指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还是比较容易的。例如,气候的认识与学习、岩层结构的熟悉、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国的首都等等都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与实际生活的切入点,进而展开教学,让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体会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二、初中地理学科的实际性分析
相比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初中地理教学更加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高中地理教学更加强调理科意味,加入了很多计算以及立体几何的内容。而初中地理则以文科意味为主,主要要求学生们对于一些国家地区、气候、地形等的学习与认识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地形分析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们思考,自己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自己生活的地形进行回忆与观察,讲述自己生活地形的特点。例如,一个学生生活在丘陵地区,那么学生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耕地较少、身边以较为低矮的山为主,耕地多为山地的特点。土地肥沃度一般。那么根据这些比较生活化的语言,再去认识书本所讲述的丘陵地区的真正特点。这样对于教学而言,更加有吸引力。联系实际,以实际出发进行地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初中地理进行实际教学,其可执行性还是非常高的。
此外,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学生们更愿意接受身边熟知的信息,对身边的实际情况更加有心理预期,希望能够通过课堂知识的积累与学习,达到能够解答部分实际生活问题的程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惑,而现如今很多教师的教学根本就是为了知识的传递,而没有应用与扩展这样的实际应用的内容。学生们会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疑问,学习这些知识是否有用?因此,进行实际出发的地理教学其可行性很高。
三、如何让实际出发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主线达到预期有效性
初中地理教学,其教学的进度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没有十分紧张的状态。因此,让实际教学成为其教学的主线可行性还是非常高的。那么,如何将实际性教学作为主线还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案。以下将对方案进行案例分析,并谈论如何使其达到预期的有效性。
案例:某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其中,将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形、气候以及国家地理位置都进行了实际性分析。首先,地形的实际性教学,让学生们以分组方式,说出自己所在家乡的地形特点,并对不同地形特点进行比较。然后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地形的分类以及不同地区的地形分布,造成不同地形的原因。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联想其形成所需条件等等。其次,气候的学习。依然让学生们说明自己生活的气候是怎样的,具体是什么特点,不同的季节有怎样不同的气候变化。然后教师再讲解气候的分类以及不同气候之间的特点,让学生们从教师的分类中,找出自己所在位置的气候特点,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还应该能够将本地的气候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气候,气候与哪些因素有关。联系学生们生活的地区,是否内陆地区,生活在哪个半球,这些都是气候学习时候的实际联想。最后,国家地理位置的认定。人们常说:“学习地理要拥有两张图,一个是世界地图,一个是中国地图。”通过地图,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进行地理位置的判断,以及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这些地理位置都造成了所谓的地形、气候等的差异。教师在此可以强调不同纬度、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气候以及地形特点。
案例分析中可以得知,实际出发为主线,确实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以实现,并能够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此外,锻炼学生们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是避免教学枯燥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实际教学的有效性是可以实现的。
四、结语
地理教学是相对较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学科,初中地理主要以记忆与简单理解为主。在这一时期,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将教学内容实际化的方式,把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存环境相结合,必然会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地理学科。同时,将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们学习方法的一项重要手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开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敏,《中学教学参考》,2010
2.郭莉,《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
3.陈厚德,《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初中 高效课堂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1结合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初中地理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门新鲜的课程,他们对于地理知识应该是心向往之的。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则应该利用学生们的这种兴趣,充分优化教学内容。尽管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是既定的,但是其组合和先后都是由教师自主把握,不同的选择和安排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需要有意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多种可能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学生的实际情况就是教师在设计之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关键点。每个年级的学生以及每个班的学生,甚至每个学生,在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方式方法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倾向和偏好,作为教师,则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们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在设计教案时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安排。
2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都是新课改所强调的重点,而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们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初中地理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一大关键。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特性,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而且有效的方法。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注意在课堂上创设具有一定情境性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点拥有真切的感受。这种具体可感的教学方式,能够带个学生最为真实的体验,增强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并促使他们参与其中,尝试思考特定情境之下的地理状况,如此一来,学生们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体,拥有主动权。
3拓展地理学科学思维
地理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不能将学生们的思维固化和僵化。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初中的地理教学是地理学科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强化这种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通过课堂内外的多种方法和手段,拓展学生的相应思维。例如,在讲到我国的气候分布之际,教师可以不直接讲明原因,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我国不同季节南北的气候差异以及典型的气候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成因,最后才由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加以总结和评价。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地理思维就潜移默化地被打开,学习积极性也自然得以提高。
4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新课改要求改变这种教与学相互脱离的现象,密切二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体,教学方式服从于学习方式。因此,转变学生们既有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问题探究式学习。学生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怀疑态度,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仔细的准备之后,在课堂上以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教师则对学生们的分析和结论加以总结和点评。二是合作式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进而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5采用激励评价
合理的评价才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激励。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其效用乃在于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从中获得启发,进而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明智地加以调整。由此可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是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障。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师在评价之时可以考虑多种方式并存的机制。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由于学生人数一般较多,教师可能无法对每位学生的表现都能及时进行正确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学生的自我陈述,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补足作用。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让每位同学在讨论中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以及不足,以便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一旦教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评价体系,学生们学习成效能够得到及时的认可,他们的积极性也必然相应增加,学习的效果也会得到长足提高。
6结语
作为地理教育的基础性环节,初中的地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思维和学习兴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各方的重视。构建初中地理教育的高效课堂就是当前紧跟新课改精神,更新教学思想的必然选择。当然,高效课堂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所提出的五方面的总结也只是笔者结合自身经验的一些思考,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的问题。若是要将高效课堂的构建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赖于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总结,保障课堂教学的高效。
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 初中地理 教学应用
体验式学习模式注重的是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的来源是实践,学习者在实践中体验,通过交流、反思、反馈等一系列活动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这一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打造多元化的地理课堂,为学生带来全新体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下面,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概念价值
随着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这一新型学习模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模式的价值,首先我们要对这一模式有一定了解。所谓的体验式学习其实是指学习者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获得丰富感情经验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课堂中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学习过程的“催化剂”。可以说,体验式学习能够为初中地理课堂注入新鲜活力,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模式。它的应用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在这一模式中,无论是情感态度的形成,还是知识技能的获得,都来源于体验活动,可以说,体验活动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基础。具体来说,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体验式学习模式主要具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学以致用、主动学习、寓教于乐、虚实结合。这四个特点是体验式学习模式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受各方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重点已经从“新”转变为“学”,体验式学习模式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此模式的研究,探寻更加高效的应用措施,强化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通过这一模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使这一模式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和课堂的有效助力。
二、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1.加强小组合作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探索与发现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属于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与沟通学习感受与知识,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到体验式学习带来的乐趣。小组合作是新时期下摸索出的一种新的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学习组织方法。教师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学习《认识省级区域》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与讨论中国的省份到底有多少,你又了解多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上台进行总结与分享。这样便能够强化体验式学习在课堂应用中的效果。体验式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应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习能力,总结了学习方法,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对于体验式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与取得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重地理实验
地理虽然属于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不能忽视地理实验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授和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习惯。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要想得到较好的运用,注重地理实验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地理实验是地理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操作地理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地理知识具体运用和直观清晰呈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的操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将知识内化于操作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还要强调和培养学生注重实验过程与安全的意识。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问题,还要调动感官感受与思考。
3.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中运用需要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居民与聚落》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展示不同风俗与民情的视频进行情境导入,并且可以适当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表演相关的节目,体验不同地方的民俗。教师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不一样的地理课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理念在创设情境中得到体现,这为其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为地理课堂增添独特的光彩与魅力。
体验式学习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新型模式的探究,通过这一模式的运用为初中地理注入新鲜活力,使初中地理课堂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任春兰.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5(24).
[2]马金林.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