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写景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写景作文范文1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写作教学,为什么应重视作文的真情实感?该怎样培养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
一、为什么应重视作文的真情实感
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的现象还比较突出。“造假”的原因自然很多,有社会的,有学校的,有老师的,也有学生自身的。如社会和学校向学生过多地灌输特定意识形态的东西,一味地强调要多唱颂歌、赞歌,明明是假的,也要粉饰。如封闭教学,封闭写作,沿用过去那套闭门造车、面壁作文的方式方法。如老师牵手,学生制模,老师过多地给学生定框定调,而学生仅在设计好的模具上做工。所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学生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往严重处说,是扼杀和泯灭人的灵性和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写作的血液,为文者都懂得“文以情生”,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敬仰,写过不少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敬仰者的极度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事实告诉我们,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垂世而行远”。
二、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真情实感
结合平时的作文训练,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1.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因为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所以要获得真情实感,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感受生活。2001年高考范文《给班主任的一封信》的作者,就是因为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她能在作文前,将临近的一件小事、一丝心绪顺手拈来,写入作文中,写出她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波澜,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功。下面摘录文中的几句,以了解作者情感脉络的大概: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坐在了电话机旁……”
“七点,七点半,八点半……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老师,您说要来电话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
这里不是做着“为赋新词强说愁”,这里全然是作者情感的真诚表白,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
高考前,这位考生很希望自己尊敬的老师给自己以鼓励与安慰,然而,由于老师的偏心和不守信用,使得她非常失望和伤心,于是借“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向自己的老师“吐一吐心中的话”。也就是这,深深地感染了阅卷老师,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种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除感知生活之外,还要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理性化、情感化。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同样的,如果对生活感受不深,那么文章也无法感动人,要么冷漠对之、浅薄应之,要么拼命造假。
2.开设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感。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触发灵感。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月下、花间、霞光里,写一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天。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如开展写作“活动”课,报告、讲座、演讲、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实写”为“动写”“活写”。这样,何愁学生思维不活感情不丰文章不好呢?如果要寻求写作境界的话,那么让学生在情景中触绪,在活动中激感,在一种亢奋中抒情作文,才是写作的最佳境界。
3.重视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感。阅读是写作的活水,高质量的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客观地讲,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压力下,面对繁重的学业,学生不堪其苦,无暇旁骛,根本不可能去读课外书。另外,现今格外活跃的图书市场难免鱼龙混杂,而中学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不少学生沉迷于某些格调不高的“言情”、“武打”或陶醉在一些品位低俗的“搞笑”书籍中。这些,都因缺乏选择与鉴别,导致盲目性,阅读质量低下,情感的单薄、肤浅。为提高阅读质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平时教学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一方面引导学生看“时文”。“时文”符合学生心理,贴近生活,学生易感兴趣,像《花季雨季》、《正是高三时》等,极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实施“感情充电”。在晚自习的后20分钟,采用大文章教育的方式不间断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生活,丰富感情。2003年高考,我所带的两个教学班平均成绩分别名列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2006年我所带的两个教学班平均成绩理科班名列平行班第一名,文科班名列油田第一名,艺术班也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其成功之处不能不和整个高中三年的积累有直接的关系(每届约有500余篇时文)。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严格把关,适当阅读一些内容健康、格调向上的“时文”,不仅无害,而且受益无穷。
4.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人们说,在生活中,一见钟情的人很多,然而靠一见钟情成功的婚姻并不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一见钟情倾心于他(她)而导致上当受骗。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的,你千万别格外“叫真”。这事理用在作文活动中很有借鉴意义。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感动读者大家。反过来说,要深层的思考,要深刻的认识,要升华了的情感,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浅层次的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对中学生来说,有这样三种写作形式:日记、周记和大作文。针对高中学习的紧张性,教师应恰当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平时教学中,我贯彻了“强化周记、精练作文、灵活日记”的教学思想。“周记”的写作形式多样:摘抄式、命题式、话题式、选题式等。“作文”的写作要自成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2001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高考作文,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2003年高考作文,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无疑给社会和青少年一个明确的导向:作文要体现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诚信”即真诚,实信,做人如此,作文也如此。《给班主任的一封信》的作者就是以她的真诚,实信,打动了人的心,而赢得了高分。
新课标的诞生,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新课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就一定能全面优化学生作文心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高中写景作文范文2
关键词:高中藏语;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17-01
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都会感到十分棘手,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情可抒。不少学生觉得无从下笔,不知如何表达,教师也为此感到头疼。写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质,学生的成长、就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藏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写作能力。但是,作文在学生的心中是处于"讨厌"的地位。所以一接触作文就"谈虎变色",要么廖廖几笔,草草牧场,要么就闭门造车;搬乱造;要么就抄袭范文,生搬硬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呢?通过与学生交流,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谈谈我在藏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藏语文写作能力的几点看法:
1.创设藏语文作文起步的情感环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藏文作文起步训练,首先是培养小学生想写的兴趣,激发学生我要写,而不是老师要我写的情感,让他们自愿写作,热爱写作。培养学生对将要写的作文的情感。藏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克服言词组织秩序上的障碍,把藏语中的独特的优美词汇有顺序的组织起来,克服藏语地方方言的发音障碍。其次,是做到言之有物,通过语言障碍的克服。通过词汇的积累组织做到语言生动形象,句子指向具体。最后进一步强调言之有情,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组织表现倾诉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从写作语言到写作内容,再注入写作情感逐渐过渡。使学生在写作情感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为以后克服作文的恐惧心理奠定基础,教师为作文创设愉悦的环境。其方式多种多样,如信息技术应用到藏语作文起步教学。创设图文并茂,声情并存的作文空间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到要写的作文环境中去,让学生主体身临其境。自由作文、起步作文。主要是激趣,激发小学生的作文感情和情绪,激发学生作文的内在动机和动力。设置大命题环境下的小范围的自由命题作文。比如写人的作文:《我喜欢的**》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作文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以情作文。
2.加强课外阅读,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读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智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读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积累的也就多了,自己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活水之源了。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广的阅读面。"要让学生做到大量阅读,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力求做到人人有书读,时时有书看。做好课外阅读工作方法很多,下面略举几例:
2.1课内外结合,推荐读物。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规定推荐一些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日本教育学家认为:学生不进行课外阅读,就不可能学活、学深、学好。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开展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大有裨益。
2.2鼓励学生经常到阅览室、图书室。阅览室、图书室的规模大,藏书丰富、阅读气氛浓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上阅览室或图书室借阅课外读物,腾出阅读时空,保证让学生能更广泛地参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这样,让学生在广阔的书籍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觅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作文教学是漫长的逐渐推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进行,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多动脑筋,变换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合理利用藏语文教材中的素材
3.1在藏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名家名篇,其中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样,而在这些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优秀篇章中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可以为我们所用。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浪费教材中的这些宝贵资源,而要把这些资源都积累起来,以便为我们的写作服务。
3.2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在作文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仿写是一种综合体现语言运用要求的语言训练形式。作为一种考查形式,它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可谓是"保留节目"。而仿写的要求,几乎涉及语言运用的全部要求--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当然也涵盖了这些要求内部的全部子项要求。在练习仿写时,既要考查仿写对象是否符合语用的诸多具体要求,更要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合乎语用的各项要求。教师精选出一些结构整齐完整并且语言优美有文采的优秀作文,或者是开头结尾非常好的作文。先读,让学生赏析、评品,说出作文的优缺点,取其长处,摒弃缺点,进行仿写。或者仿结构、或者仿开头结尾、或者仿精彩片段,加上自己的经历和文化底蕴,修改加工,最后成文。以期达到模仿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
4.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1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
4.2培养口头作文能力,以说促写并用,其即教学生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5.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力
高中写景作文范文3
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所占的分值非常高,语文教师历来都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但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的现象,也令教师深感头疼。那么实现写作教学高效率的途径在哪里呢?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建构、现实生活、个性创造以及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开创高中写作有效教学的新局面。
一、回归写作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倡写作主体的回归,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中陈旧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使写作教学更具开放性、民主性,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描写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抒发自己感悟到的真情,发表独立的见解,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构建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主体性的特征。写作是个性的表达,表达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完全出自表达的需要。学生的自主写作有氛围、有目的、有对象,能保持自然、自信的心态,容易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发展自主性和创造力,为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其次,提倡真实的写作。真实的写作是以作者的主体回归为前提,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学生将为“我”而写作,为生活中的悲喜而写作,写作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倡导学生写作主体的回归是一个充满人性化色彩的合乎科学规律的写作新理念。同时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使学生处于想说、想表达、想写的心理状态。
二、拓宽积累素材的途径
1.通过观察来积累
观察是写好作文、掌握知识经验前提条件,良好的观察需要具有观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既要侧重方法的指导,也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意愿的引导。训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细致观察,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观察力、发现力和想象力。这样写作时,学生一旦想起观察过的事物,就会情绪高涨,从而唤起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教给观察的方法,多形式、多渠道提供观察训练、练笔机会,让学生观察的能力不断增强,写作的水平不断增强,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重视的事。
2.通过阅读来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外,阅读也是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即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自觉阅读是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生命意识。动笔阅读是指掌握一定的阅读及品评的方法,通过记录阅读心得和做摘抄来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多形式阅读是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书目加以整理提炼,从中选取最为震撼自己的一点用一句话加以评点,以此构建自己的写作图式。
3.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
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材料具有情感性强、动态丰富等特点。为此,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创作板报、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着意观察,丰富体验,提升品味。比如特级教师赵谦翔引导学生收看“东方时空”等节目,以此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达到育人与教书两相完满的效果。实践证明,他的几乎所有参与此项积累感悟活动的学生,都能通过这种影视媒介来自主扩展自己的积累范畴,使自我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重视在生活化基础上的个性化写作
这种个性化的写作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视角观察体验日常生活,结合个人特点,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力求有内容、有个性、有创意地描述生活情景,抒写个人感受。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拓展个性化写作视野,引导他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多看多思多感,指导他们“领悟、探讨作品中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和人生理想”,进而写出带有个人思想和个性印记的好文字。教师还应重视个性化写作过程的全程指导,即对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细致周全的指导。大到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语言特色。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情、教学进度、个人特长等综合因素,制定个性化写作训练序列,每次侧重训练一两个方面,循序渐进,以期培养学生在“做人与作文”两个方面皆有所得。
高中写景作文范文4
一、《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教学设计要注意课型特点
一般来说,高中语文基本课型有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针对每一种课型,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关键靠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宜兴市高中学校在十年前就推广“讲学稿”,有的地方叫“讲学案”“助学案”,就是在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学案。新授课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探究,在知识迁移的基础上,探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苏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词的上阕写景的特点。在这里设计一个师生讨论的教学环节,非常好。如同学之间讨论作者描写秋色时视角有哪些变化,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要逐渐适应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学生讨论写景特点,积极性很高,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争论。最后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老师选择每组同学代表发言,师生形成共识: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写景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完全可以供学生写景时模仿,提高学生写景的表达能力。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知识迁移。我认为,课堂参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符合学生心理、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课程改革不需要表面的轰轰烈烈,不需要做表面文章,要在讨论中给学生有益的启发,让学生在参与中产生心灵碰撞的火花,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暴露自己思维方式的特点,绝不是为讨论而讨论。
讲评课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动。“主动”是课题的核心概念,课题组是这样界定“主动”的,即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包括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例如高三每次的试卷讲评课,不一定需要语文老师每道题目都要精讲,语文老师根据试卷的得分情况,先做好统计分析每类题目的得分情况,然后选择错误比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2013届高三学生在备考时,我重点调整了作文教学的模式,对每次学生作文离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感悟到怎样分析材料才不会离题。学生每次考试后都主动研究材料作文的审题规律,然后总结归纳,我想,这就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教学设计要注意学生高度参与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学生比较厌恶写作文,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参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要让学生高度参与语文学习。根据国内外文献研究情况,我比较赞同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1998年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有效教学就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那么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使学生高度参与呢?
多举行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宜兴市高二学生每学期都要到无锡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参与社会实践。有心的语文老师要借助这次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写出心得感受。这比平时空洞的作文要好得多,因为有真实的第一手素材,每个学生都参加,人人都有感悟,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材料信手拈来。我们宜兴市素有“陶的古都,茶的绿洲,洞的世界,竹的海洋”的美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观了善卷洞,亲手制作了紫砂壶,爬上了竹海,体验了采茶的过程。这些社会实践就是作文最好的素材。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要求学生坚持语文课前5分钟演讲。演讲内容必须自己写,全班学生轮流演讲,参与度广,演讲内容都是与高中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关。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让学生进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热爱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阅读教学抓好了,何愁写作能力不能提高呢?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
三、《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教学设计要注意无效的学与教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中,有效的学与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指数。无效的学与教是针对有效学与教提出来的。怎样避免无效的学与教呢?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假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但是教学设计如果脱离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那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江苏省高一、高二、高三的每次语文模拟考试,都必考诗歌鉴赏题。而恰恰诗歌鉴赏题又是得分率比较低的题目,很多教师为此苦恼。我校从整体上这样设计诗歌鉴赏的教学步骤的。高一阶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让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翻译课外古诗的大意。从最基础抓起。高二阶段让学生学会从哪些地方入手解答诗歌鉴赏题。高三阶段训练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循序渐进的诗歌鉴赏教学,也许速度比较慢,但是却是有效的。而一些学校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训练学生怎样解答诗歌鉴赏题目,一直训练到高三,也是事倍功半。
高中写景作文范文5
《初中语文“积累、模仿、感悟、创新”四段式作文模式研究》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7年,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课题的实验与研究。经过近5年的努力,可以说,我的作文教学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积累、模仿、感悟、创新”作文》的基本理念和习作要求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师生互动为宗旨,“观察与积累”“模仿与思考”“感悟与创新”四个版块的设计,构成积累——模仿——创新三个梯度,使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会写作,从而产生写作的兴趣。为此,每个版块设计的目的如下。
一、观察与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注重积累,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将周围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我特开设了口头作文课,作文题目根据近几天学校、班级的大事或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开展。例如,初一入学初,我会要求他们说说身边的同学和教师,题目就设定为《宿舍里的那些人》《最特别的教师》等,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教师和同学。同时通过学生的口头作文,也会增进我对学生的侧面了解,一举多得。再比如,我们班值周后,我就设定题目为《值周的那几天》,学生会通过说“值周”这件事说到同组劳动的同学,说到破坏他们劳动成果的同学,还会说到他们值周的感受。这样,通过学生的反思加强了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有一次,我们学校要来检查团,因为我校搞校园工程建设,需要打扫的地方太多,为此,全校师生忙活了好几天,学生对此感触很深,于是我设定的作文题目为《检查团来了》。那堂课上,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有的倒苦水,有的邀功劳,有的表扬人,有的抨击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从积累的角度看,主要涵盖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识字积累,学生以认读识字为基础,以课本识字、阅读识字为主。二是阅读语言积累。由于识字任务的提前完成,学生的阅读积累要求相对提高。在严格执行新课标课外阅读的同时,规定每年级的阅读总量是20万字。教师在抓好阅读的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搞好经典古诗文、现代诗词的背诵与抄写。三是生活积累。教师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将自己成长的足迹及对生活的感悟随时记录下来。
二、模仿与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从学生习作的实际出发,由范文引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练习写作,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引领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
要学生模仿,不单单是要求学生“仿”,还要教会学生“仿什么”“如何仿”,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两篇典型的写景范文: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学习完这个单元,教师会要求学生练习写作写景文。但在写作之前,我先上了一堂题为“描写生动景景美,热爱自然季季情”的作文技巧传授课,将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的写作技巧归纳总结出来。
1.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例如,济南的冬天——温晴(通过与伦敦、与热带、与北平的对比)。
南国的春——柔和(通过写软绵绵的春草,姹紫嫣红的春花,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风,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等几幅画面来展现)。
2.分层描写,详略得当
例如,分层描写——朱自清的《春》通过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等几幅画面来分层展现春天的美。
详略描写——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写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但重点写了济南的山,因为那些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济南像是睡在摇篮里,温晴、惬意。
3.巧用修辞,生动描写
《春》和《济南的冬天》里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修辞。这些修辞,学生很容易就能将它们找出来,体会到它们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也就会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4.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例如,虚实结合——朱自清的《春》一文里“春花图”写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实)。闭上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杏、梨(虚)。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里写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那些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实),好像日本看护妇(虚)。
动静相生——朱自清的《春》里,春花图中写到: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动),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静)。
通过这样的作文技巧传授,学生就知道了“仿什么”“如何仿”,好多学生都写出了令人叫好的写景文。
三、感悟与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悟。
例如,在学期末,班级要对学生进行奖励,我就鼓励学生仿写颁奖词。因为被奖励的学生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又有颁奖词可仿写,因此,学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写颁奖词,还学会了通过自己的感悟来评价人物。
四、实验成效
尽管课题的研究和探索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在探索的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教师抛砖引玉
要想让学生热爱写作,教师首先要热爱写作。语文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作文,和学生一起参加作文竞赛,并让学生大胆评价教师的作文。这样,既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又可以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面批原则
面批是最好的指导方式,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教师只有经常对学生面批作文,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快速提高。
高中写景作文范文6
写作是一项多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团活动对学生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社团活动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丰富以及意志的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写作 社团 影响
在传统语文教育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关注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如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更关注学生的记忆力,而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不够。就写作而言,是一项多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写作中不仅要靠记忆力应用所学知识,以丰富的想象来构思作文,也需要学生对写作有良好的动机,于作文中表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中发现,社团活动对学生写作中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将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实践情况,就其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丰富、意志的培养等影响作用作简要分析。
一、社团活动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作文素材
写作兴趣和动机的激发是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若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那写作也就自然成为了被动的完成任务,这和写作活动本身自主性时相违背的。结合以往高中写作教学来看,多以“师讲生写”方式进行,学生在写作中较为被动,加之作文素材匮乏,学生所写作文较为空洞,甚至有抄袭的痕迹。在作文教学中把写作和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可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和体验,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对学生作文兴趣的作用,一是要摒弃“纯课内作文”的形式,让学生由课堂向课外拓展。如在“写景要抓住特征”的教学中,以地方文化研究社团为契机,引导学生对当地的名胜古迹进行调查、观察,课堂中以讨论方式组织学生对所调查的景物特点进行讨论,讨论后再写作,学生就能更好地抓住景物的特点。同时,在调查活动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写出的作文更能打动人。
二是要借助社团的力量,让学生从活动逐渐向写作过渡。如学生参加了书法社的活动,那么,在整个过程中,自己有了什么样的经历,是否有收获和成长,这些都可采用作文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学中,要注重变“一周一文”的方式为“一事一文”,让学生以文字方式来记录生活,表现自己。如参与足球、篮球社团的学生,当参加完一场比赛后,以作文方式来记录赛事,抒感。
二、社团活动利于丰富学生情感,充实作文内容
“文以载道,文以言情”,文无“道”不足为文,文无情难动人。作文,本质上是主体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生活、抒感、表达观点的一种方式。高中阶段的学生价值观念尚不成熟,若只把其关在书本的象牙塔里,那又如何培养其人文素养,如何让其知道生活的内涵。在作文教学中借助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择社团活动,积极参与,这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也可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充实作文内容而奠定基础。
以“美的发现”写作教学为例,所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写作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辩论社活动,以“何为美”而展开主题讨论;参与足球、篮球活动的同学则结合体育运动而谈美,手工社活动的则以手工之美而生发感受。在活动中,学生更好地感受了美,在和同伴的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和沟通,学会了表达美。在社团活动基础上再过渡到写作,学生有了生活体验,情感得到了丰富,作文中更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观高中学生的作文,内容单薄、思想狭隘,这和学生参与活动较少不无关系,故而在作文中应多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为其作文内容的丰富,情感的培养而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如借助文学社而组织学生展开小说创作讨论,以话剧社而组织学生展开话剧表演,这些活动在无形中都为学生的生活而增添了色彩,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三、社团活动利于培养学生意志,提升作文内涵
高中阶段的作文多以夹叙夹议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以文字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教师(读者或考官)则要借助学生的作文来反观学生的世界观。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不同于语言直观式的课堂讲解,它以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活动中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些活动无疑为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培养提供了动力。
以运动类的社团活动为例,如田径类,学生在参与此类活动中,不仅要发展速度、力量等基本素质,还要发展耐力、团队精神,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参与,而是主动地去完成,在完成训练任务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克服自己思想的懒惰、薄弱的意志,在成功的那一刻,获得的是来自内心的满足感。此时再以作文方式引导学生去记叙过程,描述变化,抒发体验,以写作方式将活动和作文有机结合起来,更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不断提升。
要以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意志力,一是要鼓励学生坚持,要多给予学生激励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二是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以文字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经历和变化。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教育中组织学生学习,并不是要把学生禁锢于单纯的课堂之内,相反,应借助社团活动,给学生以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实践和探究,这样才利于学生的发展。就写作教学而言,借助社团活动的影响作用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其情感、培养其意志力,这样学生所写作文才会更加真实,能反映生活,体现自己的成长,富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付革. 非智力因素与创造性人才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06)